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考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的形态:P4

1.家庭教育

2.社会教育

3.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导形态。

三种教育形态的功能整合: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他们也有各自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有利于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实现教育的整体效应。P5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出来的教师所进行的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力比较强;

学校教育能对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选择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P5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1.教育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

教育者要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P6教育目的的作用:

1.规范作用:①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方向;②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③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④规范了学校管理。

2.激励功能;

3.选择功能;

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重要依据。P8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20世纪后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信息化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小学生的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

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又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材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3.全面性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作用

2.控制作用

3.激励作用

4.情感交流作用

第二节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1.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学校组织的机构类型:

1.直线型结构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P3

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P3

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1.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作用,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4.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教材:

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3.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4.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主体性和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和间接性

6.系统性

教师的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程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6.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一般是新老师。

2.关注情境阶段: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

第三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40--41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个案法

5.历史法

6.比较法

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教育调查法的类型:

1.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2.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

调查。

3.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教育调查的基本方法:

1.抽样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

3.访谈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48--49,选择题或简答题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P49--53 材料分析题或教学设计题

1.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①选择研究课题;②查阅研究文献;③提出研究假设;

④设计研究方案;

2.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①研究条件的控制;②操作定义的执行;③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④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①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②研究成果的表述;

第四节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角色:P55--56 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P58

1.三阶段发展论: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2.五阶段发展论:新手、进步中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

3.原型发展论:方向就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由新手到专家的过程。

专家型教师的三个基本特征:P61

1.丰富的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

2.解决教学问题的高效率

3.对教学的洞察力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P61--62 选择题或简答题

1.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2.拓展个人专业知识

3.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与学生及他人的交往能力、创新能力。

4.建构教师专业人格

5.形成专业思想

6.发展专业自我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P63--64

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个体学习、互动学习、团队学习。

2.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3.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①行动研究的过程: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并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反思总结。②行动、合作与反思相结合。

4.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学术沙龙、磨课、开展微格教学、展示。

5.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6.专业人士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①阐释教育教学理念;②共拟教育教学方案;③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④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

7.网络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8.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主要包含个人简介、理论学习、听课记录、科研公开课专题、研究课题、文字成果、获奖记录、班主任有班级管理栏。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拟定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

4.进行总结评价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学生发展指导

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①暗适应:由亮转暗;②明适应:由暗转亮。

2.感觉对比:①同时对比;②继时对比。

3.感觉后像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 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 11岁以上。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P75--77 选择题或简答题

1.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①感知由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②由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③由表面特征向本质特征发展;

2.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由被动变为主动,注意的内容由具体直观发展到抽象概括;

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①由无意思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②由机械识记占优势逐渐向意义识记发展;③由具体形象记忆占主导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4.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得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再次,是发展时间的不同,有的少年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关键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将会带来后续发展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弥补。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发展。

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遗传素质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别差异的重要因素;

4.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环境对人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理解性

3.整体性

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2.干扰说:①前摄抑制②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第二节小学生学习指导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复习的方法:

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凭借物划分:①直观动作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①直觉思维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①聚合思维②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①再造性思维②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①再造想象②创造想象③幻想

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型;

3.应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前有断崖,后有追兵

3.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4.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兴趣的品质:

1.广阔性

2.倾向性

3.稳定性

4.效能性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整合性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自我观察、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育方式;①权威型教养方式;②放纵型教养方式;③民主型教养方式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3.个体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①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②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③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工

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6.除此之外,激发需要、明确目的、积极的鼓励、适当的竞赛、教师的期望等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4.自学的习惯;

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6.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②精细加工策略;③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①计划策略;②监视策略;

③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①学习时间管理;②学习环境设置;③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④学习工具的利用;⑤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原则;

6.个人自我效能感。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1.有效说服:①利用证据,以理服人;②发挥情感,以情动人;

2.树立良好的榜样: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②呈现榜样要注意的问题;③榜样行为示范的方式。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①选择阶段;②赞赏阶段;③行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处罚:①奖励的类型;

②给予奖励要注意的问题;③惩罚的方式。

第四节学生健康指导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征;

2.学习困难综合征;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

5.儿童强迫行为。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让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①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②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③让学生相信代币的作用;④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3.行为塑造法;①目标行为要明确;②正确把握塑造行为的起点;③塑造的步子要适宜;④塑造的步子不宜太快或太慢。

