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_朱世琴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_朱世琴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_朱世琴

【用户·服务】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朱世琴(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开展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业务,寻找规律,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嵌入式服务,为学院教师提供科研数据;建设机构知识库,为高校监管科学数据;拓宽服务范围,走出图书馆,为企业提供大数据监管、分析服务。参考文献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监管机构知识库

[中图法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845(2014)03-0070-03

大数据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数据规模与复杂性超过了传统关系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其特征可以概括为“4V”:即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Variety)和价值(Value)[1]。数量指大数据容量和规模远超过传统数据;速度指数据产生的速度极快或者需要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多样指数据的类型多样,大数据包括不同结构、不同来源、不同媒体形态的各种数据;价值指大数据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大数据的发展态势

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政府在白宫网站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Big Data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2],标志着大数据被提升到了全球性战略发展的高度。该计划旨在提升利用大量复杂数据集合获取知识和洞见的能力,并为此投入两亿多美元。

在我国,虽然政府层面尚未正式使用大数据这一概念,但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关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将海量数据存储服务系统、海量数据处理等列入关键技术攻关或重点前沿研究。教育部也在积极支持大数据相关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支持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面向海量数据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平台。2012年9月,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该组织是由中国通信学会牵头组建,我国首个专门研究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学术咨询组织。

2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创新服务

2.1分析图书馆数据,提高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将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方向转移,图书馆的主要业务转为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从大量数据中发现的规律越多、找出的潜在价值越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等也将提升得越快。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普遍应用之后,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基本信息、读者借阅记录、读者访问数字图书馆的日志等数据。这些数据中隐藏着读者信息需求偏好、特征读者分类、读者借阅行为规律等重要知识。

分析图书借阅或预约数据,研究读者的阅读倾向[3],找出最强阅读倾向的图书类别和最强阅读倾向的图书的入藏情况,既可以作为藏书建设的重要依据,构建起读者需要的核心藏书体系;又可以了解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以便开展各种类型的文献服务。

分析电子资源使用状况的数据,可对电子资源的馆藏评估及采访策略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资源利用的程度及特点,有利于图书馆做出电子资源采购、续订、降低规模以及退出等决策。

分析科技查新、信息检索课的数据,可了解查新业务量大和教学任务重的时间段。另外,了解科技查新客户的分布情况,可采取措施,对查新量少甚至为零的客户进行重点宣传,对查新量减少的客户多进行沟通,多增加联系,拓展业务量。

2.2嵌入式服务,为学院教师提供所需数据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数据了解用户的行为、意愿、业务需求和知识服务需求,更可以利用数据对用户的科研创新合作过程及合作交互型知识服务过程将要发生什么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提供数据服务方面,美国、英国等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已经面向不同学科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4]。例如,美国密西根大学构建的政治和社会研究校际联盟的

07

第34卷第163期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年第5期

主要目标是为多元化并不断扩展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访问,并在数字管理和分析方法方面提供培训。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提供社会科学数据、地理GIS数据以及生命科学数据的机构数据保存和咨询服务。

学科馆员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嵌入科技决策和科技研究中的个性化动态化知识化服务机制,与具体团队及其问题紧密结合,嵌入其持续过程,针对其问题,动态挖掘与利用信息资源,并根据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与用户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理工类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经常需要了解一些数据,他们去搜寻这些数据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文学院、商学院、社会学院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某些与课题相关的宏观、微观数据,但是他们一般都较难获得这些数据。如果学科馆员采取嵌入式服务方式,深入课题组,了解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时提供他们所需的数据,这种服务方式肯定会得到学院教师的欢迎。所以,学科馆员应考虑如何深入接触和联系科研人员,以嵌入与合作的方式介入科研活动,构建了解科学数据、获取科学数据、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的完整方案。

2.3建设机构知识库,为高校监管提供科学数据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机构知识库的研究。国外已有高校开始考虑其机构内科学数据的采集、保存、分析和管理,如康奈尔大学的DataStar数据中心,支持科学数据的上载与存档,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鼓励研究团队发布数据、为机构知识库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信息[5]。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建设了机构知识库,但目前仍局限于保存本校师生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对研究中产生的实验数据、视频图像、算法程序等科学数据还是缺乏管理和共享。

