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导读 五德终始说 讨论稿

《资治通鉴》导读 五德终始说 讨论稿
《资治通鉴》导读 五德终始说 讨论稿

浅析五德终始说的缘起和发展历程

我的展示主题是:浅析五德终始说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介绍五德终始说的由来,并简要介绍它在各朝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的转型,乃至最终消亡,最后分析五德终始说的意义。

我的演讲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五德终始说的缘起、秦汉以来五德终始说的发展历程、宋代儒学复兴以降五德终始说的衰落与传统文化嬗变、最后是总结五德终始说的意义。

一、五德终始说的缘起

1.阴阳与五行合流

(1)多数学者认为,战国中期之前的阴阳五行思想是五德终始说基本的理论来源。

我们知道阴阳和五行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观念,堪称国人的思维律。

●阴阳是宇宙中创生万物的两个元素。源于生殖崇拜、祭祀与占卜以及古代历法。

侧重于对不同事物的不同属性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进行论述,

●五行观念则与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先民的图腾占卜、农业生产都存在密切关

系(冯友兰曾指出,先民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来进行农业生产,并在实际

生产逐渐认识到了五行之间所存在的生克关系)侧重于对不同事物的属性进行

甄别,并对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了归类。

这样的观念展现的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于具体的物质,从而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具化和解释。

在古希腊哲学中也有这样的观点:如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也曾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的社会状况下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2)五行的重要意义

顾颉刚曾说过:“五行是中国人宇宙信仰的核心观念。”两千多年来,其一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影响。渗透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诸多方面:政治、宗教、天文、历法、堪舆(风水)、占卜、医学、兵学等各个方面都有五行观念的影子。

2.邹衍之集大成

(1)邹衍简介

春秋战国以来,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由朴素的自然观念发展成了具有抽象意义的哲学概念。起初阴阳、五行两者是各自发展并行不悖的,随着阴阳观念有自然领域向其他领域的迁衍,五行观念所涵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阴阳五行逐步走向合流。——这为五德终始说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伴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先秦时期的阴阳家逐步将其不断集成完善并形成体

系,加之对儒、道、法、墨等学派的借鉴融合,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架构逐渐形成。而邹衍则是其集大成者。

《史记·孟荀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邹衍的文字:“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可见邹衍作为阴阳家中的集大成者,对阴阳学说有着丰富的研究和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邹子》《邹子终始》,但随着历史流传均已遗失。今天我们只能从别的著作的引文中一探邹衍的思想

而邹衍的诸多学说中,影响最大就是“五德终始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五德转移的历史,并且在五德兴衰时还会出现各种“符应”现象。

(2)五德终始说的基本理念

这一段吕氏春秋的记载,则展现了五德终始说的基本理念: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徒于土。”

——《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篇》采用当时流行的五行相胜说:五德之间是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进行转移的,且五德之间的迁衍是循环往复的。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一个循环。且当新朝代将兴之时,上天必然会显现出某德兴胜的景象,包括谶语、异象、符物、歌谣谚,这种现象就叫做“符应”。根据某一朝代由某一种德支配的原则-一套相应的政令和服饰制度。

如《吕氏春秋·应同篇》这一段描述的即是自皇帝至周朝五德的兴衰流转所产生的符应:出现大量的虫子、草木到冬天而不枯萎、金刃生于水,朱雀衔丹书的预兆,预示着王朝对应的五行德运,并且将配套沿用有关尚色和政令的制度

五德终始说的发展动力而言,表面看是自然五行之间的生克,而其实影响的决定性因素是“天命”展现了唯天命论的思想——天命是政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五行相克来表现。

(3)五德终始说在战国的盛行

战国中期以后“造帝”运动盛行,为五德终始说的形成提供了终极的理论目标——建立大一统政权。而燕昭王称“北帝”的政治活动直接促成了五德终始说的诞生在齐国大败燕国之后,燕昭王即燕王之位。燕昭王是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一即位就盘算着如何恢复燕国地位,报齐国之仇。于是他广纳贤士,不断发展本国的力量。邹衍本是齐

国人,而且在齐都临淄,是有名的稷下先生,地位相当高。但是在齐闵王灭宋之后变得专横跋扈。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的时代。邹衍看到齐闵王的昏庸残暴,选择了出走,投奔燕昭王。在燕国,邹衍受到了燕昭王的热情款待。邹衍到燕国之后,燕昭王拿着条帚,在前面为他打扫开路,并以弟子的身份就座听他讲课,又特地为他修筑碣石宫,亲自以师礼对待他。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蝎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感激知遇之恩。运用五行相胜说和五德转移的历史观为燕昭王称北帝制造舆论,证明合法性。燕国处于北方“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按照五行理论燕国应属于水德。邹衍将“五德终始说”中的新生政权设定为水德,目的就在于与燕昭王的称“北帝”运动相契合。