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法。

学生行为训练的基本技术: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第三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概述

我国学校教育最早采用班级教学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道尔顿制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彻底改造。

班级的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①促进个体发展:知识及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社会技能的发展。②满足个体需求;③诊断与矫正个体人格发展。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班级学生群体的活动。

班级管理的内容:

1.对班级整体活动和整体工作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基本工作。

2.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

4.对学生增强体质和卫生保健的管理;

5.对学生校内外课外活动的管理;

6.对班级财务的管理;

7.其他方面的管理。

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开展以班级规则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

第二节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与方法

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1.班级管理计划:是班级管理全过程的起点和指南,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条件和重要手段,对保证班级管理顺利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

2.班级管理的实施:实施计划是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是班级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3.检查:是对班级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是班级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管理计划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4.总结:是班级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承上启下的环节,是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班级管理的方法:

1.目标管理方法:是班级管理者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的方向,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实行自我控制并完成目标的管理方法。

2.制度管理方法:是指班级管理者通过制定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规则制度管理班级,以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3.民主管理方法:是指班级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被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活动,以完成各项任务的管理方式。

4.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是指班级管理者让班级成员依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自己和组织自身的特点,独立自主地管理班级活动的管理方式。

5.情感沟通方法:是指通过情感互访或情感交流来达成默契、理解和实现管理意图的沟通方式。

目标管理方法:

1.目标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①可以使班级全体成员都成为管理者;②可以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③可以使班级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更为主动

2.目标管理的过程:①目标的确定;②目标的执行:组织工作、调整调节和指导工作、协调工作、教育工作;

3.目标的考评:班级管理的结果是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的。

4.实施目标管理方法的要求:①目标的一致性:要以学校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为依据;

②目标的内容应有主次和实施的先后之分;

③目标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是班级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度管理方法:

1.制度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①引导的作用;②警示作用;③纠偏作用

2.班级制度的制定:①要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配合;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③各种制度的内容要明确具体;④要经过班级全体成员的充分讨论;⑤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3.实施制度管理的要求:①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意义;②严格要求,认真检查监督;③执行规章制度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把执行规章制度和规则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民主管理方法:

1.民主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②可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主的熏陶,有利于养成民主的作风;③能够体现师生平等,有利于师生之间思想与情感的沟通,营造和谐班级的气氛,间接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实施班级民主管理的要求:①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具备民主管理的理念;②用平等的人际关系代替有等级的人际关系;③充分发扬民主,努力把班级的民主管理渗透到各个方面去。

学生自主管理方法:

1.学生自主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①学生自主管理有利于促进班组织与每个学生个性之间和谐发展;②学生自主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2.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方法的要求:①强化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②让学生自主确立班级目标,自主制定班规;③试行“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班制”;④班级事务实行“包干负责制”;⑤实行“学生品德行为规范考核制”;⑥建立“班级教导会”制度。

情感沟通方法:

1.情感沟通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很好地利用情感与学生沟通,努力接近学生,在各个方面尽其所能帮助学生,从而彻底消除戒心,融洽师生关系。

2.实施情感沟通的要求:①交心;②要与人和善;③要平等待人;④耐心疏导。

第三节小学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1.思想常规管理;

2.纪律常规管理;

3.学习常规管理;

4.活动交往常规管理;

5.环境卫生常规管理;

6.安全常规管理。

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规范制度管理而轻人性化管理;

2.重课堂教学管理而轻课外活动管理;

3.重封闭性管理而轻开放性管理;

4.重经验型管理而轻科学性管理。

我国班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

小学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①观察法;②谈话法;③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④调查访问。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任务;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建立学生档案;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班集体是指经过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奋斗方向,坚强的领导核心与骨干力量,以及良好的纪律、舆论和班风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拥有以下特征:①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健全的组织机构;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正确的集体舆论;⑤高度的凝聚力。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是班主任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③引导中等生正确地评估自己;④给中等生创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3.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后进生一般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培养兴趣特长,在活动中激发自信。

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

1.学生自评;

2.小组评议;

3.班主任评价;

4.信息反馈。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导向和支配作用;

2.知识能力素质,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专

业基础知识,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决策与应变能力等;

3.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4.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第五节班级活动的管理

班级活动具有下列特点:

