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张思德 (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 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1915 年 4 月 19 日 ( 农历三月初六 ) ,这天是谷雨节气。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行品家中。 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到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组织上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他正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成立了革命政权。同年12月,张思德参加了红军,不久又加入了少先队。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张思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1940年初夏,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烧炭要打炭窑,洞口很小,却里边很大,每次要出500公斤木炭。木材在窑中要立起来码放,还要会看火候。开窑出炭是非常辛苦的,里边活像一座焚化炉。那时没有任何防护用品,连起码的手套都没有。人要爬进去,将木炭一根一根地传出来,外边的接应晾上。进去一次,人就闷热得好像要脱一层皮。这种最脏最苦的活儿,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面。苦战三个月,经过伐树、烧火、出窑、捆扎、运输等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他又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张思德不仅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又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步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通讯任务。1942年张思德调回延安。1943年初夏,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泽东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组织再次派他到安塞县烧木炭。9月5日,张思德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突然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在我们的眼中,张思德同志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事迹也很平凡,但是平凡中见伟大。他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听从领导的安排,服从党的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不像我们我们现在的某些党员,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条件,讲报酬,甚至于以权谋私。张思德入伍后,红军要执行新的任务,离开了六合乡。国民党乡长刘红安带领“还乡团”,捣毁苏维埃政权,枪杀革命干部和群众。张思德的生父张行品也惨遭杀害,养母被打伤,妹妹桂香被逼得病饿而死。张思德得知这个消息,顿时悲愤欲绝,一心想着回家为亲人和父老乡系报仇雪恨。连队干部知道了张思德的心思后,就找他谈心,耐心地启发教育他树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他明白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心胸开阔了,斗志更旺了。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不久,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革命的大熔炉里茁壮成长。从 1933 年至 1934 年粉碎国民党对川陕根据地的两次大规模围攻 ( 参见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 的战斗中,张思德英勇杀故、屡立战功,被战友们称赞为“小老虎”。在攻打关门梁的战斗中,他参加尖刀班,冒着弹雨枪林,和战友搭成人梯,攀上寨顶,炸开寨门,为部队打开了通路。接着,他又带领 6 个战友,扼守一个山包,粉碎了敌军两个排的多次进攻。在另一次战斗中,他冒着枪林弹雨,跑进深谷,攀崖绕行,插入敌后,在接近敌阵时,

扔出手榴弹,炸死了敌人,趁着浓烟,扑上高坡,夺来一挺机枪,然后,他端起机枪,向另外一群敌人猛烈扫射,又夺一挺机枪,接着高呼一声:“冲啊!”战友们一齐冲上去,歼灭了敌人。战斗中,张思德虽负了伤,却满脸笑容。在又一次战斗中,他迎着浓烟烈火,在水田、小丘、深沟里,持续与敌拼搏。子弹打光了,敌人扑上来,他就用手榴弹炸死敌人。后面敌人又上来了,他在田坎上同敌人白刃格斗。一个敌人举枪向他刺来,他猛挥大刀,将枪拔开,—脚把敌人踢倒在水田里,将敌人砍死。接着,又有两个敌人向他扑过来,他用脚猛击田水,使敌人的头上溅满了水,两眼被迷住了。当敌人急着摇头擦眼时,他用全力扑上去,举起大刀,把他们劈死了。这时,飞来一颗子弹,打伤他的右臂,连长叫他退出火线,他倔强地说:“不,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战斗!”张思德不仅在生活上乐于助人,而且也很关心同志的思想进步,和大家建立了真挚的同志友谊。警卫连刚组建时,班上有个解放兵,是南方人,因为想家而闹情绪。凡是轮到他站岗放哨,他就称病请假。同志们在班务会上批评他装病,谁知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越闹越僵,他干脆连早操也不出了,天天睡懒觉。张思德看到这种情况,就把自己的铺值搬到这个战士旁边,头并头地与他睡在一起,和他谈心。原来这个战士家里也很贫穷,他在给地主打长工时被国民党抓了当壮丁,在直罗镇战役中被解放,自愿加入八路军。张思德摸清了他的思想,就用忆苦的办法,启发和教育他树立革命的信念。后来,这个同志真的病了,张思德就给他做病号饭;他的鞋破了,张思德就用布条和麻绳精心编了双鞋送给他。这个战士很受感动,握着张思德的手说:“张副班长,你对我象亲兄弟,今后看我的行动吧 !”从此,这位同志变了,精神振作,工作非常积极,成了班里的骨干。到达陕北后,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1940年初夏,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军民施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苦战了三个月,经过伐树、打窑、烧火、出窑、捆扎、运输等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他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带领全班战士,克服生活上的许多困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还照常担负通讯工作,白天生产劳动干了一天活,不顾劳累,在夜里又长距离步行送信,完成通讯任务。1942年冬,他从南泥湾调回延安。不久,因部队整编,领导调他这个班长去另一个班当普通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服从革命的需要,不计较个人的名义得失。1943年初夏,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泽东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亲自参加了追悼会。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张思德

