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七下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七下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主备人张东梅辅备人______ 类型_新授课审批意见_______ 审批人_______

学生练习绘画心脏的结构图房室瓣(只能向开)

主备人张东梅辅备人______ 类型_新授课审批意见_______ 审批人_______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整理

血液循环 百科名片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主要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 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 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 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 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循环种类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循环教案1

《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两条循环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2、血液在循环中的变化即循环的意义。 3、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学习运用原有知识自主地获取新知识。 情感目标: 1、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民主生活的体验。 2、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组织教学。血液循环是一个动态过程,将这一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不仅便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在抽象与形象、静止与动态之间建立思维通道,发展认知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条件,在有多媒体设备的班级选用电脑课件,其他班级选用动态投影。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问: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概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及时纠正错误) 导入: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 提问:3、血液在心脏内如何流动? (回答:从静脉到心房再到心室再到动脉) 过渡:那么血液在血管内按什么方向流动?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录像来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二、指导学生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能观察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沿写流方向逐渐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逐渐汇合的血管是静脉。 三、演示录像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并反馈观察情况。 继续观察录像——肺循环: 指导观察:(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肺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并反馈观察情况。 四、利用挂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板书人的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五、分析体循环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师生一同分析) (1)提问:A、动脉血的特点?B、毛细血管壁有何特点?C、血红蛋白有何特点?D、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是什么?思考血液成分在哪发生变化? (2)指导学生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能观察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教师讲述:大家知道:从左心室射到全身各器官去的是鲜红色的动脉血,它含有很多的氧气,当流经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时,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的组织细胞,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许多的二氧化碳,因此这个部位的氧气的浓度低,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这时,血液里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便会和结合的氧分离,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扩散入血液,一部分由红细胞运输,大部分由血浆运输而带走。在进行气体交换的同时,由于毛细血管含有大量的营养,这些营养来自消化系统吸收的,细胞生命活动产生有大量含氮废物,因此,在这里还会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营养物质透过血管壁进入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生的废物进入血液被血浆带走。所以,血液流经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与组织细胞即进行气体交换,又进行物质交换,经过气体交换后,这时,由于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血液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这种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完成体循环。因此,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静脉血 变化部位:全身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处。 我们常用红色来代表动脉血,用蓝色来代表静脉血。 (4)红蓝箭头标出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六、分析肺循环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 (1)学生举一反三地分析: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是来自右心房的血,因此,它是静脉血,它收集了全身各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当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肺部毛细血管紧贴肺泡,肺泡里有大量的氧气,肺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二氧化碳浓度很高,这二者的壁都很薄,气体很容易透过,遵循物质(气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原理,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便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肺泡里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x

第2节血液循环 教案背景 面向对象:初二学生 课题: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七级生物下册9.2血液循环练习2(新版)北师大版

第2课时血液循环 知识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 1.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2.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路线。 3.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 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4.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各处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 的氧和养料供给组织细胞,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体循 环在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 房。在肺循环中,当血液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经呼吸道排出体外,而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 知识点2血压和脉搏 6.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7.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 8.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扩张;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回 缩。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 知识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 1.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 流经的血管是(B)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2.(2017·山东滨州模拟)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 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A) A.2,1 B.1,2 C.1,1 D.0,0 3.导学号53104038(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1~4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5~9表示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案

第2节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2)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和录像动画等,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和创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心脏模型 四、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五、课时安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四)课堂练习

