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

鲁本斯
鲁本斯

鲁本斯画风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意大利时期)1598年成为画师,1600年临摹提香等人的画。察觉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美术给予的影响,热衷于写生米开朗琪罗的雕刻和研究威尼斯画派的油画。

提香: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以色彩取胜,造型健美丰盛,油画技法的卓绝,对日后西方近代艺术的影响甚至叫弗洛仑萨画派尤为直接,别称为现代美术的先驱。

提香的作品:《乌比诺的维纳斯》(睡美人)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美术在意大利发生并达到鼎盛以后席卷欧洲。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语意为再生或复兴。14世纪时新兴资产阶级中世纪文化为黑暗倒退。希腊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遂产生

文艺复兴一词,作为新文化的美称,它标志着欧洲近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

文艺复兴以学习古典文化为特点,但并非单纯的复古,实质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美术。学习古典,并不是简单仿效,而是取其精神,从古典艺术中领悟现实注意的方法。

文艺复兴新美术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

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

现实主义:创作完美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

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

现实主义:创作完美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

实情景。

文艺复兴没事在创作实践上以现实主义方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密切结合。

文艺复兴美术是被广大群众和新生资产阶级接受的一种文化形态。

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文艺复兴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从而使它达到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分期:

初始期:14世纪

早期:15世纪

盛期:16世纪

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为中心

1260年比萨洗礼堂的讲经台

初始期:西方的绘画之父:乔托弗洛仑萨画派《哀悼基督》湿壁画1305—1306 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他的作品虽属宗教题材,却开始真实地表现人的情感有人物的感情色彩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人的情感。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13-000)梵高的《向日葵》赏析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时间:2012年6月6日

摘要:梵高油画《向日葵》,具有非同寻常的仿佛想要突破画框的一股奔涌而出的力量,和一种难以克制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令人震撼。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无不给我们启发与深思。 关键词:印象派情感美学向日葵梵高 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以马奈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艺术革新,并登上法国画坛。1874年他们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展览,社会反响很大,参展作品中,有一幅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这样印象派绘画便由此而得名了。 如今一提到印象派,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忽视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3.30——1890.7.29,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文森特·梵高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梵高27岁时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 绘画了800多幅油画及同等数目的素描, 却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 只能长期依赖弟弟Theo 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他的一生,就正如毕加索所说: 『这人如不是一位疯子, 就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史的一些感受吧。说句实话,当初选这门课时, 并不是对美术作品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是 更关注这一个“史”字,能带我走近达芬奇, 梵高这些大师传奇的人生道路,领略他们的精 神世界。慢慢地,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些画家 的生平经历与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 更加坚信成长与生活的道路是灵感与创作的本 源。这次作业有关鲁本斯的艺术风格,我也更 倾向于从这个角度进行讨论。 学期伊始便知道本学期的这门课程是通 过期末论文的形式考核的。本以为最后会给出 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然而老师您最后给了有 关鲁本斯这样一个课题。在这里,我得承认我 对美术鉴赏没有什么底蕴和基础,所有的认识 也都是基于课堂上的讲述以及互联网上众说纷 纭的资料。在艺术造诣方面,我恐怕是说不出更多比前人更有价值的东西来的。然而既然已经看了这么多资料,终归想说出点自己 的东西和想法出来,论文断然是算不上的,就算是一些心得和想法吧。可能比较稚嫩,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如果老师您能认同我里面的一些地方,那已然算是荣幸啦。 鲁本斯的艺术风格—— 鲁本斯——人生轨迹与艺术风格的并行道路 作家的作品反映的是他一生的经历与内心的感受,我毫不怀疑鲁本斯的伟大源自 他选择的不凡的道路。另外,他一生的创作风格也是有所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与 他人生的道路密不可分。二者并行前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鲁本斯。 (1)绚丽的篇章——“完美无憾”的一生 记得这门课上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美术家,鲁本斯的一生算是幸运的。无论是达 芬奇,拉斐尔,梵高,他们的一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缺憾。有的经历过社会的变迁,有的晚年饱受疾病的折磨,有的穷困潦倒,乃至一生郁郁不得志……反观鲁本斯,在 仕途上扶摇直上,在艺术上备受称赞,在作品上广泛流传,甚至连个人修为和兴趣爱 好方面都无可挑剔,是可谓此生无憾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丁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龙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上课简介