随后,该思想理论不断传播,对各诸侯国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周天子势力衰微,各诸侯国也极需一种理论来为他们实现政权统一(实为“篡权”)的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 战国以降,五德终始说流行于中原政权,受到此后历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苦心求索本朝承天应命的合法性。

二、秦汉以来五德终始说的发展历程

从秦汉开始,“五德终始说”就成为了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强调“奉天承运”,统治者是奉了天命,承接“五德终始”的秩序来统治人民的。

1.秦始皇对五德终始说的首次践行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尽管秉承法家思想依法治国,但是秦始皇作为一名政治家,依然需要某些宗教神学来进行政权的合法性论证。于是根据五德终始说相推,周为火德,则秦代周德,从所不胜,确认秦朝为水德。并根据水德所对应的数字一和六,作为国家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在《史记·秦本纪》这一段记载中可以体现。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旋族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日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决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

——《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是邹衍五德终始说的第一个实践者,促进了五德终始说的进一步发展。

2.汉代对五德终始说的发展

(1)而在汉代五德终始说进一步得到延续和发展。

●董仲舒——借鉴“自然天论”思想,对五德之说进行了伦理化处理,以解决儒学在

西汉遭遇的问题。

●刘向——构建起了“灾异”学说,运用到现实的政治斗争中,成为打击外戚、宦官

擅政的重要手段。

(2)汉代五德终始说的转型

汉初认为是取代秦朝水德,所以汉应是土德,此时正统观念并不强。而在汉哀帝之后,逐步认为汉朝是火德。

两个原因:

●西汉末期五德终始说出现新转变:相生说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主流。即循环变为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源于禅让说的流行,相胜说可为征伐式

的政权更迭提供依据:武力推翻前朝的暴虐统治,在手段上看是一种光明正大的行

为,都是将自己推翻前朝政权的行径放在道德高地,为新政权取得合法地位。如我

们看武王伐纣时的《牧誓》,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后世往往认为禅让是不道德的,是恃强凌弱的行径,往往难以获得合法性的认同因此相胜说不适合于禅让式的王朝,因此需要相生说来补充。也符合了儒家讲究和谐,生命可贵的理念。

●班固提出:有的朝代因为横征暴敛、篡夺政权而不具备合法性,只有存在。就是为

了否认王莽政权的合法性,那么秦王朝也不是合法的政权,将其贬为闰位。所以汉

应该是直接继承周的。

由此,五德终始说与正统论的结合首次表现在史书编纂上,成为正统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3.魏晋之后对五德终始说的发展

在东汉灭亡之后,中国又进入了混乱割据的时代,五德终始说的政治神学又进一步兴盛起来,成为很多朝代合法性的符号。特别是北朝少数民族统治者非常推崇,为了论证自己入主中原的合法性,他们纷纷请儒生帮助推算本朝感生何帝,应主何德。如《魏书·礼志一》载:

“太祖登国元年,即代王位于牛川,西向设祭,告天成礼。天兴元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立坛兆告祭天地。……事毕,诏有司定行次,正服色。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又黄星显耀,其符也。于是始从土德,数用五,服尚黄,牺

牲用自。祀天之礼用周典,以夏四月亲祀于西郊,徽帜有加焉。”

北魏主土德,是表明自己是汉王朝的继承人,魏晋都是篡权者,不能算是正统。利用自己继承汉朝的合法性巩固政权。隋唐也依旧采用五德终始说作为政权的神学依据。

三、宋代儒学复兴以降五德终始说的衰落与传统文化的嬗变

由于唐宋变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天人感应逐渐消退,道德渐渐成为正统性的标准。而唐宋以降,儒学重回中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的理性主义的观念,将儒学体系中的阴阳家非理性因素剔除出去。因此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儒学的复兴,“五德终始说”在宋代儒家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衰落。

1.正统之辨——使得五德转移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1)欧阳修《正统论》——从理论上宣告了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

欧阳修提出了“绝统论”,指出正统有时而绝:

欧阳修在正统论下篇中有下述强调:

“《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

“凡为正统之论者,皆欲相承而不绝。至其断而不属,则猥以假人而续之,是以其论曲而不通也。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

