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二 古诗词曲部分

云南省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二 古诗词曲部分
云南省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二 古诗词曲部分

古诗词曲部分

(一)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出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俯瞰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这几句描写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这几句也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主题】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考点训练

1.请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答案】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了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案】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颔联中的“潮平”写出了潮水涨满的景象,因为“潮平”才能有水面宽阔。“正”字说明风既是顺风,又是和风(风不太大),所以才有“一帆悬”(端端正正地高挂的样子)。它写出了春风和顺、船行平稳的特点。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着新事物。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主题】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考点训练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清风吹拂,船帆鼓起,船行更为迅疾。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案】“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的节令中蕴含哲理。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乐观及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3.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

【答案】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诗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初春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颔联中“早”“新”二字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啄”二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颈联诗人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两词描绘出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无尽喜爱之情和欣赏美景的愉快心情。【主题】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考点训练

1. 颔联中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动词:争、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本诗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点拨】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情景交融),本诗中“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直接抒情,其他描写景物的诗句是借景抒情。

3.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答案】“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它们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四)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古道西风瘦马”正是当时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的奔波与劳累,正好与归巢的昏鸦与团聚的人家构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对比衬托(以“小桥流水人家”之乐景写游子悲哀之情)。

【主题】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考点训练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展现的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2.曲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直接抒情的是“断肠人在天涯”;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游子(天涯沦落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3.这首小令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诗人选取飘落的杨花和啼叫的子规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闻道”表现了听说朋友左迁后的惊诧、惋惜;“过五溪”表明贬谪之地荒远,道路难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主题】表现了李白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伤感情绪。

考点训练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案】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请从修辞和情感这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说“我”把自己的那份对你的担忧托付给明月(让它陪伴你一直到夜郎的西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3.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案】因为思念之情往往在夜间最为浓郁,人们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六)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起笔以“君”直呼对方,第二句中的“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远深重,“秋”字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烘托出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里的“巴山夜雨”与最后一句中的重复,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一个指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指将来回味的夜雨,时空交替,回环往复,缠绵曲折。最后两句,诗人展开联想,遥想未来与亲人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回想现在巴山夜雨时彼此思念的情景。思绪从现在设想未来,又站在未来回想现在,虚实结合,写尽了世间离人的相思之苦。

本诗中出现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剪烛西窗。成语的含义是:在西窗下剪烛,用以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情感。

【艺术特色】虚实结合、想象、情景交融。

【主题】本诗通过对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他盼望北归团聚、共叙感情的美好心愿。

考点训练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同时又烘托出诗人独在异乡的羁旅之思。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答案】“涨”,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远的愁思。

(七)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首句连用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淡月、细沙联系起来,用互文的写法,描绘了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唱”的“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末两句表面上是在写歌女,其实是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主题】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也表达了他对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达官贵人的愤慨。

考点训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案】这首诗通过写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体会“笼”和“寒”的妙处。【答案】特点:朦胧(迷茫)、冷寂(悲凉)。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而又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表现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案】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歌女不知亡国恨,来表现上层人物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艰难。这句诗既表现出了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八)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即景抒情,说明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挡,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的事物再现,只是那已不是原来的事物了,只不过似曾相识罢了。表现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和对青春易逝的感伤。被称为天下奇偶。

词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新”“旧”对比,表现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通过“去”“来”对比,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主题】本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同时也流露出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考点训练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答案】①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②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答案】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九)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首联写远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这两句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颔联写近望之景。“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割”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虚实结合。颈联写细望之景,并由静转动。尾联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和实现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主题】诗人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风光图,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那种蓬勃的朝气和志向,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考点训练

1.这首诗描绘了泰山怎样的景色?

【答案】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如此神奇秀丽,从而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的喜爱之情。

3.“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答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答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即可)

4.指出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并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此外,这两句诗还蕴含有这样的人生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十)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首联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令人满目凄然。颔联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溅”“惊”二字,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了出来。颈联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人们的迫切心情。“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与“恨别”相照应,写出了战火不断时家信的珍贵,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总写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搔”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刻画了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

【主题】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考点训练

1.全诗描写了京城破败荒凉的景色,反映了战乱频繁,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有感时心情的急剧变化和恨与家人分别时所产生的特殊心理。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了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答案】这两句具体写到了国事和家事。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这两句,不仅流露出了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了深化。