机构知识库不但要有公开成果库,以提高机构和作者的影响力,更要有科学数据的监管库,把机构内各种系统、各个团队、各个成员散存的各类知识成果记录、集成、再组织,展现机构成果,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科研服务支持。

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直接来源于科学实验设备的原生数字资源,其中蕴藏着大量尚未发现的内容、关系和规律。科学研究的起点可以不再是观察和实验,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前人的研究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开始,利用其科学数据沿着不同的方向继续研究[6]。

科学数据包括公开和非公开两部分,公开的科学数据是指那些已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或通过验收和评审的最终报告、方案等中的数据;非公开的科学数据包括实验记录、报告草稿、教案、培训教程、视频、工作规范、源程序、设计文档等。非公开的科学数据可能涉及机构、部门和个人机密,因此其访问范围可以分为机构内公开、群组内公开和特定成员间公开;访问权限可以有下载、评议,也可设置为不同的访问权限组合。

2.4走出图书馆,为企业服务

当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因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变得精细化,新产品研发速度和设计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企业在实现对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产生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展示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和信息的诉求。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当仁不让地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日益倚重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法从大数据中找出二次和三次商业机会,以实现企业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将从2010年的32亿美元攀升至2015年的169亿美元。高校图书馆有为企业建立存储、监管、分析大数据平台的能力,其数据人才应走出图书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随时获取的数据,帮助和指导企业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运营和优化,帮助企业做出最明智的决策,为企业在市场或行业内创造竞争优势。

3大数据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3.1数据采集时要保证质量

如果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可靠性差,就会造成分析结果失真。所以,数据拥有方应从意识、管理和技术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首先,树立全面的数据质量意识,使每一个操作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意识到数据是系统的生命,规范操作,保障数据真实准确;第二,颁布并严格执行数据管理规定,在制度上规范数据的管理;第三,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质量,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大数据,加强系统对错误业务数据的检查校验功能,把错误数据堵在源头。

3.2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

数据大集中的后果是复杂多样的数据存储在一起,包括大量的企业运营数据、客户信息、个人隐私和各种行为的细节记录,这些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另外,一些敏感数据的所有权和使

17

朱世琴面向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

用权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很多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都未考虑到其中涉及到的个体隐私问题。我国已有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与技术措施,个人信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在大数据发展规划时,应明确信息安全在大数据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大数据安全形势的宣传力度,明确大数据的重点保障对象,加强对敏感和要害数据的监管,加快面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推动基于大数据的安全技术研发,培养大数据安全的专业人才,建立并完善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3.3人才管理

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的大量分析与应用使得该领域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去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需要14万到19万名以上具备“深度分析”专长的研究人员,而对具备数据知识的经理的需求超过了150万[7]。为了解决社会的需要,美国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密歇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已经设置了专门硕士、博士学位,培养能够按照数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对数据进行管理的专业人才[8]。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数据服务,数据服务离不开数据人才。而数据分析人才又如此匮乏,图书馆的数据人才从哪里来?

提供优厚的条件招聘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固然可以,但相对于公司企业来说,图书馆给出的条件再优厚,也很难比得上公司企业的条件;再者,目前数据人才相对稀缺,人数有限,再丰厚的条件可能也难聘到数据人才。怎么办?图书馆可以挑选合适的馆员,比如具有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查新人员以及计算机能力强的系统技术人员,让其接受专门培训或者进修,掌握大数据的相关技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还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吸引、留住人才。不以时间考核,代之以任务考核,任务完成后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图书馆的奖金分配上有一定的倾斜,比如发放卓越津贴;目前,高校图书馆只有图书馆员的职称评定,还没有数据人才的职称评定系列,图书馆应呼吁上级主管部门早日解决这个职称评定问题。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图书馆应当正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图书馆服务发展中的海量数据,加强学科信息的关联性和数据质量,通过海量数据的收集处理,从中获得知识和洞见并提升能力,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IBM公司在大数据领域占有先机[R/OL].http://news.cntv.cn/20120310/117650.shtml.[2012-12-01].

