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报告

宜君县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报告
宜君县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报告

宜君县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工程摸底调查报告

-----宜君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工程是国家在新时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扶贫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县已按计划成功搬迁了878户4199人,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涉及8个乡镇的26个村57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共建成移民安臵新村26个,为加快我县扶贫开发进程,改善农村面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县也实施了一批小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使搬迁贫困群众由过去居住分散的石板房、土窑等住进开窗透风、瓦屋面且规划整体的砖木结构住房。为进一步妥善做好“十二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避免一哄而起,按照国家、省、市发改部门要求,我县对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宜君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属子午岭桥山山系,东西长51.9公里,南北宽50.3公里,总土地面积1531平方公里,东隔洛河与洛川相望,南靠白水县和印台区,西、北面和黄

陵县毗邻。全县辖6镇3乡,17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8.92万人,总耕地面积45.2万亩,农业人均5.1亩,粮食平均亩产175公斤。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960元。全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扶贫攻坚以来,在国家及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积极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几年来,已成功搬迁贫困人口1124户5087人。但我县扶贫搬迁的任务还很艰巨,搬迁后的脱贫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还有农村贫困地区人口4899户19537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在贫困地区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山区沟谷中,交通不便,不具备脱贫致富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生存条件和生产生活状况

根据调查统计,全县需要扶贫搬迁的农村贫困地区人口还有2685户9665人,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38个行政村、341个村民小组、601个自然村。

一是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地区的1840户6594人。涉及云梦乡、哭泉乡、太安镇、城关镇、棋盘镇一部分群众,这些贫困群众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沙石化程度高

的地带,大部分属于山区,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加之多年的自然灾害,使本来已贫困的群众雪上加霜;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极为不便,有的地方群众用水、用电还没有彻底解决,教育、文化、医疗设施落后,并且对其进行改善投入成本高;耕地条件差,全部为坡耕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人口密度小,居住比较分散,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人均耕地5.8亩,且均为山坡耕地,人均有粮食22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850元,人均住房面积8.7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土窑。

二是居住分散且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735户2645人。涉及彭镇、太安镇、五里镇、棋盘棋、云梦乡一部分群众,这些群众大多居住在我县东西部山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大多数地质灾害隐患是因切坡建房、修路、采矿等不规范人为活动引发的,特别是每年进入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强降雨诱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这部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对全县9个乡镇隐患险点排查,我县有16个村存在36处安全隐患,涉及536户村民,受威胁群众1930人。这些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人均耕地3.2亩,且均为窄川台地和山坡地,人均有粮食26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920元,人均住房面积7.6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和石板房。

三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必需进行搬迁的110户426人。

涉及太安镇、彭镇一部分贫困群众,2004年3月,省政府批复我县设立太安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5872公顷,覆盖了我县太安镇、彭镇10个村、26个村民小组、33个自然村,这部分群众因长期居住在自然森林中,养成了滥砍乱伐的生活习惯,直接威胁着太安自然保护区树木,为切实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县政府决定对这部分群众实施易地搬迁,目前急需搬迁的包括太安镇马场村的龙门沟组和马王庙组。这2个组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群众用水困难,对其进行改善势必破坏自然保护区现状,群众人均耕地3.6亩,且均处于自然保护区内,人均有粮食301公斤,人均年纯收入950元,人均住房面积9.8平方米,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房砖混结构。

三、可供安置地的水、土资源状况。

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以工代赈的全新工作领域,是我县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要途径。把生活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搬出来,安臵到立地条件好,易于良好发展的生存空间,最终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

目标,安臵接收地的选择优为重要。无论是在以住实施的工程中还是今后要开展的工作中,我们选择的安臵地均为立地条件较好、整体超过温饱线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或经过短期建设可以达到较好水平。教育、医疗条件较好,符合迁入地的基本要求,这些都为贫困户的搬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地广人稀,水、土资源丰厚,年平均降雨量709毫米,平均径流深52毫米,产流总量7808万立方米,基岩裂缝局部坳褶或向斜构造往往为形成承压水的有利地段,接收安臵地的水利条件良好,无论是采取重力引水、小高抽还是天然集雨方式的人畜饮水方式都可解决搬迁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饮水问题。全县土地较为宽广,人均26.94亩,农业人均7.55亩,农、林、牧和其它用地比例大致是3:3:3:1,垦殖指数28.02%,坡耕地虽然多,但52.4%的坡度平缓,宜于改造提高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接收安臵地人均耕地均在2.5亩以上,搬迁每户划庄基266㎡,剩余耕地仍能保证搬迁户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以上。

