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谈育儿(全)

崔玉涛谈育儿(全)
崔玉涛谈育儿(全)

崔玉涛谈育儿(对厌奶、副食、枕秃、补钙、发烧问题汇总)

*上次讲座谈到益生菌对过敏的防治作用,有妈妈问“妈咪爱”和“培菲康”都是益生菌,可不可以像Culturelle那样天天吃,长期吃呢?崔医生说,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几乎3岁之内的孩子都有“对眼”现象,是眼睛发育不好吗?不是!其实是3岁之内孩子鼻梁低平所致。如果家长试图将孩子的鼻梁轻轻揪起,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眼睛非常正常。鼻梁低平造成的成人观察孩子时出现了视觉偏差。如果两只眼睛视物或运动出现不对称现象,应该请教眼科医生。

*肋缘轻度外翻是否就是缺钙或佝偻病的标志呢?当然仅是轻度肋缘外翻不是佝偻病的标志,更不是缺钙的迹象。人体胸、腹被膈肌所分隔。膈肌附着于倒数第二肋间内。由于婴幼儿膈肌比较僵硬,就有股力量将肋骨内拉。倒数第二肋骨被内拉,肋缘就会轻度外翻,像喇嘛花。3岁后自然变正常。以前提到过婴幼儿揪耳朵的问题。因孩子两侧内耳发育不平衡,所以感觉到耳内有东西。就如同我们刚下飞机时,感觉耳内有异物是一个道理,是因为飞机降落造成双侧内耳轻度不平衡。随着孩子长大,两侧内耳就会逐渐发育平衡。所以,3岁以内孩子不仅揪耳朵,还有晕车、怕秋千等现象

*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骨骼不断拉长(身长)是生长的重要标志。随着骨骼内钙质的不断沉着,才会逐渐拉长;骨骼逐渐拉长,钙质才可不断沉积于骨骼内。若骨密度正常,可能有骨骼生长缓慢。到目前为止,尚无婴幼儿骨密度正常值。千万不要担忧骨密度的问题,生长结果最为关键。

*眼睛的发育与婴幼儿生长发育同步。眼球形状不对称或歪斜,被认为屈光不正。婴幼儿眼睛发育过程,就是由不对称的球体逐渐变成对称球体的过程。婴幼儿不仅屈光不正,而且“近视”。出生一个月婴儿视力仅为0.1。接受这样的结果,因为婴幼儿还在发育。3岁时的检查才有可能说明问题。

*血液微量元素检测到底有何意义?人体内接受食物中的营养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主,还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超过20种。目前检测的微量元素只有5-6种。再有,通过手指取血,在挤压手指时组织液会与血液混合,造成血液稀释,结果自然会显示偏低。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2岁以前的孩子,都应以奶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2岁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

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这话是不是有点绕嘴?慢慢理解一下哈,就是吃辅食不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的意思啦)

*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

0-6个月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

6-12个月每天保证800ML奶量

12-18个月每天保证700ML奶量

18-24个月每天保证600ML奶量

*菜水、果汁都是辅食,4-6个月之内,都不要添加。

*不要让孩子长得过快,如果一个6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像9个月,家长就要小心了,过快的发育会导致日后肥胖几率增大很多。而且婴儿生长过快也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辅食的喂养启动不应早于17周(4个月),也不能晚于26周(6个月)。如果婴儿长得很好,6个月添加辅食就可以。但6-7个月以前,一定要开始添加辅食。如果到10个月还没有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今后的喂养困难。

*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也就是和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6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辅食添加时,要能扶着坐,并能用上嘴唇“清扫勺里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吸吮勺中的半固体食物。喂辅食的正确方式是:要用碗和勺喂,不要把米粉拌在奶里,用奶瓶喂。让宝宝学习咀嚼的动作。并且,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跟宝宝一起吃,让宝宝看着妈妈在嚼,“嚼”这个动作的示范非常重要,哪怕你在嚼口香糖都行,千万不能做的就是一边喂宝宝吃饭,妈妈却在聊天、分神、看电视或者做别的不相干的事情。那样很快就会发展为喂饭非常费劲。

和宝宝一起吃,或者你先吃给宝宝看,他会非常有愿望模仿你的动作。我们很多妈妈是自己不吃,先喂宝宝吃,这样的宝宝很容易就不爱吃饭了。

*说到不爱吃饭,喂饭困难的事,崔医生推荐一种“愉快饥饿疗法”,这种办法百试不爽——吃饭的时候,和宝宝一起吃,或者让宝宝看着大人愉快地进食,但如果他自己不想吃,也绝对不强迫他吃。30分钟后,收拾所有的饭菜,进餐结束。在下顿饭之前,除了清水外也不提供其他食物,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也不要让孩子看到任何食物,不要拿食物气孩子。大人和孩子一起,什么也不吃。到下顿饭,仍然是30分钟的就餐时间,大人自己愉快地吃给孩子看。很多孩子这时候就会愉快地大口吃东西了。如果还是不吃,重复上面的过程。

这个办法要全家人一起合作执行,不要有人偷着在非用餐时间给孩子喂东西吃,这样孩子在下顿用餐时间仍然不饿,还是不会好好吃饭。

*说到不要拿食物气孩子,崔医生又顺便讲到断奶——同样的道理,对于非常依赖母乳的孩子,如果要断奶,最好的办法是妈妈离开家三天,不要让孩子看到妈妈。不要妈妈拿着奶瓶喂孩子喝奶,却不给孩子母乳,这样做就是在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看,饭就在这呢,偏不给你吃!”孩子会非常生气,更加拒绝吃奶瓶的。

*鲜牛奶的推荐引用时间——在发达国家:12个月以上。在中国:因鲜奶的质量问题,推荐在2周岁以上再喝鲜奶。

*牛奶中的铁含量匮乏,而且容易引发过敏,不能做为12个月一下婴儿的主要摄入液体。

*不要认为脂肪是坏东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占55%,这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脂肪的。但注意要摄入“好”脂肪。

不要给12个月以下的婴儿饮食中加动物脂肪(不要用动物油给孩子做辅食)。

*不要认为蛋白质是好东西。蛋白质摄入过多,孩子在头2年的生长会非常快,造成肥胖基因活性强,今后肥胖的可能性增大很多倍。一周吃4个以上鸡蛋,蛋白质的摄入就会超标。

*说到鸡蛋,鸡蛋并没有大家所期望的那么多营养,在国外,无论大人小孩,都不会吃太多鸡蛋。一周2、3个足够了。

*所以,不要太在意宝宝的脂肪摄入,要注意控制的是蛋白质的过量摄入。千万不要在辅食中加入太多蛋白质。

*给宝宝做辅食,推荐使用花生油和橄榄油——但如果你的孩子对坚果过敏,就不要使用花生油了,一滴都不要用。

*最好的DHA来源在母乳中,深海鱼中也富含DHA,但要注意是否会引起孩子过敏。

*大麦,小麦,燕麦等麦类都有可能引起麸质过敏,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吃过这类食物后是否有不适应反应(比如有人吃了面就肚子疼)。

*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开始接受麸质食物,2岁后对麸质食物过敏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过早(不足3个月)添加麸质食物易于增加婴儿体内胰岛素细胞自身抗体,增加了成年后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

*说到罐装食物,有的孩子会对罐装食物中的添加剂过敏。所以在判定孩子是否对一种食物过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相关因素。如果孩子吃了一罐胡萝卜泥罐头后产生过敏现象,那一定不是对胡萝卜过敏,而是对罐头中其他的添加剂过敏了。

*讲座中仍然反复强调家庭中使用消毒剂的严重后果——消毒剂无论在地板上,衣服上,都能让孩子触摸之后通过口腔进入肠道,消毒剂在杀死肠道的有益菌群、破坏肠道屏障后,造成肠道菌群不健全,导致渗漏现象,使食物中的营养直接渗漏进血液中,导致过敏反应。(这一条我转述得还不够清楚,因为说不太清楚那么专业的医学名词,总之请大家注意不要使用消毒剂就对了。)

