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计量:原理、演进和影响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计量:原理、演进和影响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计量:原理、演进和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快速扩张,交易对手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CR)逐步成为欧美大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著名的信孚银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安然的失败均与CCR管理不善密切相关。为此,2006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巴塞尔Ⅱ)首次明确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纳入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并提出了现期暴露法(Current Exposure Method, CEM)、标准方法(Standardized Method,SM)和内部模型法(Internal Model Method, IMM)等三种CCR资本计算方法。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场外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损失惨重。为此,2010年底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Ⅲ: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全球监管框架》(以下简称“巴塞尔Ⅲ”)提高CCR资本要求。为进一步解决CCR资本监管框架的缺陷,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计量的标准法》(Standardized Approach for Measuring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Exposures, 以下简称SA-CCR),以取代巴塞尔Ⅱ框架下的CEM和SM,并将其作为IMM下CCR资本要求底线的计量基础。可见,SA-CCR成为未来CCR资本监管框架的支撑。

本文将对CCR资本计量方法演进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和整理,并重点讨论SA-CCR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CCR的概念和计量原理

(一)CCR的概念

交易性工具通常仅存在短期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但“购买和持有”的衍生品交易组合还存在着由市场风险因子驱动的随机信用风险,其源于持有期内交易对手信用状况的变化。CCR通常是指在最终清算交易现金流前交易对手违约导致的风险;当交易一方违约时,若银行与该交易对手的交易或交易组合具有正的经济价值(未实现收益、浮盈),银行将遭受经济损失。传统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是单向的,只有贷款银行才有信用风险,借款人不存在信用风险;与此不同,CCR通常是双向的,对交易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计量:原理、演进和影响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副主任

巴塞尔委员会政策制定工作组成员

王胜邦

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来说,交易合约的市场价值都可能为正值或负值,且在交易存续期内随着基础市场因子的变动而波动,在现金流最终清算前交易双方均可能遭受交易对手违约,使得未实现收益无法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衍生品的CCR都是双向的,如期权交易中,只有买方才有CCR,卖方不存在CCR。另外,对于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和清算的衍生品交易,由于逐日盯市估值,并且清算机构基于相应的收益或损失逐日调整保证金(Margin),CCR 几乎可以忽略。因此CCR主要源于场外衍生品交易(OTC Derivatives)。

最近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CCR的概念有所扩大,不仅指交易对手违约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失,而且包括交易对手信用状况恶化(如评级降低)导致交易合约估值下降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失,即所谓的信用估值调整(Credit Valuation Adjustment, CVA)损失。

(二)CCR的计量原理

如前文所述,由于CCR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 EAD)受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等市场因子所驱动,市场因子不仅变化频率高,且未来走势难以预测,因此估计EAD是计量CCR的关键。虽然所有衍生品交易都有名义本金(Nominal Amount),但直接使用名义本金作为EAD不符合衍生品交易的经济实质,因为交易双方无需交换名义本金,只需交换该衍生品合约的经济价值;况且衍生品交易中通常都有净额结算(Netting)、交换抵押品和保证金等风险缓释安排,交易双方实际承担的风险暴露要远远小于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如2013年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合约的名义本金高达710万亿美元,市场价值19万亿美元,考虑净额结算后总信用暴露仅3万亿美元。

1.单笔衍生品交易EAD的计量

单笔衍生品交易在计量日的EAD就是该笔交易的未实现收益(若市值为正)或零(若市值为负);然而,对于面向未来的资本监管而言,仅考虑当前风险暴露(Current Exposure, CE)是远远不够的,商业银行必须考虑市场因子变动导致风险暴露上升的情形,核心是计量衍生品交易的潜在风险暴露(Potential Future Exposure, PFE)。统计上,PFE为既定置信水平下交易存续期内所有时点正风险暴露的上限,通过模拟到期日前所有时点该交易潜在价值的分布可以估计PFE。因此,特定时点上单笔衍生品交易的EAD 应为CE与PFE之和。

单笔衍生品交易的EAD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市场因子的未来演进路径、交易存续期内现金流的时间分布。这两个因素对交易存续期内EAD的时间分布产生两种相互抵消的效应,一是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二是摊还效应(Amortizing Effect)。所谓的扩散效应是指在衍生品最终清算前,由于市场因子走势的不确定性,未来时点越远,该时点潜在风险暴露就越大。摊还效应是指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时点上交易对手对银行潜在负债越来越少,风险暴露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利率互换合约,交易双方通常每个季度交换现金流,存在摊还效应,EAD前升后降,大约在合约剩余期限的1/3与1/2之间EAD达到峰值。对于远期外汇产品,通常在到期日交易双方一次性交换货币,不存在摊还效应,因此EAD在存续期内呈持续上升态势。

2.单个交易对手EAD的计量

若银行与单个交易对手同时开展多笔衍生品交易,不同衍生品交易的价值受不同的市场因子驱动,可能为正值或负值,为此交易双方通常签署净额结算协议,以缓释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如ISDA净额结算协议和国内的NAFMII协议等。根据净额结算协议,若交易一方违约,双方可以将所有衍生品交易

加在一起,以净额为基础进行清算。若交易双方未签署净额结算协议,需对衍生品交易逐笔清算,银行面临的交易对手风险将明显上升,并且要付出相当的诉讼和时间成本。

3.衍生品交易组合EAD的计量

大量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商业银行通常将所有衍生品交易汇总到一个核心风险暴露系统,在组合层面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等技术计量衍生品交易组合风险暴露。组合层面的风险暴露计量除考虑上述单笔衍生品交易的结构特征、与客户签署的净额结算协议和抵押品协议(CSA)之外,还需考虑不同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组合的分散化效应、组合的期限结构及其变化等。组合层面的风险暴露计量可用于客户层面的集中度分析、限额管理、经济资本计算、绩效考核等。

4.错向风险的计量

错向风险(Wrong Way Risk)是指交易对手违约概率(PD)与EAD之间的正相关性,即随着EAD 的增加,交易对手违约概率上升。错向风险又分为一般错向风险(General Wrong Way Risk)和特定错向风险(Specific Wrong Way Risk)。一般错向风险是指PD与一般市场风险因子之间的正相关性;特定错向风险是指由衍生品交易特征导致的PD与EAD之间的正相关性。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波动性的扩大以及衍生品交易结构的日趋复杂化,EAD短期内可能迅速膨胀,加大了交易对手债务负担,恶化了其履约能力,PD与EAD之间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巴塞尔Ⅱ已注意到错向风险,但考虑到错向风险计量的复杂性,仅原则性要求建立必要的程序识别和控制错向风险,尤其是特定错向风险。

巴塞尔Ⅱ框架下CCR资本计量方法分析

巴塞尔Ⅱ框架下,商业银行可以采用CEM、SM 和IMM计算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三种方法的复杂程度依次上升。使用IMM的银行必须达到巴塞尔Ⅱ规定的要求,并获得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

(一)CEM分析

CEM下,EAD为当前风险暴露与潜在风险暴露之和,公式为:

EAD=RC+Add-on

RC为按盯市价值计算的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与0之间的较大者,代表当前风险暴露;Add-on为反映潜在风险暴露的附加因子,等于衍生品的名义本金乘以相应的附加系数。巴塞尔Ⅱ将衍生产品分为利率、汇率和黄金、股权、黄金以外的贵金属、其他商品等五类,并按照剩余期限划分为1年以内、1-5年、5年以上三个时段,分别确定不同的附加系数。

