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分类突破

题型分类突破
题型分类突破

题型四 酸、碱、盐性质及转化

题型分类突破

类型一 流程图类(2016.20、2015.20、2013.20)

1. (2016陕西副题)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可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镁来制取金属镁,其简化后的流程如图所示:

海水――→加石灰乳操作1

氢氧化镁――→加试剂X 氯化镁――→通电 镁 第1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石灰乳与海水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X 为____________。

2. (2013陕西)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 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第2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6宿迁)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科研组设计利用海水除去二氧化硫,其工艺流程如下:

第3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m(S)∶m(O)=________。

(2)亚硫酸(H2SO3)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中和稀硫酸是利用了熟石灰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酸性

B. 碱性

C. 氧化性

4. (2016江西)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第4题图

(1)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6安徽)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第5题图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6. (2015中考说明题型示例)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杂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第6题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知识网络图类(2011.20、2010.20)

1. (2016中考说明题型示例)如图所示,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题图

(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

(2)反应①中变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

________。

A. BaCl2

B. CuSO4

C. Na2CO3

2. (2016西工大附中五模)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___色。

第2题图

(2)反应②说明NaOH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 K2CO3

B. HCl

C. CuSO4

D. MgCl2

(4)为了验证反应④,小明向NaOH溶液中滴入一定量FeCl3溶液,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省略),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第3题图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3)物质c(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物质d的名称是________。

(5)写出由CO2生成物质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亮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都能生成盐,于是他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4题图

(1)若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②处应填____________。

(2)某金属和硫酸盐反应后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则该硫酸盐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波尔多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6西北大学附中三模)如图是悠悠同学整理的以硫酸铜为中心的反应规律图,请回答相应问题。

第5题图

(1)为实现反应⑤,可向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为实现反应④,悠悠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了足量的铁,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反应③,悠悠选择了Fe(NO3)2溶液,老师指出该反应无法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实验综合类(2014.20、2012.20)

1. (2016衢州)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__。

第1题图

2.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2题图

(1)A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因为没有实验现象往往滴加稀硫酸是过量的,要证明稀硫酸是否过量可在烧杯中加入________(填序号)。

a. 酚酞溶液

b. 氧化铁粉末

c. 碳酸钠粉末

d. 硝酸钡溶液

3. 铝、铁、铜是人类使用最为广泛的三种金属,为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第3题图

(1)由A、B、C、D四个实验可知,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氢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最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的几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4题图

(1)A、B两个实验中均有气体产生,是因为碳酸钾和碳酸钠中均含有

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C中可观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第5题图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溶液温度

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四物质之间的转化(2008.19)

1. (2008陕西)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重要物质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

第1题图

(1)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Ca(OH)2中为图①、②处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填空。

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6西安长安区一模)

第2题图

如图所示两两相连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碳的一种单质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毒罐,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C与CuO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6西电中学六模)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第3题图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D是________(填一种),反应①的实现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氢氧化钙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6西工大附中七模)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第4题图

根据以上关系,请你推断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Z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X 与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与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类型一

1. (1)过滤 (2)Ca(OH)2+MgCl 2=== Mg(OH)2↓+CaCl 2

(3)盐酸(或稀盐酸)

2. (1)CaO (2)Ca(OH)2 + Na 2CO 3=== CaCO 3↓+ 2NaOH (3)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配制石硫合剂、配制农药等)

3. (1)1∶1 (2)2H 2SO 3+O 2=== 2H 2SO 4 (3)B

【解析】(1)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

(2)亚硫酸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硫酸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亚硫酸(H 2SO 3)和氧气,生成物是硫酸,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时表现出碱性。

4. (1)烧杯(或玻璃棒、漏斗等) 增大 (2)二氧化锰(或MnO 2) (3)4KOH

+2MnO 2+O 2=====高温 2K 2MnO 4+2H 2

O 【解析】(1)操作③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等;高锰酸钾热饱和溶液冷却后有高锰酸钾晶体析出,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二氧化锰在开始时要用到,后面又能得到,可循环使用;(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下煅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4KOH +2MnO 2+O 2=====高温 2K 2MnO 4+2H 2

O 。 5. (1)Zn +2HCl=== ZnCl 2+H 2↑ (2)复分解反应 (3)过滤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4)CO 2 CO

