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考试复习资料

二语习得考试复习资料
二语习得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

1、简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途径

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50-60年代,这一阶段为理论初创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对比分析”方法。2)20世纪70年代,理论研究大发展阶段,开始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产生了“中介语”理论假设。三个理论研究,即以Dulay和Burt 为代表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克拉申的“监控模式”、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3)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始走向成熟。不同的发展途径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不同的发展途径体现在:

1)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2)社会语言学及其研究范式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3)认知科学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知视角。

2、针对语言输入有哪几种不同的语言输入观?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外在因素的中心地位,基于以下假设:a,语言输入是由外在的语言刺激和反馈构成的b,语言输入通过正面的反馈和纠正得到强化c,通过语言形式的操练可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心灵学派认为,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即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语言习得机制看做语言习得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输入不过是语言习得发生的“触发”因素而已,语言输入是贫乏的,学习者不可能通过外在的语言输入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3)“互动论”: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认知互动理论”强调将语言输入环境与语言习得内在因素两者结合起来;社会互动理论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输入环境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3、学习策略的含义是什么?学习策略如何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特定阶段相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

1)Skehan(1989)

根据学习者处理学习情境的能力来分:主动参与策略、解释与确认策略

根据学习者的方法素质来分:跨语言比较策略、归纳策略

根据学习者的评价能力来分:监控策略、自我评价策略

2)O’Malley(1987)

根据信息加工模型分类:认知策略(重复策略、记笔记策略、关联策略);元认知策略(直接注意策略、自我管理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合作策略、要求解释策略)

3)Oxford的分类(1990)

直接策略:直接影响语言学习,需要对语言学习进行心理操作

间接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自我、控制焦虑感和增加与他人合作机会等间接影响语言学习

4、如何区分下列概念:母语、目的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类、社团使用的语言,也叫本族语,母语通常是指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5、简述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调节论:主要用于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在语言的调节下,儿童的认知从“客体调控”阶段发展到“他人调控”阶段,最后到“自我调控”阶段。调节论认为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最近发展区:指一些语言知识或技能学习者还不能独立运用,但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掌握。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言语发展在开始阶段是社会性的,接着经历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在接下来就是内部言语阶段。

活动理论:活动指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集体互动、交流合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把外部社会和个人内部发展联系起来的纽带,人的认知发展在活动中实现。

意义:

首先,从学科交叉来讲,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视野。其次,从社会文化理论的内容来讲,社会文化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新观点,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具有调节个人行为和调节与他人关系的作用,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也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关注学习的社会属性,将习得看做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将外在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实现对语言自我调控的过程,把学习者、社会、语言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从语言习得的实践过程来看,最近发展区、活动理论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确实起到了促进学习者习得进程的作用。

6、如何看待“习得”与“学习”这两个过程的关系?

“习得”与“学习”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习得是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学习是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习得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二者彼此独立,两种类型的知识也是相互独立的。

7、什么是自动化处理和控制性处理?

控制性处理:具有能量有限的特征,需要注意参与,并且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被灵活运用,处理较慢,以序列方式运作是临时性的。

自动化处理:不受能量有限的影响,不需要注意参与,一旦学会就很难纠正,处理迅速,大都收到分散的注意,以并行处理方式运作,缺乏灵活性。

8、什么是歧义容忍度?什么是移情?什么是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假说:由Penfield提出,关键期是指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快速的习得一门语言。Lenneberg发展了该观点,认为自然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2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此阶段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地进行。

歧义容忍度:主要指学习者对具有歧义性、陌生性、异质性的学习材料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涵盖着从主动接受到消极抵制之间的不同层面,如第二语言学习中遇到的语意不明、所指不清、发音含混等现象。

移情:就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感情,首先是一个理解的心理过程,消除隔阂,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以达到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10、可教性假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学习者是无法跨越学习阶段的:只有当学习者在心理上“准备就绪”时,他们才能接受和掌握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只有当所教的语言结构接近学习者现阶段在自然环境中有能力习得的语言结构时,正式的语言教学才能促进语言习得;超越学习者心

里语言接受程度的课堂教学无法帮助他们掌握所教的内容,也无法使他们跨越语言的发展阶段。

12、什么是普遍语法?什么是语言习得机制?

