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明+绿色建筑专篇

(新)说明+绿色建筑专篇
(新)说明+绿色建筑专篇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98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8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

12.建筑工种提供的平﹑剖面图;

13. 其他设备工种提供的有关设备工艺资料和要求;

14.国内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

2. 设计范围:

本工程包括室内生活给水、生活污废水、雨水、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

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系统等设计;建筑室外给排水、消防系统设计。

3.水源情况简介:本工程水源从丁香里路和科学大道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干管的方

位位于项目周边临市政道路位置;接管管径为DN200,两根两条给水引入管上均装设水表计量,且表后设“倒流防止器”。市政压力约为0.30MPa。

4.用水量计算: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490.6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67.43m3/h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喷淋系统用水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5.为了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给水管网水压,减少加压供水设备装机容量,节约供水成

本,本工程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供水。地下室至三层为低区,管道采用下行上给式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四层及以上采用二次加压给水系统,四至十一层为中区、十二至十九层为高区、中区和高区分别由恒压变频调速水泵供给。

6.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系统采用区域加压给水系统,整个地块按一次火灾考虑,共用消防设备。

以市政给水为水源,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两根DN200给水引入管,水压

0.30MPa,在地块内形成DN200的生活消防合一环状供水管网。地下二层设计一

座水泵房,1#楼顶设计一座高位消防水箱。室外消火栓水量为4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内喷淋系统水量为35L/s,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40×2×3.6+35×1×3.6=414m3,取450m3。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为50m3。

消火栓系统竖向分为高区和低区。高区消防系统供水由地下室消防泵直接供给,低区经减压阀组减压后供给。1#楼设置3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2#楼设置2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3#楼设置3套地上式水泵接合器。

7.自动喷淋系统

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Ⅱ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1h;办公楼为中危Ⅰ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1h。

各层、各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和监控阀,所有控制讯号均传至消防中心。屋顶消防水箱间内设一座有效容积为50 m3的消防水箱,供应初期火灾10分钟消防用水。自动喷水消防泵置于消防泵房内,从消防水池抽吸﹑加压供给系统用水。室外设3套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与自动喷水系统管网连接。

8.灭火器设置:

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磷酸铵盐手提式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9.热水系统:热水系统采用分散式电热水器。

10.排水系统

10.1、排水体制:室内部分排水,污废合流;室外部分雨污分流,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在院区内汇聚,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10.2、估算污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为450m3 /d,最大小时排水量为60.5m 3/h ;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外排水形式,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为:()858.0

4.0

7.

16

3680

+

=

t

P

q,设计重现期为:10年.

11. 给水管材采用钢塑复合管材,DN<=80,采用螺纹式管件连接;DN>80,采用压兰式连接;污雨水管材采用聚丙乙烯超静音排水管,热熔连接;消火栓及喷淋系统管材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DN<80,丝扣连接;DN≥80,沟槽卡箍连接;与潜水排污泵

连接的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

12.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12.1.在水泵的进、出水管上装设可曲挠橡胶接头;经常性使用的水泵基础上设置

减振装置;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

12.2.给水管流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干管流速1.0~1.2m/s,支管流速0.6~1.0m/s。

13. 节能设计:

a. 本工程所用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颜色由业主和装修设计确定。

b. 住宅卫生洁具采用下出水低水箱坐式大便器(水箱容积为6L)、台式洗脸盆。

c.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洗手盆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d. 在保证不低于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将其供水压力控制在0.2MPa 以下,超过部分设置支管减压阀。

e. 收集的雨水经过机械过滤等处理技术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进入出水池用于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景观用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达到20%。

f. 室内明装给水干管拟采用钢塑复合管,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排水管采用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室外埋地给水(包括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住宅内的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埋地用聚氯乙烯加筋管。

14.以上内容均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编写。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给水排水专业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

(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

(3)《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年版

(5)《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GBJGJ/T229-2010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36-2002

2.项目概况

郑州丁香丽景苑项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以南、丁香里路以西。地块占地面积13088m2。地块周边地块周边的城市干道科学大道、丁香里路均已建成通车,交通比较便利,地势平坦,属于二类气候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拟建场地基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1#办公楼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22384.4㎡,基底面积:1155.56㎡。本工程地上19层,地下两层为车库,建筑高度99.98m;2#住宅楼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27668.0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414.14㎡,地下建筑面积2253.88㎡,基底面积:895.89㎡。本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共270户,地下三层。建筑高度99.98m;3#商业楼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4251.73㎡,基底面积:1493.17㎡。本工程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4.5m。

