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第五期课程简报

国培第五期课程简报
国培第五期课程简报

● 卷首语 ● 研修传真 ● 精彩点评 ● 专家导航 ● 优秀作业 ● 心语星愿

主编:马 复 吴正宪 李红婷 郑庆全 刘建宇 姚宗岭 李枝新 责编:王 生 王 娥 彭 敏 宁方莉

简报制作人: 王 娥 王 生 2013年10月29日 国国培培计计划划((22001133))--示示范范性性远远程程培培训训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 (第五期暨告别号)

● 携手明天

好课多磨

课程专家王生

为期五周的国培计划2013网络学习已接近尾声,我们马上就要步入校本研修阶段。校本研修,即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出教案,同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了观课议课,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磨课是一节好课产生的过程,但磨课绝对不是单单地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途径,更是学校教师协作体发展的有力平台。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在课例打磨过程中,教师就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及时弥补缺漏;又能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制订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方法。

磨课是教师创新的过程。在磨课中,老师们反复不断地推敲教材,在正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方法更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磨课可以使我们在推敲中产生新方法、新理念,促使教学更加完美。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研磨,在经验与理论提升的关键点上,经过专家的点拨,老师们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磨课中,老师的一个个困惑茅塞顿开,一个个问题豁然开朗。

磨课是教师增长智慧的过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助磨课的过程,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磨课的全程参与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他人的经验。取其一点,变为自我,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体,增长了自己的教学智慧。

磨课的过程充满了幸福、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喜悦。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去浮躁,磨出实效,让磨课成为我们大家一种自觉的意识。在一次次的备课、上课、修改、备课和再上课,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研究的快乐,享受到了收获的幸福。

磨课作为一种研修的方式,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认识它,切实把磨课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手段,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善于从课例研究中学习:注重在比较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以吴正宪小学数学团队双师同堂教研活动为例

吴正宪张秋爽郑庆全

2007年深秋,吴正宪小学数学团队来到了北京市延庆县,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主题研修活动。这次研讨活动从农村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原生态课和教研员引导课之间开展比较,引导一线教师通过比较开展深入的自我反思、同伴研究与集体建构性的学习,帮助教师在比较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他人,形成新认识,获得新体验,生成新资源。

一个基于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比较性的同伴互动研修方案在这里开始蕴酿、形成……

故事从这里开始——

2007年12月14日那个寒冷的早晨,白雪覆盖着整个山峦,窗外是寒冷刺骨的北风,山村的校园却是暖意盎然。这里汇集了北京远郊区县的数百名教师,一场别开生面的基于教师个体教学经验的对比性课堂实践研修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第一环节:原汁原味的生态课堂

张铁道博士曾与我们交流他的心得: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有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一旦把它作为重要的研修资源,就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群体共同分享同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个体的教学专业能力。

我们开始尝试将教师的真实课堂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资源建构作为互动研修的主线。我们把目标锁定在课堂,首先让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一

个没有外界干预的原汁原味的生态课堂。让我们走进延庆县花盆村小学王翠菊老师真实而质朴的课堂,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

8时30分,随着清脆的铃声,我们走进了教室。

《没有问题的“轻松”课堂》

授课人:王翠菊(北京市延庆县花盆村小学)

步骤1:创设情境

教师用课件显示三双筷子分别夹东西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角”。屏幕上随即出示三个角:

⑴⑵⑶

老师提问:“比一比,这三个角究竟哪个大?大多少呢?”有的学生说∠1大,有的说∠2大。有的说“大5度”,还有的说“大1厘米”。这时候已有学生知道“度”的概念了,老师似乎并没有在意。对“大1厘米”的回答也没有做出反映。

教师继续讲到,“要想知道角的大小就需要测量。同学们都知道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单位,测量角的单位是什么呢?是‘度’。比较角的大小用‘度’这个单位。那么,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角呢?”有的学生回答用尺子,也有学生回答用量角器。教师很高兴听到了正确答案,顺口接了一句:“对了,测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今天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

步骤2:认识量角器

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量角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你能发现什么?(独立观察,同桌交流汇报。学生活动时间很长,但是收效不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量角器上的两圈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并告诉学生把里边的这圈数字叫做内圈刻度,把外面的这圈数字叫做外圈刻度。请同学们找一个内圈50°,外圈60°所在的位置。并告诉学生不

管怎样排列我们都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个小格所对的角就是1°。那么两个小格所对的角是2°,5个小格、10个小格、45个小格呢?

深入观察,认识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你还发现了什么?和刻度对齐的这些线猜猜叫什么线?内圈零刻度线在哪儿?那么外圈的呢?请你和同桌指一指,说出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进一步猜想、观察,渗透量角方法。

为什么有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呢?你们来猜一猜。(这个问题真的无法回答,同一个角既可以用外圈刻度测量又可以用内圈刻度测量)我们又该怎样准确读出角的度数呢?

老师把该知道的概念一一告诉给了学生,学生们逐一记忆,学得很轻松,没有什么困难,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步骤3:使用量角器

合作探究量角的方法。

⑴我们知道了量角器的名称,能从量角器上找到角,那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试着量一量练习纸上的第一个角。

汇报:先说说你量出的角的度数,再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⑵请同学试着用这种量角方法再量一量第二个角,把度数写出来。

教师耐心地教学生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特别强调“点重合,边重合,再读刻

度的方法”。可是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如图),

学生有了两种不同的答案:30°、150°。对于内外圈刻度的读法,老师认为这是难点,先后问了两次:“为什么会有内外两个刻度?猜猜看怎么读?”经过一

番讨论,终于有学生回答:“从左往右量的角读外圈刻度,从右往左量的角读内圈刻度。”

在这样的结论下,紧接着就进入课堂训练——学生们分别度量准备好的几个角,然后相互交流。最后老师总结,重复了板书上写的度量方法,强调“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就出现了两圈刻度来度量”。

步骤4:总结收获

教师先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后教师总结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角,比如卫星发射进入轨道需要精确的角度,工人叔叔修建的电塔,就连人们盖房子也要有合适的角度,我们现在学的知识就是为了将来打基础的。”一节《角的度量》课到这里就结束了。

纵观本节课,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想认识量角器,体会量角方法,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本节课也不乏新理念的体现,如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引入,课的结束又回归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似乎得到了重视,安排了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非常顺畅,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看似也很好。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和思考:学生似乎很轻松地学会了角的度量,难道他们就真的没有遇到问题吗?学生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更引起我们深思的:是否还有比掌握量角技能更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呢?