1.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2.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4.活动时间的伸缩性;

5.辅导力量的多方面性。

班级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交往及良好个性的形成;

2.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3.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维持和发展社会的稳定;

4.有助于活跃学生生活,缓解学习压力

班级活动的内容:

1.德育活动;

2.学习活动;

3.科学技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文学艺术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

1.晨会活动:①升国旗、国旗下的讲话;

②时事政策教育;③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班会活动:①班级例会;②主体班会。

3.班级其他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传统文化等。

教师确定主题班会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

2.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

3.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确定;

4.通过主题班会缓解同学们的误解。主题班会的要求:

1.教育性:教育性是主题班会的核心所在;

2.针对性;

3.主体性;

4.多样性;

5.时代性。

主题班会的形式:

1.各种文体性的表演活动形式;

2.主题漫谈、讨论和展示形式;

3.各种知识性的竞赛活动形式;

4.各种假想性活动形式;

5.校外活动形式;

6.即时性活动形式。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

2.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3.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4.要注意与各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

5.要注意与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结合。

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组织班级活动的程序:

1.确定活动的主题;

2.设计活动方案:①活动主题;②活动目的;③参加人员;④活动时间地点;⑤活动材料;⑥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⑦注意事项。

3.活动的具体实施:①班主任要亲自检查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②班主任要亲临活动现场,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③班主任要善于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

4.活动的总结提升

第六节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6.生活化原则。

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1.主题教育活动;

2.班队例会;

3.班队文艺活动;

4.班队体育活动;

5.班队科技活动;

6.班队劳动;

7.班队游戏活动;

8.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1.教育性: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第一原则;

2.自主性;

3.组织性;

4.趣味性;

5.实践性;

6.创造性。

第七节课外活动指导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导作用。

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①学科小组,按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②技术小组,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③艺术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④体育小组,是将对体育活动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

3.个人活动。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1.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2.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3.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

第五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小学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小学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分析教学对象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2.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设计教学目标;

3.制定教学策略;

4.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程序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反馈性原则。

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目标的分类:三维目标。这三维依次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教学目标设计程序与注意事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

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

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3.确定教学需要并对其进行分类;

4.列出概括性教学目标;

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教学措施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①要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是什么;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自己选择;③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他们之间的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等,进行优化组合;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②教学对象的特点;③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④现有的教学条件;

3.教学结构的设计:①选取教学环节;②具体设计教学各环节的组织;③统筹各教学环节;

教学评价的设计:

1.确定评价目的;

2.确定评价对象;

3.分析评价目标与确定评价标准;

4.选择评价方法与编制测量工具

教学设计的依据:

1.学科性能;

2.教学任务和要求;

3.教材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第三节小学教案设计

小学教案设计的内容:

1.教学任务分析;

2.设计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4.设计教学评价;

5.编写出教案。

教案设计的步骤和要求:

1.教案设计的步骤::①确定教学目标;②分析教学重难点;③准备教具;④确定课时计划;⑤设计教学过程;⑥设计板书。

2.教案设计的要求:①导入环节;②问题设计;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④练习设计;

⑤教学后记;

第四节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整合

教师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技能:

1.现代教育媒体操作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4.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

5.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能力;

第五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课程的分类: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试图把那些具有相关性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

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来组织和编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

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

综合课程设置的基本策略:

1.确立综合课程目标;

2.确立综合课程综合度;

3.选择与安排综合课程内容。

小学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性质有: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第六章教学实施

第一节教学概述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

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1.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2.班级授课制:以固定的班级为基本单位,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道尔顿制:以自学辅导为主;

4.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培养儿童将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个人能力和社会意识;

5.分组教学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然后进行教学;

6.项目教学制: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

7.特朗普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授课、小组讨论和个人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教学时间代替固定的课时;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1.根据学校的物质资源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2.根据师生数量和教师专业水平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3.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4.根据课程的性质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5.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6.选择恰当时机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是复式教学,班级授课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形象性;

2.合理性;

3.蕴理性;

4.含情性。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要求;1.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

2.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3.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

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好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第四节教学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

3.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讲授法的特点:

1.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传授;

2.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

3.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4.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5.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讲授法的优缺点:

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缺点: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少,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容易形成教师满堂灌的僵死局面。讲授法的类别:

1.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2.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