*如果肠道受损,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过敏现象。

*婴儿对盐具有高度敏感性,而成人并非如此。所以,绝对不要用筷子尖沾成人吃的饭菜给小婴儿尝,当孩子对咸味依赖后,就会不吃淡味的食物。但婴儿摄入钠过量,会造成血压增高。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观念:辅食中应该加盐,否则孩子缺盐,会“没劲”。实际上,盐是“氯

化钠”,而非“钠”,氯化钠有咸味,而钠没有咸味。在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足够的钠。

*在辅食添加中不要包括奶、水果。不要用“奶+米粉”,或者辅食中掺入水果的做法。

*说到给2岁以下的孩子刷牙,崔医生说,那几本不起什么根本的效果,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你基本没办法给他们真正刷干净牙齿。不如就吃完饭喝完奶,喝清水漱口来的有效。

*糖分三种: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指葡萄糖。不要给孩子喝葡萄糖,会影响孩子的血糖稳定,而血糖不稳会影响大脑发育,后果很严重。

双糖,指乳糖和蔗糖。这两种糖也尽可能少吃。理由我没记下来,现在想不起来了,总之是对孩子不好久对了:(

多糖,指淀粉类糖。糖尿病人都知道,米和面中的含糖量,那是相当的高啊,甜度,那也是相当的大啊!这种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可以为人体带来有益的营养,孩子应该吸收的是这种糖。

*在孩子的辅食中,不要加甜的调味剂。也就是做饭不要加糖,喝水也不要加糖或者用果汁兑。就喝白水就很健康。

*已经养成没甜味就不喝水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用无热卡糖来代替蔗糖过度一下,起码这样可以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过多无用的热量及龋齿。

Sugar free,无热卡糖,国外超市都有买,也有很多无热卡糖做的食物。但国内还没有卖。(我在淘宝上看到过卖,是从国外进口的——某顺注)

*12个月以内的孩子饮食中不建议加任何调味剂。一岁之后,可以适当加一点点盐。

*8个月以后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一点煮得很烂的肉类。

*酸奶什么时候给孩子喝——因为酸奶是牛奶制成的,所以在1岁以后喝比较适合。

*磨牙长出之前,孩子必须只吃糜状食物。

*防晒霜最好不给孩子用或者少用,一定要用时也只能用SPF15以下的,否者对孩子的皮肤不好。防晒霜的使用,也会阻碍孩子对维生素D的吸收。

孩子晒太阳,也不要对着阳光直射。

*说到宝宝是否可以带太阳镜,崔医生严肃指出,一定不要给孩子带太阳镜。猪妈我正抱着侥幸心理想,小猪的眼睛是米国的,应该靠谱吧?崔医生就说,包括国外生产的儿童太阳镜,99.9%都是不合格的,会给孩子造成屈光不正常!

二话不说,小猪的眼镜一定要废掉!

*绝对不可以给孩子扑粉(痱子粉)。无论大人手法多么轻,都不能避免有粉尘飞起,而且一定会被婴儿吸进肺里。这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可以选用液体粉(新安怡的液体痱子粉就不错)。

*治疗痱子,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在药店买盒“十滴水”,孩子洗澡时滴一管进澡盆就可以了。十滴水比宝宝金水好的地方在于,它本来就是内服药,即便宝宝在洗澡期间不小心喝下去一些洗澡水也没有关系的。宝宝金水绝对不可以内服的。

*3岁之内的孩子是行为教育阶段,也就是你想让他学会什么,你要亲自做给他看(从反面论证,就是你不希望他做什么,自己千万不要做,也不要让他看到身边有人这样做);

3岁之上的孩子,也是语言教育阶段,这个时候,你想让他明白什么事情或者道理,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了。

*不要给孩子喝菜水,因为中国的菜农药问题很严重,煮菜水刚好可以把农药都煮进水里。可以把青菜在水里稍微烫一下,拣出来,剁碎了喂给孩子吃。

*说道不给孩子吃味道重的食物,崔医生举例说,比如橙汁,如果是很甜很香的那种,家长最好留着自己吃。给孩子吃那些味道不太香不太甜我们觉得味道不够好的水果(大家笑,说这是亲妈吗?),因为可以保护孩子的味觉。

*全母乳的孩子是否还需要喝白水呢?可以观察孩子的尿色,如果尿色偏黄,就是体内水分少了,可以给孩子加水,如果尿是清澈无色的,就不用加水了。但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尿色,比如孩子服用过妈咪爱,那尿色肯定是黄色,和缺水无关。

*中国孩子全体补钙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即便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孩子患结石的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家长全都给孩子补钙啊!千万不要以为钙是什么好东西,补钙多了,轻的是肾结石,重的还可能在大脑心脏中造成钙化,下场很可怕。

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崔大夫的主要观点是:

1、不必过分担心孩子的缺钙问题,只要孩子发育正常,饮食合理,奶量充足,就不必杞人忧天;

2、慎给孩子检测钙元素,不要拍片测骨密度,更不要注射VD针,否则对孩子有害无益。

3、补钙,食补胜于药补。

*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米粉一定要用水冲开喝,不要用配方奶加米粉喝。配方奶要单独喝,这对营养的吸收有好处。

给4~6个月之间的孩子初期添加营养米粉时,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更喜欢米粉,会考虑用奶、

米汤、稀米粥等冲调米粉,这样做是不妥的。原因如下:

1.奶粉冲米粉的浓度太高,这浓缩的营养物会增加婴儿的胃肠和代谢负担,导致接受不良,不利吸收。

2.若用冲调好的奶粉与冲调好的米粉混合,增加了辅食总容量和喂养时间。

3.初期米粉为辅食,逐渐会过渡到主食,味道也会逐渐接近成人食品。奶粉混入米粉,与成人食品味道差距大,不利于今后接受成人食物。

如果是为了使婴儿摄入更多奶而选择用奶冲米粉,这不是上策。家长更应该踏实地寻找奶摄入不足的原因,对症纠正。

同样不推荐用果汁冲调米粉。果汁的酸甜味不是孩子今后主食的味道,用果汁冲调的米粉喂养会使孩子对今后咸味食物的兴趣降低。

对于刚开始接受辅食的婴儿,最好先用温水调制米粉。这样利于小婴儿对米粉的接受。待孩子完全能够接受米粉后,才考虑将其他食物与米粉混合。随着婴儿对辅食的逐渐接受,家长可逐渐在米粉内混入菜泥、肉汤、肉泥、蛋黄等。

用奶瓶给孩子喂养辅食

刚开始添加辅食,很多家长不免疑惑,应该继续用奶瓶喂养呢,还是换用碗和勺子喂孩子呢?给孩子添加辅食,不仅为了婴儿的营养,也为了促进婴儿的发育。有的家长在喂养辅食时仍旧选择奶瓶,这是不合适的。奶瓶喂养是通过吸吮而吞咽的过程,而碗勺喂养是通过卷舌、咀嚼然后吞咽的过程。开始辅食添加,就要开始训练婴儿的卷舌、咀嚼式吞咽,不仅为了营养,而且更是为了训练面部肌肉,为今后流利说话打好基础。用碗和勺的目的不仅在于进食方便,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行为发育。

使用勺子或杯子进行辅食喂养行为涉及几方面的变化:婴儿口腔运动的发育、接受新的食材和新的食物味道以及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全新互动。很显然,喂养食物会使婴儿躯干、肩部和颈部肌肉的稳定性和强度更好,而且使婴儿可以坐起来并控制他自己的头部位置了。这正好契合了辅食添加的目的,婴儿营养和婴儿发育。

*安抚奶嘴,不会引起牙龈变形。如果你不能接受孩子吃手指的话,那最好还是给他安抚奶嘴。吃手指是自我安慰的表现,长期会对牙龈造成不良影响,安抚奶嘴则不会,前提是不能太狂迷,1岁之后不要再使用。

*关于发烧孩子发烧了,是物理降温还是吃退烧药?为什么吃了退烧药效果却不?和崔大夫聊聊,你会更好地理解发烧,不再手忙脚乱!