第二环节共同会诊集体备课

——在互动研修中学会重新认识自己

9时20分集体备课,共同会诊的研修活动开始了。王翠菊老师带着需求、带着渴望、带着困惑谈了自己课后的感受:“这节课我按照原设计上完了,比较顺利地教会学生量角的知识,但是总感觉到好像课堂上还缺了点什么?可是,我好像也说不清。”

王翠菊老师的课堂实践也引起了在座教师的思考,大家共同会诊,一起反思。

教师1: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量角的技能。学生会量角,就算完成任务了吗?我们该怎样体现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教师2:我认为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经历量角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自测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量角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3:今天学习《角的度量》,所用的单位和以往的度量单位相比,比较特殊。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让学生产生需求,体会量角的价值。

教师4:里圈刻度、外圈刻度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在亲自测量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引发质疑,这样对“到底是30°、还是150°?”的讨论会更加有意义,认识会更加深刻。

教师5:教师要抓住学生错误,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在问题中突破“看里圈还是看外圈度数”的难点。可以重新设计学具,有效突破内外圈读数难点。

教师6:我认为教具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使用量角器时,可以这样加工……

王翠菊眼前一亮一亮的,自言自语地说:“这些问题我怎么就没想到。看来我只顾教量角的方法,忽视了这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讨论在同伴互助中热烈地进行着……

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必须学会在学习共同体中畅所欲言,彼此分享成员的集体智慧,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师首先就是要重新认识自己,学会反思自己;而共同会诊,集体备课正是要给教师自我觉悟的机会,大家在同伴的互助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偏差,完善自我,提升着自我的专业能力。

第三环节双师同堂

——在课堂的磨爬滚打中提高执教能力

王翠菊老师正是带着“能否不用直接教或告诉的方法,让学生亲历量角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我一起重返课堂。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学方式的课堂又会给老师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双师课堂”。

下午1:30,延庆花盆村的王翠菊老师和吴老师一起走进课堂。这是我们团队首次尝试以“双师同堂”的形式进行的一次别开生面的研修活动,老师们在欣喜中期待着……

《问题丛生的“活力课堂”》

课前:面对陌生班的学生,一个“炮打面具”的小游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问题一:“怎么才能量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小角量大角,渗透度量意识

“怎么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呢?到底大多少呢?”

(1) ⑵

问题一出现,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测量经验,有的用直尺测量,有的拿三角板测量,但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啊,到底怎么才能测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呢?”学生遇到了第一个问题。“打开装满大大小小纸角的学具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上忙?”老师帮助学生出了主意。“哇!这么多小角呢,就用它来试试呗。”学生兴致勃勃地用小角测量着大角。“老师,∠1里正好拼成三个小角,∠2不能正好摆满。”“是啊!这该怎么办呢?”整个礼堂鸦雀无声。老师神秘地把角对折了一下。“如果用这个小角测量,会怎么样?”学生眼前一亮。

老师咄咄逼人“如果用它量又碰到了不能正好摆满的麻烦该怎么办呢?”学生顿开茅塞“那么就用更小小的角度量呗!”

“这个角小到多少呢?”老师出示了1°角的学具,“这就是1°的角。度就是角的度量单位。”

“小小角”正是学生的智慧。小角量大角,渗透了度量意识。

问题二“小角量大角太麻烦了,有更简便的测量方法吗?”

——认识量角器,感受量角器的价值

“每测量一个角,都用1°的角一个一个去拼摆吗?”问题又出现了“是啊,这样拼太麻烦了!”在学生又一次面临的问题中教师借助了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把一个个1°的小角自然地拼成一个180°的量角器。一个模拟量角器就这样在同学们的疑问中诞生了。在课件演示量角器的形成过程中同学们认识了量角器,感受着它产生的价值。

问题三“这样量怎么读不出度数”?

——亲自尝试,探究量角的方法

在认识了量角器后,教师请学生亲自尝试测量角。

开放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亲自尝试体验的机会,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测量着,学生享受着量角的过程“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问题1:学生一上来就犯了从直尺一端开始测量的“经验主义”错误。不会正确摆放量角器。如图,用量角器非中心点的一端顶住了角的顶点。因此,找不到角的度数。

问题2:学生用量角器的圆弧直接卡住了两条边的任意一点直接去量点(如

图)。

利用错误资源,反思两种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寻找错误的合理性,分析错误的原因。

第一种错误:源于已有知识方法的迁移,学生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端,所以现在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要把量角器的一端和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种错误:学生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也知道从零刻度看起,但是对“两边叉开的大小”并没有真正理解。

“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掌握了量角的基本方法。

问题四:“究竟是30°还是150°呢?”

——亲自尝试,突破难点

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面对这个测量结果,有的学生喊30°,有的学生喊150°。老师若有所思,自言自语指着量角器上所显示出的角:“这个角到底是30°,还是150°呢?”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啊,这个角的一条边刻度线明明既指着30°又指着150°,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吴老师拿起了“加工”过的量角器教具(在中心点上系着两条红线绳),一条边和里圈零刻度线重合,一条边与外圈、内圈刻度分别为150°和30°的刻度线重合,我不断地改变着绳子引出的方向,引发了课堂上学生的激烈讨论。

同学们通过试验、讨论,自己发现了奥秘。而在这个过程中,问题不断产生,可是越出现问题,同学们的探究兴趣越浓。两位老师及时抓住问题,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说,然后请其他学生来评价……学生在激烈的质疑中将课堂推向高潮。

就在这样“辩论”中,学生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兴趣被激活,他们紧张地观察、思考,竞相发言帮助同学纠正。学生在亲自实践中体验着测量角的过程。

这是一节问题丛生的“活力课堂”,巧妙的教学设计魅力就在于此——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自主建构。“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引发冲突,激起探究需要,到最后自主解决问题,这样

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中,享受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和活力,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第四环节巧设研修促教师专业成长

——在认识分享他人的经验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我们在张铁道博士指导下设计了第二次教师反思研修活动即:“双师同堂”课后的同伴现场互动研讨。让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在课后互动、比较、研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认识他人的课堂教学。学会有勇气面对教学中的挫折与失败,冷静地思考教学中的成功与收获,提升执教经验。同时学会分享他人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发现自己的不足,把优秀教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一线教师“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后续活动螺旋上升与良性循环过程,农村教师的执教能力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

下午3时,基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的两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对比研修活动开始。我们的互动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听课过程中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短信息发布,人人都可以参与现场讨论,并在听课过程中不断思考;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课后的互动研讨——也就是参与式研修。用大白纸把对课的感悟记录下来,张贴出来共同研讨。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首先上台发言的还是与我共同执教的王翠菊老师:“此时我还沉浸在和吴老师一起上课的兴奋中。我万万没有想到,同样‘角的度量’的教学,由于设计理念的改变,两班学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上午的课很顺利,似乎学生没什么问题,而下午这节课怎么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在量角的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由于吴老师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又使学生在与同伴共同学习中,自己解决了一个个疑问。他们体验着自己探究问题的乐趣,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功的感受。特别是同样的教

具,系上了两条线绳,加之吴老师直观的操作轻而易举的突破了‘看里圈还是看外圈刻度的难点’……我还没想到,当学生够不着黑板时,吴老师竟然抱起了这位小个子学生……我还没想到……”

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在场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每个小组代表又向大家报告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并将观点公布出来。这里展示的就是现场捕捉的资源。

过对《角的度量》两节课的对比研究交流:

上午下午

教学目标以学会角的度量为主要

目标关注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自信

教学方式以讲解告诉为主以探究为主

教学设计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按程

序完成学习活动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需求,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资源挖掘忽视学生的问题重视“错误资源”的利用

在上述的教研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研究者,整个研究过程就是一次理念的交锋、思维的碰撞、心智的改变。

教师上的每节课都是对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和建构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组织都会有所不同,缺乏经验的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差异也就表现在处理这些差异上。在共同研修中,认识他人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缩小差距,纠正偏差,完善自我。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日益强烈地感受到,先前基于自身成功教学经验帮助指导基层教师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回应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的需求;一线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个人的探索,他们教学中遇到的

困惑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回应,他们积累的教学经验也缺乏加工和提炼机制。因此,基于案例的同伴研修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回顾这充实的一天,我和团队首次尝试以“双师同堂”的形式进行的一次新型教研,我们大家共同参与这样一次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听课、反思、提升的全过程的教研活动,我们各位教师都感受了这样一次具有真正意义同一内容的课例对比研究的全过程。

回顾这充实的一天,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师生共同感受新的课程理念不再乏味;在参与座谈与探讨过程中,我们心碰心的交流,专业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情谊更加浓厚。回顾这充实的一天,教师们在情境中参与,在参与中互动,在互动中建构,在建构中生成,我们在摸索着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尾声

此次别开生面的课例比较研究活动结束了,它却留给我们深深地思考。

围绕“同一内容不同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案例,对于重新反思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问题有积极意义。

我们认为:

⑴基于课堂案例对比的研究,使教师在鲜活的课堂案例中体验,更为深刻地认

识自我、认识学生,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实践。

⑵群体互动的教师同伴研修,有助于集多人的教学经验,共同学习,分享智慧。

它超越了“一带一结对子”教师培养模式,即不是简单的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传递教技,而是获得教师整个研修群体的专业提升。

⑶研修活动计划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研究教师自己的课堂、

自己的问题,使研修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样的教研活动的价值在于:只有在亲自体验中才能深刻感悟。教师所获得的更多知识和观念更新,并不是来自说教,而是更多地来自学习者之间观点

的碰撞。交流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比较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亲自经历和体验的过程。经历就是财富,经历意味着成长与收获!

通过多样化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

——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课例打磨想到的

李秋焕

本专题主要学习了山东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四组打磨的课例“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24页学习内容)。本课例历经两个月的打磨,记录了由12位老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不断思考研究的过程。该小组磨课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研究的主题即通过多样化的活动积累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而展开,本课例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有效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思考、探索,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算理,积累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经验。本课例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关注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测和分析;二是关注了学生活动的有效设计和体验。这两点给大家提供了观课思考的视角。

一、关注了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前测和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并具备了百以内数简单计算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能正确解决“比一个多几(或少几)的问题”,为以后学习两步应用题和倍比关系问题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

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内容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共有三类问题,即常见的求总数或剩余数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乘除法中的“份总关系”、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差比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解决问题中的学习重点。今天所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学习内容,对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需要的抽象思维的认知还比较缺乏,该部分内容的

算理比较抽象,解决问题思路易混淆,方法不易掌握,因此,这部分内容一直是低年级解决问题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曾对学过的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抽测。把同是用加减法解决的一步问题,即部总关系和差比关系的题目放在一起,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做了一个调查,请看统计表:

部总关系求和(一)(正叙)部总关

系求和

(二)

(逆

叙)

部总关

系求剩

差比关

系求相

差数

差比关

系求比

差比关

系求比

A\B等学生平

均分

100 86.5 93.1 79.2 83.3 88.5 C等学生平均

100 67 88.1 40 60 72.7

这个表是通过多次测验得出来的。目的是想知道低年级学生解答这两类问题时各种难度的程度。从表中数据可以清晰看出,这类比多、比少问题中,得分最多的只有88.5分,最少的只有40分。表中都是一步的加减法问题,难度是不一样的,当三类差比关系的问题都学习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题目,反而得分更低,也就是学习了比一个数多几(少几)学习后,学生反而对差比关系的三种题目的解决方法有些混淆不清,出现了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本课学习内容是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的课例。

这类问题我们再从集合角度来和老师们探讨一下。求比一个多几的数的问题,实质是求比标准数多的数是多少,设集合A和集合B相差3,即不对应部分是3。因此必须在集合B里把集合A的对应部分找出来,先确定出这个同样多的数来,教学时不需要提这些数学术语,但老师要明白,并要给学生演示这个“比一个数多几”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求比集合A多3的是几,就是说求和集合A等价集合的扩集是多少,这样要从集合B中找到集合A等价的集合,然后建立和3的联系,再去找到扩集,求扩集是多少?因此离了等价集合是没法解决的,这一部分内容很抽象,演示也好,思考也好,都渗透着集合的思想。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这类问题难就难在算理理解,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观察、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学生相对应的经验缺乏。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或直观的手段,引导学生建立“同样多的数与多的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从同样多里去掉少的数”就用减法。因此,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多体验、感知其数学本质特点,进而促使学生学会比较实物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了学生活动的有效设计和体验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体验活动

摆水果活动。学生摆出第一行5个苹果,老师出示第二行:盖起来的5个

梨和多出来3个。从图中学生可以看出有5个苹果。梨比苹果多3个,求梨有多个?梨比苹果多3个,就是求“比已知的苹果个数多3的数是多少”,插图上折盖的一部分就是和苹果一样多的部分,要用它置换和联想到遮盖的相等部分的梨数也是5。这样我们就直观的看到了,梨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把遮盖部分的5个与多出来的3个合起来,怎么来算?两部分合起来,自然是用加法。遮盖着与梨数同样多的个数,这个梨遮盖住的部分就是和苹果集合等价的那个集合的基数。这样梨的两部分既然都知道了,就可以计算梨的个数。

拨计数器活动。也可以用拨动计算器活动演示它的产

生过程,很形象。可以先拔出的第一行的珠子(捂住,只露边上一个),要求学生拨动第二行要多3个。学生会片刻需要动脑,第一行拨的看不全,怎么拨?,顿悟后,就把摆和算结合起来了,算理就很清晰了,需要把与已知标准同样多的数与多出来的数合起来,用加法解决。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体验活动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其算理更加抽象,因此,为了让学生主动构建方法,需要让学生在演示、操作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它的产生过程,使学生认识比少是怎样产生的。

摆方块活动。老师拿了一摞方块竖着摞好了,并用纸套住;另一摞,要求比它少6块。这既是个智力问题,也是教学的必要方法,学生怎么摆?他先摆和套住的方块一样高,再拿去6块。达到了直观、形象的目的,就是说比一个数少几,应在和它等价的集合里头拿出多少,这个思想比多摆上几个难接受,用这种办法就产生了先摆同样多是必要的,不这样做就完不成任务。必须从和它相等的数里拿去几,从而感知用减法计算的算理,需要从与已知同样多的数里去掉少出来的数,用减法计算。

学生在这种思维层次清晰、充满智慧和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能有效积累活动经验,促进算理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课的打磨,还需要静下心来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有效活动经验积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活动经验的作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老师们在此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很是期待……