3.讲演: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4.讲读: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讲述、讲解和朗读结合起来运用。在小学教学中运用该方法效果更好。

第五节教学原则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量力性原则:①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②准确评估教学内容的难度;

3.启发性原则: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4.巩固性原则: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8.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重视补充有教育意义的资料、事例和影像;④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第六节小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新发展:

1.主体参与策略: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②创设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计划;③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参与;

2.合作探究策略:①把握合作要领,培养合作精神;②巧妙理解合作方法,在合作中得到发展;

3.知情融合策略:①有效控制自身情感;

②激发学生学习情感;③把握和挖掘教材固有的情感因素;④赋予情感色彩,促进知情交融;

4.个性发展策略: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②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

小学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自身的素养;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小学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一般要求:

1.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和优化组合;

3.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课堂纪律问题的处理策略:

1.非言语线索的运用;

2.合理运用表演和惩罚;

3.语言提示;

4.运用“舞台情境”的管理策略,合理分配、调整学生座位:①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或否定的纪律体验;②不能让学生养成表面遵守纪律的态度;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我国当前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①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②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师生生生交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的转变: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③探究学习

3.教学评价的转变:①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②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③评价内容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学生评价的转变:①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②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第七节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动机的种类:

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①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②远景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①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②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

4.成败归因理论;

5.自我效能感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八节课堂教学总结

课堂教学总结基本方法:

1.归纳总结式结束;

2.比较同异式结束;

3.练习检测式结束:①练习典型习题进行结束;②提问式结束;③考查式结束;

4.活动式结束;

5.拓展延伸式结束;

6.悬念式结束;

7.表演激励式结束;

课堂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总结要精短简洁,紧扣教学内容;

2.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3.要注意首尾呼应,使结课与导课脉络贯通;

4.多让学生自己做课堂小结,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5.课堂总结为教学服务,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第七章教学评价

第一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

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

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

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①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测定与预测;②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③总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

2.根据评价的标准分类:①相对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集合内部的某一状态或标准样组的水平为参照标准进行的评价;②绝对评价:又称标准参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准则确定一个标准,在评价时,将每一个评价对象与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的程度;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

3.根据评价主体来分:①自我评价;②他人评价

4.根据评价的方法来分:①定量评价:是指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做出定量结论的评价;②定性评价: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分析方法,评价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通过思维判断进行的描述性的评价;

5.根据教学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分类:

①宏观评价;②中观评价;③微观评价。

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1.教师自编测验: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各个阶段的需要,自行设计与编制的测验:①选择题;②是非题;③匹配题;④填空题;

⑤论述题;

2.标准化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照一定程序编制的;

3.非测验评价:①观察法;②学生成长档案袋(又叫学生成长记录袋);

第二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有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3.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产。

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学前反思;

2.教学中反思;

3.教学后反思。

第一章小学教育基础

1.教育心理学之于教育实践的意义。26

2.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33

3.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34

4.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35

5.教育观察法。40

6.教育调查法。41

7.教育实验法。42

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选择题或简答题 48

9.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材料分析或教学设计题49

10.教师的职业角色。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55

1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 61

1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63

第二章学生指导

1.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72

2.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选择题或简答题 75

3.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78

4.学校教育及作用。80

5.加涅的学习分类。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81

6.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必考点单项选择题 83

7.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简答题85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85

9.认知方式差异、智力差异、性格差异。单项选择题 92 10.认知策略。必考 95

11.学习兴趣的培养。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101

1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 102

1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单项选项题 107

14.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单项选择题或简答题 109

15.小学生的卫生保健。112

16.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117

17.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17

18.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简答题或材料分析题 119

第三章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内容。134

2.班级管理的模式。135

3.班级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可能会考137

4.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可能会考 139

5.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146

6.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48

7.小学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150

8.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与方法。151

9.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单项选择题 161

10.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简答题 162

11.组织班级活动的程序。材料分析题 164

12.课外活动的内容。169

13.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学科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二部分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外语教学主要流派:

学习策略 简答题: 一.简述高中英语课程基本理念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简述教师如何提高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不仅看学习,整体素质也发展,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基本出发点 2)改变教学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学习)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 3)能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教学。 4)开放的工作方式,教师间合作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提高素质。 5)终身学习 语音教学