四、“十二五”时期我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承担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及脱贫致富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

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扶贫效果明显,一开始在我县试点就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支持,在项目实施方面面临许多利条件,为全县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全县贫困乡镇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为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1、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对1110户居住在边远、阴湿、灾害频繁、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难养一方的地方的4000名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完善安臵地的基础设施,实行开发式扶贫,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解决温饱问题,为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步伐。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建设的原则;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

三是坚持整体搬迁、有地安臵的原则;

四是坚持量力而行,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的原则;

五是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安臵的原则;

六是坚持依据规划、按标准划分宅基地的原则;

七是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择地理位臵、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经济环境都较理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好,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地方为扶贫搬迁接收安臵地,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搬迁对象和搬迁安臵模式

①搬迁对象

“十二五”期间,我县搬迁对象主要是东南部山区的云梦乡、太安镇、棋盘镇等5个乡镇的贫困群众,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或地质灾害威胁,部分村组基础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搬迁,共规划搬迁安臵移民1110户4000人,其中规划易地扶贫搬迁880户3174人,防灾避灾搬迁120户400人,生态移民搬迁110户426人(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110户426人)。

②搬迁主式

根据实际情况,我县易地搬迁工程主要以实行整村、整组迁出为主。

③安臵方式

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臵主要依托经济条件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村和小城镇,采取集中建点安臵或插花安臵两种方式。

4、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及内容

①总体目标

对我县东南部山区农村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搬迁群众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二到三年的农业种植和产业开发,搬迁户经济收入有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安臵区内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实现“搬出来,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②搬迁任务

“十二五”期间共规划搬迁安臵移民1110户4000人,其中规划易地扶贫搬迁880户3174人,防灾避灾搬迁120户400人,生态移民搬迁110户426人(规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110户426人)。其中云梦乡260户950人,棋盘镇150户540人,太安镇110户426人,五里镇120户430人,彭镇170户620人,哭泉乡205户740人,城关镇95户294人。分年度搬迁任务是: 2011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184户799人,2012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1人,2013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2014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2015年拟规划搬迁安臵群众800人。

③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十二”五期间,共规划搬迁安臵群众1110户4000人,新建设移民安臵22处,主要实施内容是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发,共实施项目7类,规划建设砖木结构住房72000

平方米;新修村内主巷道16.3公里,新修排水渠31.5公里;平整建房场地27.5万平方米,共移动土方16.5万立方米;架设0.4千伏低压线路21公里;建成供水工程22处,铺设供水管道11公里,建水窖426眼,配套水泵426套;新修基本农田750亩。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需要建设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概(预)算标准,全县“十二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132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资金555万元,整合中央相关投资166万元,省级政府专项资金110万元,市县政府专项资金55万元,搬迁群众自筹440万元。(详见附表)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集中搬迁项目整体效益不明显

搬迁不彻底,搬迁户出现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两头居住的现象。集中搬迁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无法对迁出地与迁入地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导致群众搬迁的意愿不强烈;项目整合力度不大,整合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实施后的后续扶持和管理不到位。

2、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目标瞄准偏离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痼疾,并且这种偏离具有多层次性:首先是无法识别。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贫

困人口简单易操作的识别方法和贫困人口识别的监督机制,在贫困群体识别中就存在了偏离,仍然有很多贫困人口被排除在外,也有很多非贫困人口被纳入到扶贫范围。其次是富挤贫。在移民搬迁的扶贫项目中发现了目标瞄准偏离的问题,并且这种偏离的主要形式是非贫困农户排挤贫困农户,从而受益于扶贫资源。其三是无力享受。受益最大的这些农户往往是贫困村中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或较高的那部分群体,那些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中受益都非常有限。很多贫困人口因为这种参与项目的门槛过高而被排斥在项目之外。这是因为搬迁项目都需要农户自己配套大部分资金,配套资金的比例常常超过项目总成本的大半,从而超过了绝对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客观上形成弃穷扶富。