——《正统论下篇》要求从道德层面去考虑“统”之正与不正的关系。如果不符合这一标准,则被排斥于正统王朝之外。

(2)朱熹之集大成——“无统”说

“凡正统,谓周、秦、汉、晋、隋、唐……无统,谓周秦之间、秦汉之间、汉晋之间、晋隋之间、隋唐之间、五代。”

——《资治通鉴纲目凡例》可见朱熹的正统论同样是充满道德批判的,并凭借《通鉴纲目》成为了后代正统政治伦理的主导观念。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正统论与五德终始说在价值取向上的最大差异就是《正统论》强调正统的道德性,而五德终始说却重方术而非道德。

(3)宋代正统之辨的史学意义:第一次将王朝更迭由奉天承运的政治神话转变为“居天下之正”的政治伦理,特别强调了道德认同。

2.宋代“火运”论略

虽然宋儒对五德终始说进行了激烈的挞伐,揭示了五德终始说的趋于灭亡。但是这毕竟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先见之明。由于文化的惯性,宋辽金的政治家们依然重视本朝德运,并且仍将其作为阐释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1)宋初国运确立,仍是根据五德转移说进行的:受禅于周,承袭木德,奉赤帝为感生帝,符应之兆。

“景德三年夏四月,周伯星见,书瑞应也。……炎炎君德,不倾不测。……见于首夏,国家火德之应也。”

——夏竦《文庄集》(2)火神之祀的升格:

?宋太祖赵匡胤曾为周将,任宋州节度使;

?宋州所治商丘在西周即为宋国的都城;

?根据古人的天文解释,心宿与宋相对,而心宿中央的星又被成为大火、大辰。

这种天地人的冥契,引发了宋朝对火神的顶礼膜拜:对主祀大火的阏伯、荧惑的崇祀,重修火神祠,建立了一整套与火德相符的乐制。

(3)火德中微之时,借助于国运重建。北宋末年,国势衰微,有炎运衰微之说。为了重建国运,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将阏伯由“公”升格为“王”,大规模建设崇

祀火德的殿宇,荧惑之祀也更加隆重(礼部官员的记载:奉诏作大祀的13次祭

典中,关于火德的有6次),基本完成对国运的重建运动。其实越是求助于神力,

就越是凸显了国家的虚弱——不得不依靠神学从意识形态控制层面来来维护政

宋朝统治者依旧竭力依傍“五运说”喧嚣一时,而此时与南宋对峙的金朝政权也在力图利用五德转移说证明自己取代宋朝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文化惯性,五德终始学说在宋之后的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经过宋代士人的解构和建构,最终使得传统的政治文化在宋代以后逐渐陷入全面崩溃(1)谶纬、封禅、传国玺等依靠神道设教的证明政权合法性的工具伴随着五德终始说,逐渐在宋代儒学复兴和中古知识体系的分化后祛除了神圣性,虽然在

世俗观念上仍有重要影响,但已经不再具有政治号召力;

(2)元朝建立后,虽然统治者入主中原急需证明自己奉天承运的统治合法性,但是对于国家德运之说,始终未置一词。其原因主要有统治者的汉化程度不够、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了宋儒的思想启蒙,人们已经失去了对五运说的虔诚

信仰。五德转移说已经不再被当做一种政治武器了。后继的明清亦是如此。

4.五德终始说的终结

清高宗在《题大金德运图说》诗序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宣布了五德终始说的最终终结。由此,五德转移学说正式灭亡。

“五德之运,说本无稽……自汉儒始言五徳迭王,遂推三皇五帝各有所尚,后更流为谶纬,抑又惑之甚矣。夫一代之兴,皆由积徳累仁,岂遂五行之生克?而服御所尚,自当以黄为正,余非所宜。元、明制度尚黄,不侈陈五徳之王,其义甚正。本朝因之,足破汉魏以后之陋说”

四、总结部分

五德转移学说的意义

1.积极意义

刘泽华教授指出五德终始说“成功论证了王朝更迭的合法性,这种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君主政治的政治一体化,保障了全社会的君主政治认同意识的内在稳定性,从而使得君主政治得以安然地度过一次次改朝换代而长期传延下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德终始说作为一项政治工具,有力地维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权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2.消极意义:

(1)为汉代谶纬之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成为怪诞迷信之说的温床;

(2)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宣扬了命定论的理论,并把历史看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