文登二实小弹奏研修三部曲:

研讨碰撞促感悟交流共鸣促反思身心投入促实践“国培2013”教师远程研修正在深入开展,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习活动亦如火如荼。为了更好地将远程研修的内

容、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师专业

素养和专业内涵,实现短期研修与长远运用

的完美结合,2013年10月22日文登二实

小召开了以“感悟﹒反思﹒实践”为主题的

研讨活动,要求教师要直面自己专业发展的

困难和问题,全身心投入弹奏三部曲,力争

做到:努力去感悟,强力去反思,用心去实

践。力求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沟通,在课例打磨中既能收获过程、又能打造精品。具体要求:

感悟之曲,需要相互碰撞来刺激。感悟需要每位教师及时提取个人的相关经验,融会贯通相关的知识,及时捕捉建构这些经验与经验、经验与理论、理论与理论的可能交汇点,努力升华和建构新的交汇点。同时,感悟需要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撞击,直观地生成。

反思之曲,需要团队合作来促进。反思,首先需要教师的意志努力来维持;其次需要团队的合作来激发和推进,最后需要个人的提升来提炼和升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迷惑状态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激情状态是反思中经常出现的。反思需要坚持,反思需要坚守,反思需要执着。

实践之曲,需要个人沉淀来实践。实践是

教师与课堂、学生、课本零距离接触的过程,

新课标的理想、新课标的智慧,课堂灵动的生

成、处理,需要教师认真地研究,敏感地捕捉

其中的关键点,这是实践之曲的要诀所在。

研讨碰撞促感悟,交流共鸣促反思,身心

投入促实践。研修三部曲将始终伴随着二实小研修的全程,在此过程中收获成长,收获幸福。

(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指导教师李霞)

盘点收获合力研修

远程研修伴随着瑟瑟的秋风进行到了第五个专题,为了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最后一个专题的学习,10月22日,实验小学举行了“盘点收获合力研修”

阶段总结大会。会上,指导教师孙玉玲

老师对前面几个专题的学习进行了总结,

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这些日子里,积极认

真地投身于国培研修的学习中,形成了可

歌可泣的研修三部曲:

1、在学习中收获

课余时间,老师们通过看视频、案例

分析,阅读主讲教师的备课和推荐的相关文章,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飞跃。下班铃响后老师们迟迟不愿关机,仍然坚持学习,把视频继续看完,把资料继续读完。

2、在作业中成长

学习完相关资料之后,老师们迫不及待地聚集在办公室微机前开始了作业研讨。作业中的问题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愉快的交流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解,一篇篇的文章,凝聚着学员们辛勤的汗水,一句句的感言,闪现着老师们心灵的光芒。

3、从简报中吸取

做完了作业,忙完了点评,余兴未尽的老师们又开始拜读着、研究着简报内容:卷首语、学员风采、研修动态、研修感言、研修故事、作业集锦……这份小小的简报蕴含更多的甜蜜,凝聚更多的智慧,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

学习简报第一期

国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国培站在一个更高 的角度,给我们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知识,希 望我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参加学习和辅导的老师们,一定要注 意考核方案哦!编辑:武海素 期2013年11 月12 日

这次提供的选修课程都非常难得,希望朋友们别错过了。另外,专家的课件做得很棒,会给我们 很多启示。   一、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课标》指:“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践的一个难点。算法多样

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基本目标的。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优化算法。如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电影院》时让学生分析题目列出式子26×21。两位数的乘法已经学过,本题只是多了进位,为此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情况: ①26×21=26×7×3=182×3=546 ②26×20=520 26×1=26 520+26=546 ③20×21=460 6×21=126 420+126=546 ④竖式计算 26 ×21 ———— 26 52 ———— 546    接着对比算法、优化算法,这些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比较、分析和选择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结果不是一种答案。

小学数学国培简报第1期

如梦令 · 研修路 那些曾经的 赏……还是 而如今,第 还是会象是 你我的眼里

常记研修之路, 专家指点迷雾。 同学多鼓舞, 指导教师呵护。 顿悟,顿悟, 才有收获无数……

在国培中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忙完了学员作业;拜读了专家推荐的各类作品;忙完了简报,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看着老师们的佳作,汲取着里面的营养,仿佛自己走进了美妙的数学世界,其中的幸福妙不可言。案例研究是自然、真实的,它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学与研究一体化,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最终目标是调整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案例研究法的重要性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完善着自己的理论的同时,回味着其中学习的快乐。的确,我是幸福的研修者,快乐的学习者,感谢国培给我这个学习平台,只要在其中播种,就会收获喜悦。 饮水思源,真诚地感谢专家老师们对我们的付出。你们打造的每一个专题都是精品,它们像一块块魔力非凡的吸铁石一样,让人不能出来;像一座座精美的博物馆,处处琳琅满目,让人不想出来。千言万语只有感谢!

如何有效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撰写有效教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4、创造性使用教材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2011国培计划数学班第一期简报

卷首语: 金秋九月, 天高气爽,我们欢聚一堂来到邯郸学院。没有地域的阻隔,没有年 龄的代沟。我们众志成诚、团结一心,共同走在研修的道路上。在研修平台上,滚动着的是大家如火的热情,流淌着的是专家深邃的思想,碰撞出的是朵朵智慧的火花。学习只有起点,研修没有尽头。让我们抖擞精神,整装待发,去迎接明天的挑战!想信我们付出就有收获,努力就能成功! 2011年“国培计划”数学班开班简报 第一期 主编:王世昌、董素敏、梁丽娟、王海亮、李宏伟 2011年9月9日

班级学情通报: 截止9月9日,数学班开班仅四天,我班已在英特尔未 来教育网站及新浪微博注册学员63人,并且全部参与网上学 习,值得表扬哟!我们班63人按照进度安排不但白天上课进行了网上学习,而且晚上还积极撰写学习日志、发微博等,其中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站平台中发日志165篇,在新浪微博英特尔微群中发贴3 00多篇,回帖、跟贴不计其数,制作框架问题结构范例100余篇,制作演示文稿100余篇。最重要的是提交的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原 创,可借鉴性很强,在此,向你们致敬啦!

我们的家 (一)家庭简介 诞生地:邯郸学院 诞生时间:2011年9月4日 名称: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班数学组 家庭成员介绍:63位来自邯郸市各地区的优秀教师 (二)家庭成员简介 一家之主:班主任——“小不点老师” 小美女周老师,她比我们班任何成员的年龄都小,但却是我们的家长。别看年龄小,却把我们的家整理的井井有条。 帅哥班长——王世昌 瞧瞧咱们的大帅哥,戴着黑眼镜,一副深沉的样子,不由让人心生敬意。班长啊,我们想说其实你微笑的样子最帅。 诗人+歌唱家=王陶莉 “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了这里,我相信这是一种缘分。”----这是我们家庭成员王陶莉大姐,她的自我介绍开场白。是的,相逢是一种缘,让我们都珍藏在心间。 迷糊美女——谢改虹 “我来自广平,我叫谢改虹,我就是有点迷糊,大家瞧瞧我的眼睛就知道了——”她指着自己的紫青色的眼圈说道。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不由从心里生出了呵护之心。 …… 因为有缘我们不期而遇,因为共同的目的我们走到了一起,让我们珍惜这份缘,让我们更爱我们的家!

