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3教案1.2.2组合

选修2-3教案1.2.2组合
选修2-3教案1.2.2组合

1.2.2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

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m

n A 与组合数 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

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能列举出某种方法时,让学生通过交换元素位置的办法加以鉴别.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

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

m

n

C

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5.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 (,,m n N m n *

∈≤) 6阶乘:!n 表示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规定0!1=.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m

n A =

!

()!

n n m -

8.提出问题:

示例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示例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引导观察:示例1中不但要求选出2名同学,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示例2只要求选出2名同学,是与顺序无关的引出课题:组合..

. 二、讲解新课:

1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

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说明:⑴不同元素;⑵“只取不排”——无序性;⑶相同组合:元素相同 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还是排列

(1)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民航站之间的直达航线上,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机票价?

(2)高中部11个班进行篮球单循环比赛,需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3)从全班23人中选出3人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三个职务,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选出三人参加某项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4)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5)10个人互通电话一次,共多少个电话? 问题:(1)1、2、3和3、1、2是相同的组合吗? (2)什么样的两个组合就叫相同的组合

2.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 3.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1)从4个不同元素,,,a b c d 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数3

4C 是多少呢?

启发:由于排列是先组合再排列.........,而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3

4A 可以求得,故我们可以考察一下3

4C 和3

4A 的关系,如下: 组 合 排列

dcb

cdb bdc dbc cbd bcd bcd dca cda adc dac cad acd acd dba bda adb dab bad abd abd cba bca acb cab bac abc abc ,

,

,

,,,,,,,,,,

,,,,,

,,→→→→ 由此可知,每一个组合都对应着6个不同的排列,因此,求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3

4A ,可以分如下两步:① 考虑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组合,共有

3

4C 个;② 对每一个组合的3个不同元素进行全排列,各有33A 种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得:

34A

?34

C 33

A ,所以,3334

34

A A C =.

(2)推广: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m

n A ,可以分如下两步: ① 先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m

n C ;

② 求每一个组合中m 个元素全排列数m

m A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m

n A =m

n C m

m A ?. (3)组合数的公式:

(1)(2)(1)

!

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

或)!

(!!

m n m n C m

n -=

,,(n m N m n ≤∈*且 规定: 0

1n

C =. 三、讲解范例:

例2.用计算器计算7

10C . 解:由计算器可得

例3.计算:(1)4

7C ; (2)7

10C ;

(1)解: 4

77654

4!

C ???=

=35;

(2)解法1:7

10109876547!

C ??????==120.

解法2:7

1010!1098

7!3!3!C ??=

=

=120. 例4.求证:1

1+?-+=m n m n

C m

n m C . 证明:∵)!

(!!

m n m n C m

n -=

11

1!

(1)!(1)!

m n

m m n C n m

n m m n m +++?=

?

--+-- =

1!

(1)!()(1)!m n m n m n m +?

+--- =

!

!()!

n m n m -

∴1

1+?-+=

m n m

n C m

n m C 例5.设,+∈N x 求3

211

32-+--+x x x x C C 的值

解:由题意可得:?

?

?-≥+-≥-3211

32x x x x ,解得24x ≤≤, ∵x N +∈, ∴2x =或3x =或4x =,

当2x =时原式值为7;当3x =时原式值为7;当4x =时原式值为11.

∴所求值为4或7或11.

例6. 一位教练的足球队共有 17 名初级学员,他们中以前没有一人参加过比赛.按照足球比赛规则,比赛时一个足球队的上场队员是11人.问:

(l)这位教练从这 17 名学员中可以形成多少种学员上场方案?

(2)如果在选出11名上场队员时,还要确定其中的守门员,那么教练员有多少种方式做这件事情?

分析:对于(1),根据题意,17名学员没有角色差异,地位完全一样,因此这是一个从 17 个不同元素中选出11个元素的组合问题;对于( 2 ) ,守门员的位置是特殊的,其余上场学员的地位没有差异,因此这是一个分步完成的组合问题.

解: (1)由于上场学员没有角色差异,所以可以形成的学员上场方案有 C }手= 12 376 (种) .

(2)教练员可以分两步完成这件事情:

第1步,从17名学员中选出 n 人组成上场小组,共有11

17C 种选法; 第2步,从选出的 n 人中选出 1 名守门员,共有1

11C 种选法. 所以教练员做这件事情的方法数有

1111711C C ?=136136(种).

