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概论复习提纲

生物工程概论复习提纲
生物工程概论复习提纲

五大工程的定义、研究内容。

1. 基因工程:在基因水平上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

2. 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从而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

3. 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基础,运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从改变和合成基因入手,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或设计全新的蛋白质,使之具有特定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4. 发酵工程:利用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的某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及其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生产各种特定的有用物质;或者把微生物直接用于某些工业化生产。

5. 酶工程: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以及对酶的修饰改造,借助于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 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2. 基因是可以切割的;

3. 基因是可以转移的;

4. 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5. 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6. 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类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 双链结构的核苷酸内切酶;

2. DNA连接酶,催化双链DNA片段紧靠在一起的3'-OH与5'-P基团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末端的酶;

3. DNA聚合酶,能够催化DNA复制和修复DNA分子损伤的一类酶;

4. 碱性磷酸酶,用于脱去DNA(RNA)5'末端的磷酸根,使5'-P成为5'-OH,此过程称核酸分子的脱磷酸作用;

5. S1核酸酶,水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P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DNA或RNA、DNA:RNA杂交体,对此酶相对不敏感。可将粘性末端水解成平末端。可打开双链cDNA合成中形成的发夹式结构。

基因工程的载体有哪些?载体的功能有哪些?

1. 克隆载体:克隆一个基因或DNA片段;

2. 表达载体:用于一个基因的蛋白表达;

3. 整合载体:将携带基因插入到染色体组中。

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的概念是什么?

1. 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ting):根据毛细作用的原理,使在电泳凝胶中分离的DNA 片段转移并结合在适当的滤膜上。用标记的单链DNA或RNA探针,检测膜上的DNA片段。

2. RNA印迹技术(Northern blotting):将RNA分子从电泳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其他化学修饰的活性滤膜上,进行核酸杂交的一种实验方法。

PCR技术的概念、原理及步骤。

概念:即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片段的方法。

原理:1、DNA是半保留复制的;2、温度可以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3、Taq酶能够耐住高温反复使用。

步骤:变性、退火、延伸、多次循环后检测。

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1. 反转录法;

2. 从细胞基因组中直接分离(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

3. PCR从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4. 化学合成法。

如何提高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的效率?

1. 提高目的基因浓度;

2. 粘性末端:去磷酸处理;

3. 平末端加同聚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DNA片段平末端加上poly(A/T/G/C)尾巴之后尾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

4. 平末端加衔接物linker/接头adapter;

5. T4-DNA连接酶优于DNA连接酶,提高酶浓度,延长反应时间。

基因工程表达系统的类型、各自特点。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的基因工程制药的优势:

1. 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开放型阅读框架;

2. 基因克隆表达系统成熟完善;

3. 繁殖迅速、培养简单、操作方便、遗传稳定;

4. 被美国FDA批准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的基因工程制药的劣势:

1.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

2.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

3. 内源性蛋白酶降解空间构象不正确的异源蛋白;

4. 细胞周质内含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

以酵母菌为受体的基因工程制药的优势:

1. 全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调控机理比较清楚,遗传操作简便;

2. 具有原核细菌无法比拟的真核蛋白翻译后加工系统;

3. 大规模发酵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4. 能将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分泌至培养基中;

5. 不含有特异性的病毒、不产内毒素,美国FDA认定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系统;

6. 酵母菌是最简单的真核模式生物。

以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为受体的基因工程制药的优势:

1. 遗传背景清楚,生理代谢稳定;

2. 与人的亲缘关系接近,外源蛋白修饰准确;

3. 基因转移和载体表达系统完善;

4. 耐受剪切力,便于大规模培养;

5. 被美国FDA确认为安全的基因工程受体细胞。

以高等植物为受体的基因工程制药:

1. 无需特殊的专业知识以及特殊的贮藏条件;

2. 无需昂贵的生产培养基;

3. 生产力高,养殖简单,繁殖快,无需保证无菌的生产条件;

4. 植物能将药物(如疫苗)贮藏在种子中,可简单方便地生产、贮藏和发放疫苗;

5. 疫苗也在水果蔬菜中表达;

6. 可大规模生产某种蛋白;

7. 现代机械化农业能够有效地收割和加工大量的植物材料;

