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报道与人文关怀

灾难性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专业:广播电视学

学院:文学院

灾难性报道需要人文关怀

李新丽

摘要灾难性事件近几年时有发生,然而媒体记者关于灾难性报道的方式方法却引起热议。无论是悲情至哀的报道还是冷血式的报道都是不成熟的,如何在采访中适当加入人文主义的关怀,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人文关怀媒体

前言

近些年,我国灾难频频发生。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流感、西南大旱、青海玉树地震、南方多省的暴雨……媒体在这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很多积极和先进的报道策略、报道方式,但仍存在一些仍未打破的藩篱和固有的弊端。对突发性事件的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突发性事件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同类报纸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使我们的报纸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读者。

一、中国的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史发展

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后,实现了观念的突破和历史的跨越,1949—1978年为“舆论一律,报喜不报忧”阶段;1978—2003年为“建章立制,严守准确性”阶段;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危机成为加速信息公开立法的推进器,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报道进入了“全面公开,注重时效性”的新阶段。

二、目前的研究现状

一、主要集中于电视媒体对它的报道。媒体对灾难性报道的报道

方式和报道风格上做出的巨大改进,分析了我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尤其注重强调了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二、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理论支撐不足,结构松散,存在堆砌事實的嫌疑。且文章视角比较单一,只从报道方式方面着重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灾难性报道的思考不足,不够深刻。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性报道。在网络化的今天,灾难新闻事件作为重大性突发事件将成为传媒追逐的热点。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如何快速、有效、真实、准确的报道灾难事件并非单靠一记者和新闻单位努力就能达成的问题。所以需要记者个人、新闻单位、国家相关部门、受众等全部调动起来,根据相关原则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但这方面全方面的深入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做此次研究。

三、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入灾难性报道

一、血腥场面的报道

七年前的汶川地震报道中,一些电视媒体不经处理、直接将受害者的尸体或惨状播放出来,通过镜头、画面来展现死亡、悲惨的事实,借此吸引大众目光,提高收视率,有违基本的人性,不仅缺手对死者的基本尊重.也给受众留下了心理阴影。13年的芦山地震发生时,成都的华西医院成为重伤员转运救治的重点医院,南方电视台前方报道组的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太多血淋淋的场景,但记者的镜头却刻意回避了这些,而是通过疾驰的救护车,忙碌的医护人员,来呈现现场紧张但是非常有序的救助工作。对血腥场面的报道,对媒体来说找到一个度非常重要,在受害人与受众之间把握好尺度。既要体现人文关怀,

又能对灾难现场做真实全面的描述。

二、悲情式的报道

它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大众深刻的印象,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以达到社会救助的目的。可以真实自然地的报道。但缺点是容易有做作的、滥觞式的表达。情感应该是油然而生的、适可而止的。

作为媒体和记者,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客观,理性,真实,人性化的报道方式。

三、党八股的文风或煽情的宣传舆论

一些主持人或记者在采访或播报中,仍旧采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这类“党八股”的词语,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三贴近”要求,官本位的思维依旧没有改变。灾难性报道中,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应该被放在首位。在这类报道中,应该努力贴近群众,以人为本,将目光放在受灾群体和个体上。

四、媒体的‘凑热闹’式采访

某些媒体派出的报道团队过于庞大,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给本就物质缺乏的灾区带来压力。抢新闻是媒体竞争的常态,但前提是不能妨碍救援的实施,哪怕是再有现场感、再有价值的新闻,也必须让位于对生命的营救。

当交通堵塞交警设卡拦截包括采访车在内的一切社会车辆时,媒体应该给予充分的配合,记者们可以徒步或乘坐摩托车进入灾区。电视台大型的直播应积极与当地宣传部门联系,及时调整路线,选择周边其他受灾点进行直播。

媒体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志愿者”行列。

五、让受众更多的关注灾难性事件本身

事件一:某主播用沙哑得近乎说不出话的嗓音进行直播,也许有观众会觉得他很敬业、很感人,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难道就没有其他主播了吗?哪怕主持人的知识面再广,直播应对能力再强,但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如果主持人连播报的内容都让人听不清楚,就显得有点不负责任。

事件二:某女记者,在地震发生后穿着婚纱进行现场报道,一时之间被誉为”最美新娘”。不过也有观众质疑,难道她连换下婚纱的几分钟时间都没有吗?

到底这是不是“作秀”,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公众对“沙哑主播”和“最美新娘”的关注度超过了对救援信息的关注,这有违报道的初衷和目的。媒体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四、灾难性报道的新变化

1:在近些年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已经基本从“传者本位”转向了“受众本位”,关注的焦点也从传统的抗灾救援转向第一时间全面、真实地传递现场信息。

2: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记者在采访方式、应对态度上更加理性客观。在所有的信息中,抓住了观众们最想知道的与救灾相关的细节和有价值的内容,不煽情,不哗众取宠。人文关怀也得到了适当地提升。

3:媒体会及时报告变动着的事实比如伤亡和救援情况、救灾物资的供给情况、帮助离散家属寻找亲人、提供救援指导和灾后防疫知识等,履行了协调社会服务公众的职能

4、突发性事件的第一报道者不再局限于记者,视频的拍摄也不再局限于专业设备,而更多情况下可能采用手机等简单设备。

5、突发性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之间相互合作、协调联动,呈现海量信息的播报。

五、未来灾难性报道的方向

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是媒体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体现。社会反响好的灾难新闻,都是因为记者把目光放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理念是内化在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她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从业者有一颗“慈善之心”“恻隐之心”。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考虑灾难新闻中当事人的感受,才能够把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次采访,渗透到每一篇稿件。

1、灾难性报道要体现真实,注重人文生态平衡,找对侧重点。首先要全面,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人们现在的需求,以及国家、社会对灾区的救助都要说明。新闻报道中,一点信息的隐瞒对读者的判断就有很大影响。

2、其次要平实,严守新闻的真实性。不夸大或缩小其中任何一点,让读者了解到灾区的真实情况。

3、最后,侧重点的把握非常重要。灾难性报道重点应该在于灾区的

状况报道以及伤者的需求上,以便国家、社会能够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最快速度对灾区进行帮助,减少灾难的影响,减轻受害者的伤痛。而记者在对受害者进行采访的时候,要照顾他们的心情,提问方式要委婉,采访重点应该放在他们的需求,而非他们的伤痛体验上。

参考文献

《岭南传媒探索 2013 3 》 -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新闻学会编

郝宁湘.信息革命的潜在危机:人文生态的破坏.云南社会科学,1 997(5).

张平宇.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中国记者,2001(9).

赵亚辉.让感动记者的东西感动读者.中国记者,2006(1).

樊楸榕.对灾难新闻报道的思考.青年记者,2008(12).

郎劲松,潘飞.重大灾难事件传播的关键点:应急机制与报道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9)

郎爽.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新闻传播,2008(8).

刘九洲,王思思.媒体加强危机分析能力的三个维度.新闻前哨,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