【解析】(1)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2)反应②是氯化锌与草酸铵反应生成氯化铵和草酸锌沉淀,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后通过操作可得到固体和溶液,所以该操作是过滤,过滤时如果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或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都会导致得到的滤液浑浊。(4)草酸锌分解得到氧化锌和两种常见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这两种常见气体是碳的氧化物,即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6. (1)烧杯 玻璃棒 (2)Na 2SO 4+BaCl 2=== BaSO 4↓+2NaCl 不能,用硝酸钡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无法除去 (3)使钡离子完全沉淀(或除去过量的氯化钡) 产生白色沉淀 (4)不严密,操作③中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应在操作⑤蒸发之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类型二

1. (1)1 (2)石蕊溶液 (3)Ba(OH)2+H 2SO 4=== BaSO 4↓+2H 2O (4)③⑤

(5)C

2. (1)蓝 (2)2NaOH +CO 2=== Na 2CO 3+H 2O (3)B (4)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2)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3)反应③是酸碱中和反应,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应选择稀盐酸。(4)氢氧化钠与

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3. (1)CH4(2)Ca2+(3)6∶1∶8 (4)碳酸

(5)Ca(OH)2+CO2=== CaCO3↓+H2O

4. (1)金属+盐(2)硫酸铜(或CuSO4)(3)CuSO4+Ca(OH)2=== Cu(OH)2↓+CaSO4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只能为酸+盐或金属+盐,若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即酸+盐,则②只能为金属+盐。(2)反应后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反应后生成了铜,则硫酸盐溶液中含铜离子,即硫酸盐为硫酸铜。(3)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

5. (1)H2SO4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CuSO4+2NaOH=== Cu(OH)2↓+Na2SO4(合理即可)

(3)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类型三

1. (1)H+(或氢离子)(2)D

【解析】(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发生反应放出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

2. (1)2NaOH+CuSO4=== Cu(OH)2↓+Na2SO4(2)有白色沉淀生成

(3)bc

【解析】(1)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2)稀盐酸滴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和硝酸。(3)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不变色;如果硫酸过量,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加入氧化铁粉末,如果稀硫酸过量,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可以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颜色变黄;加入碳酸钠粉末,如果硫酸过量,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b、c均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因为C实验中生成了硫酸钠,即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因此不管稀硫酸是否过量,滴入硝酸钡溶液后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 (1)铝>铁>氢>铜(2)Fe+H2SO4=== FeSO4+H2↑(3)复分解反应

【解析】(1)通过A实验可得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铜,通过B实验可得出铁>铜,通过C实验可得出铁>氢,通过D实验可得出铝>铁,即三种金属与氢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是铝>铁>氢>铜。(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3)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4. (1)CO2-3(2)溶液变为无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3)Na2SO4+BaCl2=== BaSO4↓+2NaCl复分解反应

【解析】(1)碳酸钾和碳酸钠中均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时均会生成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

钠,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并有蓝色沉淀生成。(3)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 (1)升高 (2)2NaOH + CO 2=== Na 2CO 3 + H 2O 进行对照实验,证明CO 2与NaOH 发生了反应 (3)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产生

【解析】(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溶液温度升高。(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乙的作用是与丙进行对照,说明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比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3)丙中溶液呈碱性,向大烧杯中缓缓加入甲中溶液后,大烧杯内溶液先变红;甲中废液全部加入后,溶液pH 为3,说明盐酸过量,最终丙中的碳酸钠被反应完,盐酸能与丙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中的红色褪去。

类型四

1. (1)CuSO 4 Ca(OH)2 (2)H 2SO 4+CuO=== CuSO 4+H 2O(或2CuO +C=====高温 2Cu +CO 2

↑) 【解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就是CO 2的化学性质,从题中看CO 2只能与所给的Ca(OH)2发生反应,故②应填Ca(OH)2。然后再判断Ca(OH)2能与剩下的三种物质中的CuSO 4反应即可作答,图中能与CuO 反应的物质分别是H 2SO 4和C ,特别注意C 与CuO 反应的条件、配平及气体符号的标注。

2. (1)NaOH[或Ca(OH)2,合理即可] 吸附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CuO +H 2SO 4=== CuSO 4+H 2O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既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又可以和硫酸反应,因此甲是可溶性碱,可能为NaOH或Ca(OH)2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是利用了其吸附性。(2)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 CuSO4+H2O。

3. (1)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也可用化学式表示)(2)碳酸钠(或碳酸钾、碳酸铵等,合理即可)有气泡产生

