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绘图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绘图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小幅面平板式二维绘图仪画笔驱动系统)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设 063 班

姓名:辜浪

学号:

指导老师:张智明

目录

目录................................................................................................................... - 2 - 中文摘要................................................................................................................... - 3 -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 4 -

二、设计任务........................................................................................................... - 4 -

三、总体方案的确定............................................................................................... - 4 -

四、机械传动部件的设计与选型........................................................................... - 5 -

1.滚珠丝杆副的选型与计算........................................................................... - 5 - 2.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 7 -

3、轴承的选择与验算..................................................................................... - 10 -

4.联轴器的选用............................................................................................. - 11 - 5.滚动直线导轨选择,计算和验算............................................................. - 11 - 6.密封和润滑................................................................................................. - 12 -

五、机械控制系统原理及电路设计..................................................................... - 12 -

1、设计要求..................................................................................................... - 12 -

2、方案分析..................................................................................................... - 12 -

3、单片机系统与步进电动机驱动器之间的接口方法................................. - 12 -

4、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 14 -

六、设计结论......................................................................................................... - 17 -

七、个人总结......................................................................................................... - 19 -

八、参考文献......................................................................................................... - 20 -

中文摘要

模块化的小幅面平板式单坐标画笔驱动系统,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平台、滚珠丝杠副,以及伺服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其外观形式如图1-1所示。其中,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用来驱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螺母带动滑块和工作平台在导轨上运动,完成工作台在X方向的直线移动,调动画笔的高度从而实现直线的生成。导轨副、滚珠丝杠螺母副和伺服电动机等均已标准化,由专门厂家生产,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载荷选取即可。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可以选用标准的工业控制计算机,也可以设计专门的微机控制系统。

图1—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路。

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题目:小幅面平板式绘图仪画笔驱动系统的设计

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台面尺寸为600mm×600mm,可绘图范围210mm×297mm(A4图纸)。

X、Y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0.2mm。

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有色金属。

机架用板金/ 铸铝/ 注塑件

外壳采用注塑件

传动系统采用:同步齿形带/ 钢丝/ 其他

X、Y电机采用步进电机

三、总体方案的确定

(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画笔的,需要承受的载荷非常小,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机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杠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2mm的定位精度,滑动丝杠副无能为力,只有选择滚珠丝杠副才能达到。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3)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任务书规定的脉冲当量尚未达到0.001mm,定位精度也未达到微米级,最快移动速度也不高。因此,本设计不必采用高档次的伺服电动机,如交流伺服电动机或直流伺服电动机等,可以选用性能好一些的步进电动机,如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4)联轴器的选用

由于系统的对中性要求较高,因此决定选用刚性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考虑到工作载荷不大,拟选用套筒联轴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径向尺寸小的优点。

(5)检测装置的选用

选用步进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后,可选开环控制,也可选闭环控制.任务书所给的精度对于步进电动机来说不是很高,决定采用开环控制. (6)控制系统的设计

1) 设计的驱动系统只有单坐标定位,所以控制系统应该设计成连续控制型.

2) 对于步进电动机的开环控制,选用MCS-51系列的ATR89C52,应该能够满足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

3) 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 之后,还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 接口电路、D/A 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与步进电动机配套使用

考虑到X 、Y 两个方向的工作范围额相差不大,承受的载荷也相差不多,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X 、Y 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杠螺母副、伺服电动机、检测装置拟采用相同的型号与规格。

四、机械传动部件的设计与选型

小幅面平板式绘图仪画笔驱动系统的设计

1.滚珠丝杆副的选型与计算

1.1 确定滚珠丝杆副的导程Ph :

根据传动关系图及传动条件选择滚珠丝杆副的导程Ph Ph=10mm

1.2 滚珠丝杆副的载荷及转速计算 1)最小载荷Fmin

选机器空载时滚珠丝杆副的传动力。根据工作台尺寸确定其质量为25kg 。由滚动导轨副的摩擦系数f=0.005得

1.225N 0.0059.825f G Fmin =??==

2)最大载荷Fmax

选机器承受最大负荷时滚珠丝杆副的传动力.

2008.725N 0.0059.8)25(15002000G)f (F2F1Fmax =??++=++=

3)滚珠丝杆副的当量转速nm 及当量载荷Fm:

120r/min 20.01)](0.40.01)[(22)n (n n min max m =÷÷+÷=÷+=

1339.56N 3)1.2252008.7252(3Fmin) Fmax (2Fm =÷+?=÷+?=

1.3 确定预期额定的载荷

1)按预期工作时间Lh (小时)计算:

根据要求选取系数得fw=1.5, fa=1.0 fc=1.0,由公式得:

8

.2470844.00.11005

.156.133922000120601006033=??????=?

=c a w M h m f f f F L n Cam N

1.4 按精度要求确定允许的滚珠丝杆的最小螺纹底径d2m 1).估算滚珠丝杆的最大允许轴向变形量

m δ:

机床或机械装置伺服系统精度大多早空载下检验。空载时用在滚珠丝杆副上的最大轴向

工作载荷是静摩擦力F0。移动部件在Kmin 处起启动和反向时,由于F0方向变化将产生误差2 F0/Kmin (又称摩擦死区误差),它是影响重复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一般占重复定位精度的(1/2~2/3)。所以规定滚珠丝杆副允许的最大轴向变形:

重复定位精度?≈=

)4/1~3/1(0

M

m K F δ=(0.0025~0.0034)mm

影响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滚珠丝杆副的精度,其次是滚珠丝杆滚珠丝杆本身的拉压弹性变形(因为这种弹性变形随滚珠螺母在滚珠丝杆上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以及滚珠丝杆副滚珠丝杆副摩擦力矩的变化等。一般估算是时m δ定位精度)5/1~4/1(≤。

m δ定位精度)5/1~4/1(≤=(0.004~0.005)mm

以上两种方法估算的小值取做

m δ值,即m δ=0.0025mm.