3、土地制约相当严重,集中安臵困难很大。

省上要求集中易地安臵点必须达到规模以上,而我县大多数乡(镇)没有预留公共土地,集中安臵用地只能通过土地臵换或购买来实现,由于搬迁农户大多居住在山梁或沟壑地带,土地贫瘠,要与川塬地带的良田进行臵换难以实现,给集中搬迁造成很大难度,尤其是跨乡、村臵换非常困难。除积将国有土地进行无偿划拨用于宅基地建设外,其它方式受土地制约相当严重。由于无法解决土地臵换问题,已经搬迁入住的群众只能依靠原有的土地,使群众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

长期以来,人们深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土地再多,群众总是舍不得,干部不敢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连片进行农村新型的规划和建设,致使农村居民房屋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土地严重浪费,安全隐患很多。

多年来,受村、组、乡镇的区划限制及《土地承包法》和现行户籍、社会保障等管理体制约束,农村居民建房只能在本组范围内择点修建,零星散乱,难以形成功能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彻底打破和解决这一区划阻隔和体制难题,必须在土地承包权,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选择适宜位臵规划上规模的新型农村,并鼓励支持周边村、组、乡镇的农村军民自愿进入居住创业,对移居的外组、外村、外乡镇居民享受与本地居民除土地承包以外的同样待遇,从而使这次移民搬迁不仅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成为农村管理构架的一次大调整、体制机制的一次大改革、产业发展的一次大提升。

资金短缺是移民搬迁安臵的关键问题,主要多措并举、方法得当、缺钱的问题就会有效解决。一是整合交通、水力、电力、电讯、扶贫、计划、财政、科技、农业、教体、卫生、社会捐助,以及部门、企业帮扶等资金,完成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配套项目。二是整合农村易地移民搬迁、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敬老院建设等资金,对新型社区农民建房实行补助。三是争取上级灾后重建、移民搬迁、西部开发和产业发

展等专项资金扶持,培育和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产业,使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四是利用好省市财政专项扶持基金,对完成基础设施和社区配套且规模较大的农村新型社区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对农村居民建房贷款实行三年财政贴息补助。

农村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成败,主要是土地政策和资金整合问题,通过国家、省、市的协调才能解决,解决了才能统筹兼顾,统一设计,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合力推进,才能真正为在“十二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模式平台。

XX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XX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xx年8月,xx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调研了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文化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找准制约性发展因素,市扶贫局根据各组调研情况,深入分析,形成全市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约性问题的工作建议,为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xx4个县(市、特区、区)中,有3个国家 __重点县(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68个贫困乡镇、615个贫困村,截至xx年10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高于全省0.4 个百分点。按照省的标准,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含1个深度贫困县(水城县),13个深度贫困乡镇(保基乡、营盘乡、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保华镇、木果镇、牛场乡、关寨镇、英武镇、普田乡、陡箐镇、野钟乡)和162个贫困发生率高于20%的深度贫困村。该区域xx 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24.6万人,通过这几年艰苦战斗,减少了10余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03万户14.5万人,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比重为71.36%,贫困发生率高达22.53%,高出全市有14.53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深度贫困县域分析。通过定性、定量等指标分析水城县被列为全国189个、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93.4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2人,xx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0

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7.3%,高于全省9.5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全县299个行政村中贫困村182个,贫困村占比60.87%,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29.6%,其中深度贫困村有100个(其中钟山战区29个),占全市162个深度贫困村62%。 (二)深度贫困乡镇分析。通过采取客观和发展环境两项评估指标评定,xx市在省认定省级极贫乡镇保基乡和营盘乡的基础上,认定“216” __试验区另外的11个贫困乡镇为市级的深度贫困乡镇。13个深度贫困乡镇有贫困村119个,农业人口11.06万户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万户5.7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3.6%,远高于全市贫困发生率5.6个百分点。 (三)深度贫困村分析。根据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深度贫困村认定标准,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xx市162个。贫困发生率在20%-30%的有112个;30%-40%的有35个;40%-50%的有12个;50% 以上的有3个。从地理区域上分析:特别是全市的162个边旮吊等深度贫困村,重点向北分布与乌蒙山区毕节地区相连的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的深度贫困村109个,占比67.3%;与乌蒙山区云南地区相连深度贫困村53个;“216” __试验区有52个,占比32.1%;北盘江流域18个乡镇中占61个,占比37.7%。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离市中心城区较远,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贫困人口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如何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今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国务院扶贫办准备了一个专题片,反映深度贫困地区问题,看到一些地区还很落后、群众生活还很艰苦,大家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因此,我想请省市县三级书记来,研究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我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这次到吕梁山区后,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我都走到了。XX年12月底,我就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就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到了贫困村,访问了贫困户,并主持会议听取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今天这个座谈会,是我主持召开的第四个跨省