守住平凡成就不凡 张思德长征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张思德,一名普通的战士。他把自己化作种子,埋在了一个炭窑里,升华出一种伟大的精神——为人民服务!一个平凡的名字从此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紧紧连在一起,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 1944年9月8日,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张思德牺牲后的第三天,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下午一点,毛泽东同志迈着沉重的步履走上台,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从此,张思德的名字与“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家喻户晓、广为人知。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些张思德长征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现已更名为思德镇的六合场,处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大山深处,四周群山环抱。1915年农历三月初六,张思德诞生在该地韩家湾一个贫穷的佃农家中。那时,他家中粒米无存,母亲拖着虚弱的身子,抱起小思德,走家串户,讨来半把米一把谷,然后捣碎熬成糊糊喂他。因为,他靠着这种谷糊糊艰难存活,所以,乡亲都叫他“谷娃子”。 烧炭需要技术,从选材到烧制,全凭经验和感觉。张思德在12岁时,就跟着父亲张行品练就了烧炭的好手艺,因此,父子俩背的炭到六合场乃至仪陇县城,都卖得快、卖得好。而他们烧炭的艰辛却少有人知。因为就近方便的山林田产早被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圈占了,张思德父子俩必须深入到深山老林中,寻找名为“公地”的地方

才能取柴烧炭。仪陇县是四川的贫困县,境内全是山地,特别缺水。他们进山烧炭,浇灭火石所用的水都是靠从山下背上来的,一桶水背在身上要吭哧吭哧地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路。 张思德与父亲烧制的木炭在当地小有名气,可也引来了一场灾难。地主范有万诬陷他们不交税,私自进山砍伐他人山林,将他们关进了乡公所。等他们被保出来后,家里值钱的东西被地主范有万骗去了,租田也被收走,父子俩抱头痛哭一场。然后,离开韩家湾,流落他乡,替人背力、挑担、打短工,当起了“巴山背二哥”。 1933年8月12日至28日,已在川陕苏区站稳脚跟的红四方面军为了解决根据地的盐荒,一举发起仪南(仪陇、南部)战役,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歼敌3000余人,缴枪4000多支,仪陇全境解放。红军来了巴山亮,穷人翻身喜洋洋。随着仪陇全境的解放,该县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顺利地建立了起来,张思德就是在这时参加了红军。 据仪陇县党史资料记载,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在红军攻取仪陇时,与朱德总司令的弟弟共同为红军带路、打探敌情、运送弹药物资,表现出了很高的革命觉悟。六合场解放后,张思德与父亲跟随红军一道回到了家乡,父亲张行品被家乡群众选为村苏维埃主席。 18岁的张思德因为能吃苦耐劳,革命态度坚决、觉悟高,做事踏实,也在父亲担任村苏维埃主席后不久,担任了村里的少先队长。一次,张思德带着少先队员到各村去作宣传鼓动工作,当他们行至与阆中交界的仙耳岩时,天已擦黑,因这里是一个较大的山弯,少先队员们虽发现距他们百余米处有十余个行迹可疑之人,但装束及是否带

(心得体会)为人民服务永存——观《张思德》有感(学习心得)

为人民服务永存——观《张思德》有感(学习心 得)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再次重温《为人民服务》,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一方面我们党有千千万万个张思德式的好干部,支撑起了新时代党的形象,为人民服务精神,时时感动着人民,感动着中国。另一方面主要是我们党一直重视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我深深地感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好坏,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天,张思德再次感动中国,事出有因:口号喊得再响,没有真实感动人心;形象装得再好,没有精神那样共鸣。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张思德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有些甚至是被人认为是傻冒的琐事和小事。干了他职责内的工作,履行了一名党员的天职。然而,就是这样的小事和琐事,现在有不少党员甚至领导干部都没有做到,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去做。因此,社会上不少人对我们的党员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少数群众甚至对我们党的反腐败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今天的影视文艺和教育之所以难以感动中国,因为很多东西是编的,张思德的件件小事能够感动中国,因为那些都是真的。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符号,历史的记载,社会的承认,人民的爱戴,就是张思德一身无愧的最大成绩。平凡中的伟大,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习张思德,形式上很容易做到,但要当个像张思德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任何党员都能做到,但不一定任何党员都会去做。做,默默无闻,就是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真实写照。张思德的人生,就是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人生,张思德的精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将永远为张思德的精神所感动,更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心驰神往。 历史将永远记住张思德精神,人民将永远记住张思德事迹,因为,他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光辉符号。今天,向张思德学习,就要从我做起,兢兢业业、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行爱民之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张謇简介

