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导论

美学导论
美学导论

第一章美学导论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无论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或禅宗美学思想,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识与知觉的统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和同情心”,但是儒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墨家学派主要以重生产的实用美学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补充了儒家重人而忽视物的不足,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道家则进一步形成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补充了儒家的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略个性自由的不足;法家则产生了重视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道也,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文雅·释诂》)补充了儒家重礼仪而忽视社会变革的不足。

两汉在先秦基础上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是以《淮南子》为代表,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儒、法各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以杨雄为代表,继承发扬了思想中合理进步的因素,同时又表现出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气概。两汉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以儒、道为主干又集各家之精华。

(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画、山水、庭院等。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以及艺术家大量涌现,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两汉艺术繁荣与发展迅速,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王羲之的书论,陶渊明的诗及《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从汉代到魏晋,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即从宇宙认识论转变为人格本体论,也就是说魏晋玄学抛弃了汉代阴阳五行说那种对宇宙系统的经验性的描述,代之以人类社会人们关切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玄学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呜呼!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神者自然之根也。”“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意思是说形象、音乐之美是来源于色彩、声音而又超于色彩、声音本身的一种美。这种崇尚自然、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美,正是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特

征。

(三)唐至明时期的美学思想

唐、宋、元、明、清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丰富期。唐代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不同风格流派争奇斗艳:入仕、归隐、内地、边塞、庙堂、社会、自然……方方面面都引发艺术创作,也凝结为各种理论,如张彦远画论、孙过庭书论、韩愈文论、白居易和司空图的诗论等都表现出儒、道、释的相映生辉。宋代美学明显地表现为越来越浓的道释思想,宋画追求远与逸,宋诗讲究平淡,宋词也崇尚清空。宋代美学总体风格从唐的雍容大度转为远、逸、平淡。市民阶层和市民文艺的兴起,是一个新的背景,从宋发展到晚明,形成了具有独立形态的美学思想:即以李贽、徐谓、汤显祖、袁宏道所代表的以“童心”、“至情”、“性灵”、“俗”、“真”为主要概念的美学思想。

(四)清代的美学思想

清代美学思想是我国明代以前的美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代表人物有金圣叹、李渔、王夫之、袁枚、叶燮、郑板桥。王夫之主张作家要写“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他要求“内极才情,外周物理”,做到心、意、情、才与物辩证统一。他说“物生而形形焉,形者质也;形生而象象焉,象者文也”“统文为质、建质生文,文如其文而后质如其质。”有不同的质就有不同的文,物的多样性必表现为文的多样性。王夫之著有《古诗译说》“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既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王夫之把情与景从主观与客观,反映与被反映的角度上加以认识,并与“意境”相结合。叶燮著有《己畦诗文集》、《原诗》等,他认为美有客观性、相对性、多样性,美感有差异性等;他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遵循自然规律而生长的,不是人主观观念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对象,审美过程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交会的过程。叶燮美学理论最有创造性的是他关于美与丑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思想,他说:“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义,自太极生两仪之后,无事无物不然。……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有恶,非美有恶所偏于一者也。其间堆生死、贵贱、贫富、人皆美生而恶死,美香而恶臭,美富而恶贫贱。然逢比之尽忠,死何尝不美?汇总之白首,生何尝不恶?幽兰得粪而肥,臭以成美;海木生香则萎,香反为恶。富贵有时而可恶,贫贱有时而见美,尤易以明。”在创作方法与规律方面,叶燮认为:“在物者而言,有理、事、情;在我者而言,有才、识、胆、力;必须‘以在我三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作者之文章。”关于文学与朝代的关系,继承与创新方面他指出:“时有变而诗因之”,“宁独诗之一道,胶固而不变乎?”时代是发展和变化的,反映时代的诗当然不能凝固不变。文学总处于“相禅相续”、“生生不息”的发展中。续即继承,禅即变化,指出:“故不读《明良》、《击壤之歌》,不知《三百篇》之工也;不读《三百篇》,不知汉、魏诗之工也;

不读汉魏诗,不知六朝之工也;不读六朝诗,不知唐诗之工也,不读唐诗,不知宋与元诗之工也。夫惟前者启之,而后者承之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之而广大之。”

(五)中国近代美学思想

晚清,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美学思想传入中国,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

梁启超重视文学和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他在《论小说与群治关系》中说到:“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提供“小说界革命”与“诗界革命”。提供“美术教育”、“情感教育”、“趣味教育”;认为趣味产生有三个方面:是产生于“对境之赏会与复兴”。即把自然美映入眼帘,在脑海中不时复现,重新加以领略,产生兴趣;二是“心态之抽出与印契”,通过发泄保持心理平衡、和谐;三是对“他界之冥构与蓦进”,精神生活是人的自由天地,可以超出肉体的生活。他认为文学、音乐、美术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三利器’”。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培养高尚趣味。

王国维的美学观点以叔本华、康德、尼采等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最早把西方文学介绍到中国。他对美的性质、范畴、审美心理、美育进行论述,突破了旧传统、旧方法,体现近代资产阶级美学的特点。他认为生活的本质是:“欲”、“欲与生活与痛苦三者一而已矣”。只有美和艺术可以使人暂时摆脱痛苦。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主要受康德美学理论的影响,继承了中国古代重视审美社会功用的思想,提倡美学为改造人的精神服务。认为世界观和美育能引导人们看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思想,吸收梁启超强调美的现实性和艺术性的价值观点,也吸收了王国维重视艺术的美学特征,从理论上扭转了资产阶级的“超功利”的审美观,提出真善美统一于艺术的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是资产阶级美学的批判者和无产阶级美学的奠基人。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主张美是主客观统一。他在其《文艺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他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美都是经过心灵的创造。”全国解放后,朱光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写道:“如果把‘美’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全形象的那种性质。”换句话说:“美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美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现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看法可以分为四大学派:一是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强调人的作用;二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强调