(十一)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首联中“单车”形容出使随从不多,微露诗人失意情绪;“欲问边”表明出使目的;“属国”表明身份。颔联写诗人途中所见,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写法上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颈联是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孤”字表现出景物的单调,而“直”字则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长”“圆”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塞外的奇特风光,而且表现出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把自己的孤寂情绪融入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中,营造了一个画面开阔、雄奇苍凉的意境,表现了他对大漠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流露出了他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悲伤的情感。尾联写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主题】本诗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考点训练

1.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歌描写的是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流露出了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孤寂悲伤的情感。

3.请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答案】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地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对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了他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请描绘一下它所展示的画面。

【答案】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画面: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不远处的长河之上,一轮落日在云雾中显得浑圆。

(十二)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首联“莫笑”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美,“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颔联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现比喻绝处逢生或遇到困难、前途渺茫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头。“重”“复”二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暗”字突出了柳树的茂密,“明”字突出了花草的繁盛、明媚和娇艳,这一“明”一“暗”,别具一格地描绘出了这个村庄的独特风光。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乡土风俗的赞美。尾联写归途中的愉悦之情和对重游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训练

1.如将首联中的“足”改为“有”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因为“足”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有”字则表现不出这层意思。(意思对即可)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面对困难时,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有新的出路。

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案】热情好客的村民、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首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眼的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愤懑不平和无限辛酸。颔联引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现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诗人的情感有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精神。尾联表现出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谓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考点训练

1.诗歌的颈联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蕴含的哲理和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答案】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这样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一种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

2.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案】意思: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蕴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十四)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开头两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引出对古人、古事的感喟,为后两句的议论张本。后两句议论,用“铜雀”“二乔”的典故,说明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赤壁之战中取胜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就要被重写了。二乔的命运在这里象征东吴的命运,以小

见大,深刻警策。也说明机遇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考点训练

1.本诗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原因: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从它写起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原因:①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②能以小见大,使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表达的含蓄性任一方面回答均可)

3.简要谈谈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以小见大,表明了机遇的重要性。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十五)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首联主要写了诗人人生中的两件大事:年轻时刻苦读书进入仕途的经历和元军入侵、起兵抗元的四年军旅生活。颔联写诗人忧国伤怀之情。运用比喻,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的柳絮,把自己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运用对偶的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颈联运用双关的手法概括出了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前一句追忆过去兵败福建时,担忧国事的心情;后一句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而深感孤苦伶仃。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欲以死明志的决心,表明主旨。

【主题】通过追忆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考点训练

1.首联回顾了作者经历的科举入仕途和起兵抗元两件事,“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答案】意思: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雨击打的浮萍。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危亡,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时起时沉。其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3.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

【答案】意思:人难免一死,若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

4.本诗体现主旨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案】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六)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咏月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空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祝福。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但也反映了他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矛盾思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予对未来的希望,很有哲理意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借助美好的月色表达对弟弟的祝愿和乐观的精神:只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主题】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考点训练

1.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答案】叙述作词的原因,领起下文。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的“婵娟”指什么?

【答案】明月。

3.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一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4.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案】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

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体现出了他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

(十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拟人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山河表里潼关路”是说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现出潼关地势险要。“伤心”“宫阙”句点明了无限伤感的原因。“兴”“亡”句是全曲之“眼”,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主题】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考点训练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句中的“聚”“怒”很生动,请你写出自己的分析。

【答案】一个“聚”字,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众多的山峦以生命和意志。表现许多峰峦仿佛从不同的方向奔来,充满了灵动之感。另一个“怒”字,形容黄河之水奔

腾澎湃,不仅凸显出了水流的湍急,更赋予它生命和感情。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

2.本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此句妙在何处?

【答案】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妙处:作者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说明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主题思想。

3.作者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案】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作者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此句中还隐含着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十八)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百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两句诗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我的天真意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的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富有哲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主题】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自然和淳朴农村生活的热爱。

考点训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如果把诗句中的“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获得的闲适、恬淡、自然的心境。不好。因为“见”是无意识的瞥见,它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之境,而“望”字是有意识地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种描写与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案】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景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3.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这两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十九)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前两句营造了一个欢乐的饯行宴会场面,接着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其中“斗十千”“直万钱”手法高度夸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比喻,写仕途受阻,理想无法实现,表现了作者的矛盾与苦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作者引用吕尚垂钓、伊尹梦日的典故,表达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以便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的感叹与发问,真实地展现了诗人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最后两句引用南朝宗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不平的激愤之情,反映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苦闷和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考点训练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答案】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出了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为什么?