例7.(1)平面内有10 个点,以其中每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2)平面内有 10 个点,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以平面内 10 个点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即线段共有

210

109

4512

C

?=

=?(条). (2)由于有向线段的两个端点中一个是起点、另一个是终点,以平面内10个点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即有向线段共有

21010990A =?=(条).

例8.在 100 件产品中,有 98 件合格品,2 件次品.从这 100 件产品中任意抽出 3 件 .

(1)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

(2)抽出的 3 件中恰好有 1 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3)抽出的 3 件中至少有 1 件是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

解:(1)所求的不同抽法的种数,就是从100件产品中取出3件的组合数,所以共有

3100

1009998

123

C

??=

??= 161700 (种).

(2)从2 件次品中抽出 1 件次品的抽法有1

2C 种,从 98 件合格品中抽出 2 件合格品的抽法有2

98C 种,因此抽出的 3 件中恰好有 1 件次品的抽法有

12298C C ?=9506(种).

(3)解法 1 从 100 件产品抽出的 3 件中至少有 1 件是次品,包括有1件次品和有 2 件次品两种情况.在第(2)小题中已求得其中1件是次品的抽法有1

2

298C C ?种,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抽出的3 件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的抽法有

12298C C ?+21298C C ?=9 604 (种) .

解法2 抽出的3 件产品中至少有 1 件是次品的抽法的种数,也就是从100件中抽出3 件的抽法种数减去3 件中都是合格品的抽法的种数,即

3310098C C -=161 700-152 096 = 9 604 (种).

说明:“至少”“至多”的问题,通常用分类法或间接法求解。 变式:按下列条件,从12人中选出5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1)甲、乙、丙三人必须当选; (2)甲、乙、丙三人不能当选; (3)甲必须当选,乙、丙不能当选; (4)甲、乙、丙三人只有一人当选; (5)甲、乙、丙三人至多2人当选; (6)甲、乙、丙三人至少1人当选; 例9.(1)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同学,每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902

22

42

6=??C C C .

(2)从5个男生和4个女生中选出4名学生参加一次会议,要求至少有2名男生和1

名女生参加,有多少种选法?

解:问题可以分成2类:

第一类 2名男生和2名女生参加,有22

5460C C =中选法; 第二类 3名男生和1名女生参加,有31

5440C C =中选法

依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100种选法错解:211

546240C C C =种选法引导学生用直接法检验,可知重复的很多

例10.4名男生和6名女生组成至少有1个男生参加的三人社会实践活动小组,问组成方法共有多少种?

解法一:(直接法)小组构成有三种情形:3男,2男1女,1男2女,分别有34C ,

1

624C C ?,2

614C C ?,

所以,一共有34C +1624C C ?+2

614C C ?=100种方法. 解法二:(间接法)1003

6310=-C C

组合数的性质1:m

n n

m n C C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剩下n m -个元素.因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下的n - 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 个元素中取出n - 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m n n m n C C -=.在这里,主要体现:“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

)]!([)!(!m n m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又 )!

(!!m n m n C m

n -=

,∴n n m n C C -=

说明:①规定:10

=n C ;

②等式特点: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③此性质作用:当2

n m >时,计算m n C 可变为计算m

n n C -,能够使运算简化. 例如2001

2002C =2001

20022002

-C =1

2002C =2002;

④y

n x

n C C =y x =?或n y x =+. 2.组合数的性质2:m

n C 1+=m

n C +1

-m n

C .

一般地,从121,,,+n a a a 这n +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是m

n C 1+,这些

组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含有元素1a ,一类不含有1a .含有1a 的组合是从132,,,+n a a a 这n 个元素中取出m -1个元素与1a 组成的,共有1

-m n

C 个;不含有1a 的组合是从

132,,,+n a a a 这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组成的,共有m

n C 个.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以

得到组合数的另一个性质.在这里,主要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含与不含其元素”的分类思想.

证明:)]!1([)!1(!)!(!!1---+

-=+-m n m n m n m n C C m n m n )!

1(!!)1(!+-++-=m n m m n m n n )!1(!!)1(+-++-=m n m n m m n )!

1(!)!1(+-+=m n m n m n C 1+= ∴m n C 1+=m n C +1

-m n

C .