美的客观性;三是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强调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四是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强调美的社会实践性。

二、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建立在一定哲学基础之上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就其存在形式而言,大致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三种,不同的美学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不同的哲学导致不同的美学。

(一)古希腊罗马时代不同流派的哲学基础

(二)18世纪不同美学流派的哲学基础

(三)19世纪德国古典美学的哲学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美学概念?何谓非审美意义上的美审美意义上的美?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何谓美的规律?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与审美及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关于美的含义,往往被分为非审美意义上的美和审美意义上的美两种。

(一)非审美意义上的美

生理快感: 生理快感与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仍然承认美离不开生理快感,这些联系曲折地保留在概念中,使“美”有时直接用来表示某些生理快感,表达于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舒适感、愉快感。社会快感: 它是由于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快感。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各种生理需求,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还有种种社会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生理需要满足之后,渴望友谊,需要爱情,需要肯定自身的价值。伦理赞赏: 这里的“美”主要表达对某人品质、行为、功业的伦理赞同。

(二)审美意义上的美

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被称之为美。但在围绕审美对象展开的长期讨论中,又出现两种对立的观点:主观论把美、审美和审美对象看成一回事,审美对象是由人的主观的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创造出来的。客观论则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最终还是决定于客体的审美性质(素质),所以他们把美主要作为审美性质来看待,于是产生了“美的形式说”。美,有三种基本含义: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美作为审美对象:指的是人类生活中和艺术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美作为审美性质:指的是现实的和艺术的审美对象本身某种客观的审美性质或审美属性。美作为美来看:是指美的本质、根源。美的本质、根源是美的现象、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的深层、本质,是决定事物的形式规律具有审美性质,并最终成为审美对象的根本原因。作为审美

意义上的美,在实际的使用上常常是混杂多样的,指向不同的角度,如美感、形式美、美的本质、审美对象、审美标准、美的现象、审美评价、美学研究对象等等。但在美学研究的范围内,概括来看,美作为研究对象,审美对象是它的第一层次,审美性质是它的第二层次,美的本质与根源则是它的第三层次。比照审美意义上和非审美意义上的美,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往往有一种对应。“审美的”是在“非审美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把非审美的保留在自己内部。

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美学作为一门有其独立研究对象的科学,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社会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够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艺术实践的发展。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将它应用于美学研究实践,需要强调的两条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审美研究中要以马克思主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斗争的实践出发,找出规律。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美学是一门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变化着的审美现象的科学。美学中的各个范畴和规律是随着现实生活和艺术的发展而历史地产生和形成的。

美的规律与一般规律的共同特性包括美的规律是现实事物本身所具的,它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之中;美的事物的本质必然是不依于任何主观的精神和观念的,规律既不能为任何人所创造,也不能被任意消灭,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创造规律;美的规律和一般规律一样,在它所规定的范围内普遍对美的事物起决定的作用,美的规律客观存在于一切美的事物之中,决定和支配美的事物的性质、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美学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发现美的规律,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来进行美的创造。

美的规律的基本特征

美的规律与一般规律的区别表现在它的形象性上。但是并不是所有形象性的事物都具有美,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特定的形成,才是美的。如水的一般运动规律即水的趋向性,它不能单独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具体的水的流动,它才具有形象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具体的水的流动形象都是美的,只有在特定条件形成的特定形象,如大海的波涛、潺潺的溪流、飞流直下的瀑布,才是美的。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

只有人类才能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动物也有生产,但与人的生产不同的地方表现三个方面;人能够认识一般规律;按照一般规律进行生产;人还能够认识特殊规律,按照特殊规律进行生产;人还能进一步在特殊规律中去认识“美的规律”,按

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此只有人类才在生产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1.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人化自然美:经过人类加工和改造过的人化自然物是否美,就要看是否按照了美的规律来建造。如果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那未经过人化的自然物就不会是美的,有时甚至是丑陋不堪的。如在植被良好但不适宜种庄稼的小坡上毁林开荒造田,但违反了客观规律“真”,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由于沙土流失,开出的梯田非涝即旱,人们想多收庄稼的愿望“善”就无法实现。这告诉我们,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建。

2.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社会美:社会美主要包括劳动产品的美,社会事物美和人的美。劳动产品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因而它的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调产品的外形美,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才能使劳动产品既具有良好的性能又能给使用者以美的享受。

3.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艺术美:艺术是对现实审美的集中体现、艺术美是现实美的艺术体现,艺术美是最高品级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但艺术并不都是美的,只有那些表现真、符合善、展现美的艺术,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真善美统一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四、什么是美的本质与美的特征?美的基本范畴?

所谓“美的本质”的问题,就是指“美是什么”的问题,即从一切美的事物中抽象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本质。它是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美学学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我们揭示美的本质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手稿”中的“人化的自然”的观点,启示着人们从生产实践入手提示它与美的创造的必然联系。动物只能按照它的生物性本能活动来从自然界采集它所需要的东西,而人在进行改造自然的劳动活动,这种生产实践就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即人的本质所在。而人的本质力量是指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且由此而形成、发展并具体表现出来的人的基本的属性、能力,一般指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组成的。美的形式是诉诸人的感官的,从对美的欣赏过程来看,人们总是最先接触对象的形式,然后通过形式再进而去感受它的内容。故此,美的本质可以简要概括为,美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的客体对象上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来的积极、正面、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或者说,在客体对象中以赏心悦目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这就是美。一句话,美就是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美的特征

1.感染性:

2.形象性:

3.功利性:

4.社会性:

美的基本范畴

美的事物与现象都有着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关于美的基本范畴,一般归纳为崇高、优美、悲剧、滑稽等形态。

