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第31卷第2期

2008年4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A TICS &SPA T I AL I N FORMA TI ON TECHNOLOGY

Vol .31,No .2Ap r .,2008

收稿日期:2007-09-20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06028)资助

作者简介:张 奇(1985-),男,河南民权人,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籍测量、土地信息系

统与土地信息工程应用。

GPS -RTK 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张 奇1

,胡石元1

,施秧秧2

,朱彦刚

1

(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摘要:在概述土地整理测绘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GPS -RTK 技术的工作原理,以江西省大余县土地整理项目

为例,对GPS -RTK 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得出GPS -RTK 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

关键词:土地整理测绘;GPS -RTK 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867(2008)02-0020-03

D iscussi on on the Appli cati on of GPS -RTK Technology i n

Land Consoli dati on and Mappi n g

ZHANG Q i 1

,HU Shi -yuan 1

,SH I Yang -yang 2

,ZHU Yan -gang

1

(1.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 i ronm en t Sc i ence,W uhan Un i versity,W uhan 430079,Ch i n a;

2.College of Publi c Ad m i n istra ti on,Zheji a ng Un i versity,Hangzhou 310029,Ch i n 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outlining land cons olidati on and mapp ing,this paper briefly intr oduces the operati onal p rinci p le of GPS -RTK technol ogy,and takes the p r oject area as an examp le t o try and discuss the app licati on of GPS -RTK technol ogy in land cons oli 2dati on and mapp ing.The results shows that GPS -RTK technol ogy can be perfectly app lied t o land cons olidati on and mapp ing .Key words:land cons olidati on and mapp ing;GPS -RTK technol ogy;app licati on

0 引 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地理空间数据采集的需要,基于3S 的数字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GPS -RTK 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野外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之一,GPS -RTK 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中既满足精度要求和测量数据的现势性,又能全面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土地整理测绘概述

土地整理测绘是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的前期行为,是获取和表达土地整理项目区位置、形状、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地籍信息要素,提供土地整理现状图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底图的专题地籍测绘;是以满足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量概算、施工放样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实施以及土地开发对土地利用现状、地形状况

等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而进行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

基础性测绘工程[1]

。土地整理数据信息获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与统计、现场踏勘、原始图件判读、遥感卫星图件等扫描数字化、白纸测图、传统测量(经纬仪加水准仪,全站仪)和现代化测量(GPS 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等)。

目前,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测绘对象主要为基本农田,这就决定了测绘环境是野外空旷的农村土地,其特点为:视野开阔,高大建筑物较少,无大的干扰信息源,能够接收较强的信号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江西省大余县土地整理中尝试利用GPS -RTK 技术进行土地整理测绘工作。

2 GPS -RTK 技术作业原理及土地整理测

绘的技术路线

2.1 GPS -RTK 技术作业原理

GPS 实时动态(RTK )测量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

代,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原理为:在项目区内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安置基准站接收机,对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进行连续跟踪观测,经数据调试,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将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等发送出去。流动站接收机在测点上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由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当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工作后,控制器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并显示出测点的3维坐标和数据精度,同时将成果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起来以便进一步应用[2-3]。GPS-RTK技术观测时间短,能够实时实地测量并显示点位3维坐标数据,为土地整理测绘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所要求的绘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5000或1∶2000,这对于一定范围内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的GPS-RTK技术将完全满足要求。GPS-RTK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中,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和施工放样等工作要求,主要用于地类边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陡坎、行政界线、权属界线、控制点、独立地物及其他要素的测量,高程点加密,沟渠、道路横断面测量等。

2.2 土地整理测绘的技术路线

基于GPS-RTK技术的土地整理测绘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GPS-RTK外业数据采集阶段、GPS 数据传输处理阶段、图形编辑处理阶段和图幅整饰阶段等。

1)前期准备阶段

基础地理资料、行政界限资料、基本农田资料、各种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的收集,土地整理测绘作业指导书制定编写,外业调查人员与内业数字化人员组织培训,测量仪器、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等的检测,GPS-RTK 测量精度检验等。

2)GPS-RTK外业数据采集阶段

采用连续测量和非连续测量两种方式对特征点、点状地物和地类边界等测量。

3)GPS数据传输处理阶段

将测量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通过GPS数据传输软件将每天采集的数据文件导入计算机并存储为一定的格式,以日期+组名作为文件名。

4)图形编辑处理阶段

南方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接收TG O导出的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为大量的数据点,根据外业草图进行地物编辑、地形绘制;构建三角网,生成等高线;地类符号填充,统计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和分区面积。