3.自然条件郑州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历年极端最高温度43℃

最低温度-17.9℃

年平均相对湿度64%

年降雨量640.9mm

最大风速18-2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4m/s

全年主导风向NE风

最大积雪深度23cm

雷暴日数22.6天

4.市政给水排水管网情况:

本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从丁香里路和科学大道市政供水管网分别接入一根DN200的给水管进入地块,地块引入管上设水表及防污隔断阀,周边道路均规划头DN500的污水管网。本地块周边规格偶DN600的雨水管网,雨水除部分收集用做绿化灌溉用之外,其他重力自流排入周边雨水管网。

5.给水系统

(1)本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从丁香里路和科学大道市政供水管网分别接入一根DN200的给水管进入地块,形成环状给水管网,负责供应整个地块的建筑物室内外生活及消防用水。

(2)给水分区

为了充分利用室外市政给水管网水压,减少加压供水设备装机容量,节约供

水成本,本工程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供水。地下室至三层为低区,管道采用下行上给式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四层及以上采用二次加压给水系统,四至十一层为中区、十二至十九层为高区、中区和高区分别由恒压变频调速水泵供给。采用一户一表,住宅水表设于每层管道井内,商铺水表设于室外水表井内。

以上满足控制项4.3.1和交叉专业控制项4.6.2。 (3) 水质安全保证

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减少二次加压消耗。该地块处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 ,3层及以下采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水,既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又不至于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且由于管网压力低可以避免管网大量漏损。使用优质管材、阀门:给水支管采用给水聚丙烯管(PP-R )及管件,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排水管采用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U-PVC )及管件。采用以上管材不易生锈,基本无二次水质污染情况,且不易渗水漏水。满足控制项4.3.6。 6.雨水系统

(1) 室外雨水降雨历时5min ,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外排水形式,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为:()

858

.04

.07.163680+=t P q ,设计重现期为:10年. (2) 雨水利用、雨水减排、雨水入渗

小区内设置一套雨水利用系统,1#楼屋面雨水经过“初期径流弃留-雨水蓄水

池沉淀-消毒-雨水清水池”处理工艺后,处理后的雨水水质COD 和SS 指标应

分别不大于30mg/L 和10mg/L 。用于灌溉小区景观绿化、浇洒用水,同时起到调蓄的作用,满足一般项4.3.12。

雨水可回收利用量33.9m 3,雨水回收利用储水池有效容积25m 3,道路及绿地浇洒水量为9.56m 3/d ,满足技术措施5.7.2第5条第7款规定。

(3) 在方案拟定阶段做好了雨水径流设计,对屋顶雨水和其他非渗透地表径流雨水

进行收集、利用,商业裙房屋面采用屋顶绿化减少屋面径流,非机动车道路采用透水地面,铺设渗透性铺地材料,通过透水砖下面铺设碎石、砂砾、沙子组成的反滤层,让雨水渗入到地下去,满足一般项4.3.7。 7.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

(1) 所有洁具选用节水型洁具及节水型冲洗配件。坐便器采用大小便分档的冲洗水

箱,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 ;

(2) 小便器、蹲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脚踏式冲洗阀; (3) 公共场所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

(4) 洗脸盆等卫生器具采用陶瓷片等密封性能良好耐用的水嘴。 以上满足控制项4.3.4。 8.管网漏损控制

(1) 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工作压力不大于

产品标准标称允许的工作压力。

(2) 管道上采用零泄漏的高性能阀门,如弹性座封闸阀、偏心蝶阀、水力控制阀

等。

(3) 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

(4)对景观补水,公共卫生间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5)在保证不低于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将其供水压力控制在

0.2MPa以下,超过部分设置支管减压阀。

以上满足控制项4.3.2和4.3.3及一般项4.3.14。

9.绿化节水灌溉

本工程室外绿化灌溉用水首先考虑利用屋面收集的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节约用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有效节约室外灌溉用水。收集的雨水经过机械过滤等处理技术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进入出水池用于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景观用水。以上满足一般项项4.3.8和4.3.9。

由雨水集水池接出的管线,应将管道涂成绿色,并注明为“非饮用水”的标志。绿化取水口设带锁装置,并严禁与市政管道连接,雨水集水池补水管严禁采用淹没式浮球阀,补水管出口高与集水池溢流水位2.5倍补水管管径,满足控制项4.3.5。

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2.15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法定代表人:签名: 技术总负责人:签名: 项目总负责人:签名: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 2.1 设计依据 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6)《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 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 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 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2.2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5.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块项目.doc