2014国培计划简报

第一期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走进国培,可以得到名师指点迷津,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国培带着历史性的神圣使命向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走来,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了成长的机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朋友们,珍惜我们难得的机会,加油!

网络远程学习的时间是从2013年9月15日—11月15日,在这期间我们的学习任务是: ●加入辅导教师建立的班级QQ群 ●登陆平台,完善个人信息 ●了解考核评价方案。 ●按照培训进度表学习各模块专题的培训内容 ●积极参与论坛讨论“发帖和回帖” ●撰写研修日志,发表学习感悟、心得、收获等。 ●学习问题交流、研讨 ●根据要求完成发布的作业(时间届时以公告形式通知)●积极参与在线交流活动 填写培训后的问卷调查

热烈祝贺下面10位老师学习排行全班前十名: 第一名:张钰第二名:汤欢 第三名:杨正丽第四名:蔡军 第五名:黄训媛第六名:夏春燕 第七名:林洁第八名:曾琳 第九名:邓梅第十名:马林 工作忙了,生活累了,再多的理由也不是理由!我们我们国培小学语文5班到现在还有12位学员没有登录学习,请同学校的学员相转告,抓紧时间登录平台,按学习要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希望大家在这次的国培中有所收获。祝愿大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在教学技能上有有所提升!

张晓琪《做好班主任一职》 发表于2014-09-19 09:03:2 作为班主任的我认为,我们就像一个班的“大家长”,我们不但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更要协调各位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家长与我们学校的关系,我们起到一种带头作用,学生有事会找我们,科任教师有事会找我们,家长有事业会找我们,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规范我们自己行为,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家长、学生、老师中扮演好我们的角色! 《教学中不找任何借口》(张钰发表于2014-09-18 19:06:56) 不管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属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只要你还是教育事业里的一员,就应该不找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将身心彻底地融入集体,投入工作,尽职尽责。

国培2017简报

高教社“国培计划”(2017)河北省乡村 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迁安市 线下研修活动(开幕式) 2017年11月10日上午8:00,高教社“国培计划”(2017)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迁安市线下研修活动,在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开班了,开班典礼由初中教研室刘学伟主任和历史教研员姚淑云老师主持。 在开班典礼上,刘学伟主任首先介绍各位领导嘉宾;姚书云老师宣讲了此次研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迁安市教研培训中心郭靖华副主任热情洋溢的发言,再次重申强化必须重视研修活动,他的激情讲话给学员们巨大的鼓舞和勉励。

秋风瑟瑟,吹落黄叶满地飘零!群情激昂,优秀教师尽显风采! 2017年11月10日上午,在第一期高教社“国培计划”(2017)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迁安市线下研修活动中,来自迁安镇第三初级中学的刘香云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一节精彩的说课示范课《甲午中日战争》。 刘老师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法、学法)、教学重难 点、教学流程及设计思路等各个环节 入手,面面俱到的讲解了说课的必备 流程,细密的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的 教学理念,时空和史料实证的教学思 路,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她的精彩的 讲解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凸显了这 位老师学识功底之深厚,令与会的所有参训教师汗颜与佩服,深受感染与启发。 教学基本技能之

---- 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说课 姚书云老师主讲 2017年11月10日下午,学员们匆忙的吃过了午餐、来不及短暂的休息,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聆听历史教研员,专家姚淑云老师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教师基本技能之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说课》,姚老师分别从慨念、具体环节、课堂实例等具体做了论述,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一、导学案 (一)含义:是“导学”方案,为指导学生自学而设计的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线路图。 (二)原则:遵循学生的学习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学习中心转移,通过“导学”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三)主体之前包含的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内容分析(导言、课题、子目及其子目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四)正文包含的内容:知识链接、学习内容(渐进性或层次性的问题,即自学的、讨论的;突破重难点的材料、图片、漫画等;学生生成问题的方法指导即勾 画、列表、动笔书写等) (五)疑难问题 (六)达标检测 (七)自学总结 “国培计划”(2017)-----工作坊研修项目活动方案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 中小学综合班(2017年第 2 期) 主办:安徽师范大学 2017年12月12日 目录 1 .国培综合班初中组到芜湖七中“跟岗实践”启动仪仪式 (1) 2. 国培综合班小学组到向阳小学“跟岗实践”启动仪式 (3) 3.跟岗学员心得 (4) (1)寒冬因这位老人而温暖.........................................................朱海冰(2)国培,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俊

一、国培综合班初中组到芜湖七中“跟岗实践”启动仪式 2017年12月4日,在20天紧张而充实的安师大集中培训结束之后,国培综合班初中组学员在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永杰博士和陈明林博士带领下来到芜湖七中参加为期15天的“跟岗实践”活动。 上午8:30在芜湖七中科技楼三楼多媒体室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对接仪式。会议由教务处吴增礼副主任主持。 芜湖七中校长、党总支书记张胜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首先对来到芜湖七中参加“跟岗实践”的国培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张校长就七中发展、师资建设、近年来取得成就和本次活动师资配备、后勤保障作了介绍,并要求带岗教师关心爱护跟岗教师,亳无保留的做好帮、传、带等工作。

国培班班主任黄永杰博士代表生命科学学院和全体国培学员对七中承担本次“跟岗实践”活动表示感谢。要求全体学员树立良好形象,尊重带岗老师、虚心学习、认真记录,关心爱护跟岗班级的学生,并强调了跟岗纪律。

国培计划2017简报1203

“国培计划(2017)”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小学美术紧缺学科示范教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红色文化育人 为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决定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7)”—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举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小学美术紧缺学科示范教学送教下乡培训项目。 一、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永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二、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音乐源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纵观源远流长的人类发展史,音乐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人类早期体力活动时,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劳动号子,还是当今时代随处可闻的诸种声乐、器乐,均为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它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

小学数学工作坊1班网络研修第一期简报

纳溪区工作坊小数1班网络研修(第一期) 网络研修简报 (2018年4月10日) 卷首语

个人研修计划优秀 9名学员 学情介绍

个人研修计划良好9名学员 个人研修计划合格32名学员

研修亮点

努力方向 优秀作业 个人研修计划 河东小学肖融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做一名好老师”是我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踏入教育这个岗位已经十多个春秋了。我时刻牢记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自律,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责任感强,工作中认真踏实,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对待学生严格有爱。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学科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认真地审视自己,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尤其是惰于动笔,不善于总结和整理,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个人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学习,进步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把握一些学科的前沿知识,不断地自我“充电”,做到与时俱进,力求达到专业化。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 需。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注重科