上课,同学们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新来的实习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在这今后的四周课当中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三种表现形式哪三种,一种是具象艺术,一种是意象艺术,一种是抽象艺术。接下来同学们看这么几组图片,没一组图片有一张是绘画有一张是照片,同学们看一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首先看着完这些图片之后他们是属于具象绘画还是意象绘画,对是具象。看完这些图片感觉这些画是不是与我们所看到的照片上的人都极为的相似。非常的写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具象艺术。 (二)授课 1、具象艺术的定义: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刚才大家看了这么几组图片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具象艺术,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才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看一下具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的相似的艺术。这句话也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看一下这幅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这幅画面上的这些动物和昆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是很常见的,是不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极为的相似,这些动物的神态也都是栩栩如生。这就是所谓的具象艺术。接下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幅19世纪巡回画派的代表画家希施金的风景画。这两幅画画的怎么样,是不是很真实,画面看着非常的优美,看到这样的风景是不是有一种想去旅游的想法。希施金对大自然是情有独钟,一生画了很多的关于大自然的风景画。还有陈丹青的《书》画的是不是与自然对象也极为的相似,画中有画,和照片相比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还有冷军的《静物》冷军是极端写实的代表画家,这组静物画的也很写实,我们看一下蜻蜓的翅膀,以及铁丝和布的质感表现的非常到位。我们在看这幅冷军的五角星获第九届全国美展的金奖,大家知不知道这幅画的拍卖价格是多少,猜猜,成交价是1000多万元。还有这幅鲁本斯的作品,每只狮子的动态表情都不一样,画中的这个人在狮子中的表情和动态也和有意思。 2、具象艺术的特点: 特点一: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具象艺术,那具象艺术有哪些特点,同学们看一下课本的第13面,看一下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是什么。同学(略)。接下来我们先看一下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从具象艺术的定义是不是也能看出这一特点。《静物》这幅静物是不是再现了我们现实中的水果和花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接下来在一下这幅照相写实主义的最品,这中场面在我们生活中也能看见,整幅画面构图很饱满,画面很真实。这幅也是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是不是感觉和照片差不多,照相写实主义就是根据相片来创作的。从这些作品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第一个特点视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具象艺术的第一个特点就强调数觉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那么艺术家是不是就处处原封不动的描摹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呢,答案肯定不是,而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并按照创作需要和美的规律与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和综合的艺术处理。大家想一想照相是不是也如此。 特点二: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象艺术的第二个特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特征,即艺术家选取的是艺术形象中最典型的一瞬间。看这幅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教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他很阴险狡诈。画家就是选取这么一个典型瞬间,他双唇紧闭,双眉紧锁,目光斜视,这么一个瞬间来表现他的这种阴险狡诈。同学们在看一下这幅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画家通过这么一个典型瞬间来表现伊凡的残暴。伊凡是16世界沙皇的统治者他生性残暴,16岁杀死握有实权的摄政王自立为帝,他在与儿子发生的一次争执过程中用权杖击中了儿子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他瞪着惊恐万状的眼睛抱着垂死的儿子,这是他的唯一的继承人。画家用这么一瞬间来表现他的兽性与人性的一面。《海