目录

一、人为什么会发烧

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

三、降温关键:增加散热

四、怎么准确量体温

五、怎么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效果好

六、退烧药的药量怎么掌握

七、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

正文

一、人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是提问超过正常时的一种症状,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正常情况下,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因为天气高低而改变。天气热时,我们会出汗增加散热,这样体内温度就不会上升。天气冷是,皮肤会收缩起来,跟盔甲似地,组织体内热量散发。这种反应能使我们的体温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当体内遇到异物,如病毒细菌等,肌体就会出现免疫抵抗,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上移,基础体温增高,就出现了发烧,发烧的目的是把免疫系统全部动员起来,免疫细胞活跃起来了,杀灭病菌的力量就强。所以,发热,并不是一件坏事。

发热时,我们通常不感觉到热,而是感觉冷。因为发烧时体内要是去很多能量,所以皮肤毛孔收缩,以减少散热,使热量集中在体内,体温就能够提高。就跟我们冬天把门窗关起来,使室温提高的道理一样。

发热时,孩子的肌肉会颤抖,消耗很大,就像长跑一样,所以孩子发烧时情绪不好,因为他虽然没跑没跳,但他的肌肉在运动,以产生更多热量,使体温能够上升,所以孩子发烧时会感觉腰酸背痛。

二、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

既然发烧不是坏事,为什么又要降温?因为6岁以内孩子大脑本身不成熟,体温过高容易导致高热惊厥。高热惊厥引起的窒息、缺氧会导致大脑损伤,还有可能出现呕吐造成的窒息,把舌头咬破等情况。所以孩子烧到39°C时需要降温,因为39°C以上大脑被刺激而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孩子体温升到39°C时,即使马上吃药,药效也不会马上起作用,体温还会继续升高,所以,在孩子体温达到38.5°C时就要给他吃药,吃了药,体温会继续上升,当上升到39°C 时,药物也起作用了,这就避免了孩子出现39°C以上的高热。

三、降温关键:增加散热

有的妈妈说,用了退烧药退烧效果却不好,这有很多原因。首先,用药要想见效,体温调定点就要下移,下移后,体温要想恢复到这个基数,就要增加散热。但发烧时皮肤毛孔是收缩的,要想增加散热,就要使环境温度比躯体高,这样皮肤血管才会扩张,才能使散热增多。如果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就像铜墙铁壁,无法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所以我们不主张冷敷,不主张冰袋。冰袋会使局部血管收缩,虽然皮肤表面的温度低了,但这个温度并不代表体内的真是温度,冷敷后,肛温和口温才是孩子真实的体温。

我们常发现有的孩子皮肤温度36.5,罡温却达到39,这种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机会跟多。所以,要想使孩子退烧,除了服用退烧药,还必须创造散热的机会。老人都说孩子发烧时要给他盖大被子捂汗,其实就是靠出汗来增加散热。只不过孩子出太多汗容易出现脱水,所以现在不提倡用捂被子的方式退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室温提高,使孩子皮肤血管扩张,让他出汗,蒸发水分,体温下降就容易了。

四、怎么准确测量体温

那么怎么测体温才准确呢?腋温测量的时间太长,孩子坚持不住。肛温不好操作,孩子也不配合。测口温孩子有可能咬破,也不安全。相比较而言,枪式耳温计测量时间短,孩子容易接受,只要测量方法得当,耳温测量是很准的。

正确的耳温测量方式是:把孩子的耳朵轻轻往外拉,耳温计塞到耳洞里,使耳温计将耳腔完全封住,停一两秒后再打开开关,这时测出的体温比较准。只要有一点缝隙,测出的就不是准确的体温,因为掺杂了环境的温度

另外,测耳温时,要两只耳朵同时测,如果相同或者有0.1-0.2°C的差距,就是比较准确的体温。但如果相差1°C以上,说明孩子的一只耳朵有感染,因为很多孩子的发烧往往是中耳炎引起的,耳温高的一只耳朵因为感染造成局部温度高,这个耳温不代表体温。而孩子两只耳朵同时换中耳炎的可能很小,所以同时测2只耳朵不仅能得到准确的体温,还能发现孩子的中耳炎。

五、怎么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效果好

只要发现孩子体温超出正常,就可以给他做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最好的办法是:将家里的环境温度提高,最好能提高到28-30°C,增加散热,还有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泡热水浴,是皮肤血管扩张,热量得以散发。

虽然创造了散热的环境,但要想有效退热,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热量不可能单独从皮肤散发出来,一定要有一个载体将热量带出来,这个载体就是水分。孩子在退烧过程中,丢失最多的就是水分,因为身体要靠水分来将热量带出题为,所以孩子发烧期间,一定要给她补充水分。

很多家长都跟我讲,退烧药刚开始一两次还有用,后来就不管用了,其实这不是药不管用,而是刚开始发烧的头一两天,孩子体内还有足够的水分共散热、蒸发用,所以吃了退烧药后温度能降下来。但发烧几天后,孩子因为食欲减退,吃的比平常少,如果再不注意补充水分,

体内的水分减少,无法将热量带出体外,退烧效果自然不好。可见,退烧效果好不好,和水分补充的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所以孩子发烧时,让她多喝温水,而且最好是少量多次地喝,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开水,可以让他喝一些有味道的果汁,这时候,孩子少吃几口饭都不要紧,但水分必须足够。

六、退烧药的药量怎么掌握?

吃了退烧药退烧效果不好,除了喝水少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药量不够。给孩子用过退烧药的家长都会注意到,说明书上的用量于体重的关系中,体重的间隔是比较大的,比如10-20kg的孩子用量是一样的,但是很显然,一个10kg的孩子和一个19kg的孩子,如果服用同等量的退烧药,退烧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家长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或吃多了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给孩子的药量都很保守,以至于退烧效果不好。

所以,我们推荐孩子体重以2kg为一个变化量来用药,这样效果比较好(见下表),大家可以根据孩子体重来找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用量。这个量盒说明书上的用量相比,量稍微偏大些,可能家长会担心孩子吃过量的药有副作用。其实,表中的两类药安全性都比较高,使用量高出常规推荐量的10倍才会有毒性,也就是说,中毒剂量和有效量之间的范围很大。而吃的少了,退烧效果反而不好。

七、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

1、不要搬动孩子,因为这时他的肌肉是僵直的,搬动容易造成骨折,通常孩子高热惊厥10-20秒就停下来了,抱着孩子去医院没有意义,千万别想着这个时候让医生来帮你。

2、尽可能让孩子侧躺,因为侧躺时他的嘴角是最低位,口水和呕吐物能顺着嘴角流出来,而仰躺,嗓子和气管是最低位,如有呕吐物,容易窒息。

3、找一个硬的东西,比如勺子,塞在孩子的上下牙之间垫着,防止咬破舌头

4、孩子高热惊厥停下来后,马上带去医院检查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其中仅极少数有髋关节发育异常。生后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只是极为粗略的检查。应进行双髋关节的活动检查。存在髋关节问题时,滑动髋关节可听到“卡啦”的声音。当然早期B超检查,较为准确。孩子大些时,可进行X光检查。怀疑有问题,应该请教小儿骨科医生。

*对纯母乳喂养儿,生后15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生后2个月内)开始添加每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混合喂养根据情况酌减(每天配方粉达600-700毫升可不补充维生素D)伊可新是维生素AD合剂,其中含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可给婴儿服用。若希望只补充维生素D,可选择单一维生素D3的胶囊或滴剂。

*很多家长给孩子喂养是按绝对喂养量进行的。实际上孩子每次接受量会有一定差别。每次喂养应连续,待孩子不吃了就停止,不要分次将固定喂养量喂完。这样易造成婴儿对进食的厌恶,形成厌奶。再有,不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喂养量的横向比较。每个婴儿的进食量不同,生长是评判的最终标准。