说明:①公式特征:下标相同而上标差1的两个组合数之和,等于下标比原下标多1而上标

与大的相同的一个组合数;

②此性质的作用:恒等变形,简化运算

例1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不同的7个白球和1个黑球, (1)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共有多少种取法?

(2)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含有1个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3)从口袋内取出3个球,使其中不含黑球,有多少种取法?

解:(1)5638=C ,或=38C +27C 37C ,;(2)2127=C ;(3)353

7=C . 例12.(1)计算:6

9584737C C C C +++; (2)求证:n m C 2+=n m C +12-n m C +2

-n m C .

解:(1)原式4565664

889991010210C C C C C C C =++=+===;

证明:(2)右边1121112()()n n n n n n n

m m m m m m m C C C C C C C ----+++=+++=+==左边

例13.解方程:(1)3

213

1

13-+=x x C C ;(2)解方程:3

33

22210

1+-+-+=

+x x x x x A C C . 解:(1)由原方程得123x x +=-或12313x x ++-=,∴4x =或5x =,

又由1113

12313x x x N *?≤+≤?≤-≤??∈?

得28x ≤≤且x N *

∈,∴原方程的解为4x =或5x =

上述求解过程中的不等式组可以不解,直接把4x =和5x =代入检验,这样运算量小得多.

(2)原方程可化为2

333110x x x C A -++=

,即5

333

110

x x C A ++=,∴(3)!(3)!5!(2)!10!x x x x ++=-?,

11

120(2)!10(1)(2)!

x x x x =

-?-?-, ∴2

120x x --=,解得4x =或3x =-, 经检验:4x =是原方程的解

例14.证明:p

n p m p m p n n m C C C C --?=?。

证明:原式左端可看成一个班有m 个同学,从中选出n 个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在选出的n 个同学中,p 个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余下的p n -个同学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选法数。原式右端可看成直接在m 个同学中选出p 个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在余下的p m -个同学中选出p n -个同学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的选法数。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5.证明:++-1

1

m m

n m

m n C C C C …m

n m m m n C C C +=+0(其中m n ≥)

。 证明:设某班有n 个男同学、m 个女同学,从中选出m 个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可分为

1+m 类:男同学0个,1个,…,m 个,则女同学分别为m 个,1-m 个,…,0个,共有选法数为++-1

1

m m

n m

m n C C C C …0m m n C C +。又由组合定义知选法数为m

n m C +,故等式成立。

例16.证明:+++3

2

1

32n n n C C C (1)

2

-=+n n

n n nC 。

证明:左边=+++3

2

1

32n n n C C C …n

n nC +=+++3

1

32

1

21

1

1n n n C C C C C C …n

n n C C 1

+, 其中i

n i C C 1

可表示先在n 个元素里选i 个,再从i 个元素里选一个的组合数。设某班有n 个同学,选出若干人(至少1人)组成兴趣小组,并指定一人为组长。把这种选法按取到的人数

i 分类(,,21

=i …n ,),则选法总数即为原式左边。现换一种选法,先选组长,有n 种选法,再决定剩下的1-n 人是否参加,每人都有两种可能,所以组员的选法有1

2-n 种,所以

选法总数为1

2

-n n 种。显然,两种选法是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7.证明:+++3

2

2

2

1

32n n n C C C (2)

2

2

)1(-+=+n n

n n n C n 。

证明:由于i

n i i i

n C C C C i 1

1

2

=可表示先在n 个元素里选i 个,再从i 个元素里选两个(可重复)的组合数,所以原式左端可看成在例3指定一人为组长基础上,再指定一人为副组长

(可兼职)的组合数。对原式右端我们可分为组长和副组长是否是同一个人两种情况。若组长和副组长是同一个人,则有1

2

-n n 种选法;若组长和副组长不是同一个人,则有

22)1(--n n n 种选法。∴共有12-n n +22)1(--n n n 22)1(-+=n n n 种选法。显然,两种选法是

一致的,故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例18.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02年夏季在韩国、日本举办、五大洲共有32支球队有幸参加,他们先分成8个小组循环赛,决出16强(每队均与本组其他队赛一场,各组一、

二名晋级16强),这支球队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亚军,此外还要决出第三、四名,问这次世界杯总共将进行多少场比赛?