8. 表达产物无毒性和副作用,无残存DNA和潜在致病、致癌性。

基因工程药物类型、特点、发展趋势。

类型:激素与多肽类、酶类、疫苗和单克隆抗体。

特点:多为大分子,分子结构复杂,治疗针对性强,疗效高,稳定性差,基因稳定性非常重要,具有免疫原性,体内半衰期短,多效性及网络效应,检验的特殊性。

发展趋势:1、走向海洋、走向宇宙空间;2、基因工程药物研究;3、后基因组研究;4、植物基因组研究;5、脑与思维;6、分子生物电子学的兴起;7、生物滤膜与环境净化;8、基因治疗。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特点、应用。

特点:1、动物细胞生长缓慢,培养时间长;2、更易受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需要防治污染问题;3、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性差,对环境极其敏感,包括pH 值、温度、剪切力;4、对营养要求高,除了氨基酸、维生素、盐类、葡萄糖或半乳糖外,一般还需要血清;5、原代细胞一般繁殖50代左右退化死亡。

应用:1、病毒疫苗,如乙肝、甲肝、口蹄疫、脊髓灰质炎和狂犬疫苗等;2、非抗体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质、B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激活因子、T细胞替代因子等;3、多态生长因子,如神经、成纤维、表皮、血清生长因子等;4、酶类,如组织血纤维酶原激活剂;5、激素,如红细胞、促黄体生成素、促滤胞素等;6、肿瘤特异性抗原,如癌胚抗原;

7、单克隆抗体;8、病毒杀虫剂,如杆状病毒。

永久细胞系与体内恶性转变的细胞的相似之处。

1. 都能无限增殖;

2.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3. 细胞核体积发生增大,细胞发生畸形,核胞质比失调;

4. 染色加深,胞质量异常;

5. 细胞大小、形态不等,失去极性,排列紊乱,有细胞团。

干细胞的概念、特点、类型、意义,多能干细胞的获取方法。

概念:具有自我更新以及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增殖性细胞。

特点: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更新的能力,具有多方向分化的潜能,分裂能力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有的可保持终生,如肠粘膜干细胞既具有生理性的更新能力,也具有对损伤与疾病导致的反应与修复能力,如皮肤间质干细胞。

类型:按分化潜能分为,全能干细胞、万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按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

意义:可应用于,基因功能治疗,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克隆生命,器官移植,药物筛选,发育研究。

多能干细胞获取方法:从人类胚胎的囊胚期内细胞群中直接分离多能干细胞(IVF临床实验室得到胚胎);从终止妊娠的胎儿组织中分离出多能性干细胞;核转移(SCNT);利用皮肤细胞诱发成多能干细胞。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案、应用、发展趋势。

制备方案:1、材料准备;2、免疫操作;3、免疫脾细胞的收获;4、细胞融合;5、杂交瘤细胞筛选、鉴定与选择性培养;6、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检测与鉴定;7、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技术。

应用:细胞免疫学、免疫组织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生物治疗的导向武器。

发展趋势:癌症方面,结肠癌、乳腺癌、B细胞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免疫性疾病方面,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CROHN氏病;感染性疾病方面,菌血症、病毒性感染、儿童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器官移植及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方面迅速发展。

天然产物的定义、提高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途径。

天然产物的定义:动物、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以及人和动物体内众多内源性的化学成分的统称。

提高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途径:1、明确植物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关系;2、选择适宜的起始材料;2、首先必须选择能够高效合成目的产物的植物种类;3、优化培养基;4、前体;5、激发子/诱导子。

蛋白质工程的定义、原理、蛋白质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

定义: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基础,运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从改变和合成基因入手,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或设计全新的蛋白质,使之具有特定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原理: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碱基配对原则,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精确高效的定点突变技术方法: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方法,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蛋白质构象研究方法,单晶体衍射法和核磁共振(NMR)法;蛋白质折叠过程研究方法;反向生物学技术,通过计算机设计,预测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分子生物学相关方法。

发酵工程常用菌种类型、意义。

常用菌种类型分三大类:1、真核生物,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等;2、原核生物,如细菌、蓝绿藻、放线菌等;3、生物工程菌。

意义:抗生素发酵生产,氨基酸发酵生产,维生素发酵生产,系列轻工业产品。

发酵工程菌种选育方法。

1. 自然选育;

2. 诱变育种;

3. 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4. 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5. 免疫激活剂产生菌的筛选;

6. 酶产生菌的筛选;

7. 抗反馈抑制变异株的筛选;

8. 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株的筛选。

酶的生产方法有哪些?

