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偏向力实验

地球自转偏向力实验

探究地球自转偏向力的验证试验

材料:墨水、清水、地球仪

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二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

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度原地点滴一至二滴蓝墨水,你就会发现蓝色墨水流动的方向与原来红色墨水流动的方向比较发生了向右改变。同样将地球仪侧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方法进行两次演示,比较观察,可发生蓝色墨水流动的轨迹与红色墨水流动的轨道相比,向左偏转了。

再将地球仪静止平放,地轴与地平的平行,在赤道上某点滴一至二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的流动沿赤道线而行;然后在原点再滴一至二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道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道未受地球自转影响。

因此,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右偏,南半天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地球自转的意义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及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为“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活动要求是“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观测家乡所在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的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 【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由于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通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2、掌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难点: 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主要教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 主要学法: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自转的意义包括昼夜更替、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本节课选取的是地球的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对于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处理,直接按照教材的顺序。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该内容在第二课时已经讲解;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需要结合时区分布图、经线分布来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倒时差”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与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卡皮罗在每次实验后,把污水倒入水槽时发现在漏水口处形成的旋涡总按固定的方向旋转,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在水流下时他故意用手指向相反方向搅动,但手离开后旋涡又恢复原来的旋转方向。这是否与漏水口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许多不同形状的漏水口,但试验结果总是相同。他对此困惑不解,于是他到世界各地去做同样的试验,使他大为惊奇的是在南半球水流旋涡的方向与北半球刚好相反,在北半球是逆时针的而在南半球是顺时针的,在赤道附近两种情况几乎各有一半。卡皮罗喜出望外,他终于找到了结论,旋涡的方向与在地球上所处位置有关。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卡皮罗现象。 事实上,卡皮罗现象是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由于惯性引起的一种非惯性系的科里奥利力造成的。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效应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效应就是产生地转偏向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任何方向运动,都要和直线方向发生偏离,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的效应,也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地转偏向力对作为气体和流体的气流、河流、洋流等水平运动方向影响很大,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这种力是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首先发现的,称为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即地转偏向力。 地球上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具有惯性,都力图保持它初始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这种运动方向,即惯性方向,或物理方向。但由于地球自转,这种惯性方向同作为地理方向标志的经纬线方向发生了偏离。这种物体的运动方向,对地理的经纬线方向确实发生了偏向,是具体可见的;对物体运动的初始方向,却没有发生变向,而是一直按惯性方向或物理方向前进的,但却是不可见的。所以,这种变向是一种视变向,是现象而不是本质。 科里奥利力在自然界里卡皮罗现象的另一形式是龙卷风。无论是在广袤的平原还是浩瀚的大海上产生的陆龙卷和海龙卷,人们发现在北半球它们的旋转方向大多是逆时针的。在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每隔37hl15min钟摆平面作顺时针转动一周也是科里奥利力作用的结果。科里奥利力是一个重要但又容易被一般人所忽视的力。例如在北半球火车由南向北快速行驶时右边轨道上所受的压力要大些,由南向北的河流东岸受冲刷较厉害,这些现象都可用科里奥利力来解释,另外在发射远程导弹、气象预报、航海、航空中气泡水准仪的设计等方面也要考虑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

地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练习题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 A .接近7时 B .5时多 C .不到5时 D .7时多 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 B .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 .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 A .北京时间6点 B .北京的地方时6点 C .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D .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 A .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 .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 ( ) A .记载日期错了 B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 .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 D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 ) A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读右图,完成8 ~ 12题: 8.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地球自转 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9.二分日,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 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某人测得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 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 ) A .12月22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D .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1.若A 点的经度是160°E ,则E →D 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西风漂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12.若E 点经度为120°E ,那么A 点与B 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地球自转的自转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地方时的差异 地转偏向力 地球的形状 二.昼夜交替 1.地球产生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一个太阳日。 4.昼夜的分界线为晨昏线。以晨昏线为界,靠近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对太阳的为夜半球。 三.晨昏线的判断 晨线昏线的判断: ①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四.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于太阳光线垂直 4.晨线附近为日出时刻,昏线附近为日落时刻 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昼长夜长均为12小时,6时日出,18时日落。 6.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 7.晨昏线在二分日(春分与秋分)时与经线重合,晨昏线在二至日(夏至与冬至)时,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为23.5°. 8.晨昏线的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极夜最

大范围的纬度(晨昏线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互余 9.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以15°/h 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五.应用:①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②确定地方时③确定日期和节气④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⑤确定昼夜长短⑥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第四讲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 练习答案