张謇先生其人: 张謇,乳名长泰。先生少时就西亭从宋紫卿学。15岁时改名张育才,字树人。16岁时为秀才。至浦口为庆军统领吴长庆办理公文。24岁时改名为謇,字季直。光绪二十年春赴京应试,高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先生于甲午战争之后回归故里,谋求兴实业、办教育以求存亡。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几经周折,于光绪25年建成“大生纱厂”。投产后,年年盈利,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于光绪二十九年建成全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先生于通州积极推行地方自治,致力地方建设。在20世纪初的十年内不断开设大生分厂,以及油厂、面厂、染织公司,还参与建办通海五属公立中学(今南通中学)、女子师范学校等。但此后,随着军阀连年混战以及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虽然张謇为争取企业生存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但终究不能实现。在巨大的压力下,张謇晚年的思想趋向保守,郁郁不乐。于民国15年8月24日病逝于南通。出殡之日,南通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张謇送行。 张謇先生作为近代的实业家、教育家,为当时南通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先生早在百年前就对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而前卫的规划理念,包括与西方建筑理念相结合的花园城市。这些理念的实践使得南通被现代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实业救国的发展战略,大大地推动了当时南通市工业化的进程,并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使得那时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让南通城一跃成为当时中国少数为外国人所熟知的城市。 同时先生在近代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大厦之将倾,出色的把握了时代潮流,面对全国的腐朽不堪,面对外强内辱的中国,面对强权,他始终坚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作风,百折不饶始终不渝的追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三大目标,为南通、为江苏、也为全中国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现代化成果。 基于张謇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而胡适也认为张謇先生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影响及全国”。 张謇先生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他虽看似平凡,却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座城市,开创了一个时代。 对于先生,我们能做的,只有致敬。

张思德观后感.

《张思德》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电影《张思德》,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电影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门打开的今天,社会前进,经济发展,信息繁杂,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极为多彩。思想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因此当我们今天再来看电影《张思德》,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似乎有了不同于上个世纪的感受和思考,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因此也更加有讨论、思考的价值。 我从电影里重温了张思德短暂平凡但却熠熠生辉的一生,感受他默默无闻、勤苦奉献的崇高而执着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搞过生产、烧过木炭。作为共产党的一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奉献。最后在执行烧炭任务中,因炭窑突然崩塌,为救战友的生命而不幸牺牲。张思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一生无我想,尽瘁为人民”的英雄,当舞台灯光突然灭了,手忙脚乱的人们找不到梯子,张思德同志主动充当梯子;当主席的车子爆胎了,张思德同志翻了几个山头,连背带扛又滚,竟是一个人取回了新的车胎;当大娘的猪跑到了河里,张思德二话没说,跳进河塘里抓猪……张思德拥有着说不完的先进事迹,点滴间凝聚着他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纯而深的革命情感。 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观看电影后,在我内心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也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 张思德已经牺牲60年了。与那个时候相比,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都要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一身正气。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弘扬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切实做到身正、行正、言正、名正,以张思德等先烈们为楷模,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使我深刻领会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要为群众办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 2014年3月2日

张思德

张思德》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动人故事。张思德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他们都忠实地实践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部电影之所以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在于它们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这就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共产党人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张思德以及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部影片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才能在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体会平凡中的伟大,艰辛中的幸福,奋斗中的快乐。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杨利伟到奥运健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都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消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的心中。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同时,这种震撼力也来自观众心灵深处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共鸣。影片诠释了众人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美善,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回答:2006-12-01 18:17