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养成,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3、特别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技能和自己的专业技能。 研修办法:坚持学习,充实自我 1、养成学习与思考的习惯。抓紧点滴时间去学习,学习那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教师的宝贵经验,让自己在多读、多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我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专业知识的不断充实则成为各项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要使自己尽快成为知识技能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教师。同时,还要继续提高执教水平,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生动、高效的课堂。 2、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对于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功或失败,也要及时总结,不断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继续提高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 4、积极参加学校及区组织教学活动,并争取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5、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更促使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让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具体举措: 一、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有选择的读一些教育专著,完成可以实施规划的第一个目标。 1、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有质量的心得。 2、认真研读教材,坚持写有质量的教案上;并每周一整理,写一篇教学反思,;并每月一整理教学反思,写一篇教学论文。 3、苦练教学基本功。 4、疏通相关的教材,教学能把握教学重点。注意教育课堂教学的有实效。 5、每天坚持读一章教育专注和一章非专业书籍。 6、每日坚持为孩子朗读一篇美文。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2016第30期(总第556期) 主办:安徽师范大学 2016年4月21日 收获分享提升憧憬 清明以后,紧张又充实的“影子培训”开始了,我们分别到安师大附属幼儿园、镜湖幼儿园、 实验幼儿园、育红幼儿园、环 城南路幼儿园五所幼儿园观 摩学习。 幼儿园的老师们能根据 所属幼儿园的特色,结合多种 形式对我们进行悉心的实践 指导,让我们在观摩活动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不禁感叹:本次观摩活动收获颇丰。 其中五所幼儿园科学的教育理念、规范又人性化的管理、整洁优美的园内环境、愉悦和谐的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能感受到幼儿园工作做的细致又周到。首先,特别令人称赞的是幼儿园的设施考虑到儿童安全的需要,如玩具架的高度、物品棱角等。其次,各个幼儿园还贴心布置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的区域环境,例如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角色区、培养孩子智慧和

社会性行为的活动区、发展孩子动手能力的操作区等。此外五所幼儿园的早操活动各具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说这次区域观摩活动的所观、所思、所感,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通过几节的观摩教育活动和研讨活动,使我们深深意识到:在今 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 自己,不断认真学习、积极求 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 力。幼儿园今后将多开展教学 教研会议,让老师们能在问中 学、学中求进步。多开展观摩 活动,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都肩负着教育奠基工作的使命,要更加明确我们的职责,努力提升职业修养,积极提高专业水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让我们的幼儿园更加完善,让我们的保教工作不断优化! 观摩精彩,虚心求教 4月份我们进入了“影子培 训”阶段,以分组的形式进入 幼儿园学习,我们分成了五组。 第一组学员来到了花园式

国培简报

国培计划(2016)——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 启动大会在教师进修学校多媒体教室顺利召开。 对于本次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联校教师将全力以赴, 认真学习和探求, 力求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学习,完成培训任务,我校研修计划如下:青石小学研修简报 一、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学校根据“国培计划(2014)”——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的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本次培训的学习任务、学习要求,以及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小花老师是我校本次培训的管理员,她向我校全体教师做了培训任务解读。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研讨、有交流。 二、组建研修团队责任到人 联校全体教师共53位,全员参加培训,共设有一位校级管理员、组建了四个工作坊(进修学校语文坊、进修学校综合坊、青少年活动中心语文坊、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坊)。本次培训第一管理责任人是德志祥主任,联校房主杜海成、联校管理员张永胜老师。四个工作坊坊主分别是李雪梅老师、李亚杰老师、沙震华老师以及阿琪老师。全体培训老师按照学科分属各自的工作坊,各坊主主要负责组织本学科研

修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并向管理员汇报。管理员逐级向校长汇报,以督促我校教师良好地投入学习,顺利地完成培训任务。建构齐全、责任到人以保证培训有效的落实。 三、组织交流会会解疑答惑 对培训中不明白问题和研修中的困惑,在研修网上可以找机会向专家、管理员或坊主请教,并积极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帮助解决。同时,学校也定期组织讨论交流会、学情通报会,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分享学习的收获、解决大家培训中的疑惑。积极参与坊主组织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其他学员学习,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四、及时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各学员做好研修笔记,可以作为个人学习笔记的内容。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最后撰写培训收获。 五、学以致用 力求通过培训,有效提升联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1.通过诊断测评,使参训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能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 2.通过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使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

2015国培计划简报第二期

“国培计划(2015)”——新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远程培训项目” 简报(第二期) 2016年3月3日,市教研中心李强主任和于宁老师就国培计划学习召开了国培项目工作会议。 3月3日上午十点整,我校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校级管理员以及校级坊主在实 验中学五楼参加了国培项目工作会议。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也可以 看出教研中心领导对此 项工作的重视。会议由李强主任和于宁老师主持,会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于宁老师就国培计划实施方案给我们做了细致详尽的解读,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学习要求。第二方面,学习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本次交流由校级管理员和校级坊主给我们进行分享。 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库尔勒市第十三中学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同时也从中获取不少管理经验,因此希望我校国培学习再上一个台阶。 努力学习 改进方法 ——库尔勒市第十三中学国培学习积极进入第二阶段 2月25日, “国培计划(2015)”——新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远程培训项目”学习第二阶段学习启动。库尔勒市第十三中学积极开展了学习动员工作,同时所有教师已进入第二阶段的紧张学习中。 (廖书记正在学习) 25日,第二阶段学习刚开启,我校校长书记带头学学习,给全校教师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校教师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互相交流看法,互相指点学习方法,争取将学到的知识早点运用到教学之中。 (中层干部正在学习) 通过此阶段的学习,我校已有40%的老师已经完成第二阶段学习,50%老师正在学习中,还有10%的老师因为最近工作任务重,正在学习之中 库尔勒市第十三中学积极参加国培专家答疑活动 2016年3月7日下午四点,根据项目组安排,十三中校级管理员级坊主积极组 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第三次专家答疑活动 3月7日下午四点,新疆国培项目组特于今日举行“国培计划(2015)”——新疆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远程培训项目”的第三次专家答疑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响应,认真听讲座,并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专家答疑,老师们对通过信息技术备课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解 决了教学中的不少疑惑,老师们感觉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组正在集体看讲座 ) (教师们正在交流讨论)

国培优秀简报1

国培,有你、有我、有他! 发布人:安华所在班级:铜仁教学技能初英1班发布时间:2013-10-01 第二阶段的学习模块已经开启,各位学员可以开始第二模块的学习~\(≧▽≦)/~啦啦啦!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涌现出了很多表现优异的学员,展播数位,以期达到鼓励、鞭策的效果。望学员老师们能再接再厉,你追我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国培”任务! 姓名单位总成绩(分) 杨晓樱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中学23.75 杨雪芹沿河县甘溪乡初级中学22.75 彭敏石阡县坪地场中学21.75 李怡怒溪中学21.75 瞿志明松桃县九江乡中学21.75 黄艳沿河县中寨乡初级中学21.75 陈永顺松桃县九江乡中学21.75 何珍华松桃县大路乡乜江初级中学21.75 洪家驹松桃苗族自治县平头乡中学21.75 李柳燕沿河县黑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21.75 王洪贤石阡县坪地场中学21.75