人体血液循环简易模型的制作与使用

人体血液循环简易模型的制作与使用 摘要:通过洗瓶、硅胶管、单向阀等材料实现了血液循环系统模型拼装简易,功能完善:不但能演示血液循环的途径,还能体现心脏作为动力的来源及其各部分活动规律,以及在模型的功能上增加模拟血液成分变化的过程。课堂上可使用学生自主构建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程度,促进探究等多项能力的提升,使得该概念传递的效率更高。 关键词:血液循环;简易模型;自制;传递效率 在初中生物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为帮助此概念的传递,课程标准建议“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现象”,在教材中也安排了该观察实验,但实验的结果只能呈现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而未能完整呈现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所以教师在传递此概念的时候经常使用到血液循环途径的示意图、视频和模型。刘恩山教授在“关于凸显重要概念”教学的答记者问中也特别指出过:“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这是在强调概念教学之后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为此,使用模型教学落实重要概念的传递也越来越受重视。模型能简化和纯化复杂的认识对象,巧用物理模型,能使核心概念变抽象为具体[1]。但教学中凡使用到物理模型教学,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众多学生则只好在台下围观。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懒于思考、惰于实践、动手能力弱。所以,一些简便易行的实验或活动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2]。 因此,对血液循环这一复杂抽象的概念来说,通过自主构建模型来完成效果比观察模型、观看视频和图片好。所以不少血液循环模型[3-6]应运而生。但有些模型组装过于复杂[3-5],有些准备时间过长[6],有些不能模拟心脏为动力器官[5],并且还没发现有模拟肺部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其他各部毛细血管网中动静脉血的变化的模型。为此,本人参考了上述模型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制作出的模型不但拼装简便,耗时短,适合学生分组活动,对模拟的效果也够全面,不但能模型血液在封闭的系统中循环流动,还有模拟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循环过程由心脏提供动力、心脏的活动规律、血液成分变化等,几乎涵盖了整个血液循环的概念中的内容。所以本模型的模拟效果是比较全面的。 1 制作材料 模型循环系统结构的材料:洗瓶(1000ml、500ml、250ml)各2个、单向阀(5mm)6个、Y型三通管(2mm)4个、变径直通(5.6mm*2.4mm)4个、透明硅胶管(内5mm)约4米、半透明硅胶管(内2mm)约2米、注射器(10ml)2支;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学案) 河店中学 徐凤伟 复习摘要: 血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还有及其它养料和废物 血液 功能: 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管

心壁:主要由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 结构四个腔 <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 <连通肺动脉) 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生理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各级动脉→→各级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肺循环:→肺动脉→→肺静脉→ 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 输血与血型输血:输血时应以为原则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 典例解读:

例1、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b5E2RGbCAP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1)A是;B是;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的血管流向较而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而的血管汇流入较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_____通过,血流速度。p1EanqFDPw 例3、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2)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DXDiTa9E3d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血液循环》教案1

《血液循环》的教学设计 仙桃市西流河一中杨会平 知识目标: 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 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血液循环教案1 北师大版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2、能力方面: (1)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四)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交流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心脏的结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设计思路 1、情景切入:血液循环的发现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生命奥秘的欲望。 2、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对血液流动产生感性认识。 3、演示实验:通过改进,进一步直观反映人体内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 4、自我介绍和游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切入:一个人安静状态时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1小时由心脏泵出的血液达245千克,24小时由心脏泵出的血液可达588吨。 质疑:如此大的血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1:来自食物、饮水。 生2:静脉中所储存的。 生3:这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每天的食物根本没有这么多,体重也不可能这么重。 师:16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在否定了许多假设之后,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血液可能是在体内循环的。这与当时流行的言论格格不入,于是便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他被认为是疯子,他开的私人诊所也由门庭若市而变得冷冷清清。哈维最后在贫困和孤独中去世。后来的事实证明,哈维的理论与现代的研究完全吻合。那么血液在体内是如何循环的呢? 二、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教师提示:血液实际流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吗? 生:正好相反。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 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五、教学工具和手段 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六、教法和学法 突破重点与难点: (一)、教法 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最新人体循环系统

人体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 2.熟悉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3.了解中医学中循环系统的有关记载。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循环系统为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内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其管道内流动着淋巴,最后注入静脉。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一、总论 1.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径路。 2.了解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1. 心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通过节律性的收缩,象水泵一样把从静脉吸入的血液不断地推送到动脉。 2. 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的管道,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因承受的压力较大,故管壁较厚。 3. 静脉是引导血液返回心的管道,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途中逐渐汇合变粗,最后注入心房。管壁较薄,管腔较大,管腔内可有静脉瓣,防止静脉倒流。 4.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与静脉间的微血管,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身(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指甲和牙釉质除外)。毛细血管的壁极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循环的径路 血液循环的径路 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这两个循环是同步进行的。 1. 体循环(大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左心室收缩时,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注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动脉血带来的营养物质、激素和氧送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血液循环》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 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 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 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 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交流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心脏的结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 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 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3)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2.心脏的功能 讨论心脏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小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讨论水蚤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 明确(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2)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 率为75次一分种. (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为心输出量. (4)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多媒体展示心脏工作具体过程

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这些系统使得我们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今天,我们来了解血液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着一系列的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终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也可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 1、心脏