[2]The White House.Big Data Acro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EB/ OL].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big_data_fact_sheet.pdf.[2013-02-18].

[3]孙锐.利用图书预约数据进行读者阅读倾向研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1):31-34.

[4]Anna Gold.Libraries and the Data Challenge:Roles and Actions for Libraries[J].D-Lib Magazine,September/October,2007.[5]http://datastar.Mannlib.cornell.edu.[2013-02-20].

[6]钱鹏.高校科学数据组织与服务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2):27-29.

[7]数据分析人才短缺问题成当前CIO必须面对的[EB/OL].ht-tp://cio.ctocio.com.cn/316/12322816.shtml.[2013-03-

01].

[8]WaltersT O.Data Cur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in U.S.Univer-sities: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xampl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2009,4(3):83-92.

[作者简介]朱世琴,副研究馆员,现在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

[收稿日期]2013-05-30(宋小华编发)

Innovative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Age of Big Data

Zhu Shiqi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 The age of big data has come.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develop innovative services to have a share in the big data age.We can analyze and mine the data to find the rule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offer embedded service to provide science data for faculty members,construct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provide data curation for university,broaden the service to provide data curation and data analysis for enterprises.And the data quality assurance,information security,privacy protection and talent management are also discussed.8ref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Innovative service.Big data.Data analysis.Data curation.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27

第34卷第163期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年第5期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摘要】从理论上阐述图书馆服务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途径以及如何实施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化,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服务理念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高校图书馆要摆脱传统服务模式的束缚,就必须走服务创新之路,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创新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信息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读者创造新的知识价值,最终形成图书馆的竞争优势。 服务创新是建立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密切互动上的。只有图书馆和读者直接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了解,图书馆才能明确读者的需求,提供读者所需,从而不断挖掘创新点。每年都可以做几次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的问题,如图书馆资源的满足率、图书馆信息的可以利用率、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等。及时从读者那里了解信息,充足的反馈信息才能督促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为图书馆提供服务创新的信息与灵感。 人力资源是服务创新的一大要素。服务创新主要是依靠馆员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馆员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我们要重视动员馆员有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对馆员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训,使每个馆员都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2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目的 图书馆引进创新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服务创新能提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也能开拓新的服务市场。各个图书馆都为了不同的目的进行服务创新,而每个图书馆都会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他们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服务窗ixnd关键在于服务的质量,所以图书馆引进服务创新的最早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作为服务性行业,服务创新的人才是关键,只有能够留住和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保证服务创新的生产和实施。有种说法是,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所以图书馆必须重视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 3 服务创新的思路

[图书馆,战略,知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战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战略研究 摘要:在今天的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信息的泛滥和知识的无序,图书情报机构和图书情报工作者肩负着信息整序和知识传递的重要使命。尽管目前人们对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范畴等问题仍然处在不断的探讨过程之中,但图书情报机构应尽快实现从传统的基于文献单元的服务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基于知识单元的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 关键词: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战略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逐步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各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集散中心,如何抓住知识时代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它的知识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服务的内涵 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即认知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动态关系。认知主体即人的大脑,认知客体即客观世界,人在大脑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对象、过程等加以认识产生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使之有序化,提示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称之为知识。 知识又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描述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用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与实践操作密切,解决的是个体从不会做到会做到熟能生巧的过程,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描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产生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现代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无需通过图书馆馆员的中介作用,便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检索、查询、存取等。这就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失去了竞争优势。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高校图书馆就应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加工、知识处理,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整序、加工,提取出广大师生所急需的“知识单元”。向他们提供真正能解决教学和科研中重大实际问题的预案。 另一方面,高校又集中了大量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知识层面,知识潜力巨大,高校图书馆人员要下大功夫做好师生的知识开发。并通过技术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师生对知识的传播、交流。 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途径 1、知识挖掘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 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 ”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 (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 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 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 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