CEM的优点是简单,并且同时考虑了当前风险暴露和市场风险因子驱动的潜在风险暴露,符合审慎资本监管的基本原则。但其局限性非常明显:一是未考虑衍生品交易的保证金安排,未区分有保证金的交易和没有保证金交易(Margined and Unmargined Derivative Transaction),而保证金是降低衍生品交易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是该方法对净额结算的处理过于简单(仅在非常严格条件下认可双边净额结算安排),未有效反映衍生品头寸间的实质相关性;三是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表明,当时确定的各类衍生品附加系数未能充分捕捉危机时期的市场风险因子波动。

(二)SM分析

SM框架下,EAD的计算公式可简化表述为:

EAD=1.4×max[(CMV-CMC);(RPT-RPC)×CCF]

“CMV-CMC”是衍生品交易当前市场价值与抵押品当前市场价值的差;“RPT-RPC”为衍生品交易未来风险头寸与抵押品未来头寸的差,CCF为信用转换系数,巴塞尔Ⅱ按照衍生品交易基础工具的类型

分别确定了信用转换系数。

与CEM 相比,SM 的风险敏感性有所增强,特别是将衍生品交易和抵押品未来头寸计算建立于抵消组合(Hedging Set)概念之上,银行需事前确定抵消组合的概念和数量,这有助于在组合层面识别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但是,与CEM 相似,SM 也未区分有保证金的交易和没有保证金交易;该方法最大缺陷是EAD 被定义为当前风险暴露与潜在风险暴露中的较大者,也就是说,监管资本要求仅覆盖当前风险暴露或潜在风险暴露,未同时覆盖两者,不符合衍生品交易风险暴露时间分布的内在特征。

(三)IMM 分析

IMM 框架下,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内部风险计量模型(如蒙特卡洛模拟)估计EAD。计算逻辑如下:

EAD =α×Effective EPE

EffectiveEPE= EffectiveEE t k ×△t k min(1year,maturity)

k=1∑

Effective EE t k = max(Effective EE t k-1, EE t k )EE(Expected Exposure,预期暴露)为净额结算组合在存续期内未来每个计量日各种可能的当前风险暴露的均值;Effective EE(有效预期暴露)是从交易开始到计量日的时间区间内每个计量日EE 的最大值。Effective EPE(Effective Expected Positive Exposure, 有效预期正暴露)是每个计量日Effective EE 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当前计量日与上个计量日之间的时间区间占净额结算组合存续期的比重。α标准值为1.4,银行也可以使用内部估计值,但不得低于1.2。

IMM 显著提高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性,涉及大量复杂的运算,要同时考虑单笔衍生品交易的结构(风险驱动因子及其走势、保证金安排、抵押品、期限、现金流分布等)以及衍生品组合特征(不同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组合集中度等)。为保证资本计量的审慎性,巴塞尔Ⅱ对采用IMM 的银行提出了一系

列合规性要求,涵盖模型验证、CCR 管理政策和流程、使用测试、压力测试、建模过程的稳健性等许多方面。

IMM 为银行改进CCR 计量和管理提供了激励。为减少资本要求,大多数欧美大型金融机构都采用IMM 来计算CCR 资本要求。2012年底,巴克莱银行CCR 的EAD 总额为573亿英镑,采用IMM 计量EAD 占比高达95.6%。渣打银行衍生产品交易名义本金高达4.2万亿美元,净额结算后的当前风险暴露为420亿美元,但相应的资本要求仅11亿美元。相对于债券、股票、外汇买卖等基础性交易工具,由于绝大多数衍生品交易工具都是定制式场外交易工具,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市场透明度差,并且缺乏连续交易数据,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和验证均面临较大的技术障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模型的可信度,同时也为银行利用风险模型实施监管套利提供了空间。巴塞尔Ⅲ对CCR 资本计量方法的改进及其影响

金融危机是金融监管规则的试金石。2007年以来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巴塞尔Ⅱ框架下的CCR 资本监管规则存在明显的漏洞。基于危机的教训,巴塞尔Ⅲ调整了CCR 资本监管框架,增强资本捕捉风险的能力,同时对CCR 计量和管理提出更加审慎的监管要求。

(一) CCR 资本监管规则调整要点

1.将信用估值调整损失(CVA Loss)纳入CCR 资本监管框架

如前文所述,巴塞尔Ⅱ框架下CCR 资本要求仅针对交易对手违约可能导致的损失。但是,最近这场金融危机期间,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全部损失中约2/3源于交易工具盯市价值的损失(Mark to Market Loss),只有1/3左右的损失是由交易对手违约造成的。因此,巴塞尔Ⅲ规定,商业银行CCR 资本要求为信用估值调整资本要求与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本

要求之和。理论上,CVA等于无对手风险情形下衍生品价值与有对手风险情形下衍生品价值之差;可以近似地理解为衍生品交易业务存续期内的预期损失。对于传统信贷业务,会计规则允许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来覆盖预期损失,资本仅用于吸收非预期损失;但对于衍生品交易业务,虽然也存在信用风险,但不允许计提损失准备,对CVA提出资本要求,相当于资本同时覆盖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2.提高大型金融机构的相关性系数

在危机之前的若干年内,全球化大型金融机构复杂交易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使得金融体系的相互关联性明显上升,显著放大了单家金融机构失败的传染性。危机期间,雷曼兄弟、AIG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失败引起金融市场动荡。这充分证明,相对于非金融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价值相关性(Asset Value Correlation, AVC)更高;巴塞尔委员会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之间的AVC至少比非金融公司高25%。为此,巴塞尔Ⅲ规定,在内部评级法框架下,总资产规模不低于100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和其他不受监管的金融机构的AVC统一提高25%。

3.强化对错向风险的计量要求

危机期间,由于市场因子波动性扩大,与交易对手风险暴露上升同步出现了交易对手违约率上升和交易对手信用状况的恶化,错向风险非常突出。为此,巴塞尔Ⅲ明确了错向风险计量要求。一是使用IMM的银行在估计有效预期正暴露(Effective EPE)时必须使用压力情形下的参数,确保能够覆盖一般错向风险,并对压力情形的选择做出具体的规定。二是将已识别的特定错向风险纳入风险加权资产的计量,银行应制定相关程序从交易之初开始持续识别、监控特定错向风险;如交易对手与金融工具发行人之间存在法律联系,该工具不能同与该交易对手的其他衍生品交易一起进行净额结算;对于信用违约互换、股权衍生产品、债券期权等,若交易对手和金融工具发行人存在法律联系,计算资本要求时,应采用最大风险暴露来估计EAD,并且LGD 为100%(不允许采用巴塞尔Ⅱ框架下的45%、75%等)。

4.延长风险保证金期限

虽然相当部分的衍生品交易和证券融资交易都需要每日盯市估值且每日计算保证金,但危机期间对于大型净额结算组合、抵押品流动性不足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交换保证金以及平仓所需的时间远远长于巴塞尔Ⅱ规定计算监管资本时采用的保证金期限,放大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因此,巴塞尔Ⅲ规定,对有保证金交易的风险暴露进行建模时,应将交易量超过5000笔的大型净额结算组合,以及缺乏流动性抵押品和难以替代的场外衍生品的保证金期限的下限,由5个或10个交易日延长至20个交易日。

5.强化CCR管理要求

本次危机暴露出采用IMM的银行在模型的压力测试、验证与返回检验、抵押品管理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导致资本要求被低估。为此,巴塞尔Ⅲ相应提高了对IMM的监管要求,确保银行CCR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对使用内部估计α的银行施加额外限制,以确保在α建模、参数设置和资产组合构成方面的一致性,并要求至少每个季度评估一次模型估值。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压力测试的范围、层次、频率、压力情景设计、PD与EAD的相关性以及压力测试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方面的监管要求。三是对模型验证和返回检验的频率、流程、独立性、模型结果在风险管理以及限额设定、文档化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四是明确了抵押品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绩效评估、内部报告、重复使用抵押品的控制、非现金抵押品等方面的监管要求。