1.崇高:崇高主要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崇高一是指数量、力量和体积上的巨大,有威力的自然现象。二是指人类创造的宏伟建筑,如万里长城、摩天大楼。三是指道德风尚,思想行为令人敬仰。四是指人类创举和社会现象。它以客体的无限大压倒实践主体为其直观表象,而实质则是,受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出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或趋向于征服客体。

2.优美:优美是美的比较普遍的表现形态。自从人类萌生了审美意识,最早进入审美范畴的就是狭义的美,亦即优美。人们以前所谈论的“秩序、对称与明确”。“整一性”、“圆满性”、“变化的统一”和所谓的“黄金分割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优美的某些特征。与崇高不同,优美以社会实践自由地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为其基本审美特征。它所展现的是主客体矛盾的统一,平衡、和谐状态。从量的方面看,优美小,崇高大。从形式方面看,优美规则、柔和。从状态方面看,优美具有静态美。

3.悲剧:作为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并不仅限于戏剧类型的悲剧,还存在于正剧、喜剧和小说、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中,也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惟有“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5.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可称为喜、喜剧、喜剧性。它的典型形态是艺术

中的喜剧、漫画、相声等。有的以喜剧含纳滑稽,有的以滑稽来包容喜剧,实质

上二者都以可笑为特征,作为美学范畴中的一类,在审美本质上是同一的。滑稽

的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

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而已经失去存在根据的事物仍然坚持要以

往昔的强大威严的外观而存在,就以其触目的不协调的形式引人发笑,从反面肯

定了实践主体的胜利,也即是以其独特的形态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五、美的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四类。

(一)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自然界中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的分类:第一种自然美是指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第二种自然美是指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人体美是自然美的升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歌德说:“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就是美丽的人。”人体美主要是指人的形体与容貌,是自然美的最高层次。所谓“天生丽质”,实际上就是指人的自然美的属性。

自然美的特征:

1.侧重于形式美:审美对象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但自然美具有形式胜于内容的特点。人们在观察自然景物时,往往专注于评价它的外在形式的美与不美,很少涉及它的内容。如蝴蝶虽是一种害虫,但它那五彩斑斓的双翅和翩翩优美的姿态却成了人们欣赏的对象。

2.寓意和象征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构成自然界的美是使我们联想到人(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的事物,只是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自然物的某种属性象征性地表达人类的某种思想感情,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迎风斗雨的海燕、火山、雪景等都以其自然特征,显示出令人神往的自然美,给人以高洁、勇敢、悦目的审美感受,人们常常对它赋予高尚的品格。

3.多样性:自然美的形态本身就具有多样性特点。同一自然物,由于人们欣赏的角度不同、季节不同,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如盛开的鲜花,或艳丽夺目,或芬芳扑鼻;同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大小各不同”;同是一个太阳,或骄阳似火,或温暖如春。由于自然对象与人的不同联系和自身的运动变化,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美,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事物的美,是构成现实美的主要内容,是艺术美反映的主要对象。首先,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社会美存在的重要领域。其次,社会美的另一重要领域是劳动者反抗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再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其他各个领域,如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友谊、爱情等方面,凡是通过宜人的生活形式,肯定或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也是社会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美以内容取胜,一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性的社会事件和行为都是美的,否则是丑的;社会美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雷锋平凡而伟大的行为是善的,因而他的精神也是美的;社会美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社会美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社会美的基本内容

1.人的美:人是社会美的创造者,人的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外结合,给人以美感的整体形象。它包括人的内在美(心灵美)和外在美两方面,

是人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1)外在美:外在美是指通过人的相貌、体态、语言、行为、仪表、风度等表现出来的美。人的外在美是人美的基础,先天生理条件是人的外在美的自然前提,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外在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形体美是指人的形体作为审美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容貌和体型的美。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作为自然美的范畴,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过程的协调统一;二是指形体美作为社会美的范畴,充分显示出的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具体地说,就是五官端正,结构匀称,比例协调,肌肉发达,体魄强健,生机勃勃等。姿态美是指人体几种基本姿态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包括站立、行走、坐卧三方面的美感。它要求人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是协调的。人们常说“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便是对人的体态动态的审美要求。行为美是指人的行为动作之美。行为美与姿态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美既包括了一个人举止风度的美,更侧重于与道德意义的“善”相联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美与不美,主要看他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符合者为美,反之则不美。从这个意义上看,行为是心灵的外在形式,反映着心灵的内容。语言美包括用语造句美和谈吐方式美。其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和气、文雅、谦逊”是语言美的尺度和标志。诚恳和尊重是语言美的基础和前提。(2)心灵美:心灵美是指人精神世界的美,人的内在美,通过行为来表达。包括思想品格、情感操守、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心灵美决定人的美,并影响支配着外在美。心灵美是行为美的基础,行为美是心灵美的体现。心灵美要求一个人正直、无私、诚实、爱国,并表现于言行;行为美要求互助、礼让、尊老爱幼、同情病残、举止仪表端庄大方、自然豁达、不卑不亢等。

2.环境美与人际关系美:

(1)环境美:环境美是指人创造的生活环境的美,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美,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个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美;狭义的环境美是指个人、家庭、社会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环境的清洁、美化。(2)人际关系美: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美常通过两个层次表现出来。第一,一般层次:指纯洁的感情、和睦的家庭、真挚的友谊、和谐的同事关系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彼此关心,互相尊重,使交往的双方在情感上感到愉悦、温暖,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第二,高级层次:指能显示出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如民族间的友谊,国家间的外交关系等。

3.社会产品美:社会美表现在劳动产品上,主要指那些已经改变原有自然感性形式的劳动产物。比如棉花,本属于自然美形态,但是,当它被加工成美化人的衣服时,便具备社会美的属性了。人类的物质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美的创造过程。

