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共54课时)

一.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教科书

学科的性质

在心理学范围内,社会心理学也许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与普通心理学视角不同,社会心理学将个人当作一个与其周围社会存在紧密的有机关联,并在其中得到界定的对象来研究,并试图揭示个人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各因素及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内在心理特性之间联系规律的一门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兼具基础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一个领域,虽然运用各种方法搜集数据和资料,但其基本特性仍然是实验学科。

学习社会心理学通常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背景。

教学目的

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与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开设这门课程不仅可以直接增进学生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使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使人们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到人的行为,进而提高人们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教科书

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可以选用金盛华教授主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版)作为主要教材。由于通常本课程的课时设置多为54课时,又由于本教材涵盖了完整的社会心理学本体知识体系,因此难于逐章深入和展开。为此,主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特点和专业定向的学生的特点,根据本书的体系框架,有所取舍,并在第一部分3章一般问题的讨论之外,选择另外10章左右作为重点。本课程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各章节都有现成包括全部图表的PPT和教学设计,并配有练习题和本次修订用的最新的重要参考资料,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量可以大大减轻。这里的教学设计已经是较为详细

的教学计划,包括了教程大纲喝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各种不同学校对本课程的目标设计,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要在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对自己的教程进行具体设计,明确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与排序、单元或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工具的使用或开发等。由于开设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广泛应用性,开设这门课程的机构种类繁多,任课教师面对的学生原有基础知识、技能不同,各学校安排的教学时数不同,教师自身的条件也不同,教科书作者的课程设计不应代替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设计。

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学课程开设需要两个方面条件:

第一,学生需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通常需要先学习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基础课程;

第二,学校安排的课时一般不少于实际总课时54学时,即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教学时间。

二、课程教学目标

目标一:基本知识掌握

引导学生实质进入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架构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能独立解答本课程中各章的练习题;

目标二:初步学科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社会心理学系统研究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并就某个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假设,并设计社会心理学研究计划,熟练处理研究中的变量关系;

目标三:学科知识运用

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运用学科的理论原理,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三、教学内容和师生活动方式的时间分配

按每学期教学18周上课计算,《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具体安排一个学期的教程设计如下:

部分与章次内容讲课自学实验或讨论课合计时数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3

4

3

自学

自学

1

11

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社会心理发展

社会化

态度及其测量

2

3

自学

自学

5

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认知社会心理学

社会知觉

刻板印象与归因

自我概念

价值取向

3

2

2

2

自学

自学

1

1

1

12

第四部分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社会互动

沟通

人际吸引

人际关系

助人行为

侵犯行为

2

2

2

2

2

自学

自学

1

1

1

1

14

第五部分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社会影响

从众、依从与服从

劝导与态度改变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合作、竞争与冲突

2

3

2

3

自学

1

1

12

合计44 10 54

4、教材各部分的目的、重点、难点说明与教学建议

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心理学概论,由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三章组成;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发展,由第四章社会化和第五

章态度及其测量构成;第三部分为认知社会心理学,这一部分由第六章社会知觉、第七章刻板印象与归因、第八章自我概念和第九章价值取向构成;第四部分为社会互动,这一部分由第十章至第十四章共五章构成,其中第十章为沟通,第十一章为人际吸引,第十二章为人际关系,第十三章为助人行为,第十四章是侵犯行为;第五部分为社会影响,包括第十五章从众、依从和服从,第十六章劝导与态度改变,第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和第十八章合作、竞争与冲突。

在整体上,重点和难点的解决选择融合学生自我生活,增加学生理解资源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从大视野和整体心理科学背景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使学生把整个心理学知识背景动员起来;用自我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行为分析,并试图用有关自我的理论解释人们自我结构和社会行为;助人与侵犯行为则结合现实社会的时代案例分析各种行为背后的自我和社会的原因;劝导和态度改变则结合时代社会心理现象和社会事件,结合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经典研究,以及态度变化实例说明劝导起作用的过程;合作、竞争与冲突则引导学生将宿舍和班级作为社会行为分析单元,用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分析概念。

以下是对全部课程的每一部分的目的、重点、难点所进行的说明和教学建议(该教学建议仅作为授课教师的参考,授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进行调整、创新)。

第一部分:社会心理学概论

目的

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学好这门学科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以及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学好这门学科的愿望,并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准确界定社会心理学,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了解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明确各个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原理,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法。