(3)Ca(OH)2+CO2=== CaCO3↓+H2O

【解析】(1)氢氧化铜是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氢氧化铜不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可用氢氧化铜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通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可用二氧化碳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盐酸不与稀硫酸反应,故不能用盐酸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2)A属于碱,B属于氧化物,C

属于酸,根据题意,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所以D属于盐,这种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这种盐应该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钠或碳酸钾或碳酸铵,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4. (1)MgCl2Ag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

(3)MgCl2+2AgNO3=== 2AgCl↓+Mg(NO3)2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AB+CD→AD+CB,且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难得出,X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镁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沉淀,所以X为硫酸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因此根据图示可知Y应是氢氧化镁,Z是氯化镁,由硫酸镁→氯化镁可得,甲应是氯化钡,由氯化镁→硝酸镁,可得乙应是硝酸银。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大全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2个专题) 目录 专题一集合..................................................................................................................................................... 专题二函数..................................................................................................................................................... 专题三三角函数............................................................................................................................................ 专题四解三角形............................................................................................................................................ 专题五平面向量............................................................................................................................................ 专题六数列..................................................................................................................................................... 专题七不等式................................................................................................................................................. 专题八复数..................................................................................................................................................... 专题九导数及其应用................................................................................................................................... 专题十算法初步............................................................................................................................................ 专题十一常用逻辑用语 .............................................................................................................................. 专题十二推理与证明................................................................................................................................... 专题十三概率统计 ....................................................................................................................................... 专题十四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 专题十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 专题十六平面几何初步 .............................................................................................................................. 专题十七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十八计数原理 ..................................................................................................................................... 专题十九几何证明选讲 ............................................................................................................................ 专题二十不等式选讲.................................................................................................................................

中考化学二轮 推断题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 【点睛】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2.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已知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 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1、依据概念、公式、方法、技巧等,采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如:地方时差的计算:时刻东早西晚(自然),从时间日期看自180°向西愈西愈晚(人为规定)。正午太阳高度:H=900-φ±δ(ф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半年取-)日照度长短中:日出时刻 = 12-昼长/2 = 夜长/2。比例尺或经纬网图中的计算,常用“110千米/1°(沿经圈或赤道上)”;温差、海拔高差中“6℃/1000米”(气温直减率)等是十分重要的计算依据。 2、采取统计图表中的极端数值或拐点、转折点,或依常识概念性规律提取地理有效信息,利用要素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分析。 第二类、分析区域环境区位特点、优势及评价: 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从区域的环境要素结构因子出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比较中往往是与同纬度(东西)比较为主,也有同经度(南北)比较两个度,比较是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分析的目的是为发挥比较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害较多。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

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见另文《经济地理区位选择一般原理》。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回答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的措施,树立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应注意“地理是将来进行式”,答题的方向是: 1、“问题地理”是地理特色,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地理试题主要是考地理环境中的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策的理解,应体现地理科学对国情资源的忧患意识。提高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节约资源的风尚,提倡绿色消费。围绕主题说危机,谈不足,论缺陷;找原因、出对策。如: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人口压力大,土地负载重;毁林开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千沟万壑;地处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活贫困。 同理, ①、西北的地理主题往往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②、西南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 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题分类汇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4年中考化学选择题训练 图像(选择题) 1、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 .t 2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 方法提纯甲 2、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溶解度 (g/100 水) 蔗糖的质量/g A B C D 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 .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3、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 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② ③ ④ ⑤ HCl 溶液 HCl 溶液 BaCl 2 溶液 CuSO 4 溶液 H 2SO 4 溶液 NaOH 溶液 大理石 Na 2CO 3 溶液 铁 粉 锌 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⑤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 2SO 4、Na 2CO 3、BaCl 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 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 .可能存在 Na 2SO 4 B .可能存在 NaOH C .肯定不存在 BaCl 2 沉淀(g)

2020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物质推断题(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物质推断题(含答案) 类型一文字叙述型 1.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8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①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②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③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2)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19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有(填序号)。 图2 ①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 ②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③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无气泡产生 ④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不少于两种 2.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 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20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图3

(1)D的化学式为。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化学式:、。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防止E锈蚀的方法:(答出一种即可)。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与B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冶炼金属,A和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D在气体E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D 与F的溶液反应生成G和H,F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1)固态C的俗名是,实验室区分气体A和C的液体试剂为。 (2)E、F的化学式分别为、。 (3)A+B→C+D的化学方程式为,D+F→G+H的反应类型是。 (4)向F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D,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I的稀溶液,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G,则滤渣的成分是,I的化学式为。 类型二框图推断型 |针对训练|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7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图7 已知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的溶液中的阴离子相同。

