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注十人书

伤寒论注十人书
伤寒论注十人书

伤寒论注十人书:

《注解伤寒论》

《伤寒论集注》

《尚论篇》

《伤寒论条辨》

《伤寒贯珠集》

《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纲目》

《伤寒百问》

《伤寒论类方·伤寒方论》

《伤寒溯源集》

近代伤寒论注十人书:

《伤寒论汇注精华》

《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崇正编》

《伤寒发微》

《伤寒论今释》

《伤寒论通注》

《伤寒质难》

《伤寒质难》

《伤寒论改正并注》

《伤寒论讲义》

一部伤寒医天下,十人论著佐经传,此辑录收录了伤寒论著十人书和近代医家伤寒论著十人书,有金匮论著十人书也即将问世,到时候出版后一并补上。

1.“伤寒论注十人书”包括了:《伤寒百问》《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条辨》《尚论篇》《伤寒论集注》《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伤寒论类方》《伤寒溯源集》《伤寒论纲目》

2.“近代伤寒论注十人书”包括了:《伤寒论汇注精华》《伤寒论研究》《伤寒论崇正编》《伤寒发微》《伤寒论今释》《伤寒论通注》《伤寒质难》《伤寒质难》《伤寒论改正并注》《伤寒论讲义》此辑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近代《伤寒论》研究的历史概貌和发展水平

2012-01-05 16:25:33添加1.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5:55添加2. 注解伤寒论

作者: 张仲景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6:16添加3. 伤寒论条辨

作者: 方有执

出版社: 学苑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6:37添加4. 尚论篇

作者: 喻嘉言

出版社: 学苑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6:56添加5. 伤寒论集注

作者: 张隐庵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7:19添加6. 伤寒来苏集作者: 柯琴编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7:39添加7. 伤寒贯珠集作者: 尤在泾编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8:00添加8. 伤寒论类方·伤寒方论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8:28添加9. 伤寒溯源集

作者: 钱潢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28:50添加10. 伤寒论纲目

作者: 沈金鳌

出版社: 学苑

想读在读读过

2012-01-05 16:11:11添加11. 读过伤寒论

作者: 陈伯坛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1:42添加12. 伤寒论研究

作者: 恽铁樵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2:00添加13. 伤寒论汇注精华

作者: 汪莲石/校注:张效霞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作者: 黎庇留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2:56添加15. 伤寒论通注

作者: 朱壶山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3:26添加16. 伤寒发微

作者: 曹颖甫

出版社: 学苑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3:46添加17. 伤寒论今释

作者: 陆渊雷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4:04添加18. 伤寒质难

作者: 祝味菊述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2012-01-05 16:14:30添加19. 伤寒论改正并注

作者: 陈逊斋/校注:张金鑫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想读在读读过

加入购书单

作者: 包识生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明赵开美摹宋刻本 伤寒论校注 (以上按姓氏笔画为序) 内容提要 医经典著作,为历代习医者必读之书。但该书年代久远,文 字古朴,为 便于读者习研,特篇本书,名曰《伤寒论校注》。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 劉渡舟 主编 錢超塵 副主编 毛雨澤 郝萬山 写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编 裘裴然李培生歐陽錡 李克紹湯萬春审定 《伤寒论》系汉张仲景所著,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 孫志潔

为平脉法、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喝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每卷各专论均有“提要”,钩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条设“校注”,对原文逐条进行校注,正字形,辨讹误,明字音,释辞句,训诂解难。设“按语”,对原文探微索奥,阐发新义。正文前附“校注说明”,介绍本书版本和校勘方法;书末附有“校注后记”,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 《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校注说明 《伤寒论》是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医学经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在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为祖国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千七百多年来,《伤寒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它不但对中医学 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撰毕后,大约没过多长时间,这部著作就开始散乱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曾对它加以“搜採” 和整理,编纂成《伤寒论》,才使得这部不朽的医学著作流传下来。从王叔和整理以后,到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未来发展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未来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拓展。自上世纪“电子书”一词诞生之日起,关于它和传统纸质书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对于传统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争夺”日趋激烈。在电子书的时代,纸质书会不会消亡?这个问题很难绝对地作出回答,因为未来是谁都无法预见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通过比较新兴的电子书和传统的纸质书籍各自的优点,我认为纸质书籍还有发展的空间,虽然现状是纸质书销量连续下滑,电子书人气渐旺。但未来可能会出现两者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现象。 人们对电子书的定义:“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电子书大约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 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内容、阅读器、阅读软件。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电子书是这几年才开始走红的新型的文化消费方式,但是它以便捷、灵活、廉价等优势迅速“虏获”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大有取代纸质书籍之势。那么,纸质书籍和电子书各有何优势呢?电子书是否真的能取代纸质书呢? (一) 电子书的优势 作为电子产品的新宠儿,电子书当然有着数字产物的共同优点:获取与携带方便。只要通过网路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