巴洛克艺术作品

巴洛克艺术作品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6.28——1640.5.30)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父亲去世后,母亲送他进一所拉丁文学校学习,他能阅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原著。1608年,与名律师兼人文主义者布兰特结婚,画家为妻子画过不少著名的肖像,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独特风格,成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鲁本斯的成就在于融合法兰德斯和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复兴法兰德斯画派,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作品丰富,被尊称为法兰德斯第二个黄金世纪中最突出的艺术家。 鲁本斯是法兰德斯大画家,他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鲁本斯的创作以对生活的富于诗意的表现来歌颂生活,首先是歌颂作为宇宙最完美的造物的人类.他在二十年代所画肖像,绝大部分是盛装的、外表上十分华贵的贵族肖像,还有比较朴素的便装肖像的为数甚少.他画的肖像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由于绘画技巧的完美,同时还由于他在肖像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鲁本斯在三十年代,也即是他的生命最后十年,尤其喜欢画肖像、风景与神话画.

这些作品几乎全出之于亲笔,比早期的作品更加朴素,更能予人以亲切之感,这些作品以其画法的潇洒与极度精确及洋溢着内在热情的感染力而引人入胜。

西方美术鉴赏解析

印象主义绘画鉴赏 西方美术鉴赏期末论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4) 1.2起源 (5) (7) 第二章.代表作鉴赏 (9) (9)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本论文首先会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及其起源与发展;其次将会通过印象派艺术大师的巨制来展现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法国光色彩风格自然界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第一章:印象主义绘画简介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1.1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美术鉴赏论文---《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莫奈 作者 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名称即由他的《日出印象》一画而来。生于巴黎。初从布丹学习,并受容金和柯罗的影响;后转向外光的描写,马奈和透纳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莫奈的创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现大自然的方法,记录下瞬间的感觉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的东西。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多幅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不注重对象的明晰的立体的形状。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圣阿德列斯的阳台》、《花园里的女人们》、《日出印象》、《巴黎圣拉查尔火车站》、《干草垛》和组画《睡莲》等。 历史背景: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当一些前卫的艺术家已经厌倦了新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陈旧的题材,宏大的场面,理性的构图,完美的人体,这一切新古典主义的核心传统都已经成为束缚,这些艺术家渴望冲破羁绊,尽情地抒写眼前的世界,抒发内心的向往。于是,一些新的绘画流派相继产生,其中对后世有着巨大影响的就是印象派,他的领袖就是法国人莫奈,而这幅《日出印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同时更重要的是“印象派”这个名字便从这幅画得来。 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市中心的一间工作室里举办了一个名为“无名画家展览会”的画展,这批青年艺术家中就有克洛德。莫奈。这个画展没有引起很大影响,参观的人很少,并且遭到了人们的批评和嘲讽。因为这幅画无论从题材,构图,色彩,各方面都不符合当时的标准,简直是一团糟。就像是孩子幼稚的涂鸦,信手几笔,毫不负责任。有个记者借用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标题,讥讽这个画展的画家都是“印象派”。在这里“印象”可是个贬义词,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这幅画的轻视与嘲笑。他们在批评这幅画的草率,肤浅,粗糙。可以说一无是处。也许是这幅画已经超越了当时整个时代的鉴赏力。 光与色的美丽世界 若干年后,当人们在再看这幅画,我们惊呼这幅画觉得他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这幅画描绘的是画家的家乡阿弗尔海港的日出景象。清晨的海港,海面上薄雾弥漫,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给清凉的雾气和粼粼的海面渲染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 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 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 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 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

美术鉴赏 莫奈

美术鉴赏(作业)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0月14日

莫奈作品赏析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 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 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 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 验与表现技法。 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非马奈莫属, 但真正完全实现印象主义理念和技法、并且一以贯之的 当推莫奈。是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 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 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 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应该 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 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 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 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 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 营养。 还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理念、技法,本是基于现实的观察而提出的,但是,由于热衷于描写光与色,甚至将其神秘化,从而出现了不顾及现实物象的倾向。莫奈曾说过:作画里,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因此,就出现了画家的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于表达在一定条件下,景物着光给画家留下的瞬间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导致只抓住了细微的变化,而失去了解对全局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层次,而忽略了景物形体的后果。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