【答案】不是写实。首先“欲渡”“将登”说明还没有发生;其次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题目“行路难”,又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他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有志难伸的矛盾、痛苦心情。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吕尚、伊尹那样的官运;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

4.诗中引用姜太公垂钓和伊尹梦舟日边这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答案】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和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不甘心消沉,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得到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

(二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思想内容:全诗通过写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彻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及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博大宽广的胸怀。名句: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两句直抒胸臆,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题】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考点训练

1.“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

【答案】老无力。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3.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主旨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赏析: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十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一个过渡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沙漠中千里冰封、万里云凝的景观。同时“愁云”二字情景交融,既渲染了离愁别绪,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红旗,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山回路转”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一直望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唯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融在其中。最后两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题】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考点训练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比喻新奇,格调豪迈。字句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表现出作者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2.诗歌描绘了边塞的奇丽雪景,请说说“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现诗人对西域边塞雄奇景色的赞叹,并抒发了朋友归京,雪地相送,依依惜别之情。

4.“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50字左右)

【答案】示例:雪花飘落在曲折的山路上,友人的背影渐行渐远,茫茫雪地上只留下一串孤单的马蹄印记和诗人伫立远眺的身影。

(二十二)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既有离京的忧伤,也有回归的喜悦。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主题】写作者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了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考点训练

1.作者拿落红自况,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爱国热情。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意思是说,花儿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也还要为后来的花儿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城阙(指长安)和朋友赴任之地五津(指四川),“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联系了起来。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从而减轻其悲伤和孤独之感。颈联是千古名句,富于哲理,这两句没有一般赠别诗低沉、伤感的格调,道出了几千年来离人的共同心声,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尾联是诗人在即将分别之时劝慰杜少府之语,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及对友人的诚恳劝慰之情。

【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现了其乐观豪迈的气概。

考点训练

1.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写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格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相隔千里,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二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早春细雨蒙蒙、小草似有似无的特点,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初春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题】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训练

1.说说“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诗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柔润滑腻的特点。

2.“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案】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似有若无的特点。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景色和“烟柳满皇都”的暮春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十五)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首联中“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极为不易,所以分别时自然难舍难分。“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颔联运用比喻和谐音双关的手法展示了恋人之间生死相许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无穷无尽的思念。现多用来赞颂人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颈联中一“晓”一“夜”,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尾联托青鸟捎去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呼应开头。

【主题】咏叹忠贞爱情、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考点训练

1.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的意思。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答案】“丝”谐音“思”,暗含相思之意;以“泪”隐喻相思之泪;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答案】用以歌颂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默默无闻的精神。

(二十六)相见欢

五代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借“梧桐”的寂寞表达词人的孤独、凄凉。一个“锁”字把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麻丝”来比喻“离愁”,化抽象为形象,含蓄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情景交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亡国之君的悲痛深藏内心,字里行间饱含着词人极端的伤心沉痛。

【主题】抒发了词人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考点训练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答案】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

2.“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孤独寂寞,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可感的丝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二十七)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首句用“千寻”这一带有夸张色彩的词语,写古塔之高,借以表现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日升”,表现作者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高峰、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形象地揭示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一道理,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题】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考点训练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与杜甫的哪两句诗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要说说本诗中这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二十八)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上阕写景:描绘了一幅塞外奇异之景:①奇寒——雁无留意;②奇异之声——边声四起;③奇异现象——孤城闭。暗示战争吃紧。下阕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表明战争未取得胜利,战事不利,归乡无望。“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达思念家乡、功业未立、壮志难酬、忧国思乡之情。

【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边塞的风光,展示了戍边将士们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渴望建功的英雄气概,抒发了他们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考点训练

1.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着笔,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抒怀,慨叹功业未立(或“燕然未勒”)和思念家乡(或“归无计”“归期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态。

2.“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上阕围绕“异”字,分别从三个方面叙述: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致?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表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案】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二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上阕写出猎盛况:首句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千骑”极言随从众多。“卷”写速度之快。“亲射虎,看孙郎”句运用典故,以孙权自喻,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有如少年一般的豪情。下阕抒报国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巧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射天狼”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主题】表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考点训练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句有什么含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2.文中“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