但这个变化不是发展,而是按照五行相胜的顺序循环。这仍然是历史唯心主义——有碍于世人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 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 派人把这小吏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吏心里不服,大声 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 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 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吏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就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张乖崖就是依据这一条杀了小吏,这自然是 滥用刑法。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办事只要有恒心、 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 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 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 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 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 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 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时,日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后感一、历史的伟大与自身的渺 《资治通鉴》读后感 一、历史的伟大与自身的渺小。打开《资治通鉴》,恒河沙数般的历史人物扑面而来,其中不乏优秀精英的人,他们曾经奋斗过,曾经辉煌过,曾经壮丽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人高尚的人品、超凡的智慧、无比的才能,都叫我感慨不已,越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渺小。 人生不过几十寒暑,且不去管他能不能名垂史册,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明天更美好?我想历史上这些超凡的“成功人士”,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即使是那些奸臣小人,也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用错了方向的智慧,增加了我们的识别能力。唾骂之余,很值得吸取其教训。 二、悟道理、学方法。成功的为什么能成功?失败的为什么失败?成功的是怎样成功的?失败的是怎样失败的?解决这些疑问,也就是成败的道理和成败的方法,《资治通鉴》里面有大量的实例记载,稍加用心,不难体会到一些道理,学会一些方法。“读史使人明智”,这“智”,就是这些道理。治国的道理和经验很多人是用不到的,理解成管理的经验,就有了现实价值。而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经验,更是每个人都离不开,我们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希望自己的明天更美好,而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坐等肯定

是不行的,还是要提高自己,《资治通鉴》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例,用心去看,定然可以得到提高。 三、一些具体的感想 1、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通过读史,感觉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正确性。任何朝代的更迭,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结果。矛盾积累有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下子就达到的。 有的昏君祸乱官员,启用的小人再去祸乱百姓,这样矛盾积 累比较慢;有的如秦始皇、隋炀帝等直接数以亿人次计地征用百姓,社会矛盾积累就很快。 2、客观者胜,主观者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无 论治国、治家还是战争、为人,通过读《资治通鉴》,我觉得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能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人,绝 大多数取得了成功。而那些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的人,则绝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3、优秀文化的作用 《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每朝每代都有着和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斗争的记载,相比之下,中华文化是优秀的,而 那些游牧民族的文化要逊色很多。有一个优秀的文化做指导-- 我想这才是四大古国中只有我们中国才能把历史和文化延续到今 天的主要原因。 记载中的无论哪个民族,都仰慕中华文化,就算占了中原, 也都学习中华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先进性的如山铁证。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一)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用十九年的时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前后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时间,这本书就是把这一历史阶段的历史故事用白话文写出来,使它更加通俗易懂。书中选取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或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苏武牧羊、赤壁之战、玄武门之变等等。 我很喜欢《暮夜却金》这一篇,它讲述了一个叫杨震的人拒绝别人私下的贿赂,坚持自己的品格和修养的故事。我很喜欢杨震在故事中说的那几句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不违背道德理念,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 我真心的向大家推荐这本《资治通鉴故事》,希望你们也和我一样,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知识和道理。 资治通鉴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我喜欢的好书来读,《资治通鉴故事》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是根据我国古代有名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里的主人公司马光,他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编成这本书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内容是政治和军事,还有经济、文化方面。它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又生动地告诉人们: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资治通鉴故事》里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司马光通过敏锐的观察,形象地记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如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鸿门宴、七步诗等。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毛遂自荐》这个故事里的毛遂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公元前258年,赵国被秦国围困,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平原君要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门客一同前往,挑来挑去还差一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勇敢地推选自己,并凭着机智,威胁楚王,使得楚王答应联合抗秦,解了邯