崔玉涛谈发烧护理

崔玉涛:卫生部医疗项目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儿科高级医生,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美资)儿科主任。 以下有2个网址可以看看: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343956.html,/user/showuser.php?uid=u5002497883&tab=journal &view=single&journalid=2941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0343956.html,/doc_2560.aspx 发烧的特殊情况:幼儿急疹 @崔玉涛: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诊”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属于非常常见的常见病之一。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在此,还是建议诸位朋友,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低于38.5度、多饮水、保证大小便正常。#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幼儿急疹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3-5天发热期+3天皮疹期。此间,除了保证体温不高于38.5度,保证排尿排便正常,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没有其它有效治疗方法。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确实,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着急,也只有等待!#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很多父母寻求是否可预防幼儿急疹发生。1、幼儿急疹属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起步,3天后退热时,出皮疹,漫步全身,再持续3天消退。2、很难预防其发生。3、整个过程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损伤,也不遗留后遗问题。4、此病不属于传染病,无交叉感染。5、病毒是感染原因,不须使用抗生素。#崔玉涛谈常见病# 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所以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对高热婴儿,若不伴有明显咳嗽、腹泻等症状,同时发热24小时后,末梢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不高,千万别着急使用抗生素。只要将体温能够控制在38.5度以下,多喝水,保证正常排尿和便,高热三天热退后就会出疹。#崔玉涛谈常见病# 以下是发烧的护理。 //@崔玉涛:高热时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喝水,多排尿。千万不要给孩子捂汗。捂汗过程初期造成体内散热减少,体内温度更高,容易诱发婴幼儿发生高热惊厥;捂汗过程后期,因快速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快速丢失,虽然体温降至正常,却可引起脱水,造成体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也可出现惊厥。#崔玉涛谈常见病# 孩子高热时服用退烧药之所以效果不好,就是因为孩子体内水分不足,没有足够的水分经皮肤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如果给高热的孩子捂汗,就会强迫体内水分经皮肤丢失,导致重要脏器缺水,可能出现“脱水”现象,有可能影响重要脏器功能。“捂汗”是非常不良的退热方式。#崔玉涛谈常见病# @崔玉涛:物理降温对退烧是否有效?当然有效!但必须正确理解。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显性/不显性发汗、排尿、排便、呼吸等生理过程完成。其中皮肤是主要散热途径。皮肤血管扩张时,容易散热;收缩时,减少散热。使用冰袋或冰贴,确实可带走皮肤部分热量,但致局部皮肤血管收缩,降温效果有限。#崔玉涛谈护理# 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可通过多喝水、洗/泡热水澡、热湿敷等方式,同时建议适当提高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适当提高不可能超过体温;温度提高前提下,可适当减少穿着的衣服;环境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之三 直面小儿肠道健康 读书笔记

3.直面小儿肠道健康 一、腹泻 1.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且先期多有呕吐表现。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可见粘液、脓血,每次排便量不多。病毒性往往为稀水样、量多,易出现脱水。 2.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是食源性因素。消化不良,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偶有呕吐。过敏性腹泻,在进食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与进食明显相关。 3.病毒性腹泻治疗原则:口服补液盐预防和治疗脱水;母乳喂养添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换成无乳糖配方;益生菌辅助;有发热症状时用退热等方法对症治疗;避免使用抗生素。 4.只有大便化验确定细菌感染性腹泻,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开始使用,就应连续使用至少5-7天,再次化验正常方可停药,不能盲目停药。配合使用益生菌制剂,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不可使用止泻药。 5.腹泻后有2种情况必须看医生。一是高热、精神状况非常差、呕吐严重等;二是脱水严重,连续4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干燥,哭时没有眼泪等。 6.腹泻时,建议给宝宝喝:苹果汁、米汤(水开后,下入大米,煮10分钟关火,取米汤)、放掉气的可乐(3岁以上儿童)。 二、轮状病毒 1.症状:秋末冬初高发,发热、呕吐在先,紧接着腹泻,以水样便为主。

2.轮状病毒性肠胃炎病程5-7天,预防和治疗脱水为主,服用米汤、苹果汁或者口服补液盐。以益生菌辅助,母乳+乳糖酶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支持。 3.没必要使用抗生素。 4.预防: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大人接触小孩前要洗手,避免亲吻小孩,保持适当的呼吸道隔离。 三、小儿便秘 1.便秘不是以排便间隔为标准,而是以大便干结、排便费劲为依据。 2.便秘原因:少见原因是肠道发育问题;常见原因是食物中的纤维素不够。 3.母乳喂养发生便秘机会低,配方粉喂养容易出现便秘。 与以下情况有关 ①奶粉兑水过稠; ②配方粉中含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D,再额外补充导致的便秘; ③牛奶蛋白不耐受。 纠正: ①先添加水,后添加分,粉和水的比例严格按照奶罐说明; ②添加活性益生菌,比如鼠李糖乳酸杆菌LGG和乳双歧杆菌BB12等; ③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或服用乳果糖口服液、小麦纤维素制剂等; ④更换其他配方粉。 4.解决便秘:使用开塞露+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使用时间至少两周,然后逐渐延长使用的间隔时间,同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昨日,关于在孩子打针效果及注意事项的专题上(点击查阅?【崔玉涛谈常见病】孩子肌肉薄,扎针要慎重,效果也需酌情考虑!),宝爸妈集体回忆自家熊孩子第一次打针的趣事后,紧接着,就把关于幼儿急疹和退热药、输液的区别使用,刷上了留言榜首。的确,打针孩子痛苦,对宝爸妈来说其实也是一份煎熬,可看着孩子高烧不退,那简直就是在考研家长的最后一层心理底线,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高热的护理。我真的要奔溃了,宝贝已经无故发烧三天三夜了,一直高烧不退,毫无症状,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体温一直在38度以上甚至近40,时刻不停擦身体,还吃了好几次退烧药,可就是退不了高烧,验血也没有白细胞,不知道咋回事,睡眠也无法熟睡,一碰就醒来大哭,该怎么办?拜托了!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持续3天,高热后出皮疹,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多是孩子有生第一次发热,会导致家长到达接近崩溃的边缘。由于幼儿急疹属马后炮诊断,只要孩子发热期间无其它症状,家长只有“忍着”=等待+等待。孩子出现发热时伴随着皮疹、腹泻、剧烈咳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高热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退降的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退热药剂量不足; 2.体内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 3.孩子对此种退热剂不敏感; 4.未达到家长的希望值。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不能遏制发热。病毒感染,比如幼儿急疹,高热一般维持于三天。服用退热药几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今日,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

发热》书籍后就婴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以及退热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补充回答。什么时候考虑静脉补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几小时内体温下降,说明孩子对退热药是敏感的。几小时后,体温再度上升是发热的基本过程。如果体温越烧越高,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热。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只有进水困难时,才考虑静脉补液,但不是输抗生素。没有研究证实注射退热药物的效果优于口服退热药。体温超过38.5就要用退热药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因为体温达到38.5℃时并不意味着是最高温度,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因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这段时间内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当体温达到38.5℃时服用退热药后至少需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才会起效。退热药物起效时正好温度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成熟。常用退热药服用适宜剂量是很安全的。服用退热药的三种途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 1. 传统的口服途径,是经常推荐的途径; 2. 经肛门直肠使用栓剂。对于呕吐或对口服药物极力拒抗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3. 肌肉或静脉注射,是目前不推荐的途径。不论是口服还是直肠肛门用药,都会通过胃肠黏膜吸收入血起作用,它们对肝肾的负担一样。选退热药,成分不同,用量也不同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

价值9800元早教资料免费下载OK

价值9800元早教资料免费下载 以下资料由乐乐妈妈上传免费提供于妈妈学习,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我们会长期给大家分享一些早教资料。大家最好是加我好友或者关注我的空间! 有什么问题或者想获得更多早教资料下载可以加我QQ:124288245 1、最全巧虎宝宝早教视频(2008-2013年高清完整版) 2、《米卡成长天地》高清早教视频下载 3、冯德全早教革命资料大全【汇总】 4、爱探险朵拉全集高清视频(共104集) 5、早教胎教音乐免费下载【汇总帖】 6、《巅峰家教智慧》电子书+视频!!! 7、教宝宝学画画视频教程(全套25集) 8、宝宝不舒服,懂这些推拿就不用担心!+视频演示!! 9、《贝瓦儿歌视频大全》高清MP4版免费下载 10、布奇乐乐园高清早教视频【1-6岁全套】 11、宝宝故事大全mp3免费下载【精华帖】 12、498元冯德全爱盟幼儿园全套36DVD免费下载 13、贝瓦早教系列全套(MP4+MP3)