答案是:64224882

4=++++C ,这题如果作为习题课应如何分析

解:可分为如下几类比赛:

⑴小组循环赛:每组有6场,8个小组共有48场;

⑵八分之一淘汰赛:8个小组的第一、二名组成16强,根据抽签规则,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8强,共有8场;

⑶四分之一淘汰赛:根据抽签规则,8强中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4强,共有4场;

⑷半决赛:根据抽签规则,4强中每两个队比赛一场,可以决出2强,共有2场; ⑸决赛:2强比赛1场确定冠亚军,4强中的另两队比赛1场决出第三、四名 共有2场.

综上,共有64224882

4=++++C 场

四、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7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擂台赛,决出新的擂主,则共需进行的比赛场数为( ) A .42 B .21 C .7 D .6 3.如果把两条异面直线看作“一对”,则在五棱锥的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有( ) A .15对 B .25对 C .30对 D .20对

4.设全集{},,,U a b c d =,集合A 、B 是U 的子集,若A 有3个元素,B 有2个元素,且

{}A B a = ,求集合A 、B ,则本题的解的个数为 ( )

A .42

B .21

C .7

D .3

5.从6位候选人中选出2人分别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有 种不同的选法 6.从6位同学中选出2人去参加座谈会,有 种不同的选法 7.圆上有10个点:

(1)过每2个点画一条弦,一共可画 条弦;

(2)过每3个点画一个圆内接三角形,一共可画 个圆内接三角形8.(1)凸五边形有 条对角线;(2)凸n 五边形有 条对角线

9.计算:(1)315C ;(2)34

68C C ÷.

10.,,,,A B C D E 5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1)共需比赛多少场?(2)若各队的得分互不相同,则冠、亚军的可能情况共有多少种? 11.空间有10个点,其中任何4点不共面,(1)过每3个点作一个平面,一共可作多少个平面?(2)以每4个点为顶点作一个四面体,一共可作多少个四面体? 12.壹圆、贰圆、伍圆、拾圆的人民币各一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币值? 13.写出从,,,,a b c d e 这5个元素中每次取出4个的所有不同的组合

答案:1. (1)组合, (2)排列 2. B 3. A 4. D 5. 30 6. 15

7. (1)45 (2) 120 8. (1)5(2)(3)/2n n - 9. ⑴455; 7

10. ⑴10; ⑵20 11. ⑴3

10120C =; ⑵4

10C =

12. 12344

444421C C C C +++=-=

13. ,,,a b c d ; ,,,a b c e ; ,,,a b d e ; ,,,a c d e ; ,,,b c d

五、小结 :组合的意义与组合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从而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必要时要利用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

学生探究过程:(完成如下表格)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题型多样新颖且贴近生活,解法灵活独到但不易掌握,许多学生面对较难问题时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尤其当从正面入手情况复杂、不易解决时,可考虑换位思考将其等价转化,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

教科书在研究组合数的两个性质①m

n n

m

n C C -=,②1

1-++=m n

m n m n C C C 时,给出了组合

数定义的解释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问题的模型,把等式两边看成同一个组合问题的两种计算方法,由组合个数相等证出要证明的组合等式。这种构造法证明构思精巧,把枯燥的公式还原为有趣的实例,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本文试给几例以说明。

教学反思:

1注意区别“恰好”与“至少”

从6双不同颜色的手套中任取4只,其中恰好有一双同色的手套的不同取法共有多少种 2特殊元素(或位置)优先安排

将5列车停在5条不同的轨道上,其中a 列车不停在第一轨道上,b 列车不停在第二轨道上,那么不同的停放方法有种

3“相邻”用“捆绑”,“不邻”就“插空”

七人排成一排,甲、乙两人必须相邻,且甲、乙都不与丙相邻,则不同的排法有多少种 4、混合问题,先“组”后“排”

对某种产品的6件不同的正品和4件不同的次品,一一进行测试,至区分出所有次品为止,若所有次品恰好在第5次测试时全部发现,则这样的测试方法有种可能? 5、分清排列、组合、等分的算法区别

(1)今有10件不同奖品,从中选6件分给甲一件,乙二件和丙三件,有多少种分法?

(2) 今有10件不同奖品, 从中选6件分给三人,其中1人一件1人二件1人三件, 有多少种分法?