的阅读资料,购买方便快捷,可透过网路超连结的特性获得更进一步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除此之外,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一,易于检索与互动。当然纸质书籍也有此功能,但那种检索与互动是缓慢且鲜少的。而电子书只需鼠标一点、在键盘上一输,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能轻松实现全文检索和与作者的互动;第二,灵活性,读者可根据需要订制电子书,也可随意按照自己的喜爱与习惯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第三,多元化,可供阅读的平台越来越多,电子书内容亦呈现多媒体影音资料相互融合的趋势,设计也越来越精美;第四,价格便宜,购买和保存图书的成本降低;第五,个人出版成为可能。不需经过传统出版物出版时的种种繁复冗杂程序,编辑出版与创作可以同时进行。 (二) 纸质书籍的优势 而作为两千余年来人类历史文明传承最重要的媒介—-纸质书籍在电子书的迅猛冲击下是似乎是不堪一击:同样数量的阅读资料,与电子书比起来,它笨重而庞大,昂贵而不易保存,出版发行远远落后于创作,印刷后就再难改动、、、尽管纸质书籍的缺点很多,但它的优点也不容忽视。 电子书需要现代技术作支撑,比如电、网络、电子设备等,一旦离开了这些,电子书也就不复存在了。而纸质书籍只要不遭水浸火烧分解等就会一直存在。 凡是数字产物,不可避免地会释放一些有害人类健康的辐射,阅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5条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则其类矣。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先发汗表未解,仍宜汗之,而复下之,治失其宜矣。脉浮者不愈,盖以脉浮,邪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也。今误下未成逆,脉仍浮,故知邪尚在外,仍宜桂枝汤解外则愈也。程应旄曰:愈不愈辨之于脉。其愈者,必其脉不浮而离于表也。若脉浮者,知尚在表,则前此之下,自是误下,故令不愈。从前之误,不必计较,只据目前。目前之证,不必计较,只据其脉。脉若浮,知尚在外,虽日久尚须解外则愈。有是脉,用是药,亦不以既下,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误下后而脉仍浮,可知表症未解,阳邪未陷,只宜桂枝汤解外,勿以脉浮仍用麻黄汤也。下后

仍可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方之力量矣。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现在是先发汗不解,说明可能是表里同病,或者是汗不得法,或者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除。既然表邪不解,那就应当再以汗解,即使有里证也不应该攻下。否则,误下必伤正气,引起表邪内陷,变生他病。现在是表邪不解而复下之,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是自注句,指出病不解的原因是当汗未汗,而反用下法。由于现在这个病发生在汗下之后,虽然应当再汗,也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应当选用桂枝汤。太阳病,有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阳明病,有下后余热复聚;可以再下之法。临证以辩证为准,有是证则用是法,千万不能动摇不前。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中医有这么一个说法:汗下,发汗不好了,完了吃泻药,这是一个陋习呀,这是不对的,庸俗陋习。那么这一段就说明这个,“太阳病,先发汗”,应该先发汗,就是用麻黄汤发汗,这个病没好,这不是错误啊,真正的重感冒也是一样,你像我们遇到流感,你给他吃发汗药,由于这个病重啊,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没好了,这个大夫应该看只所以没好的原因,到底根据现在证应该用什么药。这个大夫粗心,他一看发汗不好,“而复下之”,那发汗不好,我再给吃泻药吧,这是有这么一种大夫,但是不是

