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教学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左宝贵与平壤战役;邓世昌与黄海战役;旅顺陷落;丁汝昌与威海卫战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以左宝贵、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通过对的学习,进一步认清政治制度的腐败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导入法

本可利用计算机显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作者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出示伊藤照片),当他把这副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出示李鸿照片),要求李鸿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当这副对联在屏幕上显示后,提出问题:(1)对联中哪句话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状况?

(2)“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惨败,只得“玉帛相将”,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由此导入新。

《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教学难点。首先要明确签订的历史背景。不仅要认识到大背景(即19世纪末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还要认识到小背景(即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这是解决这个难点的前提。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割占台湾?为什么要赔偿军费白银多达2亿两?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直达重庆?为什么新增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的规定?再次,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马关条约》

与以前条约的规定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点,从而理解《马关条约》所具有的明显的时代烙印,认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本质。最后,让学生在逐一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运用归纳法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

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讨论结束后,在屏幕上显示两条阅读资料:(l)《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与之狼狈为奸也”。可提问学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适当地补充史料,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以上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大办洋务,开办军事工业,也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签订并非李鸿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使学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样,将对联、诗句精心贯穿在教学内容中,利于把教材讲深、讲透、讲活。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甲午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中日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教材中有关历史材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并据此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分析,认识: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通过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的学习,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线索结构】 (一)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逐步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西方列强对日侵华采取不干涉政策 3、朝鲜东学党起义 (二)经过 时间:1894年——1895年 战役:丰岛、牙山之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 结果: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三)影响 1、日本控制朝鲜、割占台湾,成为东方强国 2、《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

【学教思路】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的结果 思考:为什么说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的? (1)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封建残余及天皇制国家机器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侵略性; (2)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为扩大资本、掠夺原料、寻求国外市场,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对外扩张,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3)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列强的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2、中国:19世纪末在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地区危 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3、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中日共同出兵朝鲜,日本借机扩大事端,发动战争。 二、甲午战争的经过 爆发:1894年7月25日,日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战争爆发,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主要战役: 平壤之战:1894年,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马玉昆英勇杀敌,回族将领左宝贵抗战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走,平壤失陷。 黄海之战:1894年9月,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双方互有损失,中国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保船,不许巡海迎战,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战役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辽东之战:黄海大战后,日军一路从朝鲜进入中国,聂士成抵抗,日军占九连城;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占大连、旅顺,制造了旅顺惨案。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犯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北洋舰队爱国官兵多次打退敌人进攻,但日军陆军从荣城湾登陆,海陆夹攻,部分清军将领投敌。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三、甲午战争的结果 1、中国战败,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腾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使台湾与祖国隔离数十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赔偿日军费白银二亿两——使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创深痛巨 的不平等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 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和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史实。教师应补充背景知识: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日本明治维新后的 发展简况。明确其对外政策主要特点是“灭亡中国”。《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 订”两个子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 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恰当认识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和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总结梳理中国逐步沉沦彻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历程和主要原因,归纳生成近代中国发展的两种趋势和方向,为以后民主革命史的学习准备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 中国社会的变化。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甲午战争经过和《马关条约》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个 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清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中国各界民众奋起救亡图存的一个重要转折。 ②通过对义和团运动起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但因它 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所以最终无法阻挡住帝国主义的侵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丧权辱国的切肤之痛,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 责任感。 ②通过对两次战争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 读书”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甲午战后中国各阶层的探索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度大,理论要求较高,针对高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应注重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联系学生已有 知识,构建知识联系,建立和巩固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质疑答疑、原始史料阅读、论从史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