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实际需求,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先期完成大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后期分步完成业务系统的整合及相互间数据共享问题。 2、整合资源、协同共享。对信息资源统一梳理,建立经济发展与改革信息标准资源库和数据规范,逐步消灭“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建设共享共用的大数据中心,实现业务协同。 3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为目的,突岀重点,注重实效,加强平台可用性和易用性。 4、深化应用、创新驱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应用、拓展新技术在应用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跨界融合,丰富管理和服务手段。 四、建设方案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建设目标的可行性,我们采取如下几种建设方案。 1、数据采集方案。 我们统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建立多维度数据库,拓宽 数据来源,通过不同的方式汇聚数据,增强分析力度,提高 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预留接口,支持其它系统各种数据的上传导入处理。 将现存有关经济运行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和时效数据,过上传数据文件至服务器、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导入服务器数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分析_郭春霞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 非结构化数据融合分析 郭春霞 【摘 要】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非结构化数据蕴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其对图书馆的数据挖掘和学科服务 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的非结构化数据特性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同型异源数据、异型异源数 据、同型同源数据三种,构建了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分析流程,适合高校图书馆非结构数据的挖掘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清洗 数据监护 DOI:10.15941/https://www.360docs.net/doc/a66181812.html,ki.issn1001-0424.2015.05.005Abstract:In big data environment,inform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becomes more than ever,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ibrary data mining and library subject service.This arcticle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which is divided into same type of different source,different type of different source and same type of same source.The unstructured data fusion analysis process is constructed,which is suitable for 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min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unstructured data data cleaning data curation 1 引言 数据之于科学的重要性,就像语言之于文学,音符之于音乐,色彩、形状之于美术一样,离开数据,就没有 科学可言[1]。2011年Science杂志《聚焦数据管理》的专辑中提出了“数据就是金矿”、“科学就是数据,数据就是 科学”的说法。数据在当今社会,已经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它改变着组织决策的模式,所以有效收集、分 析大数据,运用各种方法挖掘大数据,使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2004 年,世界进入web2.0时代,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工具的涌现,使每一个网民都好比一个信息碎片的传播和 生产者,不断地制造数据,然后聚集整合,像核弹蘑菇云一样,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数据爆炸, 引领着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3]。IDC(国际数据公司)认为大数据时代是数字宇宙时代,他们在2012年的研究报 告中指出,2011年全球复制和创建的数据总量为1.8ZB(1ZB=10亿TB),认为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 35ZB[4]。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描述是由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大数据是指“由科学仪 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 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5]。 高校是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地,学校的教师、学生来自各种学科和专业,换句话说,高校 是各专业、各学科融合最广泛、最复杂的地方。无论是高校的学术研究还是从校园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无论是 宏观层面的学术研究还是微观方面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还是图片、视频等数据资 源,都被师生广泛地利用和传播。 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中记录、储存、传播、应用人类文明与数据的机构,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在呈指数增长, 尤其伴随着社交媒体、移动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等技术的普及,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数据都在飞速增长,图书馆 也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6]。目前全世界的数据大约有75%都是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无 论是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对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和数据挖掘 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何将高校用户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非结构化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已经成为高校图 书馆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对这些数据,需要在充分搜集多种来源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社会读者的需求。于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呼之欲出。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优势、存在问题、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必然性;优势;困难;实现途径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则去公共图书馆。然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类资源毕竟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邀请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探讨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该研讨会研究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中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界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实现服务社会化,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又能节约社会资源。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会化职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及社区开展服务十分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只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仅丽水学院图书馆、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等几家高校馆在开展此项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藏书6.6亿多册,并且有大量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平均流通率低于40%,有的甚至不足20%,如何让这约4亿册处于“休眠状态”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二)校外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大约4亿册,却要面向比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得多的社会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会不尽人意。比如说武汉的光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高新企业众多,高等学府林立,却没有一个能与之匹配的公共图书馆,此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仅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只能花上数小时的时间乘车去省图书馆。很多光谷人都有托朋友亲戚去高校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如果光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能向社会开放,就解决了当地读者查资料较难、信息不足的问题。(三)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第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一直都由学校负担,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一些重大项目。实行服务社会化,其实是将高校图书馆推入市场,让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图书、信息市场领域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读者后,资金问题也可迎刃而解。第二,21世纪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日新月异,4年的大学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提倡“终生教育”,只有全民投入到学习中去,国家才能兴旺富强,发展得更快。高校图书馆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气氛浓厚,拥有丰富的馆藏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人们理想的“终生教育”场所。在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一)人文、自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大多位于依山傍水、绿化率高的“象牙塔”中。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馆空间宽敞,布局合理,远离都市喧嚣,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二)信息资源、管理设备优势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图书馆的建设,倾注全力丰富馆藏,购买先进的设备,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等特点,品位高、专业性强、涵盖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_1330