社会美的特征:(1)侧重于内容社会美是以善为前提和基础的。凡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人类在会进步有积极意义的便是善,这种善在具体行为中表现为美的形象,如

雷锋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言行一致、公而忘私的行为是善的,因而雷锋精神是美的。(2)阶级性和时代性美不是孤立的、凝固的东西。社会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同阶级、不同时代,对社会美有不同的标准。如春秋战国时期,女性以“窃窕淑女”作为美的标准,汉魏六朝赏悦秀骨清相;唐代则以丰腴为美的标准。

(三)艺术美

与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相对,艺术美指的是经过艺术加工,把现实生活加以概括与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主要是通过艺术美来表现的,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美主要表现了艺术形象和意境的美,它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又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产物和审美理想及个性风格的具体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美相比较,更具有集中性、典型性、生动性、独创性、纯粹性与稳定性。艺术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它有着自身的审美特性。

艺术美的特征:

1.典型性:典型性是艺木作品通过个别艺术形象表现出某些普遍性、代表性的东西,借助于典型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把握。鲁迅说过:他的人物模特,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艺术的典型性说明艺术中的美要比生活原型更美,更富有理想性,更有审美价值。

2.感染性: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饱含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青春之歌》之所以感人,在于作者把多年凝聚在心头的对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的真挚情感写了出来。曹禹写《雷雨》时,“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3.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与自然美、社会美比较,艺术美更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造型艺术培养人的视觉器官的审美能力,发展人们的色彩感、形体感、质感、韵律感、构图感、立体感及目测能力、透视能力和直观能力;音乐艺术培养听觉器官的审美能力,发展人们的节奏感、音色感、协调感、结构感;文学艺术培养言语器官的审美能力,发展人们领会和表达情感意蕴的素养。

(四)科学美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只有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才得以产生。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成果或形式。科学美大致可分为实践美、公式美和理论美三方面。从随机中确定成果,从偶然中找到必然,从模糊中现出光明,是科学的实验美或方法美的实际表现;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合乎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的逻辑表述是公式美的表现;人类认

识世界的每一次新的发现和发明,突破和创造,都是人类智慧美借助抽象的理性形式在

实践中的间接反映,即理论美的表现。理论美还包括那些在科学创造中借助想象、联想、

灵感等非逻辑的直觉途径提出来的科学假设在内。科学理论给人的美感主要来自人们心

智对研究对象内在美的领悟,而不着重人的肉眼对研究对象外在美的观赏。用美的尺度

来衡量理论成果,是科学美的主要内涵。科学美与艺术美是有区别的,欣赏艺术美是“美

中见真”,领域科学美是“真中见美”。

第二章护理美学概论

一、何谓护理美学?护理美学的学科体系及内容?

护理美学是把美学与护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审美现象以及护理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华护理学会规定的护理工作的八项标准“安静、舒适、整洁、美观、及时、准确、安全、节约”

(一)学科内容:(1)美学基础:美学基本概念、美学与哲学之关系、美学发展历史、护理美学的发展。(2)美感论:美感的概念、美感产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基础、美感的培养及美感培养与护理专业之关系。(3)美的基本形态、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形式美和基本法则等。(4)护理美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任务、护理文化的形式及其意义。(5)护理职业道德具体要求(内在美)。(6)护理形象要求(外在美)。(7)护理基本礼仪。(8)护理言语。(9)护理审美教育与评价。(10)护理审美实践。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的范围内,经过一定的时间逐步形成了集体或团体的气氛、作风或信仰等。这些团体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理念与期盼,并且这种理念与期盼能塑造个人和小组的行为、举止。

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们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的。文化分类: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继承与扬弃)。

医院护理文化:医院护理文化的定义是为了适应护理环境的改变,医院护理系统弘扬的理想与价值观,并通过这些理念与价值观塑造个人和小组的行为、举止。

医院护理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与爱心的结晶

第三章护理职业道德美

一、护理专业的特性?护理人员的特性?

(一)护理专业的特性

柯庭(Curtin,1982)认为护理被定位为专业,基本上应具下列各项特性:

(1)具敬业精神,专心致力于护理服务工作。

(2)具专业性人际关系,能与医疗小组成员和病人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3)具有护理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4)制订护理伦理规范,作为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工作时的行为指导准则。

(5)发挥专业自律精神。

(6)建立护理执业标准。

(7)成立护理专业团体,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并维护护理人员的权益。

(二)护理人员的特性

护理人员的特性系指一个优良护理人员所应具有的专业上的特质。而“特质”则指护理员个人在专业上的认知、技能及情意方面的表现。

索雷悌诺(Sorrentino,1984)在其著作中指出,一位成功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下列特质,以便圆满地执行护理工作:

1.可靠性:可靠性意指护理人员应能执行指定的工作,并于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而且也能尽应尽的义务,并做到他所应允的事。

2.顾及病人:护理人员应能顾及病人身心各方面的感觉,并以温和的态度对待病人。

3.愉快或开朗护理人员能以一种愉快的态度和病人及其他的人谈话或问候。当在照

护病人时,不应该闷闷不乐,随便发脾气、讽刺或表现不愉快的态度。

4.同情心:护理人员应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此为同情心。

5.可信赖:护理人员应能为病人保守秘密,在闲聊时不以病人、其他工作人员或医

师等为话题,使人可信赖。

6.尊重:病人有其个人的价值观、宗教信仰、习惯以及某些应享的权利,护理人员

应给予尊重。

7.谦恭有礼:护理人员应以谦恭有礼(courtesy)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其家属,以及