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认同危机

「所謂『國家形象』,是近年從國際政治學、傳播學領域引入文化學乃至電影學的一個新名詞,一般認為,是指在一個文化交流傳播愈益頻繁的時代,一個國家的外部公眾、國際輿論和內部公眾對國家各個方面??的 主觀印象和總體評價。」1由此可知,國家形象實則由三部分構成:藉由「外部公眾」引入跨文化、跨國維度,意味z國家形象必須在多種民族國家及其文化接觸、碰撞與交流中產生,由此確定國家形象發生的基本情境。它與政治、文化他者鏡像不斷映照,自身特徵與差別不斷被發掘、固定,不僅傳遞給他者,而且其形象也漸次清晰;「國際輿論」則指民族國家在國際政治空間的慣常定位,尤其在民族國家的國際政治地位發生變化時,總能喚醒國際輿論的某種記憶,因此國家形象具有連續性與穩定性;而「內部公眾」所構想、認同的國家形象,則是基於個體真切的生活體驗及 其社會經驗,從微觀政治學出發構想國家形象,與「外部公眾」和「國際輿論」在宏觀政治學、外在層面的建構有z較大差異。就當前而言,中國一方面存在強勢的崛起形象(是基於「外部公眾」與「國際輿論」的宏觀政治),另一方面卻是社會形勢嚴峻、階層分化嚴重、民生窘迫等具有較多負面影響的生活經驗與人生況味,這當然是「內部公眾」微觀政治學的想像。 更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國家形象,都是通過媒介和輿論傳播、表達的,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中。因此,國家形象雖然在客觀上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體現」,但媒介*述本身,存在z較強的主觀虛構。換言之,既有的國家形象離不開現代大眾媒介的想像性建構,與國家、社會的真實狀態存在差異,但並不是說這種形象不重要,相反,從傳播效果上說,它比民族國家在客觀上的整體實力更有影響力,不僅表達了當下民 中國電影中的國家形象及認同危機 ● 陳林俠 * 本文為2010年教育部課題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的國家形象建構及其認同研究」 (編號10YJC760005)之階段成果。 既有的國家形象離不開現代大眾媒介的想像性建構,與國家、社會的真實狀態存在差異,但從傳播效果上說,它不僅表達了當下民眾的主觀欲求、國家目標,而且反過來對真實的國家狀態產生影響。

高一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战争的性质及结果。《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与目的不仅有利于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而且,也影响了《马关条约》内容的执行。学习这一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重点。《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学习这一内容,将会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所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本课又一重点。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学生在理解条约的一影响时,很难将条约的签订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成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点联系起来,而资本输出将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控制,加深被掠夺地区的殖民地化。所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光绪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他一面“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一面严令李鸿章认真备战。6月25日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现在“势甚急迫……李鸿章身膺重任,熟悉倭韩情势,著即妥筹办法”。并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并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7月4日,光绪又针对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著勿庸议”。14日再谕李鸿章:“倭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前经叠谕李鸿章先事预筹,毋致落人后著。现在事机紧迫,著李鸿章速为筹备,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沿海各口,如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处,皆关重要,如何布置,均应逐一妥筹。其军火、器械、粮饷一切,均应日办齐,先期给发,方不致仓促误事。” 7月20日,日本应派重兵云集朝鲜,战争一触即发。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为加强台澎防务,24日光绪命宿将刘永福赴台湾组织战守。25日,丰岛之战爆发。光绪下令“诏免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并专谕李鸿章“现与日本业已开仗,必须厚集兵力,广筹后应”。 8月1日,光绪下诏对日宣战,指出:“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国法,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21日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29日以恭亲王奕欣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10月13日以叶志超、卫汝贵临敌溃散,光绪将其罢职,以聂士成统两军。25日,日军强渡鸭绿江,接着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29日,谕裕禄饬金州战备。30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安定、裕禄防剿。11月初,日军占领金州、大连。22日旅顺失陷,光绪责李鸿章“调度乖方,〖XC补-6.tif〗职留任”。是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总署表示,愿意为中日“调处”,恭亲王奕欣等向光绪和慈禧转达了田贝意愿。当时光绪就直接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 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撤掉了“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刑部治罪。10日,鉴于奉天危急,谕军机大臣等设法调拨克虏伯炮支援。13日,海城失陷,宋庆退至田庄台。16日,谕将已因“临敌退缩”革职,析木城遇敌“又复溃退”的副都统丰升阿,记名提督聂桂林交刑部治罪。次日,又令将叶志超、丁汝昌交