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口号或理念,不能仅停留在表面。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带给读者便捷获取各种资讯和知识的同时,也导致太多的读者不能安心的深阅读,碎片化阅读比比皆是。况且,与国外许多国家比,我国的人均阅读量是令人汗颜的,作为高校图书馆尚有些许欣慰。然而,有目共睹的是,事实也不尽如馆意。因而,各学校图书馆使出浑身解数,以唤起读者的阅读热情。 诸如:与学生社团联手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此举的确调动了以此兴趣相投的部分?x者的参与度。然而,现实很骨感,大部分读者,甚至近在咫尺,也不迈进一步,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那么,如何激发社团之外的让这部分读者,能够关注图书馆,进而对阅读感兴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突破的课题。 我们需要思考,是否把我向你展示推介,期待、恭候、盼望读者的惯性理念,链接到你想要阅读什么,你喜欢、需要、渴求我帮你做什么的轨道上来。 就像一个儿童,当你蹲下身子来关注他的需要时,儿童顿时会获得极大的受到呵护的满足感,他会主动的扑向你那温暖的怀抱,信任

你、爱你,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那样一种场景吗? 那么,推及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若要调动全体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点,二是面。点就是通过引导各社团开展活动,可以激发各种专业的阅读兴趣。二是面,即让社团之外的大部分读者能够喜爱上图书馆。那么,图书馆就要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形成持续的合作与互动,让为读者服务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落实到图书馆的日常服务项目中,就是以读者荐书占充实馆藏的比重要明显增加,教职员工可以限定每人每月一册,学生每学期两册,这样读者就会自行筛选自己最需要的书籍,且要力求一周或十天即可快递借阅给读者,使之常态化,以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尽力提高全体读者的满意度。此管理方式的实施,将促使图书馆各部门从以各自业务为中心向以读者参与荐书为中心的结构转型。让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出丰硕果实。 从以往纸质书籍的采购至上架大致经过几个月或者近一年,导致读者失去最初的阅读激情,转变为需要图书馆能够急读者之所急,与书商协商妥当,迅速的采购到荐书,且优先快捷地完成采集、加工、借阅。 读者参与荐书的过程,就是与馆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产生了链接。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

