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_胡德朝

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_胡德朝
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_胡德朝

TECHNOLOGY AND MARKET

Vol.18,No.7,2011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技术创新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为企业迎合市场需求,塑造长期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前提。中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遇到的问题除了来自技术本身之外,还有许多问题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密切联系[1]。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便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公司治理为切入点,对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对策。

1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1.1董事会与技术创新

目前,企业模式下的董事会逐渐取代总经理在企业经营决策上的主要控制权,研究公司制企业中董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Baysinger等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董事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企业R&D的影响[2]。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和领导权对董事会的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1.1.1董事会规模

国内学者徐金发等[3]认为董事会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他们的分析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将使得具有不同背景、经历以及专业知识的人士进入董事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使得董事会成员之间由于存在协调困难使得决策缓慢,错失实施技术创新的最好时机,这样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董事会缺乏创新与效率。

1.1.2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作为独立于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人员,一般都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企业,因而他们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与经验为公司的发展和董事会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利用其拥有的信息和知识优势,帮助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独立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1.1.3领导权结构

领导权结构是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或分离的组织结构。如果董事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就会导致公司在重大决策时产生利益冲突(M orris,1964)。如果通过对经营者实行股权、股票期权以及其他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可以避免经营者和董事会的意见冲突,并能集中目标,使政策得以很好的贯彻,同时如果能够赋予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权利和创新自主权,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较两职分离的企业而言,“两职合一”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1.2股权结构与技术创新

所有权特征对R&D强度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实证结果。Hosono(2004)研究认为,所有权集中度与企业R&D成正比;Yafeh和Yosha(2005)认为,所有权集中度与企业R &D成反比;Czarnitzki和Kraft(2003)认为,影响不显著。Hill和Snell[4]发现企业的R&D费用与个人股权的集中度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这就表明大股东趋向于增加R&D投入,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和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但是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也

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胡德朝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摘要: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阐明了治理结构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政革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技术创新;董事会;股权机构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Hu De-cha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College,Zhengzhou450011,Henan)

Abstract:The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one of hot issues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At present,research literature mainly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Based on the summarizing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literatur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rporate Board;Ownership Structure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1.07.224

经营与管理

316

技术与市场第18卷第7期2011年

会导致大股东资产高度集中于技术创新企业,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最优配置,加大大股东承担的风险成本,这样就会导致大股东对技术创新支持程度的下降。

1.3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投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经营者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关切程度不仅与经营者自身的风险偏好、管理水平相关,与对经营者的激励程度也密切相关。Holmstrom (1989)认为,经营者一般不愿意对长期性的R&D项目冒险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失败率;Nakabara和Craw-ford(1997)认为,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众多因素中,经营者对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Zahra等(2000)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经理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显著正相关。因此,经营者持股能够更好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其能积极投入到为企业创造出更大效益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全力参与创新的管理。

1.4市场竞争程度与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既给技术创新主体内在的动力,又给它以外在的压力;既让主体自由地竞争,又把它约束在既定的范围内,使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竞争的市场机制使企业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技术创新主体的惰性与代理行为的负面效应,并从外部给他一种强制性的约束,使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挥。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的结果具有强制性,它将低劣的产品、无能的生产者无情地淘汰出局,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1.5资本结构与技术创新

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且不能立即获得现金流入。当公司准备以举债来支持创新投入时,必将面对较高的债务利息率的压力。同时,对负债利息的偿付需要一组稳定的现金收益流来支持,这是多数创新投资项目所不具备的。因此,债权人显得更加保守,不会支持企业更积极地进行创新活动。所以,公司一般不倾向于以负债来支持创新投资。Williamuson[5]认为,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可以用来资助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缺少内部融资的企业则可能限制企业支持技术创新的能力,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则会约束经营者对资金的处置权,这是由于企业现金的使用会受到债务合同的约束。

2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评述

本文概括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相关的研究远不止这些。如杨建君、吴春鹏[6]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如何通过企业家这个因素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并指出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属性。然而,已有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国内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借鉴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相当有限,有实证的文献较少。

(2)已有的研究或揭示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在某些方面的内在联系,或提出了启发性极强的研究框架或建议,忽略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

(3)已有研究显示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一种整体研究,对于不同控股性质下的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

3公司治理改革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治理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调整企业的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治理结构符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现本文在以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治理结构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治理和改革的对策。