1. 提取法;

2. 发酵法;

3. 化学合成法。

简述酶的提取和精制的方法及原理。

酶的提取方法:稀盐溶液抽提,稀酸溶液抽提,稀碱溶液抽提,有机溶剂抽提,双液相体系萃取。

酶的精制方法:1、透析与超滤技术;2、层析分离技术,包括吸附层析技术、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凝胶层析技术、亲和层析;3、电泳分离技术,包括凝胶电泳技术、等电聚焦电泳技术。

原理:酶提取时应根据酶的结构和溶解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酶都能溶解于水,通常可用水或稀酸、稀碱,稀盐酸等溶液进行提取,有些酶与脂质结合或含较多的非极性基团,则可

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提高温度,降低溶液粘度,增加扩散面积。缩短扩散距离,增大浓度差等都有利于提高酶分子的扩散速度,从而增大提取效果。酶的精制则是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蛋白质的溶解度所带电荷吸附性质和对配体分子的亲和力来进行分离纯化。

酶分子改造和修饰的方法及原理

方法:1、金属离子置换修饰;2、大分子结合修饰;3、侧链水解修饰;4、侧链基团修饰;

5、酶基因与改造;

6、酶分子的物理修饰。

原理:通过化学基团的引入或除去,使蛋白质共价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过程。

酶的固定化方法及意义。

方法:载体结合法、离子交换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螯合法、包埋法和热处理法等。意义:1、稳定性增加;2、可反复使用;3、利于连续操作;4、易于和反应产物分离。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P55 2、干细胞:动物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老组织、器官功能的理想种子细胞。P81 3、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P60 4、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设计和操作中,被用于基因重组、改变受体细胞性状和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的基因。P37 5、固定化酶技术:将酶素服在特殊的相上,让它既保持酶的特有活性,又能长期稳定反复使用,同时又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和包埋法。P126 6、工程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P114 7、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P43 8、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173 9、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脂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P)和3’-羧酸(-OH)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P21 10、SCP :单细胞蛋白,生产蛋白质的生物大都是单细胞或丝状微生物个体,而不是多细胞复杂结构的生物。P184 11、外植体:即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P56 12、生物传感器:用生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所构成的分析工具。P136 13、基因芯片:利用反相杂交原理,使用固定化的的探针阵列样品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和计算机分析,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及表达信息的一种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又称为DNA芯片P49 14、脱毒植物:用脱毒剂除去寄生病毒的植物。P68 15、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许多植物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后,产生并大量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是高度分支的途径,这些途径在植物体内或细胞中并不全部开放,而是定位于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器中并受到独立的调控。 16、基因治疗:指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P240 17、生物能源: 18、单克隆抗体: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在体外大量培养融合细胞,由融合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优点:特异性强、成分均一、灵敏度高、产量大和容易标准化生产。)P226 19、RNA反义技术: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RAN分子,它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它的核苷酸顺序与某种mRNA可互补配对,所以这种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配对从而干扰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基因不能表达。P243 20、HGP: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P245 二、基础知识 1、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P12 ①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②基因是可以切割的;③基因是可以转移的;④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⑤遗传密码是通用的;⑥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生物科学导论》结课论文优秀范本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姓名:詹晓琴 学号:1000530234 专业: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内严密组织和高度有序且动态的结构体系,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的入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能量与代谢、繁殖与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控制、生物的起源进化与系统分类、生物个体的发育、结构、功能和行为、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进展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向微观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正在向揭示生命的本质方向迈进。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是一些杰出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和精神。 作为非生物学专业的我,认真学好《生命科学导论》主旨在于培养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进化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知识框架,培养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留出想象的空间的能力,把学习到的生命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相结合,打开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大门。 根据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特点,联系实际浅谈我们现代人健康合理的膳食 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基本特点和他们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深刻感觉到我们人类也应该根据各类食物构成的不同营养价值合理健康饮食,促进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适的热量、合适的蛋白质、合适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食物纤维、

生物学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有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5、湖泊的富营养化:由于环境的污染,象农业上的化肥、工业废水等大量排放使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象氮磷钾等非常丰富,使微生物生长迅速,造成富营养化。 6、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8、细胞融合:是指促融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9、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抗原。 10、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营养成分、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的技术。 11、原生质体培养:是关于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和器官发生,等技术。 12、有益微生物:指对人类有帮助,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某些微生物。 13、供体:提供一些手续操作需要的东西地生物体或器官等总供体。