14、《大胡子爷爷讲故事教英语》免费下载 15、妈妈必看:一个月到三十六个月的婴幼儿抚触操(图解+视频) 16、《竹兜快乐家庭》早教视频下载(7-36月) 17、《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电子书(高清) 18、崔玉涛育儿讲堂视频(32集) 19、美国早教Baby SigningTime宝宝手语时间(32集全) 20、《小小智慧树》高清MP4全套下载(2011-2013) 21、蒙台梭利系列早教资料下载(电子书+视频) 22、七田真右脑开发训练早教资料(全套) 23、幼儿数学教学视频教程【汇总】 24、《超级育儿师》高清mp4视频下载 25、《彩色世界童话》绘本全集下载 26、《超级保姆》+《保姆119》中文版视频下载 27、唐诗三百首【儿童唱游动画版10DVD】下载 28、《鞠萍姐姐讲故事全集》MP4+MP3下载(共120集)

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

崔玉涛医生真的很厉害,不像别的很多医生,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吃药补钙打针,他总是从本质上,系统分析孩子的各种状况。免疫力其实和肠道相关,而枕秃却和缺钙无关,以下是催医生对宝宝饮食、营养方面的总结,你都知道吗?来学习吧 *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2岁以前的孩子,都应以奶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2岁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0-6个月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6-12个月每天保证800ML奶量12-18个月每天保证700ML奶量18-24个月每天保证600ML奶量。 *菜水、果汁都是辅食,4-6个月之内,都不要添加。 *不要让孩子长得过快,如果一个6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像9个月,家长就要小心了,过快的发育会导致日后肥胖几率增大很多。而且婴儿生长过快也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辅食的喂养启动不应早于17周(4个月),也不能晚于26周(6个月)。如果婴儿长得很好,6个月添加辅食就可以。但6-7个月以前,一定要开始添加辅食。如果到10个月还没有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今后的喂养困难。 *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也就是和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宝宝发烧攻略

宝宝发烧全攻略(图) 新浪育儿我有话说(104人参与) 宝宝生病爸爸妈妈着急,而发烧又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宝宝发烧的全攻略: 一、怎样判断宝宝发烧了? 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小儿哭闹、吃奶、运动后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但一般不会升得太高,多为37.5℃~38.0℃之间。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回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 如果孩子出现怕冷,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浅而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且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俗称发烧。 进一步划分为: 37.3℃~38℃为低度发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1℃为高热 超过41℃为超高热。 二、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平时提及的体温,指的是体表温度。为能较准确反映体内温度,通常测量体表温度可通过外耳道测温;或通过腋窝测温。当体温>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而口腔内、肛门内温度更接近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稍高于体表温度,所以口温或肛温超过39℃就要给孩子降温。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太纠结哪种体温计更加准确。实际上,测量方式决定体温计的准确程度。若测定腋温,腋窝必须形成封闭小空间,将体温表置于小空间内可获得准确体温。若使用耳温计,探头必须将外耳道完全封闭,才能获得准确耳温。肛温测定较准确是因为密闭性好,但不方便常规家中使用。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兼顾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为简易的方式还是建议使用耳温枪式温度计。测量前,家长轻轻向外拉直耳廓,将体温枪全部阻塞外耳道,再开启测量。如果测量温度超过38.5℃,就要给孩子降温。 三、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降温 1、退热原则:

崔玉涛谈孩子发烧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很担心孩子发热(即发烧),所以,退热剂自然成为家中的常备药。感觉孩子有点发热就立即用退热剂,恨不得一下子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这是不少家长对付孩子发热的办法。小明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明是个3岁的小男孩,这天妈妈带着他来看病。小明妈妈告诉我,孩子已咳嗽将近一周,而且偶尔会咳出痰来,希望我在为孩子做完检查后,确定孩子的病情是不是严重,是不是患有肺炎。经过仔细检查,除孩子的嗓子有些红肿外,肺部及心脏等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小明妈妈问:为什么病情不重,咳嗽却持续了一周? 为了解释她的问题,我从头仔细了解了孩子得病的过程。原来,上周日全家到郊区游玩时,突然下起了雨,小明可能有些着凉。当天晚上就出现了低热,体温为37.7℃。根据以往的经验,妈妈给小明服用了退热药物。先后服用两次,小明体温恢复正常。发热的第三天,小明出现轻声咳嗽。小明妈妈觉得轻微咳嗽无关紧要,所以就没有带孩子看医生,也没有给孩子服药。现因咳嗽已近一周,虽无明显加重,但小明妈妈认为咳嗽时间确实不短了,应带孩子来看看医生,所以今天前来就诊。 经过这一番病史的询问和检查,我确定小明患的只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是由于上感所致,是上感的后期表现,服用少许药物即可痊愈。 在解释病情的同时,我告诉小明妈妈,过早或不适当地使用退热剂,有可能遏制了发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疾病的过程。要知道,发热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益处的。 小明妈妈疑惑不解:发热并不全坏? 通常把体温异常升高称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常见的病理现象,人体患很多疾病时都会伴有发热,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出现。 那么,发热对人体利弊到底是哪些呢? 发热: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抵抗一些致病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产生对抗细菌的抗体; ●增强人体白细胞内消除毒素的酶活力; ●增强肝脏对毒素的解毒作用。 发热:毁坏人体健康的蛀虫 发热当然也会损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高热持续过久,会造成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调节功能失常。 ●高热会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状态。婴幼儿表现更为突出。 大脑皮层过度兴奋: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惊厥; 大脑皮层高度抑制:谵语、昏睡、昏迷等。 ●影响人体消化功能。 胃肠道运动缓慢: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婴儿过敏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我整理了崔玉涛医生写关于婴儿过敏的各种情况介绍的总结帖(多图) 1、人体纠正致敏,一定比纠正过敏要容易。(所以啊,新妈妈们,孩子不要过早辅食,或急于添加易过敏的食物) 2、人体内过敏状况会随时间,要么越来越重;要么越来越轻。暂停进食过敏原,就是诱导越来越轻的过程。(一旦过敏了,查找过敏源,并尽量与过敏源隔离) 3、过敏孩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食物种类?从过敏角度上讲,应该 选择不会引起过敏的食物;从营养角度上讲,应该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两者必须兼顾,才可能在保证孩子营养的同时,有效躲避过敏原,再加上适当治疗,坚持6个月,就很有可能摆脱过敏的困扰。 4、过敏分两个阶段,初期是致敏。若未进食过鸡蛋,直接接种麻风二联疫苗,不可 能出现明显过敏反应。比如已经对鸡蛋过敏,再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就有可能出现急性全身过敏反应。(所以啊,不要急于添加那些易过敏的食物,自找麻烦,一旦过敏过了,下次遇到就有可能出现急性反应)当孩子出现过敏表现,回避一种食物或避开一种环境条件后,过敏好转即为“回避”阳性。当再次食入这种食物或接触这种环境,过敏再度出现,就是“激发”阳性。如果回避时间较长,超过3-6个月,婴幼儿体内对于过敏的“记忆”很可能减退,再次食入或接触,有可能不再过敏,这是“耐受”。 5、过敏属环境介导性疾病,不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现在大环境、小环境越来越趋 于无菌状况,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造成体内过敏状况。现环境污染严重,并不是细菌泛滥,不应用消毒剂抵御环境污染。消毒剂滥用本身可加重环境污染。 6、没有研究表明羊奶粉比牛奶粉具有低敏性。在预防过敏方面,推荐纯母乳喂养或 部分水解配方;在治疗牛奶蛋白方面,必须使用深度水解蛋白或氨基酸配方粉。活益生菌可利于预防和治疗过敏。纯母乳直接喂养是活益生菌提供的最佳方式,母乳喂养过程是有菌喂养过程。 7、湿疹是一种皮肤变化,对婴幼儿来说常为过敏所致。反复出现湿疹,更应考虑与 过敏有关。如果过敏原没有解除,就会反复刺激人体出现过敏现象,当然就会反复出现湿疹。“湿、热”会使湿疹加重,但湿热不是引起湿疹的原因。对婴幼儿来说引起湿疹的原因主要与食物不耐受有关。较轻湿疹,正常状况下与皮肤颜色相同,只表面粗糙,此时皮肤已变薄。遇到湿热时,湿疹部位显现发红。洗澡才真实地了解湿疹的范围。湿热不是湿疹的原因。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5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5:小儿营养与辅食添加 1、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少量,简单 给孩子添加辅食要一种一种的添加,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单一到混合。 2、小儿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不要盐和食糖 3、婴儿的主食是母乳和配方奶;婴儿的辅食是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 4、1岁半之前保持一定奶量可以奠定婴幼儿生长的食物基础 5、1岁之前每天奶量600-800 一岁到一岁半400-600 6、孩子1岁都要把其他的食物混在米粉中给孩子喂养,这样还可以避免多种味道给孩子的 不同刺激引起的孩子挑食,减少未来出现不良饮食习惯的可能 7、应该在母乳喂养前喂养米粉,先喂辅食,然后喂奶,让孩子一次吃饱,少量多餐不仅会 影响孩子的食欲,而且影响消化。辅食添加为一天2次。饱的体验,不仅可以满足心理需求,而且可以促进肠胃功能发育。 8、孩子加了辅食,奶不能不以前少,只是在奶前加入辅食。 9、吃多了不限制,吃少了不强制 10、家长要把握一个原则,即使进食正常的孩子,每次进食也可能有20%的偏差,每天 进食也可能有40%的偏差 11、3岁幼儿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 12、在磨牙萌出之前,还是不能给孩子添加含有小块状的食物 13、在给孩子喂糊状食物时,大人要夸张的咀嚼,可以吃口香糖。孩子才会意识到要先 咀嚼后吞咽。一定要进行表演式的咀嚼。 14、1岁后加鲜牛奶及制品,带壳的海鲜,花生和干果,大豆和蛋清,每种食物添加都 要观察满3天, 15、添加固体食物要在10个月前引入 16、喂饭时,大人的语言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诱导孩子分心, 17、吃干果一定要研碎,防止呛入气管 18、1岁之内禁食果冻和豆腐 19、碗和勺子的颜色一定要鲜亮,如绿碗和红勺子 20、1-1、5岁。辅食和奶是1:1 21、