普遍语法是由一些普遍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组成的,由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构成它反映了人类语言的本质特性,这些本质特性构成了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起点,即学习者的“初始状态”。规则系统如语类规则、转换规则、语音规则和语义规则,原则系统是抽象的、普遍的,适用于所有的语言,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

语言习得机制:是由乔姆斯基提出的为了描述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的人脑中存在的一种理论,它专用于语言习得。(通过激活“潜在的语言结构”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可以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把普遍语法转变成目的语语法,从而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

特点:1)具有遗传属性,是人类独有;2)能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象规则;3)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无需学习。

13、什么是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儿童如果没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的帮助,是不可能在贫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发现目的语规则的。由于语言输入的贫乏,儿童只能借助于普遍语法来获得母语的语言能力。儿童在认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很难掌握很抽象的概念,而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是最为抽象的知识,如果没有天赋的普遍语法这种生物遗传属性,儿童是学不会语言的。

16、举例说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产生的前提条件: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互作用构成“跨语言情境”;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时产生的语际识别效应。也就是说,尽管母语里的某个语言项目与目的语的某个语言项目之间相似但是并不相同,但是学习者却认为两者是相同的。例如汉语的“个人主义”和英语中的“individual”两个词的含义并不相同,但是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却把“individual”当成汉语的“个人主义”来使用。

18、请举例分析偏误分析的价值和历史局限。

价值:

第一,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它并非讨论学习者的母语语言系统或目的语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而是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规律。

第二,为70年代心灵学派与行为主义理论进行的论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三,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描写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程序和方法,为偏误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

在研究方法上:资料的收集常常不是在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获得,而是通过测试取得,不能准确的反映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在研究范围上:a,只考察了学习者的偏误,忽视了学习者语言系统中正确的部分,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了解不完整。B,纵向研究少,很难看到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偏误,不能了解学习者习得过程的全貌。C,学习者对于觉得困难的语言项目会采取回避策略,而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偏误,因此无法采集到被回避的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D,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都还存在问题。

19、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1)中介语具有独立性,是一个独立于目的语和母语的系统。

2)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3)中介语具有系统性。

4)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可塑性,学习者的整个语言系统是变化发展的。开放性,中介语系统内部的语言规则会同时受到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

5)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依靠一种潜在的心理结构学习第二语言,因而无法达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6)关于学习者的策略:指的是学习者所从事的旨在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行为或行动。包括认知策略、原认知策略和社会性策略。

20、什么是语用迁移?

语用迁移指的是学习者所具有的语用知识对第二语言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以及学习所施加的影响,这种语用知识指的是与第二语言以外的语言和文化相联系的语用知识。它不仅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现象,还会随着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深入而动态的变化发展。

9、请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习得的知识是学习者下意识获得的第二种语言规则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不可言说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知识是学习者有意识获得的第二语言规则的知识,包括元语言知识,这种知识是可以明确陈述的“陈述性知识”。习得的过程是自然产生的,这种知识的获得方式被称作“内隐学习”,“学习的知识”的获得方式被称作“外显学习”。也就是说,“陈述性知识”和“外显知识”是相通的,而“程序性知识”和“内隐知识”是相通的。外显知识是通过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得来的东西,可以用言语来表达,内隐知识是通过交际来使来使用语言从而无意识的获得发展的知识,完全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11、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在看待语言习得方面有何不同?