《资治通鉴》导读答案

1.1.1已完成 1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纲目体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 B、司马迁、司马相如 C、司马相如、司马光 D、司马相如、司马懿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 我的答案:√ 1.1.2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A、北汉禁军将领 B、地方军阀 C、北汉宗室 D、后周禁军将领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 A、收夺武将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政的管控 C、鼓励武将饮酒 D、加强禁军力量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我的答案:√ 1.1.3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 A、文人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我的答案:× 1.1.4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 A、《太平广记》 B、《太平寰宇记》 C、文苑英华》 D、《太平总类》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A、《太平广记》 B、《太平御览》 C、《册府元龟》 D、《文苑英华》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为宣传宋真宗认真读书的事迹,宋代文臣编造了“苍鹤来朝”的故事。()我的答案:× 1.2.1已完成 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关于《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的关系,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资治通鉴》是《册府元龟》的续编 B、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看,《册府元龟》的编纂可以被视为是《资治通鉴》成书的铺垫 C、两部书都曾初名《历代君臣事迹》 D、两部书都致力于以史为鉴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单选题】以下关于《册府元龟》的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是一部长达千卷的大类书 B、和《太平御览》一样包罗万象 C、是宋初四大类书之一 D、编成于宋真宗时期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判断题】《册府元龟》的特点与宋真宗作为继承型君主的身份有很大联系。()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如《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作书的方法是先尽量搜集资料,将有关之事汇合在一起,称为“丛目”。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略作整理,写成“长编”,再进一步删成为“广本”。这些工作,是司马光和助手们共同作的。助手之间也有分工,大致刘攽任两汉阶段,刘恕任三国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们协助作的长编和广本,分量还相当大,最后由司马光一手笔削成书,如《唐纪》代宗以前部分,长编稿达二百多卷,最后删定为四十一卷。可见为编写这一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个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后来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将考异散入注文中,目录实际是个提纲,远比正文简略,所以一般读《通鉴》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书也就减缩为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虽然比较稳定,由于阶级社会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被统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对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时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时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到仁宗时期,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更多。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之争常常炽热到表面化,当时称为“朋党”,这种分歧,有时是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论,而多数是为了争权夺位。在对外方面,更有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广源等,在这些斗争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问题,即社会上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和边疆地区的安全问题,都迫使统治者要从各朝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司马光编这部书时,不仅重视政治和军事活动,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理论、用人、行政、礼乐、历数、习俗风气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等,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都收入这部书中,也就是以加强文官统治为归宿。本来司马光为这部书拟定的名称是“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关活动。后来宋神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写了序文,于是改称为“资治通鉴”。在书名中特别标出一个“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显了。 《资治通鉴》所取的形式称为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评论,而不是像流水帐目那样机械地排年记事。这个体裁创始于《左氏春秋》(即《左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种史书体裁。西汉以后,由于司马迁编写了《史记》,纪传体成为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编年体反落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司马光编成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才重新为世人重视,其后多用这个体裁编著史书,并由此发展出来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的成书,不仅复兴了编年体,并导致了几种新的史书体裁的产生,这在史书编纂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

资治通鉴小故事

资治通鉴小故事 【篇一:资治通鉴小故事】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 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 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 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 太史,为辅氏。 译文: 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 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 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 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 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 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二、智伯要地 原文: 智伯(智瑶)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 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 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 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 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 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 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 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译文: 智瑶向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 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 于祸患而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 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麋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大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 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贵戚擅权,嬖幸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混淆,是非颠倒,可谓乱矣。然犹绵绵不至于亡者,上则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下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涝、许邵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至有触冒斧钺,僵仆于前,而忠义奋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夫岂特数子之贤哉,亦光武、明、章之遗化也!当是之时,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则汉氏之祚犹未可量也。不幸承陵夷颓敝之余,重以桓、灵之昏虐: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于是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然州郡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八》) 【注】①遹:yù,遵循。②烝:zhēng,众多。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俗吏慢之慢:傲慢,不敬 B.乃能敦尚经术乃:却,竟然 C.上则有……之徒面引廷争引:揭发,检举 D.岂特数子之贤哉特:仅仅,只是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用来说明教化是国家“急务”的一组是(3分) ①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②足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 ③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④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 ⑤加有大功于天下⑥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风俗是天下的大事。只有圣明智慧的君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明白重视教化、匡正风俗的益处和功效。 B.在群雄蜂起、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汉光武帝却能凭一介平民之力,奋发起兵,恢复祖先的事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化的作用。 C.孝和帝以后,贵戚专权,朝政的腐败。面对混乱局势,志士仁人坚守道义,勇于赴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保证了东汉王朝不至倾覆。 D.虽然汉室衰徽,但如果有明君发奋振作,那么汉朝的福运仍然不可估量。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编年体开山祖师,读历史必读资治通鉴。虽然只是把资治通鉴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却让我感受到什么叫爱不释手。翻开每一章节,就像是在展开一幅幅千年的历史画卷,色彩艳丽,人物鲜活,让人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震撼感及醍醐灌顶般的兴奋。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的一部300多万字的编年体史书。从春秋后期战国的三家分晋开篇到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年间的历史。叙述了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1362年的历史。记录了期间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思想、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对朝代兴衰与更替做了较客观的叙述;对人性的善恶,策略的得失予以了分析和总结,成就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巨著。 《资治通鉴》叙事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精练。如郭嘉十胜十败论,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刘秀昆阳大捷,谢安东山再起,李靖大破突厥等,叙事真实生动。萧规曹随、