(3) 今有10件不同奖品, 从中选6件分成三份,每份2件, 有多少种分法? 6、分类组合,隔板处理

从6个学校中选出3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校至少有1人,这样有几种选法?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课题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的意义,弄清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组合数公式,弄清组合数和排列数的区别与联系。 3.会应用组合及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案重点组合的应用 教案难点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课型新授教案方法问题情境教 案法,启发 … 教具 多媒体 课后反思 再有了排列部分的学习之后,组合 与组合数定义、公式学起来就比较好 理解了,定义通过相比较,找出相同 点与不同点,识记、理解效果较好。 授课时 间 2014年10 月21 日 第7 周星期一第1、2 节 板书设计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组合与组合数 二、组合数公式 】 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四、应用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 @ 一、引例导入 在北京、上海、广州民航站的直达航线之间,有多少种不 同的飞机票价(假定两地间的往返票价和仓位票价是相同 的) 二、新知探究 ! 列举 北京——上海(上海——北京)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 上海——广州(广州——上海)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 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 号表示 想一想: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 列与组合有何关系 abcabc bac cab ] acb bca cba abdabd bad dab adb bda dba acdacd cad dac adc cda dca adc bcd cbd dbc bdc cdb dcb A3 4 =C3 4 ×A3 3 从而探究得到: 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 m n ,可以分 , 出示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举例 、 引导学生 理解记忆 —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回答 成员补充 给予课堂评价 、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课题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的意义,弄清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组合数公式,弄清组合数和排列数的区别与联系。 3.会应用组合及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案重点组合的应用 教案难点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课型新授教案方法问题情境教 案法,启发 教具多媒体 课后反思 再有了排列部分的学习之后,组合 与组合数定义、公式学起来就比较好 理解了,定义通过相比较,找出相同 点与不同点,识记、理解效果较好。 授课时 间 2014年10 月21 日 第7 周星期一第1、2 节 板书设计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组合与组合数 二、组合数公式 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四、应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引例导入 在北京、上海、广州民航站的直达航线之间,有多少种不 同的飞机票价?(假定两地间的往返票价和仓位票价是相 同的) 二、新知探究 列举 北京——上海(上海——北京)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 上海——广州(广州——上海)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 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 号表示 想一想: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 列与组合有何关系? abcabc bac cab acb bca cba abdabd bad dab 出示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举例 引导学生 理解记忆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回答 成员补充 给予课堂评价

排列组合教案

数学广角 《课题一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的内容---排列、组合。 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经历找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过程,体验排

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去广场吗?为什么? 走进新课 师:今天我们也要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哪呢?课件(数学广角)对,那里没有好吃的,好玩的,但是那里有趣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儿解决他们,想去吗? 在去之前,我们先打扮一下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这有四件衣服(课件)你喜欢那套衣服,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选择。那到底能搭配多少套呢?拿出手中的学具摆摆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你喜欢那一套,我们就在心理穿上你喜欢的衣服去数学广角了。 展开活动 1、开启大门 数学广角的大门是由1和2 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 门的密码可能是那些数? 生;12、21。 师: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案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组合的意义,弄清组合与排列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组合数公式,弄清组合数和排列数的区别与联系。 3.会应用组合及组合数公式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教案重点组合的应用 教案难点组合的概念、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课型新授教案方法问题情境教 案法,启发 教具多媒体 课后反思 再有了排列部分的学习之后,组 合与组合数定义、公式学起来就比 较好理解了,定义通过相比较,找 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识记、理解效 果较好。 授课时 间 2014年 10 月 21 日 第7 周星期一第1、2 节 板书设计 2.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组合与组合数 二、组合数公式 三、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四、应用