生物学论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摘要: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正慢慢显现出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人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全人类共同采取迫切行为。 关键词: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正文: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 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 对于现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数量,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同时也一直是一个无法确切知道的谜。物种统计是一门粗略的科学,据1994 发表的“系统学2000年议程”估算,如今已发现并得到正式命名的物种约160.4万种,尚未发现的约1千万种至1亿种,另据联合国环境署1996年估算,如今得到定义的物种约175万种。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是生命系统

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等。生物多样性也可分为多个组分,每个组分又可分为多个层次。但在理论与实践上较重要、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水平[]3。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的价值,而对这些价值的研究无不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生物多样性及其组分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对生物圈生命维持系统的进化和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可分为直接利用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1。[]2同时,生物多样性与我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的宗教文明相互相成。道家亲和自然与顺应自然的基本哲学思想,源自对人与自然基本关系的深刻体察与思考,包含了超前的、先进的、合乎科学规律的生态伦理观念和思想遗产。[]2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人类管理物种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当前提供的用途,并维持它们的潜力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不是单纯消极的保护行动。一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可能牵扯到挽救、研究和利用该国的本地野生物种,保护和利用栽培与饲养物种的野生亲缘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控制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有害的入侵种等方面。可见,生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版

2016年生物技术概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分子水平的遗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将某一生物的遗传信息转移 到另一生物体内,以改变其生物机能或创造新生物物种的技术。 2.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与蛋白质相对应的基因中碱基顺序,或设计合成新的基因,将它克隆到受体细胞,通过基因表达获得新的特性的蛋白质技术。 3.同尾酶:指识别序列不同,但是酶切DNA分子产生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的一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4.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 5.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高聚物凝胶网格中或高分子半透膜内的固定方法。 6.cDNA文库:某种生物基因组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各种cDNA 片段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贮存在一种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之中,这样的群体称为cDNA文库。 7.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 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8.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9.生物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工程手段,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物体、生命体系和生命活动过程生产物质的一门高级应用技术科学。 10.基因克隆载体:把能够承载外源基因,并将其带入受体细胞得以稳定维持的DNA分子称为基因克隆载体。 11.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在蛋白质组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 12.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基因工程P21):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二、填空题 1.脱氧核苷酸分子由脱氧核糖、碱基、磷酸基团。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生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崔成成化工B092 一、课程简要内容。 1.本课程先从绪论开始,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即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者重新设计细胞的遗传特性,培育出新的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换句话说,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然后介绍了生物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史,大体分为: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从生物技术的发展看出,在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科学的今天,生物技术已经从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于人类对自身身体奥秘的探索。总之,生物技术影响到各行各业,跃居为21世纪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2.课程第二部分开始详细介绍生物工程的五大基本内容,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同时也指出是生物技术的六大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1).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所谓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 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以上可以看出基因工程的实施至少四个必要条件:目的基因、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现阶段基因工程主要应用于农牧业,食品工业。如转基因鱼,转基因牛,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等;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利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指示生物能十分灵敏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却不易因环境污染而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吸收和转化污染物;医学。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基因工程胰岛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等。 (2).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通过离体培养、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等技术,使生物的某些特征向人们需要的方向改变,1|华北科技学院

《现代生物学导论》论文完结版(精)

浅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论文提交日期:2012 11 日 摘要 自转基因技术应用到食品产业中以来, 转基因食品飞速发展, 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已越来越多的走上人们的餐桌。虽然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等优点较为明显,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转基因食品并不是毫无弊端, 其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性。为促进转基因食品研发工作的健康发展 , 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 并将其与传统食品进行比较, 又对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性与对生态环境的风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 并对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健康风险; 生态风险;未来发展 目录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 … … … … … … … … … … … … 1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 … … … … … … … … … 1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 … … … … … … … … … 1第三节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 … … … … … … … … … 1第二章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2第一节与基因表达产物相关的健康影响…………………………… 2第二节蛋白质可能的致敏性… … … … … … … … … … … … … … 2第三节与食品关键成分相关的安全问