房谋杜断、张巡守城等故事讲得精妙绝伦。许多名言警句都出自《资治通鉴》,如,“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将”;“物极则反,器满则倾”;“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帮助理清了这段历史脉络,能放大读者的人生格局。毛泽东主席这样点评《资治通鉴》:“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本末毕俱,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钱穆称之为“帝王之书、权谋之书、生存之书”。《资治通鉴》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资治通鉴》讲述了一段千年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缩影。七雄争霸,云谲波诡;秦统六国,纵横捭阖;大汉立国,金戈铁马;三国风云,天下归晋;八王之乱,祸害四起;隋亡唐兴,中华盛世;五代十国,狼奔豕突;陈桥兵变,宋代后周。纵观中华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外患皆由内乱生,让中华儿女历尽劫难与艰辛。我们应接受惨痛的历史教训。 中华历史波澜壮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之厚重,世界绝无仅有。多读历史,就能感知历史之浩浩荡荡,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有危机意识,有家国情怀,有全局观念。一切以民族发展为已任。一切以国家利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有一书,君王宋神宗称其“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有一书,史学家王鸣盛赞其“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有一书,与司马迁所著《史记》并称“史家两司马”。此书名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然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它至上的史学地位,也不是它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名声,而是它其中纷呈,精彩,曲折的故事,如同一幅活灵活现的历史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每看完书中的一篇章,心中都会有感待发。其实我认为,《资治通鉴》本身就是一篇观后感,以史实为材料,以朝代为提纲,纵观古今,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加入了对历史的看法评判,这也是《资治通鉴》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春秋末期,晋国被称为中原霸主,大权旁落于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家势力最大。然而智家继任族长智瑶却是一个心胸狭隘,狂妄自大的人。他公然戏弄韩康子和魏桓子,甚至无故索取三家土地,最终三家分晋,晋国自此灭亡。智家原为四家中实力最强悍的,但在智瑶昏庸的领导下灭亡,令人叹惋。而智瑶昏庸的源头,便是由于他目中无人,不能宽容待人,听不进劝谏,又得罪了其他三家,以致他们联手攻打智家。一个骄傲自大的人,终会在他的自大中自取灭亡。

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得意而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应该时刻懂得谦虚,谨慎。与此同时,也应当多与有才干,有品德的人结交,不嫉贤妒能,还要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受人爱戴。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的长孙皇后、马太后。长孙皇后的贤良淑德被后世传颂。她虽贵为皇后,衣食住用行均不求奢华。她从不徇私,凡事秉公处理;她还常劝唐太宗亲近贤臣,减轻百姓徭役。长孙皇后将贤德诠释到了极致;马太后与长孙皇后相似,崇尚节俭,甚至穿粗布衣裳,直接带动了当时清明的良好风气。当年汉章帝的继位离不开马家几位舅舅的扶持,因此,继位之后,他准备封赏自己的舅舅。原本,这只是按惯例办事,但遭到马太后的严词拒绝。马太后认为,马家并无德才出众之人,没有被封赏的理由,也以免将来外戚专权。历史上因外戚专权导致王朝覆灭的例子比比皆是,马太后能看清根本,不为家族谋取私利,以国家为重,此等气魄让我惊叹之余敬佩不已。当然,我们当前很难做到长孙皇后那般端庄贤惠,也无须刻意如马太后那般布衣草席。学会大公无私,懂得知书达礼,对她们心存敬意,足矣。 《资治通鉴》中还有很多类似以上的史实,作为之后中国古代君主的必修书目,它教人勤俭节约,教人治国之道;教人如何得民心,如何用贤臣,如何除奸佞。 如果用一句话说明《资治通鉴》,那必然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资治通鉴》,那将会是:博古通今。

资治通鉴试题答案

资治通鉴试题答案 Word编辑,CTRL+F进行搜索 1.1.1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 ?B、司马迁、司马相如 ?C、司马相如、司马光 ?D、司马相如、司马懿 我的答案:A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纲目体 我的答案:B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我的答案:√得分:33. 4 分 1.1.2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 ?A、北汉禁军将领 ?B、地方军阀 ?C、北汉宗室 ?D、后周禁军将领 我的答案:D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A、收夺武将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对财政的管控 ?C、鼓励武将饮酒 ?D、加强禁军力量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我的答案:√ 1.1.3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群体结盟?()?A、文人 ?B、武将 ?C、外戚 ?D、宦官 我的答案:A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3 【判断题】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我的答案:× 1.1.4 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 ?A、《太平广记》 ?B、《太平御览》 ?C、《册府元龟》 ?D、《文苑英华》 我的答案:C 得分:33.3 分 2 【单选题】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 ?A、《太平广记》 ?B、《太平寰宇记》 ?C、《文苑英华》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一)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着,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二) 《资治通鉴》是一本编年体史书,说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