(二)CCR资本监管规则调整的影响

巴塞尔委员会(2013)测算结果表明,2012年底,按照巴塞尔2.5(2009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Ⅱ补充文件,主要针对资产证券化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规则、市场风险加权风险计算规则)和巴塞尔Ⅲ的规定,100家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超过30亿欧元)的风险加权资产平均上升14.5%,其中信用估值调整上升了4.5%,CCR调整(包括采用压力情景下的EAD和提高大型金融机构AVC)上升了1.5%。值得特别指出的是,CCR资本规则调整对不同国家银行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对广泛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的美国、英国、瑞士和德国大型银行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其他国家——美国12家大型银行CCR监管规则调整导致总加权资产上升10.1%,英国5家银行平均上升10.5%,瑞士两家银行上升16.2%,德国7家银行上升11.5%;这四国CCR规则变化导致的风险加权资产变化在总风险加权资产变化中的占比分别为38%、50%、56%和45%。由此可见,在巴塞尔Ⅲ实施后,对部分国际化大银行来说,CCR资本要求在总资本要求中的占比将明显上升,影响甚至超过了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SA-CCR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

如前文所述,除增加CVA资本要求外,巴塞尔Ⅲ主要调整了IMM的相关规定,并未解决CEM和SM的固有缺陷,并且由于三种方法的风险敏感性差异较大,导致按不同方法计算的CCR资本要求不具有可比性。根据“平衡监管框架的简单性、敏感性和可比性”原则(BCBS,2013),2014年3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SA-CCR,取代现行的CEM和SM两种方法,成为与IMM并行的计量方法,并将其作为IMM下资本要求底线的计量基础。

(一)SA-CCR的核心内容

SA-CCR总体架构与CEM一致,EAD同时包括当前风险暴露和潜在风险暴露,具体计算公式如下:EAD=α×(RC+PFE)

其中,α为常数,与IMM保持一致,取值为1.4;RC为重置成本,代表当前风险暴露;PFE为潜在风险暴露。

但是,SA-CCR框架下RC和PFE的计算逻辑与CEM有很大差异。一是RC和PFE的计算都区分有保证金衍生品交易和无保证金衍生品交易。二是RC在单个净额结算组合层次上计算,直接加总;而PFE在资产类别层次上计算,然后加总。SA-CCR与CEM、SM、IMM的比较如表2所示。

(二)RC的计算逻辑

对于无保证金的衍生品交易,RC=Max (V-C;0),V代表净额结算组合衍生品的盯市价值;C代表银行净持有的抵押品(收到的抵押品扣除提交的抵押品)经折扣调整后的价值。超值抵押(over-collateralization)或负的盯市价值不影响RC的计算,但可用于抵减PFE。

对于有保证金的衍生品交易,应考虑保证金协议以及相应的抵押品交换机制对当前风险暴露的影响,RC可以定义为在触发可变保证金(Variation Margin)补充之前商业银行承担的最大风险暴露1。其计算公式如下:

RC=Max(V-C; TH+MTA-NICA; 0)

V、C的含义与无保证金衍生品交易相同;TH (Threshold)是一个正的阈值,超过该阈值交易对手必须向银行提交抵押品;MTA(Minimum Transfer Amount)是交易对手须向银行转移抵押品的最小数量;NICA(Net Independent Collateral Amount)为净独立抵押品的价值2,代表在交易对手违约情况下,银行可以用来抵消风险暴露的抵押品价值。TH+MTA-NICA代表了触发可变保证金补充之前的最大风险暴露,包含了银行需持续保留的抵押品水平。

(三)PFE的计算逻辑

SA-CCR框架下,PFE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全部衍生品交易的总附加暴露();二是认可超值抵押或负盯市价值的乘数因子(Multiplier)。PFE计算公式如下:

乘数因子是、衍生品合约的盯市价值(V)、抵押品价值(C)三个输入因子的函数,其取值范围为[5%,1]。如前文所述,计算RC时,C可以用来抵减V,但不认可超值抵押;鉴于此,在计算PFE时应考虑超值抵押的风险缓释效应,出于审慎的原因,对乘数因子设置了5%的下限。也就是说,当抵押品市值小于衍生品市值时,可全额用于抵减RC,计算PFE时乘数为1;当抵押品市值超过衍生品市值时,RC为零,计算PFE时乘数小于1,超值抵押率越高,适用的乘数就越小,但受制于5%的下限。在衍生品合约的盯市价值为负值情况下,适用乘数因子函数的原理与超值抵押类似。

附加暴露(Add-on)是计算PFE的关键。为计算附加暴露,SA-CCR将衍生品交易分为利率、外汇、信用、股权和商品五大类资产。各类资产附加暴露的计量基于抵消组合的概念。抵消组合是指计算附加暴露时可以部分抵消或全部抵消的一组交易。各类衍生品交易中抵消组合的界定方法如表3所示,对于利率衍生产品,抵消组合分币种设定;而对于外汇衍生品,每个货币对(Currency Pair,如美元/日元、日元/人民币、人民币/美元等)均构成独立的抵消组合;信用衍生品和股权衍生品均只有一个抵消组合;商品衍生品包括四个抵消组合,分别为能源、金融、农业和其他商品衍生品。可见,附加暴露与每类资产中抵消组合的数量密切相关。

附加暴露计量逻辑是以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为起点,然后顺次引入反映交易特征的三个风险参数进行转换得到有效预期正暴露(Effective EPE)。各类资产有效预期正暴露的计算公式有所差异,但其基本步骤是一致的。一是基于名义本金或交易层面价格计算调整后的名义本金(Adjusted Notional Amount,d)。二是使用反映不同类型衍生品交易持有期(Time Horizon)的期限因子(Maturity Factor,

MF)对d进行调整;对于无保证金的衍生品交易,MF取决于合约的剩余期限;对于有保证金的衍生品交易,MF取决于保证金期限。三是使用监管δ系数(Supervisory Delta, δ)对交易的名义本金做进一步调整得到有效名义本金;引入δ的目的是反映头寸方向(如多头为正或空头为负)以及特殊交易的非线性特征,如期权或结构化CDO产品。四 是使用监管因子(Supervisory Factor, SF)将有效名义本金转换为有效预期正暴露;SF的目的是捕捉衍生品交易的市场波动性,由于不同衍生品交易市场驱动因子不同,因而SF有所不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计算信用、股权和商品三类衍生品交易附加暴露时,还增加一个监管相关系数(Supervisory Correlation Parameter,ρ),以期捕捉基差风险(Basis Risk)和分散化效应(Diversification Effect),因为这两个因素对于这三类交易较为重要。

为计算总附加暴露,商业银行首先应将各类衍生品合约分解到不同的抵消组合,然后采用相应的加总方法在抵消组合层面加总所有交易层面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总得到各类资产层面的附加暴露。总附加暴露为各类资产附加暴露的简单相加,即不认可五大类资产之间的分散化效应。

(四)SA-CCR的主要特点

1.平衡了简单性和风险敏感性

衍生品交易风险驱动因子的差异化和波动性、结构复杂化与定制化等特征,与监管规则的表述简洁、易于检查与验证等内在规定性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采用简单、整齐划一的方法有助于业界和监管当局理解监管规则,但却不能敏感地反映衍生品交易的内在风险,并可能导致资本要求的严重低估或高估;完全依赖银行内部模型,不仅为银行低估资本要求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而且会弱化银行之间资本计量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使得监管当局在认可或否决银行内部计量结果上始终面临着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与CEM、SA相比,SA-CCR引入了较为复杂的各类衍生品潜在风险暴露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反映衍生品结构特征的风险参数作为资本计量的输入因子,大幅度提高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而为了降低银行实施成本,并保证计量结果的可比性,SA-CCR详细规定了各类衍生品交易的全部风险参数或其计算方法,商业银行输入本行衍生品交易数据就可以计量资本要求,计量过程简单透明;SA-CCR取代CEM和SM减少了CCR资本计量方法的层次,简化了CCR资本监管的整体框架。