2)、估算滚珠丝杆副的底径d2m :

由滚珠丝杆副的安装方式得

m

m m L

F E L F d δπδ0

02039.01010

=≥

式中:

L —两个固定支承之间的距离(mm ) =1.2×500+12×10=720mm

所以

mm

d m 16.230025.0720

225.1039.02=??

=

1.5 确定滚珠丝杆副的规格代号: 根据条件

am a m C C d d ≥≥,22得选用滚珠丝杆副的型号为3210—5,公称直径

mm d 7.340= mm d 5.321= mm d 7.242= KN C a 7.39=

1.6 对预紧滚珠丝杆副,确定其预紧力Fb :

由最大轴向工作载荷Fmax 确定

N F F b 575.669725.200831

31max =?==

1.7 滚珠丝杆副工作图设计: 1)、确定滚珠丝杆副的螺纹长度

e u s L L L 2+=

Le=40mm Lu=有效行程+螺母长度=500+8Ph=580mm 得mm Ls 66080580=+=

1.8 滚珠丝杆螺母的安装连接尺寸:

D1=40mm, D=66mm, D4=53mm, L=72mm, B=11mm, h=6mm 。 1.9 滚珠丝杆的校核

在选择滚珠丝杆时,可根据原丝杆直径的大小,按类比法选择其名义直径,因此,就需要对其负载能力进行必要的校核,如果是根据承载能力选出的则应对压杆稳定及其刚度进行必要的校核。

1)下面进行滚珠丝杆副临界压缩载荷Fc 的核算(即验算压杆稳定性)

max

52

1

42

2

110f L d k k F c c ≥?=

(其中:

31

1=

k f=21.9 42=k 730.4=λ)

N F F F N F C 725.200810163.1105907.24431max `552

4

=+=>?=???=摩总

所以验证稳定性合格.

2)滚珠丝杆副的极限转速nc 的校核(避免高速运转时产生共振)

32

222

22

10260?=?

=c c c L d f A EI

L k n ρπλ

m a x 3

72m i n /105.15105907.249.21n r >?=??

=

验算合格.

3)Dn 值的验证

70000

69402007.34.max <=?=n D pw

合格.

4)基本轴向额定静在和Cu 的验算

)

2(105.8245.4017725.20082.3max 取s oa oa

a s f C C F f ?=<=?≤

5)强度验算

max

2

241][a F d ≥?πσ

2.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2.1 作用在滚珠丝杆副上各种转矩计算 外加载荷产生的摩擦力矩TF (N.m ) 空载时:

m N FP T h F .0022.09.014.3201

.0225.120=???==

πη 外加径向载荷是的摩擦力矩:

m N P F T h L FL .015.09.014.3201

.0725.82=???==

πη

滚珠丝杆副预加载荷Fb 产生的预紧力矩:

Nm P F T h b b 25.09.09.01.14.3201.0575.6691.22

2

22=-??=-=ηηπ

2.2 负荷转动惯量JL (Kg.m2)及传动系统转动惯量J (Kg.m )的计算:

L

M m

j j m i i L J J J n V m n n J +=∑+∑=22

)2()(

π

滚动丝杆的转动惯量:

42

422

4431013.725)14.3201.0(105.6.)2(

.105.632

72

.0033.0108.7---?=??+?=+=?=????=

m P J J m kg J h S L s ππ

由141≤≤l m

J J

即:

4

,41013.71078.1--?≤≤?m J

取Jm=3.57?10-4

则有:3

3107.1010)13.757.3(--?=?+=+=L M J J J

2.3 加速转速Ta 和最大加速转矩Tam

当电机转速从n1升至n2时:

Nm

t n n J T a a 3421102.9260)

40200(14.32107.1060)(2--?=?-???=-?

=π 当电机从静止升速到nmax

Nm t n J T a am 34max 102.11260200

14.32107.10602--?=?????=?

2.4 电动机最大启动转矩Tr(N.m)

Nm

T T T T T L b F am r 815.325.09.014.3201

.02000015.0102.113=+???+

+?=+++=-

2.5 电动机连续工作的最大转矩:

Nm T T T L F M 8.379.3015.0=+=+=

2.6 电动机的选择:

在选择电动机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能满足控制精度要求. 能满足负载转矩的要求. 满足惯量匹配原则.

上述计算均没有考虑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当选择机械传动总效率η=0.96时,同时,在车削时,由于材料的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负载转矩突然增大,为避免计算上的误差以及负载转矩突然增大引起步进电机丢步而引起加工误差,可以适当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一般可以在1.2-2之间选取.如果选取安全系数K=1.5,则步进电机可按以下总负载转矩为:

Nm kT T m 96.55.1)96.0/815.3(=?==∑

如果选上述预选的电动机90BYG55C,其最大静转矩Tjmax=6.3Nm 。在五相十拍驱动时,其步矩角为0.36( )/setp ,为了保证带负载能正常加速启动和定位停止,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必须满足:Tjmax ≥∑T

由Tjmax =6.3Nm ≥∑T =Nm 96.5,故选用合适。

2.7 步进电动机的性能校核

1)最快进给速度时电动机输出转矩校核

设计给定工作台最快进给速度V maxf =2000mm/min ,脉冲当量ζ=(5×0.75°/360°)mm/脉冲,得电动机对应的运行频率f maxf =[V maxf /(60ζ)]Hz =[2000/(60×5×0.75°/360°)]Hz=3200Hz .从90BYG2602电动机的运行矩频特性曲线图1-2可以看出,在此频率下,电动机的输出转矩T maxf ≈3.5 N·m ,远远大于最大工作负载转矩T eq1=0.06657N·m ,满足设计要求. 2)最快移动时电动机运行频率校核