难点

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熟练掌握和应用。

教学建议

介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致,第三章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本部分的重点放在社会心理学的界定和理论介绍,尤其是理论的学习,这是后续各章学习的重要准备,可用3至4课时完成。

第二部分社会心理发展

目的

学生能了解个体社会心理发展的两个方面——社会化和态度及其测量。

重点

第四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第五章态度及其测量:态度的实质、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量方法。

难点

第四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第五章态度及其测量: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建议

第四章的内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相辅的方式进行。第五章可以让学生参与,尤其是态度的测量方法部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练习一到两种测量方法的使用。

第三部分认知社会心理学

目的

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都会对遇到的任何社会事物和人做出判断。判断出错,则会被评价为“没有头脑”。人怎样认识别人?又怎样认识自己?为什么我们对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有成见?为什么有些人重金钱而轻事业,而有些人却事业至上?这些都是本课程的社会认知部分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重点

第六章社会知觉:印象形成过程、情境同一性、认知启发、印象管理、自我监控理论、内隐社会认知。

第七章刻板印象与归因: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与改变,偏见与歧视的成因、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归因理论。

第八章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文化与自我。

第九章价值取向:价值观理论、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中国民众整体价值取向结构特点、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

难点

第六章社会知觉:认知启发、自我监控理论、内隐社会认知

第七章刻板印象与归因:归因理论。

第八章自我概念:自尊的结构、文化与自我。

第九章价值取向:中国民众整体价值取向结构特点、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

教学建议

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六章由教师讲解完成,第七章的归因部分可简单介绍,因为在其他心理学的课程中已介绍过该部分的内容。第八章建议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解和串讲。第九章内容以学生理解为重。

第四部分:社会互动

目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既不会独立于他人而存在,也不会简单接受别人所施加的影响,人永远存在于有形、无形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中。本部分的任务,就是纵深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重点

第十章沟通:沟通的过程。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人际吸引规则。

第十二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十三章助人行为:人帮助别人的原因、紧急助人与责任分散、社会作用力理论、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行为的培养。

第十四章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解释、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侵犯行为的控制与预防。

难点

第十章沟通:无难点。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无难点

第十二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人际关系的测量。

第十三章助人行为:人帮助别人的原因、社会作用力理论。

第十四章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解释。

教学建议

鉴于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没有较难理解的内容,第十章可由学生自学完成;第十一章可先由学生自学,老师串讲。第十二章可以由老师讲解完成;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的内容涉及到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由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第五部分:社会影响

目的

从出生开始,人就被置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同时受到其他成员及社会整体的影响。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着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影响。个人从一个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实现的。

重点

第十五章从众、依从和服从:少数人影响、阿希的从众经典研究、从众的条件、依从行为的原因、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影响服从的因素。

第十六章劝导与态度改变:霍夫兰的劝导模型、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平衡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态度防卫与保护。

第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决策过程、群体思维、群体极化、冒险转移。

第十八章合作、竞争与冲突:合作与竞争的原因、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竞争心理优势、引发冲突的因素、冲突的平息。

难点:

第十五章从众、依从和服从:阿希的从众经典研究、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第十六章劝导与态度改变:霍夫兰的劝导模型、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认知反应路径与信息加工。

第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群体决策过程、群体极化。

第十八章合作、竞争与冲突:

教学建议:

第五部分的四章内容均由教师讲解完成,部分章节可适当加入学生讨论。

5.学习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考核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类: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主要依据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共安排五次练习和学生的交流与评析,教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书面练习和讨论中的发言计算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的试卷应按照教学目标命题,第一类题目考核基础知识,测验题可任选本课程所列术语解释;第二类考核应用所学知识的简答和论述题,可将本课程所附的思考题略加改变;第三类题目可以是材料分析,利用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分析和解释某些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社会心理原理与效应;第四类题实验设计能力,形式可以是设计一个社会心理学某个领域中的实验,也可以是评价某个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方案。

6.主要参考书:

1、金盛华主编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各章参考文献;

2、本课参考教学资源以及配套的PPT等。

二、各章节教学设计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对照多种社会心理学定义,分析本课程的界定和对一个学科进行思考的方法,领会并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思考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与社会心理学的定位。

3.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格心理学的异同。

4.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

5.根据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概括总结其特点,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的

界定

社会心理学研

究范畴

社会心理学的

发展

社会心理学现

状与趋势

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解的分歧

定义社会心理学的依据和背景

社会心理分类系统

本课程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分析的独特性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心理发展