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同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是互相隔开的。 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由此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在心房和心室之同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血管和心脏的结地点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2、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3、人体的血液循环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网中 循环流动,这程就是血液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等。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 肺循环两部分。 血液由左心室进人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的循环称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 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称为肺循环。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血液循环》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7)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设计思路 1、情景切入:血液循环的发现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生命奥秘的欲望. 2、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对血液流动产生感性认识. 3、演示实验:通过改进,进一步直观反映人体内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 4、自我介绍和游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切入:一个人安静状态时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1小时由心脏泵出的血液达245千克,24小时由心脏泵出的血液可达588吨. 质疑:如此大的血量是从哪儿来的呢? 生1:来自食物、饮水. 生2:静脉中所储存的. 生3:这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每天的食物根本没有这么多,体重也不可能这么重. 师:16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在否定了许多假设之后,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血液可能是在体内循环的. 这与当时流行的言论格格不入,于是便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他被认为是疯子,他开的私人诊所也由门庭若市而变得冷冷清清. 哈维最后在贫困和孤独中去世. 后来的事实证明,哈维的理论与现代的研究完全吻合. 那么血液在体内是如何循环的呢? 二、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教师提示:血液实际流动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一致吗? 生:正好相反. 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 学生开始活动, 5分钟后大屏幕展示:三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问题: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种血管,是怎样区分的?

七年级生物下册4.9.2血液循环习题(北师大版)

《第2节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通过手臂注射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的()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2. 如图为人体新鲜血液血涂片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的数量在人体患急性炎症时会急剧升高 B. ②能够运载①③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 ③的数量最多,能够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D. ④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以后没有细胞核 3. 小肠吸收来的葡萄糖送到脑部组织细胞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送至肺部排出,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A. 1 B. 2 C. 3 D. 6 4. 小明骑车不慎下肢受伤,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此时应采取的紧急止血措施是() A. 扎紧伤口近心端 B. 用手绢敷在伤口上 C. 扎紧伤口远心端 D. 用纸巾压在伤口上 5. 如图所示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 CO2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被送到肺部毛细血管经肺排出体外的过 程中,CO2会依次途经图中哪些结构() A. 1→Ⅳ→Ⅱ→3 B. 2→Ⅳ→Ⅱ→3 C. 6→I→Ⅲ→4

D. 2→Ⅳ→Ⅱ→4 6. 小明得了慢性胃炎,医生从他的手背静脉处输入药物进行治疗.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 A. 左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室 D. 右心房 7.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中①的数量过少,此人可能患贫血 B. 图中②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C. 若图中③的数量显著增加,此人可能有炎症 D. 若把③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8. 心肌最发达的部位是()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 9. 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 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的是() A. 1、2、 3 B. 3、1、2 C. 3、2、1 D. 1、3、2 10. 小张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给他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从臀部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A. 1、 2 B. 2、 1 C. 0、0 D. 1、1 11. 下列除哪个外,其余各项都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A. 血液速度最慢

人体循环系统基础知识点及图解

淋巴循环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胸腺 淋巴组织——为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内,称为上皮下淋巴组织 毛细淋巴管——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间多呈叠瓦状排列,连接处的间隙有些可达 0.5微米以上。被重叠的内皮细胞边缘游离内垂形成瓣状结构,可允许液体流 向管内,不允许向外返流。使得它具有比毛细血管更大的通透性。一些不易透 过毛细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菌、异物、癌细胞等),可以进入毛 细淋巴管内。 淋巴循环 →人体除脑、软骨、角膜、晶状体、内耳、胎盘外,都有毛细淋巴管分布,数目与毛细血管相近。小肠区的毛细淋巴管叫乳糜管。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深、浅淋巴管: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简称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全部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导管,即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管,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区淋巴干汇成。下段有膨大的乳糜池。胸导管收集左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3/4。 →右淋巴导管由右颈淋巴干、右锁骨下淋巴干和右支气管纵膈淋巴干汇成,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1/4。 →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 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 血液经动脉运行到毛细血管动脉端时,其中一部分液体经毛细血管壁流出,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血管后静脉处被吸入静脉,→小部分(主要是水和从血管溢出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淋巴沿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后归入静脉。 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意义。 →回收蛋白质。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每天约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 →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9.2血液循环练习2(新版)北师大版

第2课时血液循环 I梳知识I对虫擁理琢加瓦 知识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 1.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2.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人体血液 3.体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7 主动脉T 各级动脉T 毛细血管网T 各级静 脉7 上、下腔静脉T右心房。 4.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各处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 的氧和养料供给组织细胞,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体循环在各处的毛细血管处完成了血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 静脉血。 5.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右心室7 肺动脉7 肺部毛细血管网7 肺静脉 7左心 房。在肺循环中,当血液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经呼吸道 排出体外,而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 知识点2血压和脉搏 6.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 的动脉血压。 7.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 &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扩张;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回缩。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 I练基础』千燮之行蜡于足下 知识点1血液循环的途径 1.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 流经的血管是(B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