5)图幅整饰阶段

协调图名、图号、图廓线、坐标系、成图比例尺、制图单位及其他辅助说明。3 实证研究

3.1 工程概况及测量模式

江西省大余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赣州市西南端,章江上游北岸,东北至南康县,西抵新城镇,南靠信丰县,所在图幅号为G-50-86-(18)和G-50-86-(26),具体范围为东经114°34′~114°36′,北纬25°36′30″~25°39′30″。项目区主要包括龙王庙村、樟树下村、新城村、槐花村、京州村、窑孜前村、水西村、店子里村、鱼仙村等9个村,总面积为11.58k m2,周长18513.09m,南北长5101.16m,东西长4410.01m,海拔高低差34.19m,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本次测量采用12台Tri m ble5800双频GPS接收机,按自然村分布情况对项目区进行同步测量。该GPS动态定位测量标称水平精度为±10mm+1ppm,垂直精度为±20mm+1ppm。GPS-RTK地形测量有连续地形测量和非连续地形测量两种作业模式,可以完成对所有地形地物的测量工作。连续地形测量对于测量不规则线状或封闭地物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如道路、水域、权属界线、地类边界等。该模式测量的数据自动记录有两种方式:等时间间隔和等距离间隔存储数据。等时间间隔存储数据,将根据设定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样;等距离间隔存储数据根据设定距离间隔进行数据采样。在测量时可设定每5s采样一次数据或者每3m采样一个数据;非连续地形测量每进行一次数据记录就可以测量一个点,一般用于测量具有特征性质的独立点,如避雷针、电线杆、界碑等以及断面测量。测量过程中,我们设置其限差为x:0105m;y:0.08m。点名称按起点点号自动增加步长,观测次数为2次,观测时间为3s,测量数据存储方式为自动存储。

3.2 GPS基准站

选择项目区控制点作为基准站的标准为覆盖整个区域,海拔尽可能高,靠近项目区的中心位置,控制点标志坐标位置精确、稳固且不宜移动,尽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发射塔等干扰源等。

1)选择在位置较高的地方,例如把基准站架设在高楼的顶部。RTK测量需要在控制点安置基准站,并需要把基准站的差分信号传播出去,位置较高的地方有利于差分信号的传播。

2)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选择在汽车可以到达的地方。RTK基准站所需的仪器较多,为了使基准站能够工作较长的时间,有时需要携带较重的大功率电池。

3)考虑到南北极附近是卫星的空洞区,电台的天线宜架设在GPS接收机的北方[4]。

如果项目区内有达到精度要求的等级控制点,则该点可以作为GPS控制点;如果没有,则通过其他方式引进一定精度的点作为控制点。通过对实地情况进行考察,我们选择该镇小学楼顶一控制点作为基准点施测。

12

第2期张 奇等: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PS -RTK 测量是在W GS

-84坐标系中进行的,而最终成果要求为地方坐标系或北京54坐标系,这就需要设置模型转换参数来实现,本例我们采用三参数模式来完成W GS -84坐标系向54北京坐标系的转换。如果之前GPS -RTK 测量坐标转换参数设置错误,还可以在手簿中直接修改文件的基准转换参数进行补救措施。

本次作业基准站参数设置如下:投影为横轴墨卡托投影,基准转换采用三参数模式,水平平差和垂直平差采用无平差,坐标几何设定为网格。电台频点选择为412105MHz,无线电传输模式为TT450s 9600bp s 模式,流动站的频点和无线电传输模式与基准站保持一直。

3.3 测绘数据采集

为了证实GPS -RTK 技术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的可操作性,我们对测量精度进行实地检验。NTS -355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为5″,测距精度为2mm +2ppm ×D (D 为距离),其精度相当高。在项目区内选取6个特征点进行全站仪与GPS -RTK 技术比较,最远特征点距离基准站3.52k m 。两种测量结果比较显示,△X 相差最大为0.025m,△Y d 相差最大为0.031m,△Z 相差最大为01048m 。GPS -RTK 技术属于流动性作业,由于天线高误差、测距杆偏心等,平面精度一般在0.050m 以内。由此可见,RTK 技术的精度完全满足土地整理测绘中碎步点的要求。

为了保证数据理性存储、内业成图的方便以及最后数据检核,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在Tri m ble 5800双频GPS 接收机手簿上以“测区序号+作业日期+组号”为名称建立项目文件来存储当天采集的数据,而且野外数据测量时所画草图上也应注明相应的文件名称。测量过程中,要在草图上标注沟渠的宽度、深度、水流方向,道路的宽度、等级,坑塘的深度、硬化与否,电力通讯设施等级,地类界两边的土地类型,堤坎高度等,对于高度大的堤坎,要在堤坎顶部和底部都测设高程点,以保证等高线的真实性。根据规划设计要求,沟渠、道路、高地每隔一定的长度需要测量一个横断面。

3.4 数据标准化整理

数字地籍成图软件CASS 需要接收一定格式的数据,最基本的格式如下:

1,,53167.880,31194.120,495.800/3点号名称,空格,x,y,h

2,,53151.080,31152.080,495.400/3点号名称,空格,x,y,h

数据类型的转换有多种方式,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用微软ActiveSync 同步软件建立手簿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Data Transfer 将手簿中的测量数据文件传输到计算机中,保存为3.dc 文件,一起保存的还有一个3.j ob 文件,最后用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TG O 导入RTK 测量数据3.dc 文件,转换输出为南方CASS 软件可接受的格式(3.dat 文件),在读入时可以利用逗号或其他符号分隔。如果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人工批量编辑,可以