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 第一次是XX年2月13日,我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我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步伐,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次是XX年6月18日,我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在那次座谈会上,我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精选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环境情况调查报告3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面是由笔者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报告, 大家参考。 这几天, 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 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 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 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 说明空气良好, 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 为一级优, 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 小于100, 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为二级良好, 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 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 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

贫困地区发展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2015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5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 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压力大、担子重、困难多、路程远。如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经过多年的扶贫 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仍然非常落后。2.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贫困地区大多是农业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农业 产业支撑,农业的整体实力较弱。3.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贫困 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比较突出,平均返贫率在20左右,有些地方高达70至80。另外,贫 困地区农民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5.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弱病残留守,一方面导致劳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参与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人员明显减少,精神文明建设也无法保证。同时,贫困农村普遍存在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乡 村干部培训又跟不上,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 建设的顺利推进。6.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就 是给钱给物,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和办法。二、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 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 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 招商 ,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 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 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马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9个、人饮工程20个,建设生态文明村20个,建设沼气池1253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38.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 以城镇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基地、经营龙头产业、引入科学技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

违法建设情况报告doc

违法建设情况报告 篇一: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汇报稿 梁平县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自今年4月27日全县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舆论氛围,形成工作合力,深入细致地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县违法建筑基本情况 全县各级各部门历时2个多月,共进行了三次清理,初步摸清全县违法建筑的基本情况。据各乡镇(街道)第三次违法建筑清理上报数据汇总,全县违法建筑共4109户,总占地面积129.57公顷,总建筑面积313.32万平方米,已由乡镇政府收取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规划综合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费用共计2171万元。因县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违法建筑情况复杂,整治工作组还会对上报数据进行进一步核实。 (一)城镇规划区内违法建筑情况。城镇规划区内违法建筑共3411户,其中有543户办理了部分规划国土建设手续,有2868户未办理任何许可手续。违法建筑总占地面积58.49公顷,其中国有土地上违法面积约13.64公顷﹑集体土地上违法面积约为25.60公顷﹑另有19.25公顷土地性质

不详。违法建筑总建筑面积196.05万平方米,建设规模在500-1500平方米的有242户﹑建设规模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有198户。已收取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规划综合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费用1747.89万元。 (二)城镇规划区外新农村及单位建房违法建筑情况。城镇规划区外新农村及单位建房违法建筑共698户,其中办理了部分规划 建设手续的有267户,未办理任何许可手续的有431户。违法建筑总占地面积71.08公顷,总建筑面积117.27万平方米,已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费用422.81万元。其中,建设规模在500-1500平方米的有34户﹑建设规模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有39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全县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启动后,县违法建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集规划、国土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阶段具体工作步骤及工作措施进行研究、部署。建立了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周例会制度,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按照县政府关于全县违法建筑整治工作的意见,及时细化,拟定了实施方案,对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及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为保障整治工作有效推进,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整治组、

扶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党课讲稿(33页)

扶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 (党课讲稿) 前言 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聚焦深度贫困,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为目前的三大任务之一。因此,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以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脱贫任务。 一、为什么要聚焦深度贫困 我们知道精准扶贫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在现有标准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现在恰恰是我们进行到一半的时间,今年是2018年,那么后边三年我们究竟来做什么?大家来看,这是去年2017年6月,在太原的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的,就是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也就是说现在当我们精准扶贫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我们后边三年,其实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堡垒,就是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 为什么要来谈说现在到这个时候,我们突然谈到说一个深度贫困,我们过去在做扶贫当中没有来谈深度贫困的问题,那现在为什么来谈深度贫困呢?大家可以看一张,这是我们从1978年