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等技术的冲击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文章将紧密结合学校图书馆的革新状况,对过去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弊端予以陈述,然后对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优化作出简要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资源建设;管理机制 在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主要利用人工查找的方法来找寻图书内容。在图书资源获取上,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会让学生的使用质量受到影响,而在图书借还方面,都为人工借还。学生在有借书需求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且同时需要有专人进行值守,学生需要依靠图书证刷卡进入,而电脑需要保持刷卡进入界面,如果不慎移动鼠标,就很有可能让刷卡不显示、记录数据不准确等现象出现。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的优化 1.新型高校图书馆整体概述 针对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种种弊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革新策略。首先,在图书馆内采用了一卡式门禁系统,其原理与地铁通道机类似,学生的图书卡得到升级,利用图书卡或是学校發放的一卡通手机才能通过门禁,让学生的财产安全与学校图书的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在新型图书馆内,增设了学生选座使用的选座系统机、馆藏书目检索机和自助借还机,让学生的选书、找书及还书更为方便。最后,另有一系列网上的图书馆服务,利用QQ、微信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远程找书、看书,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服务体系的结合。 2.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具体优化 (1)资源建设的强化。高校图书馆在优化服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各项资源,让本地资源与电子资源得到充分融合,让层次化的资源体系得以形成。第一,可以利用文件与图书的多种形式来保存本地资源,在整理资源过程中,根据学科知识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让其存放在不同区域内,并确保本地资源和服务管理系统得到紧密结合,让信息得到共享,让用户的获取更为方便,在存储过程中,可以做好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第二,需要确保电子资源的检索较为方便,在高效图书馆的资源设置中,可以利用文字转换技术、数字处理技术让纸质资源得到转化,以形成电子资源,让学生可以享受便捷的数字资源,打破传统纸质资源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 (2)管理机制的优化。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革新,也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如我的岗位是前台咨询并监管门禁系统,现阶段,具体工作内容随着图书馆的革新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对管理体制予以优化,才能让图书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初探

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对智慧时代的特征阐释,分析了智慧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探讨了智慧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普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关键词】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3-0055-003 Probe into the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Wisdom Age LI Zheng-ya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Library,Dazhou,Sichuan 63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sdom era,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age o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probes into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and establishes the service mode of innov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Key words】Wisdom era;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在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新的形势,加强服务创新意识。更新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冷脸”服务为“微笑”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加强交互式网络技术服务,提倡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加强读者资源获取能力的培训。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领域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新的形势,加强服务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 1 更新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的信息密集区。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点就是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规划,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来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信息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应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变被動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就是要改变提供图书,等待读者,有求必应的旧的服务理念,提倡主动服务,创造读者,提高效率的新的服务理念;就是要变潜在读者为现实读者,变偶尔读者为经常读者,变信息提供者为知识导航者。当读者来到图书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而茫然无措时,我们不应该不闻不问,置之不理,等到他来询问时才问一句答一句,甚至爱理不理。而应该主动上前询问他需要什么图书,引领他了解书库里图书排架的方式,帮助他找到所需图书。这样做就会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读者,从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因此,以读者的需求为己任,把最好的信息,用最方便的方法,在最好的时机送到最需要的读者手中,使文献知识和信息与读者需求有序地相结合,让读者花费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得到最满意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图书馆人新的服务理念。 1.2 变“冷脸”服务为“微笑”服务一些图书馆给人们的印象是“门难进,脸难看”,这主要是因为个别图书馆员工缺乏“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待服务工作漫不经心。这不仅表明服务人员文化修养不够,更有损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文明窗口的形象。高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教书育人服务。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微笑服务。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来迎接进入图书馆的每一位读者,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员工对自己的欢迎和尊重,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进图书馆。当读者由于不知道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而出现违纪现象时,我们不应该表现出横眉立目,盛气凌人的行为举止;而应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来表达对读者的理解和宽容,诚恳地引导读者明白错误所在,并委婉地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就可能在保全读者“面子”的情况下,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大数据系统软件创新平台与生态建设