【答案】不能。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过”则没有这种效果。

3.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答案】这是贯穿全篇的一个词。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对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的眷恋。“醉里”写的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将士们即将奔赴战场的豪迈:大口吃肉,弹奏边声。“沙场秋点兵”写点兵出征,“秋”,既点明季节,又渲染出一种悲壮凄凉的气氛。“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句运用比喻,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美好愿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交代了将士们浴血沙场、奋勇杀敌的原因。“可怜白发生”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愤慨。

【主题】抒发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

考点训练

1.从词中哪两个典型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案】细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答案】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兵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功名的理想。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十一)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侧面揭示农民劳动繁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正面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揭示农民矛盾的心理。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

感情烈度。

【主题】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农民们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考点训练

1.《观刈麦》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答案】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或: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点拨】“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作者不禁感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种无法平静的心情、惭愧的心理正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情和关心的反映。“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句子也包含了作者的同情之感、怜悯之意。

2.请赏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答案】劳动人民不顾烈日灼晒,不顾筋疲力尽,拼命干活,却还要珍惜这么长的炎热天,表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惜”字生动地反映了农民的反常矛盾心理,令人心酸。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作者通过割麦者和拾麦者的形象,充分揭示了造成农民辛苦、贫困的根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十二)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开篇运用起兴的手法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这种爱慕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极写他追求、思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写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这里把两个“悠”字双双以感叹语气强调,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深深地表现了出来。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写作手法: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主题】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地表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真挚的思想感情。

考点训练

1.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这就是所谓的“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这就是所谓的“哀而不伤”。

2.《关雎》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点拨】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3.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答案】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其动作描写。“悠哉悠哉”写其思念之情,

绵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不平静,难以入眠。这一句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4.《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男主人公最初求偶不得的痛苦和后来求而得之的喜悦。

(三十三)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蒹葭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景物描写的作用: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都是起兴句,引起下文。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之人的深挚感情。烘托萧瑟冷寂的气氛,流露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感情。

艺术特色:比兴手法、借景抒情、重章叠句。

【主题】通过比兴手法,描写一个男子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然若失的心情。

考点训练

1.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案】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迭唱的表达效果。

【答案】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不仅使诗歌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主人公追求“伊人”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的思想感情。

(三十四)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黑云”“甲光”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形象地描绘出敌兵来时的凶猛。“角声”“塞上”句写战斗的惨烈。上句用“角声满天”四字,从声音的角度来刻画敌我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一个“满”字写出了两军交战时的激烈与气势。后句写战后牺牲流血之多,沙场遍地的鲜血,在寒气中

201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3分)2-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1 2 - D . 12 2.(3分)不等式260x ->的解集是( ) A .1x > B .3x <- C .3x > D .3x < 3.(3分)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正方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正方体 B .圆锥 C .圆柱 D .球 4.(3分)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4年4月,我省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小学达17580所,1758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317.5810? B .4175.810? C .51.75810? D .41.75810? 5.(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510a a a = B .0( 3.14)0π-= C D .222()a b a b +=+ 6.(3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24520x x -+= B .2690x x -+= C .25410x x --= D .23410x x -+= 7.(3分)为加快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我省开展了“美丽乡村”的评选活动,下表是我省六个州(市)推荐候选的“美丽乡村”个数统计结果: 在上表统计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 .42,43.5 B .42,42 C .31,42 D .36,54 8.(3分)若扇形面积为3π,圆心角为60?,则该扇形的半径为( ) A .3 B .9 C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9.(3分)分解因式:2312x -= . 10.(3分)函数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1.(3分)如图,直线12//l l ,并且被直线3l ,4l 所截,则α∠= .