到2017年底我们一个脱贫攻坚的情况,大家知道1978年我们开始进行农村改革,那个时候全国有多少人?全国按照最低最低的标准,是有2亿5000万贫困人口,占多少呢?当时农村贫困人口30%多。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大家做扶贫的时候,都在说我们的2300块钱的标准,就是我们新一轮的扶贫标准,就是从2011年开始,我们确定这个标准,就是新的贫困标准是2300块钱人均收入。到现在,由于物价指数到了3000多,如果我们按照现在这个标准来看,在1978年我们农村贫困人口有多少呢?是有97.5%。换句话说,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来看,1978年农村的几乎全都是贫困户,这样一个贫困状况,我们到了现在从1978年的话,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我们大概做了40年。那中国农村发展经过了40年,40年的话,我们的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多少了?从97.5%下降到2017年,3.1%了。那一共还有多少?,那一共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但是这些贫困人口是一些什么样的贫困人口?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我们刚才讲到就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最上边那条灰的线,那就是我们新的就是2011年的标准的贫困人口线。其实我们所剩的贫困人口已经不多了。然后现在的话有很多的贫困县,贫困村,在陆陆续续的摘帽了,剩下的一些贫困人口集中在什么地方?如果说全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只有3%点多了,到了2018年初,这是我们最新的数字,大家可以看到,然后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县,还有多少个的?还有11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还有多少?还有

2017年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2017年环境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环境需要我们全部人一起来保护,增强环保意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更多* 2016环境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全省合作市扶贫脱贫调研报告(最新)

全市扶贫脱贫调研报告(最新) 为积极响应委党组及直属机关党委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10月8日-10日,调研组一行5人前往X省X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X市,开展了为期3天的扶贫脱贫情况调研。实地考察了X市“全域旅游无垃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情况,还参观了乡村奶牛养殖、草料加工、羊肚菌种植等高原特色产业的运营发展情况,了解“三变”试点改革下农业专业X社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之后通过与X市发改、农办、扶贫办、统战、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较为全面地了解了X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X市地处X省X藏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2670平方公里,现辖6个乡镇4个街道,39个行政村、8个社区、258个村民小组。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总人口9.5万人,其中,农牧村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36.8%。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

村16个,贫困人口1750户9600人,贫困发生率为28%,贫困村占全市行政村的41%。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9600人减少到2018年8月的254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16户95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2018年9月底,X市成为X州“七县一市”率先通过国务院精准扶贫专项评估验收的县市。同时,其做法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积极认可(中办正组织人员汇总其经验做法)。 二、主要做法 X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之一,具有贫困乡村个数多、贫困人口多的特点。作为深度贫困地区的X市近年来紧盯“脱贫摘帽”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大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一是完善硬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扶贫工程。X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亿余元,配套安排市级财政资金1911万元,向生态文明小康村、贫困村、旅游专业村倾斜,用于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1.12亿元,农业生产发展8165万元。2014年以来,投资4851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5642户,投资5336

调研报告:关于严格管控农村违法建设的启示

调研报告:关于严格管控农村违法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准确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近年来,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同时提升了农村土地价值,因此调动起周边村民投资建房的热情,一些违法违规建设也有所抬头,特别在出城口、省道、乡道以及村庄道路两侧问题比较突出。如赛罕区黄合少镇沙良物流园东线的西淘速浩村、东淘速浩村、麻什村、西黄合少村、新恼包村(河西镇出城口公路东侧)不同程度的出现违规占公路红线、占耕地建房现象,给刚刚建成的新农村和出城口建设造成很大隐患。 美丽乡村“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大规模农村基本建设需要严格的后续管控才能巩固成果。“推行农村土地整理,实施严格的规划管控”成为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江西省南昌市采取“三级巡查”“三级联动”防控机制,严格村民建房审批程序,按照“早发现、早处理,不成型、不成风”的要求,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农村违法建设,对我市巩固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 成立南昌市农村村民建房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县区人民政府设立常设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乡镇人民政府成立农村村民建房联合审批小组,组长由分管城建土管的副乡镇长担任。

各县区成立县区“三级联动”防控违法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副县区长担任。 (二)严格村民建房审批程序 所有村庄都必须编制建设规划,规划要按照“生态型、产业型、社区型”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要求,协调好村民生产、生活,彰显新型农村村落社区的居住、生产和民俗文化等综合功能。 沿高速公路两侧、沿国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内,沿省道两侧65米范围内,不得审批建设新村庄和住房。农村村民建房尽量使用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荒山、荒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有关规定。 农村村民建房必须向所在地村委会提交申请,村委会负责对建房申请人是否符合一户一宅等情况进行审查。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受理建房申请,会同国土部门现场踏勘,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应绘制拟建房用地红线图,在《南昌市农村村民建房审批表》、《村(居)民建房用地审批表》上签署意见。 (三)建立农村违法建设“三级巡查”报告机制 村委会在控违工作中负责一级巡查,主要职责:监督建房户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文件进行建设;建立村委会控违兼职或专职信息员制度;由村控违信息员负责本村违法建设情况的收集、登记、分析、报告和反馈;对违法建设行为应及时制止,并责成违法行为人立即自拆,不听劝阻的及时报告乡镇分管领导。 乡镇在控违工作中负责二级巡查,乡镇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控违第一责任人,采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有明确规定,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深度贫困地区也要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第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资本市场要注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上市企业安排,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