与最快移动速度V maxf =2000mm/min 对应的电动机运行频率为f max =3200Hz .查表4-5可知90BYG262电动机的空载运行频率可达20000Hz ,可见没有超出上限. 3)起动频率的计算

已知电动机转轴上的总转动惯量J eq =4.437kg·cm 2,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 m =4kg·cm 2,电动机转轴不带任何负载时的空载起动频率f q =1800Hz (查表4-5).则可以

求出步进电动机克服惯性负载的起动频率:

上式说明,要想保证步进大家起动时不失步,任何时候的起动频率都必须小于1240Hz .实际上,在采用软件升降频时,起动频率选得更低,通常只有100Hz (即100脉冲/s ).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中进给传动选用90BYG2602步进电动机,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3、轴承的选择与验算

根据前面的计算,我们预选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选用型号为:7005AC, 查相关手册(<<机械设计指导>>)可得此轴承的一些相关参数: Cr=11.2KN Cor ’=7.08KN d=25mm B=12mm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上,则可得:

?

??????=?=+1307507.11662221F F N F F r r r 由两式连解的: 2r F =202.23N 1r F =964.37N 取e=0.68,则有:

N F F r d 77.65568.011== N F F r d 56.13768.022== N F N F F d d ae 77.6559.147012=>=+

所以轴承1被压紧,则:

9.147021=+=d ae a F F F

N F a 56.1372=

求当量动载荷:

e F F r a <==52.137.9649

.147011 e F F r a ≥==68.023.20256

.13722

则:对轴承1: X1=0.41 Y1=0.87 对轴承2: X2=1 Y1=0 取fp=1.1 则有:

N F Y F X f p a r p 9.1470)56.303087.037.96441.0(1.1)(11111=?+?=?+??=

N

F Y F X f p a r p 53.222)023.2021(1.1)(22222=+?=?+??=

验算轴承寿命:

因为P1>P2, 所以轴承所承受的寿命计算:

h

h p c n L h 2200079946)9.1470105.14(2006010)1(60103

3636>=???==

故,轴承寿命合格.

4.联轴器的选用

由上述电动机的型号可查得输出转轴的直径为14mm,于是可以选择圆锥套筒联轴器,其相关参数如下:(mm)

d D L l C 许用转矩圆锥销(2件)

14 25 45 10 0.5 16.0 4×25

5.滚动直线导轨选择,计算和验算

本设计采用滚动直线导轨,其最大优点是摩擦系数小,动,静摩擦系数差很小,因此,运动轻便灵活,运动所需功率小,摩擦发热少,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性好,移动精度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所采用的滚动直线导轨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选择导轨时,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精度不干涉原则:导轨的各项精度制造和使用时互不影响才易得到较高的精度。

动摩擦系数相近的原则:例如选用滚动导轨或朔料导轨,由于摩擦系数小且静,动摩擦系数相近,所以可获得很低的运动速度和很高的重复定位精度。

导轨能自动贴合原则:钥匙导轨精度高,必须使相互结合的导轨有自动贴合的性能。对水平位置的工作的导轨,可以靠工作台的自重来贴合;其它导轨靠附加的弹簧力或者滚轮的压力使其贴合。

移动的导轨在移动过程中,能始终全部接触的原则;也就是固定的导轨长,移动的导轨短。对水平安装的导轨,以下导轨为基准,上导轨为弹性体的原则。能补偿因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且因为所设计的机械所受的力不是很大,所以初选导轨为GGB16AAL2P2-4其

额定静,动载

07

.6

=

a

c

KN,

=

a

c

6.8KN.查表确定各系数

1—运动件;2—滚珠;

3—承导件;4—返回器;5—工作滚道;6—返回滚道6A-A旋转

5

1

2

4

3

A

为;

2.1,1,66.0,1,1=====w a c t h f f f f f

从而可以确定所受的最大力为3.23KN ,由公式:

K

L e f f f f f w

a c t h ?=)(

=(

23.31.352

.11

66.011????)50?=10675km

按式:

1023

?=

L h a L =

60

48.021*******????=27799 h 22000≥h

所以满足寿命的要求,合格

6.密封和润滑

为了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杂物进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流失。再本设计中加如了轴承的密封装置。因为滚珠丝杠的转速不高,所以采用接触式密封。在透盖与轴承中间加入了唇形密封圈,目的是防止润滑油的流出。在轴承的左侧加入轴承端盖,目的是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杂物进入轴承。为了降低摩擦阻力,散热,吸收振动,防止锈蚀等,在整个系统中加入了润滑装置,在此系统中滚珠丝杠和轴承都采用脂润滑。

五、机械控制系统原理及电路设计

1、设计要求

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来完成此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控制系统原理图等.

主要包括键盘,LED 显示,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单进控制、联动控制等的控制.同时还要有一些自动错误处理功能.如限位控制,驱动出错处理,这就需要在程序设计时提供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2、方案分析

由前面电动机的选择:选用电动机型号为90BYG55C 的步进电机.此电机是一个五相十拍的电动机。由《机电一体化》可以知道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与配套的驱动电源(驱动器)由密切的关系。驱动器由脉冲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两大部分组成的。在微机控制电机过程中,需要使电机按照一定规律变化进行运动,而控制这部分规律变化的部分叫做脉冲分配器。实现脉冲分配有两种方法: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电路法。当有了环形脉冲分配后,还是不够的。由于我们的脉冲是由微机单片机发出的,属于低电平,是不能直接驱动电机进行运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功率放大电路将脉冲进行功率放大,然后驱动硬件电路。

3、单片机系统与步进电动机驱动器之间的接口方法

采用单片机系统对步进电动机进行串行控制.系统从CP 脉冲控制线按电动机旋转速度的要求发出相应周期间隔的脉冲,即可使电动机旋转.当需要电动机恒转速运行时,就发出恒定周期的脉冲串;当需要加减速运行时,就发出周期递减或递增的脉冲串;当需要锁定状态时,只要停止发脉冲串就可以了.由此可以方便地对电动机转速进行控制.方向电平控制线可实现对电动机方向的控制,为低电平"0"时,环行分配器按正方向进行脉冲分配,电动机正向旋转;而为高电平"1"时,环行分配器按反方向进行脉冲控制,电动机反方向控制,从而可实现工作台的来回运动.