行为主义持下列观点:

1)语言本身就是一组刺激--反应

2)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部分,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3)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外部影响是内因变化的主要因素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发出动作—获得结果—得到强化。强化非常必要,这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心灵主义持以下观点:

1)在儿童语言习得中,儿童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并且能够理解和使用以前从未听到过或接触过的语言。

2)儿童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是具体的语言行为,具体的句子,儿童能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提取出抽象的规则,这些规则间接性的反映在语句里。

3)儿童获得的语言非常复杂微妙,与这种复杂微妙的语言相比,儿童实际听到的周围人所说的话就显得很有限了。

二者的不同之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完全强调外部条件在母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是外部环境为儿童提供模仿的标准,正确的反应通过强化而养成习惯,并推广运用于新的场合。

14、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1)“学习”与“习得”的假说:“习得”与“学习”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经历的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即“下意识的语言习得”和“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自然习得顺序是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学习者总是先掌握某些语法结构,而另外一些语法结构掌握的相对较晚。

3)监控假说:针对学习者学习知识的作用或功能而言,学习者用母语表达时,可以脱口而出不假思索,但是用第二语言表达时,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留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这种“注意”或“留心”其实就是监控的过程。

4)输入假说:人们习得一种语言,必须通过理解信息或者接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学习者的习得按照自然顺序,通过理解在下个阶段将要习得的结构来进行,输入的语言难度要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能力。即i+1原则。

5)情感过滤假说:语言学习的好坏因人而异,差别主要产生于心理方面。由于学习者在学习动机、态度和信心等情感方面的强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强弱不同的心理障碍,这种情感障碍对“可理解输入”起着过滤作用,从而影响“可理解输入”的吸收。

17、如何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对比分析的兴起和衰落?

对比分析反映了当时的语言学家们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对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提供了一种语言比较的方法和程序,让我们可以看到语言间的一些不同,当时的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方法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但也有其局限之处:首先,它的核心思想“刺激--反应”理论已经受到乔姆斯基的激烈抨击和批判;其次,结构主义语言学并没有为对比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最后,对比分析将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等同于语言习得的“难度”是不符合逻辑的。

21、简要阐述中介语产生的心理过程和潜在的心理机制。

大部分成年第二语言学习者是依靠一种普通的认知结构来学习第二语言的,他把这种认知结构称为“潜在的心理结构”,分为五个“中心过程”,包括:语言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与语言材料的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以及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22、如何看待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僵化现象?

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僵化可以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意一个阶段,也会产生于中介语系统的各个层面,例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等。

23、什么是重述?什么是负反馈?

重述是指母语者对非母语者不合规则话语的一种反应或反馈。

负反馈是指通过订正学习者的错误、重新组合学习者的前述话语这些方式给予反馈。

24、什么是系统变异?什么是自由变异?

系统变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言语情境第二语言是学习者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因。

非系统变异也叫自由变异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情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功能。

25、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有哪些特点?

1)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大量的语言变异现象。

2)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比母语者的语言变异更加剧烈更加频繁。

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是造成其中介语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促进其中介语系统不断发展的动因。

26、简述并评析语言输入互动的三个假设。

1)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通过理解包含i+1水平的语言输入,按照自然习得顺序,从目前的习得水平i进入下一阶段的习得水平i+1.

2)Michael Long的互动假设:互动过程为学习者提供的不仅仅是输入和反馈,当双方进行意义的沟通时,母语者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语言形式的调整;话语结构和功能的调整。

3)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语言输入对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影响是有限的,只有语言产出才能真正促进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7、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与80年代多元发展模型关于习得顺序研究的理论导向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根本区别是理论基础的不同。70年代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模式研究是以心灵学派的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而多元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认知加工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理论模式把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模式的研究同学习者之间的言语加工策略联系在一起,从认知的角度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模式作出解释。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强调第二语言习得发展顺序的一致性,而其理论本身无法解释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

28、什么是社会距离?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社会距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

八项因素:

1)社会主导模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对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从属地位”和“平等地位”

2)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和“适应策略”

3)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

4)凝聚程度: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

5)群体大小:指第二语言学习群体人数的多少

6)文化相似性: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的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

7)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与群体的整体态度

8)打算居住的时间: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是否打算在目的语群体所在国长期居住

29、什么是心理距离?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以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与群体的距离。

四项因素:

1)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

2)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

3)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包括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4)语言疆界渗透性:是指学习者是否能够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

30、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式?什么是族群间模式?二者有何联系?