中考语文总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沙洋县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題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栖息(qī)奢侈(chì)惩戒(chéng)谆谆教导(zhēn) B.驰骋(chéng)鞭笞(chī)伺候(cì)膛目结舌(táng) C.璀璨(chuǐ)刹那(shà)哺育(bǔ)舐犊之情(shì) D 濒临(bīn)忖度(cǔn)炽热(chì)潸然泪下(shān) 2、选择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强聒不舍润如油膏理至义明窸窸窣窣 B心无旁骛断章取意登峰造极歇斯底里 C恼羞成怒恪尽职守重蹈复辙辛苦辗转 D廓然无累唾手可得自知之明化为乌有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 ....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 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 ....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稻田里没有鸟害,如果不扎“稻草人”,不喷洒农药,鸟雀也不会上门。 B、为了防止学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不发生意外,我们在师生中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到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 D、晚饭后,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茶杯里的雾气袅袅升起。 5、下列①—⑦是从文中横线处摘出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 ) “世界屋脊”上的_________,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②大漠③奔腾的江河④雪峰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⑥草原⑦冰峰A.②⑦⑥④①⑤③B.①③⑤⑥②④⑦C.⑦④②⑥③①⑤D.③①⑦②⑤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数字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学习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 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蒹葭苍苍,。(《诗经》) (2),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3)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4),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6),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登临吴蜀横分地,。(陈与义《登岳阳楼》) (8),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10)品读陆游,读出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高洁;品读王维,读出的是“,坐看云起时”的闲静;品读刘禹锡,读出的是“斯是陋室,”的淡泊。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8分) 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kuì()赠。 夜lán()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节选自纪伯伦《浪之歌》,有删改)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2分) (2)“衷情”中的“衷”字共画,在《新华字典》中,若按部首查字法查该字应查部。(2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4)解释画波浪线词语“彻夜不寐”在文中的含义。(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B.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 C.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惹人生气。 D.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C.听了潜水员的搜救经历,感动得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D.通过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5.综合性学习。(共6分) 鄂尔多斯有广袤无垠的大沙漠,对此有人设想,如果能将沙漠变为“黄金”,定能为鄂尔多斯的发展锦上添花。于是张老师组织初二·(2)班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完成活动内容②③。(4分)

云南省昆明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昆明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 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 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答案】略 【解析】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方法:要求学生在课下练好字的硬笔书法,做到书写正确、比较工整、结构基本匀称、笔画流畅。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醇.香()(2)笃.行()(3)浮躁.()(3)崛.起()【答案】(1)chún (2)dǔ (3)zào jué 【解析】注意正确运用汉语拼音规则,“dūn”不能读作“dūn”,“dǔ”不能读作和写作“d ú”,“jué”不能读作“qú”。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答案】①在阅读中,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而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解析】修改病句,首先要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知道病句类型。第①句属于成分残缺类型中的缺主语,“使+名词或代词”属于介宾结构,介宾短语只能做句子的状语而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修改方法是去掉“我们”前的“使”,“我们”一词充当句子的主语。第②句属于搭配不当类型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与“而且”搭配,构成递进关系,“不仅”与“况且”搭配不当。 4.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妖娆绚丽承偌中流砥柱心旷神怡