书作文之电子书不能代替传统书雅思作文

电子书不能代替传统书雅思作文 【篇一:电子书不能取代传统阅读中英互译】 反方:大家好,关于“电子阅读发展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 我方认为,虽然电子阅读有着强大的媒体传播力量,但是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 将纸质阅读媒体置于死地。传统出版业与电子出版业各有各的空间,各有各的生存环境。电子阅读发展不会取代传统阅读。 hello everybody !we are opposed to the thisview of electronic reading development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readingwe think that, owning the powerful media transmission power, electronic readingspreadfastly and widely,but the emerging media did not have enough power to replace the way of book reading. traditional publishing and electronic publishing each have their singlespace and single living environment. so ,we think the electronic reading development will not replace traditional reading. 据统计,?电子图书读者的年龄构成和学历构成中,低年纪读者和低学 历读者的增长明显,高年纪的读者比例变化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电 子阅读增长之所以强劲是因为其被关注的是那些肤浅易懂内容,而 不是那些需要用心去细细体会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读物。那些纸 质书中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是不可能被电子阅读取代的。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f e-book readers age composition and degree,it shows that the low age and low academic readersgrowth is obvious ,however,older aged readersalmost no change.thus, it can be seen the reason why electronic reading growth so quickly is that focused on the superficia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rather than those who need to savor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it’s the soul and essence of paper books, it is impossible to be replaced by electronic reading. 综上,对传统阅读来讲,电子阅读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 子书只是传统阅读的一种补充,发展很明显是有限制的.一方面,由于 电子阅读的快餐文化本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严肃的、或者是极 具学术性的专业读物来说,它是不适宜作为其阅读工具的。电子书 流行,只不过是传统阅读的调味品?必定无法取代传统 书籍。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十二经络超链接图: (2) 《注解伤寒论》序 (2) 《伤寒论》序 (3) 卷一辨脉法第一 (3) 卷一平脉法第二 (8) 卷二伤寒例第三 (13) 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18) 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20)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3) 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35)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42) 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50) 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50)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51) 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56) 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60) 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61) 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62) 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63) 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64) 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 (64) 卷八辨可吐第十九 (64) 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64) 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66) 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67) 注解伤寒论 作者:成无己朝代:金年份:公元1144年 ·《注解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 ·《伤寒论》序 ·卷一辨脉法第一 ·卷一平脉法第二 ·卷二伤寒例第三 ·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电子书与纸质书

网络时代下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吗?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书籍的应用变得极为普遍,传统图书馆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纸质书会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对于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图书馆并询问了在校大学生,对此,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成必然 部分学生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逐渐普及,电子技术逐步发展,随身携带“图书馆”成为现实。 “现在有互联网,手机也是人手一部,想看书,查资料,随手一点就成,电子书小巧轻便,携带也容易”。与传统纸质书相比,电子书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转入阅读器终端,而拥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阅读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分享自己想看的图书,达到资源共享,节约买书的钱。“纸书一般看一次就丢到一边,买书多浪费钱,电子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还节约纸资源,保护环境。” “用手机,MP4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小说,资料”,并且与阅图书馆相比,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更多更齐全,而大部分人也认为因为平时太忙也不可能每次都有时间去图书馆,在大学校园还存在一个问题,“老师一布置论文,一大推人去图书馆借相关图书,等我们去时,哪有份?”,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一般图书馆都配有电子阅览室,弥补这一缺陷。 而且有声书具有伴听性,再做其他事情时,可以听书,也解决了盲人看书难的问题,不识字的人也能增长知识。这是传统书籍无法企及的。 在网上,原创小说网站也是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在起点,晋江,潇湘,红袖等多个网站开通了电子付费阅读功能,网站上的加VIP小说,按每千字一分钱计算费用,20万字的小说也仅需2元钱,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的确有很大优势,而随着科技进步,电子阅读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目前已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纸质书的地位无法撼动