认知社会心理学

社会影响

社会互动

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产生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中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社会心理学与

相关学科的联

系和区别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与界定方法;社会心理分类系统;

了解: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社会心理学发展过程;西方与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现状。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可由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简单介绍给学生,重点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引起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1. 试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实例。

2. 理解社会交换理论对在日常生活中的解释人际关系的价值。

3. 比较几种不同的认知理论。

4. 分析自身的角色组合、遭遇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5. 深入理解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及其在解释自身与周围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价值,并尝试运用该理论来解释3个社会心理实例。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悉和了解各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尤其是由本课程作者金盛华提出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在了解各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理论的关系、解释力及其局限。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 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完成,对于学生熟悉的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等)可简单巩固,而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如:图式理论、角色理论等)可重点介绍。而对于本课程作者金盛华提出的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介绍,可结合我国民众的特征让学生理解。

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角色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

理论

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认知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特点

认知失调理论

图式理论 认同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角色理论的概念及其来源

自我类化理论

角色理论的主要概念 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背景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原理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主要概念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系统支持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析观察法对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2.能请列举档案法的特殊价值。

3.了解问卷法的优缺点。

4.能分析现场研究和现场实验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特殊地位。

5.了解实验室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

6. 并熟悉准实验研究。

7.知道实验的误差怎样控制。

8.懂得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和伦理性原则。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研

究的方法学路

社会心理学研

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实

验研究的变量

与操作

社会心理学研

究的原则

现象揭示研究

关系解释研究

因果联系证实研究

观察法

档案法

调查法

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

变量

准实验研究

操作

研究的控制与误差

客观性原则

分析与综合原则

交互作用分析原则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伦理性原则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法。掌握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尝试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某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已做过介绍,有基础的学生很容易学习和掌握,因此建议由学生自学。也可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自学来进行。第三节可由学生自学完成。

第四章社会化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化的概念以及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2.了解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3.了解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源有哪些。

4.了解社会化的类型与结果。

5.能分析成人经历社会化的原因和内容。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

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实质

社会化的概念

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社会化与个性化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了解:社会化的影响源、社会化的结果和成人社会化。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 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可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自学来进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涉及到一些理论解释,可由教师重点讲解,而社会化的影响源部分的内容较为容易理解,可由学生自己阅读,教师串讲。社会化的结果和成人社会化的内容作为了解的内容来完成。

第五章 态度及其测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态度的本质及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别。 2.了解态度的主要功能。

社会化

社会化的 影响源

社会化的结果

成人社会化

文化 家庭的特殊作用

同辈群体 学校 语言和认知能力

媒体

道德观念与行为制约机制

性别角色的获得

成人社会化的必要性与内容 成人社会化的文化反哺机制

角色获得 角色改变 再社会化

3.了解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4.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5.了解态度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态度的实质、态度的形成。 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量方法。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 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可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自学来进行。态度的测量部分重点让学生掌握测

态度及其测量 态度的形成 态度与行为的

关系

态度的测量

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理论解释

有关态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瑟斯通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 李凯特量表

投射测验 内隐态度测验 态度的实证测定

态度的实质

什么是态度 态度的特点

态度的维度

量态度的各种方法,可让学生自学后讲解,也可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态度测量的方法,制作相应的态度测量工具,熟练掌握一到两种态度测量的方法。

第六章社会知觉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社会知觉的概念。

2.试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印象形成过程的确存在中心品质。

3.举例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怎样在印象形成中具有定向作用。

4.了解社会知觉偏差的原因。

5.观察周围的生活和自己,是否也存在语言自动实现效应。

6.认知启发导致的社会认知误差有几种。

7. 举例说明自己的三种情境同一性的结构中有哪些成分。

8. 分析自己在自我监控方面的特性,并分析其对于印象管理的价值。

9. 试分析内隐社会认知在认识自我方面的价值。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的

概念

印象形成过程

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印象及其定向作用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倾向

总体印象形成模式

对他人情绪与个性知觉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内隐社会认知。

了解:社会知觉偏差、印象形成的过程、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 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可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完成。社会知觉偏差部分的内容可在学生自学了解的基础上,由教师串讲完成。内隐社会认知认知部分可让学生尝试实践,尝试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刻板印象与归因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刻板印象的概念