图1-3 简单画出串行控制方法的接线图.图中是采用8031的P 1.0作为方向电平信

号,P1.1作为CP脉冲信号.设正常的P1.1为高电平,CP脉冲输出低电平有效,产生CP脉冲的子程序如下:

CW:CLR P1.0;正转电平

CLR P1.1;输出低电平,产生脉冲前沿

LCALL D5μs;调延时子程序,使脉冲宽度为5μs

SETB P1.0 ;输出高电平产生脉冲后沿

RET;返回

要想电动机反方向运行,可调用如下子程序:

CW:SETB P1.0 ;输出反转电平

CLR P1.1;输出脉冲前沿

LCALL D5μs;延时5μs

SETB P1.0 ;输出脉冲后沿

RET;返回

采用MCS-51系列的8031型的单片机作为微机控制的主芯片。系统原理图中,采用74LS373进行P0口的锁存,同时扩展一片2764的程序存储器和一片6264的数据存储器,作为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之用。同时,我们需要扩展键盘和显示,就需要扩展接口来连接。采用8155进行接口扩展,PA口,PC口属于输出口,PB口属于输入口。PA口的八根地址连接成4?4的键盘接口电路,PB口用于LED的八路接口,同时用PC口的6路进行LED 的位控接口。同时由P2口的P2.5,P2.6,P2.7进行74LS138的片选输入,对2764和6264进行片选。

地址计算:

1)8155的地址计算:

在8155中,采用P1.7来控制IO/M口,进行I/O和RAM选项控制。

当P1.7=0时,选择RAM口,其地址为:

所以其地址为4000H-5FFFH(其中P1.7为0)

当P1.7=1时,单片机选中I/O口,其地址为:

所以其地址为4000H-5FFFH(其中P1.7为1)

因此:8155的具体地址:

命令字:4000H

A 口:4001H

B 口:4002H

C 口:4003H

低四位:4004H

高四位:4005H

2)2764的地址:

所以地址范围为:0000H-1FFFH

3)6264的地址:

所以地址范围为:2000H-3FFFH

4、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本次设计中选用的90BYG2602型电动机,生产厂家为常州宝马集团公司.选择ISM-202A细分驱动器.

4.1特点

1)电源电压不大于+45VDC

2)斩波频率大于35KHZ

3)输入信号与TTL兼容

4)可驱动两相或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5)双极性恒流斩波方式

7)光电隔离信号输入

8)细分数可选SM-202A型:2、4、8、16、32、64或根据用户要求设计

9)驱动电流可由开关设定

10)外型尺寸:85*59*19

11)重量:0.11kg

4.2引脚说明

1)GND端为外接直流电

源.

2)A+,A-端为电机A

相.

3)B+,B-端为电机B相.

4)+COM端为光电隔离

电源公共端,典型值为

+5V,高于+5V时应在

CP,DIR及FREE端串接

电阻.

5)CP端为脉冲信号,下

降沿有效.

6)DIR端为方向控制信

号,电平高低决定电机运

行方向.

7)FREE端为驱动器使能,高电平或悬空电机可运行.低电平驱动器无电流输出,电机处于自由状态.

4.3 电气特性(Tj=25℃)

1)信号逻辑输入电流10mA-25mA.

2)下降沿脉冲时间大于5us.

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4.4 使用环境及参数

1)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

2)使用环境;尽量避免粉尘及腐蚀性气体.

3)温度;0°C- +50°C.

4)湿度;40- 89%RH.

4.5机械安装

如图1-4.

4.6 电源供给

本驱动器可采用非稳压型直流电源供电,也可以采用变压器降压+桥式整流+电容滤波.4.7 输入接口电路

如图1-5.

4.8 电机接线

SM-202A驱动器能驱动四线、六线或八线的两相/四相电机.图1-6详细列出了4线、6线、8线步进电机的接法:

4.9驱动器与电机的匹配

4.9.1 供电电压的选定

一般来说,供电电压越高,电机高速时力矩越大,越能避免高速时掉步.但另一方面,电压太高可能损坏驱动器, 而且在高电压下工作时, 低速运动振动较大.

4.9.2 输出电流的设定值

对于同一电机,电流设定值越大时,电机输出力矩越大,但电流大时电机和驱动器的发热也比较严重.所以一般情况是把电流设成供电机长期工作时出现温热但不过热时的数值.

⑴四线电机和六线电机高速度模式:输出电流设成等于或略小于电机额定电流值;

⑵六线电机高力矩模式:输出电流设成电机额定电流的70%;

⑶八线电机串联接法:输出电流设成电机额定电流的70%;

⑷八线电机并联接法:输出电流可设成电机额定电流的1.4倍.

电流设定后请运转电机15-30分钟,如电机温升太高,则应降低电流设定值.如降低电流值后,电机输出力矩不够则请改善散热条件,保证电机及驱动器均不烫手为宜.

4.10 驱动器接线

一个完整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应含有步进电机、步进驱动器、直流电源以及控制器(脉冲源).本次设计选择与步进电动机90BY2602相配套的驱动电源BD28Nb型,输入电压100VAC,相电流4A,分配方式为二相八拍,其与控制器的接线方式如图1-7.