1、【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哪种史学体裁?(编年体) 2、【单选题】 “史学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光) 3、【判断题】梁启超称《资治通鉴》为“皇帝教科书”。(√) 4、【单选题】赵匡胤称帝之前是什么身份?(后周禁军将领) 5、【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属于宋太祖结束武人政治的策略?(鼓励武将饮酒) 6、【判断题】五代时期的混乱可溯源至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 7、【单选题】与之前的王朝相比,宋朝统治者在政治上更注重和哪类 群体结盟?(文人) 8、【单选题】科举制从哪个时代开始成为选拔官员最重要的途径?(宋朝) 9、【判断题】在唐朝,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官。(×) 10、【单选题】在被定名为《太平御览》之前,这部书叫什么?(《太平总类》) 11、【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不是编纂于宋太宗时期?(《文苑英华》) 12、【判断题】为宣传宋真宗认真读书的事迹,宋代文臣编造了“苍鹤来朝”的故事。(×) 13、【单选题】关于《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的关系,下列哪个描述是错误的?(《资治通鉴》是《册府元龟》的续编) 14、【单选题】以下关于《册府元龟》的哪个描述是错误的?(和《太平御览》一样包罗万象) 15、【判断题】《册府元龟》的特点与宋真宗作为继承型君主的身份有很大联系。(√) 16、【单选题】以下那个历史事件,可以在《资治通鉴》中找到?(齐桓公“尊王攘夷”) 17、【单选题】《资治通鉴》的书名是谁取的?(宋神宗) 18、【判断题】《资治通鉴》没有提到杜甫的姓名。(×)

19、【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资治通鉴》的成书背景?(当时人读不到《史记》、《汉书》) 20、【判断题】对现状的思考会影响司马光看待历史的眼光。(√) 21、【单选题】以下哪个因素不是《资治通鉴》难以独立完成的原因?(司马光对自己的史学 能力缺乏自信) 22、【单选题】以下哪部书,从司马光童年时代开始就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左氏春秋》) 23、【判断题】苏轼首先向世人讲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24、【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顺利编修《资治通鉴》的条件?(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好朋 友) 25、【单选题】以下哪一项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错误的?(《资治通鉴》前八卷的初稿 在宋仁宗时期就变编成了) 26、【判断题】《资治通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居住洛阳期间定稿的。(√) 27、【判断题】《资治通鉴》所有编修工作是从宋英宗继位以后才开始的。(×) 28、【单选题】关于《左传》和《春秋》的关系,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左传》的叙 事下限超出了《春秋》的范围) 29、【单选题】以下哪部著作不是用来解释《春秋》的?(《邺侯家传》) 30、【单选题】《左传》记载的最后一个历史事件是什么?(三家灭知伯) 31、【判断题】《左传》中提到的荀瑶是知伯的下属。(×) 32、【判断题】《春秋》三传中补充了很多历史事迹的是《公羊传》。(×) 33、【单选题】《庄子》所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描述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现象? (战国) 34、【单选题】《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介绍三家灭智伯?(为了突出对三家诸侯的批判)

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狄仁杰》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 ..,岂得不预知乎!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 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①,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初,契丹 ..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陈,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狄仁杰曰:“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奏请赦之,所亲皆止之,仁杰曰;“苟利于国,岂为身谋!”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铃卫将,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②,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如来设救,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仁杰,群臣奠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有删改) 注:①司丞光嗣:猴仁的儿子狄光嗣,任司府丞官职。②伽蓝:梵语,译为佛教寺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B.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C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D.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秦汉时始称“太庙”。太庙内只供奉本朝历代先皇。 B.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 C.契丹,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唐末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坚持原则,直言敢谏。在立储问题上,不阿附太后,最终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 B.狄仁杰公私兼顾,不避嫌忌。他举荐自己儿子为尚书郎,太后说他像祁奚一样顾念家人。 C狄仁杰不计得失,为国荐贤。他知人敢任,力排众议,请求赦免并任用契丹降将李楷固。 D.狄仁杰反对奢华,爱惜民力。武则天要建造大佛像,极力谏阻,武则天停止了这项工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孙万荣死,来降,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4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300字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300字 篇一:《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最近,学习了《孙权劝学》这一课,这一篇文章出自《资治通鉴》。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对《资治通鉴》这本书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这几天,我用心阅读了这本巨著。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所谓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这四个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资治育人意识。司马光