2.顺应衍生品交易的发展趋势

一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通过结构化技术灵活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基础资产、期限、头寸方向、产品结构、交易双方权利和风险分配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非常明显。SA-CCR对衍生品交易结构给予了更多关注,不仅细化了CEM已经考虑的基础资产和剩余期限

两个因素,而且增加了头寸方向、非线性特征、风险对冲、基差风险和分散化效应等因素,以更加有效地捕捉衍生品的结构化特征带来的风险。二是场外衍生品监管的最新进展。2013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与国际证监会组织联合发布了《非集中清算衍生品的保证金要求》,要求交易双方必须交换初始保证金(Initiate Margin,对应PFE)和可变保证金(对应RC),以降低交易双方因对手违约导致的损失。与此相适应,SA-CCR明确将有保证金交易和无保证金交易分开处理,并在当前风险暴露和潜在风险暴露计算过程中考虑了保证金的风险补偿功能。

3.增强了与IMM的逻辑一致性

如前文所述,巴塞尔Ⅱ框架确定的CEM、SM 和IMM三种方法之间在复杂性、风险敏感性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并且不同方法计算的资本要求也不具有可比性。SA-CCR与IMM在本质上都属于以模型为基础的方法,关键都是计量有效预期正暴露。两者差异在于:SA-CCR是监管模型,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均由监管当局来确定;而IMM则全面认可银行内部开发的模型和参数。实际上,SA-CCR的模型架构就是来源于欧美大型银行,模型参数的校准也是基于危机期间的经验数据,并参考了巴塞尔Ⅲ重新校准后IMM的资本要求。尽管在具体执行方面两种方法还存在较大差异,SA-CCR仅要求银行收集和输入本行衍生品交易层面的数据,而在采用IMM时,银行还需收集市场层面的数据,并且在CCR管理和模型风险治理方面应达到一系列监管要求,但与CEM、SM相比,SA-CCR与IMM的逻辑一致性更强,从而有利于银行从SA-CCR向IMM过渡。

SA-CCR的影响

(一)SA-CCR对CCR资本要求的影响

为评估实施SA-CCR对CCR资本要求的影响,巴塞尔委员会风险计量工作组(RMG)选取了15个成员国87家主要银行(其中14家银行采用IMM,73家银行未采用IMM)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净额结算组合,分别按照CEM和SA-CCR计算风险加权资产(RWA)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见表4和表5)。

如表4所示,就全部样本银行而言,相对于CEM,SA-CCR降低了有保证金交易的资本要求,降幅为36.8%;但提高了无保证金交易的资本要求,升幅为57.9%。该结果与巴塞尔委员会的预期目标一致。比较IMM银行和非IMM银行的测算结果可以发现,前者有保证金交易RWA的降幅大于后者,同时无保证交易RWA的升幅又显著小于后者,SA-CCR更有利于IMM银行;可能是由于两类银行衍生品交易组合构成差异而造成的。与非IMM银行相比,IMM银行衍生品交易较为复杂, SA-CCR的抵消效应对其影响更大。

如表5所示,按银行的交易对手类型来看,除主权外,SA-CCR对其他各类交易对手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即有保证金交易的RWA下降,无保证金交易的RWA上升。RWA降幅最大的是银行与中央交易对手(CCP)之间的交易,其次是银行之间的交易;RWA升幅最大的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其次是银行之间的交易。以主权为交易对手的RWA 变化出现异常的原因在于该类交易的净额结算组合数量较少,极个别规模很大的交易主导了变化方向。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CCP之间有保证金交易的RWA 降幅较大,源于这两类交易多属于居间交易,银行多采用双向操作对冲风险,从而可以享受更多的抵消效应;而与非金融机构和主权之间的交易,交易对手多为最终用户,抵消效应较小。

此外,为估计SA-CCR对样本银行全部衍生品交易RWA的影响,RMG采用外推法(Extrapolation)将分析范围扩展到未包括在上文测算范围以内的其他净额结算组合。如表6所示,与CEM相比,SA-CCR使得全部衍生品交易的RWA从3329亿欧元提高到3683亿欧元,升幅约10%。按交易对手划分,与非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RWA升幅最大,约为40%;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次之,升幅约15%;而与CCP之间以及银行之间的交易,RWA分别降低63%和25%。

(二)SA-CCR对衍生品市场以及银行行为的

影响

1.为商业银行开展保证金交易提供了激励

前引测算结果表明,在SA-CCR框架下,相对于无保证金交易而言,有保证金交易将获得较大的资本优惠,因此商业银行更有动力开展保证金交易。与此同时,保证金与资本之间的此消彼长是否必然提升银行吸收CCR损失能力还有待于观察,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若资本要求下降小于保证金增加的数量,则提升银行总风险补偿能力;反之,银行吸收损失能力不升反降。二是保证金要求与资本要求性质差异。从理论上说,保证金是针对特定衍生品交易的,并且由违约方支付(Defaulter-pay),仅能用于吸收特定交易对手违约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而资本是银行所有业务共同分担的(Shared Collectively by All Entity’s Activities),并且由存活方支付(Survivor-pay),可以随时用于吸收银行的任何损失,不局限于CCR导致的损失,因而其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更强。因此,只有当保证金增加的数量明显高于资本要求下降的数量时,SA-CCR分开处理由保证金交易和无保证金交易的做法才有助于提升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

2.推动衍生品交易由双边清算转向集中清算

通过中央交易对手(CCP)对场外衍生交易实行集中清算是危机后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集中清算通过多边抵消交易、保证金安排和提高市场透明度能够有效缓解双边清算机制下单个交易主体突然违约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并促进场外衍生品市场长期稳健发展。金融稳定理事会(2014)发布的报告称,2012年底,成员国中共有55家CCP 能够提供不同类型场外衍生品的集中清算,过去两年间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品占比略有上升,按名义本金计算,利率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的占比约46%,信用衍生品交易占比仅19%;集中清算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成本收益还存在不确定性。表5和表6所示的测算结果表明,SA-CCR大幅度降低了集中清算衍生品交易的资本要求,将为场外衍生品转向集中清算注入动力。同时监管当局需高度关注CCP 自身的清偿能力(包括资本和违约基金)、紧急流动性筹措机制、监管架构、信息可获得性等,防止CCP 违约给衍生品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3.提升商业银行CCR管理能力

为确保SA-CCR框架下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相对集中的CCR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地收集和储存衍生品交易规模、期限分布、产品特征、保证金、抵押品以及交易对手等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有效识别交易层面的风险,而且能够及时地预警客户层面和组合层面的集中度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更具风险敏感性的资本要求也为商业银行合理测算成本、评估绩效和产品定价奠定了基础。同时,SA-CCR也相应提高了银行的执行成本和资本负担。征求意见期间,相当一部分大型银行表示,现有的信息系统尚不能获取执行SA-CRR所需的数据,需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且按照SA-CRR计算的资本要求可能会明显超过IMM的计量结果。由于SA-CRR将主要适用于中小银行,而中小银行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系统普遍较弱,同时衍生品交易规模非常小,因此将面临更高的实施成本。

(三)SA-CCR对国内银行的影响

总体而言,国内银行衍生品交易业务规模小、结构简单,但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了30%。2013年底国内银行各类衍生品交易名义本金达19万亿元,衍生品正负市场价值之和约2000亿元。产品类型以汇率类和利率类产品为主;交易类型以互换和远期为主。就全部商业银行平均而言,衍生品CCR资本要求在总资本要求中占比仅为0.35%。按上文提及

的SA-CCR 导致CCR 风险加权资产上升10%来推算,SA-CCR 的实施对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于衍生品业务量较大的外资银行,其影响将远远超过平均水平。虽然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市场上的份额仅为2%,但在衍生品市场中的份额却为1/3,个别银行CCR 资本要求在总资本要求中的占比超过了5%。

随着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资产证

责任编辑:刘颖 印颖

参考文献

[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6,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 A Revised Framework (Comprehensive Ver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128.pdf.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0, Basel Ⅲ: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189_dec2010.pdf.