高中历史剧本甲午中日战争【实用】

甲午中日战争(节录) 旁白: 19 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 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 第一幕: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左宝贵叶志超等人 地点:坤宁宫西暖阁 时间: 1894 年夏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 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 (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 慈禧:恳请什么呀? 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 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 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 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 能不战最好不战。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宝贵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宝贵叶志超士兵甲 地点:朝鲜平壤城 时间: 1894 年夏 (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 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 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急忙出营) (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

中日甲午战争感想

甲午中日战争的感想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今年是2014年,也是甲午年,距离1894年已经有120年了。当前的中日关系形式也是极为不乐观,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双方的关系变得不好。当然,钓鱼岛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不存在什么争议。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都有一个所谓的大陆政策,就是指作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作为一种侵略政策的形成,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则源于明治维新前后已奠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尤其是思想基础。大陆政策一共分六步:1.吞并台湾2.吞并朝鲜3.吞并满蒙4.吞并中国5.称霸亚洲6.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大陆政策而进行的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惨败,北洋舰队被全灭,旨在通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发展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就此结束,中国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了2亿白银,和一系列的屈辱性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但是,由于甲午战争的爆发,证明了师夷之长以制夷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是不能让中国更加的强大的。而且,让民众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批批中国的有志之士也纷纷觉悟,以致后来发生了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的运动。 今年是2014,也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但是,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尽管仍问题缠身,但今天中国的活力和自我改革能力都是世界大国中最突出的。一些日本右翼政客甚至不断发出好战言论,一时间战争乌云似乎又笼罩在东亚上空。我们要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使国家更加的富裕,强大。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专题0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125周年(1895—2020)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热点直击】 2020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125周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遭遇日本侵略的重要战争。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通过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等条款,中国继续丧失了大量主权。同时,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内容考查较多,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背景 (1)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2)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 (3)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袭击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战争之初,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9月27日,黄海海战爆发,5个多小时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5舰被击沉,4舰被击伤;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10月,在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血洗全城,残忍的杀害无数中国民众。日军攻占旅顺后,进攻威海卫,在1895年2月1日,占领威海卫。于是,日军以海军和陆军配合攻击北洋舰队。经过激战,北洋舰队受到重创,提督丁汝昌等自杀殉国。17日,北洋舰队全部覆灭。在辽东战役中,清军6万余人从辽东全线溃退。威海卫失陷后,就已经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协约内容: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军军费白银2亿两。

人教新课标历史高中年级《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2.5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标志、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将领;《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内容、危害;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能力要求:(1)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说明《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情感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2)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一个重点。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2)《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日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锁,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个极严重的步骤。 2.难点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 课堂教学设计 1.战争爆发的背景 师: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带有什么特点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由于日本的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使日本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加上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那么,日本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打投影)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摘自佐田自茅《征韩论》(1870年) 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作答) 师:(教师归纳)这段文字真实反映了日本侵略集团侵略扩张的野心。 面对国内困境,日本政府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奉行“国之兴废,在于兵力”的原则,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并把朝鲜、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军事地图也都绘画了。 同时,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生:(阅读教材,了解列强的态度) 师: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为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大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黑体字) 生:(阅读教材) 师:日本采取什么手段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文字内容) 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师:日本侵略者借朝鲜农民起义之机,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衅端。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借口保护侨民,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战争的爆发;战争的两个阶段-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战争的性质及结果。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通过学习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战争是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争夺殖民地高潮这一背景下爆发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它是日本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步骤;通过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落后、清政府腐败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通过学习中国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学习日军在战争中