六、设计结论

在本设计中采用步进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来实现工作台的水平移动,因其无位置反馈,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驱动系统和机械传动机构的性能和精度,精度不高。一般以功率步进电机作为伺服驱动元件。但是其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调试方便、维修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因其无减速装置,多用在精度和速度要求不高、驱动力矩不大的场合。同时由公式

α——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 δ——脉冲当量(mm/脉冲); h ——丝杠螺距(mm )

易知可以通过增大传动比i 来提高定位精度,但是因本设计采用的是步进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所以定位精度是由步距角α来确定的。而

m ——定子相数;

z ——转子齿数; k ——通电系数, 这就要求步进电动机有较小的步距角,而较小的步距角就需要较大的转子齿数,从而大大的增加了成本。

360

i h

δα=

?

在设计中所选的是滚动直线导轨因其具有摩擦系数小(0.0025~0.005),动、静摩擦力相差甚微;运动轻便灵活,所需功率小,摩擦发热小,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移动精度和定位精度都较高的优点,所以其可以消除在低速度移动时的爬行现象。但是其滚动导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抗震性差。 设计中传动部件用的是滚珠丝杠螺母机构,其具有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可达85%~98%,丝杆螺母之间预紧后,可以完全消除间隙,刚度↑,摩擦阻力小等优点,但是同时也有不能自锁,运动有可逆性,即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旋转运动等缺点。虽然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效率很高,但不能自锁,用在垂直传动或水平放置的高速大惯量传动中,必须装有制动装置。

为了减少丝杠的受热变形,可以将丝杠制成空心,在支承法兰处通入恒温油进行强迫冷却循环。

滚珠丝杠必须采用润滑油或锂基油脂进行润滑,同时要采用防尘密封装置。如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密封圈,螺旋式弹簧钢带,或折叠式塑性人造革防护罩等。

并且滚珠丝杠采用内循环的方式,如图所示:

这种方式具有其结构紧凑,定位可靠,刚性好,且不易磨损,返回滚道短,不易发生滚珠堵塞,摩擦损失也小。

在系统的控制方面,本设计采用的是开环控制系统,其控制简图如下图所示:

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调试方便、维修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其精度较低。 在步进电机驱动和控制方面,设计中采用的是专用的与步进电机相匹配的驱动控制器。完全可以实现控制的要求。

综上所述,虽然设计中存在一些缺点,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控制的精度,并且都可以达到设计任务中的要求,所以上述设计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完全可以实现对工作台控制。

七、个人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是巩固所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知识,熟悉典型数控型执行机构设计.设计小组成员在这次设计中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搜集材料,整理数据到二维、三维设计都经历了许多的挫折.我们的设计重心是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思路很简单,主要是选择丝杠副和直线运动导轨以及其工作强度的校核.设计的每个零件尺寸一定要很精确,螺纹孔的位置也要很准确,否则在装配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我们在设计初期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保证丝杠的有效行程(300mm)的前提下,直线运动导轨的长度不够,工作台最大运动时

撞到电动机.解决方案:增加丝杠轴端长度.同时调整丝杠螺母在工作台上的定位.

(2)丝杠螺母副和直线运动导轨副的内部结构不清楚,解决方案是设计外观.

(3)工作台上的沉孔空过于密集,不方便加工,解决方案:减少沉孔的数量,同时增大沉孔直

径,即增大内六角圆头螺钉的公称直径,以保证工作台的稳定性.

(4)设计规定工作台理论最大尺寸为210×290,考虑到直线运动导轨承受的载荷及工作台的

粗糙度(铝合金材质),工作台尺寸设计为230×230,实际画直线时,可考虑在工作台上固定一210×290大小的注塑件平台.厚度为2-3mm.

(5)设计时还应考虑到加工工艺.

(6)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参考市场上的控制模块.

(7)考虑到二维设计图的可读性.画笔及其支架没有参与设计.

虽然设计中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可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成功地完成了指定的设计任务.也使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发现了自己在之前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来不点半点的虚伪的道理.

最后,感谢张智明老师对我们课程设计的指导,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大大加快了设计的进度.

八、参考文献

[1].尹志强等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2].机电一体化技术委员会编.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3].三浦宏文编.机电一体化实用手册.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刘宝廷等著.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5].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

[6].蔡春源主编.机电液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7].何铭新等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四版.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普通格式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是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 1.设计容包括: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课题容简介或设计要求:编制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车辆出入库管理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后退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后退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3)设计一个由两位数码管及相应的辅助元件组成的显示电路,显示车库车辆的实际数量。 3.机械部分的设计: 4.计算机控制的设计:设计显示电路图,并按图连接。画出单片机接线图,并按图接线。编制控制程序。 摘要 本次设计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根据给定的条件,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机械和电子方面的知识,完成车辆入库自动控制,并画好元器件的连接图,其中包括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原理方案的实现,设计计算与说明。 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对我们生活很贴近,一个很实用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管理车库,再加上如果用单片机来实现的话成本低,很实用,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设计。车辆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1

绝密★启用前 2009年6月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统一命题考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试卷 (课程代码 2245)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复查总分 总复查人(签名) 1. “机电一体化”含义是 【 】 A. 以机为主加点电 B. 机械部与电子部合并 C. 以电淘汰机 D. 机械与电子的集成技术 2.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随着传动级数 【 】 A. 增加而增加 B. 增加而降低 C. 减少而降低 D. 变化而不变 3.滚珠丝杆副的基本导程减少,可以 【 】 A .加大螺旋升角 B .提高承载能力 C .提高传动效率 D .提高精度 4.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 ,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1弧度,莫尔条纹的 宽度 【 】 A .100mm B .20mm C .10mm D ..0.1mm 5.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 】 A .成正比的交流电压 B .成反比的交流电压 C .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D .成反比的直流电压 6.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 【 】 A .等于 B .大于 C .大于等于 D .小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 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错、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7.某4级交流感应电动机,电源频率为50Hz,当转差率为0.02时,其转速为【】A.1450[r/min] B.2940 [r/min] C.735[r/min] D.1470 [r/min] 8.某步进电动机三相单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3°,三相双三拍运行时步距角为【】A.3°B.7.5°C.6°D.1.5° 9.某步进电动机,三相,转子40个齿,欲使其步矩0.5°,应采用的通电方式为【】A.单拍制B.双拍制C.单双拍制D.细分电路 10.梯形图中的计数器,采用的助记符指令为【】 A.OR STR B.AND STR C.TMR D.UD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机和电融合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中驱动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13.滚珠丝杆螺母副有哪些消除间隙和预紧的措施?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811 学号: 2008716022 姓名:陈智建 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 2012 年 1 月 13 日