2. 了解刻板印象形成过程

3. 了解偏见形成的原因

4. 掌握消除偏见的方法

5. 熟悉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

6. 熟悉归因理论

7. 学会分析归因偏差

印象管理与 自我表现

内隐社会认知 印象管理的概念 情境同一性与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策略 印象管理的识别

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改变、偏见与歧视、归隐偏差。 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归因理论。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 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本章内容可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完成。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的内容可在学生自学了解的基础上,由教师串讲完成。归因理论和归因偏差部分可让学生尝试自己搜索英文文献,学习归因相关研究的实验研究范式。

第八章 自我概念

社会知觉 归因与 归因理论

刻板印象的概念 图式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作用

归因的概念

归因理论 归隐偏差 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的改变 刻板印象 及其形成

社会阶层 与社会偏见

社会阶层及其心理差异

社会偏见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我概念的界定。

2. 了解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3. 了解自我概念的主要功能。

4. 分析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机制。

5. 能简述自我知觉理论的主要观点。

6. 了解个人控制点对努力的影响。

7.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习得无助现象,并尝试分析如何解除这种习得无助。 8. 能分析自我差距和自我提高影响个人自尊的机制。 9. 能分析自我效能的本质及其对自我发展的意义。

10.简述文化自我研究的维度论与动态建构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三、教学任务分析:

(一)目标分析

熟练掌握:自我与自我概念的界定、自尊、自我效能。

了解: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的测量、文化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 自 尊

文化与自我

自我概念的发生机制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

自尊的测量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自我概念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文化自我的动态观 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

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概念的功能 自我效能

(二)学习条件分析

结合配套的PPT课件进行讲解和教学。

四、教学策略建议:

建议本章内容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自学来进行。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部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部分由教师讲解完成。自尊部分可由学生自学后,教师串讲。文化与自我部分重点由教师讲解完成,掌握自我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

第九章价值取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价值取向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不同。

3.能分析罗克奇的价值观理论对于分析中国人价值取向的意义。

4.了解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5.能分析中国民众价值取向特点与施瓦茨基础价值观结构的异同。

6.能运用大学生价值观结构分析自己的价值取向。

7.能分析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在哪些方面将对企业家的经营实践发生影响。

8.了解企业家经营责任与经营道德怀疑的冲突解决的途径。

二、本章知识结构图

取向

中国民众价值

取向状况

中国企业家价

值取向

价值取向的本土化研究

价值取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民众整体价值取向结构特点

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

企业家的基础价值取向状况

企业家经营价值取向及其与基础价值取向的关系

企业家关于岗位和生活目标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概念

及一般问题

价值取向的界定

价值观理论及测量

价值取向与主要关联心理变量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学生姓名 专业园林 层次专升本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2 年 4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 1.1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败 1 1.2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 2 2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2 2.1人际交往个体因素分析 2 2.1.1自我认识影响因素 2 2.1.2情感影响因素 3 2.1.3社会知觉与归因影响因素 3 2.2社会环境因素 3 2.2.1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3 2.2.2家庭的影响因素分析 3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4 3.1培养交往原则 4 3.1.1培养坦诚守信的人际交往原则 5 3.1.2培养宽容忍让原则 5 3.2掌握交往技巧 5 3.2.1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 5 3.2.2记住别人的姓名 5 3.2.3善于倾听 5 3.2.4学会说话 5 3.2.5给人鼓励和赞扬 6 参考文献 6