(1)改变股权结构。实现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首要是改变股权结构:1)赋予经营者创新自主权,加强对其激励和约束。提高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使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尽可能保持一致,并使经营者能始终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改善企业股东构成,降低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增加民营或股份制生产经营性企业集团或公司的投资,进而加强来自股东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2)完善债权机构。为了保证企业的创新行为顺利实施,结合企业技术创新高投入的特征,通过融资方式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对技术创新进行支持。目前,在国家不断调高贷款利息率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负债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企业在为实施技术创新融资前应该首先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

(3)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董事会结构。在企业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经营环境以及规模等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完善董事会结构。首先,增加独立董事数量,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决策的科学性,建立独立董事有效运作的配套机制;其次,使董事长与经营者的目标一致,在对经营者的创新自由度与创新激励、有效性之间取得适宜的均衡。

参考文献:

[1]杨建君.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管

理研究,2007,(11):132-134.

[2]Baysinger,Barry D.;Kosnik,Rita D.;Turk,Thomas A.Ef-

fects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orporate R&D strateg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1): 205-214.

[3]徐金发,刘翌.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

2002,(4):11-15.

[4]Hill,C.W.L,Snell,S.A.Exlema control,corporate strategy

and firm formance in Research intensive indust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577-590.

[5]Williamson,O.E.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

nance[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8,43(3):567-591.

[6]杨建君,吴春鹏.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

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38.

作者简介:

胡德朝(1980-),男,河南长葛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

经营与管理

317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作者:————————————————————————————————日期: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由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一些独具的特点。 (1)中小企业具有人员少、机制活、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市场化经营中,思想束缚少于大企业,其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巨人的成功范例已屡见不鲜。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占到国内汉字印刷排版系统市场的80%以上。此外,在中国53个科技-T业园区中。众多的民营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活跃在“孵化器”中,提供着高新科技产品和实用新型产品。

电力公司创新创效活动开展方案

电力公司创新创效活动开展方案(草稿) 一、活动主旨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稳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动员和引导企业青年职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省公司团委决定发起实施“创新创效成果展示”计划(或卓越电力工程师计划或青年创新实践计划),现向省公司所属各地市公司以及直属机构征集具有典型代表性并以青年职工为主体的高品质创新创效成果,通过装订成册、编写成书作为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范例学习教材,进一步引导企业青年职工立足岗位,面向市场,通过创新创效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全球化,电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面临更为剧烈的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团组织如何配合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不断提高团组织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力,使团组织成为企业价值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我们企业团组织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结合企业实际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不仅可以引导青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效活动是新时期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近年来公司团委根据公司快速发展的实际,紧密围绕企业的生产发展和青年的需求,通过转变青工创新创效的观念、把握创新创效的重点环节、健全创新创效的保障机制,全面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基本内容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性及实践性探讨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性及实践性探讨 作者:贾晓静巨晓亮 来源:《名城绘》2020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电力系统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对于电力生产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与其他工程相比,电力系统成本投入大且技术水平高,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生产效率,对于保证供电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应该积极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引言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在电力企业的前沿,成为电力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之中,经常会出现技术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有限、电力设备故障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对电力系统的应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极不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使电力系统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电力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 二、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善以往技术的众多问题,同时也提供更为便利和简单的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其原因是有效地避免传统控制系统中因客观因素导致的未知问题。当下电力系统被不断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先进技术的联合应用策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因客观因素导致问题的有效预测,进而更好地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以往的电力系统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使电力系统中庞大的数据信息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为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与更新换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显然电力系统是很多事情的基础,比如:影视方面、教学方面等等。现代的教学很多都是电子教学还有就是借助多媒体上课,在医疗方面也是如

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7659748.html, 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王杰 来源:《创新科技》2013年第11期 [摘要] 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相关理念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联,结合新大新材开展的技 术创新工作,对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作用做了重点阐述,同时论述了激励机制在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76.42 [文献标识码] A 1 所谓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最初的理念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影响被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它并不断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它不仅是企业这一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各种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更是企业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以及员工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力。 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企业根据自身所制定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和能力,寻找技术人员、调整组织、机制和文化等变量,从而获得利润的最大化[1]。如果已有资源与核心能力与现在所 处行业的结构特点能够很好匹配,就要对这些资源与能力进行相应的调配与激励。如果不相匹配,则还要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和能力培养的重点方向,或者依靠市场调整或者建立新的核心能力,使其与行业结构特点相匹配,同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在市场机会少和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运用技术创新战略的资源基础模式以及相关的理论,指导企业回归主业,并利用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企业的核心产品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才能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获得高投资高收益发挥作用[2]。 2.1 技术创新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具体从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资料