观张思德故事有感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垂不朽 ——观张思德有感记得初中的时候,学校便组织过一次看电影的活动,那次放映的内容正是《张思德》,当时电影中张思德的形象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同雷锋同志的一样,他的舍己为公,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当时看来完全不亚于在战场上英勇抗战的战士。 如今时隔多年重温关于张思德的片段,仿佛又再次将我的情绪拉回到了当年。 张思德,一名光荣的警卫战士,他很普通也很平凡,在那艰苦的日子里,他普通得只知道工作,他平凡得只懂得奉献,但在人民利益面前,他却用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承载了一切。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党员前辈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奉献注意精神。 “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用短暂质朴而不平凡的生命做出的生动诠释,正如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留下的著名讲话《为人民服务》里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的,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正如张思德同志。多年过去,张思德精神像一面鲜明的旗帜,引导着无数人谱写着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历史。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追求,使他不仅成为一位英雄,更成为一种精神——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过去,靠这些优良传统排除了无数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今天,作为新时代下的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站在今天的角度,“为人民服务”这一句话愈加变得充实而责任重大。“为人民服务” 不仅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必须奉行的“宗旨”,而且写入了宪法,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我看来,“为人民服务”并不应成为领导者的一句口号,人民真正想看到的是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行动。所以,作为为人民服务者的主体仍将任重道远。 当然,为人民服务也不仅仅是领导者应有的作风,作为平凡大众的每一个我们,也应该将这种作风内化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等等这些老一辈党员同志们学习,将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精神落实的每一个平凡的实践中去,只有这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会得到继承和发扬,我们所期待的和谐社会也才会更快得到实现!

张謇事迹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是光绪年间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陆续创办包括南通大生纱厂在内的多家企业。1902年起,又兴办各种文教事业。1913年任袁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袁阴谋推行帝制,张謇辞归乡里,继续其文教、实业建设。 众所周知,张謇是以晚清状元的身份进入历史视野的,他是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的内容很多。张謇在40岁之前苦苦求取功名,坎坷非常,到41岁才功成名就。但却在第二年便辞职返乡,转而经商。中国士大夫阶层历来以"学而优则仕"为事业,经商曾经是中国读书人所不屑于选择的一条道路。张謇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来没有放弃"尧舜之治"、"圣王之道"的儒家社会理想,作为商人的张謇甚至做了不少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并不十分正确的决定。 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张謇经历了许多艰苦,有许多感慨,对后代来说,这一代企业家的历程有许多启发和映射现实的意义。 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

地把张謇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浑噩茫然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故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范本。当时的南通城就像一个试验田,张謇在这里培植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南通城也像是张謇的城堡,是他政治追求受挫后苦心经营的小王国。它因张謇而起,也终于随张謇而落,令人景仰,却也发人深省。 他是一位来自清朝末年的平民状元。他一生为国为民,创办学校370多所,以纱厂为主体的企业40余个,创造了数十个全国第一,是中国历代653位状元中独一无二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謇的一生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段民族文化,张謇的成才之路、创业之路对每个中国人都具有借鉴意义。

张思德感想

让人仰视的“老黄牛” ——观看影片《张思德》有感有人说过:英雄可以横刀沙场,可以金戈铁马,有柔情似水的故事,有英雄救美女的传说,惟独不能像缓缓流淌的河水那样平凡无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曾经以为,被毛泽东主席专门写文悼念的张思德有着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或者是一个部队高级军官,屡建奇功;他或者是一个勇猛无比的战士,杀敌无数。然而,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张思德只是一个做过很多的平凡小事的普通士兵。但是,就是从这些小事上,他带给我深深的震撼,让我品味到了张思德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部电影取材于张思德在延安根据地工作期间的一些小事,运用一个又个细微鲜活的生活细节,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普通战士的平凡故事。晚会上突然停电,张思德以身为梯,驮起战友拧灯泡;晚上休息后,张思德打草鞋;烈士的孩子失去了双亲,他细心爱护,时常惦记着为孩子买几块糖;为眼睛不好使的哑巴炊事员送老花镜,并认其为父亲,抽空帮助干活;毛主席汽车轮胎坏了,为了不耽误主席行程,张思德背着、赶着轮胎跑了数里山路;乡亲的猪掉入河中,张思德义无反顾跳入湍急的河水;刘秉忠犯罪后消极低沉,张思德多次去狱中探视予以鼓励,并积极动员其爱人去看望他;王团长伤势严重,希望临终前能见见毛主席,不善言谈的张思德直接去找了毛主席……。这都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零零散散,就是张思德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像零星小