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日益成为“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各种方式的交往频率大大增加,这无疑对现代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交往能力重要性影响因素分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是要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发展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日益成为“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各种方式的交往频率大大增加,这无疑对现代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说旧时代的政治家通过交际主要在于认识、了解并选择干部,做到知人善任,拥有治国用兵之才,从而促成大业,那么,在当代,政治家必须通过交际,和上至核心决策集团的要员,下至普通选民保持广泛而经常的联系。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一刻也不能脱离和父母、家人、同学、同事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日常交际。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个体交际网络中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为自己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和理想的环境,从亲人、朋友和他人那里得到真诚的理解、爱护、帮助和支持,这样势必会有助于你个人事业的成功。 1.1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败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合作,而合作始于人际交往。当今时代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一方面竞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若干人的合作才能完成,且不说从事政治组织工作、经济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工作等需要多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协同作战,即便进行一项科学研究,也需要合作。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杨路楚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5%); 2.名词解释(15%,5个);3.判断题(10%); 4.简答题(25%,5个); 5.分析题(15%); 6.论述题(20%) 考试时间:1月14日18:30,地点:26-301 课程序号:思政(0410)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领域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了解定义须注意的三点: (1)社会心理是指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 (2)社会心理的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 (3)社会心理是在“社会互动”下产生的 研究领域:(老师说社会学和心理学) 研究领域粗可分为三个领域:个体心理与行为、人与人的互动作用的领域、群体心理(资料)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一)社会心理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 1、德国民族心理学 (1)拉扎劳斯、施坦泰尔1859年,《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2)冯特(1832-1921)《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体心理学 (1)塔尔德(1843-1904):暗示——模仿 (2)迪尔凯姆(1858-1917):集合表象 (3)勒朋:群集性兴奋的社会控制 (二)以学科名义登场(20世纪初—20年代) 1908年,英、美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 1、(英)麦独孤:用本能论解释人的行为。 2、(美)罗斯:从人际关系过程,比如模仿和暗示来解释社会对人和人类行为影响。(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1、Allport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证明了实验方法能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重要的手段。除了个人心理没有群体心理。 2、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四)社会心理学近70年的发展 1、起步(1935年-1945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二战”,德国的种族主义。 2、发展时期(1946-1969年)“二战”后美国的迅速发展。人才的迁移。 3、危机时期(70年代后)女性问题,种族问题、解放运动等等。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3、期望效应 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5、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抽样,异质化(被试中要尽量包括各个层次的人) 2、实验者偏差(单盲和双盲)。(研究者的暗示、期望会影响被试)采用单盲、双盲。 3、被试偏差。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尽量表现的正确、出色,从而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4、伦理问题(保护被试者身心安全,尊重被试者的隐私,保证研究对所有参与者都没有伤 害作用。) 第二章社会知觉 1.社会认知、自我知觉、自我概念、自尊的含义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营销市场所面临 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用各种理论知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 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在市场营销的每阶段过程中的应用,说明了营销人员应掌握一定的 社会心理学,才能在对商品调研、商品包装、宣传规划、商品销售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有 效沟通,了解客户的态度,并转变其消极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市场营销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 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 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 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 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 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 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 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 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 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

社会心理学

4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欢迎对号入座 1 事后聪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2 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3 从众: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出现从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事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所以,对于同一问题,最初的回答者的动机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别人的最初动机是希望赢得他人的好感。 4 从众的减弱:个人的私密性越大;群体成员中有一个人做出了不同于多数人的错误回答;引导ta事先做出表态; 5 易出现从众现象的群体: a 由专家(权威)组成 b 其成员(无论从个人主义,还是从集群主义上意义上看)对个体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员在某一方面和个体是类似的(比如大多数人都是白人)。 6 行为跟踪: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便会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种不确定的场合,这是我们只能依据他人的行为去行事,那么再随后出现的类似的情景时候,无须暗示,我们便会重复刚刚学到的行为。 7 依从:表示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某种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时间最短,关键词权利。 8 认同:表示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关键词,吸引—被认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内化: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一旦将他人信念内化,这种信念就会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变得非常不容易改变。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_社会冷漠现象分析报告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人口的密集度有关系,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人们往往会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这就导致了许多人在场时反应变慢,或者认为该做的事情别人会去做,或者认为既然别人不做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或者不能做。因此,面对年轻女子被车撞倒,现场的许多人彼此观望,一时无人施加援手,固然反映了他们的道德麻痹,但也与这种从众效应和责任分散效应有关。 悲剧后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旁观者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帮助别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关系主要指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联结。 社会态度是对待任何的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任何一种态度都具有完成某一行为趋向,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动力性的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 服从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个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自我概念:是自我的客体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及有关人格特质所持有的整合知觉与态度。 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是对社会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图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要存在着一定的有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即用来了解世界的认知结构,也叫做图式。 认同: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 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投射测验法: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社会角色:是假定的社会对具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和个体对这种期待的认识后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完成社会对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为。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待(价值、道德、法律、规范、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摘要: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同时因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收入分配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规范、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且日益突出,并由此产生了焦躁浮躁、公平正义感缺失、仇官仇富等相应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寻求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方法和途径。 主题词: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心态 一、当前社会问题概述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取得空前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社会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现象较复杂,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所碰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

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代社会也有社会问题,当然,许多内容与今天不一样。现在有当代的社会问题,未来,人类社会同样会有社会问题,只不过许多内容也会与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社会前进中新发生的,这些问题可归纳成五类:即社会规范问题;社会平等问题;社会组织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相对应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党和政府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学习、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