5.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 块项目1 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专项说明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盐城中南世纪城4C地块 项目概况所在城市盐城市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建筑性质住宅建筑面积18.87万㎡建筑层数9/11/29/32/33 结构形式框剪/剪力墙建筑类别被动式节能水平65%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 星级标准 二星级 设计依据《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 173-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 6.85万㎡建筑占地面积 1.15万㎡总建筑面积18.87万㎡ 计容建筑面积13.69万㎡ 不计容建筑面积 5.18万㎡建筑密度16.8% 容积率 2.0 绿地率40% 机动车停车 位 1266 地下停车位1244辆 地上停车位22辆 二、绿色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设计1、场地规划符合盐城市城乡规划的要求,不会对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造成破坏。场地内无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保护区,且无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等各类文物古迹。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 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 20.《建筑幕墙》GB21086 21.《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5-133 2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 2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 24.《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筑类型:建筑功能: 项目用地面积:㎡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 建筑高度: m;建筑层数:,其中地上:层,地下:层 三、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1、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湿地的保护)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内部潜在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结果及避让措施)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避免场地内存在排放超标污染源的措施) 4.1.4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已经批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措施,以及是否对周边住宅、幼儿园、学校、老人、医 院、疗养院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 4.1.5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场地无障碍设计情况) 4.1.6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及以上的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应达到人均0.3㎡。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共㎡,人均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用地面积m2,居住人数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2;项目容积 率。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绿地面积m2,绿地率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的 绿地对公共开放(说明开放管理措施)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m2。居住建筑 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地下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例 ,地下一层面积总用地面积 比例。 4.2.4-1避免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 本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玻璃幕墙建筑,玻璃幕墙反射比。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属于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值 和夜间噪声值。 噪声测试或预测报告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场地内冬季人行区风速m/s,放大系数 ;建筑迎风背风面风压差 Pa; 过渡季、夏季活动区(是/否)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的比例为 %。 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的遮阳措施包括,遮荫面积m2,遮荫比例 % ;超 过 %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场地内设置景观水体与自然水体的面积共 m2,达到用地面积的 %。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m,轨道交通站的距离 m;场地出入口800m 范围内设有条线路的公交通站;(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4.2.9场地设置避雨防晒的走廊、雨棚。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对外开放策略。)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公共建筑说明功能类型、共享及对外开放策略。)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场地生态保护、生态补偿措施) 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1.本项目共种植乔木株,平均每100m2种植乔木 株或榕树株(居住填写);采用 垂直绿化比例为,屋顶绿化比例为(公建填写)。2.项目(是/否)采用复层绿化,(说明选用的绿化 植物及其绿化方式,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的形式及其配比)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 技术措施说明:1.本项目绿地面积共m2,有调蓄雨水功能绿地和水体面积共 m2,占绿地面积的 比例为;2.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3.(说明如何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采取 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证明材料:□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场地超过 10万m2时)或综合利用方案专项说明;□设计图纸(专业、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控制方式是:(说明控制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方式) 证明材料:□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4-2避免产生光污染——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本条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光污染限制规定。)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节能与能源利用 (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详节能设计说明部分 证明材料:□节能设计文件 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3对建筑内各耗能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集中热水等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4 采用区域供冷、集中供热的建筑应设置冷量计量装置。 5.1.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照明系统采用高效光源、附件及控制系统,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 5.1.6建筑的用电指标(负荷)不超出当地用电规划要求,并符合本省及本城市的相关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用电指标的设计值,用电指标(负荷)规划要求等)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幕墙透明部分开启面积比例(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 幅度。 5.2.4采取措施增强建筑通风、隔热效果。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屋顶绿化措施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积 %;东西外墙绿化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 积% ;住宅墙面采用浅色外饰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小于0.4)的面积达到墙面面积 % ; %以 上的窗户进行有效的外遮阳。公共建筑非空调公共空间占公共空间面积的 % ;主要功能空间(是/否)采 用电风扇;建筑东、西面外窗和幕墙(是/否)均采取外遮阳措施;玻璃幕墙、采光顶采用遮 阳措施。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5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标 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设计空调采暖系统;相对于能效限值提高(降低)幅度为。 5.2.6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 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20%。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附件3