改文件的扩展名为3.csv,利用列插入、列排序、列删除、整列数据增加一定的数值等编辑功能来完成坐标数据重新计算,将数据准备成上述基本格式,并以3.dat 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便于查看和导入CASS 软件。

3.5 成果图的绘制与输出

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特点及后续工作要求,成果图主要要素分层为:项目区边界,村界,乡界,县界,坟地边界,菜地边界,林地边界,居民地边界,水系及其附属设施,地类界(旱地、水田),居民地填充,水系填充,高速公路,管线设施,陡坎,控制点,高程点,等高线,图廓,注记及其他等。

在南方CASS 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环境下,导入野外测点数据文件,依据草图内容,进行地类图斑和现状地物绘制。绘制土地整理现状图,须参考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成图标准,既要满足土地整理设计的要求,又要满足土地整理施工的要求。项目区土地整理现状图输出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区土地整理现状图

F i g .1 Land con soli da ti on presen t situa ti on

map of project area

4 结束语

GPS -RTK 测量精度虽赶不上GPS 静态测量,但只需

数秒就可以迅速定位,且观测后的数据不用人工处理即

可屏显并存储在手簿中。在测量过程中能监视观测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动态测量。

GPS -RTK 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的应用实践,为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GPS -RTK 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随着GPS,RS,GI S 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当前GPS 与其他技术的集成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金亭.试论土地整理测绘[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23(1):29-31.

[2] 李征航,黄劲松.GPS 测量与数据处理[M ].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5.

[3] 魏二虎,黄劲松.GPS 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 徐让雄.GPS -RTK 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J ].城市

勘测,2007,(6):66-68.

2

2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完整版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南水北调第x标段古庄店乡xx村,受南水北调工程项目部及古庄店乡政府委托,对该村耕地取土、占地堆土,进行平整还耕的设计。 二、相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1—2000) (2)《土地开发标准》(TD/T1011~1013-2000) (3)《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0-2001)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996)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三、主要工程设计 1、条田施工

(1)田块方向: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宜选用南北向。在水蚀区,耕作田块宜平行等高线设置;在风蚀区,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45°方向布置。 (2)田块形状:耕作田块的形状应布置成矩形;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其他规则的四边形。 (3)田块长、宽:耕作田块长、宽应综合考虑田块面积、种植制度、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要求,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布设;条田规模宜为6-15hm㎡。 (4)田面高程: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在常年涝水位20c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田面高程应在常年地下水位80cm以上,相邻田块高差不宜超过50cm。 (5)田面坡度:耕作田块田面纵坡方向一般与自然坡降一致,坡度大小与灌水方向和土质情况有关。土地平整后,田面比降应满足灌排要求。畦灌田面的坡度应根据土壤通透性和畦长不同而定,一般以 1/200-1/500为宜,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 (6)田面平整:土地平整后耕作田块平整度应使田面高差在±5cm 内。 2、表土保护 土地平整时应保留一定厚度的表土,以保持土壤肥力。旱作地区宜在挖方处剥离表土30cm,填方超过50cm时,必须将熟土上翻,回填熟土层厚不低于30cm为宜。 3、客土回填 土地平整区耕作层土壤厚度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图层厚度时,应进行客土回填。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尽可能使项目区土方挖填平衡。需要进行客土回填时,应考虑下列要求:①客土土源要尽量接近项目区,一般不超过3km。②耕作层的客土宜选用质地较好、未污染的土壤,且不应含有石块、石砾、瓦片等。③保障取土区的安全,土源地避开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堰塘的堤岸。④取土应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流清障、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相结合。⑤填土应留有不低于20%的虚

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制图规范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 制图规范 北京得力合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 前言 为实现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制图的标准化,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作。 土地整理图样应准确表达实际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意图,并保证图面的质量。 土地整理、复垦规划设计的图例、图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未包括在本规范内且工作需要的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规范用词 2.1 术语 2.1.1 项目现状图 反映项目区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的图件,简称现状图。 2.1.2 项目规划图 反映规划后项目区土地利用布局和工程布局的图件,简称规划图。 2.1.3 单体工程设计图 反映项目区工程结构、材料、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图件。包括建筑物设计图、沟渠道路断面图、机井柱状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及其它辅助图。 2.1.4 图例 排列在图上适当位置、用于方便读图和使用的有关符号的解释。 2.1.5 图式 规划图、现状图及工程设计图所遵循的式样。包括图幅、图标、字体比例、地块注记及着色填充等。 2.1.6 图样