题.................................... 3第四节与被标记基因生物相关的安全问题................................. 3第三章转基因食品的生态风险.............................................3第一节转基因生物的靶标效应............................................. 4第二节外源基因逃逸... ... ... ... ... ... ... ... ... ... ... ... ... ... ... 4第三节外源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 4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入侵... ... ... ... ... ... ... ... ... ... ... ... ... 4第四章对转基因食品的思考... ... ... ... ... ... ... ... ... ... ... (5) 参考文献 第一章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第一节何谓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 又称为基因工程食品或基因修饰食品, 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 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 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 (多肽或蛋白质。这样的生物体若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为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1]。 第二节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介绍 转基因食品通常分为四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其他转基因食品。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转基因生物是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1985年转基因鱼问世,从此解开了转基因食品研究和生产的序幕。 一、近些年来转基因作物发展迅猛,目前,大量的转基因农作物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食品,常见的有玉米、大豆、番茄、油菜等。 2011 年, 29 个国家 (包括 19 个发

学习体会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学习体会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认识

3、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临床研究、?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管理) ,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 上,研究所,?学(基础研究,教学),国际制药、保健品企 业(管理、研究和开发),私?机构和医?合作,毕业?可直 接参加?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和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 由他们研制的器械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缓解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就业的主要去向为研究机构,医院 影像、设备、临床?程、信息中?等相关科室,医疗器械相关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 ·对未来本专业的学习规划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对本专业不同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所心仪的方向是*********。这个方向其实远在35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涉及,从最简单的棉花、马鬃缝合伤口、木制假牙、义眼,再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眼科手术开始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到现在的人工器官等等,其中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过程,不仅标志着现代科学以及本专业的进步,更是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及器具。 同时,这个方向依旧有很多难题等待克服,目前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项:血管生长原理在组织学中的应用,仿生型态合成,基因治疗中的生物材料,在植入体对软组织反应中巨噬细胞、细胞活素等因素的重要性,敏感聚合物设计及其在医学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生物材料的分子模拟等。

根据为“双培计划”学生联合制定的培养方案中的目标——*********。所以,在大学四年中我们主要学习的课程就是医学基础类、机电工程基础类和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类课程,重点偏向于生物医学仪器和临床医学工程。 在**学习的三年中将重点学习***********等生物医学仪器类专业课程。在回到****学习的一年中将会学习医学影像仪器、嵌入式系统原与应用、检验分析仪器、医用超声和临床医学工程等临床工程学专业课程后在临床教学医院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实习和15周的毕业设计。 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完善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该跳出课本,通过其他媒介进一步了解此专业,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医疗卫生装备》和《中国医学装备》等杂志了解临床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仪器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动态趋势,具备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视野。此外,**以及********都有一些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面的讲座以及知名校友茶谈会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多参与这种活动,同时还要争取参加一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讲座和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来丰富自己专业上的阅历和见识。 **有很多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以及想象力,对于从事工程的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这种活动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工作能力,为将来铺下基础。 2016/11/11

生物工程概论期末考试题讲解

发酵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乙酰谷氨酰胺,其 原因是() 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 2.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3.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B)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4.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 D 维生素 5.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6.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B ) B 对数期 7.与调整期缩短有关的因素中,最全面的一组是(C ) ①用与菌种相同的培养基②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③稳定期获得的菌种④对数期获得的菌种 ⑤接种时间提前⑥接种量加大 ⑦接种量减少⑧接种种类增多 C.①④⑥ 8.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则可能使代谢产物成为乳酸,那么乳酸是下列哪种条件下的产物( D ) D.溶氧不足 9. 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 D) 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B.机械搅拌 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 D.A、B、C都对 10.应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 D) D.目的基因 二、名词解释: 1.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发酵工程具体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2.培养基 : 原料其化学成分明确、稳定适合于研究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规律培养基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3.培养基: 80%~90%是水,其中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营养成分,是发酵工业大规模使用的培养基。 4.生理性酸性物质;生理性碱性物质 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营养物叫生理酸性物质,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营养物称为生理碱性物质 5.连续培养 指在向反应器中添加培养基的同时,从容器中放出等体积的培养液,就可以形成一个生产细胞的连续过程,即在培养器中所形成的新细胞数量与从容器中流失的细胞数目相等,反应体系达到稳态; 菌的积累速率=生长速率-流出速率,