所犯下的罪行,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激发学生对侵略暴行的愤恨,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建厂权,而且,大额的战争赔款和赎辽费迫使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协定。 由此,列强不仅实现了对华资本输出的愿望,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国的惨败,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瓜分中国一事被列强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各列强都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利益。 因此,他们为了各自的侵略目的,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的态度。

微时代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及其治理_李炎芳

江西社会科学2014.6 微时代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及其治理 ■李炎芳郭明飞杨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博等社会媒体的出现,使虚拟生存呈现出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速度瞬时性、传播方式多样性、传播内容随意性等新特征。微传播的这些特点使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务实的治理方案已成为当下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微传播;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4)05-0194-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13BKS073) 李炎芳,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室主任; 郭明飞,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教授; 杨磊,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硕士生。(湖北武汉430079) 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微时代的到来,并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传播方式—— —微传播。一个“微”字就足以突出微传播的特点:传播的内容精炼、新颖、私密;传播的方式简单、便捷;传播的对象多样化、个性化。这些特点使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认同出现了危机,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对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实现“网络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微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微传播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受众明确、需求清晰、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形式。与大众传播相比,微传播的内容更精确、对象更精准、渠道更精细,其本质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口碑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旨在提供国家和社会稳定所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微传播既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着社会思潮多元化和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减弱等挑战。认真分析和研判机遇与挑战,才能提高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微传播的特点、表达和传播 微传播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是指以微博客、微信、手机短彩信、QQ、MSN、户外显示屏、出租车呼叫台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仅是指以微博客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1]由于微博的交流互动功能最强,所以深入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工具的特点和效果意义重大。 微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微”。具体表现在内容、方式、载体和受众四个方面。微内容就是传播的内容简单而丰富,可以是一段话、一个表情、一个符号、一张图片或一段小视频等。微方式就是通过手机和平板触屏或电 194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