在图纸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原理绘制的表示被绘制对象的位置、大小、构造、功能、原理、流程等的图。 2.1.7 地块 是沟渠道路等控制的同一地类的最小单元。 2.1.8 图斑 指按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将图中各类型用地填充相应颜色和线形,形成斑块状。 2.2 规范用词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选择,在有条件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应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如非必须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或其它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土地整理设计方案

土地整理设计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土地整理项目勘测和规划设计 组织方案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土地整理项目勘测和规划设计 组织方案 编制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编写人: 审核人: 总工程师: 大队长: 提交时间:二0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项目组织机构 根据本项目工期安排及项目特点,结合公司技术人员技术特长及公司技术人员安排,设计部经理指定一项目负责人,负责成立项目设计组,具体负责项目初步设计的实施。设计部经理与总工办组成质检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公司内部审查。项目组下设项目设计小组,质检小组,后勤小组。设计小组设计人员包括初步设计文本编制人员、制图人员、预算员;质检小组下设质检工程师;后勤小组下设财务负责人、计划统计负责人(兼安全员)。 项目设计组组织结构图 项目人员分工及职责 由项目部经理根据项目情况指定一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设计小组。 1、项目负责人: 1)组织项目组; 2)各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计划制定本专业各个设计进度的进度计划和设计任务的分工,编写《项目设计计划》,经总工办主任审定后实施; 3) 与项目区联系,组织项目区的踏勘工作,负责其他等与项目联系工作; 4)组织小组成员设计方案讨论,确定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并编写《项目初步规划方案》,报总工办审查; 6)搜集分析设计资料,主持本项目初步设计,并对本项目的方案和技术负全面责任。 7)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矛盾,负责各阶段的汇总,不能解决时,及时向总工报或向总工办要求召开专家讨论会。及时主动向有关专业提出要求,并以文字或图表向有关专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料。 8)负责项目组的设计进度情况,及时督促检查设计人员的计划完成情况,监督设计人员的自检、审查修改情况,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9)负责组织项目的各级审查和项目回访; 10)负责项目的确认,直至交给业主单位。 2、项目技术负责人: 1)负责《项目设计计划》的初步审核,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由项目负责人报总工办审查;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南水北调第x标段古庄店乡xx村,受南水北调工程项目部及古庄店乡政府委托,对该村耕地取土、占地堆土,进行平整还耕的设计。 二、相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1—2000)? (2)《土地开发标准》(TD/T1011~1013-2000)? (3)《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0-2001)?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三、主要工程设计 1、条田施工 (1)田块方向: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宜选用南北向。在水蚀区,耕作田块宜平行等高线设置;在风蚀区,应与当地主害风向垂直或与主害风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45°方向布置。 (2)田块形状:耕作田块的形状应布置成矩形;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其他规则的四边形。 (3)田块长、宽:耕作田块长、宽应综合考虑田块面积、种植制度、机械作业要求、灌溉排水要求,同时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布设;条田规模宜为6-15hm ㎡。

(4)田面高程: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在常年涝水位20c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田面高程应在常年地下水位80cm以上,相邻田块高差不宜超过50cm。 (5)田面坡度:耕作田块田面纵坡方向一般与自然坡降一致,坡度大小与灌水方向和土质情况有关。土地平整后,田面比降应满足灌排要求。畦灌田面的坡度应根据土壤通透性和畦长不同而定,一般以1/200-1/500为宜,旱地田面坡度应限在1/500以内。 (6)田面平整:土地平整后耕作田块平整度应使田面高差在±5cm内。 2、表土保护 土地平整时应保留一定厚度的表土,以保持土壤肥力。旱作地区宜在挖方处剥离表土30cm,填方超过50cm时,必须将熟土上翻,回填熟土层厚不低于30cm 为宜。 3、客土回填 土地平整区耕作层土壤厚度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图层厚度时,应进行客土回填。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尽可能使项目区土方挖填平衡。需要进行客土回填时,应考虑下列要求:①客土土源要尽量接近项目区,一般不超过3km。②耕作层的客土宜选用质地较好、未污染的土壤,且不应含有石块、石砾、瓦片等。③保障取土区的安全,土源地避开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堰塘的堤岸。④取土应与当地的塘堰清淤、河流清障、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相结合。⑤填土应留有不低于20%的虚高。⑥客土回填后的耕地图层厚度应不低于40cm,耕作层厚度应在30cm以上,耕作层地力应满足适种农作物的基本要求。 4、修筑田坎? 地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修筑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水平升高,不应出现各段参差不齐,影响接荐处质量。地坎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随着地坎升高,坎后的地块表面也相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地面与地坎紧密结合在一起。 5、修平田面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围 工程名称:巴东县2012年度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第十标段。招标人为州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专班。本工程主要建设容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等。 项目建设地点:巴东县茶店子镇大湾村五组,拟定开工日期2013年1月8日,拟定竣工工期2013年5月8日,工期共120日历天(含冬雨季、耕种期、节假日)。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项目规划设计所确定的合格标准。 1.2项目区概况 茶店子镇位于长江以南,巴东县城南部,东临归平河与姊归河隔河相望,西接龙头河与巫山交界,南与绿葱坡镇毗邻,北与信陵镇接壤。整个地貌成“W”形。距县城26公里,209国道横贯其中,村组公路星落棋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49个行政村,318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3万人。 茶店子镇人杰地灵,特色突出,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以畜牧、烟叶、核桃、小杂粮、中药材、茶叶等为主的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迅速壮大,建成烤烟、核桃、小杂粮、中药材四个万亩基地,是全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特色牛肉远近知名,巴人河3A级旅游风景区风光旖旎,高空滑索、漂流令游客留恋忘返。茶店子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稳镇、新型工业强镇、生态旅游