文化适应模式:由Schumann提出,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系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族群间模式:族群间指少数民族族群和社会主流语言群体之间,族群间模式主要研究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学习者在学习社会主流语言时,社会心理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有一些相似之处,都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细化,都分析了有利于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情况,都从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的关系来阐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之处:文化适应模式从客观产生的社会距离说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强调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族群间模式则从学生感知的社会距离说明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强调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

32、什么是沉默期?

沉默期主要是指习得者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短至几小时,长达几个月。在沉默期,儿童接触和理解语言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内在消化以后,才能逐步

加快学习语言的进程。这个过程是从渐进到飞跃的过程。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积累和消化,才能逐步培养第二语言的能力,并能够使用这种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

34、什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包括学习效率的高低、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弱、应试能力的强弱、听说能力的好坏、读写能力的强弱、独立性的强弱、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好与不好,还包括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学习兴趣、方法策略等。影响他们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格、认知方式和语言学能等。

35、什么是儿向语言?什么是外国人话语?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含义是什么?

儿向语言:当母亲对学说话的幼儿说话时通常通过一些特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如使用简单的语句、采用夸张和重复的方法等,这种经过调整的话语就是儿向语言,也被称作“儿语”、“母亲语言”、“保姆语言”

外国人话语:当母语者与第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母语者使用的语言也具有“保姆语言”的某些特点,如放慢语速、使用简单的词汇、简化的句子结构等。但这种话语与保姆语言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因此被称作“外国人话语”

语言输入与互动的含义: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输入环境。首先,“语言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单向的语言信息,如听广播、看电视、听讲座等。这种语言输入是单向的,学习者没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互动”,指双向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这种双向的交流和沟通构成了语言习得发生的互动环境。其次,语言输入与互动显示出一种特定的语域风格。此外,母语者在与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进行话语形式的调整,还进行话语结构和功能的调整。

3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所说的学习者外在因素是什么?

(这门语言所处的社会状况、语言输入的环境,显而易见,没有输入就谈不上第二语言

习得。学习者通过阅读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如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通过听各种各样的语音熟悉不同英美人士的发音,如听VOA、BBC,与不同年龄段的本族人交谈等。应该说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输入是一块基石,它具有建构性。)

二语习得复习题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P19)(1)。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 论初创阶段。在这一时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尚未分离。当时站主导地位的是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方法。(2)上世纪7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大发展的阶段。 偏误分析应运而生,产生了“中介语”理论假设。还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创建,一是以Dulay和Burt为代表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二是克拉伸的“监控模式”等(3)上世纪80 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受其他学科的影响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如语言学视角、社会语言学视角、认知视角等。 2.语言输入观P18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 用,强调外在因素的中心地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在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否定学习者内在因素的作用。(2)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反,心灵学派认为,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即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语言习得机制看做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3)“互动论”的观点。Elis认为,在互动论的旗帜下包括两个不同理论:一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认知互动理论”二是“社会互动理论”。认知互动理论不单单强调语言输入环境的重要性,也不仅仅强调语言习得内在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3.学习策略的含义P304: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语言习得或语言使用过程中,与某个 特定阶段相关联的心理行为或行动。 学习策略的分类P306:(一)Skehan(1989)的分类:1.根据学习者处理学习情景的能力来分(1)主动参与策略(active task approach)学习者主动寻找学习机会,并参与练习活动,反映积极。(2)解释与确认策略(clar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学习者利用查字典和意译的方式,获得词语等的应用实例,并从句子里确认词语等的意义。 2.根据学习者的方法素质来分(1)跨语言比较策略学习者把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推论出二者的同和异。(2)归纳策略对语言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找出一定规律。 3. .根据学习者的评价能力来分:(1)监控策略学习者验证自己的假设,自我纠正,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2)自我评价策略根据精确性和完整性来检验自己语言学习的成果。(二)O’Malley等(1987)的分类:O’Malley等根据信息加工模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类1.认知策略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的分析、转换或综合以解决问题。这些策略都具有认知处理的功能。(1)重复策略学习者通过练习和不出声的复述,反复模仿语言结构。(2)记笔记策略学习者把口头呈现的的重要的语言点记录下来。(3)关联策略学习者把新信息和记忆里的旧信息相联系。 2.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利用认知处理知识,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来管理语言学习。这类策略具有执行功能。(1)直接注意策略学习者对语言输入里的某些方面进行集中注意,从而忽略干扰事物。(2)自我管理策略学习者了解哪些条件可以有助于学习,并可以自己创造安排这些条件。 3.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自己选择与其他学习者或目的语者进行接触的方式。(1)合作策略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并共同分享信息,模仿语言行为。(2)要求解释策略学习者向教师或目的语本族语者要求重复、意译和解释某种语言现象。(三)Oxford 的分类 学习策略直接策略记忆/认知/补偿策略 简介策略元认知/情感/社会策略 Ellis认为Oxford的分类是最好理解的1.直接策略直接影响语言学习,需要对语言进行心理操作。2.简介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自我、控制焦虑和增加与他人合作机会等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2019年《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1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六年四月