关于庚斯博罗的介绍

关于庚斯博罗的介绍 英国画家,庚斯博罗于1727年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人物简介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他与同时代的约书亚·雷诺兹爵士相媲美。庚斯博罗善于捕捉绘画对象的特点。他运用色淡而经常闪烁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营造出一种自发性和新鲜感。尽管庚斯博罗以肖像画而广为人知,但他更喜欢画风景画。 生平介绍1727庚斯博罗出生于英国东南部的索德柏利,是庚斯博罗与梅亚莉巴洛夫妇的小儿子。1740前往伦敦习画,成为画家兼版画家格弗路的弟子。1745结束学徒生涯,于伦敦的哈顿园设立自己的画室,创作了《忧郁的泰瑞尔狗》。1746与波佛特公爵亨利非嫡系的女儿玛格特巴尔结婚。1748父亲约翰庚斯博罗去世。举家迁回索德柏利,女儿梅亚莉出生。1752迁居至巴斯,以创作社交界的肖像画一夜成名。1761开始送作品至伦敦的艺术家协会参展。1764造访威尔顿,研究班布鲁克伯爵所收藏的凡代克与鲁本斯作品。1768受邀成为皇家艺术学院首批会员之一。1773因对作品的展出方式不满而与皇家艺术学院失和。1774迁居至伦敦,定居于帕玛街上的香柏克豪邸。1782前往西部地区从事写生旅行。开始创作“幻想画”。1783前往湖水地区从事写生旅行。1784再度因作品的展出方式而与皇家艺术学院发生冲突。以后不再于皇家艺术学院展出,而以香柏克豪邸为展览场所。1785罹患脑肿瘤,健康情形恶化。1788于8月2日去世,葬于丘的教堂墓地里。 代表作品 《蓝色男孩》《西登斯夫人》《晨间漫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市场购物车》《小屋之门》《有桥的风景》《德文郡公爵夫人》《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登夫人》《列戈尼尔·佩内洛普女子爵》 人物故事庚斯博罗出生于萨福克郡的萨德波里。14岁时,他前往伦敦学习素描和雕刻。1746年他结婚,1750年左右定居于伊普斯维奇。1759年他移居时尚胜地巴斯,并很快成为当地的肖像画领袖。他还在那画了许多精美的风景画。庚斯博罗是皇家学院(创立于1768年)的36位创始成员之一。1774年,他定居伦敦,成为王室最喜欢的肖像画家。出生托玛斯。庚斯博罗(ThomasGainsborough)于1727年,出生于英国梭福克郡(suffolkshire)东南部的商业都市索德柏利。准确的生日不明,但根据记载他于5月14日在福莱亚斯大道的卫理教堂受洗。毛织品工业长久以来都是索德柏利一带的经济命脉,庚斯博罗家族历代也在毛织品业界中维生,托玛斯的父亲约翰就是个毛织品商人。他靠这方面的贸易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在1730年遭遇了经营危机,结果,约翰在某位曾经有钱有势的亲戚帮助下获得了市内邮局局长的职位。约翰任职到1748年过世为止,之后遗孀梅亚莉?巴洛继承了这个职位,但她也于1755年过世。童年庚斯博罗的童年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他在九个兄弟中排行最后,据说他的兄长们个个都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外号“发明家杰克”的长兄曾设计过许多巧妙的机械,例如会唱歌的笼子,或是会自行摇动的摇椅等等。另一位哥哥汉佛利则偏好发明较为实用的工具,曾设计过利用潮汐的水车、钻头式的锄子,也曾为蒸汽机做过一些重要的改良。童年时代的托玛斯也曾为家族的名声做过些许贡献;据说孩提时代的他曾异常