生物技术论文概述

生物技术论文 班级:食品与生物技术系学号:1102040220 姓名:何海慧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的含义、生物技术的概况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是多学科共同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能源、环保、化工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了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它必将成为21世纪增强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已把生物技术列为高新技术之一,并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和攻关。不过,生物技术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新兴学科,它是由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部分构成的。传统生物技术是指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指近几十午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 一、生物技术的含义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人们的预先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指的是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改造生物体是指获得优良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品系或品种。 大规模培养技术是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从大量培养的细胞中获得药物或其他有用物质。植物大规模培养技术是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从大量培养生物原料则指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或生长过程产生的能利用的物质,如淀粉、糖、纤维素等有机物,也包括一些无机化学品,甚至某些矿石。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包括粮食、医药、食品、化工原料、能源、金属等。达到某种目的则包括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食品的检验以及环境污染的检测和治理等。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综合集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需要以下各个学科的知识作支撑,即普通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人类遗传学和分子医学:病毒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尤其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分子、亚细胞、细胞、组织与个体等不同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进而使人们能够应用其研究成果对生物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乃至模拟,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生产效能。 二、现代应用生物技术的内容 现代应用生物技术是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先进的现代应用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构成了现代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

(完整版)生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io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学分:2 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 适用专业:非生物类本科专业 执笔人: 审核人: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物工程概论是生物类院校一些非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20 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林业、工业、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本课程介绍各项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工程的基本知识框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关注,为他们了解生物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提供平台,对促进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高科技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及择业机遇,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为全校非生物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掌握五大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并对生物工程的学科发展情况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工程的概念、学科发展情况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了解本学科学习的大致内容。 重点: 1. 生物技术的概念; 2. 生物技术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3. 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 物技术的区别。 难点: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主要步骤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基因工程诞生的三大理论 和三大技术) 。了解常用工具酶的催化反应机制及主要用途,三种常用基因克隆载体(质粒、λ 噬菌体和粘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其应用,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重组体的构建及导 入受体细胞的方法,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方法。通过学习为进一步掌握生物技术相关知识和从 事基因工程工作打下基础,并对基因工程的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 重点: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工具酶的催化机理和用途,三类常用载体的特点和 主要用途,目的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重组 DNA 的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 定方法。 难点:目的基因的克隆策略,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策略和方法,重组克隆筛选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 、 DNA 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2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含义 第二节 生物技术的产生 一、传统生物技术 二、近代生物技术 三、现代生物技术 第三节 生物工程的基本内容 一、基因工程 二、细胞工程 三、酶工程 四、发酵工程 五、蛋白质工程 六、五大生物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 第 四节 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及其技术 第 五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 一、 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应用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及其基本特 征 第六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0.25 学时 0.25 学时 0.5 学时 0.25 学时 0.25 学时 0.25 学时 第七节 现代生物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社会生存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概念 第二节 DNA 的结构与功0.5 0.5 学时 学时 0.25 学时 4 学

生物制药概论论文

由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数目日益增长,治疗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其疗效越来越好。最近3年FDA 批准上市的重组蛋白药物有蛋白同化试剂(克伦特罗、达那唑等);肽类激素(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重组甘精胰岛素等);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等。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真核生物的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方式。目前,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药用重组蛋白被制备。它们多属于糖蛋白,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hPA) 等。目前,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已可对糖链结构进行精确分析,并发现经不同宿主细胞表达、培养条件以及纯化工艺制备所得的重组糖蛋白其糖基形式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对糖蛋白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等有很大的影响,体现在蛋白的稳定性、溶解性、免疫原性、体内外生物活性、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分配等方面。由于糖基对重组糖蛋白的功能产生重要作用。因此,糖蛋白类药物审批的要求已越来越高。美国FDA已经要求在申报人用糖蛋白类药物时,须提供糖蛋白的糖形分析结果。在我国已有许多单位开始此类研究工作。重组糖蛋白的质量控制要点是需要完整的糖基化。对repos的研究结果表明:糖链的分枝形式及末端的唾液酸化的程度使其体内外活性产生很大差异,完全或部分失去唾液酸的rhEPO进入体液循环后,可被肝脏中的半乳糖受体结合并迅速降解,从而影响其在体内的半衰期。糖基化与细胞生长状态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好细胞是首要的工作。采用连续灌注培养的方式培养基营养成分比较稳定,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方式。此外,在上游构建研究时,选择好表达系统和宿主细胞是最为重要的步骤。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可能通过基因手段调控得到理想的糖链,例如通过表达某种特定的酶,从而改变或装配得到理想的糖链形式。另外,有可能将抗凋亡基因如bcl-2构建入工程细胞株,使细胞更长时间地稳定表达糖蛋白。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是药物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化学药物不同,蛋白多肽有些是内源性物质,药代动力学研究时首先需考察基线水平;蛋白可能引发抗体干扰药代动力学过程。最突出特点足蛋白多肽和内源性蛋白多肽都由氨基酸组成,结构相似不易区别。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目标蛋白给药量小,血浆浓度极低,在pg/mI,或ng/mI,一水平,而符种内源性蛋白含量要高出数千上万倍,这种干扰使目标分子的准确测量非常困难,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方法必须有高度专属性、灵敏度及较高F1内和日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肽类激素主要通过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作用。重组活性蛋白多肽的药代动力学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如内源性水平、循环内可溶性受体和细胞受体、代谢转化、免疫耐受性和生成被分析蛋白的抗体,都有可能影响蛋白多肽处置过程。对蛋白多肽的模型分析比化学药物更加复杂,可能会涉及模型不容易描述其特征的非线性过程并造成不易预测的后果。给药途径也是重要变量,皮下给药有可能被皮下注射部位的蛋白水解酶部分代谢。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各种新给药途径。为了优化给药方案设汁,深入了解影响蛋白多肽类药物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的各种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HSA)结构分析:HSA是常用的临床药物,目前仍以传统力法由人血浆中分离,随着血浆供应日趋紧张以及艾滋病病毒、肝炎椭毒的泛滥;迫切需耍一种既可以阻止艾滋病,肝炎等疾病的传染机会又可以替代pHSA 产品;生产重组HSA就顺应了这一要求。虽然rHSA已经完成了三期临床实验.同时也证实了与pHSA有着相同的疗效。但是要想完全取代pHSA还尚需时日。由于HSA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因其具有元酶活性且无免疫原性等特点,可作为赋形剂