石琴松桃县盘石镇民族中学21.75 向利华松桃县盘石镇民族中学21.75 吴娅沿河县晓景中学21.75 吴骠平头中学21.75 任前春沿河县板场乡初级中学21.75 陈江沿河县黄土乡初级中学20.75 陈跃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75 刘玉洁松桃县沙坝河乡中学20.75 田丹松桃县冷水中学20.75 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但仍有部分学员没有参加到国培学习中来,希望这部分学员能抓紧时间加入到我们“铜仁教学技能初一1班”这个大家庭来,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培任务! 姓名工作单位 吴华军松桃县瓦溪乡十字中学

刘云香德江县稳坪中学 童美琼松桃县正大乡中 陈锡乾石阡县花桥中学 王世超白沙小学 杨明强沿河县塘坝中学 周芸沿河县思渠镇初级中学罗会梅松桃县甘龙镇中学 罗芳石阡县花桥中学 黄林凤石阡县大沙坝九校 郝昌琴沿河县中寨乡初级中学袁绍智石阡县花桥中学 蔡凤玲龙井初级中学

国培计划学习简报

国培计划学习简报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然、从容、本真”,一切都以孩子最自然,最朴素的需求为出发点。下面的是分享的与国培计划学习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 通过学习《新课标理念及案例解读》,我对新课标有了清晰地认识。 双基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只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而其他两个目标没有涉及。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它与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公平性、层次性,还有数学教育的全面性。 以往教学,我总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让我明确了学生只有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突显他们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固然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为重要。

新课标的理念明确了我数学教学的方向,我要把我学到的数学新理念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努力去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名学习研究型教师。 这一周是我登陆到福建师大“国培计划”的第一周,在网络课堂上,我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新“课标”的理念及案例分析》。一路学习下来,真的是有所得,有所悟,尤其是顾教授的讲课,娓娓道来理论很深,深入浅出贴近课堂实际。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树立创新精神,勇于接受新鲜甚至是另类的东西,改变过去对学生们看似不合逻辑、不符规矩的“奇思妙想”所持的排斥态度,转而从欣赏或是赞美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新思维,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 其次,教师也要主动开发新思维,不把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上,局限在过往自己所学的知识上,主动去开发教参上没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灵活。 再次,要把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动手实践紧密结合,如让学生的手工作品参与到“圆”和“表”的教学中来,让学生以更加直观、更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2014第95期 主办:安徽师范大学 2014年12月5日张更立副教授为新建园园长班授课 2014年11月18日安徽师范大学张更立副教授为新建园园长班授 课,做了题为“学前儿童初步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与年龄特征”Array的主题讲座。 张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 幼儿园数学教师应树立的基 本认识、学前儿童数学学习 的基本范围、学前儿童初步 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做了介绍和分析。特别指出幼儿园数 学老师应树立的基本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数学学习 是初步的,有着特定的范畴、发展趋势和年龄特点。并举例:当前幼 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接着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数学 学习的基本范围。 张老师通过案列分析、图片、实验研究向我们分析学前儿童感知 集合发展的特征,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教育内容,形象、生动、具体 的讲述,讲座气氛热烈。张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细密的阐释,对新

建园园长学员们今后的实际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建园园长班章枝兰) 新建园长班来到石城湖实验幼儿园观摩学习 2014年11月18日国培“新建园园长班”全体学员共计80多名园长,在安徽师范大学朱立新副教授和袁同庆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石城湖实验幼儿园观摩研讨。观摩活动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观摩早操和幼儿园环境。上午8:40我们全体学员有序的步入幼儿园大厅,挂牌、签到、领取活动材料,驻足操场观看各年龄段幼儿早操活动,让我们学员深刻感受到了师生的精神面貌,并 初步了解石幼这个团 队。 第二个环节是听 取幼儿园园长关于新 建园的介绍。 9:10 石 幼的邢磊园长,结合视频、ppt生动形象的像园长们介绍“石城湖幼儿园”成长历程和三年来的园所文化建设。新建园园长班的学员们认真聆听石城湖幼儿园的发展历程,随后大家参观园所布置。 第三个环节是观摩公开课。10:15由石幼的汪洁老师执教一节大班的健康活动《小小救生队》,短短的半个小时的活动中,不仅训练了幼儿钻、爬、跳、跨、动作平衡的协调能力,更激发了幼儿勇敢向前、乐于助人的情感。

国培简报模板

“国培计划(2012)”——四川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成都体育学院小学体育与健康班 学习简报 第1期(总3期) 主办:第一学习组阳光组 2012年11月27日 团队简介 研修动态 专家引领 学友心声 培训花絮

团队简介 阳光组 组长:张红霞(成都崇州) 蒋义(绵阳游仙) 组员:魏燕(成都温江) 王格娜(成都金堂) 李星(成都晋阳)喻修康(泸州玄滩) 兰林(成都锦江)张福明(泸州纳溪) 车福庆(泸州)肖亚东(德阳) 吕东(德阳旌阳)万平(乐山峨眉山) 郭化宇(乐山五通)杜斌(绵阳三台) 陈介霞(广元青川)张云龙(雅安雨城区) 我们队标:我们队歌:《阳光体育之歌》 我们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 图标释义:取“阳光”二字的第一个字母拼音“y ɡ”变体而来。红黄是阳光的色彩,寓意极强的生

命力,极具视觉冲击。动感十足,给人运动的启示。寓意“在阳光下运动,健康、快乐”。 研修动态 激情飞扬再创辉煌 ——国培计划(2012)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 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成都体育学院小学体育班开班仪式纪实 2012年11月27日上午,“国培计划(2012)——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第二次集中培训在成都体育学院正式拉开序幕。四川省教育厅以及负责此次培训项目的相关专家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参加此次培训的 学员是来自四川省十 余个地市州的共计108 名体育教学一线的骨 干教师。该批骨干教师 于去年9月参加了该计 划的第一轮培训,本次 培训结束后,明年还有 最后一次集中学习。届时,经过三年的培训经考核合格的学员将作为四川省特级教师的后备人选之一进入专家遴选视线。

国培计划线下研修简报

巴中市2015-2016年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平昌县教师小学语文1坊线下研修活动 第一期简报 期待已久的教师工作坊线下研修活动,在2016年10月15日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历时半年的教师工作坊线上研修至此也就告一段落。 10月15日上午,来自平昌县各个片区的线下研修学员早早地在进修校排起了长龙,都希望早点一睹线下研修的真面目。拿到学员手册后,学员们仔细阅读了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原来本次培训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线下研修学员共同探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与解决的办法;二是由进修校的省级优秀教师李红英主任为学员们讲解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向;三是由县教科体局的优秀语文教研员为学员讲解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在第一天的学员交流探讨中,小学语文1坊的教师们首先总结了近些年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整理出来大致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到底在哪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生热闹!在找出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后,于是,我们分小组就存在的主要困惑寻找解决的办法。学员们在课堂上纷纷出谋划策,都争着把自己的想法倾泻出来,好为平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本次探