崔玉涛谈育儿常见问题

平卧、俯卧或侧卧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可能压迫心脏等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因心脏位于胸廓中间,不会因姿势而导致受压。大多数人之所以适应于平卧与平时习惯有关。对于以平卧为休息姿势的人来说,俯卧或侧卧出现呼吸、心率增快是因为肌肉不适应,相对负荷增加所致。 仅夜间咳嗽,说明问题不是出自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应是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出现炎症,咳嗽应该24小时都可出现,而且白天相对重些。仅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咳嗽应是鼻咽分泌物在平躺时倒流,刺激咽喉而引发咳嗽。应看耳鼻喉科,确定原因,采取对应治疗。仅服止咳药肯定不会见效 耳朵里有响声,不伴疼痛,很可能是耳石所致。若是耳石,可先滴软化耳石的滴耳液3-5天,然后到医院取出已软化耳石。否则取耳石过程会非常疼痛。耳石的形成,与耳道正常分泌物有关,也与曾经的耳部感染有关。经常取出的耳石为深褐色,是脓血性分泌物的干痂,说明孩子曾经患过中耳炎。 婴儿满脸的粟粒状皮疹应是热疹。虽说脸部的热疹多与环境温度较高、穿盖过多有关,实际上小婴儿面部热疹多与母乳喂养有关。母乳喂养期间婴儿面部与妈妈乳房接触过程中妈妈的汗渍会落于婴儿脸部。若每次喂养后妈妈能用柔软的干布轻蘸婴儿脸部,去除留下的汗渍,可减少脸部出现热疹的机会。 孩子体重长得是否偏慢不是与其他孩子比较,也不是用某一次测定值与正常值比较,而应观察从出生开始,多次体重测量值在生长曲线中形成的轨迹。对6个月婴儿应考虑添加辅食,不是添加了配方粉就能解决生长缓慢的问题。添加配方粉出现过敏,应换为深度水解配方,不是不同品牌间的尝试。 大人不要刻意扶着孩子走路。孩子的走路过程应该是从坐着到扶着站,再到扶着走,最后就会自己行走。特别是孩子不能全脚掌着地时,更不能扶着走,否则对双足、双腿发育不利。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去干预孩子的大运动发育。孩子的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婴儿的腿纹不对称,其中仅极少数有髋关节发育异常。生后检查双腿是否等长,只是极为粗略的检查。应进行双髋关节的活动检查。存在髋关节问题时,滑动髋关节可听到“卡啦”的声音。当然早期B超检查,较为准确。孩子大些时,可进行X光检查。怀疑有问题,应该请教小儿骨科医生。 孩子出牙有着自身的规律,牙齿生长的速度也是因人而异。家长不要以固定模式衡量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更不要因此就与“缺”什么元素挂钩。保证均衡营养——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适宜辅食添加,就可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对于1岁的婴儿,我建议3-4次奶喂养+2次辅食。 只要会叫“爸爸”就说明孩子会说话,当然也可间接说明孩子听力没有问题,或者没有大问题。之所以,孩子说话字数少,多是因为照顾过于周到,过于准确地理解孩子的行为语言,及时满足,致使孩子对于说话的重要性没有重视。适当削弱对行为语言的理解,可促进孩子多说话。

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

小儿发烧的辨证与护理 小儿发烧后需要辩证处理,不能针对温度想办法降温。发烧的外因有因食、因寒、因热,除了外因,也有纯粹内因的发烧,即生理性发烧。经验来说,因伤食(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因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小儿发烧只要对症处理,两三天内都应能看到好转,如果没好转而且小孩状况不好,应及时就医。 积食发烧 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大便不通或臭或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详情见小儿积食辨证与处理。确诊积食发烧后建议的中成药是四磨汤口服液,并且推拿帮助排便: 用点力顺时针揉腹10分钟。下七节骨10分钟。揉腹一天可以很多次。 推下七节骨,就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推命门(肚脐正对面)至尾骨端(长强)成连成的一直线。 位置不需要太准确,关键是用力往下推 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消食导滞的药不是退烧药,是帮助排积食的,积食排了才会退烧,没排完就会反复烧,所以可推拿帮助排便。经常有妈妈以为中途退烧是好了,就恢复饮食又吃肉或水果,然后就会烧的更厉害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详见下文。 述:我用了一些推拿发汗还是不出汗 评:积食发烧不能发汗,发汗也没用,可能暂时温度降低,但发汗是不对的 受寒发烧 一般来说小儿排除积食发烧就是受寒发烧。积食发烧一般没有伴随感冒症状,但也不绝对。受寒发烧一般伴随感冒症状,即鼻涕鼻塞咳嗽,受寒比较严重的,小孩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后背发凉、要多盖或多穿,大点的小孩会自己说冷。如果小孩发烧怕冷,那一般就是受寒发烧,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热,就是睡觉不喜欢盖,那可能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如果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种情况可用小柴胡颗粒。 受寒发烧容易高烧。如果确认受寒发烧,则 所有帮助祛寒和出汗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帮助退烧。 如果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就不用处理。