2 基本要求 2.1 专业基础知识 基础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主要应用基本理论,它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要求申报人员具备运用基础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分析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化学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 2.1.1 无机化学 熟悉原子结构和元素知识;掌握分子结构及相关知识;熟悉物质的聚集状态及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反应平衡及相关知识。 2.1.2 有机化学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及分子结构知识;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化学鉴别方法。 2.1.3 分析化学 熟悉数据处理知识;了解常见无机、有机物化学定性分析知识;掌握称量分析法;掌握滴定分析法;了解常用物性测试方法;了解常见仪器分析方法分类及应用知识;掌握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熟悉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滴定法、电质量分析法;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下同);了解火焰发射及原子荧光光谱法;掌握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法;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法;了解质谱分析法;了解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掌握气相色谱法;掌握液相色谱法。 2.2 实务及相关知识 通过考试认定申报人员能够掌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常用标准与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内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指导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2.2.1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专业术语与词汇;熟悉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技术;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技术;掌握与化学分析专业工作相关的安全与环保技术;熟悉标准编制及标准化知识;熟悉实验室常用分析检验设备的性能评定与维护方法;熟悉化学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工作内容;具备从事分析实验室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2.2 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定性分析技术 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了解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应用;具有在化学分析专业工作中正确使用上述方法的能力。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二语习得定义题