美术鉴赏 莫奈《日出》赏析

题目: 关于莫奈《日出印象》的赏析 院(系):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2015年 12月 25日 第一次接触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是在电影《我11》中,一位父亲烛光下向儿子认真讲解莫奈的作品《日出》。后来,他提醒正在学美术的儿子一定要记得莫奈,因为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印象派,什么是印象派呢?印象派不是指的诗吗?和浪漫派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就去搜了下印象派,也由此了解到了印象派绘画。说起印象派,那必先要提莫奈的这幅作品—《日出印象》了,下面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感触和评价。 1872年,莫奈创作了日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口晨雾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本不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于一位名叫勒鲁阿的评论家,在4月25日的《喧噪》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的文章之后,此画才名声鹊起。该文对参展的许多作品逐地进行了潮讽,针对莫奈的《日出·印象》,他写道“糊墙花纸也比这海景更完整”。与这幅作品标题不无关系地,该文作者将这次展览会戏谑地称之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加之莫奈本人曾经表述过“我所画的不过是印象而已”这样的观点,以及以他为首的这批年轻画家,确实注意捕捉对描绘对象的最初印象等因素,尽管这些画家中有要并不同意这个提法,但印象主义、印象派这个称号已经是不胫而走。以致在1877年第3次联展时,干脆将其用作展览会的标题。 对于创作的艺术手法,画家莫奈用了十分粗犷的笔触来描绘海面的波光以及背景中的港口。所有形象都是朦胧的,没有写实的细节。莫奈对于传统视觉的叛逆是发自内心的,他一直在寻找的就是对大自然的直接观察和表现。在这幅画里,美丽的光线和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即使在云层下,整个世界也都是明快亮丽的灿烂阳光,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 直指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眼睛对于自然生活中对光的瞬间的印象。作品成功地抓住了视觉的第一印象,新鲜,感人。在这里,画家对自我追求的坚持是极为重要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画出几张好画,而是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彻底改变观众的视觉方式。经过努力,莫奈和他的朋友们做到了这一点。关于莫奈的绘画,正如后印象派画家塞尚所说的:“莫奈只有一只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 关于莫奈,莫奈,全名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

美术鉴赏知识梳理

美术学科知识梳理(人美版小学1—6册)第一册 ?《爵士》马蒂斯法国 ?《蓝天》康定斯基俄罗斯 ?《戏鱼》张芝兰农民画 ?《天坛祈年殿》 ?《母与子》潘常旺 ?《洗澡》卡萨特 ?《母亲保护她的女儿》珂勒惠制德国 ?《猴妈妈和宝宝》毕加索西班牙 ?《欢乐柱》田世信 ?《花狮子》张芝兰 第二册 ?《冬日婴戏图》佚名宋 ?《自画像》徐悲鸿 ?《春如线》吴冠中 ?《听雨图》韩羽 ?《百世多吉》齐白石 ?《扑枣图》佚名宋 ?《艰苦岁月》潘鹤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宋韧肖峰 ?《花篮图》李嵩宋 第三册 ?《连年有余》清

?《日神羽人画像砖》东汉 ?《菩提树》杰斯艾伦美国 ?《玉舞人》汉 ?《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印度舞》叶浅予 ?《新疆舞》黄胄 ?《舞台上的舞者》德加法国 ?《豆花蜻蜓图》徐熙宋 ?《坐在柳条上的朵拉马尔》毕加索西班牙 第四册 ?《热带飓风和虎》卢梭法国 ?《鸟翅上滴下露珠,唤醒了眠于蛛网暗影中的罗丽莎》米罗西班牙?《葵花园》克里姆特奥地利 ?《铜奔马》东汉 ?《浅塘渡牛图》李可染 ?《坐虎》陕西凤翔 ?《鸡》张仃 ?《金面罩人头像》商后期三星堆文化 ?《写生珍禽图》黄荃五代 ?《黄杨梅竹笔筒》清 ?《粉彩人物笔筒》清 ?《象牙黑漆地雕梅花》清 ?《白杨树》莫奈法国 ?《和平鸽》齐白石