高考阅读题型分类整理

含义类 心灵的篝火 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 在作者理解中,为小说命名的“绝顶”包含如下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做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 针挑土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用意从句子本身和与全文的结构关系考虑。理解主要理解代词“其中”和比喻词“穿针引线”的含义。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1)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解析:意思答对即可。理解本句,就要理解“倦容”的修辞和深意。 (2)①低调、单纯的黒妮为“我”对“援湘游”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 ②暗示“援湘游”进展得并不顺利,而黒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 ③黒妮从“我”的支持之中,看到了“援湘游”逐步向前推进的曙光。 解析:每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理解本句,就要理解“眼睛亮了”的原因和体现的精神、意义。 3.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①黒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 ②“援湘游”现状的隐喻:苗绣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 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解析: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找出文中提到“针挑土”的地方,分层思考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灯火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 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 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春从心出 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①人生如书,书如人生。②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③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A FeCl3CuCl2过量铁粉、过滤 B碳粉氧化铜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 C 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CaCO3、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北京卷文)(6)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北京卷理)(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3.(浙江)(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2 B .4 C .6 D .8 4.(全国卷一文)(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122π B .12π C .82π D .10π 5.(全国卷一文)(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 B .25 C .3 D .2 6.(全国卷一文)(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 B .62 C .82 D .83 7.(全国卷一理)(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172 B .52 C .3 D .2 8.(全国卷一理)(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 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 33 B .23 C .324 D .3 9.(全国卷二文)(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

江西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分类突破专题五工艺流程题训练

江西专版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分类突破专题五工艺流程题 训练 类型一物质的制备 1.(2017·江西)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第1题图 (1)常温下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CO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NH4HCO3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6·江西)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第2题图 (1)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

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第3题图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宜春模拟)MnO2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的重要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2和MnCO3)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粗MnO2转化为纯MnO2的工艺流程.。 第4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全)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第一节 集合分类汇编 1.[2019?全国Ⅰ,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2.[2019?全国Ⅱ,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2,3,1A x x x B x x ==<或,则{} 1A B x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点为集合的运算,为基础题目,难度偏易.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3.[2019?全国Ⅲ,1]已知集合{}{} 2 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答案】A 【解析】【分析】 先求出集合B 再求出交集. 【详解】由题意得,{} 11B x x =-≤≤,则{}1,0,1A B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 4.[2019?江苏,1]已知集合{1,0,1,6}A =-,{} 0,B x x x R =∈,则A B ?=_____. 【答案】{1,6}.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 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 【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

2019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 新课标以来,高考数学中出现了创新题型,以第8、14、20题为主,创新题型是建立在高中数学思维体系之上的一中新数学题型。2019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为以下几点: (一)解析几何中的运动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创新小题是新课标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09、10、11年高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都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新课标高考数学思维从传统分析静态模型转变为分析动态模型。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把握、善于建立运动过程中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的关系、以及特殊值情境分析、存在问题与任意问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解此类创新题型时,往往需要融入生活中的很多思想,加上题目中所给信息相融合。在数学层面上,需要考生善于从各个角度与考虑问题,将思路打开,同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将题目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新距离 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坐标系中新距离d=|X1-X2|+|Y1-Y2|的问题,考生需要懂得坐标系中坐标差的原理,对于对应两点构成的矩形中坐标差的关系弄清楚就行了。近两年高考大题中均涉及到了新距离问题,可是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不再新距离本身,而在于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情况下,考生能否摸索出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思维的关系。比如2019年压轴题,对于一个数列各个位做差取绝对值求和的问题,由于每个位取值情况均相同,故只需考虑一个位就行了。在大题具体解题中笔者

会详细叙述。 (三)新名词 对于题目中出现了新名词新性质,考生完全可以从新性质本身出发,从数学思维角度理解新性质所代表的数学含义。此类创新题型就像描述一幅画一样去描述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描述的简洁透彻,让考生通过此类描述去挖掘性质。新课标数学追求对数学思维的自然描述,即不会给学生思维断层、非生活常规思路(北京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的解析几何大题属于非常规思路)。比如2009年北京卷文科填空压轴题,就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什么叫做孤立元,这样肯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知识点性质结合 此类题型主要结合函数性质、图象等知识点进行出题,此类题一般只要熟悉知识点网络结构与知识点思维方式就没有问题。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填空压轴题,需要考生掌握轨迹与方程思想,方程与曲线关于变量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再比如2009年北京卷填空压轴题,就是对数列递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扩展,考生只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则代入就可得到答案。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原理、思维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很快做出答案。上面提到的两道题均没有考对应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问题,而是上升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层次。(五)情境结合题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题型训练(一) 1.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CO(NH 2)2]是固定和利用CO 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H 3===CO(NH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 .参加反应的CO 2与NH 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 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2CuO +X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 +CO 2=====点燃 2MgO +C Ⅱ.H 2+Cl 2=====点燃 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NaCl +X↑+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 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初中化学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分类汇总