高中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共同基础--持续的学习动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选修,加强选修课的指导 1)提供多样化选择,发展个性 2)设计以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充分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水平、需求3)教学内容多样性、目的性、拓展性、可行性、地方特色、跨文化特性 3.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形成自主学习 5.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 1)明确目的 2)真实意义 3)涉及接收、处理、传递等过程 4)过程中使用英语 5)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 6)任务结束有具体成果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教学活动类型: 1.调查和采访活动 2.探究活动 3.合作学习 4.即兴发言与讨论 5.反思活动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云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开设国文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弟子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最早的课程。此 后,《四书》、《五经》长期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语文学科,语文是和史学、伦理学融于一体的。明清时学校课程是以习作八股文为重点内容。 我国最早的蒙学识字课本是西汉的《急就篇》,之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影响深远,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 鸦片战争以后。“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初小和高校均设国文科。

(二)五四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1920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通令全国各国民小学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小学语文课程从此称“国语”科,实现“言文一体”。这是划时代的变化。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全国教育会联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l92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读文、作文、写字四项,要培养听、说、读、作、写五种语文能力。 (三)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此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而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建国后语文界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 1.1950年,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2.1953年,批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缺点.但又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3.1956年,比较全面地阐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 4.1958年,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语文基础训练被“政治化”; 5.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整理复习

简答题整理复习 1.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答:(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2、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3.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答:(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

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4.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答:(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5、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答: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教师观)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需要的层次越低,对人的影响越大。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需求得以满足,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人对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兴的需要等。(2)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对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5)求知的需要,又称为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的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即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1’=30分、辨析题:4 ×5’=20分、简答题:5 ×6’=30分、材料分析题:2×10’=20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 第一章: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我国小学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小学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小学智育 、小学德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安全指导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 、少先队活动 、课外活动 、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案 、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1 第六章:教学实施 、教学概述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原则 、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中国的教育萌芽 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氏:《大学》 (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 、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志: 、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 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 主要教育学家: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2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洛克:英国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 1.科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2018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2018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2019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一、分析教师 1.教师行为角度: (1)提问:有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我们考察案例中教师提问是否体现提问技能,提问是否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有效性原则:课堂中有些教师比较热衷于热烈场面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然而学生齐声回答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效果,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无效的提问表现为: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零碎而不具体,教师提问用语不准、意思不明。 启发性原则:问题具有启发性是对提问的基本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启发的重要性,比如常见的“灌输式”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或者提问后学生不假思索的将答案脱口而出,又或者出现课堂冷场,问而不答,启而不发,都是所提问题缺乏启发性的表现。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2)评价方面:反馈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违背教学评价原则,在这里主要常见的是激励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具有鼓励,激励的性质,引导学生更加自信的学习,而不是打击教育。针对这一点常见的错误行为是教师在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严厉苛责,或者批评其不认真等。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多样性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反馈性原则: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求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适当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针对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而不是只说“对”“错”这样的单一的评价。忽略了使同学们通过反馈的方式取得进步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2.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中是否出现教学内容的错误,例如将所讲授的知识点讲错,这一点通常要求考试也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上是否突出对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 3.教师角色的把握 在教学片段中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的地位。教师是否关注主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依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的生命载体—人的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 真题: 材料解析: 1、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教师在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五、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4、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 5、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6、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两个设计。 7、对于课堂吵闹现象老师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十、如何创建优良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3、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4、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教材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基础性 3、义务性 4、全面性 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 6、系统性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三、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意志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持性;4、自制性。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 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 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 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 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 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 B.父异焉 C.稍稍宾客其父 D.并自为其名 6.学习完初二下册最后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7.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Word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三种形式。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2.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学派。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认知 3.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是()。 A.学习800一900个单词和7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B.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约700一800个单词和6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C.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D.词汇不作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5.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A.教师备课 B.教师学习 C.教师说课 D.教师上课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7.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8.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9.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A.同质性差异性 B.一致性差异性 C.一致性独立性 D.同质性独立性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理【2018更新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题型分析 (一)考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点。(二)考点比较常规,多属重点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角度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都属于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紧抓重难点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题眼明析,答案明确 简答题问法比较直接,题眼明确,考生一看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只要紧抓重难点知识,熟记,就可轻松应对简答题。 二、高频考点梳理 模块一教育基础 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协调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6.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