其他工作人员,必要时应能常常说“请”、“谢谢”或“抱歉”等用语。

8.良心:护理人员应本着道德良知应用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综合性

的护理。

9.诚实:护理人员应诚实的)对待病人及其家属,若在医疗处理上犯错,应能据实

报告。

10.合作:护理人员应能乐意与他人合作、共事,或帮助他人。

11.热忱:护理人员应能表现出对病人服务及对护理工作的热忱,乐意负起照护病

人的责任。

12.自我了解:护理人员应能看清并了解自己的感党、体力以及优缺点,以便去做个人能胜任的工作,此为自我了解。

卢美秀在从病人的观点探讨护理专业人员的理想特性一文中,特将护理人员的理

想特性归类为十二类四十九项,请见表及图(卢美秀,1989)。

二、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的职能?何谓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特征?护理职业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和总和。

道德的职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通过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艺等领域发生重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的实现与道德职的发挥有密切的联系。道德的主要职能包括调节、教育及认识职能。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指导自已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由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而有些职业规范可能不受社会变迁的影响,由于职业的多样性,使得职业道德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职业道德的特征:

1.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将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成为人们较为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

2.在形式上:职业道德比较具体、多样,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各种职业对从职人员的道德要求,一般是从本职业活动和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出发,以适应于本职业的活动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条件。因此,它往往是很具体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在表达上,往往采取如制度、章程、守则、誓词、保证、条例、公约等言简意明的方式,便于从职人员接受和实践,并较容易地形成本职业所要求的道德习惯。

3.在调节范围上,职业道德主要调节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从事本职业的内部关系,另一方面是从职人员同其服务对象的关系。它主要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

4.在功效上,职业道德一方面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个方面又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成熟化,它是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

护理道德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调整护士与病人,其它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属于职业道德中的一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科学中的特殊表现,一方面,它以一般社会道德和一般医学道德为指导,引导护理人员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它根据护理科学上的一些特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来调整护士与病人、其它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护理人员热爱护理专业,关心护理对象,严守护理制度,钻研护理技能,开展心理护理,讲究护理艺术,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三、护理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主要有:

(一)热爱护理事业

热爱护理事业,来源于护理工作正确和深刻的认识,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道德思想。热爱护理事业,是要求护士要热爱护理专业,具有献身护理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树立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道德思想。这是护理人员首要的道德规范,是做好护理工作最根本的道德信念和精神支柱。

(二)严守护理制度

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精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护理病人,这不仅是护士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护士履行道德责任的重要手段的和要求。

1.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掌握病人的病情,是科学有效地进行治疗护理的先决条件。病人的病情是复杂多变的,护士由于经常守护巡回在病人身旁,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觉察可以比医生早,病人有什么病情变化,有什么感觉和想法往往先对护士说。所以,护士是观察病情的“哨兵”,首先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可使病情危象和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有效地实施治疗护理措施,减少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这里,道德

责任和道德信念就起着主导作用。

2.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则:审慎是护士高尚道德的一种表现。审,即详细、周密;慎,即小心、谨慎。审慎就是要求护士工作认真负责,一比不苟,严查细对,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最大的善乃是审慎,一切美德乃由它产生”。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查对制度“三查七对”,虽然每天要千百次的重复,却需要一丝不苟地进行。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不但是护理工作者职业道德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质量和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护士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护理道德,才有可能自觉地严格地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三)爱护护理对象

热爱护理事业一定要关心和爱护病人,把病的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满腔热忱地关心病人的疾苦,视病人如亲人,精心细致地护理病人。要尊重和维护人们的医疗健康权利,平等对待病人,不以衣帽待人,不因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文化的不同而有所歧视。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不仅是躯体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爱疾病折磨的人,还有健康的人。人们将生老病死寄希望于医务人员,护士的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物质条件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时,社会成员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活上和待遇上的某种差别。因此,护理道德中所指的爱护和关心病人,平等待人,主要是指维护人们的医疗健康权利,尊重病人的人格及尊严,这是任何一个公民在医疗过程中应该受到的最基本的道德待遇。

(四)钻研护理业务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护理工作看得很简单,忽视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他们不了解,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有自己丰富的理论和严格的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要具备热爱护理事业,忠于病人利益,遵守护理规则等素质,还必须掌握扎实的医这护理理论和精湛的护理技术。

(五)开展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求有五个:一是预见性,预测不同病人、不同病情容易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动机及行为;二是平等性,护士要与病人平等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忌以教训的口吻对待病人;三是针对性,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性格脾气、文化修养采取不同的方式;四是治疗性,心理护理着眼于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巩固有利于治疗的良好心理状态;五是科学性,要按照医学和心理学的要求来进行。可见,没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是很难做到这五条要求的。

(六)讲究护理艺术

护理是一种艺术。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这就

是说,护士护理病人,从职业道德的规范来要求,就应该象高超艺术家对艺术品的精雕细刻那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护理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疾病护理艺术:主要是指在微观上建立最佳的护理方案,使护理制度和措施适合各个病人的病情需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护士要根据各种疾病的护理规律,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疾病护理。摸索和掌握各种疾病护理规律是提高疾病护理艺术的前提,而善于及时掌握每个病人的身体素质的特殊性和个性,是提高疾病护理艺术的关键。把疾病护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就是疾病护理的艺术所在。

2.心理护理的艺术:开展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摸式对现代护理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需要。但是人们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针对每个病人的性格,气质,心理和情感特征,有效地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是护理艺术的核心。

3.语言交谈的艺术:和蔼真诚、亲切文明的语言是开展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如何运用护理语言与病人交谈就是一种艺术。

四、何谓素质与护士素质?研究现代护士的素质,对医学和护理专业将产生如下的作用?