块石头一样的小事,让我们细细品味后,逐渐高大而堆积起来,形成了一座高山,散发出张思德伟大人格魅力的耀眼光芒,让我们仰视。 张思德是平凡的。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在1933年18岁的时候参加了革命,曾经三次过草地,是个打过多次仗,负过多次伤的老红军战士,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种过地、烧过炭,当过班长,整编后又成了战士。与他同时期一起或迟几年参加革命的老乡,最低的也当了连长,而他还是个小警卫战士。电影中当他的老乡说当年一起参军的老乡级别都很高的时候,他只是憨厚的笑笑,什么也没说。直到牺牲前的那一刻,木讷的他一句话也没留下,只留下那个在炭窑中奋力挖土排水的形象。 张思德是伟大的。他虽然只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但他一切都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勤劳肯干,不挑挑拣拣,革命工作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不管这个工作有多脏有多累有多危险。一心一意为着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他对待同事、孤儿、乡亲无比真诚,乐于助人,心里装的永远都是战友同事的安危,老百姓的苦与乐,他高尚的品质是多么的可贵。毛泽东在追悼会上这样称赞他: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思德老黄牛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影片《张思德》具体生动地刻画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气息和深远意义,更让我重新思考“为人民

优秀心得体会:平凡之中显真谛

优秀心得体会:平凡之中显真 谛 优秀心得体会:平凡之中显真谛---观影片《张思德》有感 平凡之中显真谛 ---------观影片《张思德》有感 怀着好奇的心情踏入剧场,观看影片《张思德》,亲历了一个平凡人普通的人生轨迹。说他是平凡人,是因为影片中没有使人情趣高昂的宏大战争场面,没有情节曲折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对一个普通人身边的普通事的真实再现,有的只是对中国革命充满心胜信念的那么一种精神的真实彰显。观后深思,感受彼深,体会一种干事的激情。先进与落后首先不是体现在物质层面,而是体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张思德身上折射出影响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一种激情,一种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创业精神和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因为我们党掌握运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结合国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才使得中国革命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使得像张思德一样的千万中华儿女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奉献青春,最终取得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有别于其它主题影片,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是共产党人在逆境中高昂的革命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看到的是革命地火红的生产场面,融洽的军

民关系;看到的是那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的革命激情。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共产党员革命斗志的原动力,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法宝。伴随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理论创新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走在理论创新的最前沿,始终保持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必将能够进一步激发共产党员干事、做事的激情,必将能够促进党领导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成就,最终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种平凡的人生。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莫过于生命本身。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爬过雪山,走过草地,能够在枪林弹雨中活着来到延安,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在他认为,能够活着就是一种享受,能够活着为革命贡献一份力量,就更是一种最高享受。他少说多干,毛主席说他最大的缺点是不说话,最大的优点还是不说话;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能够识野菜,可以烧木炭;他为人耿直,待人和蔼,认老革命做父亲,把革命遗孤当儿子。一个人做好事容易,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思德同志做到了。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伟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张思德同志说过,我就是一个烧炭翁,为党中央烧炭,为老百姓烧炭,为中国千百万劳苦大众烧炭。张思德同志是为中国革命胜利,浴血奋战,贡献生命的全体党员的光辉写照。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最普通的事。战斗夺取了他们的生命,

立足本职为民服务看影片张思德有感修订稿

立足本职为民服务看影 片张思德有感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立足本职为民服务——看影片《张思德》有感 今天是党员先进性教育集中学习的日子,下午处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一小时五十分的影片,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是197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当时是被称为小皇帝小皇后的一代。小时候也曾看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小兵张嘎》等战争题材的影片,或许是当时不懂事,看过不少遍却没有真正领会那些影片的意义。长大后虽然踊跃要求入党,在积极努力下也入了党,但只是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优秀的政党是全民族拥护的政党,应该向他靠齐向它靠拢,但是入党后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不枉入党却没有真正思考过。今天看了张思德的先进事迹,我才真正懂得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意义。 张思德同志在部队是很平凡的一名党员、一名战士,当了十多年兵,只是内卫队一名普通的警卫员,小小烧炭队的一名队长,许多和他同时当兵的战友都当了团长、连长,可是他从来没有遗憾过。他所从事的工作不像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战士,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也没有时刻要冒着生命安危的危险,他只是部队上一名普通的后勤兵。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微小、从来不觉得自己做得事份量轻,他尊敬老者、爱护幼者、帮助战友、团结同志,拼着命的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虽然不在前线,但他积极服从组织分配,把组织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当作前线的战场一样去全身心投入战斗。他这种崇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看完影片,使我受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使我对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有了重新的认识,使我对工作重要性的看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我是前台一名普通的职业介绍人员,我一个人所作的贡献谈不上影响国计民生谈不上影响社会稳定,但是所有和我一样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如果都像张思德那样尽心尽力,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为国家、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来,那么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必将是影响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阳光下的一代,没有经历过腥风雪雨也没有尝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是无数共产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不辜负党不辜负那些共产党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接过他们的“枪”去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落实到我们的就业服务工作上,就是要尽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把实事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之中,千方百计地帮群众之所急、送群众之所盼、排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把温暖送到周围群众身上,并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过硬的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信得过、走得近、靠得住。并且,我是新时期一名党员,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更有义务要把工作做到更好,更有义务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要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要让群众从我们党员身上看到希望,更加拥护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张謇的介绍 中英文