原子团概念 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 PO43-HCO3-NH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与原子的异同点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3——三角函数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3——三角函数 D

【答案】D 4.(四川理6)在?ABC 中. 2 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A .(0,6 π ] B .[ 6 π ,π) C .(0,3 π ] D .[ 3π ,π)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正弦定理 2222 2 2 2 2 2 11cos 023 b c a a b c bc b c a bc A A bc π +-≤+-?+-≥?≥?≥?<≤ 5.(山东理6)若函数()sin f x x ω= (ω>0)在区间 0,3π?? ????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32ππ?????? 上单调递减,则ω= A .3 B .2 C .3 2 D .23 【答案】C 6.(山东理9)函数 2sin 2 x y x =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C 7.(全国新课标理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

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2y x =上,则cos2θ= (A ) 45 - (B )35- (C ) 35 (D )45 【答案】B 8.(全国大纲理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 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3 B .3 C .6 D .9 【答案】C 9.(湖北理3)已知函数()3cos ,f x x x x R = -∈,若 ()1 f 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 |,3x k x k k Z ππππ?? +≤≤+∈?? ?? B .|22,3x k x k k Z ππππ?? +≤≤+∈? ??? C . 5{|,}6 6 x k x k k Z π π ππ+ ≤≤+ ∈ D . 5{|22,}6 6 x k x k k Z π π ππ+ ≤≤+ ∈ 【答案】B 10.(辽宁理4)△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 的边分别为a ,b ,c ,asinAsinB+bcos2A= a 2,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2020年最新)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题型训练(一) 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CO2=====点燃2MgO+C Ⅱ.H2+Cl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 NaClO+2HCl===NaCl+X↑+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84”

数列高考题型分类汇总

题型一 1.设{a n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1 =2,a 3 =a 2 +4. (Ⅰ)求{a n }的通项公式; (Ⅱ)设{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项和S n . 题型二 2.已知数列{a n }、{b n }、{c n }满足. (1)设c n =3n+6,{a n }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当b 1 =1时,求b 2 、b 3 的值; (2)设,.求正整数k,使得对一切n∈N*,均有b n ≥b k ; (3)设,.当b 1=1时,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题型三 3.已知数列{an}满足a1=0,a2=2,且对任意m、n∈N*都有a2m﹣1+a2n﹣1=2am+n ﹣1+2(m﹣n)2 (1)求a 3,a 5 ; (2)设b n =a 2n+1 ﹣a 2n﹣1 (n∈N*),证明:{b n }是等差数列; (3)设c n =(a n+1 ﹣a n )q n﹣1(q≠0,n∈N*),求数列{c n }的前n项和S n . 题型四 4.已知数列{an}满足,,n∈N×. (1)令b n =a n+1 ﹣a n ,证明:{b n }是等比数列;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5.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an﹣2n, (Ⅰ)求a 1,a 4 (Ⅱ)证明:{a n+1 ﹣2a n}是等比数列; (Ⅲ)求{a n }的通项公式. 6.在数列{a n }中,a 1 =1,.

(Ⅰ)求{a n }的通项公式; (Ⅱ)令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 (Ⅲ)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 7.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 ,n=1,2,3,….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前n 项和S n . 8.在数列{}n a 中,10a =,且对任意*k N ∈k N ∈,21221,,k k k a a a -+成等差数列, 其公差为k d 。 (Ⅰ)若k d =2k ,证明21222,,k k k a a a -+成等比数列(*k N ∈); (Ⅱ)若对任意*k N ∈,21222,,k k k a a a -+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k q . 设1q ≠1.证明11k q ????-??是等差数列; 9.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1,a =142n n S a +=+ (I )设12n n n b a a +=-,证明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II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0.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n n n ba b S -=- (Ⅰ)证明:当2b =时,{}12n n a n --?是等比数列; (Ⅱ)求{}n a 的通项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