广义的素质,可理解为人的生理、心理、智能、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各类专业人员必须具有本职业所要求的特有素质。那么护士特有的素质是什么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床边护理和疾病护理,而要求身心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和希望也提高了。何谓修养?修养是指个人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以及在待人处事方面逐渐养成的正确态度。国内外护士教育历来重视护士素质的培养,然而对护士素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研究还只是近代才兴起。在庞大的护理队伍中,每个护士都希望自己具备良好素质,也赞赏那些素质优良的前辈和同辈。

护士特有的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1)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合理的知识结构。(3)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工作能力。(4)良好的性格与高尚的情感。(5)良好的思维、语言、行为和举止。(6)善于处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7)具有一定的计划管理能力。

研究现代护士的素质,对医学和护理专业将产生如下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素质。人的素质越高,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速度越快。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护士素质的反映,而护士素质又是提高护理质

量的渊源与动力。自古以来,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均与其本身素质有关,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与护士素质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提高护士素质。只有护士的素质提高了,才会有护理质量的提高;反之,护士的素质降低了,护理的质量也必然会下降,二者唇齿相依,互为因果。

3.有利于优秀护理人才的成长:优秀护理人才是指在护理实践中具有较强能力,能以自已的创造性工作,为护理事业和人类健康作出较大贡献的护理人员。人才是社会性、创造性和进步性的统一体。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自身条件即是自身的素质。从整体看,素质优良者容易成才,反之,则难以成才。护士成才的特点具有晚熟性、实践性和群体性,所以对护士的素质教育与培养要坚持学校教育为基础,临床正规的有计划有目标的规范化培训是关键,坚持做好长期的护士终身教育,提高广大护士的整体素质。

4.有利于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全面建设: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全面建设,包括人和物的建设两大方面。在医院,护理人员约占医院职工总数的1/3,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2。由护理人员参加的工作或部门约占医院工作部门的3/4。因此,护士素质的高低,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全面建设。医院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医疗、护理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疗的需要。一般来说,医疗护理质量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医疗护理技术设备;二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三是服务态度。三者缺一不可。护理活动是科学、技术与爱心三者的结晶,护士除了要掌握护理科学知识,有过硬的护理基本技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对护理事业的爱心、对病人的爱心与同情心。所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即有政治思想素质,又有业务技术素质,还有思维、语言、行为举止、性格、情绪,以及计划管理诸多素质,只有全面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素质,才能在为病人解除病痛时,在保障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时,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才能在运用医疗护理技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才能不断地创造条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全面建设作出贡献。

5.全面提高护士素质,是适应形势、加快发展护理科学的基础: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新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变革,给护理事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发展,迎接挑战,摆脱护理工作的落后状态,以充分发挥护理科学的职能和社会使命,已经是摆在护理事业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加快发展我国护理事业要做的事情很多,全面提高护士素质是重要的一环。

五、护士素质的具体要求?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而三者又是相互紧密结合,不可截然分开的。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改革开拓,勇于进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四化建设。第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核心和精髓。第二、积极投身四化建设,改革开拓,勇于进取。要把本身工作与四化大业紧密连系起来。发展生产力,搞好护理工作,保护人民健康,即保护了生产力发展。护理工作本身就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发展护理科学也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解放思想,奋勇前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刻理解中央的政策和措施,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能明辨是非,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2.思想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思想品质,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一、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圣洁称号。护士能赢得白衣天使的称号,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做人类健康的卫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无私的奉献;具有人类最高洁的感情,对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正是树立了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白衣天使。第二,护士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化身,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病人中,在社会上树立起可信赖的光辉形象。第三、根据护士的职业特点,还应有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思想品质,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坚信自己的工作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自立自强,战胜困难,为护理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善于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达到自己的崇高愿望。

3.职业素质:指对职业的态度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必须热爱护理事业,有崇高的护理道德和献身精神,在工作中能舍已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专心致志地完成各项任务。第一、要热爱护理事业,这是一个极端重要,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提高护理队伍的职业社会责任感和自尊感,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对人类发展,对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排除干扰,热爱自己的护理专业,为护理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要有高尚的护理道德素养,护士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是人的健康,这就更需要具有崇高的护理道德,一切为了病人,维护病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真诚的待病人如亲人,不仅医治病人的病痛,还要医治病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创伤,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真正成为人类健康的保卫者;积极钻研技术,使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完成各项任务中能吃苦在先,把方便让给别人,善于与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注意个人修养,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公正待人。第三,要献身服务,忠于职守。护士工作的特点,平凡辛苦,脏累琐碎,要昼夜守护在病人的床边,必须有高度的献身和服务精神,不仅看到劳累困乏,健康地走上工作岗位的欢欣和幸福。正是由于护士心昼夜守护在病人身旁,护士的工作就是与病魔战斗,因而护士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重要体现在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方位等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把握。 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都是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错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闭关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高考语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鲁迅作品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鲁迅作品分析 鲁迅伟大的奠基石 一、鲁迅生平 在讲到生平时强调一下,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作家生平的理解和掌握,前面我们讲到三步阅读法,第二步回到历史现场,很重要的一个历史现场就是作家的生平,所以希望各位学员一定要重视作家的生平的学习,这对理解作品非常重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生平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童年时代接受了较为全面的传统文化等正统、非正统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祖父科场案是鲁家家道中落,开始了避难生活,这对敏感的鲁迅影响很大,清醒地认识了社会和人生的本来面目“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雪堂是青年时代的鲁迅受到了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中国传统的奴隶哲学截然相反的自强、自立、资助的进取奋斗的人生哲学。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幻灯片事件”是他强烈感到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把本来很关注的“国民劣根性”的问题放在了首位,弃医从文,认为“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启蒙主义文学理想。 ◆1908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其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就抄古碑、读佛经,校勘自己喜爱的古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指示,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满分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假如艺术终结,那么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终结的逻辑终点?()(1.0分) 1.0 分 A、观念 B、音乐 C、身体 D、自然 我的答案:B 2以下哪项是关于“艺术是什么”的学说?()(1.0分) 1.0 分 A、模仿说 B、表现说 C、形式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1.0分) 1.0 分 A、启蒙理性 B、进步信仰 C、解构主义 D、实证主义