教案环节教学内容教案互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引例导入 在北京、上海、广州民航站的直达航线之间,有多少种不 同的飞机票价(假定两地间的往返票价和仓位票价是相同 的) 二、新知探究 列举 北京——上海(上海——北京)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 上海——广州(广州——上海)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 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 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 号表示 想一想:从4个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个元素的 排列与组合有何关系 abcabc bac cab acb bca cba abdabd bad dab adb bda dba acdacd cad dac adc cda dca adc bcd cbd dbc bdc cdb dcb A3 4 =C3 4 ×A3 3 从而探究得到: 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 m n ,可以分 如下两步完成, 出示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举例 引导学生 理解记忆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回答 成员补充 给予课堂评价 理解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作者:万连飞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及其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利用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组合数公式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2.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的第二种形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1) 组合数公式: )! (!!! )1()1(m n m n m m n n n c p p c m n m m m n m n -= --???-= = } (n,m ∈N,且m ≤N) 二、新课讲授: 1. 通过具体的实例,丰富学生对性质1的感性认识,并加以证明,再讲它的应用。 (1) 利用组合数的公式,考察: c 9 11与 c 2 11, c 7 10与 c 3 10, c 67 与c 1 7 的关系,并能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逐个叫学生回答,板书) ∵ !210 11!2!9!119 11?== c , 又 !210112 11 ?=c , ∴ c 9 11 = c 2 11 ; ∵! 38 910!3!7!107 10??==c 又!389103 10 ??=c ∴ c c 3 10 710=; ∵ !1!6!76 7= c

又 !171 7= c ∴c 6 7=c 1 7。 由不完全归纳可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 定理1:c m n = c m n n -,(n,m ∈N,且m ≤N) (2)定理1的证明。要证明这个等式成立,即证明两个量相等。那么,证明两个量相等有声么方法呢?(指明学生回答) 方法一:“若两个数都等于第三个数,则这两个数相等 ”。 我们知道, )!(!! m n m n c m n -= , !)!(!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显然, !)!(!m m n n -等于!)!(! m m n n -。于是可得下面的证明。 证明:∵)!(!! m n m n c m n -= , 又!)!(! )]!([)!(!m m n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 c m n =c m n n -。 (3)性质1的另一种解释: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并成一组,那么,剩下的n-m 个元素也成一组;反之,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那么剩下的m 个元素也成一组。所以,它们的组合是一一对应的,故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的组合数是c m n 等于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组合数 c m n n -,即c m n =c m n n -。 (4)当 2 n m > 时,利用这个公式,可是 c m n 的计算简化。如: 36218 92 97 997 9=??= ==-c c c ,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组合问题和排列问题的区别,会用组合数公式,会算简单的组合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排列问题,推理出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锻炼学生的类比的 思想方法,逐步培养探索问题的精神,善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的到组合的定义和组合数的公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 排列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强调的是顺序) 排列数公式: (1)(2)(1) m n A n n n n m =---+ L ! ()! m n n A n m = - 引入 问题一:某娱乐公司要从鹿晗、权志龙、邓超,3名大腕任意选出2名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试问该娱乐公司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1、试用列举法求解 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并说出答案 学:鹿晗、权志龙;鹿晗、邓超;权志龙、邓超 2、邓超、鹿晗与鹿晗、邓超是一种安排方式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没有要求顺序。 总结:我们只要选出人,并成一组,形成组合即可,这个过程就是组合形成的过程。仿照排列的定义可以得到组合的定义。 一组合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问题二 某娱乐公司要从鹿晗、权志龙、邓超,3名大腕任意选出2名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参加上午活动,另外一名参加下午的活动,试问该娱乐公司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学:鹿晗、权志龙;权志龙、鹿晗 鹿晗、邓超;邓超、鹿晗 邓超、权志龙;权志龙、邓超

人教版的高中的数学《排列组合的》教案设计

排列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l)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 2班,轮船有 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 n种不同的方法. (2)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 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

组合教案

1. 2.2组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 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过程与方法: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m n A 与组合数 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 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 +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5.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 阶乘:!n 表示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0!1=.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m n A = ! ()! n n m - 8.提出问题: 示例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示例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引导观察:示例1中不但要求选出2名同学,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示例2只要求选出2名同学,是与顺序无关的引出课题:组合.. m n C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1】教案全集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巩固练习: 教材 P4 1、2、3 4.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高中数学教案——组合 第一课时

