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测验在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2-04-26

**[作者简介]高宇翔(1989—),男,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教师,在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摘要:绘画测验是心理学投射测验的一种,具有趣味性、便捷性、多样化、广泛性、间接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儿童绘画能力

的发展存在一定规律,许多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在绘画测验中表现出区别于普通儿童的特点。使用绘画测验作为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的辅助测验,有助于评估者了解特殊儿童当前的心理、能力发展状况,发现有关成长背景的信息,更全面地评估特殊儿童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关键词:聋校;职业教育;现状;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2)06-0019-03

(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乌鲁木齐

830011)

高宇翔

绘画测验在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指为了搞好教育教学,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如日常的观察记录、个人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生长发育史、受教育的经历等),对特殊需要儿童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出判断、解释的过程[1]。绘画测验是心理评估的方法之一,它要求被试画出相应作品,是心理学投射测验的一种,目前包括涂鸦画、自由画、动态房-树-人、家庭动态画、绘人测验、斯尔文绘画测验、绘钟测验等。

分析心理学认为,投射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绘画测验专家Margaret Naumburg 指出,绘画是无意识的窗口,可以通过解释绘画的象征意义和倾听绘画者自己对作品的解释来进行心理分析和评估[2]。个体的心理活动常常需要“通过其他活动的推测来加以解释”[3](P347),绘画测验能够帮助评估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被评估者的心理活动和能力水平。近年来,绘画测验受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在儿童和成人的心理评估中。

一、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研究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是进行儿童绘画测验的基础。皮亚杰(Piaget )认为,绘画是儿童空

间概念的特殊反映。儿童绘画可以分为空间表征、理智写实主义、视觉写实主义三大阶段[4]。空间表征阶段通常在3-4岁,这一阶段,儿童逐渐能够有序地排列物体,但是这些顺序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儿童把胳膊从头部延伸出来。4岁-7岁或8岁为理智写实主义阶段,儿童能够描绘更多细节,物体的顺序也能较好地把握,但儿童尚不能关注物体的实际形状和大小比例;儿童绘画表现出透明画法(在同一空间中描绘物体的内部和外部)、混合视点画法(一幅作品中的视角不一)、展开式画法(从俯视角度描绘三维物体,将物体侧面旋转到水平方向)等。8-12岁为视觉写实主义阶段,儿童能够表征前后、左右关系,能更准确地描绘物体的真实模样。

罗恩菲尔德(Lowenfeld )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六阶段[5](P85)。

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涂鸦包括无序乱涂、线形涂鸦和画圈,

此阶段后期,儿童可以为其作品命名。4-7岁为图式前期,出现表现人物的基本造型。7-9岁称图式期,符号表征进一步发展,儿童能够使用基底线。9-11岁为写实主义绘画期,追求描绘物体本来面貌。11-13岁为假现实主义期,儿童更注意描绘细节,更具有表现食物真实面貌的刻板性,能够画漫画。13岁后的青少年阶段为绘画发展的决定期,在兴趣或他人的鼓励下,儿童绘画表现得更复杂和细致,但许多人达不到此阶段。

马尔基奥迪(Malchiodi )认为,18个月-3岁的儿童处于涂

***第32卷第6期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12月Vol.32No.6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Dec .2012

19

鸦期。3-4岁为基本形式阶段,儿童能为涂鸦命名并根据涂鸦讲故事。4-7岁为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阶段,蝌蚪人出现,儿童尚不能注意物体的方向和事物间的联系,未出现基底线。7-9岁为视觉图式发展阶段,除表现出透明画法、展开式画法外,儿童能够通过对大小、颜色、形状等夸张来表现对物体的强调。9-10岁为写实主义阶段。10岁后部分儿童可以达到绘画的青少年期[4](P87-124)。

二、绘画测验在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的应用

(一)绘人测验

绘人测验(Draw-A-Man test,DAM),也称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Goodenough-harris Drawing Test),最初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迪纳夫(Goodenough)于1926年发表。1949年玛考文(Machove)修订绘人测验,将其重新命名为“Draw-A-Person”,并提出身体形象学说,认为绘人与冲动、焦虑、矛盾等个体特点相关。1963年美国人哈里斯再次修行了该测验。1968年美国考皮茨(Koppitz)对大量儿童绘人测验资料的研究后,发展了30项儿童发育诊断指标和38项情绪指标,1984年考皮茨将情绪指标分为冲动指标、无安全指标、焦虑指标、胆怯指标、愤怒指标五类情绪与行为类别。后来,日本人小林重雄和城户氏提出了较可行的50项评分法。1979年绘人测验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引入我国[5]。