我的答案:D 4下面哪项不属于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1.0分) 1.0 分 A、自然环境 B、文化环境 C、太空环境 D、城市环境 我的答案:C 5下面哪个词被现代汉语沿用了下来?()(1.0分) 1.0 分 A、黼黻之美 B、美珥 C、美酒 D、车席之美 我的答案:C 6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1.0分) 1.0 分 A、仰韶文化 B、红山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B

7按美国人史百瑞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人脑左半球的功能?()(1.0分) 1.0 分 A、音乐天赋 B、分析能力 C、语言功能 D、计算能力 我的答案:A 8《立法者与阐释者》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专著。(1.0分) 1.0 分 A、马克思·韦伯 B、哈贝马斯 C、齐格蒙特·鲍曼 D、鲍德里亚 我的答案:C 9以下不属于艺术世界的基本要素的是哪一项?()(1.0分) 1.0 分 A、创作者们 B、接受者们 C、艺术文本 D、宇宙天地 我的答案:D

10《窦娥冤》谁的代表作品?()(1.0分) 1.0 分 A、王实甫 B、马致远 C、蒲松龄 D、关汉卿 我的答案:D 11下面哪项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民文化”审美特征?()(1.0分) 1.0 分 A、民俗风格 B、俗声俗韵 C、艳俗之丽 D、俗而容晓 我的答案:B 12以下哪位学者是第二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1.0分) 1.0 分 A、卡尔·马克思 B、马克思·韦伯 C、哈贝马斯 D、福柯 我的答案:C 13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为基础。(1.0分)

如何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

如何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 摘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中强调指出三个“没有变”,三个“没有变”相互关联,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逻辑统一体。正确理解三个“没有变”可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所以,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的价值导向不动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导向不动摇;须坚持“基本路线”的路线导向不动摇。 关键词:提出,基本含义,意义,实践要求 一、三个“没有变”的提出及逻辑关联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三个没有变”的历史方位,对于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三个没有变”质的规定性分析,不难看出,“三个没有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是生产不发达、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不发达这

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则是由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是这一特征在国际地位上的反映。三个“没有变”相互关联,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逻辑统一体。 二、准确理解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含义 (一) 基本国情没有变 讲“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即本质特征没有改变。尽管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但不尽完善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然阻碍和桎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合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任何急于求成的社会制度变革都是有害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二)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是讲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足仍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唯一出路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财富蛋糕。(三) 国际地位没有变 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是指我国的国际身份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尽管经过30 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2010 年我国GDP 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只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 美学导论

已完成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着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D、养神 我的答案:D 2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我的答案:D 4 《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我的答案:√ 5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 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A、中国菜系 ?B、法国菜系

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 最全名词解释 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 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世界文学 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文学 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 (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新月社:1923年,北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2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白流苏,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范柳原。 2.《金锁记》的主人公名叫__曹七巧____,而她的女儿叫_长安____。 3.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__气不死_”,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圪溜嘴”, 官话叫___快板___。 4.《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__老”字辈,另一个“小”字辈。 5.《故里三陈》中写到了作者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 __陈四_,另一个男性产科医生叫。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 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 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B )。 A.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B.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 C.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D.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 2.“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 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流苏怅惘的原因是( A )。 A.她与柳原的婚姻是一个苍凉的故事。 B.她与柳原的婚礼太草率。 C.流苏的娘家人不高兴。 D.流苏不愿嫁给柳原。 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哪部小说集中。( C ) A.《都市传奇》 B.《爱情传奇》 C.《传奇》 D.《女性传奇》 4.“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 中的谁。( B ) A.流苏 B.柳原 C.徐太太 D.作者议论 5.“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说这番话的人是《倾 城之恋》中的哪一位。( B ) A.柳原 B.流苏 C.徐太太 D.萨黑荑妮 6.《李有才板话》中描写了两个乡村干部,一个是章工作员,另一个是被称为“吃烙饼干部” 的人是谁。( C ) A.闫恒元 B.阎喜富 C.张得贵 D.刘广聚 7.《李有才板话》中,农民与地主的斗争焦点集中在A__B A.改选村政权 B.减租 C.抢夺土地 D.阶级斗争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考试答案2016年

2016年考试真题一、单选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艾伦?卡尔松提出的欣赏自然的三种范式之一?()A、 对象范式 B、 风景范式 C、 图画范式 D、 环境范式 我的答案:C 2根据古典哲学的传统观念,善是()的研究对象。 A、 逻辑学 B、 美学 C、 心理学 D、 伦理学 我的答案:D 3下面哪项不属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 A、 专业公司时期 B、 自我发展时期 C、 文化创意产业阶段 D、 专业市场阶段 我的答案:B 4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 A、 佛洛依德 B、 荣格 C、 马斯洛 D、 拉康

我的答案:C 5《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古希腊著名诗人()的作品。 A、 阿里斯托芬 B、 塞内加 C、 埃斯库罗斯 D、 荷马 我的答案:C 6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自然美学基本结构的要素之一?()A、 天 B、 地 C、 人 D、 神 我的答案:D 7以下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领域的外在系统?() A、 自然系统 B、 文化系统 C、 社会系统 D、 自身系统 我的答案:D 8《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的代表作品。 A、 普希金 B、 卡夫卡 C、 果戈里 D、 裴多菲 我的答案:C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道家的审美境界?() A、 涤除玄览