课题:10.3组合(一) 教学目的: 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 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能列举出某种方法时,让学生通过交换元素位置的办法加以鉴别.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 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 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绩溪县实验小学 吴晓秋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112例1、例2。 教学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 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 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操作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 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 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事 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想和我一起去数学广角吗?相信凭借你们的智慧,今天一定会玩的非常开心! 二、操作探究 1、破译密码——体会排列。 (1)初步体会 课件出示:请输入密码 密码提示:用1、2、3组成的三位数。 有多少种可能性? (2)深入探究 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共有几种可能?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写在答题卡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写法。 (3)比较优化: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输入密码,开启数学广角 2、握手庆贺——体会组合 (1)实际感知 同桌互相握手庆贺合作愉快。 两个人握手几次?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呢?猜猜看? 现在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作指挥,小组内的另外三个同学握一握,看看一共握手多少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选择小组上台展示有序握手的方法。 (2)提炼符号 有没有好方法把这个结果简单而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呢?用自己喜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第一章统计案例 第一课时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 教学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差异,了解判断刻画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教学难点:解释残差变量的含义,了解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2. 复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步骤:收集数据→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方程进行预报.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例1 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 (分析思路→教师演示→学生整理)

第一步:作散点图第二步:求回归方程第三步:代值计算 ②提问: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一定是60.316kg吗? 不一定,但一般可以认为她的体重在60.316kg左右. ③解释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事实上,观察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女大学生的体重y和身高x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用一次=+来严格刻画(因为所有的样本点不共线,所以线性模型只能近似地刻画身高和体函数y bx a 重的关系). 在数据表中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为48kg、57kg和61kg,如果能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那么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在学生的体重应相同. 这就说明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的结果e(即残差变量或随机 =++,其中残差变量e中包含体重变量)引入到线性函数模型中,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bx a e 不能由身高的线性函数解释的所有部分. 当残差变量恒等于0时,线性回归模型就变成一次函数模型. 因此,一次函数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2.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一条直线,这时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这组数据就越好,此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 3. 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人教版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 排列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实用文档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l)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 2班,轮船有 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21在第n 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十m2n1十…十m种不同的方法.n(2)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组合与组合数教案

7.3.1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教学目的: 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3.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情境设置 一、问题1 (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二、问题2 有6本不同的书: (1)取出3本分给三个同学每人1本,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取出4本给甲,有几种不同的取法? 三、温故而知新 什么叫做排列?排列的特征是什么? 一般地说,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新知探究 一、组合定义 1、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不论次序地构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这是它的根本区别. 3、排列与组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共同点:都要“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 不同点:对于所取出的元素,排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而组合却是“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 4、什么是两个相同的排列? 5、什么是两个相同的组合? 二、组合数 1、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 记为 三、即时体验 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m n C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教案全套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伸缩变换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四、知识链接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研究曲线与方程间的关系? 五、学习过程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某信息中心接到位于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巨响的时间比它们晚了4s。已知各观测点到中心的距离是1020m,试确定

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各观测点均在同一平面上) 问题1: 思考1:问题1:用什么方法描述发生的位置? 思考2: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问题2:还可以怎样描述点P的位置? B例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b2+c2=5a2,BE,CF分别为边AC,CF上的中线,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探究BE与CF的位置关系。 探究:你能建立不同的直角坐标系解决这个问题吗?比较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直角坐标系应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选择适当坐标系的一些规则: 如果图形有对称中心,可以选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 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可以选对称轴为坐标轴 使图形上的特殊点尽可能多地在坐标轴上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思考1:怎样由正弦曲线y=sinx 得到曲线y=sin2x? 坐标压缩变换: 设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纵坐标不变,将横 坐标x 缩为原来 1/2,得到点P’(x’,y’).坐标对应关系为: ?????==y y x x ''21通常把上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压缩变换。 思考2:怎样由正弦曲线y=sinx 得到曲线y=3sinx?写出其坐标变换。 设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 3倍,得到点P’(x’,y’).坐标对应关系为: ???==y y x x 3' '通常把上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伸长变换。

《7.3.1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7.3.1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组合和组合数的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②培养归纳概括能力;③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组合、组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区分 一、课前预习 1.从n 个______的元素中,____________个元素________,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两个组合相同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n 个______的元素中______________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_______,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______表示.且组合数公式为)*,,.(___________n m N m n C m n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________=m n A 。 组合数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n C 规定 0n C =______. 3.组合数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 怎样区分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 二、课上学习 (1)写出从甲、乙、丙三个元素种任取两个元素的所有组合:(请比较组合与排列的关系) (2) 写出从A,B,C,D,E 五个元素中任取3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例2、计算:(1)28310 C C + (2)1010063858)(C C C C ++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高二数学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 问题。 教学重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性质进行一些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排列和组合的有关内容: 强调:排列——次序性;组合——无序性. 2.练习 1:求证:1 1--= m n m n C m n C . (本式也可变形为: 11 --=m n m n nC mC ) 2:计算:① 3 10 C 和710 C ; ② 2 637 C C -与36 C ;③ 511 411 C C +