第四讲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答案 解析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北极星在宇宙空间位置相对不变,所以人们观测a恒星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第2题,恒星视运动的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当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时,连续拍摄需要3个多小时。答案 1.D 2.B 解析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为V≈111×15×cos φ(φ为所在纬度)千米/时。该地的自转线速度为1 300~1 400千米/时,而中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为837~1 447千米/时,故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又因为图上越往北自转线速度越小,按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的规律可知,越往北纬度应越高,所以图示区域在北半球中纬度。第4题,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除了纬度之外还有海拔,在同纬度条件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答案 3.A 4.A 解析第5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海拔。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从图中可直接看出b点的海拔比c点高。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成反比;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拔成正比。答案5.B 6.D 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由图可得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约为75°E,其地方时为6:00,则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9:00。9小时后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为18:00。答案C 解析8.由图中信息可知,长城站属于西四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所属的东八区晚12个小时,所以选A。答案A 解析第9题,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AS为晨昏线,所以D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与图中左侧日期界线的经度差为45°,所以该日期界线不可能是0时经线,即左侧日期界线为180°经线,右侧日期界线即BC线为0时经线。甲地位于BC线以西45°,所以其地方时为21时。又因甲地位于0时经线以西,其所在日期应为旧的一天,即6日,所以甲地地方时为6日21时。第10题,BC线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线,B错;AS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BC线以西90°,D地是18点,AS线是昏线,A错;赤道上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西半球黑夜是115°的范围,C错;西半球白昼的范围为160°E向东过180°再向东到135°W,共65°的范围,所以东半球白昼范围115°,之比是115∶65即23∶13,D正确。答案9.C 10.D 解析第11题,在北京机场17时10分看到日落,说明该日北京昼短夜长且北京正处在昏线上,图D与上述分析相符。第12题,北京机场位于东八区,星期一的17:10时,正是罗马当地时间星期一的12:10;飞机从罗马经过18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北京,则在罗马起飞的时间为星期一的12:10减去18小时,即星期日的18:10。答案11.D12.C 解析13.深圳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

地转偏向力(实验)

地转偏向力规律验证 【实验背景】 地转偏向力是中学地理知识结构上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首次提到这一概念是在讲地球的自转的意义时涉及到,在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海洋水的运动时也有涉及到,而且,地转偏向力对后面的学习大气和海洋运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基础,若是没有理解到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规律,原理的话,这样对于后面的学习比较吃力。 作为后面知识的基础知识,地转偏向力本身也比较难懂,特别是它的作用原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若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讲解往往是不够的。所以相关的验证试验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 【实验原理】 地球是由西向东旋转的,赤道地区旋转的线速度最大,随着纬度越高,线速度越来越小,到了极点减为零。设想空气或洋流从低纬度地区移向北极:在最初,空气或洋流具有与源地相同的向东的速度;当接近极点时,地球转动线速度几乎为零,而这股空气或洋流由于惯性,仍保持着它原来的向东的速度,于是它会相对于北极转向东面。这样,即使空气以相当直的路线向极地方向前进,相对于地球,它看起来却是同时朝东偏转,即相对于空气出发时的方向向右偏转。同理,空气自极地向赤道方向移动时,空气向东的速度很小。向赤道方向移动过程中仍保持原来很小的向东的速度,而地球向东的线速度一直在增大,于是,空气相对于地球向西偏转,相对于空气的出发时的方向,也向右偏转了。在南半球同理可推出是向左偏转了。如果没有地球的旋转,风或洋流将会径直从极地流向赤道。 地转偏向力存在条件:非赤道地区对于地面拥有水平运动方向速度分量的物体地转偏向力的大小计算:f=2mvωsinφ(后附证明)m为物体质量,f为地转偏向力的大小,v为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分量,ω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sin是正弦函数,φ为物件所处的纬度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实验器材】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

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练习题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 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地球自转360°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都相等 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等 C.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 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正圆,公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叫1恒星年 B.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比远日点小 C.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 D.地球在近日点时,黑龙江省正值夏季 5.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地转偏向力对气流和水流的作用明显 C.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影响不大 D.由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向西偏转 6.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34′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 C.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 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5分钟 D.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晚于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8.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9.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寒带,南侧是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 A.南纬66.5°,西经20° B.北纬66.5°,西经20° C.南纬23.5°,东经160° D.北纬23.5°,东经160° 10.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到30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冬季更热些 B、哈尔滨的夏季更长些 C、极圈的纬度更低些 D、赤道地区平均气温更高些 读下图判断11~13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地球自转经典试题集锦---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经典试题集锦---地转偏向力 1、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2、下图为“某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则该河位于哪个半球?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北半球,甲岸 B.南半球,乙岸 C.北半球,乙岸 D.南半球,甲岸 3、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关于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 5、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A.北岸B.南岸 C.西岸 D.东岸 6、下列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A.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B.俄罗斯由南往北流的鄂毕河右岸比较陡峭,左岸大多平缓 C.远洋轮船的航线往往走弧线 D.我国许多大河的走向都是自西向东 7、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无论做什么运动的物体都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要发生偏转 C.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D.地球上做垂直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8、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去,河岸受冲刷的情况是 A.南岸受冲刷最强烈 B.都很强烈 C.右岸受侵蚀较弱D.左岸受侵蚀最强烈