[3]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3, The non-internal model method for capitalising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exposures (consultative docum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254.pdf.

[4]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3,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balancing risk sensitivity, simplicity and comparability (discussion paper),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258.pdf.

[5]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Bo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 2013, Margin requirements for non-centrally cleared derivatives,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261.pdf.[6]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3, Results of the Basel Ⅲ monitoring exercise as of 31 December 2012,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262.pdf.

[7]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4, The standardized approach for measuring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exposure,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bcbs279.pdf.

[8]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2014, OTC Derivatives Market Reforms :Seventh Progress Report on Implement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a94356185.html,/publications/r_140408.pdf.

[9] Jove Bessis, 2010, Risk Management in Banking (Third Edi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and Sons Ltd.[10] 王雪松:《衍生品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载《风险管理》,2010,总第11辑.

注:1.根据BCBS和ISOCO (2013)的定义,可变保证金是指衍生品交易双方为保护当前风险暴露而交换的保证金。

2.ICA (Independent Collateral Amount)是指在交易对手违约情况下,银行可以占有对方提交的抵押品(不包括可变保证金)的数量不随着其担保的交易价值变化而变化。NICA不包括银行向分离的、破产隔离账户提交的抵押品,虽然在交易对手违约情况下这些抵押品有可能返还给银行。

券化市场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主要银行将更加深入地参与衍生品市场,一方面灵活地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在更大范围内寻求风险对冲工具。因此,国内大型银行要意识到CCR 管理的重要性,将CCR 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按照SA-CCR 的新要求,更新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识别、计量和监控CCR 的工具,完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逐步提升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债券信用风险计量 课后测验100分

债券信用风险计量课后测验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单变量分析中样本数据识别异常点时,将变量按从小到大的顺 序进行排序,确定异常值的位置,将()值规为异常值。 A. 小于2%分位数和大于99%分位数 B. 小于2%分位数和大于98%分位数 C. 小于1%分位数和大于99%分位数 D. 小于1%分位数和大于98%分位数 描述:样本异常点识别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LOESS回归,是一种局部拟合,当选择点x进行拟合时,x临近 点的权重是根据它与点x的来确定的,即距离点x越近,权重越 ()。 A. 高 B. 低 C. 与权重无关 D. 不能确定 描述:变量平滑处理方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ROC曲线描述了在一定累计好客户比例下的累计坏客户比例,模 型的区分能力越强,ROC曲线越往()靠近。 A. 左下角 B. 左上角 C. 右上角 D. 右下角 描述:统计模型开发阶段验证-区分能力验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4. 影子评级模型的基本组成要件主要有()。 A. 统计模型

B. 专家经验调整 C. 公司治理架构和政府支持因素调整 D. 评级推翻 描述:影子评级模型 您的答案:B,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在构建多变量回归模型之前,应对每个单变量分别进行分析, 以决定哪些变量是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多变量分析的。其中检验区分能力分析的统计量有()。 A. AR统计量 B. K-S统计量 C. Somers'd统计量 D. Phi系数 描述:单变量分析-区分能力分析 您的答案:B,C,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单变量分析包括()。 A. 缺失值和异常值处理 B. 变量转换 C. 区分能力分析 D. Logistic回归 描述:单变量分析-变量转换 您的答案:C,B,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7. 债券评级模型一般会分为两个维度,发债主体评级模型和债项 评级模型。() 描述:P22,债券信用风险模型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8. AUC系数表示ROC曲线下方的面积。AUC系数越高,模型的风险 区分能力越强。() 描述:统计模型开发阶段验证-区分能力验证

信用风险度量

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演变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控制及风险处理等方法,预防、规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或避免资产损失,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效用最大化的一系列措施及方法的总和。 一、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1、专家方法 它是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5C分析法,主要从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 ,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从而作为银行发生信贷、信贷监测和信用政策调整的依据。 2、贷款评级法 贷款评级法实际上就是对资产及资产组合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贷款提取不同的损失准备。典型的是美国的贷款五类分级方法即把贷款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精确地考察贷款的风险性大小,通常又将这五个等级细分为9级或10级,与对债券的评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目前我国对贷款正在实行的是5级分类制度。 3、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或评分系统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借款企业的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结构等)赋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能够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分值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并对贷款定价。

二、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体系与现代信用风脸度量管理模型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融资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信用风险的复杂性也日益显著。人们认为以财务比率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借款人和证券发行人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快速变化的动态价值;同时金融全球化、证券化、衍生化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贷款利差缩小,鉴于此,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的新方法相继提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内部评级法。国际大银行纷纷创建自己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开发了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完成了由传统信用分析向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上的飞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CreditMetrics (由JPMorgan于1997 年给出), KMV (由KMV公司于1993 年给出),CreditRisk+(由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于1997 年给出。 三、信用风险的转移技术 正是由于信用悖论的存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信用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指参与交易的双方签订一种金融合约,允许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从交易的一方转移至另一方。信用衍生工具通过表外持有合成信用头寸或以索取权的形式对冲表内风险,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转移给交易对手,形成了风险的对冲转移机制,可以同时实现风险集中度下降和维持好客户关系两大原本冲突的目标以有效解决“信用悖论”问题。 由于信用衍生产工可以在不变动其资产负债表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有效的管理,极大地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如图1.2所示。信用衍生产工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s)、和信用违约产品(Credit Default Swaps)、信用利差产品(Credit Spread Products)及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s)等。

G4B-3(b)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填报说明(0621)资料

G4B-3(b)《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权重法)》 填报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本表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要求设计。商业银行应制定与其交易活动的特征、复杂程度和风险暴露水平相适应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未结算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办法》中的《附件8: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规定了具体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 商业银行应计算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未结算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三部分:(1)场外衍生工具交易形成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由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与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两部分组成;(2)证券融资交易(包括回购交易、证券借贷和保证金贷款交易等)形成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3)与中央交易对手交易形成的信用风险,这部分信用风险暂不计算,对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由银监会另行规定。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 1.报表名称:G4B-3(b)证券融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算表(权重法) 2.报表编码:银监统***号 3.填报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仅报人民币账户数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 4.报表口径、频度及时间:法人汇总数据(季报)为季后18日内、合并报表数据(半年报)为半年后40日内。 5.报送方式:以工作底稿形式汇总反映在相关报表中。 6.数据单位:万元。 7.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两位小数。 8.填报币种:本表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数据填报。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

【2013】2号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

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 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 为深入实践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指导金融机构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以下统称洗钱)风险,合理确定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提升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下统称反洗钱)工作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制定本指引。 第一章总则 一、基本原则 (一)风险相当原则。 金融机构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科学配置反洗钱资源,在洗钱风险较高的领域采取强化的反洗钱措施,在洗钱风险较低的领域采取简化的反洗钱措施。 (二)全面性原则。 除本指引所列的例外情形外,金融机构应全面评估客户及地域、业务、行业(职业)等方面的风险状况,科学合理地为每一名客户确定风险等级。 (三)同一性原则。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流程,赋予同一客户在本金融机构唯一的风险等级,但同一客户可以被同一集团内的不同金融机构赋予不同的风险等级。 (四)动态管理原则。