2015年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如果答案过长自己总结一下) 一、问答题 1.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成成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 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2.以T4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繁殖的过程。 附着:是病毒和寄主之间高度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病毒外部的蛋白能和寄主表面的特殊好受体结合;侵入:先和细胞壁特异性结合,释放溶菌酶溶解细胞壁成一个小孔,将DNA 注进细胞内.有的噬菌体壳体也可以进入细菌;复制:侵染开始后,细菌的DNA合成停止,几分钟后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中止.噬菌体以本身DNA为模板,有寄主RNA聚合酶催化,复制形成噬菌体mRNA,翻译而形成噬菌体所需酶类,可以修饰寄主RNA聚合酶, 被修饰过的RNA聚合酶能进一步转录噬菌体的基因;装配:噬菌体和壳体蛋白质装配为成熟,有侵染力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释放时能产生两种蛋白质,一是破坏细胞质膜的噬菌体编码蛋白质,另一是噬菌体溶菌酶.前着破坏细胞膜,后者破坏细胞壁,然后寄主细胞破裂,病毒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3.微生物有哪些和动植物不同的特点? 微生物是一大群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的生物,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主要的区别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是因为微生物肉眼不能观察 4.如何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近来也包括生物的景观多样性。 b.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潜在使用价值:生物种类繁多,但人类对它们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占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5.细菌的特殊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1.荚膜:其功能是:①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②致病作用;③抗原性;④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2.鞭毛:其功能是: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于鉴定。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细菌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开有害环境或向高浓度环境的方向移动。③抗原性:鞭