IV.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整理成简答或填空) 1. Ferdinand de Saussure 2. Textual function 3. The London School of Linguistics 4. Surface structure 5.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6.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 7. Innateness hypothesis III.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1. Applied linguistics 2. Interlanguage 3. Contrastive analysis 4. face validity 5. Error Analysis 1.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briefly.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behaviorist approach innateness approach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language aptitude: field dependence field independence learning strategies IV.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1. Interlanguage 2. Universal Grammar 3. contrastive analysis 4. Error Analysis 1.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briefly.. applied linguistics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udiolingual metho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esting achievement test validity reliability proficiency test subjective test objective test language aptitude test diagnostic test backwash effect II.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1. applied linguistics 2.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ing 3. the direct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ing IV.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1. Ferdinand de Saussure is a Swiss linguist who is often described as “father of modern linguistics”. The great work,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which was based on his lecture notes,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linguistics. Saussure’s idea on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sign, one the relational nature of linguistic units, on the distinction of langue and parole and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linguistics, etc. pushed linguistics into a brand new stage. 2. Textual function: The textual func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language is composed of.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 or written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悲剧:广义悲指作为审美范畴;狭义的悲是指戏剧体裁,在西方美学史上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广义的悲以狭义的悲为研究对象。戏剧:是通过展示被否定对象的不合理性,即可笑性而使美好期待以实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崇高:指对象具有非凡的,伟大的独特审美特性,使人在审美关照时产生剧烈的,激动不已的感觉,体会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优美:优美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相对平衡的状态。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从形式上看,优美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荒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丑:作为审美形态,是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令人厌恶的东西,反映了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丑陋、凶恶,不是美的简单否定,而是以反面形式保持和包裹了正面的审美理想观念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育:就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美感:广义的美感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活动和观念形式的总和。它具体表现为审美能力、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和审美感受等。狭义的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美感心理要素:感觉和知觉、联想与想象、情绪和心境、理解)科学美: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张。特征:抽象概念性、理论体系性、普遍实用性。科学美的性质:对称性、新奇性、简洁性、统一性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即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审美的有机统一。功能美的追求是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两种片面性的否定,一种是只求功能,不问形式;一种是把产品的审美价值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形式。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对实用功能和审美的割裂。古希腊四大家对美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 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的理式,是事物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黑格尔丹托的艺术终结:黑格尔和丹托曾提出了艺术终结论了的观点。黑格尔从绝对理念逻辑出发,认为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之一,哲学是绝对理念的发展顶端,艺术最终要否定自己进入哲学而且,现代市民社会不利于艺术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功利和理性的散文时代。丹托一西方艺术和后现代主义为背景,提出艺术终结论。丹托认为,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以及超越了艺术的界限,必须交给哲学来解决,换言之,艺术终结在哲学里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客观唯物主义相悖,当代社会虽然进入了理性的时代,但任然有诗的发展空间,并非真是散文的时代。同时,丹托片面地把艺术规定为是非的疆界,他认为的艺术不是人类主流价值观认为的纯艺术范畴,不符合主流的艺术观。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黑格尔以索福克勒的《安提戈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与调解。在《安提戈涅》中,对立表现为血缘亲情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安提戈涅代表的亲属爱与克瑞翁代表的维护国家安全的王法,这两种立场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是在特定环境下都不可调和,具有普遍意义。其进步性表现为:黑格尔认为悲剧还引起了愉快和振奋,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而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照成的,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他摸杀了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冲突,未能认识到新旧势力的冲突,即悲剧的冲突所在,同时他认为悲剧冲突那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的,体现了他哲学的妥协性。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模仿方式是借人物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而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斯多德以《俄狄浦斯王》为研究对象,认为悲剧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过失,即过失说借助情节来展示,在情节安排上,不是写极好的、极坏的或极恶的人,而是与我们相似的一般的人,而因为他们的过失和弱点,才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怜悯,这也会让我们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受到惩罚,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他之所以陷入厄运,是由于意外,而非蓄意为非作歹,这比希腊人的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揭示悲剧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即发展中新旧势力的矛盾冲突的结果。美学学科的诞生:美学是有意识的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18世纪后,近代欧洲科学的各个学科逐渐形成,并全面发展,为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学”为文学艺术而生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第一次使用“感性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第一卷,----“美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的发端;先秦时期,发展和繁荣:汉——明清,巨大勃兴:魏晋南北朝、发展:隋唐、继续发展:宋元、转折;明清①美学变革的开拓者:梁启超“三界革命”(诗界、文界、小说界)→②树立现代美学的界碑:王国维“将美育引进中国”→③美学的普及:蔡元培(中国第一位提出美育问题的,“以美育仪宗教”出自他的演讲稿《以美育仪宗教说》、美育的集大成者)→④中国现代美学的构想:中国现代美学的双星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审美形态:沉郁、飘逸、空灵从中国的文化史来看,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形成了华夏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沉郁:概括儒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杜甫。飘逸:概括道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李白。空灵:概括释家文化内涵,代表人为王维。美是什么:①古希腊四大家的探讨: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黄金分割率)、苏格拉底—有用就美、柏拉图—美是理式、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的安排(史上第一个对悲剧下定义的)。②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③马克思对美的探讨—美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④新中国四大派的讨论:A蔡仪—美是客观的B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C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D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⑤我们的观点是—美在意象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人类的生理结构和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大致相同,特别是感受美的感官和神经系统是相同的。人类社会具有相对普遍的心理结构。3形式美感的共同性。差异性:美感的时代性,指人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环肥燕瘦。美感的民族性,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如铁手镯、西兰卡普。美感的个体性,因人而异。如时尚、运动、休闲风格的迥异追求。西方美学史部分: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古罗马研究核心“美的本质”)→神学美学(中世纪从属神学基督教“美的本质在上帝”)→认识论美学(文艺复兴-19世纪)→语言论美学(19世纪末-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论美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日常生活。日常就是过去一些美学家(如朱光潜)所主张的人生的艺术化,人生的审美化。日常就是指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把日常生后中的现成物命名为艺术品,从而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日常指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活的虚拟化。日常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的一种描绘,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愉悦的体验。崇高和优美的区别:首先,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点疏远。优美的对象让人亲近是因为优美的对象立即让人觉得愉快。而面对崇高的对象,我们不觉有一种“抗拒”,“不免带着几分退让回避的态度”,但这种抗拒是霎时的,它马上使我们想起,外物的体积和力量不能压倒我们内心的自由,反而激起我们振作起来。其次,优美的对象使人感到愉快,这种感觉是单纯的,始终如一的;崇高的对象使人有痛感的愉快,这种感觉是复杂和变化的。观察崇高的对象,“第一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见出自己地渺小,第二步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幻觉到自己的伟大。”比如我们在看巍峨的山或浩荡的海时,第一眼看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但很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的心灵仿佛完全为山海的印象占领住,于是仿佛自觉也有一种巍峨浩荡的气概了”。第三,优美的事物偏于静,在形式上显得和谐、精致、完满,崇高的事物偏于动,有突然性,不合常规,在形式上有些卤莽粗糙,不加雕琢,它不仅容纳美,还要驯服丑,把美和丑放在一个炉子里去锤炼。、马克思,李泽厚的美学观点: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劳动使人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其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创造了美的事物,创造了审美的人及其美感。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形成、发展、劳动对象化了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李泽厚先生的美学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即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为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美的社会性,朱光潜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所以二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故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所谓社会性,不仅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西方美学史:本质论美学、古希腊形成以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思考传统。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它把本质论美学与基督教神学“嫁接”起来,认为世界的美来源于万能的上帝的创造。神学美学是西方美学被神学主宰的产物。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到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认识论转向”是指17世纪欧洲哲学中出现的以人的理性觉醒取代神学统治的潮流,它不再相信人的知识是来源于上帝,而是来源于人凭借理性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主要特征: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放弃对美的本质以及其他本质问题的追问,注重用语言学模式分析审美现象;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文化论美学是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它把文化视为人类的符号表意行为,强调运用跨学科手段去综合的、多方面的分析文化现象,消解文化的精英色彩而揭示其日常性,从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角度对审美问题作新的研究。丑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形式特征:不和谐。内容特征:A、丑的形象外观包孕了美的意趣与理想,借助形象本身外丑内美的强烈对比产生审美效果,成为激发物。以否定的态度表现丑,真实展现丑的事物被历史抛弃的必然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丑的本质,寄寓美的理想。以旁观欣赏的态度表现丑,但因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独创的形式使丑的题材具有可观赏的外观。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SLA 二语习得重要问题总结