活镇”的发展战略,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基地,立足高标准建设县城“后花园”。 该项目位于巴东县茶店子镇大湾村五组,涉及到1个片块,拟实施面积10.09亩,土地权属均为村集体所有。 项目建设区社会稳定,干部群众关系密切,当地农民对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愿望非常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产值较高,除常受灾地段外,很少存在有耕地撂荒的现象。项目区土地权属明确,没有任何权属纠纷,这些都为实施土地整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项目建设主要工程容有: 土地平整工程:根据当地坡度和实际情况改造平整低丘岗地上的荒草地和低产低效林地为坡式梯田,通过田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使坡耕地逐年变缓变平,坡陡的地方可使用生物坎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硬化灌排沟渠,满足新改耕地和现有耕地的用水需求,扩大灌溉面积。整治坑塘,增大堰塘库容,提高蓄灌排水能力,确保旱涝保收。 田间道路工程:修建田间道路,满足农业机械和农民下田及出行要求,无论晴雨,项目区交通便捷。 第二章施工组织 2.1组织机构 健全的施工组织机构是保证工程施工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安全完成的先决条件,为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为便于进行施工管理,拟租用项目区民房成立

土地整理项目的规范

。本规程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编制与实施,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初步设计1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总则、内容、程序、方法、成果等的基本要求和项目设计的原则、内容及技术要求。 1.2本规程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编制与实施,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作为与设计有关的概预算、审批等方面的依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7929-199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GB/T7829-1995;GB/T5791-93地形图图式1:20001:5000,1:10000 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 GB/T1654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54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16543.4-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JTJ021-89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 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 SDJ217-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L73-9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LYJ002-87林业工程制图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SL/T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3.1总则 3.1.1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含土地复垦)。 3.1.2规划的基本原则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b)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c)可持续发展。 d)因地制宜。 3.1.3规划的内容 a)确定项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建筑工程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前期工作、基础分析、拟定设计标准、工程布局、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工程量汇总以及成果整理。 一、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专班、对土地整理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工程设计的所需资料,提出工程布局的初步方案等。(一)成立工程设计专班 土地整理牵涉的利益面较广,特别是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难度大,因此,对土地整理区县(区)、乡(镇)地方政府而言,应成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协调部门关系,研究解决土地整理中的重要问题,落实前期工作经费。 对承担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而言,由于土地整理工程涵盖的技术面较广,政策性很强,应成立由熟悉土地整理政策、了解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要求、精通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专班,负责整个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技术问题处理。 无论土地整理工程领导小组还是设计专班,都必须根据土地整理工作的特点,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周期。根据经验,一般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从踏勘到提交正式设计成果需要90个工作日。

(二)熟悉项目可研及其批复意见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在开展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阅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项目情况,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关键内容如项目合法性、安全性、建设规模与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比例、灌溉水源、排水方式、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布局、投资结构等。 此外,设计人员要重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结论和批复意见。这可能涉及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布局方案、投资等方面的调整,会对工程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要注意专家评审对项目所提出的技术方面的意见。 (三)开展实地踏勘 开展实地踏勘是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必需前提。踏勘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土地整理区域的地形地貌、了解整理区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和土地利用结构、作物种植及生产效果、土地整理区的灌溉水源与排水方式、排水承泄区等。特别要对可研报告提出的工程布局方案进行实地模拟“放样”的可行性论证。 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实地踏勘必须做到去现场、全覆盖、多交流。去现场就是设计人员深入到土地整理区域的田间地头;全覆盖就是设计人员必须踏遍土地整理区域的每一个角落;多交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行业: 证书编号: XXXXXXXXX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 承担单位:XXXXXX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 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

XXXXXXXXX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 项目承担单位:XXXXXX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签章) 项目负责人:(签章) 编制人:(签章) 编制日期:2016年9月16日