地球自转知识点整理(优质参考)

地球自转 一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圆。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了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其他纬线圈都是圆 圈。 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度 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 80度 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 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 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 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W。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W和160°E分东、西半球

二自转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即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自转方向:北逆南顺。 1 自转角速度 地球本体绕通过其质心的旋转轴自西向东旋转的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一般用ω表示。全球各地的角速度约为15度/小时。 2 自转线速度 一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单位用米/秒表示。这个弧线长和地球纬线的方向是一致的。线速度的大小,和各地的地理纬度及测点的海拔高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海拔高度相同的地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两极最小。 3 自转的地理意义 1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晨昏线 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特点:晨昏线是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移动方向:自东向西,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鲁教版 课题: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计划课时:2课时 讲课人:xxx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科目:地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使学生了解晨昏线、地转偏向力等概念; b.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根据晨昏线的特点,能够判读晨昏 线; c.记住地球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方向,并会利用在学习 和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能够在不同的光照图中画出晨 昏线; b.利用左右手判别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方向,能分析河流等的 流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晨昏线和地转偏向力的学习,养成观察思考习惯; b.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加强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 1、角/线速度规律; 2、晨昏线; 3、地转偏向力 三、教学难点:晨昏线的画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板画】略 【导入】我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途经我国东部沿海海域的台风,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江河中的漩涡也是呈逆时针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板书】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板) 【教师】初中我们已经简单学习过地球的自转,知道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进行深入学习。 首先,大家先看一下课本。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主板) 【教师】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标注一下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注意:在学生标注后,教师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错误(若有,则纠正)。

地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练习题(附答案)

. . . .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 2.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B.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D.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 是:() A.北京时间6点B.北京的地方时6点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 是3月21日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 天,这是因为()A.记载日期错了B.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D.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 C D 读右图,完成8~12题: 8.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 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9.二分日,图中 A、C、D、E、F各点中,与B点 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10.某人测得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 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A.12月22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D.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1.若A点的经度是160°E,则E→D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12.若E点经度为120°E,那么A点与B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谈《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教学模式

谈《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教学模式中学地理教材兼有文科与理科的性质,但人们常把它当作文科看待,然而,新课标规定“地理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综合性,其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灵活借鉴理 科的思维方式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地理教学,下面就《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谈谈地理教学的新模式。 鲁教版高中地理中的气旋和反气旋、风带、季风环流、洋流、台风的移动路径、河岸冲刷淤积等,它们的形成过程都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虽然课标中没有强调这一原因,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探究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教师若用文科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借鉴理科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探究,形成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得到的规律,形象直观,便于记忆,理解深刻,应用自如。 一、实验探究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发现规律 新课标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师生合作,搜集相关信息”,形成规律。 1.实验探究 教师设疑:通过“空中飞行的飞机留下的‘尾巴’”设问:“尾巴”

是否总是直的?引出地转偏向力。“尾巴”是否都是向右偏的?设疑:“尾巴”是否能向左偏或不偏? 实验活动:甲同学打开一伞,乙同学在伞面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然后甲同学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再观察红墨水的流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当雨伞处于静止时,红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不会发生偏转。当甲同学抬头面视雨伞内侧,呈现顺时针运动,对乙同学来讲,雨伞为逆时针方向运动,所以红墨水在伞面运动的轨迹是向右边偏转的。同时提醒学生在用地转偏向力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时,最好能总结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2.利用图片分析总结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台风图片资料: 教师介绍台风:台风起源于热带洋面,四周空气向中心汇集,它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旋涡。引导学生思考,台风的空气旋涡运动实际上就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图1四周空气在向中心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 师生共同归纳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在北半球无论沿经线方向还是沿纬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

地球自转和公转经典练习题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地球自转360°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都相等 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等C.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正圆,公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叫1恒星年 B.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比远日点小 C.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D.地球在近日点时,黑龙江省正值夏季 5.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地转偏向力对气流和水流的作用明显 C.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影响不大 D.由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向西偏转 6.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34′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 C.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5分钟 D.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晚于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读右图判断8~12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60°E B.30°E,30°W C.0°,120°E D.0°,30°E 9.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0°,180°B.0°,150°W C.150°W,180°D.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10.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2时,16时B.14时,16时 C.18时,18时D.10时,12时 11.假若此时节气为春分,以后三个月内将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春旱现象B.巴西圣保罗昼渐长、夜渐短