J简介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张謇社会改良实践的失败:安一域而无以安天下 核心提示:一生追求政治改良,渴望社会进步的张謇,晚年却生活在军阀割据混战,专制黑暗超过前清的魍魉社会之中,其心情非常痛苦、抑郁。但是这位赤诚的爱国者,还是力尽所能,坚持不懈地反对战乱,为争取和平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休战呼吁。 本文摘自:《张謇传》,作者:刘培林张德义,出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1912年— 1921年的10年间,大生企业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1918年—1921年4年间,大生纱厂在海门常乐镇南扩建第

读《张思德》有感_六年级作文

读《张思德》有感 读了张思德这本书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张思德那种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怪不得毛主席会在百忙之中参加一个战士的追悼会,不仅亲笔书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而且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曾担任过警卫班长和毛主席的内卫班战士,参加过长征,作战勇敢,多次负伤。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而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九岁。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最能表现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过草地的时候。张思德面对着雾气弥漫,风雨莫测,变化无常的草地,行军他要在前面蹚路,要求战士必须踩着他的脚印走,露营他打个盹就起来了,挨个看看,他怕这看似平整的草地下会有可怕的陷阱,摸摸这,看看那,要是有地方渗水了,他马上把战士叫醒,挪个地方,别人又睡了,他不睡,再添点柴火,守着,让同志们更暖和。不熟悉的野菜,他总是先尝尝,没事了才叫大家吃。到一个地方,喝水他也要先喝,才叫班里战士喝。有一次,小李深陷泥潭,还是他的机智才使小李顺利脱险。严酷的军事战争形势和接连不断的战斗使张思德三次负伤,伤愈后被调到荣军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被批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张思德就是这样在最残酷最血腥的日子里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张思德不但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还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在任何时候都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所谓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他身上发挥的是淋漓尽致。他的一生是伟大而平凡的,留给我们的意义却是重大的。

南通简介

南通简介 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让我代表南通782万江海儿女,代表南通**旅行社欢迎各位领导光临南通观光指导,我姓,来自**旅行社,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作讲解服务。 不知道大家一路风尘来到南通,咱们这座江北小城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了解南通呀,您首先要记住南通的“一、二、三、四、五”,一,就是“中国近第一城”,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泰斗、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曾经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中写道:在实践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从1895至1925年,在中国实业家张謇推动下,南通为了发展近代工业和航运。。。。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文中提到这位对南通发展举足轻重的人物——张謇为何许人也?那么过会大家参观完张謇纪念馆后就能了解到这位清末状元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现在我们正走在城山路上,城山路故名思意:即是城区通往江边狼五山的路,车行驶的右边是南通著名的三塔之一的“文峰塔”,其塔为六角木结构建筑,当时是为兴盛地方文风而修建的一座古塔,因而取名为“文峰塔”。前面我们过了怡桥左边这个是南通的人民公园,原属于南通博物苑,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一个点。前面大家看见这座桥称为“长桥”,你也许在纳闷了,这桥也叫长桥?南通流传着四怪:狼山无狼,观音山无山,长桥不长,南通南不通。别看这座小桥现在不起眼,在古代它的确是通州城内最长的桥,原来是南城门外护城河上的吊桥,南面正对狼山、大江,故又名“江山门”。这条南大街是南通目前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说话间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门前,请各位带好贵重物品下车参观。 (参观张謇纪念馆) (由纪念馆出来经濠西路文化宫、总工会前往博物苑)各位,参观完了张謇纪念馆,您对张謇先生多少有了一点了解吧,咱们现在再去南通博物苑看看究竟对南通历史经济发展起到怎样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车行驶右边的这座旧建筑是南通市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建于50年代初,系陈毅元帅亲自题字。它位于早年的北公园的位置,原先有座双层八角形小亭,名叫万流亭。由于以前城市比较小,北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到这游玩会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我们左手边濠河畔的这座铜像则是由张謇先生聘请的国外水利专家克莱特,他对南通的水利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最终长眠在这片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上。张謇这位清末状元,中国早期的实业家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新主张,在南通创工厂,兴实业,办教育,开农垦,他充分意识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正所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于1905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国人自办的民间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我们称其为博物苑而不是博物馆,这正体现了博物苑园馆一体,园林与馆舍相融合的特点。 (参观博物苑) 通过参观博物苑的有关史实和展品,对南通的历史发展咱们可以说看到了冰山一角,那还想进一步了解南通现在的发展,过会我们要参观城市博物馆馆就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途经濠南路)现在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如太师椅般雄健稳重的大楼建筑是在原址兴建的五星级有斐饭店,1914年张氏兄弟招集股本成立的有斐旅馆合资有限公司是南通第一家集旅馆、浴室、酒菜、弹子房经营为一体的商业单位。这片荷花满池的地方就是南通原来五公园中的“南公园”,这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有士坝与外界相通,岛上有座五开间中式楼房,原名千龄观,是张謇1920年为其兄张(祭言)70寿辰所建。当时张氏兄弟邀请了城内耆宿名流数十人前来庆寿,年龄总和超过了千岁,故名“千龄观”。现在已改为招待所,饭店了。(途经西被闸)现在我们行车经过的这座闸名叫西被闸,是南通最早的水利枢纽工程,由克莱特设计制造 (国际大厦出发前往狼山)现在我们驱车前往今天上午参观的一个重头戏,狼山。此间行车大概需要三十分钟,借这段时间我再对各位介绍一下南通的概况。 南通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中段,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入海口北岸,位于沿海经济带及长江