引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 本文引用自管理之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 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定位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定位之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就很清楚了。我们先来看一下企业的总体战略,考虑到定位学派、环境学派的贡献,我们应该看到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对于追求最大盈利的企业来说,常常要面临两次选择:(1)选择企业应从事的行业;(2)在行业中选择企业的定位:是以低成本为主导还是以高差异为主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也是如此,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技术水平在竞争对手中的地位、优势和劣势。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希望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达到这个地位可能要经过的道路。然后我们在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时就会有的放矢,并且可以更集约地使用资源,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否则,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可能漫无目的,其创新效率和效益也不会很高。如果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的是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和不断创造新优势,那么技术创新的定位比要达到具体的指标更加重要。因为一旦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被确定,其技术创新战略和企业的战略就有了较清晰的轮廓。技术创新首先要明确的是,创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成本还是提高产品的差异性,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当然这两种主要目的会有一定的整合,提高产品的差异未必一定要增加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性。迈克·波特认为企业可以在广泛和狭窄两个不同的范围上,同时或者分别采用两种最佳的定位:差异领先和成本领先,因而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自己的技术创新定位和达到该定位应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应该首先明确定位而不是确定具体的目标,这是由技术创新的性质决定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不确定性,易受市场、环境、技术发展影响等性质决定技术创新以具体的目标为指导是不合适的。比如,把创新定位使产品达到某种具体的性能就

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

(一)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 技术创新动力的产生是各个环节上下反馈、相互协同的过程。所谓技术创新动力,是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某种力量或各种力量的集合。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内因和外因的耦和系统。其中内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外部力量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外部力量通过内部力量起作用。目前大量的研究者主要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和评价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现状和局限,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已有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因此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基本上是内外动力因素“拼凑”出来的;较少真正从系统学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并分析其运行机理。(2)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属于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缺乏相应的非线性协同作用的描述,对这些动力因素之间的协同机制与综合作用尚未有深入地探讨。 针对以上两点局限性,目前研究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研究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内部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合力因素。董洁、朱茜指出内部动力主要来自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类型及规模、创新型企业文化;外部动力主要由科技推

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构成[1]。陈勇星、屠文娟等依据系统论、并运用理论力学的空间汇交力系合成法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内部动力因素包括长远发展需要及其持久力、经济利益目标及其驱动力、企业价值与文化及其感染力、主观创新价值及其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保障力和创新激励机制及其催化力等六个方面;外部动力因素包括市场需要及其拉动力、市场竞争及其压力、市场资源及其约束力、科学技术及其推动力、政府措施及其引导力和创新合作者及其支持力等六个方面[2]。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自然与科技等七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国家科技环境总结和概括为十个具体因素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由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环境系统层包括宏观环境和国家科技环境,动力系统层包括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以及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系统层。从综合的角度,及合力的作用层面对这些因素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做了分析。 贺灵、邱建华等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选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外部影响要素中的外部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的强度、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要素重要性相对较大。[3]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外部动力的推动下而开展,其创新行为必须迎合外部市场需求及行业内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主动采取措施对外部动力要素施加影响,如企业要通过创新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改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卢荻、王天骄则通过构建模型及运用实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细则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细则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编码:Q/CSG-GPG 2 10 003-2014 2014/09/24封面印发2014/09/24 实施教育资料word . . 本制度信息

初审 会签李忠、、、、、、 孙发董俊宏王一波审核 批准 2014/09/24印发制度信息 2014/09/24实施 教育资料word .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细则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南方电网公 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改善公司系统内部创新环境,激发公司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特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规定了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职责、内容与要求。