讨结束后的的汇报中可以看出,此次汇报从根本上解决了众多教师多年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汇报结束后,偶然听到有老教师真切的说:这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培训嘛!类似的活动今后应该多搞,好让我们老头子与开开眼…… 看来此次的线下研修活动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二天的研修活动中,首先是来自进修校的省级优秀教师——李红英主任,为学员们讲解了微型课题研究的方向。在此之前,众多学员对微型课题的认识都是一知半解,认为微型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好比登天!经过李主任的讲解让我们知晓了:原来微型课题的研究就是寻找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顿时让此次前来的学员们茅塞顿开。 紧接着,来自教科体局的优秀语文教研员——王小蓉老师,为学员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课堂上,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前的教学经历和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为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进行了一次发人深省的讲授。比如:怎样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体现?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 效性……对这些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相信一定会让此次前来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历时两天的线下研修活动虽然短暂,但是我坚信:知识的火花在这里碰撞,智慧的种子也将在这里播撒。

2011国培简报第一期

“国培计划”实施工作 简报 主办:荆楚理工学院 2011年9月27日(第一期) 荆楚理工学院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培训项目 一、大事纪要 ◆6月10日,学校召开“国培计划(2011)”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胡振坤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副校长主悔、教务处副处长施俏春、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副院长朱少雄、数理学院院长朱玉明、副院长李学银、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潘万木、副院长胡燕华、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必前、副院长赵欢庆及相关工作人员。胡振坤传达了省教育厅“国培计划”会议精神,拟定“国培计划”研修培训学科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小学英语三个学科,拟定涉及荆门及周边县市区参训学员。 ◆6月12日至18日,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培计划”课程进行设置,并精心组织申报材料。 ◆6月20日,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上报我校“国培计划(2011)”申报材料至省教育厅。 ◆6月27日,我校派出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教务处副处长施俏春、国培办公室邢云科长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国培计划(2011)”答辩会,省教育厅组成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学校获得“国培计划”(2011)资格。 ◆6月30日,将“国培计划”申报材料修改稿送交省教育厅。 ◆8月10日,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教务处副处长施俏春代表学校参加了省教育厅“国培计划”工作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教育厅领导、我校代表以及各县市区教育局领导。省教育厅对本次“国培计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对各县市区派出小学教师的人数、学科、课时以及培训任务做了具体规定。研修学

员包括荆门市沙洋县、东宝区;襄阳市樊城区、老河口市、枣阳市;宜昌市西陵区、夷陵区、枝江市、长阳县;随州市随县10个县区农村小学教师201人。 ◆8月15日至8月20日,师范学院院长刘本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修改。 ◆8月25日至8月28日,遴选首席专家和授课教师。小学语文学科首席专家为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小学数学学科首席专家为首都师范大学王智秋;小学英语学科首席专家为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胡庆芳。课程设置提交学科首席专家、县市教育局负责人、省市教研室负责人及农村小学教师进一步征求意见。 ◆8月30日,主悔校长主持,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国培计划”工作部署与协调会。 ◆9月2日,教务处长胡振坤主持,组建荆楚理工学院“国培计划”领导小组,成立了国培计划办公室、培训工作组、实习活动工作组、语文培训班工作组、数学培训班工作组、英语培训班工作组六个小组,明确了各小组的具体工作。 ◆9月9日,教务处主持召开了相关学院领导参加的顶岗实习生安排会议,明确了各专业选派的学生数量、专业分布、地域分布等详细情况。 ◆9月11日,相关二级学院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宣讲实习任务、实习要求、实习纪律、成绩评价、安全事项等具体事宜。 ◆9月13日,学校安排专车送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和英语教育专业共225名学生赴各县市区农村小学顶岗实习。 ◆9月14日,教务处牵头,学工处配合召开了参训学员宿舍安排专题会议,对学员宿舍分配、宿舍卫生、被褥用品、钥匙配置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9月15日,教务处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学员报到流程及开班典礼事宜。 ◆9月18日,来自各县市区农村小学教师201人前来报到。其中,宜昌市75人,襄阳市66人,荆门市45人,随州市15人。 ◆9月19日上午,我校“国培计划(2011)”——农村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班开班典礼在行政楼C201学术报告厅举行。副校长主悔,荆门市、宜昌市、襄阳市、随州市等十个市、县、区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我校“国培计划”相关部门负责人及201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参加了典礼。典礼由校长助理王学民主持。 主悔在典礼上致辞。他总结了我校2010年“国培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取得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

国培计划工作简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小学语文(2)班第10组 (2017年第6期) 主办:安徽师范大学 2017年 11 月 28 日 阜阳市颍州区三合小学于萍 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来参加国培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又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认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用于现实教学中。 通过国培的学习,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李霞老师的课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朱永新提出教师职业的四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对我来说,目前,最基本的,是要抵达第一重境界。 那么, 如何做一个 让学生瞧得 起的老师 呢?就是陶 行知所说的 “学高为 师,身正为 范。”首先,“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好。把课上好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等。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何其容易。这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教师的学习,首先就是向书本学”。阅读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读物,阅读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书,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经典对话,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其次,“身正为范”,就是要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知识点要准确,上课要用心,要做学生的榜样。当然,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书却不思考,没有把书本中的精华之处加以内化、吸收,对书本中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没有思考,只是看过而已,这样读书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

唐县国培语文简报第一期

“国培计划”送培到县项目 工作简报 第一期 主办:唐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4年11月1日 “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教师送培到县项目 唐县小学语文班 卷首语 亲爱的学员: 欢迎您参加2014“国培计划”——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短期集中培训,很高兴与大家相识。这里是我们学习的阵地,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这里也是我们交流的乐土。我们期望,2014年的国培因为您的加入而更加精彩,我们也期望您积极融入,热情参与,让我们有机会感受您的温暖、感知您的睿智!我们更期望您把培训所获得的理念和方法付诸教育实践,让中国的教育事业因为您我而不同!让我们慰藉彼此,守望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祝各位老师和各位学员学习愉快、生活幸福、事业兴旺!

【新闻快递】 “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农村教师送培到县项目 唐县小学语文开班典礼举行 “国培计划”(2014)——河北省 农村中小学送培到县小学语文学科培 训项目今天在唐县六一小学正式开班。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支持 性培训项目,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 训,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 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承担这次送 培到县任务的是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学院具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培育新时期建设人才的摇篮,是增进河北省与西藏教育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纽带。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副院长甄建辉;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教务处主任李宗铭;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学生处主任李宝堂;唐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吕海振;唐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马成茹,以及来自全县100名教师参加了开班典礼。典礼有教育局副局长郝同清主持。 甄建辉院长、吕海振局长两位领导分别为做了开班讲话和重要发言,马校长宣读了“国培班”班规班纪,他们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本次培训的关心和重视,这也是做好此次培训工作的方向和动力,要全面贯彻落实好领导的讲话精神。学员代表也作了精彩的发言。这次培训的专家团队由“国培”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组成,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互动、观摩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大家要珍惜这次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