区十五科技发展深度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区十五科技发展深度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区科技局结合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起草和编制工作,对全区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通过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思考“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现就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回顾 1、“十五”期间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 (1)深入实施科技“四大工程”,科技创新能力逐年得到提升。 “十五”期间,全区科技进步目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成为推动科技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五年来,全区坚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四大工程”,2003年增加全面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工程”,2004年又在科技“五大工程”的基础上,将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体系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每年市、区领导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全区将科技进步考核目标列入“三个文明”指标体系,年终进行自下而上的考评。五年来,全区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名,其中高层次人才××人;创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家,认定民营科技型企业××家;开发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五年累计专利申请量×××件,其中2005年×××件,比2000年增加×××%。科技成果鉴定××项,其中2005年××项,比2000年增加××%。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截止2004年,全区××家企业在手生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其中,近两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项。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区列统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到2005年达××%,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接近×%。按照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近两年计划并已着手通过引进、嫁接高新技术,重点建设和培育××××、×××××两个产业化特色基地。 (3)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产学研联合的构架基本形成。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平台。区政府××××年与××××××咨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两位专家为区政府科技、经济顾问,请专家组帮助,为区工业产品科技创新五年规划作咨询;××××年区政府与××大学×××××系签订合作协议;2005年与××工学院就开展全面合作进行了多次接触,学院准备每年至少在区内组织4次高新技术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不断拓展全区各级干部,特别是企业家的科技创新视野。 五年来,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重大科技活动,先后邀请×××××、国防科工委、××大学、××大学、××大学等几十家单位的××名专家、教授来××参会;组织××多家企业分西线、南线、北线出行,走访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北京、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哈尔滨、沈阳等地,签订正式合作协议项目61项。 (4)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

公路局违章建筑调查报告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公路局违章建筑调查报告 随着我市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要想富紧靠 路的思想支配下,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修建住房、饭店、修 理厂、洗车场等,有些乡镇的公路两侧路段已呈街道化趋势,严 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质量,增加了公路养护难度及国家对公路建 设的资金投入,并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一、公路违法建筑形成的原因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公路 建筑控制区的管理,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是路政管理工作中 的一道难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态 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路沿线地方政府对公路路政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导致违法建筑屡禁不止。 为了突出政绩,公路沿线乡镇片面地强调地方利益而忽视了 公路的社会效益和整体效益,缺乏爱路护路意识,地方保护主义 严重,甚至行政干预明显,极力为违法建筑业主辩护解脱,以致 违法建筑查处难度大,且有增无减,从而恶化公路环境,制约公 路对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2012年6月,渝水路政大队在巡查中发现,在欧新0+400、

4+300及8+500等处均有村民在打地基造新房,经路政人员现场 勘验,新建房屋均在公路控制区内,属违法建筑,依照国家相关 法律法规,路政人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工,并立即 与当地国土及沿线乡镇规划等部门取得联系,请求给予支持,随后,副局长简平勇找到各乡镇分管交通的领导了解情况后得知, 这些新增的违法建筑是孔目江管委会要求做的,近年来,随着我 市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处欧里的昌坊村逐渐成为我市新农 村建设的典范,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省委书记苏荣也曾多次带 领全省各地市的相关领导在昌坊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工作会,而 欧新公路是必经之路,同时由于欧新公路两侧破旧房屋较多,所以,孔目江管委会要求将沿线的破旧房屋全部在原址上拆旧建新,从而导致了违法建筑泛滥,难以治理。 当路政人员找到相关政府部门,个别领导还责怪公路部门不 顾全大局,甚至对路政人员的执法横加干涉,导致路政执法活动 无法正常进行。 2、公路建筑控制区审批混乱,有关职能部门各行其事,缺乏统一管理,造成违法建筑蔓延。 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涉及到土地管理、城建规划、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由于建筑控制区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的分离,而路政管理法律赋予的权利有限,对违法建筑的宏观调控手