海门人与张謇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海门人与张謇 祖国江南的青山绿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慧而又灵秀的吴越儿女。他们勤劳的先祖在这一片梦幻般的神奇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耘着希望,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吴越后代,这一令他们感到自豪并带有些骄傲的名字,似乎总与勤劳与精干、创造与开拓、浪漫和传奇联系在一起。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也许是因为江南的山水为这些先辈的血液中注入了不甘寂寞的因子,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满足于世代衣食无忧的生活,当万里长江把上游的泥沙带入下游,在入海口沉积形成沙洲的时候,这些吴越后代捷足先登,在这个荒凉的孤洲上点燃了农耕的火种,带去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滔滔长江诉说着历史,也在演绎着大自然的神奇。 唐朝中后期,沙洲的涨落和连接,使这些移民后来和北岸大陆的本土人组成了一个新的行政部落,古称“东布洲”。民国元年更名为海门,意为长江入海之门。这里的人后来就自然成了海门人。 (同期声)海门市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俞茂林: “海门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正式建制于唐朝中后期。当时是一个移民县,大部分是从江南和崇明岛迁移而来的。后来由于长江的变迁行政区域也发生多次变更。至1912年复县以后,形成了现在的县域规模。北宋诗人王安石,早年曾担任过海门的县令”。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那是王安石用诗人的眼光对当年的海门所作的描述。 海门并不是那种拥有灿烂文明和古老历史文化的地方,它没有大自然鬼斧神工所雕凿的自然景观,更没有扑朔迷离而又令人神秘莫测的人文古迹,历史留给人们的记忆并不遥远。然而,传承了吴越文明,浸润着先祖文化的海门人,有的是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他们四海为家,随遇而安。他们既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眷恋着脚下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更把开拓的汗水洒遍了每一个希望的角落。 沿南黄海一路北上,踏着先辈们当年的脚印寻访,我们来到了盐城市的大丰县。这里是大丰县的裕华镇。 这个镇有一半以上的人其祖先是二三十年代从海门迁来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前辈们当年来到这里兴修水利,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他们把海门人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全盘带到了这里。我们脚下的这条防浪大堤还是当年修筑的。