现代生物技术选修课论文

XXX 化学化工学院 应化1506班 学号1502150623 讲课教师:余润兰周洪波朱建裕时间:2015年12月20日

现代生物技术结课论文 一、心得 要说自己的专业与生物学科的关系,我身为应用化学专业学子才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俗话说“生化一家亲”,都是理科不说,甚至还专门有生物化学这门学科!可见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互相连接成片。从小生物就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没有之一。小时字都认不全的我,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盼望着《动物世界》开播,吃饭都喊不应。百科全书里关于生物体的部分也是被我翻得破烂。那时,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家就是我的男神! 然而上了高中之后,生物对我的意义就变了。它变成了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被反复背诵反复记忆,大量的题目也渐渐磨灭了我对它的热爱。说实话第一次听您的课,我感到有一丝失望。因为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那一部分,是我在高中阶段烂熟于心的知识。ppt上的知识点,都是生物课本上被我拿记号笔重重圈上的句子。 但是随后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生物技术与食品发酵的关系,与医学的关系,与环境治理等等等等,像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我只是受了应试教育的迫害,只顾写题从而忽略了生物的趣味性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那些奇妙的微生物,那些神奇的方法,竟有如此之功效!人类真的是极其具有智慧的生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对这个领域了解如此之深! 虽然我的专业不是生物,但总存在着像生物化学这样的交叉学科,也总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研究领域。上过短短几节生物技术选修课,我不敢不负责任地说它给了我多么多么深刻的影响,但我能很负责任地说,它拓宽了我未来选择就业或者研究方向的视野。 二、现代生物技术目前的进展: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并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生物制品的综合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五个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 功能材料2012-1 黄卓2012441113 指导老师:刘雪 摘要磁性纳米生物材料是将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交叉起来组成的一个全新的材料领域,这种材料在医学上有着相当诱人的并且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主要针对磁性纳米材料目前的研究以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做出比较全面的讲述,并展望了纳米生物材料在医学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磁性纳米生物材料;医学;应用 Several Nano-Biomaterial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2-1 Huang Zhuo 2012441113 Tutor:Liu Xue Abstract: Biomaterial and nano-material comprise a bran-new field what named nano-biomaterial which has a comparatively attractive and comprehensive med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1].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nano-biomaterial will be reviewed all 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nano-biomaterials about medicine is also forecasted[2]. Key words: magnetic nano-biomaterial; medicine; application 一、前言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小尺寸效应(结构单元或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即1~100nm);②存在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③各个纳米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④具有磁导向性能、低毒性、生物相溶性、可注射性等,因此越来越受到生物医学工作者的肯定和关注。由于纳米材料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主要表现为表面或界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因而在性能上与相同组成的微米材料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拥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3]。 当铁磁材料的粒子处于单筹尺寸时,矫顽力将呈现极大值,粒子进入超顺磁性状态。这些特殊性能使各种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始,以纯铁纳米粒子为研究对象,制备工艺几乎都是采用化学沉积法。后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制备方法,如湿化学法和物理方法,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独特效应,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些效应使磁性纳米粒子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声、光、电、磁、热、敏感特性[4]。当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其超顺磁性临界尺寸时,粒子进入超顺磁性状态,无矫顽力和剩磁。众所周知,对于块状磁性材料,其体内往往形成多筹结构以降低体系的退磁场能。纳米粒子尺寸处于单筹临界尺寸时具有高的矫顽力。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导致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较低的居里温度。另外,磁性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比常规材料低,并且其饱和磁化强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当粒子尺寸降低到纳米量级时,磁性材料甚至会发生磁性相变。磁性纳米材料也具有良好的磁导向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活性能基团等特点,它可结合各种功能分子,如酶、抗体、细胞、DNA或RNA等,因而在靶向药物、控制释放、酶的固定化、免疫测定、DNA和细胞的分离与分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科学工作者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各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表面修饰,制备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用途的具生物活性功能基团的纳米磁粒,极大地拓宽了纳米磁粒在医学上的应用范围。本文拟就近几年来纳米磁粒在医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概述如下[5]。 二、磁性纳米粒子在医学中的应用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学好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 大一下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兴趣使然,我选择了这门地球科学概论,因为我一 向对地球地理感兴趣,也想学。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 觉得学好地球科学概论意义非凡。 首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 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 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地球科学。也就形成了我们地球科学概论这一课程。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 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 的研究范畴。 其次,人类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 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 响有些是直接(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的自 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 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 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由于地球科学以庞大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门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它既要借助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及 天文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其研究对象的特 点有关,地球作为其研究对象主 要有以下特点: (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物体其周长超过4万km,表面积超过5亿km2。因此,无论是研究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固体地球,其空间都是十分广大的这 样一个巨大的空间及物体本身是由不同尺度或规模的空间和物质体所组成的。因此,要研究庞大的地球,就必须研究不同尺度或规模的空间及其物质体,特别是要注重研究微观的空间 和物质特征,只有把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 和规律性的认识。 (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整个地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 在空间上地球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都表现为连续的整体性;而且地球的各内部圈层之间、内部与外部圈层之间、各外部圈层之间都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的,某一个圈 层或某一个部分的运动与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它部分甚至其它圈层的变化,这也 充分表现了它们的有机整体性。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据科学测算,地球的年龄长达 46 亿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曾发生过许多重要的自然事件,诸如海陆变迁、山脉形成、生物进化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多数是极其缓慢的,往往要经过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 才能完成。短暂的人生很难目睹这些事件的全过程,而只能观察到事件完成后留下来的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