推荐总结-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

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 研报告 xx年8月,xx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调研了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文化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找准制约性发展因素,市扶贫局根据各组调研情况,深入分析整理,形成全市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约性问题的工作建议,为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度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 xx4个县(市、特区、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68个贫困乡镇、615个贫困村,截至xx年10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8%,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按照省的标准,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含1个深度贫困县(水城县),13个深度贫困乡镇(保基乡、营盘乡、青林乡、金盆乡、南开乡、保华镇、木果镇、牛场乡、关寨镇、英武镇、普田乡、陡箐镇、野钟乡)和162个贫困发生率高于20%的深度贫困村。该区域2014年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24.6万人,通过这几年艰苦战斗,减少了10余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03万户14.5万人,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比重为71.36%,贫困发生率高达22.53%,高出全市有14.53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深度贫困县域分析。通过定性、定量等指标分析水城县被列为全国1 89个、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93.4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 52人,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7.3%,

高于全省9.5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全县299个行政村中贫困村182个,贫困村占比60.87%,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29.6%,其中深度贫困村有100个(其中钟山战区29个),占全市162个深度贫困村62%。 (二)深度贫困乡镇分析。通过采取客观和发展环境两项评估指标评定,x x市在省认定省级极贫乡镇保基乡和营盘乡的基础上,认定“216”扶贫开发试验区另外的11个贫困乡镇为市级的深度贫困乡镇。13个深度贫困乡镇有贫困村119个,农业人口11.06万户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万户5.7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3.6%,远高于全市贫困发生率5.6个百分点。 (三)深度贫困村分析。根据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深度贫困村认定标准,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xx市162个。贫困发生率在20%-30%的有112个;30%-40%的有35个;40%-50%的有12个;50%以上的有3个。从地理区域上分析:特别是全市的162个边旮吊等深度贫困村,重点向北分布与乌蒙山区毕节地区相连的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的深度贫困村109个,占比67.3%;与乌蒙山区云南地区相连深度贫困村53个;“216”扶贫开发试验区有52个,占比32. 1%;北盘江流域18个乡镇中占61个,占比37.7%。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离市中心城区较远,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贫困人口总体素质较低,信息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大,减贫进度缓慢。 二、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从此次各组调研的情况来看,深度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在抓脱贫攻坚过程中,严格运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在“四场硬仗”、“三改三化”、产业革命等关键指标和方法步骤上,强统筹重兼顾,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

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当今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体废 弃物超过30亿吨,废水6000 —7000亿吨,排放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近4亿吨。因环境污染造成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成千上万的疾病和死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 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 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此次调查,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对策,撰写此篇调查报告。

、调查途径 (一)公众方面的调查 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 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 的公众认为 “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 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与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 此外就城市垃圾一事来说据了解,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 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 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 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这个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6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3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5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 学号:*** 调查人:*** 指导老师:*** 时间:2013年10月02日——2013年10月03日 地点:*** 正文: 【关键字】 农村;住房;问题;工作 根据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我利用国庆假期,选择自己的家乡,开展了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家乡的基本情况。我的家乡位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家乡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地改善,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房屋是村民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了钱,首先要盖房,是中国农民的传统。住房在中国农民的心中有着较重的地位,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地解决住房建设问题是重中之重。 农村住房建设中的问题: 一、村庄布局相对散乱, 旧村面貌有待改善。目前,农 村住宅由于分散建设,没有形 成一个整体的村庄形象。村庄 四周新房林立,村内破破烂烂, 布局散乱,形成了“空心村”。 旧村、空心村布局混乱,道路 不畅,配套缺乏,卫生较差, 与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年年建新房,年年不见新农村”的尴尬局面。 二、农民正常建房需求量大,建房用地得不到保证。近年来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私人建房用地从严审批,而相应配套政策却未及时跟上,导致一些符合建房条件的住房困难户无法申请宅基地建房。而这些农户当中许多又属于无实力到集镇和城区购房,迫于无奈在本来应该拆除整理复耕的旧村庄内,再次进行翻建加层,甚至未批先建,给村庄建设和宅基地整理复耕工作带来极大的被 1《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调研工作主要内容 为全面做好2019年度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督促各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就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以下工作内容。 一、深度贫困地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 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别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69757万元。请分别对上述两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核查。 (一)2018年增量安排资金使用情况,具体安排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选取1个项目点实地检查。 (二)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情况,明确资金安排使用方向、具体项目内容等。对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给予政策方面的建议,要求各地予以调整。 (三)2019年深度贫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情况,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初步统筹整合情况。