张思德。。。

张思德 (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 ,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模范。1915 年 4 月 19 日 ( 农历三月初六 ) ,这天是谷雨节。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的佃农张行品家。张家本来就生活艰难,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张思德的出生给家里带来的不是喜,而是深深的忧愁。张思德的母亲产后得病,卧床不起,没钱买药,无米下锅,没有奶水喂孩子,只好拖着重病的身子,从穷苦乡亲那里讨得一点谷米,捣碎后熬成糊糊喂养孩子。母亲望着这个出生在谷雨节,用谷米糊糊喂养的瘦弱孩子,给他取名“ 谷娃子” 。 张思德生下才 7 个月,母亲就连病带累,离开了人间。临死前,她把张思德托给了他的叔叔张行忠和婶娘刘光友收养。此后,张思德一家的生活更加艰难。大哥给地主干活,累死在水田里;二哥沿街乞讨,饿死在猪市场的戏台旁;生父张行品外出谋生,流落他乡。家人就这样生离死别了。养父张行忠的日子也十分艰苦。他给地主扛活,累坏了身子,常常吐血。养母生下女儿张桂香才 4 个月,身体还很虚弱,为了活命,就把两个娃娃放在背篓里,背着他们起早摸黑地在地里干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思德很小就下地干活了。娘上山坡种豆,他跟在后边点种;娘下田割谷,他跟在后边捡穗。七八岁,正是上学念书的年纪,可他却成了割草、挖菜的劳力。尽管养父母终日辛苦,家人仍然难得吃上一顿饱饭。 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成立了革命政权。同年12月,张思德参加了红军,不久又加入了共青团。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张思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1940年初夏,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烧炭要打炭窑,洞口很小,里边很大,每次要出500公斤木炭。木材在窑中要立起来码放,还要会看火候。开窑出炭是非常辛苦的,里边活像一座焚化炉。那时没有任何防护用品,连起码的手套都没有。人要爬进去,将木炭一根一根地传出来,外边的接应晾上。进去一次,人就闷热得好像要脱一层皮。这种最脏最苦的活儿,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面。苦战三个月,经过伐树、烧火、出窑、捆扎、运输等数道繁重的工序,终于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克服敌人封锁带来的经济困难,他又随警卫营来到南泥湾开荒。张思德不仅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又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步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通讯任务。1942年张思德调回延安。1943年初夏,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组织再次

学习张思德心得体会

学习张思德心得体会 近期,我观看了革命电影《张思德》,重温党员前辈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他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主义精神。 一名普通的士兵。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木讷寡言的他一旦开口,让人再难忘记:“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 1944年9月5日,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又与战友小白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中午时分,由于土质松软,加上雨水渗透,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危难时刻,张思德奋力把身边的战友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张思德的牺牲,使毛主席非常难过,对他的后事安排多次作出指示,正如《为人民服务》中所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在随后召开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即兴作出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的讲话,这篇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的。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对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阐述至详,在场的

同志无不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 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多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真正的崇高,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冲淡。真正的善与美,只会因朴素的质地更生光辉。凝望这个普通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 张思德不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从水深火热到翻身做主人,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我们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到今天,社会、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怎样的不同,我们共产党员都不会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伟大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伟大的事业,需要无数个“张思德”;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就像火炬一直在传递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张思德的一生虽然短暂、平凡,但是,张思德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

南通市情简介

南通市情简介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与上海隔江相望,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是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市陆域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海岸带面积1.32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63万人。现辖3市2县3区,拥有1个综合保税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 大江大海赋予了南通鲜明的江海特征。长江进入南通段,江面更宽阔,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的狼山雄峙江边,展现出“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画卷。206公里海岸线上散布着全国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港、大自然留下的蛎砑山奇观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境内最北部属于淮河流域的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生态优良。南通城风光秀丽,濠河风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30华里的千年濠河环抱古城,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江风海韵孕育了南通灿烂的江海文化。6500年前,南通开始成陆,新石器时代青墩遗址是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最重要代表,江淮文化与吴越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涌现出“蓝印花布”、“沈绣”、“梅庵琴派”等一批地域特色文化标志,环濠河建成各类博物馆20多座。 江海大地哺育了勤劳聪慧的江海儿女。这里走出了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以及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等历史名人,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著名诗人卞之琳、书画大师范曾、数学家杨乐及两院院士30多位、世界体育冠军18位。 通江达海的宽广胸怀催生出追江赶海、弄潮创业的江海精神。千

百年来,南通先民围堰造田、开荒煮盐,沧海变桑田,蛮荒成福地。近代,张謇开风气之先,在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等10多个全国第一,并创造性地按照近代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认为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当代,在“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城市精神的激励下,南通作为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文博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2年以来,全市上下以迎接十八大召开、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两个率先”目标上咬住不放、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落实省委“八项工程”、实现南通“八个领先”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2年,全市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沿江八市保持领先。一些总量指标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继2003年突破千亿元、2007年突破两千亿元后,2012年达到4558.7亿元,增长11.8%,总量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财政总收入继2003年突破100亿元后,2012年突破1千亿元,达1055.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全国地级市第5位;财政收入质态良好,税收占比达到80.9%,较前年提高4.6个百分点,所辖县(市)区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二是区位格局显著改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推动下,继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后,总投资361亿元的沪通铁路项目可研报告正式获批,并已举行开工动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