S L A期末考试提纲 Week 9 Chapter 1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pter 2 Founda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ART ONE: Definition: 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a term that refers both to the study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ho are learning a language subsequent to learning their first one as young children, and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at language. 2.Formal L2 learning: instructed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classrooms. https://www.360docs.net/doc/a87350861.html,rmal L2 learning: SLA that takes place in naturalistic contexts. 4.First language/native language/mother tongue (L1): A language that is acquired naturally in early childhood, usually because it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a child’s family. A child who grows up in a multilingual setting may have more than one “first” language. 5.Second language (L2): In its general sense, this term refers to any language that is acquired after the first languag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its specific sense, this term typically refers to an additional language which is learned within a context where it is societally dominant and needed for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other basic purposes. The more specific sense contrasts with foreign language, library language, auxiliary (帮助的,辅助的) language, and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6.Target language: The language that is the aim or goal of learning. 7.Foreign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is not widely used in the learners’ immediate social context, but rather one that might be used for future travel or oth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or one that might be studied as a curricular requirement or elective in school with no immediate or necessary practical application. 8.Library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functions as a tool for further learning, especially when books and journals in a desired field of study are not commonly published in the learner’s L1. 9.Auxiliary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learners need to know for some official functions in their immediate sociopolitical setting. Or that they will need for purposes of wider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ir first language serves most other needs in their lives. 10.L inguistic competence: The underlying knowledge that speakers/hearers have of a language. Chomsky distinguishes this from linguistic performance. 11.L inguistic performance: The use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actual production.