电子书和传统书本

As we know E-book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y have some advantages. But I still think E-books can’t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irst,traditional books are much cheaper than E-books. Of course you can download some books from the internet which are free, but at first you have to pay a lot of money to buy electronic equipments such like smartphone,iPad or kindle. If you don’t ha ve these you can’t read books everywhere. As we know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poor people, some of them even can’t afford traditional books,how can they buy such expensive things to read books? Second,to young kids, traditional books are much better to them to learn knowledge. I have lived in America for 3 months, I found that even in America when kids are very young,their parents give them traditional books to read, not E-books. Because kids always don’t have very good self-control. If you give them smartphones to read maybe after few minutes reading they will begin to play games. That’s why you can find so many apps for parents to keep watch on their kids whether they are reading or not. Third, traditional books are better to our eyes. You can find that if you read E-books for long time,your eyes will easily get tired. So to protect our eyes, please choose traditional books. Above all, I think traditional books can’t be replaced. My name’s Wenbo Li and my English name is Rex,which means in Latin, “the king”. I am an active young teenager at the age of 17. In my family there are four members,my parents and my little brother who is 10 years younger than me.In my spare time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As 17 is the age of dream, i also like traveling that i wish i can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I have already had my first step of my dream. I went to Los Angeles and learned English there for 3 months. My classmates ar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 where English is not their mother language. I really enjoyed my staying there. Before this trip my English was so poor that I was afraid of speaking English.But now I have interested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I like talking with others in English. To me English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I want to go to America to finish my university,where the educa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best in the world.I have to work harder and improve my English skills more and more so that my dream come true.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10 克,人参10 克,干姜 3 克,黄芩10 克,半夏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噫气即暖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 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12 克,干姜3 克,炙甘草10 克,党参10 克,半夏12 克,黄芩10 克,黄连10 克,大枣4 枚 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电子书不能取代传统阅读中英互译

反方:大家好,关于“电子阅读发展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我方认为,虽然电子阅读有着强大的媒体传播力量,但是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纸质阅读媒体置于死地。传统出版业与电子出版业各有各的空间,各有各的生存环境。电子阅读发展不会取代传统阅读。 Hello Everybody !We are opposed to the this view of "electronic reading development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reading"we think that,owning the Powerful media transmission power, electronic reading spread Fastly and widely,but the emerging media did not have enough power to replace theway of Book Reading. Traditional publishing and electronic publishing each have theirsingle space and single living environment. So ,we think the Electronic reading development will not replace traditional reading. 据统计,电子图书读者的年龄构成和学历构成中,低年纪读者和低学历读者的增长明显,高年纪的读者比例变化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电子阅读增长之所以强劲是因为其被关注的是那些肤浅易懂内容,而不是那些需要用心去细细体会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读物。那些纸质书中的灵魂与精髓所在,是不可能被电子阅读取代的。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f e-book reader's age composition and degree,it shows that the Low age and low academic readers growth is obvious ,however,older aged readers almost no , it can be seen the reason why electronic reading growth so quickly is that focused on the superficial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rather than those who need to savor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s the soul and essence of paper books, it is impossible to be replaced by electronic reading. 综上,对传统阅读来讲,电子阅读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子书只是传统阅读的一种补充,发展很明显是有限制的.一方面,由于电子阅读的快餐文化本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严肃的、或者是极具学术性的专业读物来说,它是不适宜作