金融机构应根据客户风险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其风险等级及所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自主管理原则。 金融机构经评估论证后认定,自行确定的风险评估标准或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不低于本指引或其中某项要求,即可决定不遵循本指引或其中某项要求,但应书面记录评估论证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六)保密原则。 金融机构不得向客户或其他与反洗钱工作无关的第三方泄露客户风险等级信息。 二、功能 (一)本指引所列风险评估要素及其风险子项是金融机构全面科学评估洗钱风险的参考指标,为金融机构划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提供依据。 (二)本指引所确定的工作流程是金融机构科学整合内部各类资源,特别是发挥业务条线了解客户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评估、管理洗钱风险的必要管理措施。 (三)本指引有助于指导金融机构依据洗钱风险评估及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结果,优化反洗钱资源配置。 三、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金融机构开展洗钱风险评估、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及其他风险管理工作。支付机构及其他应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可参照本指引开展相关工作。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风险状况,自主决定是否将本指引的

《银监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准确计量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风险抵补作用,规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用风险缓释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信用风险缓释功能体现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或违约风险暴露的下降。 第四条信用风险缓释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确保可实施。 (二)有效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手续完备,确有代偿能力并易于实现。 (三)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保守估计信用风险缓释作用。 (四)一致性原则。如果商业银行采用自行估计的信用风险缓释折扣系数,应对满足使用该折扣系数的所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都使用此折扣系数。 (五)独立性原则。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债务人风险之间不应具有实质的

正相关性。 第五条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的一般要求: (一)商业银行应进行有效的法律审查,确保认可和使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依据明确可执行的法律文件,且相关法律文件对交易各方均有约束力。 (二)商业银行应在相关协议中明确约定信用风险缓释覆盖的范围。 (三)商业银行不能重复考虑信用风险缓释的作用。信用风险缓释作用只能在债务人评级、债项评级或违约风险暴露估计中反映一次。 (四)商业银行应保守地估计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与债务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综合考虑币种错配、期限错配等风险因素。 (五)商业银行采用信用风险缓释后的资本要求不应高于同一风险暴露未采用信用风险缓释的资本要求。 (六)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审查和操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确保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作用有效发挥。 (七)商业银行应披露信用风险缓释的政策、程序和作用程度,抵质押品的主要类型、估值方法,保证人类型、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对手类型及其资信情况,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风险集中度情况,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覆盖的风险暴露等。 第二章合格抵质押品 第六条合格抵质押品包括金融质押品、应收账款、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以及其他抵质押品。 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合格抵质押品按照本指引附件1规定的范围执行,同时应满足第七条和第八条中的有关要求。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

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一、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与模型 1.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 (1)要素分析法。 要素分析法是通过定性分析有关指标来评价客户信用风险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 常用的要素分析法是5C要素分析法,它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根据不同的角度,有的将分析要素归纳为“5W”因素,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 还有的归纳为“5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erspective)。 无论是“5C”、“5W”还是“5P”,其共同之处都是先选取一定特征目标要素,然后对每一要素评分,使信用数量化,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以其作为其销售、贷款等行为的标准和随后跟踪监测期间的政策调整依据。 (2)特征分析法。 特征分析法是目前在国外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信用分析工具。它是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因素,将其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一般所分析的特征包括客户自身特征、客户优先性特征、信用及财务特征等。特征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是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它涵盖了反映客户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所有重要指标,这种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由信用调查机构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使用。 (3)财务比率分析法。 信用风险往往是由财务危机导致的,因此,可以通过及早发现和找出一些特征财务指标,判断评价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确定其信用等级,从而为信贷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就是将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这类方法的主要代表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立的,它以净值报酬率为龙头,以资产净利润率为核心,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前因后果,通过对某项综合性较强的财务比率的逐层分解,将相关财务指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以便清楚地反映各项财务指标的相互关系。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由财务综合评价领域的著名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创立的,他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他选择了七种财务比率,即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通过与标准比率(行业平均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 2.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 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释变量,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建模。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主要

信用风险的度量

信用风险的度量

信用风险的度量 信用风险的古老历史,也是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 对信用风险的研究包括风险的衡量与管理,信用风险的衡量是问题的核心和管理的前提,也是研究的重点。 方法众多,篇幅巨大,这里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视角进行了解。 定义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 更为一般地讲,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可能性。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信用风险,即信贷风险; 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所有因客户违约或不守信而给信用提供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信贷风险的风险因素(一) 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是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变、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其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和信贷风险的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4 借款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利润水平的不确定性以及信用登记状况的多变性;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不稳定性; 自然社会经济生活中可变事件的不确定性; 经济变量的不规则变动。 其他:社会诚信水平和信用状况、心理预期、信息的充分性、道德风险等 信贷风险的风险因素(二) 信用风险的识别 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识别 单一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基本信息分析 财务分析 非财务因素分析 管理层风险分析 行业风险分析 生产经营风险分析 担保分析 保证、抵押、(动产)质押、留置和定金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整体状况分析 信用风险特征分析 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 基本信息分析 个人信贷产品风险分析 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个人零售贷款 循环零售贷款(我国尚无此业务) 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识别 组合类单笔贷款的相关性 正相关——集中于特定行业、业务 系统性风险 负相关:风险分散化

C16084债券信用风险计量 课后测试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影子评级方法中,当违约数据缺乏、只能获得债务人的外部 评级时,因变量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变量(如违约和非违约),而是有序多分类因变量,如AAA,AA+,AA,AA-等。对于此类因变量,应采用()进行多变量分析。 A.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B. 多重线性回归 C. 泊松回归 D. 负二项回归 描述:多变量分析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步骤不属于信用风险统计模型建模过程。 A. 数据清洗及分析 B. 多变量分析 C. 设计模型特例调整事项 D. 模型校准 描述:统计模型开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LOESS回归,是一种局部拟合,当选择点x进行拟合时,x临近 点的权重是根据它与点x的来确定的,即距离点x越近,权重越()。 A. 高 B. 低 C. 与权重无关 D. 不能确定 描述:变量平滑处理方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4. 若采用最简单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模型,也就是线性回归模型时, 当出现下述哪种情况时,选择备选模型,并对其进行手工调整 ()。 A. 统计模型结果和专家经验判断严重背离 B. 对于特定资产组合缺乏充分的数据积累 C. 开发样本的代表性较差 D. 定性指标权重显著高于定量指标权重 描述:多变量分析 您的答案:A,C,D,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在单变量分析中,为实现变量同一量纲,达到变量间可比进行 变量转换。另外,通过转换还可以将连续变量离散化,进一步平滑噪音,提高运算效率,常见方法有()。 A. Logistic转换 B. WOE转换 C. 极差化处理 D. LOESS回归 描述:单变量分析-变量转换 您的答案:B,A,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单变量分析包括()。 A. 缺失值和异常值处理 B. 变量转换 C. 区分能力分析 D. Logistic回归 描述:单变量分析-变量转换 您的答案:A,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交易对手库管理制度