【内容提要】中国人面对近代以来政治社会巨大变革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作出的不同反应与艰辛探索,既揭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方式必然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又证明了不能简单地回归本土思想资源,必须立足于全球问题背景,以构造性的态度综合创新,才能成功地回应现代性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的挑战。 一、现代性与认同危机的发生中国的现代性(注:现代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我们在本文中强调制度变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接受了吉登斯的概念,即:“它首先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略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现代性的第二个维度是资本主义,它意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16页)有人批评吉登斯的现代性描述忽视了文化问题,“吉登斯不认真对待文化问题,……认为不探讨从目前有关文化的政治、文化资本、文化差异、文化同质性和异质性、族群性、民族主义、种族、性别等等争论中产生的问题,人们也可以合理地说明当代的世界,这整个想法就令人难以置信。”(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本文的展开或许是参考了这种批评,但始终认为制度的变迁是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出现的根本的和首要的因素。)的历史发展是以追求现代化作为重要动力的。在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中,现代化的努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对于西方技术的吸收和制度的模仿。与此同时,科举制的废除和作为数千年来民族文化价值秩序象征的皇权的崩溃,导致了制度层面的巨大断层,即以民族—国家的模式取代传统中国的“天下”模式(注:关于近代中国人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是由“文化主义”向“民族主义”转变的详细讨论,可参阅金光耀:《中国的民族主义》,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211页。),以自由经济的模式取代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以民众的政治参与取代皇权的全能性统治。制度是文化的凝聚,传统制度的产生和延续,归根到底是各种习俗和规则在长期的博弈中逐步稳定和形成的,从这些制度中人们感受到安全和“效能”。而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冲突中中国的一系列军事失败和对这些失败根源的探讨,最后变成了对儒家观念体系“效能”的怀疑和否定。这样,通过技术、制度到观念层面的深层变革,中国人对历史和文化价值认同的共同基础便不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结合,导致了人们对于制度移植的热情,与此同时,遮蔽了现代性必然会提出的文化认同的严峻问题。所以,文化认同危机(注: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并不存在“认同危机”。白鲁恂(lucian pye)并不承认由于制度变革对中国人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其他大部分的转型制度都通常有过那种认同危机,中国人大体上没有经历过”,“他们几乎对他们中国人的身份没有产生过怀疑”,“他们对外部世界越开放,就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the sprite of chinese politics:a psychoculture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 development,pp.5—6,m.i.t 1968.)产生的最深层根源,就是对中国人赖以理解世界的历史观和宇宙观的彻底颠覆。中国传统历史观的基础是空间性的,这种以中国为中心的空间概念决定了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发展的逻辑,由此形成了诸如“夷夏”、“文野”等区别。但是现代性的逻辑却是时间性的,即新的对旧的取代。(注:按甘阳在奥列·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和历史》中译本序中的描述:“现代性的逻辑就是,新的就是好的,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因此青年必然胜于老年,而创新必然胜于守旧。”引自奥列·斯特劳斯:《自然权利和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这种观念随着进化论的传播而深入人心,使近代中国的文化观在20世纪20—30年代逐渐由“东西”文化观转变为“古今”文化观,其衡定的坐标逐渐由空间转向时间。作为这种历史观的逻辑延伸,思想界开始以文化决定论的方式将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将积极的成功的因素都归属于西方文化,即将“价值”问题转化为“知识”问题。发生于20世纪20年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含答案和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一、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侮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其目的都是救亡图存 2.某条约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 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5.对下图中统计数据变化轨迹的分析,与1895—1911年中国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引发赴日留洋高潮迭起 B.列强侵华加剧,商品倾销让位资本输出 C.政府放宽政策,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D.社会思潮更新,爱国救亡运动此消彼长 6.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民国初年出现的漫画《亡清退位之现象》。拍子下的蚊子是“袁”,蛛丝下面挂着的蜘蛛是“滚”。此幅漫画的寓意是() A.颂扬袁世凯推翻清王朝的功劳 B.袁世凯促成了民主共和的实现 C.希望推翻袁世凯以实现真共和 D.鼓励袁世凯彻底推翻清朝统治 7.李大钊认为,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 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 D.坚持“扶清灭洋”的方针 8.19世纪60年代,“democracy”传入中国,时人便译为“民主”。后来有人觉得不妥,便译作“民 政”(注:“民政”在古代中国是“为民之政”之意,有司空、司徒这样具体、琐碎的八个部门构成)。1903年,梁启超又改译作“民主”。中国人对“democracy”概念理解的演变说明了() A.对西方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 B.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 C.中国古代已有民主共和观念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性 9.(2017课标全国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10.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 20 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企业,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材料主要表明() A.民族企业在前行中仍有不足

高中历史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必修2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基础知识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原因;中日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二、能力要求 1、甲午战争是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日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步骤。 2、国力弱、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中国近代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中国只有强盛起来,才不会挨打。 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引发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好!请看这幅历史图片,它记录了一段历史,一段令所有中国人永远不会忘掉的记忆。一百多年前,爱国官兵慷慨激昂誓死捍卫中华海疆,腐败清廷惧敌媚外横遭列强侮辱欺凌。今天我们就要重新剥开这已凝结了百余年的伤痛,回顾这场民族的灾难与屈辱。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绝非偶然,是当时各种国际因素促成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加紧瓜分世界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众所周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垄断组织的产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极其尖锐,正是在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世界的大背景下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了。 1、日本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我们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由于改革很不彻底,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上为了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视线,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统治者强烈要求对外扩张,企图从中寻找出路。为此日本统治者精心炮制了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加紧扩充军事力量,多方面搜集刺探中国的军事机密做好了发动战争的一切准备。大家下去搜集一下日本大陆政策的相关内容就会发现大陆政策是相当宏伟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中日战争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面对日本扩张的动向,西方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表现出了默许和纵容的态度,这就为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有利的国际条件 就在日本做好了发动战争的一切准备,国际条件又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这则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3、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契机 1894年朝鲜的东学党起义爆发后,日本一步步将清政府引入自己预设的战争陷阱,蓄意挑起争端。 面对日本政府的磨刀霍霍,清政府内部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和北洋大臣李鸿章却力主避战求和,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导致中日战争尚未爆发中国已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4、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丧失先机 二、经过