(四)2019年度州、县两级分别投入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情况,比去年是否有所增加,计划安排的项目。 二、2019年补“短板”情况 通过召集相关行业部门,以座谈会形式,摸清补短板底数,今年相关针对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安排的资金项目等,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方面,包括农牧、林业、商务等方面各地今年工作安排情况。 (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面,含在县级层面安排公益岗位情况。 (三)生态公益岗位安排情况,是否县级层面有所增加。 (四)教育扶贫方面,主要是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情况、控辍保学情况(控保率多少,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还未上学情况)、教师资源是否配齐(有多少缺口)以及今年计划培训情况。 (五)医疗保障方面,主要是“一站式服务”建设情况、贫困户纳入医保情况、大病救治情况、地方病救治情况、“双签约”服务情况,各地村级卫生室建设情况,县乡村三级医生是否配齐(缺口多少)以及今年计划培训情况。

2020经典环境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经典环境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经典环境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环境调查对象: 护城河原本是一条脏兮兮、臭气熏天的河。 二、调查人员: 田一君、魏凌霄、朱心冉。 三、环境调查结果: 原来的护城河像一个“水上垃圾场,”河面上都漂浮着很多的垃圾。虽然护城河已经“伤痕累累”,但是人们还是毫不在乎地往河里扔垃圾。还有一些工厂为了节省费用往河里排放污水……这些种种原因都是导致护城河河水变质的“凶杀。” 四、保护环境: 最近钟祥市建设投资公司所属污水处理场(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场)向钟祥市环保局反映,进水口水质有异常情况。接报告后,钟祥市环保局迅速派执法人员到现场对水质进行查看。经现场取样监测,污水处理进口水质PH值在2——3之间,水质呈强酸性,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后来,执法人员将其嫌疑犯顺利抓捕归案。 2020经典环境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二) 今年暑假,我们组织进行了一次关于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的专题调研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2010年8月2日至5日,我们利用这四天的时间,一起到如东县岔河中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我们主要运用了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随机对30位同学和四位老师进行了调查。 8月2日,我们六个人约到掘港,讨论实践的方案和步骤。其实今天天气不好,雨很大,但是我们都克服了这个困难,聚到一起。我们认为环境问题是如今的热点,再考虑到环境对学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将研究课题定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问题。谈到调查方法,一般都是采用问卷法,这样比较方便快捷,但是考虑到这个方法获得的信息量很局限,所以我们决定再加上访谈法。现在正是暑

期补课的时间,只有初三和高三的同学在校,而且时间很紧,所以我们决定对学生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另外,选择3-4位老师进行简短的访谈,以便获取更多信息。最后根据问卷和访谈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实践步骤到这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分配工作:问卷是大家一起出,先各自回去查资料,各人先设计出一份,然后在网上相互传阅,把好的问题留下,合成一张问卷,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做准备,我们决定8号出发。安排完工作我们就解散了。 8月8日上午8点半,我们来到岔河中学。学生的时间真的很紧,几乎没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只能利用课间休息的短短十分钟去发问卷。十分钟当然发不完,所以又要等到学生下一个课间接着发。。小队长和曹婷来到初三老师的办公室,有几位没课的老师在办公室批作业、研究试卷。她们找了两位老师开始简短的访谈。整理老师们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近两年,学校扩建了,也重新规划了,因此环境比以往好多了,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学校操场变成塑胶跑道人工草坪了,新建了一幢食堂楼,绿化带更多了。但是,教学设施还有待改进,比如教室的投影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普及,希望能在教室里用电脑上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更形象地反映到学生眼前,并且能减少粉笔灰,有益师生健康。其次,学校有时还是会看到有垃圾,一方面我们看到学生环保意识还欠缺,另一方面也看到学校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这方面有待加强。还有就是食堂的问题,虽然有了新的用餐环境,但是并不表示卫生也有了保证,饭菜里出现虫子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也导致很多同学不愿意在食堂就餐,有的干脆不吃饭,这样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因此,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一定要予以重视。至于宿舍问题,以为学校大部分是走读生,尤其是初中生,所以宿舍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也希望今后能逐步提高住宿水平,比如能安装空调、热水器。谈到学生和环境的融合,老师们感到很复杂,因为很难绝对地说好还是不好,新的校园环境当然给学生带来了激情和动力,但是仍然有学生不能做到保护学校环境,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垃圾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如何激发更多的学生真心地热爱、保护校园还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校方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老师们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一点从学校的扩建就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