交易对手库管理制度 一、交易对手评级及相应交易限制 证券投资部部负责评估交易对手的结算风险,并向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为交易对手建立信用评级的建议,并限定不同信用评级的交易对手的交易限制及结算规定,制定并定期更新《银行间市场交易对手库》。在取得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证券投资部及合规与风控稽核部将负责全面监控交易中对交易对手限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合规与风控稽核部将定期回顾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评价,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增减、调整、更新交易对手信用等级的申请。 二、固定收益业务交易对手库采用分类管理的原则 根据银行间市场成员的财务报表及最新经营状况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按其资信水平划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手,采用不同的交易结算方式。 ?A类交易对手,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债券交易和承销较为积极,交易量与承销量排名靠前,具有良好信誉和较大资产规模的金融机构;对于A 类交易对手,可采用见款付券、见券付款、券款对付的交易结算方式; ?对于B、C类交易对手,应采用对我方较为有利的交易结算方式。即当我司为付券方时,交易结算方式仅限于见款付券、券款对付;当我司为收券方时,交易结算方式仅限于见券付款、券款对付; ?对于D类交易对手,坚决不能与其做交易,避免出现结算风险。 具体的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参见《银行间市场交易对手库》。各类别的交易限制如下:

三、质押式回购或同业拆借的风控管理 所有质押式回购的交易对手首期均应采用见券付款或券款对付结算方式,到期均应采用见款付券或券款对付结算方式。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交易结算规则》,其第三章明确规定:“质押式回购结算中的质押债券可以是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直落后于市场风险,这主要因为:首先,信用风险比市场风险复杂得多;第二,许多信用风险模型起源于市场风险领域研究,例如C-VaR技术;第三,许多银行自认为了解信用风险,而把更多资源都投到了市场风险领域。但历史经验表明,信用风险控制不好,最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本文基于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着重讨论针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技术和经验,这将对国内银行目前正在推行但却不够扎实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状况 为信用风险而配臵的经济资本,应该基于信用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对“信用损失”的准确定义,各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风险的资产组合说明概率密度函数有相对长的厚尾,即存在较大的可能性损失会高于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分配要达到的目标是非预期损失耗尽经济资本的概率(即破产概率)低于目标水平。在操作过程中,目标破产概率的选取往往与银行本身的信用评级一致。例如,银行理想的信用评级是AA,那么非预期损失超过其经济资本的概率就等于AA级公司债券一年期违约率,约为O.03%。 配臵经济资本的关键在于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配臵体系通常假设准备金涵盖预期损失,而账面资本涵盖非预期损失。在此框架下,如果风险敞口所要求的经济资本超过了实际可用资本,银行就面临资本不足。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分为专项准备金和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是按照贷款预期损失,对贷款账面价值的调整,专项准备金不能吸收非预期损失,不作为权益或经济资本的一种形式。一般准备金可用来吸收非预期损失,因此可以作为经济资本的供给。 大多数银行分配经济资本不仅抵御整个资产组合损失,而且抵御专门活动的损失。理论上讲,分配给一项交易的经济资本应该被度量为考虑这项活动和银行其他活动分散化效应后,这项活动对整个资产组合经济资本要求的贡献。在实际操作中,边际贡献为整个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减去排除这项业务以后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 国外银行经济资本配臵体系的另一特征是,相互独立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分配经济资本。也就是说,对每种风险分别估计概率密度函数,银行总经济资本分配是对每种风险资本分配的加总,通常不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关度问题。 二、总体模式 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论和操作线路集中地反映在风险计量的总体模式上。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调查,国际先进银行在对信用风险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时,通常分为两种模式——集合模式(Aggregative Models)和结构模式(Structural Models)。 1.集合模式 集合模式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使用聚类分析(peer analysis)或历史现金流分析(historical cash flow analysis)推断出业务或产品类别的总风险。 历史现金流分析是从历史现金流的波动中估计一项活动总的风险。历史现金流的波动假设等于将来的波动。为了使银行的实施成本最小化,基本现金流的估

信用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陡增,GDP增速放缓,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应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的破坏性、联动性和不确定性给经济主体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各类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同时也是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原因。 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稳定市场秩序和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双重功能。企业信用是核心竞争力的象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既包括防范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管理,也包括企业自身是否选择守信的成本-收益考量。本文总结的信用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认知、评估、预警、监控和补救。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即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借款人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而广义的信用风险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在银行的信贷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信用级别的下降而导致其债务价值下降,进而引发债权人损失的风险。此时借款人虽然没有发生贷款违约行为,但是却造成了对债权人的潜在损失。(2)个人或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与他人或企业达成契约后,因任意当事一方不履约经济契约所导致的违约可能性也属于信用风险。这些契约不仅包括贷款契约,还包括股权契约、货款契约、保险契约等。 二、信用风险的来源 从信用风险的来源来看,信用风险源可表现为国家风险源、行业风险源、运营风险源和财务风险源四种。国家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状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它往往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密切相关。行业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整个行业的衰退而造成整个行业中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并引发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运营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则是指债务方由于在生产经营环节出现问题而引发债务契约违约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而导致债务方不能按时履行债务契约而引发的违约可能性。对企业而言,国家风险源和行业风险源是很难控制的,属于系统性风险源,而运营风险源和财务风险源是由债务契约方自身原因引起的,属于非系统性风险源。 三、信用风险的特征 依据韩静(2005)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信用风险可梳理出以下3个特点。 (1)客观性。A.H.WILLETT(1901)曾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的不确定性的客

信用风险的分析与计量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境内证券公司在开展场外股权衍生品业务的时候,所签署的协议为()。 A. NAFMII B. SAC C. ISDA D. GMRA E. 衍生品协议 描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不包括()。 A. 风险识别 B. 风险计量 C. 风险提示 D. 风险控制 E. 风险报告 描述: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流程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二、多项选择题 3. 证券公司在日常的业务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类风险() A. 市场风险 B. 信用风险 C. 操作风险 D. 流动性风险 描述: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风险类型 您的答案:A,D,B,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在信用风险计量过程中,期望损失涉及到的风险因子包括()。 A. 违约率(PD) B. 违约损失率(LGD)

C. 久期(D) D. 经济资本(EC) E. 违约风险暴露(EAD) 描述:信用风险度量 您的答案:A,B,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国内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 A. 违约事件少,缺乏相应的处置经验 B. 法律不完善,对违约,破产过程中非违约方的保护不明确 C. 由于复杂的担保关系,交易对手资质难以确认 D. 国内交易对手协议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标准化 E. 交易对手账户内的资金无法做到隔离 描述:信用风险管理展望 您的答案:E,A,D,B,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信用风险的主要分类有()。 A.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B. 贷款信用风险 C. 发行人信用风险 D. 法律风险 E. 声誉风险 描述:信用风险概述 您的答案:B,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衍生产品违约风险敞口包括()。 A. 期望风险敞口(Expected Exposure) B. 期望正风险敞口(Expected Positive Exposure) C. 期望负风险敞口(Expected Negative Exposure) D. 最大可能风险敞口(Maximum Likely Exposure) E. 未来可能风险敞口(Potential Future Exposure) 描述:信用风险度量 您的答案:B,A,E,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8. 发行人信用风险缓释方法包括如下哪些()。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目录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 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案例四:“中航油”事件 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 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 案例九:AIG 危机 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 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 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像法兴银行这个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可谓不严,但凯维埃尔还是获得了非法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才被发现。这警示我们,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绝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市场繁荣之际,应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监管。