目录 第一节绪论 (3)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3)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3)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3) 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4) 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4) 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 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4) 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5) 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5) 3.1.1主轴电机选择 (5) 3.1.2变频器的选择 (5) 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5) 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6) 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6) 3.2.2伺服电机选择 (6) 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6) 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8) 3.3设计验算校核 (8) 3.3.1惯量匹配验算 (8) 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9) 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9) 3.3.4固有频率计算 (10) 3.3.5死区误差计算 (11) 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1) 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2) 第五节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

第一节绪论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根据该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可控制3个伺服电动机轴和一个开环主轴(变频器),满足4轴联动数控铣床的控制要求。考虑到CNC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之间电器接口的相互匹配,在该设计中,要求3轴伺服驱动器,伺服电动机都采用Fanuc 公司生产的产品。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1)主轴的转速范围:1000—24000 (rpm) (2)主轴电机功率:30/37 kw (3)X/Y/Z轴快速进给速度15/15/15m/min,X/Y/Z轴切削进给速度,1-10000 mm/min (4)系统分辨率:0.0005mm,重复精度0.02mm。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读书笔记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机电一体化包括哪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相关技术)?p1 答: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1)精密机械技术,(2)伺服传动技术,(3)检测传感技术,(4)信息处理技术,(5)自动控制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 2.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哪六个基本功能要素?p2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六个基本功能要素:(1)机械本体,(2)动力部分,(3)传感检测部分,(4)执行机构,(5)驱动部分,(6)控制及信息处理、各要素和环节之间相联系的接口。 3.何谓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接口的作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p3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联系部件。接口的作用使各要素或子系统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各个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调一致运动,从而形成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个:一是交换,通过接口完成使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信号模式或能量的统一;二是放大,在两个信号强度相差悬殊的环节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三是传递,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在环节间可靠、快速、精确地交换,必须遵循协调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接口具有保证信息传递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模式进行传递。 4.简述执行部分的功能和分类。P3 答:执行机构的功能是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执行部分是运动部件,一般采用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它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5.何谓机械本体?P2 答: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上。 6.何谓动力部分?p2 答:部分动力部分的功能是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的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7.何谓传感检测部分?p2 答:传感检测部分的功能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和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并转换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8.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p8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院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 12 月 24 日

目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 1.1导轨副的选用 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1.3 减速装置的选用 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1.5 检测装置的选用 2.控制系统的设计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3.2铣削力的计算 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7.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 主要结果 设计任务: 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 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 y x 005.0==δδ/脉冲; 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2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 的脉冲当量mm 01.0±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1.3减速装置的选用 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

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 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 听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 有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传感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等组成, 各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①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完成抓取工件(或工具)实现所需运动的机械部件,包括手部、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 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811 学号: 2008716022 姓名:陈智建 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 2012 年 1 月 13 日

目录 第一节绪论 (4)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4)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4)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4) 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5) 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5) 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 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5) 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6) 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6) 3.1.1主轴电机选择 (6) 3.1.2变频器的选择 (6) 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6) 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7) 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7) 3.2.2伺服电机选择 (7) 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8) 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9) 3.3设计验算校核 (9) 3.3.1惯量匹配验算 (9) 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10) 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11) 3.3.4固有频率计算 (11) 3.3.5死区误差计算 (12) 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2) 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3) 后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 (15) 第五节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节绪论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根据该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可控制3个伺服电动机轴和一个开环主轴(变频器),满足4轴联动数控铣床的控制要求。考虑到CNC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之间电器接口的相互匹配,在该设计中,要求3轴伺服驱动器,伺服电动机都采用Fanuc公司生产的产品。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1)主轴的转速范围:1000—24000 (rpm) (2)主轴电机功率:30/37 kw (3)X/Y/Z轴快速进给速度15/15/15m/min,X/Y/Z轴切削进给速度,1-10000 mm/min

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围,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机器 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 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 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08—1班 老师:刘顺东 学号: ******** 姓名: **** 日期: 2013年2月

XY工作台部件及单片机控制设计 目录 1.序言 (3) 2.总体方案设计 (3) 2.1.设计任务 (3) 2.2.总体方案确定 (3) 3.机械系统设计 (4) 3.1.工作台外形尺寸及重量估算 (4) 3.2.滚动导轨的参数确定 (5) 3.3.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 (6) 3.4.步进电机的选用 (8) 3.5.确定齿轮传动比 (13) 3.6.确定齿轮模数及有关尺寸 (13) 3.7.步进电机惯性负载的计算 (13) 4.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4) 4.1.CPU板 (14) 4.2.驱动系统 (16) 4.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和结构 (18) 5.参考文献 (22)