项目特性表 名称单位数值备注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XXX 2.建设规模亩162.41 3.总投资万元886.37 4.新增水田面积亩111.98 5.基本农田整治面积亩 6.建设期月10 7.项目类型土地整治 8.地貌类型山地 二、建设目标 1.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亩 2.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亩111.98 3.改善和新增排涝面积亩118.17 4.新增粮食产能吨 5.水田质量等别提高等 1 6.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年30 三、工程建设内容 (一)土地平整工程 1.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土方开挖万立方米 3.93 土方回填万立方米 3.40 梯田田坎米8741 周边挡墙米359 其他田埂米879 2.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 客土回填万立方米0.25 表土保护万立方米 2.24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1.引水管米395 3.排水渠米48 4.灌排水渠米4644 5.溪流护岸米346 (三)田间道路工程 1.田间道米4010 2.生产道米1257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1.1项目概述 (1) 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1) 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 (5) 第二章项目概况 (8) 2.1自然条件 (8) 2.2社会经济条件 (11) 2.3土地利用现状 (12)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7) 3.1基础设施条件 (17) 3.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8) 3.4公众参与 (19) 第四章新增水田来源分析 (20) 4.1项目区新增水田来源 (20) 4.2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 (20) 第五章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1) 5.1可供水量分析 (21) 5.2需水量分析 (22) 5.3平衡分析 (22) 第六章工程总体布置 (24) 6.1总平面布置 (24) 6.2土地利用布局 (25) 6.3工程平面布置 (29) 第七章工程设计 (31) 7.1工程建设标准 (31) 7.2土地平整工程 (31)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 (4) 第三章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8) 第四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10)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程序、方法 (12) 第六章施工测量 (35)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38) 第八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42) 附表:拟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48) 劳动力计划表 (49) 主要材料和水、电需用量计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涉及上坂、池下、村尾、朱坑、罗北、村头等村。涉及土地整理面积1104.18亩,整理后耕地面积达到1018.05亩,与原有耕地面积899.84亩相比,新增耕地面积118.21亩。 2、交通水利条件 整理项目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沿线均有村道通过,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4、工程特点 本项目共分A、B、C三区,其中A区面积326.47亩,B区面积331.25亩,C区位于A、B区的河对岸,面积为446.46亩。各区相对独立。主要工作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 5、编写依据 通过对本工程各阶段具体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实力,施工水平,我们认为本工程重点是保证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工程顺利进展,使这部分工程在雨期来临之前完成,及时还土,因此分片区分阶段的工序必须紧凑,安排要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抓住以上重点,合理部署,切实做好技术、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1)梅列区陈大镇碧溪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标及合同文件;(2)福建大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3)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4)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

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工程 第一章绪论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2 土地整理的内容 ●农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区域性综合整治 A.农用地整理 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代表工程有: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浙江省“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B.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治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臵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对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工矿等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 C.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D.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对宜农未利用地采取整治措施,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E.区域性综合整理 区域性综合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目标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区域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特点。 3.土地整理的概念发展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7年):以“土地开发整理”概念为标志。 国土资源部构建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基本政策制度体系: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预案

第1章综述 1.1 编制依据 (1)土地整理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招标单位有效法律文件; (2)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3)现场勘察及招标答疑文件。 1.2 施工与编制的指导思想 (1)以满足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以及国家环境爱护与水土保持的法规为前提; (2)以“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为目标,优化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施工资源,强化现场治理,确保建筑物外形美观,确保整个工程“优质、安全、快速、文明”施工; (3)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为关键,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之上。 (4)以“精”为原则,对施工全过程的各种活动进行高标准操纵,即方案上“精益求精”、工艺上“精雕细刻”、配合上“精诚合

作”。 1.3 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分不对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主体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构、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爱护、打算统计、施工承诺等进行详细的阐述。 1.4 项目目标 我公司把土地整理工程作为一号重点形象工程,将集中公司精华,大力弘扬“敬业、老实、创新、拼搏”的公司精神,科学实施“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经营战略,按照“建精品工程、创文明工地”的总要求,确保实现以下工期、质量、治理目标:(1)工期目标:在xx年10月底前,使本工程竣工验收条件,符合招标单位或业要紧求。 (2)质量目标: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且要紧分部工程全部达到优良;保证单位工程优良;工程质量达优良等级,创优良工程。 (3)安全目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操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一、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要紧包括成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专班、对土地整理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工程设计的所需资料,提出工程布局的初步方案等。 (一)成立工程设计专班 土地整理牵涉的利益面较广,专门是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难度大,因此,对土地整理区县(区)、乡(镇)地点政府而言,应成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打算,和谐部门关系,研究解决土地整理中的重要咨询题,落实前期工作经费。 对承担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而言,由于土地整理工程涵盖的技术面较广,政策性专门强,应成立由熟悉土地整理政策、了解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要求、熟知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专班,负责整个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技术咨询题处理。 不管土地整理工程领导小组依旧设计专班,都必须按照土地整理工作的特点,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周期。按照体会,一样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从踏勘到提交正式设计成果需要90个工作日。 (二)熟悉项目可研及其批复意见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在开展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阅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项目情形,把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关键内容如项目合法性、安全性、建设规模与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比例、灌溉水源、排水方式、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布局、投资结构等。 此外,设计人员要重视省级国土资源治理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结论和批复意见。这可能涉及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布局方案、投资等方面的调整,会对工程设计产生重要的阻碍。专门要注意专家评审对项目所提出的技术方面的意见。 (三)开展实地踏勘 开展实地踏勘是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必需前提。踏勘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土地整理区域的地势地貌、了解整理区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形和土地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简述: 市得乡等(二)个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Ⅰ标段包括得乡镇境域的平田整地、坑塘填筑、农沟开挖、田间道、等。 二、施工组织机构 (一)现场组织体系 本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工作,项目经理享有生产、人事、经济调配权。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科、质检科、财务科、安保科、器材科等管理部门。组建:普工组、石工组、砼工组、木工组,机电安装组、土方机械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具体实施。 (二)施工机构人员配备 本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 工程部:4人(部长1人、测量工程师2人、工程师1人); 质检部:3人(部长1人、质检工程师2人); 机物部:3人(部长、主办、出纳会计各1人); 下设土方施工队、混凝土施工队等。 三、工场布置及临时设施 (一)生产生活设施 根据招标文件、设计资料,我公司对本工程进行了认真的现场考察,拟将料场、钢筋场、拌和站等生产、生活设施,集中布置在斗渠施工场地附近。生产区、料场建在一起,生活区拟设仓库、职工宿舍、食堂和公共卫生等设施,项目部、施工队拟就近租用当地民房进场后我公司将迅速调集所需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场地平整,搭设生产生活设施,以满足迅速开工的需要。生