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直落后于市场风险,这主要因为:首先,信用风险比市场风险复杂得多;第二,许多信用风险模型起源于市场风险领域研究,例如C-VaR技术;第三,许多银行自认为了解信用风险,而把更多资源都投到了市场风险领域。但历史经验表明,信用风险控制不好,最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本文基于国内外银行的实践,着重讨论针对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技术和经验,这将对国内银行目前正在推行但却不够扎实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一些 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状况 为信用风险而配臵的经济资本,应该基于信用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对“信用损失”的准确定义,各银行之间存在差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风险的资产组合说明概率密度函数有相对长的厚尾,即存在较大的可能性损失会高于预期损失。经济资本分配要达到的目标是非预期损失耗尽经济资本的概率(即破产概率)低于目标水平。在操作过程中,目标破产概率的选取往往与银行本身的信用评级一致。例如,银行理想的信用评级是AA,那么非预期损失超过其经济资本的概率就等于AA级公司债券一年期违约率,约为O.03%。 配臵经济资本的关键在于确定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配臵体系通常假设准备金涵盖预期损失,而账面资本涵盖非预期损失。在此框架下,如果风险敞口所要求的经济资本超过了实际可用资本,银行就

面临资本不足。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分为专项准备金和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是按照贷款预期损失,对贷款账面价值的调整,专项准备金不能吸收非预期损失,不作为权益或经济资本的一种形式。一般准备金可用来吸收非预期损失,因此可以作为经济资本的供给。 大多数银行分配经济资本不仅抵御整个资产组合损失,而且抵御专门活动的损失。理论上讲,分配给一项交易的经济资本应该被度量为考虑这项活动和银行其他活动分散化效应后,这项活动对整个资产组合经济资本要求的贡献。在实际操作中,边际贡献为整个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减去排除这项业务以后资产组合分配的经济资本。 国外银行经济资本配臵体系的另一特征是,相互独立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别的风险分配经济资本。也就是说,对每种风险分别估计概率密度函数,银行总经济资本分配是对每种风险资本分配的加总,通常不考虑各种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关度问题。 二、总体模式 经济资本计量的方法论和操作线路集中地反映在风险计量的总体模式上。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调查,国际先进银行在对信用风险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时,通常分为两种模式——集合模式(Aggregative Models)和结构模式(Structural Models)。 1.集合模式 集合模式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使用聚类分析(peer analysis)或历史现金流分析(historical cash flow analysis)推断出业务或产品类别的总风险。

信用风险课后习题

信用风险管理试题 1.关于信用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衍生产品不存在信用风险 B.商业银行主要的信用风险来源于存款业务 C.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于贷款等表内业务,不存在于各种表外业务 D.尽管交易对手没有发生违约,但是由于其信用等级下降也能够形成信用风险并导致损失 2.假设某贷款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违约概率分别为5%、6%、7%,则该贷款三年后 没有发生违约的概率约为()。 A.0.02 % B. 99.98 % C. 17 % D. 83 % 3.与单笔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识别有所不同,商业银行在识别和分析贷款组合信用风险时,应当更多地关注()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 A.个体风险 B.非系统性风险 C.管理层风险 D.系统性风险 4.客户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 A.资产规模 B. 经营管理能力 C. 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 D. 所负银行债务 5.下列关于信用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大多数银行来说,存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 B.信用风险只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不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 C.衍生产品由于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不大,潜在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D.从投资组合角度出发,交易对手的信用级别下降可能会给投资组合带来损失 6.已知某商业银行的风险信贷资产总额为300 亿元,如果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都是5 %,违约回收率平均为20 %,那么该商业银行的风险信贷资产的预期损失是()。 A.15 亿元 B.12 亿元 C. 20 亿元 D. 30 亿元 7.压力测试是为了衡量() A.违约概率 B.正常风险 C.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 D.风险价值 8.《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在信用风险评级标准法中,零售类资产根据是否有居民房产抵押分别给予()、35% 的权重。 A.100% B.75% C.65% D.50% 9.计算商业银行特定客户的信用风险,不需要以下哪些变量?() A.违约概率 B. 违约损失率 C. 违约风险暴露 D. 期限

[财务管理]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

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SFP Credit Risk Plus Model)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概述 基于保险思想的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瑞士信贷银行开发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与家庭火险的财产险承保人在为确定保险费时所使用的模型相似。其重点度量在违约和不违约两种状态下的预期到的损失或未预期到的损失,是一个违约模式模型(DM)。 CSFP信用风险附加模型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损失。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概率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CSFP信模型、KMV模型及Credit Metrics模型的区别 1.在风险的界定方面 Credit Metrics模型属于盯市模型(MTM);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属于违约模型(DM);而KMV模型既可被当作MTM模型,也可被当作DM模型。 2.在风险驱动因素方面 在KMV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中,风险驱动因素是企业资产价值及其波动性;而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关键的风险驱动因素是经济中可变的违约率均值。 3.在信用事件的波动性方面 在Credit Metrics模型中,违约概率被模型化为基于历史数据的固定的或离散的值;而在KMV模型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违约概率是可变的,但服从于不同的概率分布。 4.在信用事件的相关性方面 各模型具有不同的相关性结构,KMV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是多变量正态;而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是独立假定或与预期违约率的相关性。 5.在回收率方面 在KMV模型的简单形式中,回收率是不变的常数;在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中,损失的严重程度被凑成整数并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在频段内回收率是不变的; 6.在计量方法方面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7-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附件7: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一、总体要求 针对回购协议、证券融资交易以及衍生工具交易,除计算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外,商业银行还须计算信用估值调整(CV A)风险加权资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CV A风险加权资产之和。 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计算 (一)商业银行应使用权重法或内部评级法计算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 (二)在使用权重法计算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加权资产时,符合标准的中央交易对手的风险权重为2%,其他交易对手的风险权重与信用风险权重法要求一致。 (三)商业银行应采用现额暴露法计算汇率、利率等衍生工具的违约风险暴露(EAD)。 现额暴露法下,衍生工具的EAD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盯市价值计算的重置成本(MTM);二是反映剩余期限内潜在风险暴露的附加因子(Add-on)。计算公式如下: EAD = MTM + Add-on 潜在风险暴露的Add-on等于衍生工具的名义本金乘以相应的附加系数。不同剩余期限内各类衍生工具的附加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1:各类衍生工具的附加系数 (四)商业银行应采用现额暴露法计算信用衍生工具的EAD。信用衍生工具的附加系数如下表所示: 表2:信用衍生工具的附加系数 不同剩余期限的信用衍生工具之间附加系数没有区别。 合格参照资产包括主权发行的债务工具以及其他实体发行

的、且被两家合格外部评级机构评为投资级的债务工具。 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保护卖方只有在标的资产的发行人尚能履约但信用保护的买方破产的情况下才需计算Add-on。 若信用衍生工具的标的资产组中第一项资产违约即算做整体违约,附加系数就应当依据资产组中信用质量最低的资产来定,若标的资产组中存在不合格资产,则应采用不合格资产的附加系数。如果信用衍生工具的标的资产组中第二项或以后的资产违约才算整体违约,则标的资产的附加系数仍应按信用质量来进行分配,即由信用质量次低的资产决定此项交易的附加系数。 三、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加权资产计算 (一)CVA反映交易对手信用状况恶化,信用利差扩大导致银行衍生交易发生损失的风险。对于衍生工具交易,需计提CVA资本要求,但对与中央交易对手的交易以及证券融资交易,无需计提CVA资本要求。 (二)商业银行应采用以下公式计算CVA风险加权资产: CVA风险加权资产 ? =12.5 2.33 其中: 1.h为1年期的风险持有期(单位:年),h=1。 2.w i为交易对手i所适用的风险权重。交易对手i的风险权重应根据交易对手i的外部评级确定,三(四)表3列示了外部评级与风险权重的对应关系。如交易对手i无外部评级,银行应将该交易对手的内部评级结果映射到外部评级,且此映射关系应得到银监会的认可。如交易对手i无外部评级也无内部评级,则w i=1%。 3.EAD i total为交易对手i的EAD。估计EAD时可考虑净额结算及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