家长常见问题疑难与解答

家访时家长提出的问题 家长常见问题疑难解答 生活方面 1、我的孩子每天放学就说:饿了饿了,是不是园里的伙食不好,孩子天天吃不饱啊? (1)我们幼儿园的伙食是跟据幼儿成长需求进行科学膳食的,我们园门口有一周食谱的记录,一周没有重样的,您明天接孩子可以留意一下哦! (2)宝宝每天中午都吃得很好,下午起床还有一餐,下午我们有一节主课和一节活动课,说明孩子真正活动了,饿了晚上胃口也很好,有利于孩子长身体哦!XX妈妈,你现在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孩子现在不怎么挑食了啊!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的,如果中午吃饱了下午不活动,晚上一点食欲都没有;但是如果下午工作特别充实,是不是就饿的快啊! (3)如果您真的担心孩子吃饭问题啊,随便哪天中午您可以来园里看看孩子吃饭的状况不就放心了吗?家长我们随时欢迎你哦! 2、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了,不敢和生人说话,这长大以后怎么办啊? 是这样的家长,孩子刚进来的时候的确有点内向,这是正常的我们大人到一个陌生环境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呢?更何况孩子啊!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慢慢熟悉会有所改变的,我记得上次小作业你还写到了孩子最近变化很大的,是因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结合孩子的性格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我就发现了您家的宝宝多鼓励,宝宝自信了,上课回答问题声音都大很多的! 3、老师经常换,能不能不要更换的太频繁了? (1)家长这一点请您原谅,我是幼儿园的园长,老师是我园最重要的财富,因此老师的质量、稳定性是我很重视的!每一位老师,甚至是厨房里的阿姨都是我在众多应聘者中经过严格审核留下来的;我爱每一个老师,但是老师在工作中的能否真正爱孩子、关心孩子,这一点才是衡量咱们老师工作最重要的指标;(2)因此,您是不是也能感觉到,我非常注重和家长的交流,通过交流来完善咱们的老师啊!同时老师们的离开有的是生宝宝、有的是----,这位老师工作很负责任,生完宝宝过一年还会回来的。 4、车接送的能不能准点或者早一点接晚一点送啊? (1)这一块我们尽量按照时间来接孩子,同时这也需要大家的配合,提前一两分钟把孩子送到等车的地方,也可以节约一点时间啊! (2)早一点接晚一点送:是这样的家长我们园的时间已经比别的园晚了半个小时了,有的家长恰巧和你相

崔玉涛谈婴儿喂养

首先确定一下便秘的定义: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的现象。不能将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便性 状正常的情况称为便秘。再有,多喝水只能多排尿,不能解决便秘问题。还有,给小婴儿 喝梨水是不可接受的方法。如果真是便秘,应该咨询医生,排除肠道结构问题,再进行饮 食调整,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液 为何非要给婴儿“喝水”呢?不论母乳,还是配方粉,其中含水量达80-90%。也就是说,奶喂养期间,只要进食正常,不应单独给孩子“喝水”。再有,观察孩子排尿的颜色,只要是 无色或淡黄色,就说明孩子体内不缺水。孩子拒绝喝水,就说明孩子不需要额外水分。不 要天天为喝水、补钙能而努力 牙齿萌出的顺序并不一定是成双成对,很多都是单个萌出,也会跳着萌出。为此,家长不 必担心,更不要认为是缺营养素或疾病所致。出牙后,应该开始给婴儿清洁牙齿,可用指 套牙刷等方法。孩子不仅出牙顺序没有一定之规,出牙时间也有各自的特点。不要互相比较,不放心时可咨询牙科医生 湿疹的治疗有两大方面:1、轻症湿疹可用润肤露/霜;重些可用一些药物成份的外用药或 洗剂等;对红肿、渗水、裂口等非常严重状况,必须用外用激素+抗生素药膏,直至皮肤 表面愈合。外用激素对婴儿发育没有影响,不要担忧,遵照医嘱使用即可。2、很多婴儿 湿疹原因为过敏,应积极寻找过敏原。 对纯母乳喂养儿,生后15天(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生后2个月内)开始添加每日400国际 单位的维生素D。混合喂养根据情况酌减(每天配方粉达600-700毫升可不补充维生素D)伊可新是维生素AD合剂,其中含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可给婴儿服用。若希望只补充 维生素D,可选择单一维生素D3的胶囊或滴剂。 安抚奶嘴会影响牙齿和嘴形发育吗?这是经常被问及的问题。吸吮是婴幼儿先天性反射, 出生即会,但吃手和吸安抚奶嘴是婴幼儿自我安慰的表现,很难轻易阻止和戒断。为此, 对于频繁吃手的婴儿,应鼓励吸吮安抚奶嘴。安抚奶嘴的外部的圆片可有效拮抗频繁吸吮 可能造成的牙齿和嘴形的异常。 现维生素D制剂有多种剂型和包装。有维生素AD合剂;纯维生素D制剂;含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有胶囊的,片剂的,滴剂的。至于滴剂,有1毫升;有两滴;也有一滴就含 400国际单位的。为此,选择维生素D是一定要弄清楚。纯母乳喂养儿每天需补400国际单位,切忌过量。超过1000单位可能出现中毒。 “五联苗”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嗜血流感杆菌。可代替一类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外加二类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 趴着既可做为婴儿大运动(爬、坐、站、走)的前提,又可促进精细运动发育,因趴着可 促进婴儿尽早张手,而不是握拳。张手是手部精细运动发育的起点。鼓励多趴很重要,但 不要强迫。多给趴着的机会,根据孩子的接受度尽可能时间长、次数多。但没有规定每天 必须几次和每次必须多长时间。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 体重是婴幼儿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它是反映婴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3千克左右,出生前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增加20—30克。出生后第一年是体重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内,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三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九个月体重的增加,并非一个匀速增长过程。1岁以后孩子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慢,但在1-2岁内,体重仍然呈稳步增长,一年平均增长2.5千克左右。 婴幼儿乃至成人,体重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小,受营养、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疾病时体重会迅速下降,好转后又快速回升。对婴儿来说体重与喂养关系很大。(关于喂养与体重的关系,请参考《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5:小儿营养与辅食添加》。) 孩子体重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且增长速度不可能以“绝对增长克数”衡量,所以要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如果体重偏离同龄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了,要寻找原因。在此提醒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测量体重,按照体重曲线图分析宝宝体重增长情况,这是检测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

重要途径。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要引起重视。 婴幼儿身高增长规律 身高(身长)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身高(身长)有其增长规律,婴儿诞生时身长50cm左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25cm,为生长第一高峰;随后身长(身高)增加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前3个月的身长(身高)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身长(身高)的增长。也就是说,婴幼儿的身长(身高)发育同样也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 此外,不同时期身高的增长还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孩子生长的快慢不是与其他人比较,而是应该借助生长曲线与孩子过去相比。选择儿童生长曲线,将能够记住的孩子以往的身高按照当时孩子的年龄画在曲线上,再将各点连成线,这样家长就可观察到孩子的身高是否以曲线所标示的速度在生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这个轨迹应与生长曲线的变化趋势相符。孩子长得快与慢不是家长能够很清楚地感觉到的,需要科学的评判标准—婴幼儿生长发育曲线作为依据。依据儿童生长曲线作为依据。依据儿童生长曲线,如果发现孩子的生长过快或过慢,都应看医生,寻找其原因。

育儿知识问答集

育儿专题知识库一、各阶段宝宝的生理特征和护理事项 1: 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数据 2: 1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3: 2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4: 3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5: 4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6: 5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7: 6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8: 7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9: 8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10: 9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11: 10个月宝宝生理特征;护理注意事项12: 11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13: 12个月宝宝身体特征;护理注意事项14: 1-3岁宝宝身体特征;注意事项 15: 3-6岁宝宝生理特征;注意事项 二、新生儿相关的知识 16: 新生儿易发哪些疾病 17: 新生儿期应做的特殊护理18: 如何鉴别新生儿呕吐 19: 新生儿的睡眠姿势忌固定不变20: 新生儿神经精神发育 21: 新生儿正确的睡姿是什么22: 新生儿身体,生理发育特点 23: 新生儿如何保暖;如何穿着和包裹新生儿 24: 新生儿的居室条件 25: 新生儿如何清洁皮肤;脐带的护理 26: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27: 新生儿眼屎多的4种原因 28: 新生儿惊跳的原因 29: 新生儿常见的一些生理现象溢乳 三、宝宝打嗝吐奶的处理 29:宝宝的改善措施 30:宝宝溢奶、吐奶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31:吐奶处理方式 四、宝宝腹泻 1