1.3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实施、经费和验收管理依据本细则的管理内容和方法开展。 1.4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公司系统直属各单位(含各县级供电企业,以下简称各单位)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关于鼓励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意见》(南方电网科技〔2013〕1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修编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管理规定 (Q/CSG210012-201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Q/CSG211009-20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成果及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Q/CSG211002-20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奖励管理办法(Q/CSG210010-2014)》3 术语和定义 教育资料word . . 3.1职工技术创新项目 由班组员工结合本职工作提出并实施,以面向生产现场、强调技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员工自愿参与为原则,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安全水平、工作效率、员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技术改进、技术创新与开发、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等途径确定的技术创新项目。职工技术创新项目必须是可实施、可推广应用的项目。 3.2技术革新或改进 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或对设备、生产工具、工艺等方面所做的改进。 3.3技术创新或开发 新技术的研究或开发,一种是产品创新,另一种是过程(工艺)创新,开发出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各种技术发展活动。 3.4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的措施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产业经济学论文 题目: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苹果公司为例 姓名:郭庄靖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 班级:金融092 学号: 2011年12月1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以苹果公司为例 金融092 郭庄靖 摘要: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是否适合自身发展。我们以苹果公司为例探讨苹果公司是如何进行自身的技术改革,让企业发展到IT产业的龙头。 关键词:技术创新发展苹果公司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 苹果公司自1977年成立以来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运用创新性模式经营,自己有着一套自己的经营模式。手机最早是美国IT巨头摩托罗拉公司发明的。到本世纪初,世界手机生产巨头确立,我国手机生产商也达20余家。在这一背景和市场格局下,投资研发和生产手机,无疑隐藏着巨大风险,在如此白热化的竞争中,很难想象有人会中途冒险进入这个行业。 然而,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iphone,之后就成为炙手可热的街机。归根到底还是产品的独特性与不间断的创新。包括iphone在内的ipod、ipad,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视为艺术品,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苹果一直在坚持创新基因,路径没有大的改变,但创新的方式在改变。从最早的技术导向型创新,转到了今天的价值创新,这是商业模式的改变。最突出的例子就是iPod与iTunes。回顾历史,1999年三星就已开发出MP3,而iPod直到2001年才出来;1999年美国东北大学学生 ShawnFanning开发出Napster,可以免费下载音乐,苹果在此创意推动下与音乐发行公司商谈,最终推出了iTunes。虽然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苹果首创的,但苹果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实现了价值创新,很好地构建了一个双边市场,使产品连接两边不同的用户,本身做成了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随着一边用户的增多、价值的体现,会导致另外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无论是iMac、iPod,还是iPhone、iPad,你会发现苹果的产品一边连着广大消费者,另外一边联系着应用程序开发商。这样一个平台建立起来,既有跨边的网络效应,也有同边的网络效应,很多人看别人用iPhone,就有一个追随效应。由于网络效应的作用,成功的平台享有递增的规模效益。所以说,今天苹果的创新不是仅仅着眼于产品,而是把产品做成一个平台。随着使用苹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做应用程序开发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聚集效应就出现了。由此,它的颠覆性创新的生态系统就构建起来了。 从“让用户容易使用、乐于接受”到“塑造用户新的使用习惯”,可谓苹果对“技术创新”和“技术领先”的独到理解。“用户体验”的另一层含义是审美:独特、精致的产品设计,让人产生审美的愉悦和“炫酷”的感觉。乔布斯深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

第七讲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第一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策划和选择 一,什么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所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简言之就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谋划。技术创新战略 3 类,划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 1,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基本上都是率先创新。

2,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 3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 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可演变为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统一认定的标准,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创新与知识和能力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知识和能力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技术创新的主体工作及主要过程都是通过企

业自身知识与能力支持实现的;自主创新过程本身也为企业提供了独特的知识与能力积累的良好环境。 (4)高投入和高风险性。企业为保证始终有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创新产品,必须能够持续进行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将创新贯穿于企业整个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较高的资金和强大的人力投入。同时,由于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就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聚积于中部。 (4)被动性。这主要是指竞争的被动性,包括技术积累、营销渠道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被动,这是由模仿创新者只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来决定的。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1技术创新及其动力机制理论概述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论述始于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 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有很多,最早出现的是技术推动模式,也是由熊彼特提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 产生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驱使技术创新 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1966年施穆克勒提出了需求拉动 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信息是 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莫厄里和罗 森堡在提出了“技术推动――市场拉”双重作用模式。此后,许多学 者研究发现,政府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刚等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 而傅家骥教授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为包括国家的宏观激励、企 业内部的激励的两个层次和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与结构、政府 政策和企业制度的'四大因素。 2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2.1企业技术创新外部影响因素 (2)企业制度存在缺陷。相当一部分企业中还是国有股占主导,政企关系仍然不清,致使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界定不明确,不能

为实施创新的企业提供有效激励,更无法保障创新的生产效率,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电力系统抄核收的技术创新与分析