1.序言 据资料介绍,我国拥有400多万台机床,绝大部分都是多年累积生产的普通机床。这些机床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精度低,要想在短时期内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大量更新,替代现有的机床,无论从资金还是从我国机床制造厂的生产能力都是不可行的。但尽快将我国现有的部分普通机床实现自动化和精密化改造又势在必行。为此,如何改造就成了我国现有设备技术改造迫切要求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动作原理变化不大,但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快。反映到机床控制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的精度,现已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实践证明,改造后的机床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较高生产率的要求,又由于产品精度提高,型面加工范围增多也使改造后的设备适应能力加大了许多。这更加突出了在旧机床上进行数控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新型机床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巨大,如果把旧机床设备全部以新型机床替换,国家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替换下的机床又会闲置起来造成浪费,若采用改造技术加以现代化,则可以节省50%以上的资金。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讲,一套经济型数控装置的价格仅为全功能数控装置的1/3到1/5,一般用户都承担得起。这为资金紧张的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发展开创了新路,也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吸引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 据国内资料统计订购新的数控机床的交货周期一般较长,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机床的数控改造就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补充手段。 在机械工业生产中,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是现代机械制造的基本特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完成这些生产任务,不外乎选择通用机床、专用机床或数控机床,其中数控机床是最能适应这种生产需要的。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数控技术用于机床改造是建立在微电子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论上的推导和实践使用的证明,把微机数控系统引入机床的改造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可靠性高;柔性强;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2)经济性可观。为此在旧的机床上进行数控改造可以提高机床的使用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而得到较高的机床性能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2.总体方案设计 2.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3B3H=145mm3160mm312mm;底座外形尺寸C13B13H1=210mm3220mm3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2.2.总体方案确定 2.2.1.系统的运动方式与伺服系统 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系统,连续控制系统。如果工件相对于刀具移动过程中不进行切削,可选用点位控制方式。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对点位系统的要求是快速定位,保证定位精度。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 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成员: 指导老师:季国顺金成柱聂欣 日期: 2013年1月7日 设计组号: 7 课题号: 14

目录 1、总体方案设计 (3) 1.1 设计任务 (4) 1.2 总体方案确定 (4) 2、机械系统设计 (5) 2.1 工作台外形尺寸及重量估算 (6) 2.2 导轨参数确定 (7) 2.3 滚珠丝杆的设计计算 (8) 2.4 步进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10) 2.5 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12) 3、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3) 3.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13)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15) 3.3 控制系统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17) 3.4 驱动系统设计 (18) 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9) 4.1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4.2 主流程设计 (22) 4.3 中断服务流程设计 (23) 4.4 软件调试 (25) 5、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1、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题目:两坐标X-Y 数控工作台设计 任务:设计两轴联动的数控X-Y 运动平台,完成机械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 计与相应软件编程,根据试验条件进行调试,完成整个开发系统;每组一题,分别由3~4位同学合作完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工作台型号为HXY-4030; 2)行程要求X=400mm ,Y=300mm ; 3)工作台面尺寸为C 3B 3H =240mm 3254mm 315mm ; 4)底座外形尺寸为C13B13H1=650mm 3550mm 3184mm ; 5)工作台最大长度L=778mm ; 6)工作台负载重量N=500N ; 7)工作台最快移动速度v xmax =v ymax =1m/min 8)X,Y 方向的重复定位精度为±0.02mm ; 9)X,Y 方向的定位精度为0.04mm ; 10)工作台切削负载小、运动灵敏度高、低速无爬行; 11)定位精度高; 12)结构轻便,建议机座和滑台采用铝合金; 13)标准组件,独立产品; 14)可直接应用于小型钻、铣床。 1.2 总体方案确定 1.2.1 方案确定思想 该工作台设计主要分为机械系统部件和控制系统部件,其中机械系统部件主 要包括导轨副、丝杠螺母副、减速装置、伺服电动机和检测装置等,控制系统部件则包括CPU 控制电路、电源设计电路、输入信号电路、输出信号电路、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等。 因X 向和Y 向机械结构基本相同,故只绘制X 向机械系统部分的结构简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数控编程加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数控编程加工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电气专业 1、前言 课程的性质《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主要是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零件加工、CAD/CAM技术应用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前续理论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实际产品中的典型零件为主线,将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分为数控工艺与编程理论+仿真+实操,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能够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56 学时,其中理轮26 学时,操作30 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其任务是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校企合作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同过实践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形成的数控技术的应用能力。 知识与能力: 熟悉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要点及数控加工编程方法;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认识本实训实践操作的一般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过程;认识本实训实践操作的基本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主动参与数控加工的基本理论探究。 培养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让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I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 )以工作项目为主线设计教材结构,结合职业资格鉴定中、高级标准的要求,将本课程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3 )通过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加强实践内容,强调在操作中理解与应用理论。 (4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通俗、表达简练,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图例与案例应引起学生的兴趣,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在教材中应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 )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建议 (I )在教学过程中,育人为先,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 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选用典型两件的典型加工方法,由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进行分组操作训练,让其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工艺的制定、程序的编制。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把在机电一体化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设计中综合地加以应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扩展。 二、课程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能用键盘输入命令控制工作台的运动方向 2、能实时显示当前运动位置 3、具有越程指示报警及停止功能 四、设计内容 1、总体方案确定 (1)总体方案设计 (2)绘制总体方案图 2、机械系统设计 (1)执行元件参数及规格的确定; (2)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 (3)执行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 (4)绘制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 3、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微机的选用、存储器的选用与扩展、译码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等 (2)绘制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4、传感器的选择(适用于半闭环控制方式和全闭环控制方式) 五、设计参数 (1)系统分辨率纵向为0.01mm,横向为0.005mm (2)最大加工直径:在床面上为400mm,在床鞍上为210mm (3)最大加工长度为1000mm (4)快进速度:纵向为2.4m/min,横行为1.2m/min

(5)最大切削进给速度:纵向为0.5m/min,横行为0.25m/min 课程设计正文 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对于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在考虑总体方案时应遵行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机床的改造应尽可能的少,以降低成本。 数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内容包括: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传动方式的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选择等内容。应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证,最后确定总体方案并绘制系统总体方案框图。1.1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数控系统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点位/直线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由于要求CA6140车床加工复杂轮廓零件,所以本微机控制(MNC)系统采用连续控制系统。 1.2伺服进给系统的选择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有开环、半闭环、闭环之分。 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闭环控制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机床精度,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各种误差、传动间隙及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但他的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调试和维修困难,造价高。本设计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采用闭环控制系统的必要性不大。 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半闭环控制,其性能介于开环和闭环之间。由于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有具有反馈控制,因此性能远优于以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控制。由于反馈环节不包括大部分机械传动元件,调试比闭环简单,系统的稳定性容易保证,所以比闭环容易实现。但是采用半闭环控制调试比开环控制要复杂,设计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难度较大。本设计任务的要求不高,是经济型数控改造,通常情况下均采用以步进电机驱动的开环控制。因为开环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制作容易,控制精度较好,容易调试,价格便宜,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步进电机没有过载能力,启动频率低,工作频率也不高等。开环控制多用于负载变化不大或要求不高的经济型数控设备中。 经过上述比较,决定采用开环控制系统。 1.3执行机构传动方式的确定 为确保数控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在设计机械传动装置时,通常提出低摩