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一)东方、第三世界、女性、黑人的身份在帝国主义文化中的边缘化 人们之所以拒斥全球化,是因为全球化有可能会招致文化帝国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文化的危害性,后殖民批评家赛义德、斯皮瓦克、莫汉蒂、霍米·巴巴早就做过深刻的论述,指出了欧洲帝国文化对东方、女性、黑人的扭曲与误读。帝国主义文化以自我为中心,把东方、女性、黑人边缘为虚拟的他者。他们的论述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1、帝国文化对东方及第三世界民族的扭曲与误读。 赛义德吸收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及福柯话语权力理论,在《东方学》中指出,西方学者以字典编纂式历史材料积累与想象对东方的形象进行扭曲与误读,东方成了东方学家的东方,而非真实的东方,由于东方的不在场,西方霸权文化使东方文化失语,“在有关东方的讨论中,东方是完全缺席的,相反,人们总能感觉到东方学家及其观点的在场;然而,我们不可忘记,东方学家之所以在场的原因恰恰是东方实际缺席。”[ 3]因此,赛义德提出要解构东西式的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反对西方霸权文化对东方边缘文化的凝视与歧视。他坚持个体的特殊性,强调学者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的殖民文化。霍米·巴巴吸收法农关于“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微妙关系的论述,对文化殖民、文化霸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外在强权扭曲人性,使扭曲者由被动变主动,由受辱到适应,进而进行身份认同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把文化研究定位于中心之外的非主流文化上,认为各种抹平差异的话语交流隐含了一种话语暴力,最终将会复制帝国主义文化和政治。 2、女性特别是东方女性在帝国主义文化中失语 如果说东方及第三世界民族处于边缘的话,那么东方女性则处于边缘的边缘。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莫汉蒂吸收女权主义、精神分析等各种批评理论从女性角度,对西方霸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与歧视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们的观点可概括为二点:(1)、东方女性受到男权及第一世界妇女的双重歧视。斯皮瓦克认为,东方女性不仅遭受到男权文化歧视,而且遭受到西方女性的误读,因而成为边缘的边缘。她把历史的叙事予以颠覆,认为女性历史被男性的认知暴力挤压,

2021人教版选修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选修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word 教案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导入:1895年,随着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舰队的全军覆没,不仅标志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战败,而且也标志着19世纪60到90年代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的完全破产。一个被认为是东亚文明主导的泱泱大国,难道被岛国小日本打败,这种震动是空前的。使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天朝上国的那种民族自信、自豪、优越感荡然消逝。国人在备受煎熬、痛楚、屈辱的同时,开始深刻的民族大反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学习西方,变法维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维新变法由此拉开序幕。 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即第一课 第一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 知识回忆: (1)割地: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繁重灾难之中。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操纵。 (3)通商: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 (4)开设工厂:使列强直截了当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和市场;繁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阅读课本P124页学思之窗,想一想,什么缘故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答:①日本的入侵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②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链接】《马关条约》的签订,充分暴露出清政府腐朽无能,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入侵和经济掠夺。 ③总之: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提问:《马关条约》跟往常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答:开设工厂 教师指导:这说明19世纪末列强入侵中国进入一个新时期,即资本输出的新时期。即入侵中国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 2、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①由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链接】这正吻合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时期特点,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来讲,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更加有利。 ②由直截了当割地→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畴” 【链接】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抵抗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矛盾的结果之一。 提问:通过对学思之窗的分析,我们明白《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那么民族危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