2017地理等级考题解析试题和答案

2017年上海地理学业等级考试 一、选择题(20*2′=40′) 1.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区位条件是 【选项】纬度、气候、地形、水文 【答案】纬度 【分析】 (1)纬度: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纬度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小,发射精度较高。故,正确。 (2)气候:文昌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雨天多,天气条件不好。故,错误。 (3)地形:文昌的地形主要属于低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而地势平坦地区,视野开阔,更利于发射卫星。故,错误。 (4)水文与对卫星发射的影响不大。故,错误。 2.从东京机场(东九区)14时起飞,飞行3个小时到达北京,问到达北京几点? 【答案】16时 【分析】 (1)计算公式:达到(当地)时间=时差+飞行时间 (2)时差: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东九区晚一小时,为13点。加上飞行时间3小时,达到北京的区时是16点。 3.火山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岩石是 【选项】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 【答案】玄武岩 【分析】 (1)玄武岩:岩浆在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喷出岩。故,正确。 (2)花岗岩:岩浆在地下冷凝而形成的侵入岩。故,错误。 (3)石灰岩:沉积岩。故,错误。

(4)大理岩: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故,错误。 4.有雨雪等天气的是大气那一层? 【选项】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答案】对流层 【分析】 (1)成云致雨的条件:对流运动旺盛;水汽和尘埃(凝结核) (2)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旺盛。集中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故,正确。(3)中间层:满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条件,空气有对流运动。但是,水汽和尘埃较少,无法成云致雨。故,错误。 (4)平流层和热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气流平稳,没有天气现象。故,错误。 5.有东风送雨的气候是 【选项】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析】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将太平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东南季风也可以说成是偏东风。故,正确。 (2)地中海气候:冬季,西南风将大西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西南风也可以说成是偏西风。故,错误。(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到中纬西风带控制。故,错误。 (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量少。故,错误。 6.海平面上升,某沿海国要采取的措施是 【选项】4选2 (1)加速城市化进程 (2)加强城市排涝 (3)植树造林 (4)防止地面沉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理解地转偏向产生的原因、偏转规律 理解时间差异的产生,掌握相关计算 2、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自然现象自行分析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 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晨昏线的特点与判读、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时区的划分以及计算 2、难点:时间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模拟演示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地球仪、手电筒、红墨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自转的方向。【推进新课】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主阅读:P17(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提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三方面? 学生回答 小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 1、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3、产生了地方时(时间差异) (一)、昼夜更替 动动手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关闭教室里的灯管,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下列情况: 地球仪不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用地球仪模拟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

1、地球自转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现象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地球自转 2、周期: 24小时(1太阳日) 3 、意义:温度发生昼夜变化 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自主探究: 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 1、观察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关系 2、晨昏圈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如何 3、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 4、你能区分晨线与昏线吗 小结: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 1、形状: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2、移动:相当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圈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3、与光线是平行关系 4、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看 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典型例题 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并画出太阳光线 练习一: AB 为 (晨、昏)线 CD 为 (晨、昏)线 练习二: RP 为 (晨、昏)线 MS 为 (晨、昏)线 PQ 为 (晨、昏)线 SN 为 (晨、昏)线 昼夜更替 N A N s B R C D P Q

地球自转的意义

课题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二课时 一、看一看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日(23h56’4”);速度:角速度15℃,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除南、北极点)。 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不同、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约每天向东推进1°,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 产生的地理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公转产生太太直射点季节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 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同时同向运动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是23度26分) 二、猜一猜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什么地方?赤道 2、如果想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你觉得什么时间比较合适?为什么?早上地方时(时差)不同 3、看看中国地图,我国的河流为什么左岸比较平直,右岸比较弯曲?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 三、问一问 1、读图1.19,讨论画光照图时具体的要求 3、读图1.20,讨论经线与地方时、时区与区时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4、讨论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的确定 四、说一说 各小组结果展示 五、补一补 各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就其他小组的展示结果进行补充 六、做一做 1、读下图,“黄赤交角示意”,回答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 时南回归线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四季的划分 北温带的国家四季的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起点 包括的月份: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 5、五带的划分 (1)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名称:热带——有直射现象;北温带、南温带——无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三、问一问 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最北——北回归线——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最南——南回归线——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2、讨论可以表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的各种图示 3、(1)读图1.23a,讨论夏至日,北半球、南半球、赤道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赤道昼夜平分 (2)读图1.23b,讨论冬至日,北半球、南半球、赤道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赤道昼夜平分 (3)读图1.23c,讨论春分日和秋分日,北半球、南半球、赤道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全球昼夜平分 4、(1)读图1.23a,讨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北回归线最高(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读图1.23b,讨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南回归线最高(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读图1.23c,讨论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赤道最高(90°),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5、(选做)读图1.24,讨论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0°或30°,全球五带范围有何变化?变为20°热带、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变为30°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 四、说一说 各小组结果展示 五、补一补 各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就其他小组的展示结果进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