第五册 ?《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雷诺阿法国?《老寿星》汤子博面塑 ?《剥玉米》孙佃珍 ?《向日葵》梵高荷兰 ?《山湖远望》东山魁夷日本 ?《向陶鬶》新石器时代 ?《端阳婴戏图》苏焯宋 ?《欢天喜地》佚名 ?《在战斗中成长》秦大虎张定钊?《翻身奴隶的儿女》于月川 ?《冬天的阳光》王今标 ?《格尔尼卡》毕加索 ?《吴家作坊》吴冠中 第六册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 ?《放牧图》砖画魏晋 ?《黄河逆流》马远南宋 ?《八十七神仙卷》唐 ?《女像》马蒂斯法国 ?《两个青年农民》毕加索西班牙?《海景》琼坎荷兰 ?敦煌320窟壁画唐 ?《挟盾武士俑》北朝

儿童美术简介

儿童美术简介 素描是一种用单色或少量色彩绘画材料描绘生活所见真实事物或 所感的绘画形式,其使用材料有干性与湿性两大类,其中干性材料如:铅笔、炭笔、粉笔、粉彩笔、蜡笔、炭精笔、银笔等,而湿性如:水墨、钢笔、签字笔、苇笔、翮笔、竹笔、圆珠笔等。习惯上素描是以 单色画为主,但在美术辞典中,水彩画也属于素描。 以素描表现的目的来说,素描一般用作学生提升造型水平的基本 绘描练习,或作为创作前的整理或局部草稿练习、素材的搜集方法, 并练习物体形象、动态、量感、质感、明暗、空间、色彩、比例、构图、变化统一、疏密等。绝大部分的画家在从事一幅油画或壁画之前,便先有绘画雏型出来,而这个简单几笔的雏型画,便是素描,素描很 少用来制作为成品,但也有画家使用这种方式制作,而这样的成品画 和画稿有所出入,因为此类的素描是在画完雏型的基本功外,再添加 细部光影变化的描绘。而这样素描的目的也在于作为画家视觉的记录。 以表现的技巧来说,素描有别于水彩、油画,而是重于线条表现 方式,以线条的粗细轻重来描述物体的明暗深浅,并且不须顾虑物体 细节的色调色值,画面借由明暗光影的衬托来突显主题,但是也因为 失去了彩度的考量,素描在明暗的阶调上,分层的很详细,在不同的 微细的明暗变化中,都能体现物体的立体感。 法国古典主义油画家安格尔因为和浪漫主义观点不同,认为色彩 的作用不是主要的,所以创作了大量素描和单线作品。中国画家王式 廓的作品“血衣”,也是以素描方式创作的。 的素描大师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拉菲尔·桑乔、中国的徐悲鸿(1895-1953 )。伦勃朗、彼得·保罗·鲁本斯以及伊利亚·列宾等也是素描 大师。

巴洛克艺术的简介及其特点

巴洛克艺术 简介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艺术于16世纪后半期在意大利兴起,17世纪步入全盛期,18世纪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对于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都有积极影响。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得到教会强有力的支持,主要流行于意大利、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意大利艺术大师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反映了17世纪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成就。 特点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代表人物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其具体表现为: (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宫崎骏的详细作品集