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本)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15-86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4.《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 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9.《建筑幕墙》GB21086-2007 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1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14.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1.建设目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项目总分50.57分。 其中:①节地与室外技术:8.61分;②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10.77分; 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13.72分;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03分; ⑤室内环境质量技术:10.44分;⑥提高与创新:0分。 3.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5751.51m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50971.93m2,地下15410.9m2,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99.85m。 4.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住建筑□ 5.是否有旧建筑:有√无□ 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 规划专业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切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估计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用地现状为一块开阔地,经核实,项目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无自然水系和有价值的生态植物,室外的面设计了大量生态绿地,有效增加室外透水地面面积,补给地下水含氧量。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备用发电机尾气通过专用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较小,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不显著;垃圾收集房封闭处理,降低垃圾收集房恶臭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在垃圾收集房附近种植高大的灌木和乔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利用绿化掩蔽部分恶臭气体,进一步减少恶臭对附近居民住户产生的影响。项目餐饮业油烟废气采用静电法对油烟进行处理,预留油烟排放口,商业建筑餐饮业饮食抽油烟经过上述措施防治后,对周围环境及周围住户影响不大。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各户型的日照时间均能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规划专业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地用地。(得2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绿地面积为6787.2m2,用地面积为15751.51m2,绿地率43.1%。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得6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设计了地下室,用于人防、停车库、设备房;地下建筑面积15410.9m2,地上建筑面积50971.93m2,比率为0.302。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得5分) 技术措施说明: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过度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50%以上建筑的可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与0.5Pa。 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得3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实际了轮椅坡道,方便残疾人的进出。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得6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合理,且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了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设计了地下室停车库,同时也设计了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和活动场所。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得3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设计了商铺;商业部分和文化活动站集中设置并向中变居民开放;场地1000米范围内有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社区服务等五类公共服务设施。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自评星级:★★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编制 二○○八年十月

填表说明 1、此表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 自行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 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 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 4、在保存最终电子版本之前,请点击菜单选项中的“文件” —“打印预览”,再按Esc键退出预览,之后再行保存,以便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域内容链接。

目录 一、评价标准 (1) 二、自评总述 (2) 三、自评内容 (3)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3)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17)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1)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5) 5.5室内环境质量 (70) 5.6运营管理 (86) 四、附录 ........................................................................................................................................ I 附录一节能计算书要求................................................................................................................................... I 附录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 附录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 II 附录四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

住宅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XX住宅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策划 一项目简述 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三编制依据 四场地环境现状 五建筑专业绿色设计 六结构专业绿色设计 七给排水专业绿色设计 八暖通专业绿色设计 九电气专业绿色设计

一项目简述 XXXX。 二编制依据 1、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 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3、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4、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沪建管〔2015〕83号 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与技术组合方案 本次绿色设计策划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进行设计,通过本次绿色设计,1、使本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达到或者超过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规定的二星级★★。 本项目拟定的技术措施如下表。本策划后续篇章对于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简要措述。具体的技术措施将在本项目深化设计阶段进行落实。 标“■”为本项目所有单体均拟采用的技术措施,“□”为本项目所有单体备选的技术措施,“?”为本项目不参评项或不适用本项目的技术措施。

施工图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给水排水专业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类、□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3.节水概况 1)□利用市政再生水 2)□采用自建非传统水利用系统,非传统水源类型:□雨水、□河道水、□建筑中水。 3)□景观水景 4)□公共浴室 5)□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 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 表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 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 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市政水资源 基地内有路供水,分别引自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和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3.节水用水量 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3/a,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万立方米/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6: 注:1)用水用途应包括室外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洗车用水等。 2)当设有中水回用系统时,应增加中水原水回收量计算表和中水回用系统用水量计算表。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555-2010,表A.2-2、表A.2-3 4.节水系统设置 1)供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由市政管网压直接供水,由水池—变频水泵供水。 2)排水系统室内采用系统,室外采用系统。 5.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1)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8。 2)太阳能热水 集热板的安装位置:□屋面、□阳台、□墙面、□其他, 类型:□平板式、□真空管、□其他, 放置方向形式:□按纬度最大集热效果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热水系统:□集中、□集中-分散、□分散; 辅助加热装置:□燃气、□热泵、□电; 有效集热面积约 m2,由太阳能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例为: %;热水保 证率:;集热效率:。 3)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形式:热水来源,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 例为: %。请详述其它可再生能源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参数、系统形式等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 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 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绿色建筑目标 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 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 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 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 景照明;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 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 □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用)(定稿)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2014年11月XX日