民国以前闽籍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成就述评

——一苎二苎!竺墨苎主塑皇兰查笙堡:!!: 况,进行对照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当药液中胡椒碱含量≤0.157ug,m1时,薄层色谱法中无桔红色班点;其含量在0.157—0.284ug/ml时,薄层色谱法中桔红色班点不清晰:其含量≥0.284ug/ml时,薄层色谱法中桔红色班点清晰。 七、讨论 1.考虑鸿茅药酒成分复杂,分析结果以回归方程式计算以求更接近于实际含量,较单独进行外标法测定更准确可靠,能真实反映样品的含量。 2.鸿茅药酒有效成份量化后,不但对浸提过程中怎样使提出率达到最大,为药品生产的经济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而为药酒构建量化标准,评价功效提供了依据。 3.用量化分析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药酒中有效成份的含量,较原质量标准定性鉴别更先进、准确。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薄层色谱法检验费用高,所需时间长,但检测灵敏度高,基线噪音低,试验结果准确,方法重复性好,适用于鸿茅药酒有效成份检测及贯彻GMP的要求,加强生产质量的控制。 5.对药酒化学成份、药理药效、质量标准及提取工艺的深入研究,进而促进中药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科学化、客观化,今后的任务还很重,路子也很长。 民国以前闽籍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成就述评 刘德荣福建中医药院(350003) 摘要民国以前闽籍医家中,重视伤寒学研究较著名有:南宋钱闻礼撰著《伤寒百问歌》,以七言歌诀形式论述与临床辨证有关的93个问题。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鏊别、症状治法,且对原文难解之处,加以注解阐析,该书既方便对伤寒条文诵读,而且有助于理解原文精义。南宋汤尹才撰著《伤寒解惑论》,着重对《伤寒论》深奥辞义发挥已见、解惑释难,使读者对伤寒务文易于理解和掌握。南宋杨士囊著《伤寒类书活人总括》,重点论述六经证治、方药加减及伤寒诸笃证、伤寒别名。又论小儿、产妇伤寒等,集脉证方于一体,且以歌括冠其首,内容简明扼要,便于诵记。明代许宏撰著《金镜内台方议》。倡以方统证的研究谣。许氏将《伤寒论》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大类,并按主方统类方顺序排列,方后附论,后列主治病证条文。该书从方、证、药三方面论述,对临床运用伤寒方药颇有启发。明代熊宗立著《类鳊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该书是对元代吴恕《伤寒图歌活人括掌》的补充。熊氏另著有《伤寒运气全书》,运用运气学说阐述伤寒六经辨证,于临床有参考价值。明代童养学纂辑《伤寒六书纂要辨疑》,认为明代陶华《伤寒六书》有内容重复和前后倒王之处,敌去其繁芜,补其蜩略,且辨析伤寒和温病。童养学又编撰《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论述伤寒病主要证型和114首方剂的应用,是临床较好参考书。清代陈念祖研究伤寒学较著名。有<伤末论漶注X<伤寒置诀辛静k‘伤采真方歌括’和r‘待寨基衡秉'等书。陈氏

电子书代替传统书籍中英翻译

电子书代替传统书籍中英翻译Recentdecades have s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lays asignific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ccording, our reading habits changes alot, because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books come to our daily life. There is nodoubt that e-books makes reading mo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Therefore,there are hot debates about e-books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最近几十年已经见证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之,我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很多,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书。毫无疑问,电子书使阅读更方便和舒适。因此,关于电子书会取代传统书籍产生了激烈辩论。 Somepeople assert that e-books will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The following viescan support their views. In the first place, we have been used to reading we want to do some reading, we may first search in on the Internet. Moreover,it saves us time and money. With e-books, we don’t have to go to the library toborrow or go to the bookstore to buy. Last but not least, at present, plenty ofpeople like to reading books on the

伤寒论试题五套

一历代伤寒注家及著作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在以下错简重订学派的伤寒名家中,首先的倡导者是谁? A.喻嘉言B、吴仪洛 C.黄元御 D.方有执 E.章虚谷 2.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其最突出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是 A.注重运气学说B.注重经络学说C.注重药性理论D.强调类证鉴别E.强调治法分类 3.陈念祖字修园,平生著述甚丰,其著《伤寒论浅注》对《伤寒论》: A.进行了系统注释研究B.全面探讨了其中的证治规律C.因其语言浅显,易于诵读,而使之广为流传D.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加以论证发挥E.进行了简要解说 (二)B型题 A.《伤寒直格》 B.《阴证略例》 C.《伤寒补亡论》 D.《伤寒例钞》 E.《伤寒证治准绳》 1.由郭雍撰写的著作是: 2.由刘完素撰写的著作是: 3.由王好古撰写的著作是: (三)X型题 1.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对仲景《伤寒论》的主要研究特点是: A.按证分类,重编伤寒 B.首次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说 C.伤寒温病,区分异同 D.倡用辛凉解表之法,所制方剂多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凉清解之品 E.认为六经即《内经》之六经 2.许叔微传世的《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主要有如下贡献: A.以症类证 B.三纲鼎立 C.以经释论 D.初创八纲 E.以论证经 3.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的学术特点表现为: A.以症状为纲,详论其脉证机理及论治方法 B.按证分类,重编伤寒,分列六经诸证 C.强调正气,注重摄生 D.辨证分型,对常见症状进行鉴别,为伤寒症状鉴别诊断学之倡导 E.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说,提倡“脉在证先”观点。 4.提倡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伤两营卫之三纲鼎立学说的医家有: A.喻嘉言 B.吴仪洛 C.周扬俊 D.周学海 E.方有执 5.柯琴《伤寒来苏集》的主要学术观点有: A.力倡六经经界说 B.强调证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 C.主张有是证即用是方,不拘其外感内伤 D.博采众家,逐条注解伤寒 E.以方名证,方随证附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未来发展趋势