宫崎骏作品汇总 人物介绍: 宫崎骏(Miyazaki Hayao,1941年1月5日~至今), 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 是当之无愧的亚洲动画大师,其作品已然成为亚洲动画 事业的一个高峰。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 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更是获奖无 数。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可以说没有他 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 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的预言:“ 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 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 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八十年后,世界动画界最 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大家对他最熟悉的作品应该是《铁臂阿童木》)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他的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斯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宫崎骏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他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幼年时全家移居到枥木县的宇都宫市和鹿沼市。1947年开始在宇都宫市的一所小学就读,4年级时回到东京,就读杉并区大宫小学和永福小学。1953年毕业,进入大宫中学读书,高中进入都立丰多摩高中,开始学习绘画。1958年因为东映动画《白蛇传》而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1959年考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攻“日本产业论”。大学期间热衷创作漫画,积累了数千张画稿。 大学毕业后,宫崎骏于1963年4月进入东映动画公司工作。成为动画师后第一次参与制作的动画是《汪汪忠臣藏》(制作人:白川大作)。1965年10月与同事太田朱美结婚,育有两子。长子宫崎吾朗,1967年1月出生,是吉卜力工作室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7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某种意图的。 [教学重点] 艺术作品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打破美术神秘的观念,我们要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总之,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等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此结合提问教学法,可以采用分目标、分层次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在适当修正和更改的同时,主要给予正面的启发引导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要简单灌输、指责。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都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让全体同学的水平都有提高。 学法: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观察,学生自己用本节课所学内容主动去分析、鉴赏、评价作品,在运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导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1.你心中的巴尔扎克形象是这样的吗? 2.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像的手砍去?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可以互相之间讨论,得到较准确的答案,从而提高成就感。 老师总结:对这幅作品作介绍,引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二、探究新知识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自由回答问题 老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指导型的点拨,让学生把思维放宽。 老师总结: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的。针对现实艺术,艺术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针对艺术问题,艺术家阐述自己

素描简介

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却又不尽然,毕竟素描涵盖与牵连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太多,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时,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当然,专门的素描艺术家并不多,大都是兼职者,如诸位大师们,他们寥寥几笔的创作草稿就已经价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础性强的速写还是独立的艺术品。这些即便看似寥寥几笔的素描作品,其后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时随便一条起伏弯曲的线条,体现的却是艺术家对形体、结构、特征、节奏、韵味、艺术史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于其背后的艰辛也自然不言而喻了。 下面谈谈本人对素描的理解,又或者可以说是十几年来教与学的体会。下面几部分有内容上的交叉,这是素描的综合性决定的,每一部分只是素描综合体中的一个理解侧面,它们的关系是分解与重组。 1. 理解多少就能表现多少 总体来讲,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过程是脑、眼与手高度结合的人的活动。大脑是总指挥,充实的理性显得尤为重要;眼睛偏感性,生动、鲜活,但常常出现片面与误差;手只是实现脑眼商量的结果的工具,只要听话就行了,属于技术类(当然还有其它工具)。所以大脑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只有思考才会有创新,会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首先,要学美术史,了解美术的发展过程,了解诸大师独特的成长过程、艺术理念、风格区别及技巧表达,经过不断评判思考后才能给自己正确地定位,促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从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复浪费;学习素描就不能不学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鲁本斯、康伯夫,仅仅知道契斯恰科夫是不够的。解剖学、透视学诞生给素描注入了更多的科学理性因素,而解剖学、透视学这两门学科就需要花时间精力去学习与掌握,比如:表现一个人,仅仅了解表面的轮廓起伏而不知道其下的骨骼构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视觉上的透视变形是不行的;每画一条线、一个起伏都要能体现解剖学和透视学知识,这些内在知识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构图知识使素描作品更趋于完美和个性化,更有画面感、更有艺术性。对结构、特征、比例、形体、朝向、节奏、对比、点、线、面等要素的熟练运用与驾驭,无疑对素描的充分表达起到深度与广度的关键作用,几何概念的把握与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画面的宏观与微观的调控作用。照相机的发明、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素描从客观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关注后工业化人的思想情感的无限空间,素描更呈现多元风貌。 显然,拥有如此丰厚的知识储备,你就要做个优秀的指挥家,而且要在直觉、激情中尽情地艺术表现。 2. 基础·能力·素质