机电一体化设计实例论文(有参考文献)

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数控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1. 设计容包括: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要求包括:回转角度0~360°;最大回转半径400㎜;最大承载重量50㎏; 3. 机械部分的设计:装配工作图1(1号); 4. 计算机控制的设计:控制系统接口图一; 5. 控制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MCS-51或单片机FX2N-PLC控制系统,软件环分,由键盘输入实现开环控制。 三、机械系统设计 在数字回转工作台机械传动部分选用蜗轮蜗杆传动,因为蜗杆传动平稳,振动,冲击和噪声均较小;能以单级传动获得教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回转工作台所要求的分度的实现.故选用蜗轮蜗杆传动. (一)、蜗杆类型的选择: 蜗杆选择为渐开线圆柱蜗杆.因为此种蜗杆不仅可车削还可以像圆柱齿轮那样用齿轮滚刀滚削,并可用但面或单锥面砂磨削.制造精度高.是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较理想的传动.传动效率也高,在动力传动和机床精密传动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蜗杆蜗轮材料的选择:

由于蜗杆传动啮合摩擦较大,且由于蜗轮滚刀的形状尺寸不可能做得和蜗杆绝对相同,被加工出的蜗轮齿形难以和蜗杆精确共轭,必须依靠运转跑合才渐趋理想,因此材料副的组合必须具有良好的减摩和跑合性能以及抗胶合性能。所以蜗轮通常青铜或铸铁做齿圈,并尽可能与淬硬并经磨削的钢制蜗杆相匹配。故选择:蜗杆材料为:渗碳钢,表面淬硬56-62HRC 牌号为20GrMnTi.蜗轮材料为:铸造锡青铜,牌号为ZcuSn10Pb1 (三)、蜗杆蜗轮参数计算: 1. 蜗杆传动尺寸的确定: 由设计题目中要求可知:工作台回转直径最大为400mm/50千克. 由《齿轮手册》(上)表6.2-3取蜗杆蜗轮中心距标准a=225mm; 估取蜗杆分度圆直径: 为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取蜗杆头数为: z =1;z =90 估取模数m: m=(1.4~1.7)a/ z =3.6 取m=4 q=d /m=80/4=20 6 tanγ= z /q 则γ=2.86° 2. 确定蜗轮蜗杆各参数值 蜗杆尺寸“ 1) 蜗杆轴向齿距:p =πm=3.14×4=12.56 2) 螺旋线导程:p =p ×z =15.4×4=12.56 3) 法向齿形角:对于ZI蜗杆αn=20°在分度传动中允许减小齿形角α =15° 4) 直径系数:q= d /m=80/4=20 5) 蜗杆分度圆(中圆)直径: d (d )= d =qm=80 6) 蜗杆分度圆(中圆柱)导程角: γ=2.86° 渐开线蜗杆: 基圆柱导程角: γcosγ =cosαncosγ γ =15.264° 7) 基圆直径:d d = z m/tanγ =14.16 8) 法向基节:p =πm cosγ =12.12 9) 蜗杆齿轮顶高:h =h m=1×4=4 10 蜗杆齿根高:h =1.2m=4.8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C6140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 (2) 2设计要求 (2) 2.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 (2) 2.2其它要求 (3) 3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与计算 (3) 3.1进给系统机械结构改造设计 (3) 3.2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计算与选型 (3) 3.2.1确定系统的脉冲当量 (3) 3.2.2纵向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选择与校核 (4) 3.2.3横向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型号选择与校核 (4) 4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1) 4.1步进电动机选用的基本原则 (11) 4.1.1步距角α (11) 4.1.2精度 (11) 4.1.3转矩 (11) 4.1.4启动频率 (12) 4.2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12) 4.2.1 C6140纵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 (12)

4.2.2 C6140横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 ................................................................... 12 5电动刀架的选择 .................................................................................................................... 12 6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19 6.1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 19 6.2硬件电路的组成: ........................................................................................................ 19 6.3电路原理图 ..................................................................................................................... 20 7总结 ........................................................................................................................................... 21 8参考文献 . (22) 1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将一台C6140卧式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床身最大加工直径400mm 2)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3) X 方向(横向)的脉冲当量 mm/脉冲,Z 方向(纵向)脉冲 当量 mm/脉冲 4) X 方向最快移动速度v xmax =3000mm/min ,Z 方向为v zmax =6000mm/min 5) X 方向最快工进速度v xmaxf =400mm/min ,Z 方向为v zmaxf =800mm/min 6) X 方向定位精度±0.01mm ,Z 方向±0.02mm 01 .0=x δ02 .0=z δ

《机电一体化》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高度“机电”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与“电”的知识与技能,在微电子的控制手段下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64学时,周学时4节。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实践,强化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岗位技能。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2、理论与实习相结合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到公司和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 3、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利用学校、公司和企业资源,为学生安排岗位培训和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近几届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采用以上方式,效果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实践教学的设计目的。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所代表的产品范围,分类及发展趋势。 (2)掌握模块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掌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的应知、应能的知识和技能。 (4)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的联系和接口关系,了解产品开发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拆装、调试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体系,学会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机电一体化前沿技术,学会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操作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三、内容标准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