绘人测验适用于对4-12岁儿童智力的团体、筛查测验,其常模根据北京市区6062名儿童的数据制定。该测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易操作,但郑立新、成新宁、吴宗文将绘人测验与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的测验结果比较后发现,二者结果相关系数不高,这一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相似[6]。除对儿童智力的评估外,绘人测验还可评估儿童情绪与行为、焦虑、性别角色认同、自我概念等方面。有研究表明,绘人测验在反映人格特征方面与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中国修订版一致[7]。

钟世彪等对40名8-9岁的ADHD男童绘人测验情绪指标与普通儿童对照组比较发现,两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ADHD男童在手的焦虑指标、反映社交退缩指标、反映情绪不稳定指标、其它指标和情绪指标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DHD 组儿童表现出较低的绘画技能:笔划简单幼稚,忽略细节,图像不对称,空间构图过大或过小,图像各部分比例不恰当,肢体连接部位不准确,图像不完整,画面缺乏整体感和逻辑现实感等。

庄勤、何耐灵对18名4.7-8.2岁的听力障碍儿童的绘人测验分析发现,听力障碍儿童自画像超过三个、画牙齿、流泪、画大耳朵的人数超过普通儿童对照组,且二者有显著差异。对耳朵的夸张表现出听力障碍儿童关注自身听力缺陷;画牙齿、流泪,反映其情绪体验更消极[8]。

静进等研究发现,72名学习障碍小学生在绘人测验中,五官成像、上下肢、颈等较大部位项目上的得分与普通儿童对照组得分较接近,但在头、头发、连接、手、足、脸、衣着、躯干等较精细部位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学习障碍小学生表现出细节描画或写实能力的缺陷,可能与学习障碍儿童表象能力发展迟缓、动机低下及自我意识不良等原因有关[9]。

(二)斯尔文绘画测验

斯尔文绘画测验(The Silver Drawing Test,STD)基于斯尔文(Dr.Rawley A.Silver)的假设:语言能力底下儿童的智力常常受到低估[4](P126)。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和学习障碍儿童通过绘画和其他艺术活动可能更容易表达自己。斯尔文绘画测验包括一系列任务:预测能力测验、空间概念测验等。预测能力测验包括三个分测验:测验一要求儿童在多个空杯子图案上添加代表杯中液体高度的线条,表现一杯苏打水被喝得越来越少,直到被喝完;测验二要求儿童在两个有不同倾斜程度的杯子图案上画线,表示杯中的半杯水;测验三要求儿童在画面的山坡处画一座房子,通过儿童画房子的方法可以考察其垂直概念的发展状况。空间概念测验要求画三个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圆柱体和一个小物体,从而判断儿童是否获得了长、宽、高等空间关系的能力。

目前,我国尚缺乏斯尔文测验对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案例。

(三)绘钟测验

绘钟测验即钟表绘画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最早于20世纪初出现在神经心理检测中,用于成人神经心理功能的测评。1983年,Goodglass和Kaplan系统地研究了该测验,制定了评分系统和测评方法。

该测验主要用来检测认知功能,如时间概念形成、执行功能、视-空能力等,可作为评价大脑额叶执行功能、视觉空间技能、时间概念能力和书写运动功能的测量工具。有两种常用的施测和评分方法:命令法和临摹法。命令法要求被试在空白纸上画一幅某时刻的钟表图,以反映其大脑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临摹法要求被试模画已画好的时钟,也能够反映被试的视-空结构能力。

测验对时间表达的评分包括指针比例和时间指向两个项目,对钟面构建的表达包括了八个项目,分别是:钟面构造、指针构造、象限忽略、数字平分、数字顺序、水平定位、垂直定位、数字翻转。儿童钟面构建能力一直要到12岁时才能成熟,有些儿童甚至更晚一些。

王梦龙等对绘钟测验的研究中,6-12岁的60例ADHD 儿童钟面构造、指针构造、数字平均分布、水平定位、垂直定位得分低于普通儿童对照组。研究者分析认为,ADHD儿童不能很好地抑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冲动,导致图形闭合困难或扭曲、圆圈两头接点交叉或分离、接点闭合困难;手眼协调能力差造成圆圈接点的闭合不良[10]。