电力系统抄核收的技术创新与分析 对于电力企业运营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力的营销。与此同时,电力营销也是电力企业经营系统中的核心与支柱,对电力企业的收益程度以及发展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电费的管理工作作为电力营销的核心任务,十分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就是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基于此,文章就现阶段电力系统抄核收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这项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力度。 标签:电力系统抄核收;问题;创新;措施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度发展的阶段,而我国的电力系统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在改革公司体制上加大了力度,并且将电力营销工作作为整个改革工作核心与重点,特别是电力抄核收环节的改革工作最为关键。现阶段,我国的电费收缴方式十分丰富,使得不同电力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得到了有效地满足。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有的电费收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所以,只有对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并且在电力系统抄核收技术创新上不断加大力度,才能促使电力系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1 电力系统抄核收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电力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国民经济科学的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质量。而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导致电力行业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与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电力企业对电力抄核收工作不断加以改善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而促使电力企业不断发展。早在20世纪,我国就十分重视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而电力企业运营系统的支柱与核心就是电力营销,而电力营销的核心则主要是电力抄核算。所以,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地区的用电分配情况是否合理,直接由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的工作效率所决定。如果一个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远远超出了额定用电限度,势必会导致当地各个行业的用电量额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最终受到破坏。换言之,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1]。 2 我国电力抄核收技术的现状分析 首先,电力企业要对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抄核收工作的技术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了解。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电费收缴方式十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传统型的营业公司大厅坐收缴费、居民网上缴费以及银行代收代扣等等。尽管形式多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18-05-02T15:46:12.4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作者:汪楼昌[导读]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电力生产、运输、配电等电力配套设施的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电力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型企业,需要加强体制改革。电力企业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优化施工管理,对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电力生产、运输、配电等电力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的电能利用工程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电力工程建设涉及到许多施工技术。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项目的整体效益。搞好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是十分必要的。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当下存在的问题 1.1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不佳,技术实施管控不严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工程为了提高施工的进度,争取更多的电力施工工程,而忽略了技术建设本身的质量以及对于技术的管控,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激励机制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方面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工艺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1.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设计以及实施缺少规范化标准的约束电力工程设备技术的设计以及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不符合当地的地域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工程设计缺少统一的设计标准,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安排的时候需要综合评估和考虑施工人员、建设单位以及工程设计标准等等因素,反复的评审和复议电力工程的设备以及技术,对所有的技术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确保电力工程的资金、资源不会出现浪费或者是无端被占用的情况,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2.1提高标准,转变方法 工程创优向工程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出口号容易,真正做到创优是很难的。因此,创优工作要一步步来,稳扎稳打。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制度、有标准,从基础做起,开展“工程创优”活动。创优工程必须先明确目标定位,然后制订可操作、可执行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充分分析项目优劣,针对项目类别和施工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抄袭照搬,盲目跟风。制订了先导目标之后,还必须进一步细分工程内容,将造价、档案、安全、质量、监控检测等内容分开,并建立有效的管理部门,实施一对一的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杜绝“装置性,决策性,管理型,建设性”违章,要将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般事故”和“作业违章”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另外,还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监测方案。因为相关检测任务种类繁多,如果都加派人手来实行监测,则会加大人员的劳动负荷,同时,也会浪费人力资源。因此,制订一套新型、有效的管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2制订创优细则,全面创优策划 创优项目是将质量创优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项目建设指标优良作为首要目标,建立以领导层为首的创优小组,并下设创优策划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制订出完善的创优实施细则,按照类别,区分对待,突出“亮点”。同时,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有备用方案,要有监督考核机制,要采取流程化的管理方案,以确保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另外,要提高管理起点,吸取已经成功的创优项目的优点和经验,参观学习,取长补短,为自己的项目创优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团队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工程伊始之际,要做好创优的全面策划。一个好的策划才是项目圆满完成的基础保障。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不遗余力地推行创优策划,并将其落到实处。策划内容要覆盖全面,包括施工准备、安全警戒项目、文明施工、质量检测、造价管理到物资运输与保存、生产准备,等等。在具体工作中,可适时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施工阶段予以细分,通过全面、详细的策划方案让项目全体工作人员保持清晰的思路,明确方向,进而安全、高效地执行制订的建设任务。在此过程中,杜绝传统工程建设仓促赶工,“边制订,边建设,边修改”的情况发生。3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3.1电力工程前期的管理工作 (1)电力工程的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根据客户的项目需求,对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材料、项目工期、施工人员配置以及资金消耗等合同约定条件进行评审,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预算方案,预估项目的费用支出。(2)施工设备和材料管理。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保障,其中主要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购买、质量检测、存储、使用以及余料回收等。在设备和材料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厂家的生产资质和能力,去报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保质保量的供应,设备和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明等资料,并组织专人检查设备和材料的技术参数和质量,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用,对有疑问的设备材料进要行复检。 3.2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流程管理优化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最为基本的措施和手段之一就是要不断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使得施工过程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提升施工的标准化建设,包括技术方面的标准、施工方面的标准以及管理方面的标准建设等等,不断强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意识。通过相关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施工管理更加的科学以及合理。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形成更好的管理标准,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工作程序以及责任,确保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能够完善统一,从而提升管理效果。同时,电力企业也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确保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完善并且正规的电力工程管理流程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只有在确保施工图纸和材料经过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3.3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践行标准化工艺