产生活设施计划如下表: 生活设施计划表 (二)施工交通 1、场道路 施工期间,我公司将安排专人对施工期的场道路进行管理、保养和维护,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用电 1、供电设施 采用自发电,拟配备两台15KW的发电机组。场低压线路全部采用不同规格的电缆架设,电杆采用水泥杆。 我公司负责全部工地电力的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工地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三级保护装置,局部采用二级保护装置。 (四)施工供水设施 1、施工供水 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河水或自来水。 2、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接用当地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五)施工通讯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包括但不限于: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2.《**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 3.《***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2005.5)。4.**县**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5.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文件及规范。 6.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相关规范 二、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土层厚度达到60厘米以上,土壤耕作层20厘米以上,整理成水平梯地。 2.土方平整为局部平整原则,根据地形采用部分田块间区域平整。 3.坡地改梯地坡度不超过25°,土埂埂高根据坡度和梯田宽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

1.5m。 三、基本资料 1.《**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报国土资源部立项材料。 2.《**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3.《**省**县**镇土地整理项目测量资料》。 四、主要建筑物设计 1.旱地坡改梯工程:为满足土地整理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等的要求,将整理区域内部分旱地进行改梯设计。设计原则采用坡改梯区域内部平整方案,在坡改梯区域内进行土方挖填平衡。 丘陵区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设计,主要以耕作方便、埂坎稳定为原则。采用部颁标准、TD/1012—2000标准所推荐的梯田设计公式,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工程量: A划分横断面 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坡改梯,横断面垂直等高线,各断面间的间距20m。 B计算土方量 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F1、F2、…、Fn,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n,则所求土方量为

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1、小并大土地平整、宅基地平整及灾毁耕地复垦整理 土地平整施工工序:表土层剥离→土(石)方开挖→土(石)方运输→土方回填→测量验收。 土地平整:主要是合并田块,首先利用推土机推出现有农田表面耕植土层,格田田面高差在±3cm,堆放于附近指定场所,再按照统一规划田面高程利用推土机结合人工相应降低或填高农田,最后回填耕植土层。 土地平整程序: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及废弃建筑物拆除→标定整平范围→设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耕作层剥离→土地平整→耕作层恢复→验收。 土方开挖施工程序:土方开挖工程准备工作→测量放样→人工结合挖掘机开挖→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卸料。 土方回填施工程序: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取土场和卸土场清基(施工排水)→运土→铺土料→推土机整平及拖拉机压实→检查验收→再铺土料→整平压实→再检查验收→……→最终面坡成形。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法: (1)土地平整工程共分三大类,一类为40~70米运距表土工程,二类为70~80米运距挖方工程,三类为田埂修筑夯实工程。 (2)40~70m运距表土施工方法为蛇脱皮法。先施工低高程田块,后施工高程田块,先把低高程田块30cm厚的表土用推土机推到一旁,然后把此田块内土方进行挖、填平衡。此田块平整达到要求后

(高、低差不超10cm),再将一层田块内表土30cm推到此田块,均匀覆盖。同样此田块平整后高低差不能超过10cm,如此类推施工,最后将低高程田块的30cm厚的表土用机械运至最高一块已平整的田块内,均匀覆盖。 (3)70~80m运距挖方施工方法。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考虑到所平整每块田块设计高程不一,取出表土以后,用推土机将每场的高处土方推至低处,直至每块田块上平面高程一至,且高差不超过10cm,在平整每块田块时,必须保证每块田块四周与规划图一致。 土方的调配原则: (1)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基本平衡和就近调配,使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方运输量或费用最小。 (2)土方调节调配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分区与全场相结合的原则,还尽可能与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以避免重复挖运和场地混乱。 (3)合理布置挖、填方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路,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4)好土用在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地区。 (5)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考虑,计算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土方机械化施工: (1)推土机施工:推土机具有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快、易于转移,能爬30°左右的缓坡的特点。用