摘要:针对大数据系统软件开源生态发展现状、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与领域应用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工程化瓶颈,系统地介绍了大数据系统软件共性技术的研发思路以及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验室研制的“数为平台”的技术架构,包括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异构数据的交互式分析框架、数据可视化与智能数据工程、大数据混源软件可信验证、领域大数据应用开发与运行环境等。给出了基于平台建设开放的大数据软件创新平台与生态的模式,并在工业制造业、气象环保服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关键词:大数据系统软件; 开源软件生态; 领域大数据应用; 国家工程实验室 1 引言 大数据系统软件连接大数据计算平台与大数据应用软件,是大数据系统的基础。大数据系统软件对分布式硬件平台资源进行统一抽象,为大数据处理提供一体化存储管理、分析框架、全生命周期数据工程、安全保障等基础共性功能,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开发运行环境,是大数据产业的“核心驱动程序”。 国际大数据系统软件的发展以开源软件为主导方式,逐渐形成了以Hadoop、Spark、TensorFlow生态为代表的、支持大数据应用开发的共性基础软件与工具平台。例如以国际开源软件基金会(Apache)等社区为平台,实现了技术的快速演进,IBM等公司也以开源软件为基础,包装了各自的商业化发行版本。Hadoop 是大数据领域非常重要的开源框架,基于简单的编程模型,对大型数据集进行分布式处理。Spark是面向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通用引擎,现已形成包括批处理、流式处理、统计分析、图计算等在内的数据分析软件栈。TensorFlow是将复杂的数据结构传输至人工智能神经网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开源软件平台,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信息服务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2年2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21条中也有这样的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图书情报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明确地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在这个信息来源多元化、传递网络化、共享全球化、载体多样化和服务个性化的今天,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环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中心,潜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它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息宝库,

高校图书馆技术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只有信息服务技术开发能力与高校图书馆利益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推动高校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技术开发的动力,同时又为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目标提供保障。信息资源体系的变化和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转变和创新服务理念,树立“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增强网络信息服务意识。此外,要转变观念,增强信息商品化意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开发,形成各种信息软件、二次文献、专题服务等信息产品,提供有价的、有偿的信息服务。进入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也要走入市场,引入竞争观念,拓展服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用户及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工作做出了积极推动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世纪,现代化信息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数字化或者数字信息化发展迅速,网上图书或者网上期刊等非纸质存储方式的信息――虚拟馆藏越来越多,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不同专业的师生提供学习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

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2012年3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rch2012 第6期总第256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6T o tal N o.256浅论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文 彦,丁奕蕾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 610031) 摘 要:结合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及服务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6—014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如何进行服务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要求,是图书馆服务领域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1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1.1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大学教学科研的必然要求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形势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变化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要求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提升服务质量。此外,高校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与其他科研机构相比,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成果正在不断上升,科研经费逐年上升,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加快,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图书馆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够强、深度欠佳,把管理书刊和读者借阅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其他资源由读者自己摸索使用,这样的服务已经远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更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另外,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而竞争依靠就是实力和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当今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必须要通过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来实现科学发展,而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理所当然地必须进行服务创新。 1.2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对图书馆本身是以计算机应用及网络技术为手段,在图书馆各个部门进行业务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存储、更新和维护,对师生提供文献资源和各种信息需求,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随着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为传播科技情报、开发信息资源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信息保障。在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浪潮的迅猛时代,信息和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图书馆是收集文献、传播知识的场所,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传播和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信息保障作用。1.3 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迫切需要 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模式,使读者对信息需求向个性化和适时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数字化信息服务除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外,还可跨地域攫取、高质量的保存,同时数字化的信息传递也使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2 开展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措施 2.1 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 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和服务中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的特征,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体现人的劳动价值。“以人为本”并不仅仅体现在为读者的服务上,它也同时体现了图书馆馆员自身[1]。随着图书馆向现代化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体现在图书馆合理的管理体制中,要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培养团队精神。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在制定图书馆管理制度之前,在读者利益与馆员自身利益之间做一个实际的权衡,完善管理制度,更多的关心馆员,为馆员创造可靠的保障。只有让一线工作岗位上的馆员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工作中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应做到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以读者需要为出发点,围绕激发和调动读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前提。图书馆是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机构,要进行服务创新,首先必须对服务对象信息需求进行获取和分析,找到最接近读者需要的信息,才能提供最恰当的信息服务,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服务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达到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目的[2]。 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创新是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只有在服务创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 ? 141 ? 收稿日期:2011-12-15 作者简介:文彦(1968—),女,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于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特点简析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特点简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的不同 1.不同类型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乡村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农民为主,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普通市民为主;少儿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6岁至15岁的儿童少年为主,成人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成人为主等。 2.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类型的特点。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是为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主要是大学生读者、研究生读者、教师读者。 3.高校读者易追求阅读的功利价值。阅读具有功利价值和依据读者自身的职业结构特征,可以把读者分为学生读者、工人读者、教师读者、军人读者、农民读者等等。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它主要以大学生读者、研究生读者和教师读者为主。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特点分析