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至关紧要,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两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均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 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然主要处于资金和人力追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浪费已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障碍。 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耗费为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10.86倍,甚至是印度的2.86倍。显而易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重组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资源短缺雪上加霜。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我国只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成为历届政府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然而见效甚微。这其中有一关键问题,那就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中国家电名牌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不断变化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短短十五六年时间内,迅速成为中国家电品牌中的龙头企业。海尔在1984年成立之初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其所有资产就是一排破旧的厂房,几台落后的机床和147万元的亏空。海尔最初产品只是电冰箱,在八十年代末的电冰箱大战中,海尔依靠技术创新改进电冰箱的功能、外观,提高冰箱质量等方式生存下来,并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 进入九十年代,海尔加速了技术创新的步伐和力度,先后开发了空调器、洗衣机、电视机、家庭厨柜、洗碗机、消毒柜以及生物工程制品等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家用电器制造企业。 海尔利用技术创新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使“海尔”品牌成为中国名牌。这是一个利用技术创新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典范,告诉人们,技术创新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技术创新对企业来说,可能会牺牲一些眼前暂时性的利益,但技术创新对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技术创新的实践与研究在世界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产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构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而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和系统,只有依托基础科学,瞄准技术轨道,提升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和自主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

新人才大量涌现。 企业界对国家明确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国家以后将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及有关规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创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和产业升级结合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装备产业发展等政策都非常支持,寄予厚望。需要切实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按产业化原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地位;二是如何提升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资源的效率。其中涉及政策体系、政策重点及政策执行机制等方面。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地位不明确。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创新是国家强盛之本,是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特别是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没有到位,缺乏在的动力,因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技术投入少,没有成为创新主体。除了大型龙头企业外多数大中型企业一是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齐振彪 林 景 【摘 要】本文论述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五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它们分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机制、组织运行机 制、激励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作者简介】齐振彪(1957~),男,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部主任,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林景(1986~),女,华中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学生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指企业的技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目的在于使技术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包含的创新组织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方式,以及创新组织与外部环境 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根据许庆瑞等专家的研究,技术创新机制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包括三部分,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它们构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二层次,包括决策机制、竞争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发展机制和信息互动机制等。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把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描述为:是在企业创新战略导引下,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图示 上图总体模式表示,中小企业经营目标是制定创新机制的出发点,中小企业根据经营目标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而作出技术创新决策。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包括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对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约束机制,包括逆向控制与约束,保证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运行机制则保证技术创新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激励机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运行机制的前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条件和保障,只有三者的相互促进、统一协调,才能保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根据创新机制的内涵,结合其内容进一步展开研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框架包括战略决策机制、组织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协调合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相 互关联的机制构成。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机制 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运行载体,是制度安排的重要体现。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根据技术创新战略对技术创新进行科学决策与实施的过程。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研发能力与资源的制约性等,使技术创新决策具有风险性。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风险,就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决策机制。 政府的政策为中小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了产业政策的指导和规划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工作,首先要对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即在战略思想上,紧密围绕国家提倡和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实现从生产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资本为第一资源向知识为第一资源转变,从追求技术产品数量和质量向追求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从市场价格竞争向技术创新竞争转变,从“人本主义”向“智本主义”转变,从以管理人、财、物为主向管理知识、技术转变,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观念,实施科学的创新战略。 