2015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

----------------启用前 此 _ -------------------- __ __ __ __ _号 卷 生_ 考 __ __ 上 __ _ __ _ __ __ __ __ __ __ 答 --------------------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__ __ D .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__ 4.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 __ __ 题 _ -------------------- A .直线传播 C .利用这个 ------------- 绝密★ 在 -------------------- 云南省 2015 年学业水平考试 物 理 ( ) A .小车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 C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明对小车的推力与小车对小明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_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__ 1.2015 年 5 月 9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应邀到俄罗斯红场参加纪念苏联卫国战 __ ( ) __ ( ) __ A .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_ _ B .红墨水滴在清水中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 _ _ ( ) 名 __ A .在空中运动的羽毛球不受重力作用 姓 _ _ __ 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校 学 业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本卷 g 均取 10 N/kg 。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彰显国威、军威。仪仗队整齐列队时利用了 光的 -------------------- B .反射 C .折射 D .色散 2.下列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惯性减小 -------------------- D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2015 年 5 月 l9日,中国羽毛球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决赛中实现六连冠, 为国争得了荣誉。有关羽毛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击球时只 C .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 [ ( ) ( ) A .用铜线代替熔断的保险丝 B .有人触电时,用手将其拉开 C .控制灯泡的开关接在火线上 D .洗衣机不使用三孔插座 7.下列做法能增大压强的是 ( ) A .挖掘机安装履带 B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C .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D .溜冰鞋上装有冰刀 8.如图为灯 L 1、L 2 的 U -I 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 A .通过 L 2 的电流为 0.2 A 时,L 2 两端的电压为 100 V B .电压为 160 V 时,通过 L l 的电流较大 C .电压为 160 V 时,L 1 的电阻较大 D .把两灯并联接入 220 V 的电路中,L l 较亮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9.2015 年 3 月 1 日,南京地铁 3 号线正式通车。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 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 (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 减弱噪声。手机微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 /s 。 毕 无 A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 .蜡烛在距透镜 2 倍焦距以内 10.湖面如镜,划桨泛舟。以划船的人为参照物,小船是 的。水鸟掠过湖面时,翅 膀上方空气流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翅膀上下表面存在 --------------------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 .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明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 ,放手后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停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压强差,形成升力。 11.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 的作用。食物也是一种“燃料”,不断地在人体内释放 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 能,使人的体温保持在 37℃ 左右。 效 物理试卷 第 1 页(共 20 页)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20 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词语运用(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5年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2 词语运用 一、中考联线 1、(14省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埋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2、(14省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有的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____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2年5月1日起____新公章,特此通告。 (3)地铁三号线18、个车站的站名经市地名委员会一,,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启用审查 B.品尝启用审察 C.咀嚼起用审察 D.品尝起用审查 二,模拟训练(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中(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 ..,而是要让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香港“占中”活动不仅影响不了内地,在香港也会沦落 ..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c.美国方面插手香港的“占中”活动最大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战略目的是什么?旁观者清, 俄罗斯媒体与专家一针见血 ....地指出:是想要“引爆”或撼动中国。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起死回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每天都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这种玩火自焚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B、美国应该认识到,两个国家存在矛盾和分歧在所难免,但煽风点火实是明智之举 ....,容易引 火烧身。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无以伦比 ....。 D、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 ....,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合作又斗争,这是中日关系目前的态势;这种态势将在一定的时期内持之以恒 ....。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相对于今天的一些道德乱象,常常有人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 年云南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喑哑(y in)提防(t i)泥泞(n ing)锐不可当(d mg) B. 解剖(p ao)喧嚣(xiao)黝黑(you)戛然而止(ji d) C. 哺育(b u)绮丽(q i)坠落(zhu i)诲人不倦(hu i) D. 畸形(j i)迸溅(b eng)鸟瞰(k cn)曲高和寡(h e)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 B. 沉淀苍穹焕然一新励精图治 C. 咨询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 D. 苦脑瞭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 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 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 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 通工具。 A.④③②⑤① B.⑤③④①② C. ⑤③①④② D.④⑤②③①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叫“长短句”。 B.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长篇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201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3.(3分)(2015?云南)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正方形,则这个几何

4.(3分)(2015?云南)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4年4月,我省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小学达17580所,1758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2= ,正确;

7.(3分)(2015?云南)为加快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我省开展了“美丽乡村”的评选活动, P= W=( = . .熟练将公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9.(3分)(2015?云南)分解因式:3x2﹣12=3(x﹣2)(x+2).

10.(3分)(2015?云南)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7. 11.(3分)(2015?云南)如图,直线l1∥l2,并且被直线l3,l4所截,则∠α=64°.

12.(3分)(2015?云南)一台电视机原价是2500元,现按原价的8折出售,则购买a台这样的电视机需要2000a元. 13.(3分)(2015?云南)如图,点A,B,C是⊙O上的点,OA=AB,则∠C的度数为30°. C= 14.(3分)(2015?云南)如图,在△ABC中,BC=1,点P1,M1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点P2,M2分别是AP1,AM1的中点,点P3,M3分别是AP2,AM2的中点,按这样的规律 下去,P n M n的长为(n为正整数).

,故=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58分) 15.(5分)(2015?云南)化简求值:[﹣]?,其中x=+1. +1= 16.(5分)(2015?云南)如图,∠B=∠D,请添加一个条件(不得添加辅助线),使得△ABC≌△ADC,并说明理由.

