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杨平教育学基础精讲义word可打印版五号字体

石杨平教育学基础精讲义word可打印版五号字体
石杨平教育学基础精讲义word可打印版五号字体

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全24 讲)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认识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认识教育内部结构的基础。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1、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广义的教育者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如家庭中的父母,单位同事等。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学习的成年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有赖于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因此,要挑选那些符合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作为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如讲、读、讨论等,也包括开展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如教具、实验药品和仪器等。

4 、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我们对教育活动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展开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受教育者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指导;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和手段,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因此,教育是上上述述三个基本要本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组合。

三、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 )生物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第一个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教教育育的生的生物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的本能行为,教育过程即按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否认了认了教教育育的社会的社会、沛西性。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能。

(3 )心理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代表人物:孟禄。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的模仿同有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的活动,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都是不正确的。

(4 )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作《劳动在从在从猿到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起起源源论论者认者认为为教育教育起起源源于于劳劳动动,起起源源于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特点: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中,于没有阶级,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

5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人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的育教育。

(二)古代学校教育

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形态产生于4000 多年前的夏代。称为庠序”,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的的确切证明殷朝有学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的条件:教育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必须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工具: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射技教育;四是御:以射箭、驾驾兵车兵车为主为主的的军军事事技技术教育术教育;五是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3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 多年,弟子三千。

(4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

教育政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书被作为教学的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的背诵上。

(6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 )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手中中。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4 种等种:首先,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婆罗门的僧侣祭司,应该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上述前面两个种姓是天然的婆罗门教的经典统治者。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 .古代埃及

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许多文士便设立到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于是僧为师”、、(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当然,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 .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 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的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也也学习拉丁文和修辞。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算术术、几何、天文、音乐。后有人将这七艺的前三门定为初级学科,称三学”,把后四门定为高级学科,称四术”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方法也比较比较严厉。

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

(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

(3 )专制性;

(4 )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 )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三)近现代教育

16 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代社会。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哥伦布发现了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相像热情18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工业革命代大工业所取代。从而引发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 .教育的世俗化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在在总体上呈出一些全的特征,主要表在: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 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代化

课堂练习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 .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初生婴儿吸奶

C .成人学开汽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的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孟禄B.沛西·能

C .利托尔诺D.华生

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 。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神话起源论

“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________ 的教育内容。()

A .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四书”、“五经”是我国______ 的教育内容。()

A .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第二讲教育与教育学(下)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1、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探询和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现象:教师招聘考试很火。

教育问题:教师招聘考试为什么这么火?

通过对教育问题的探不断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

1、孔子:《论语》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思而不学则殆例如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

2、《学》

战国后期,《礼》中的《学》》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教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1)“化民成俗,其必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

(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2 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以论辩见长。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还是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其原则是:与人论辩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析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具体的作法和特点是:开开头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让他说不”。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把俘虏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

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

4 、柏拉图:《理想国》

5、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创立阶段

17 世纪到18 世纪是科学、哲学和文化振兴的世纪。在这一时期,以文化、思想的启蒙为先导,教育上也出现了重视自然、、遵循自然的科学精神。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这一时期的著作(1)强调教育活动必须注重感性、直观(2 )强调用广博而有用的知识教育儿童 3 )注重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影响;(4 )提倡根根儿童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实施教育。

1、卢梭的《爱弥儿》

2、洛克的《教育漫话》

3、(英国)培根首次把教育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与其他学科并列--《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年)

4 、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年)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对学对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三)科学教育学阶段

1、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论教育——康德(德)》

2、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强调教育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提出教学过程四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四)发展多样化阶段

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2、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而德国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3、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和从做中学”,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 、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五)分化与拓展阶段

1、美国布卢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2、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3、苏联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

4、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四、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

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

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

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性和路径多样化

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层次性

(二)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展

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实用性的特点,需要运用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才能揭示教育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指导教育实践。于科学的综合化展发展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教育学日益与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渐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再加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的思路、的方法。所以,各国的教育学在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将有更的发展,在理论上也都也都深化一步。

2.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教育事业的扩大、发展和教育经验、教育思想的积累,教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诞生的标志,几乎对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产生过广泛、深刻的影响。自此以后,随着人类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与变化,尤其是进入20 世世纪纪以后以后,有关教育的研究就一门学科逐渐演化、发展为一个学科群,至今已成为一个与多门学科有着交叉复杂关系的、呈开放和发展势态的学科体系。其中的每一门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研究教育。换句话说,今天的教育学已成为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其任务在于超越日常经验,以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探讨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与价值,并为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支持

3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已不仅仅注重从自从的哲学或伦理学的观出发,来提出一些有关教育的规范性要求,而是更加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当代教育实践也迫切呼唤教育理论的指导,越来越多的实践工作者参与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接触、交流和对话,使得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育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4 .教育学的学术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教育体系如今正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边界而日益联成一体,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节教师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的价值

1.使教师获得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和观念的更;

2.给予教师以策略、方法、技巧方面的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能力;

3 .养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培植坚定的专业信念;

二、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 .把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4 .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课堂练习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的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状

D .教育问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说文解字》B.《论语》

C .《孟子》

D .《四书集注》

古希腊以其雄辩与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学者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亚里士多德

我国最早并且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A 《论语》

B 《学》

C 《中庸》D《理想国》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斯宾塞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代教育代言人的人是()