科学决策就是要统筹考虑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把事前的信息收集与预测、事中的研究与选择、以及实施的验证与反馈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兼顾,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沿着良性运行的轨道开展。 然而不少中小企业受“经济人”的利益驱使,以单一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决策依据,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抛弃了,使环境成本外部化,给社会和生态带来消极破坏作用。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还有赖于政府这只“有形手”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激励。比如,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提出开发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但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投入与市场风险都是不确定性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使企业成本增加而降低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政府需要从制度上、政策上加以引导,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融入产业发展的政策之中,鼓励中小企业做出 ? 59?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Management Vision ?Intemet fortune ?网络财富 管理视野加的自信乐观。 第四,增加社会福利,完善老年人口的医疗援助制度,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水平,应该举全社会之力。一方面国家政府要妥善处理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事宜,保证国民晚年的看病就医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和团体也要发光发热,补充建设社会公益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最后,老年人自己也要 增加独立性,社区可以发挥老年人社会参与作用,广泛建立互助关爱组织,互相看望,互相帮助,真正实现人群的健康老龄化。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晚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模式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对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测量评定是为了更好的发现期间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养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确保老龄社会的顺 利过渡,为和谐社会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辑辉,张钟汝.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2]谢坚钢.老年人在医疗改革中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10. 作者简介:顾玮玮(1985—),女,江苏南京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田 珊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和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积极性。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目的就在于 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企业内部制度条件与外部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以促进我国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产权;预期;障碍;构建 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按照诸生产要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一些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几种: (1)技术推进模式。这一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垢,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通过技术创新,让科技成果走向生产,并因创新的成功,而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全新产品,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 (2)市场拉引模式。这一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源自市场需求,具体讲就是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这样市场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3)技术推——市场拉综合作用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综合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二者的配合与协调,认为企业既要寻找技术上的可能性,即技术支持,又要确定市场机会的存在与否,即市场需求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是在这两方面的支持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4)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这一模式是英国经济学家道西提出来的,他认为,根本性创新会带来某种新的观念。这一观念一旦模式化,就成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就固化为某条技术轨道;一旦形成技术轨道,在这条轨道上就会有持续的创新涌现。 (5)N——R关系模式。这一模式是日本学者希腾优提出的,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因在于社会需求(Need)和社会资源间(Resourses)的矛盾或“瓶颈”。N ——R关系模式和市场拉引模式类似,都是从社会需求入手,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适应。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因素1.产权制度安排—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企业基本制度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有效的产权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只有产权受到保护和足够的尊重、能够较好地得以实施,公平、有序的竞争才有可能存在,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出现。否则,产权严重残缺,其运行的交易成本无限高,尤其在受到国家严重侵权的情形下,则充分竞争不可能存在,经济效率也必然低下。自由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真正有效意义取决于其相关制度安排,特别是政府制度安排。没有现代政府制度,就没有现代产权制度。在21世纪理解“政企分开”,不应停留在1980、1990年代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不再干预企业这样的简单角度,而需从更加本质的“自由企业制度”角度来理解,从“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来理解。 2.企业产权制度形成的演进—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几种基本形式 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政企分开的改革,90年代开始呼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确立“自由企业制度”的理念,并以此改革政府,建立现代政府制度。没有现代政府制度,就不会有自由企业制度,也不会有现代企业制度,更谈不上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美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美国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一条线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美国所倡导和维护的自由企业制度。美国的经济决非由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统治,而充满无数颇具活力的中小企业。报告说,1989年美国有1350万个非农业独资业主、180万个合资业主和420万个股份有限公司――总共1950万家公司。这些公司绝大多数规模小,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其创办正是得益于自由企业制度的法律保障。 3.利益格局安排—技术创新原动力形成的几种基本力量 现代产权制度的确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存在着政府间的竞争,制度变迁(包括产权制度变迁)就有可能出现,竞争的加剧将改变产权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并带来一系列的更有效率的新制度安排。可以预料,随着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间的制度将越来越趋同,而现代产权制度会成为胜出的主流制度。而在中国,随着分权所导致的地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的现代产权运动进程不仅会一直进行下去,并且各地方争夺资源的竞争将会进一步改变中国现有的各项制度安排。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1.企业技术创新预期收益的影响因素产权及产权所产生的的利益关系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当然,企业之所以进行技术创新,在这里首要追求的是创新所带来的垄断利润,这是由企业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由企业产权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再次,要明确创新动力的激励机制。企业和企业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