32:轮状病毒的症状、感染和预防途径33: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34 :肠炎的病因及防治35: 婴儿腹泻时的饮食安排 36:乳糖不耐受: 37: 乳糖不耐症和牛奶过敏的区别牛奶过敏 五、宝宝的大便 38:大便奶油状(奶瓣) 39:宝宝的大便有时黄,时绿的原因40: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大便颜色41: 小儿不正常的大便42:宝宝断奶转喝奶粉,最近发现宝宝的大便干硬,是否与奶粉有关,应该如何处理 43: 宝宝大便干硬怎么办 44: 便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六、宝宝湿疹及奶癣问题 45:宝宝对牛奶过敏的原因 46:宝宝湿疹的护理 47: 婴儿患奶癣还能吃奶吗 48: 湿疹与痱子的区别 49: 宝宝尿布疹的表现和护理七、关于宝宝钙的问题 50: 母乳可以喂到什么时候如何正确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51:宝宝如何补钙 52: 儿童补钙过量危害大53: 含钙量较多的辅食有哪些54: 佝偻病的防治 55: 骨头汤能补钙吗? 56: 鱼肝油中毒 八、关于宝宝牙的问题 57: 婴儿出牙表现及护理 58:宝宝几时开始出牙,出牙的注意事项59: 乳牙(牙齿)的保健60: 出牙晚不一定是钙“出错 61: 宝宝夜间磨牙的原因 2

日本浅笑笑日语基本学习24期

15、问:宝宝四个月…发烧了,还没超过二十四小时,之前有喝过美林,也采用了物理降温,可是没多久温度又到39度附近了,我该怎么办呀? 答:发热是症状,不是原因。呼吸道、胃肠感染是引起发热常见原因。退热药只暂时退热,不能治疗发热的原因。所以,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引起发热原因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3-5天内孩子会有反复发热的情况,每次高热都应服退热药。 16、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为马后炮,遇到高热后出疹,多可确定。遇到出疹,家长不应惊慌,而应放心才是。因为这种热后的出疹,既不怕风,也不怕水,不需特别护理,等待3天自行消退。出疹期间,不痒不痛,无需特别治疗。疹退后不留痕迹,更不后留疤。热退后出疹,即是疾病即将痊愈的征象。 17、幼儿急疹的确诊永远是马后炮。体温>38.5度,就应给孩子服退热药,以免高热惊厥。这只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由于先期3天以高热为主,热退后出疹的特点而命名为一病名。孩子高热时,家长不要纠结是否为幼儿急疹,只要多饮水或液体,适时服用退热药,是否后续出疹并不重要。 18、发热是婴幼儿常见的症状,其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注意给孩子多饮水;适时使用退热药物;根据病因选择治疗病因的药物;加上3-5天的等待,体温才可恢复正常。对于发热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体温能够控制于38.5度以下,避免了高热惊厥,就不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损伤。抗生素不是退热药物! 19、发热时,注意多饮水,易于降温。体温超过38.5度,服退热药物。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注意饮食营养。高热时,婴幼儿往往胃口不好,进食有限。此时,只要多饮水就不会出问题。一般上感引起的发热要有3-5天的过程才可退热。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注意液体入量,护理好发热的宝宝。 20、C反应蛋白或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不是仅用于评估细菌感染。体内出现感染、烫伤、手术等刺激都会体内C反应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只能代表体内应急状况。如果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不高,而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只能说明上感,无须服用抗生素。 21、高热惊厥是因高热导致神经系统不稳定——异常放电的结果。尽可能通过物理和/或药物降温控制体温不超过38.5度,可比较有效地预防高热惊厥。癫痫患者,在高热时也可出现惊厥。是高热引起惊厥,还是高热诱发惊厥,只有通过包括脑电图在内的全面评估才可确定。高热惊厥与缺钙无关。 22、感冒时,若流泪增多,说明同侧鼻部出现了水肿或分泌物增加所致的阻塞。因眼睛和鼻部间有一鼻泪管。鼻部阻塞可间接阻塞鼻泪管,致眼泪积于眼内,眼泪增多。如果能够缓解鼻部阻塞,即可解决眼泪过多现象。眼泪积于眼内过多,待水分蒸发后,就会形成黏糊的分泌物,这不是细菌感染征象。 23、孩子发热,检查示咽部充血,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不高,应支持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炎症。此时,抗生素无能为力,因抗生素只针对严重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良药进行治疗。我本人不建议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包括气雾治疗。

十本家长教育孩子的必读书目

十本家长教育孩子的必读书目 读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把书中的知识用来教育孩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本家长教育孩子的必读书目,希望大家喜欢! 十本家长教育孩子的必读书目: 一、《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西尔斯爷爷的最经典著作,被很多年轻父母称为育儿圣经。这本书虽然也有大量的育儿科普知识,但不同于《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是,它更多地是在传达一种育儿理念:如何让孩子和父母更开心、更快乐,关系更紧密。 例如在这本书中,作者极力提倡母乳、母婴同室等,对于孩子该如何睡睡在哪里也有着更人性化的指导,对于那些超级难带、经常哭闹的宝宝书中也给出了最柔性客观的分析和建议。这么说吧,如果你正被刚出生的小宝宝折磨到几近崩溃,不妨看看《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吧,在给出正确指导之余,它一定会让你逐渐平息焦虑,一点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二、《海蒂育儿大百科》 作者海蒂麦考夫是全球最畅销的孕产育儿书专家,他著有《海蒂怀孕大百科》《海蒂育儿大百科》等十余部作品,在美国销量超过3400万册,这一系列图书成为美国父母最信赖的怀孕和育儿书籍。《海蒂育儿大百科》分为0-1岁和1-3岁两本,而且每本都是厚如词典一

般,可以说是所有育儿百科书籍里写得最全面的了。个人觉得,这本书比《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排版更人性化一些,看上去不会感觉那么枯燥,而且还有不少实例,总之可读性还是蛮强的。 三、《婴幼儿睡眠圣经》 宝宝的睡眠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怎么才能让小家伙乖乖睡觉呢?看看这本《婴幼儿睡眠圣经》吧,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青春期,你很可能遇到的各种有关于孩子睡眠的问题书中都说得详详细细了。宝宝的良好睡眠习惯必须从小着手培养,所以建议准妈妈们可以在孕期提前看看这本书,等孩子出生后就不至于整天被小主闹到全家人都无法安睡了。 四、《实用程序育儿法》 这本书看着很像本理论书,实际上阅读过的人都知道,它其实就是作者从业近30年的经验总结,全书详细解释了0-3岁宝宝的喂养、睡眠、情感、教育等各方面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书中有不少实例,还有作者手把手的分析和指导,如果你觉得看太多理论枯燥乏味的话,那这本书一定不会给你这种感觉。比如如何让宝宝按有规律的常规程序作息(E.A.S.Y模式),每天的起床、小睡、喝奶该安排在什么时候,作者都根据不同月龄的宝宝给出了超级详细的调整方案。不过,如果你想彻底掌握作者的这套育儿法,建议一定要坚持看完整本书,因为每个章节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喜欢跳着看书的懒妈不一定能全部看懂哦。 五、《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

幼儿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幼儿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问题1:幼儿分离焦虑怎么办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现象,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消失。问题2:回家以后发脾气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变得爱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就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对此不知所措。孩子在家里习惯了任性而为,到了幼儿园,对于诸多规矩难以适应,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上床。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发一点小脾气也很正常。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去管他,让他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并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闹得异乎寻常,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下。 问题3:不爱午睡怎么办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每天需要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仅仅靠夜间的睡眠是不够的,午睡是很好的睡眠补充,即使对那

些精力充沛、没有困意的孩子也是必要的。而且处在一个集体中,孩子要学会遵守规则,如果别人都睡,只有他例外,对他的个性培养没有好处。节假日在家时,我们建议家长积极地配合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要求孩子按时午睡。 问题4:不爱分享怎么办 当两个宝宝在抢玩具时,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这个玩具抢过来就是我的,抢不过来就是别人的,可以轮流玩的想法就根本没有想到过。这时我尝试建议宝宝轮流试试看,并向宝宝保证分享并不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而是大家一起玩。还要向宝宝指出,“把玩具与人分享,别的宝宝也会更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我们要慢慢耐心的引导。 问题5:尿湿裤子怎么办 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属于正常的情况。我们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提示家长要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问题6:幼儿总是憋尿怎么办 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多提醒孩子,告诉幼儿有小便时不能憋尿。多给幼儿讲一些关于憋小便的故事。告诉幼儿憋小便对身体不好。 问题7:幼儿不愿表达自己的需求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