黄惠梅等将绘钟测验应用于ADHD儿童进行个案研究发现,5名ADHD儿童在测试存在给予指导语提示后没有立即按照指令开始绘画,但不因对抗性行为或无法理解指令;开始绘画后注意力总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缺乏思考计划,书写动作冲动;回忆不起钟表构造;数字绕钟面逆时针方向错误且分布不均;对时间概念缺失等[11]。

20

(四)房-树-人测验

房-树-人测验(The Tree-House-Person technique)是Buck J N于1987年设计的。测验包括四个任务,前三个任务是用铅笔先后在三张白纸上画房子、树和人,第四个任务是用包括红、绿、蓝、黄等8种颜色蜡笔在同一张纸上画房、树和人。通过对细节、比例和透视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被试的人格特点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信息。

苏朝霞等使用房-树-人测验对一例情绪障碍儿童的评估发现,被试图画中的人在房子内,代表孤独;人小、不完整表现出对子我形象不满意、忧郁;头发浓重代表强烈的压抑感;画面中有篱笆,既表示与外界隔绝,其形状又体现出被试的攻击欲[15]。

三、绘画测验的特点

绘画具有趣味性、便捷性、多样化、广泛性、间接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趣味性。儿童面对的不是正规的测验量表,只要按照指导语随意画出相应主题的作品即可,测验环境较轻松,有助于消除儿童的紧张情绪,在画纸上表达真实的自我。

便捷性。绘画测验工具简单易得,准备普通纸、笔即可施测。

多样化。测验的目的较广泛,涉及智力、人格等多个方面;测验方式多样,包括家庭动态画、绘人测验、斯尔文绘画测验、绘钟测验等多种形式。

广泛性。每个儿童的绘画风格都不同,表现出的心理活动或人格特点也有差异,绘画测验提供了最少受限制的测验要求,和安全的测验氛围,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要,不仅能评估儿童能力发展状况,还能反映儿童心理活动,可以为评估后对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此外,绘画测验超越了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传统测验的内容,有利于在更广的视角下评估儿童的能力。

间接性。绘画测验不能直接反映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评估中,需要施测者根据自身经验和相关研究结果,在儿童作品中部分特殊内容的基础上,对儿童心理活动或人格特点进行推论、分析和评估,或观察儿童绘画过程中表现的行为特点、与儿童讨论其作品的相关内容后,评估儿童心理活动或人格特点。

主观性。间接性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绘画测验具有较高的主观性,难排除绘画水平等无关因素的干扰,信效度难保障。

四、讨论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基础的填答量表、操作实物、辨认图片、语言表达等是主要测验形式,如瑞文推理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等,这些标准化的测验形式较客观,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但是,这些测验为有阅读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障碍儿童的评估带来一定困难,单一地使用这些测验可能低估他们的实际能力,这些测验也不能有效反映特殊儿童的心理状态。

特殊儿童在绘画测验中往往表现出区别于普通儿童的特点,使用绘画测验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评估是可行的,那些绘画作品表现出有异于正常发展水平的特征的儿童值得关注。在掌握了儿童绘画能力发展规律后,使用绘画测验作为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中的筛查测验或辅助测验,并在测验过程中关注儿童的绘画行为表现、注意儿童作品内容的特点、与儿童进行交流讨论、发现儿童内在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了解儿童目前的心理、能力发展状况,探索儿童的潜意识、发现有关其成长背景的信息,从而更全面地进行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当前,国内使用绘画测验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的研究还比较少。绘画测验为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或心理创伤儿童等提供了方便,值得推广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修定和发展。基于绘画测验的绘画心理分析,也为特殊儿童的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韦小满.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陶琳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7).

[3]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3)[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4][美]Claire Golomb.李甦译.儿童绘画心理学——

—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韦小满.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6]郑立新,成新宁,吴宗文.绘人测验与中国——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2).

[7]钟世彪,静进,汪玲华,殷青云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绘人测验特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36).

[8]庄勤,何耐灵.聋哑儿童绘人试验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

[9]静进,黄旭,陈学彬,王琦等.学习障碍儿童认知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5).

[10]王梦龙,静进,黄旭,邹小兵等.ADHD儿童在钟表绘画测验中的执行功能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

[11]黄惠梅,王梦龙,静进,黄旭等.钟表绘画测验应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个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3).

[责任编辑高方]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