A .赫尔巴特

B .卢梭

C .洛克

D .杜威

第三讲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与经济经济(生产力)的关系

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4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实劳动力的再生产。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1)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3)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技术和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技巧;(4 )提高创意识和创造能力;(5)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1)学校教育过程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恒的再生产;(2)学校教育过程实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3 )学校教育过程实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1)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科学知识的的再生产,而且也可通过科学研究实科学,也在应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知识、的生产力的生产2)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具有周期性长、发效性迟缓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实事求是地追加教育投资,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教育对经济作用的长期性、迟效性作用的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有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教育先行论,即首先发展教育而后发展经济,这是超前发展理论;一种是教育同步论,即教育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还有一种是教育滞后论,即教育发展落后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比例。

三、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作用。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3 .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 .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此外还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有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映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映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促进和维护作用,同时对立阶级起到阻碍、削弱、瓦解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第四节第四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教育内容,每一种文化都有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而教育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文化活动的构成。因此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

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 .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功能。

四、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学校文化的分类

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3.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五节第五节教育与社会人口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每增一个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一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有都损于教育的的发展。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教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育起着间接的作用。

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4 、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上,人口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有多种流动:城乡间、贫困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等。这种流动影响到教育的规模、各地域教育的差异性、目标的制定、人才的培养、结构的选择、移民教育等方面。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控制人口的数量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2、提高人口的质量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其次还表在在对成年年人的教育上。

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第六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 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教育的发展依存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这是从根源上和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的,是从主导方面讲的。但在一定阶段,教育发展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会表出与社会生产力和政和政治经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为发展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在:

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

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

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课堂练习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还决定着()

A.教育年龄

B.教育目的

C.教育年限

D.教育手段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文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社会人口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四讲教育与人的发展发展(上)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含义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人身心发展的两个方面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1、基本观点及评价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其贡献在于引导人们去认识人的内在力量,研究人的内部需要和内在的发展机制。内发论者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

2、代表人物

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

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的顺支配,完成了一定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格塞尔不仅认为人的机体机能发展程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而且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二)外铄论

1、基本观点及评价

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但外铄论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遗传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代表人物

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在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三)实践主体论

认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又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刺激下,发生并作用于外部环境的过程。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及其作用

(一)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二)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1869,一个人的能力是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体组

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霍尔(G.S.Hall):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二、环境及作用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校教育及作用

(一)学校教育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根据社会对个体在体制、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可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部分因素,有专门人员指导并组织活动,再加上学生处于一定的同龄群体中,学生个体发展将更加富有成效。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人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条件

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只是外部条件,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育在人的身这种内部因素主要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自身条件

①教育的物质条件。任何社会社会活动的开展均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教育也是一样,要开展基本的教学活动首先必须有可供上课的地点、基本的教材教具等等。因此可以说,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学正常开展、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

②教师的素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授受者,教师的专业水平、事业心、责任感、知识技能等是决定教学甚至是学校教育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教育管理水平。学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有效管

理是使学校有效运转及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3、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和学校对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二者的不可分割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消长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直接相关。

4 、社会发展状况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开展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的实现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等社会发展状况因素直接相关。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概念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叫做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二)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内在动力。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表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练习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______是主导。()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成熟

C .环境

D .学校教育

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认识分别体了儿童发展中的()

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

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身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 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 白板说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A. 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者的学者是()

A .洛克 B. 格塞尔

C. 孟子

D. 威尔逊

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个性

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简答题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讲教育与人的与人的发展(下)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一、顺序性

(一)身心发展顺序

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1、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

2、心理的发展:由机械忆忆到意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

(二)教育措施

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具体到抽象,浅入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

二、阶段性

(一)概念

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的水平影响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

(二)教育措施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例:

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初中生:有具体形体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

高中生:辩证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物物体体恒恒存存

(2)前运算阶段(2-7 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为: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表象和形象图象;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3 )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①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③去自我中心

④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大小)

(4 )形式运算阶段(1、12 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三、不平衡性

(一)不平衡性表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

(二)教育措施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2~3 岁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学习外语应该从10 岁以前就开始最佳期4~5 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乐器在5 岁左右为最佳9 岁(小学三年级)是道德形成的关键期

《学》:当其可谓之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难成”

四、互补性

(一)含义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二)教育措施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五、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却有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相同。儿童发展过程中表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别。而且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

(二)教育措施

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总结

教育是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一种水平是有发展水平:这是指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差异,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教学决定的。

课堂练习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生儿与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个体差异性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 差异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是()

A.大学阶段

B.高中阶段

C.初中阶段

D.小学阶段

“一刀切”的的教学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判断题)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因此在教育中要抓住关键期加强教育。()

“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运用所学原理,解释下述材料所体的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桑代克: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机会

我是一个9 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 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1、这位家长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六讲教育目的(上)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二)易混淆的概念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表述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①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②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③实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等。

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追求,具有较强的理想性。

教育方针是实中教育工作开展的总向,具有较强的实针对性和不可回避性。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区别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

培养目标是据据教育目的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联系

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三)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分为四个层次:添加了课程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1、教育目的的意义

目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使实践具有自觉性;实践将目的付诸实施,使目的具有客观实性。目的与实践的关系表为:一个具体的目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起点,并体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

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 、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规定了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教育目的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目的是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客观反映,是不同的人一起共同活动基础。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力量。因此,目的一旦被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的标准和依据进行。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