1.阅读的重要性。高校学生读者可分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对于高校学生读者来说,图书馆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较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被动性学习转换成主动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自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才或者成为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就需要从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所以图书馆就成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他们需要不停地学习来给自己充电,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及时掌握科研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说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也是高校教师的大课堂。 2.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多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体也日趋多样化,读者的阅读方式已从单一的纸质读物向多种读物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也有所变化,尤其是高校读者的阅读方式。一方面,高校读者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与社会读者相比,高校读者对先进传播媒体的应用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育第二课堂的图书馆,高校非常重视对先进传播媒体的建设;更重要的一点,高校图书馆资源对于其读者提供的是免费服务,这又促进了读者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全文如下: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 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应是 高校图书馆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的现状,深入分析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探讨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应如 何开展,以便图书馆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主动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服务创新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服务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和生存之基,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服务来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突破传统服务观念的樊篱,开 拓新的服务思路,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变“以书为本”为“以读者 为本”。[3]高校图书馆主要面对的是处于教学前沿的老师和即将走 向社会的学生,图书馆的服务也要针对这两个群体进行。深入分析 校内各专业学科教学需求,有针对性的购进纸质文献与专业数据库,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听取师生对馆内工作与服务的 建议,及时改进不足,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尽可能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加速文献流通利用率。 (二)服务方式的创新 1.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与互动平台 2.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服务资源的创新 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分析不同层次用户的阅读需求,建立有自身特色的阅览室和数据库。对现有的资源加工处理,根据本校的专业 特色和发展方向确定纸质书籍的馆藏方向。如内蒙古医科大图书馆 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教学科研需求,多渠道全方位的收集蒙医药及 相关学科文献资料,并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深层次加工,逐步建立 蒙医药学文献书目数据库、蒙医药学文献全文数据库,为学校师生 的蒙医药教学医疗、科研开发提供了系统的文献信息服务。 (四)提升馆员的素质 (五)加强读者培训 读者不知如何利用图书馆将会使图书馆的信息利用率降低,使图书馆的资源形成浪费。可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开展图书馆周,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在图书馆的网页上设立读者 服务指南,介绍图书馆内各阅览室及数据库的具体情况,提高读者 的文献使用能力。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服务也要紧跟时代,突破创新,只有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创新探索,图书馆才能满足用户 需求,完成自身使命。

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通过多源数据综合集成和海量信息挖掘与分析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使单一领域技术研究转向全领域要素研究,已成为科技创新资源管理与评估、科技创新服务领域关注的热点。 进一步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大大数据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对于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大数据创新平台等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平台来说,单单靠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进一步加大对基于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和建设力度,在数量上进一步充实布局,在质量上进一步引导提升,在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需要构建覆盖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大数据领域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不仅要吸引和聚集一大批大数据科技创新资源落地,更要瞄准大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的建设。因为没有科技创新源头的支撑,就没有后续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相关业态的衍生,发展大数据也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存储基地。想要占领科技创新高地,必须要聚集大量的基于大数据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 再次,要加快推进一批科技创新应用领域的项目落地。从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来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厚积薄发的过

程。我们应及时把握大数据领域发展机遇,迅速推动一批典型项目落地应用示范,在大数据科技创新应用层面取得先行先试的效果,在大趋势中快速积累科技创新资源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要加紧捕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实力的契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大数据领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上“质”的提升。 最后,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资源的管理、共享、流转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科技创新资源的数据采集、开放、共享、分类、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共性标准,科技中心资源方面的数据交易、安全、定价、结算、流转等标准等都有待完善。政府大数据科技创新资源的统筹管理、运营、共享、开放和集约化利用都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去规范,率先做出探索、制定标准,才能在未来科技创新行业掌握话语权,占据制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