2016美学教程期末复习题

《美学教程》复习题 一、填空: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专著(美学)的出版,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2、(1750)年,鲍姆嘉通用(Asthetik)称呼他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标志(美学学科)的产生。 3、在审美发生和美的起源理论中,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先后出现过(摹仿说、生物本能说、游戏说)等传统学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20世纪以来在西方的研究当中占主导地位。 4、一百多年来,人类学、考古学、美学、艺术学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类史前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图景,其中主要包括(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等几大类型。 5、自然美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6、自然美的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 7、在(人类产生)以前,没有自然美存在;自然美的领域是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 8、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个大的方面。 9、根据(材料)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绘画艺术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 10、雕塑艺术的制作方法是(雕刻)和(塑造)。从雕塑艺术样式来区分,雕塑艺术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11、建筑艺术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12、从世界范围看,园林艺术主要有(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三种类型。 13、根据表现手法区分,戏剧艺术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14、人类早期的舞蹈往往是(歌、舞、乐)三者合一的。 15、人们将感性的审美经验升华到理性的思维高度,我们可以把审美形态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在审美形态方面可以分出(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不同的类型,前者侧重于(客体存在),后者偏重于(主体感受)。 16、优美的核心是(和),其实质在于它体现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 17、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数量的崇高),另一种是(力量的崇高)。 18、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写的(《诗学》)主要是探讨悲剧的。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能起“陶冶”作用。 19、从表现内容上分类,喜剧可分为(否定型喜剧、肯定型喜剧、含泪型喜剧)三种。 20、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主要心理因素。 21、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相继涌现出许多心理学流派,主要包括以德国的(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以谷鲁斯和浮龙·李为代表的(“内模仿说”);以英国的布洛为代表的(“心理距离说”);以意大利的(克罗齐)为代表的“形象直觉说”等。 2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23、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个层次。 24、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25、西方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席勒)把审美的自由活动称作“游戏”,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客服人性的分裂。 26、美育的性质决定了美育的特点,美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的基本区别在于(形象性、娱乐性、自由性、普遍性)等特点。 2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此外,(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也渗透其中。 28、(蒙太奇)和长镜头是电影艺术的主要语言和表现方法。 29、美感必然包含着(快感),但美感又不等同于生理快感。 30、(艺术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诗和画的意境,只有通过欣赏着的想象才能显现出来。 31、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二、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 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 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 ,液:>10mL ),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 ,液:1~10mL ),微量分析(固:0.1~10mg ,液:0.01~1mL )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T X - 3. 相对误差:Er= ?-T T X 100%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X 7. 相对偏差:dr = ?-X X Xi 100% 8. 相对平均偏差:??-= ∑X n X Xi dr 100% 9. (样本)标准偏差:s= () 1 -n X -Xi n 1 i 2 ∑= 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 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 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 15. 可疑值的取舍:G 检验(书p17)(G= s X X i -,s :标准偏差),Q 检验(p18) 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n s t X ?± =μ(t :查表可得,n ;测定次数)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满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 A、 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 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C、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 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 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分 A、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 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分 A、 静默 B、

单纯 C、 和谐 D、 恐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分 A、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分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分 A、 优美 B、 崇高 C、 壮美 D、 悲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是哪位诗人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王维 D、 李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美感 分 A、 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 B、 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 C、 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