纸质书和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趋势 课题名称:纸质书和电子书未来的发展趋势姓名: x x x 系别: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2013年10月28日

摘要 随着印刷业和新一代媒介电子书的不断发展壮大,阅读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所谓:“读万卷书”。人们现在对阅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方便,更快捷,更能从这个社会中获取需要的信息。纸质书籍自纸的产生就出现到至今不断发展,陪伴人们走过了几千年,让古代许多仁人志士培育成良好的德行最后走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国家进而改变世界,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电子书自产生之日就以颠覆传统阅读世界的速度发展,一个新兴、方便、实惠的媒体势如破竹,几乎让所有支持电子书的手机用户人手一本甚至多本,为现代人们提供随时随地一触即“读”的机会。在未来,纸质书和电子书将会共存,为不同的用户人群带去他们需要的体验,感受文字的魅力。 关键字:印刷电子书共存阅读 一、电子书和纸质书 1)电子书 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 体的传统出版物,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UMD、 等格式的电子书籍。 2)纸质书 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做了非常大得贡献。主要

二、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比较 1)纸质书的优缺点: 优点 1、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更能享受书香气息。 2、更具有收藏价值,赠送亲朋好友比较实在,且能留作纪念。 3、从阅读方面来说,读者更好做笔记,对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处。 4、有利于共享,传借方便,且错误率少甚至没有(如果买的不是盗 版)能较好满足读者读者的需求。 5、从舒适程度来说,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 觉疲劳。 6、从经济方面来说,有利于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7、有利于让人静下来,停止浮躁的心,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 缺点 1、不利于环保,每本书都取材于树木,浪费地球的森林资源。 2、携带不方便,且占用空间多。 3、价格偏贵,相对于大多数电子书籍,人们不太愿意花钱去买一本 在网上可以直接阅读的纸质书。 4、不利于查找,在书架上要寻找很久,不像电子书有搜索引擎,点 击即可出现自己想要的页面。 5、太单调,只有静态的一种阅读体验,电子书可以将影像插入其中, 能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6、从作家开始写作到成品出版过程繁琐,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于电子 书,浪费社会资源。 2)电子书的优缺点: 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阅读更新的书籍,且较为省钱。 5 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倪海厦讲伤寒论之(46条到60条)

倪海厦讲伤寒论之(46条到60条) 四六:「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所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这时候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不会口渴, 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小青龙汤用发汗的把水去掉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以上讲的是太阳证上篇。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宜速攻。中者,受病较久,邪气渐深,正气渐弱,宜攻兼扶。末者,病已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宜扶正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 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感冒,开的药不一样,中医用症状来区分,来开药,像登革热刚开始时开「葛根汤」就好了。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解这句,不论病之时日多少,苟无「里有虚寒」,槪与汗解,即里有实证热证,亦以汗解为先,此为仲师之心法。四八:「太阳病」,下之