美术鉴赏论文《鲁昂大教堂》

作者简介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画作。这大概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个特色。1892—974年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房子,从天明开始动笔,随着阳光的变化作画,一天下来,作品竟有20件。在进行这种创作时,他常常是很早起来,满载着成车的画布,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两个小时改画一幅。 作品赏析 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连作,就是依据阳光不同时刻在教堂粗砺壁面上的投射效果、精微观察写生的。全作20幅的卢昂大教堂组画中所见的景物都是同一面石墙,同一个角度。塔楼,门廊,尖塔和廊柱。莫奈为了把握光与色的无穷变幻,他追踪阳光,同时张起数块画布,每当光线偏移,就立即在另一幅相应的画面上作画。在十二幅连作中,我们熟知清晨、正午和黄昏时刻三幅,这不同色调表情的卢昂大教堂,就是以对自然光色的视觉印象为依据,将瞬息即逝的色彩变化凝固在画面上,使它神奇而辉煌地呈现出色调表情来。那最精彩的画面,评论家称之为“大气的戏剧” “一个是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教堂,一个是吟诵电光石火的诗人,”大教堂在瞬间大自然的光辉中希求超凡尘外的永恒信念。莫奈却在永恒的自然中寻求瞬间的印象。这种对比是如此强烈,他们的意念相互交会却又完全悖离。然而“再无他物能比大教堂更多地提供自然的印象了。同样,改变19世纪绘画地那场运动也是自然主义的。”他们对自然尊崇,与陈旧而桎梏的传统决裂,追求真实,独具创造力;他们都热爱光,渲染光,依靠光的无穷变化来丰富自己。“他们因为精于计算而敢作敢为,这是他们着了魔似的孜孜以求的逻辑的胜利,是通过琢磨的石头或响亮的颜色而实现的。”表面虽有不同,内里却一脉相承,在他们的艺术表现中,我们看到了法兰西的民族天性,也因此看到法国辉煌艺术的标志。 “在我们的时代,这个以追求永恒开始的故事,却通过留住那难以把握的瞬间的努力,达到了顶点。”布尔斯廷如是说。 结束语 莫奈以其86岁的漫长人生始终如一的将创作热情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常常可以从普通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他可以就同一处场景画出十几幅作品。《鲁昂大教堂》的成就,不仅奠定了莫奈的地位,也说明了在美术史上又出现了一幅惊世佳作。

美术鉴赏——从“天空”看西方印象派油画的光、影视觉效果

视点 ——从“天空”看西方印象派油画的光、影视觉效果 VS 莫奈《印象·日出》西斯莱《莫瑞桥》 印象派油画:印象派(Impressionism)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序。把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印象派是现实主义画派发展到极端产生的,早期印象主义画家马奈原也是现实主义的,印象主义画家强调真实的世界就存在于眼睛的观察之中,只有色彩和光影,不在乎物体的实质。所以印象派画家经常创作一些“系列”作品,如莫奈的“干草堆”、“睡莲” 等,描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同一场景。印象主义画家将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画作使人如同面对一扇打开的窗户,极度真实,但不关心绘画的内容。以后所有画家都从印象派画家那里吸收到色彩表现的方法。印象派著名画家除了上述外,还有雷诺阿、西斯莱、德加、毕沙罗等。 克劳德·莫奈绘画风格: 他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为此,他经常到各地旅行写生,观察大自然景色的变化,捕捉阳光、空气在物体上的微妙变化。他的一生精力主要用在外光的探索上。 他描绘不同时间阳光照射下景物所反映的色泽,使画家对色彩的观察理解大大地深入了一步。在彩色照相尚未发明之前,像莫奈这样对自然色调的如此观察入微是很令人叹服的。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绘画风格: 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印象。

简介世界著名74幅油画

简介世界著名74幅油画 1、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这可是人家1807年画的,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2、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3、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4、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5、安格尔《大宫女》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

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尖锐,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6、约翰·埃·密莱《盲女》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7、拉斐尔《雅典学院》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8、柯罗《珍珠女郎》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9、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10、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