前言 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编写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规范各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编制组依据国家和福建省相关规范标准,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借鉴相关成果和征求意见,编制完成本示范文本。 本示范文本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的汇总和完善,包括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和用能用水分项计量等具体措施和构造做法;专业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五个部分,各专业可独立使用,其中建筑及结构专业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合并编制,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按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分别编制。 本文本作为示范性通用文本,内容上涵盖绿色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所有内容,并留了开放性填空(用空格或空下划线)供具体工程填写。使用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说明和充实,选择适用的条文编入,不适用的条文不得编入,要体现工程特点,不得盲目照搬照套。 本示范文本()中所列条文编号均引自《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4。 本示范文本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随时函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188号,邮编35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示范文本编制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制负责人:林卫东黄春风 编制总协调:卢文英王淑英 编制组人员:建筑专业:梁章旋黄晓冬崔育青胡达明 结构专业:卢伟煌任彧 给排水专业:程宏伟黄文忠 暖通专业:郭筱莹肖剑仁 电气专业:林洪钟倪守雨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建筑专业工程概况简要说明 一、建筑工程概况 1.1本工程建设单位为 1.2本工程属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防水为一级。 1.3本工程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4本工程地下一层二层为住宅储藏室和配电室及设备用房;地上一至十八层为住宅;顶层为电梯机房和楼梯间及屋顶水箱间。 1.5本工程占地面积694.42㎡,地上建筑面积12498.52㎡ ,总建筑面积:13830.92㎡。 1.6项目工期:2016年3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7年10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期为2年。 二、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新政办发[2013]135号 3、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4、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5、《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2009年9月 6、《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CSUS/GBC 05-2014 7、《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001-2011)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三、场地及总平面设计: 3.1 场地规划 3.1.1 本项目场地现状为空地,场地内无需要保护的文物、湿地、基本农田等资源,场地不属于不适合建设的危险地段,没有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害物质等危险源,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并在场地内合理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3.1.2 该地块位于奇台县,西临卡拉麦里南路,南临哈密路,北临总部横六路,东临总部北四路,用地轮廓呈长方形,场地长边346米,宽边218米,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建设用地面积:56066.9㎡。 3.1.3 本工程场地无水系,场地现状较为平整,设计基本保持原有场地高程,避免对原有场地的破坏;场地内无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对于大于5年树龄或胸径大于10cm的具有一定生态价值的树木,采取移栽保护。

1#办公楼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XX市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XXXX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1#办公楼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 日期:2013年04月

目录第一篇设计依据 第二篇绿色建筑目标 第三篇工程概况 第四篇节地与室外环境 第五篇节能与能源利用 第六篇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第七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八篇室内环境质量 第九篇运营管理

第一篇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 5.《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 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2.《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13.《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15.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第二篇绿色建筑目标 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居者的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

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施工图用

附件 湖北省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附录B(施工图用)使用说明 1.在使用此模板时,设计人员仅需填写“达标简述”、“相关证明达标文件名称或编号”及“是否满足”等三方面的信息。可参照《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附录B填写。图审机构应审查各专业设计说明并在“审查是否满足”中逐条给出审查结果。 2.施工图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说明分专业编写。此模板可作为某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也可作为某专业设计说明中绿色建筑设计章节,具体有设计人员确定。如果将此模板作为设计说明中的绿色建筑章节,模板的编号格式需调整的与设计说明条款编号格式相一致。 3.策划方案表中的“地标”指《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国标”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

—2 —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 2.《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 —3 —

二、设计目标 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关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且达到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三、设计满足标准要求简述 设计满足标准要求的说明见下表 —4 —

四、设计自评 本项目满足《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中第七章适用于本项目的一般项要求,同时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节材与材 —5 —

料资源利用”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在“提高与创新”方面应用绿色建筑技术得分达到分,满足星级要求。 —6 —

绿色建筑专篇

第一章绿色建筑专篇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青海省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工程从设计阶段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等特点,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6); 2、《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63/T1340-2015); 3、《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63/T 1340-2015)。 二、设计标准 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6),绿色建筑共分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最高为三星),本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基本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一星级以上标准。本工程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 一星级标准。 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设计评价是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组成。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1、控制项 (1)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满足) (2)场地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满足) (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满足) (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满足) 2、评分项 (1)土地利用 A、节约集约利用土地。(5 分) B、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7 分) (2)室外环境 A、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3 分) B、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3 分) C、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3 分) D、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2 分) (3)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

#############项目 ############################商业,公寓 楼,地下汽车库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 二o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绿色建筑概念 二.项目概况 三.设计依据 四.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一).环境气候评估 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总体策略 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1.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 2.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 3.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室内环境质量 6.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营运管理 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一.绿色建筑概念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目标。 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造绿色建筑。 节能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布置房型,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基地北临城市主干道,西临##路,地理位置较好,周边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宅####栋,物管、社区、卫生用房,####商业,公寓楼,地下汽车库。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着眼于提高城市住宅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居住品位,满足人们新世纪人居环境的需求,尽力做到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生态、休闲、健康、时尚的高品质住宅小区。 绿色建筑星级按绿色建筑二星标识设计。 项目鸟瞰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