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平常太阳 证的时候,一定是解表发汗,如果医生开错药攻下, 攻下的药 一吃了以后,全身的感觉很明显,血整个往下走,如果是体力比较好的人,下去以后又会回来一下,结果病人感觉微喘,病人没有结胸,如有微喘,代表病还在表还没有解,攻下攻错了,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前面的酒客也是用厚朴来燥脾的湿,杏 仁润肺润气。如果伤寒感冒里寒表寒,又咳很久,检查没有「小青龙汤证」,也没有「大青龙汤证」,问怕不怕冷?不怕冷,也不怕热,风吹得很难过,有一点流汗,有咳嗽,「桂枝汤」没有讲咳嗽?有!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所以常常「小青龙」、「大青龙」还没有好的时候,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所 以久咳不愈,小孩百日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好了,因此「桂枝汤」证,本身又带有咳嗽的加「厚朴、杏仁」就好了。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桂技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四九:「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解,就是还有表证,不可下也,千万不可攻下,下之为逆,医生的过失,欲解外者,「桂枝汤」。当医 生在决定攻下的时候,就是知道病人肚子里面有干大便,才会 攻下,攻下之前,看还有「桂枝汤」证,先不要攻下,怕下陷入胸,所以要先去解表,再去攻里。五十:「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让中医文化沁入心脾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 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pdf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pdf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pdf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做四诊,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最主要的,能被大家掌握的,色脉之诊。望色、切脉,这个非常重要。色,叫查,用眼睛观查它的变异。人病了,必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而有所不同。医生就根据反应的不同,还了疾病、脏腑不合的情况。但是,色与脉必须相合,才有把握,才更有准确性。因此,除了色之外,还要用指诊治法。色脉结合,可以万全。 现在我们当医生的,查色、切脉,还讲究,但是比较粗线条的了,不细,不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我们也看一看。但是,这是很不够的,这些都是粗线条的。郁微,就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但是望色要知机。宋邵康节一个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这就有点神了,先知先觉。实际上不是这样,知机了,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所以古文观止里有一句话,础润而雨,月晕而见,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所以当医生辨色,就

是要知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看出来,就知道病情的情况了,就知道了。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大一些。 上一次课我们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讲了三条。我们讲了,色莫知真。因为色脉结合了,我们才能洞悉病情。举了三个例子,恐在气血下,而脉细,而面白。脉细面白,气血不能向上,恐在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所以才脉细面白。人有羞愧,人心气馁了,心气不足,心就虚了,人的面色就乍赤乍白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扰了。人无精液了,脉就涩了,唇口干涸,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举例是说明,人的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能反应于人面,人的面色、脉色有变化。有了疾病了,也影响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博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 所以,我们读书就有所启发,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告诉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与色、和他的神态要结合起来,来反应脏腑气血荣卫的情况。所以说辨脉法,并不是辨脉的,结合望色的。如果从这三个例子,我们重视了,色脉之真,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人的疾病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我们就收获无知处。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有所用,这样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 电子书和纸质书是不一样的两种出版方式,电子书出版和纸质书出版都需要通过出版社正规出版。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优缺点。下面小编对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便大家更深入认识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区别。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 1)纸质书的优缺点: 优点 1、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更能享受书香气息。 2、更具有收藏价值,赠送亲朋好友比较实在,且能留作纪念。 3、从阅读方面来说,读者更好做笔记,对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处。 4、有利于共享,传借方便,且错误率少甚至没有(如果买的不是盗版)能较好满足读者读者的需求。 5、从舒适程度来说,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 6、从经济方面来说,出版纸质书费用较高,有利于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7、有利于让人静下来,止浮躁的心,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 缺点

1、不利于环保,每本书都取材于树木,浪费地球的森林资源。 2、携带不方便,且占用空间多。 3、价格偏贵,相对于大多数电子书籍,人们不太愿意花钱去买一本在网上可以直接阅读的纸书。 4、不利于查找,在书架上要寻找很久,不像电子书有搜索引擎,点击即可出现自己想要的页面。 5、太单调,只有静态的一种阅读体验,电子书可以将影像插入其中能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6、从作家开始写作到成品出版过程繁琐,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于电子书,浪费社会资源。 2)电子书的优缺点: 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阅读更新的书籍,且较为省钱。 5、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6、阅读软件上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调字体大小颜色、滚动阅读模式、夜间阅读等更有利于读者更好的阅读书籍。 缺点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经常出现乱码、错字等情况,阻碍阅读。 3、依赖设备,没有独立性。 4、盗版横行,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 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优势和不足,然而,我们可以来看看各自发展的现状。传统书商受到巨大的冲击,多家书店销量不断下滑,但是,老顾客还是会经常光顾。电子书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阅读仍以内容为王。在中国书市,多数经典作品或最新作品为纸质出版。而阅读那些内容深刻的书籍,读者依旧首选纸质书。可见,电子书、纸质书我们都离不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