心斋 C、 坐忘 D、 礼乐相济 我的答案:D 10下面哪个字与《说文解字》里面论“美”的词源无关?()A、 大 B、 甘 C、 天 D、 善 我的答案:C 11《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的代表作品。 A、 赛缪尔·贝克特 B、 尤奈斯库 C、 萨特 D、 加缪 我的答案:A 12“语言说人”的思想是哪位哲学家提出来的?() A、 维特根斯坦 B、 黑格尔 C、 杜威 D、 海德格尔 我的答案:A 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汉语中“美”的发展阶段?() A、 感官阶段 B、 伦理阶段 C、 审美阶段

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4200美元。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 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 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 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 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 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国家通往社会主义应有不同的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自 己的国情不同而具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特色。 2 为什么说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 1 《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 A、贾宝玉 B、薛宝钗 C、林黛玉 D、王熙凤 我的答案:C 2 《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A、约翰·斯特劳斯 ?B、约翰·凯奇 ?C、尼古拉斯·凯奇 ?D、皮埃尔·布列兹 我的答案:B 3 “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我的答案:√ 1.2已完成 1 “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我的答案:D

2 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D 3 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佛洛依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我的答案:C 4 《向日葵》是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 5 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 1.3已完成 1 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A、养心 B、养身 C、养眼

D、养神 我的答案:D 2 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 ?A、味觉 ?B、触觉 ?C、视听 ?D、动觉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 ?A、《英雄》 ?B、《红高粱》 ?C、《活着》 ?D、《卧虎藏龙》 我的答案:D 4 《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我的答案:√ 5 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 2.1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A、中国菜系

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4200美元。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国家通往社会主义应有不同的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自己的国情不同而具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特色。 2 为什么说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 对于我们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看到,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具有综合优势,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过近些年的磨砺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在许多方面又积累了新的经验、铸造了新的优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长期保持下去。还应看到,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仍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外两个大局互动加深,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人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为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战略机遇十分宝贵,时不我待,稍纵即逝。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忧患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析题大全

1.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2.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3.《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 鲁迅 1.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遭流言冷眼,都是鲁迅的遭遇。C.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2.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辣得多。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 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3.《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 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入的发掘,爆发出“赤裸裸的自我”,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4.鲁迅的杂文特点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具有严谨论述、绵密说理显示出强大的逻辑力量,构成了文章强烈的论战风格之外,还有哪些主要特点? A.鲁迅杂文中生动具体的描绘往往造就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在勾画出某种人物或现象的特征的同时,也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饱满,意义也更为深邃隽永。B.鲁迅杂文中讽刺笔法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从而达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境界。

尔雅美的历程美学导论答案

我们为何对美视而不见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红楼梦》中形容的是谁?() A、 薛宝钗 B、 林黛玉 C、 王熙凤 D、 贾宝玉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 2 【单选题】《4' 33''》是音乐家()的作品。 A、 约翰·凯奇 B、 尼古拉斯·凯奇 C、 皮埃尔·布列兹 D、 约翰·斯特劳斯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就是属于“审美麻木化”。()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审美需求与高峰体验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中说“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A、 墨子 B、 孟子 C、 孔子 D、 荀子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拉康 B、 佛洛依德 C、 荣格 D、 马斯洛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 分 3 【多选题】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属于“匮乏需求”?()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我实现需求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审美需求属于“存在需求”,即 B 需求。()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从养眼,养心到养神已完成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 A、 触觉 B、 视听 C、 动觉 D、 味觉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 分 2 【多选题】以下哪些电影是张艺谋的作品?() A、 《英雄》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中考思品基础知识135问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基本国情的特点、基本表现)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什么是初级阶段? 答: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 答: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社会性质而言)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发展程度而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1956—21世纪中叶)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8、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答:“三个有利于”,即: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12、什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 答:四项基本原则。 14、什么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答:改革开放。 15、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8、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扮演主角的是什么? 答:公有制经济。 1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答:公有制。 21.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什么? 答:公有制经济。

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教案

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星星》作者:臧克家 1、简析《星星》的思想。 臧克家的诗多以旧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被称为农民诗人或泥土诗人。后期诗作题材 扩大《星星》写于1946年,是后期代表诗作。 《星星》借对星星的赞颂,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品格、价值、力量、意义。对《星 星》的真挚歌唱,显示了作者对人民在历史上作用的新认识。 在诗歌对星星聚居的“另一个世界”的深情赞美中,可以看出他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 憎恶,以及对人民的新世纪的热切向往。 2、《星星》怎样以暗喻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 《星星》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暗喻手法抒情。以星星暗喻人民群众。暗喻、赞颂 了人民既有独立精神又有团结精神的品格。诗作只是描绘了星星、银河、没有点明这些自 然界的形象比喻着什么,有什么意蕴,所以是暗喻。但读者可以从诗作以精练、朴素的语 言所作的拟人化的描写中,可以分析领会作者的寓意。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 1、简析这首诗所体现的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的独特的爱。 《我爱这土地》这首抒情诗作于1938年11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危难的内心情感与态度。 《我爱这土地》表现出艾青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真挚深沉 的爱。诗人表示要像鸟一样不倦地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使整个的自己融进祖国的土 地中。诗篇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 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显得格外动人。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也抱有乐观的观念。 2、简析这首诗所运用的富有暗示性的意象进行抒情的特点。 艾青善于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在这首诗里,他运用暗示、象征、移情等手法, 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景物和现象中,融进了感情,注入了社会性意蕴,从而把 多灾多难的祖国,表现得形象鲜明,内涵深广,启发人们作无限的联想。 《手推车》作者:艾青 1、分析手推车的意象和本诗的思想。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他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 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 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2、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诗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自己独特感受。 全篇分两部分:一、围绕手推车的“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 呼应。 二、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 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本诗形式在音节的安排和意境的营造上基本重复(除词句和意象 的不同),这种独特的简单反复结构,加深了诗作的气氛和感情。 现在文学作品精读- 《手推车》 简析:诗在光、色与音响的调配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