自己也说《资治通鉴》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读完《资治通鉴》这本书后,里面的故事让我有许多很深的体会。掩卷回首,无数人物,许多场景,总要在眼前纷然活跃,让我或是赞叹,或是鄙弃,或是激动,或是沉思,从历史事实中得到警悟的启迪,同时很自然地对此书的编辑者司马光油然而生钦佩之心。书中的人物的精神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苏武的正气,韩信忍受侮辱终于成就大事的胸怀等等。从韩信的故事中,我知道了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要不然反而自己吃亏。韩信身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最后却落得了身死家破的下场,全因没有听取正确的计谋,真是可惜。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 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我最敬佩的就是刘邦,他有怀仁之心,很会笼络人心,最终逼使项羽**、创造了拥有四百年历史的汉朝,把我国的文明又推进了一步。不过我觉得项羽太不懂得收买人心了,后来竟使旷古奇才韩信投奔了刘邦。在最后,项羽被刘邦围在乌江时,不听乌江亭长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他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然后就自刎了。这多可惜啊!项羽也是一代英雄,逃回江东之后,好好治国,还是可以反攻的,何必如此呢?

作文-历史故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历史故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阅读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复习试题二(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不是“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而是“侧面”表现。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吕蒙的小名) C.非复吴下阿蒙 ..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 【答案】D 【解析】 【详解】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意思是: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不是“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故选D。 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乃始/就学 D.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根据主谓间要停顿的原则,“蒙辞以军中多务”正确的朗读停顿为:蒙辞/以军中多务。故选B。 4.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C.非复吴下阿蒙 .. 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D.大兄 ..

[整理版]姜鹏的《资治通鉴》导读

三道问答题(根据讲的东西设置一个角度) 第一讲:背景 第二讲:开篇特点~ 第三讲:史记、资治通鉴等的叙事技巧多角度说明曹丕(人不咋的,心眼小);为什么司马光对曹丕那么没有好感还是支持曹丕不是曹植?(更能体现他的正统观) 第四讲:纪年、年号与正统之间的联系、有什么变化;司马光对于正统的辩论主要是针对谁的?(考试会考哦)范祖禹编写武则天的时候,观点与之前(司马光)有什么变化?(都有强烈的道德主义立场,范祖禹道德主义倾向更强烈;范祖禹更激进,进一步深化义理化倾向。司马光比较重视年号传递性,而范祖禹则干脆虚构武后的年号。。范祖禹通过剥夺武周政权的合法性,而表现出与司马光迥然不同的正统观) 年号与正统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年号的选择、虚构表达正统的观念。) 宋以前和以后对正统的变化 为何要维护正统 司马光对正统的辩护针对谁 范祖禹对正统的观点,与理学家的联系 第五讲:冯道的评价为什么会变化,与观念变迁有什么关系? 对冯道现象的看法,生前,五代,宋初与北宋中期的差别,从《资治通鉴》对冯道的评价,谈谈唐宋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 生前——五代——宋初——北宋中期:生前~冯道现象正常;宋初; 第六讲:对于整个故事背景要怎么理解和解析;《资治通鉴》的叙述和现实之间会存在什么差距?为什么要保留这种差距?目的在于哪里? 背景——文官体制对皇帝的约束是软性的,伊霍故事对皇帝产生硬性规范作用。 (昌邑王不一定那么坏,中间还有很多政治斗争的因素。) 司马光宁愿忽略政治斗争的因素也要努力维护霍光,就是因为司马光要通过伊霍故事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传统和政治资源,威慑皇帝。 W2333一、编纂背景 1、大背景 ●和西方一样,中国古人一直有“君权神授”的思想。到了宋朝,古人对自然的认识积累达 到了一个高峰,才慢慢从“神性”转变为“理性”。宋朝前五代战乱,梁、唐、晋、汉、周都是短命王朝,50多年换了14位皇帝。为了不重蹈覆辙,君王们开始从历史事件中借鉴,吸取教训。《资治通鉴》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 武人政治的逐步消亡与文治导向的确立: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人政权,对武将权力没有制约机制,导致“做皇帝靠抢”,“天子 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的以暴制暴的政治局面,所以907-960年间换了五个朝代,14个皇帝,证明了通过武力来干预政治的不稳定性。所以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是武人政治最小化。为了弥补武人拔除的空白,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这即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制度的发展。 ●经筵制度(对终极权力的驯化努力),教育制度(文治与教化的基础),与科举制度(基层文化势力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