(此练习的目的为下面学习组合数 的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二、新授内容 : 1 m n n m n C C -=. 理解: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后,剩下n - m 个元素.因 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每一个组合,与剩下的n - m 个元素 的每一个组合一一对应....,所以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等于从这n 个元素中取出n - m 个元素的组合数,即:m n n m n C C -=.在这里, 我们主要体现:“取法”与“剩法”是“一一对应”的思想. 证明:∵)! (!! )]!([)!(!m n m n m n n m n n C m n n -= ---= - 又 )! (!!m n m n C m n -= ∴m n n m n C C -= 注:1? 我们规定 1 0=n C 2? 等式特点:等式两边下标同,上标之和等于下标. 3? 此性质作用:当2 n m >时,计算m n C 可变为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组合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4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 教具:教师自己车的ppt。 学具:两人一张新车图片,两人一套数卡(1349)、笔和白纸。 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教学难点:寻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组合方法。 活动过程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新车,引出课题 1.师:车上有什么?汽车由几部分组成? 幼儿:车轮、车灯、车门、方向盘、座位┄┄ 教师小结:汽车由车头、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 2.师:我这里有许多汽车的图片,你们两人一张图片,看图片上的车有什么特别?你喜欢它什么? 幼1:我的汽车车灯特别大、特别亮,晚上开车不怕黑。 幼2:我的汽车车门像大鸟的翅膀,可能还会飞吧! 幼儿在介绍自己汽车的同时,教师把幼儿的汽车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师小结:只要车子在外形和功能上有改变,就成了一辆新车了。 3.师:你在马路上还看见有哪些新车?

幼1:我见过奔驰跑车。 幼2:我见过只有两个座位的轿车。 …… 4.师: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 幼1:看汽车的颜色。 幼2:看汽车的牌子,我家的汽车是东风雪铁龙。 幼3:看汽车牌照。 师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取材,以轻松的观察讨论形式很快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要解决的重点)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播放ppt“应老师的新车”, 师:这是老师的新车,是白色的海南马自达。 师:老师的车牌上有439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幼1:349 幼2:493 幼3:394 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每对孩子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 349493394439349 394┄┄ 师:看看车牌号有重复吗?假如大街上车牌一样,警察会怎样?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选修全套 【选修1-1教案|全套】 目录 目录 .................................................................................................................................................................... I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 第一课时 1.1.1 命题及其关系(一) (1) 第二课时 1.1.2 命题及其关系(二) (1) 第一课时 1.2.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 (2) 第二课时 1.2.2充要条件 (3) 第一课时 1.3.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 (4) 第二课时 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二) (5) 1.4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其否定 (6)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6) 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6) 2.1.2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7) 2.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8) 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9) 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 (10) 2.2.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二) (11) 2.3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 (12) 2.3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二) (12) 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 (13) 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二) (14)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16) 第一课时 3.1.1导数的概念(一) (16) 第二课时 3.1.1 导数的概念(二) (16) 第三课时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7) 第四课时导数的四则运算 (18) 第五课时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 (19) 第六课时导数的计算习题课 (20)

组合和组合数教学设计

组合和组合数公式

1.2.2组合和组合数公式 一、内容分析: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生易于辨别组合、全排列问题,而排列问题就是先组合后全排列.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两定义的关系后,按以下两步思考:首先要考虑如何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元素来,选出元素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对元素进行排队,即第一步仅从组合的角度考虑,第二步则考虑元素是否需全排列,如果不需要,是组合问题;否则是排列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大都来源于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所熟悉的情景,解题思路通常是依据具体做事的过程,用数学的原理和语言加以表述.也可以说解排列、组合题就是从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具体情景的出发,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抽象出“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的过程.据笔者观察,有些同学之所以学习中感到抽象,不知如何思考,并不是因为数学知识跟不上,而是因为平时做事、考虑问题就缺乏条理性,或解题思路是自己主观想象的做法(很可能是有悖于常理或常规的做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一道在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怎么做事就怎么分析,若能借助适当的工具,模拟做事的过程,则更能说明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