(完整版)土地整治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第三章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 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九章施工机械配置 第十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十一章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控制措施 第十三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1节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某项目工程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某项目工程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图。 3、国家现行有关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 4、河北省现行的施工和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和关于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文件、图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5、我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机械装备情况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6、现场踏堪的实际情况。 第2节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 2、我公司为能接到本工程的公开招标,倍感荣幸,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所以在接到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后,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招标文件和图纸进行仔细认真的研究,反复阅看,召开了投标预备会,针对本工程的重、难点进行研究,方案论证对比,力求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详尽,具有很强的可针对性和操作性。 3、我公司在现场进行踏勘实测实量后,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对场地、周边环境、地形地貌、围挡情况、施工供水、排水、供电情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4、我公司经过多年的运作,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特别是总承包管理和协调、与业主、设计、监理和政府部门的配合、协作等都有经验可寻。同时我们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方案设计和比选,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和保证措施,为本工程的园满完成奠定了基础。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教学文案

第一章绪论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等措施,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及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广义,土地开发整理) 特点:具有技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 类型:A利用状况:土地整理(狭义耕地为主的整理), 土地复垦,是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土地开发,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B整理对象:农地整理 非农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是对村镇拆迁、拆并和就地扩建的土地资源进行整理 C投资主体: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其他投资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工程是指为实现土地整理目的而采取的各项物理性工程措施的集合。 为便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为便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的工程内容

可以逐级分解为: 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 道路——桥、涵洞——土方、石方等——土方人工土方,机械土方。类型: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拆迁、农田防护,其他工程 特点:基础设施属性、工程等级低(蓄水小于10万方,道路,田间道以下)、权属主体多重性(镇村组户)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指以批复的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对土地整理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拆迁、农田防护等工程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阐明在既定地点、时间和投资标准内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作为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全过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对土地整理工程进行全面布局和系统设计,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组织工程实施的依据,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工程招投标与施工监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项目检查、监督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变更是指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会审中决定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较大修改,或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有差错或与实际情况不符,以及施工条件变化、工程使用意图的变化、用料变化等原因不能按原图纸施工时对设计文件的修改。1、土地整理原则:a因地制宜b经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c系统性d整体性

土地整理项目可研、设计技术要求

绵阳市2014年土地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施工设计技术要求 土地整理项目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它(生态防护)四大子项工程组成,其可研、施工设计涉及农业、水利、交通、林业、建筑等多学科,具有范围大、资金投入大、子项工程分布广、村社意见统一难等方面的特点,使规划设计成果难以做到完全符合设计规程和当地实际的基本要求。根据省厅提出的新要求(规程) 、近年项目实施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和技术方面的需要,为提高可研、施工设计成果的质量,力求使设计成果更为完善,确保土地整理项目达到更佳效果。同时根据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教训和经验,提出以下可研、施工设计技术要求,和同仁们一起进行技术交流,以便达成共识,供本次设计人员借鉴。 一、项目可研、施工设计主要规范、技术文件依据 项目可研、施工设计须达到下列规范、技术文件要求: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02-2000); 2、《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3、《省审核批复地方投资占补平衡项目立项、实施、验收资料编制及审查相关要求》省厅(2010); 4、《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验收办法(修改稿)》;

有关规定要求, 5、《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定界技术导则》(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 6、《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省厅2010修订)。始终采用最新定额和造价信息。 7、《四川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省厅草拟稿)。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十年以来,规范和要求不断随着经验、教训更新。尤其是去年3月出台的关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土地整治相结合的规程对项目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更加细致深入的设计方法才可能做出优秀的设计成果。.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要求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设计基本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其重点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1、项目建设条件。利用现场踏勘和测量成果,全面准确分析阐述项目区自然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道路、水源、引水体系等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分析论述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 2、项目建设的关键指标。净增耕地面积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关键指标,可研必须满足新增耕地面积比例的基本要求,净增耕地地类调整方向和面积数量应合理且依据充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前言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的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补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相抵触。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协作单位:浙江省国土管理局、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范树印、吴次芳、叶艳妹、叶剑平、胡江、吴昌洋、童菊儿、梁进社、张占录、彭群、王爱民。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总则、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的基本要求和项目设计的原则、内容及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设计,并作为与设计有关的概预算、审批等方面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7—19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3838—19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T5791一1993 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7929一1995 1:500 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 GB 50162—19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88—1993 村镇规划标准 GB/T 50265—1997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19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SDJ 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 SL 18—1991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72199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