2015中考语文整体复习思路 四季拆分解决难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位准初三学生马上开始秋季的语文学习了。那么,如何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高效备考,抢占期末的学期排名,制胜中考,成了所有同学关心的问题,为此,考试吧中考站分析如何规划与复习。 初三一年时间,我们可以将时间切割为四部分,即暑秋寒春,四个阶段。同学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段分块解决语文相关问题。唐哲老师说从一名初三代课老师的角度来看,语文的整体复习思路应该是这样的--考什么?有何提示?怎样分析?采分点在哪? 暑假 暑假对于所有初中生来说都是特别幸福的,但是对于准初三生来说,可以说非常纠结。因为谁能够利用好暑期时间,就决定谁就能够抢占秋季优势。对于历年北京中考的语文试卷的体验就显得异常重要,这样才能最准确的感知中考难度,明确试卷整体特点。而当我们了解了北京中考的相关题型与内容后,我们才能根据自身问题设定秋季语文复习方案。 秋季 秋季可以说是语文复习的黄金期,学校的老师还没有进入到复习阶段,在校内主要讲授初三一些比较重点的文言文,那么我们的同学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一方面不能够忽略学校进度,一方面还要注意有自己的复习节奏--全面理清中考必考知识点,冲刺期末。 解决中考中基础与积累部分内容,即《中考说明》:"北京市2013年语文中考说明"中要求(1)1020个词语(2)31篇必背古诗文(3)24篇文言文(4)8部名著 (5)技巧性选择题:语义衔接、关联词、病句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可由我们的家长监督学员完成,并且保证效果,重点放在技巧性题型的练习与巩固。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结合时政热点材料重点训练筛选概括信息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易扣分题型,一方面需要能力巩固,一方面要多了解热点信息,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在这点上,我们的家长和同学可以多关注报纸。 第三,对于现代文阅读,重点攻破抒情散文、小说、议论文,梳理考点、题型以及答题思路,而训练题可参照2012-2013年:初三上期中、期末试卷难度与2013模拟题。 最后,对于作文,则需要分主题:成长励志类、情感人物类等有方向的积累文章。并且精修自己写过的文章,注重文章的写作技巧运用,强化自身文题转换的能力。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考点跟踪突破27 文言文阅读(二) 断句和翻译 一、(2013?连云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为学 (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点拨:A做/雕刻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C距离D反而/转头看、看见]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 惭色。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__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__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__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__ 4.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做任何事只要肯努力,付出行动,就能成功,空想只会一事无成。__ 二、(2014?福州)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201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悟(xǐng)狭隘.(yì)丘壑.(hè)殚.精竭虑(dān) B.孤僻.(pì)殉.职(xùn)执拗.(ào)黯.然失色(àn) C.斑斓.(lán)桑梓.(zǐ)阿谀.(yú)苦心孤诣.(yì)D.伫.立(chù)蓓蕾.(bèi)角.色(jué)重峦叠嶂.(zh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憔悴喧嚣义不容辞迫不急待 B.嘹亮恻隐九霄云外孺子可教 C.宛转涣散一诺千斤怨天尤人 D.犀利荫霾一蹴而就入不敷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且历久弥新。 A.呈现启迪熏传承B.出现启发冶传播 C.出现启迪冶传承D.呈现启发熏传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 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小说,塑造了闰土、孔乙己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B.“说”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不用韵,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C.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感情基调严肃低沉,但通过“阿廖沙”的眼光描述出来,作品又不乏天真浪漫的色彩 D.《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出自其中 二、默写(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7.根据提示填空。 (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水何澹澹,。(操《观沧海》) (3),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浊酒一杯家万里,。(仲淹《渔家傲》) (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的句子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015年云南省初中化学中考试卷

化学试题卷·第1页(共10页) 机密★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气燃烧 B .钢铁生锈 C .葡萄酿酒 D .酒精挥发 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 .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铜火锅 B .紫砂壶 C .木桶 D .手机塑料外套 4.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面粉 D .味精 5.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 .CO(NH 2)2 B .KCl C .K 2SO 4 D .Ca(H 2PO 4)2 6.下图是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201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201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现代文阅读 一、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 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机密★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聒噪(guō)干涸(hé)湍急(tu ān)拈轻怕重(zhān) 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 éng)相形见(chù) 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 é)含情脉脉(mò) 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 āo)不卑不亢(k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 B.焦躁端祥粗制滥造中流砥柱 C.讴歌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 D.修葺褒砭克尽职守沁人心脾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

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 名著《水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 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祝太平中学毕业班学生中考金榜题名!! 九年级语文老师:白旭升漆萍霞沈志超 专题一: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知识点储备】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 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六、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 答题方式: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七、小说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2015中考语文复习技巧: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的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云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机密★ 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聒噪(guō)干涸(hé)湍急(tuān)拈轻怕重(zhān) B.绽放(zhàn)镂空(lóu)空乘(chéng)相形见(chù) C.馈赠(guì)凹凸(āo)诘责(jié)含情脉脉(mò) D.瞥见(piē)栅栏(zhà)剽悍(piāo)不卑不亢(k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踊跃迁徙骇人听闻反腐倡廉 B.焦躁端祥粗制滥造中流砥柱C.讴歌震憾突如奇来如愿以偿 D.修葺褒砭克尽职守沁人心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 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 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 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B.《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