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心肌梗死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1急性心肌梗死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1急性心肌梗死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

急性心肌梗死非手术单病种质控临床路径表

责任护士签名: 护士长签名:

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职责

关于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通知 医务处发[2014]第9号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各相关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根据医院实际,特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普外科1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吴柏华 副组长:殷秀玲 个案管理员:张立飞 医师医疗组成员:祝凯华、黄超、韩建旭、王丰强 护理医疗组成员:黄丽、冯敏、王舒、顾银星 普外科2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徐本文 副组长:蒋明丽 个案管理员:杨晨曦 医师医疗组成员:周飞、丁辉、殷均山、葛荣忠 牛四龙、黄昌明、任船 护理医疗组成员:仲婷婷、周红娟、蔡红艳、费学娥 妇产科1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董艳 副组长:夏明 个案管理员:汤同会 医师医疗组成员:张松英、张力敏、汪源源、焦艳 鲍明珠、张珍、卢良花、胡芬芳

护理医疗组成员:宋考明、陆金华、王茂芹、魏迁 妇产科2病区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周东霞 副组长:谢青 个案管理员:赵丹玲 医师医疗组成员:陈晓超、刘爱玲、葛志娟、左罗、仲苏静 程怡、钱兆珠、陈汝英、张红梅 护理医疗组成员:刘玉娟、张林玲、陈祝祝、吴庭 泌尿烧伤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郁全胜、王庆明 副组长:祝雪青 个案管理员:崔勇 医师医疗组成员:陈志永、范建华、陈猛、孙继才、王宗南 张守俊、王湘臻 护理医疗组成员:李姗、方竹雅、陈茜茜、单海薇 五官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张一航 副组长:梁玉伟、李强、潘铮 个案管理员:陆婷婷、刘志元 医师医疗组成员:王亮、王全芝 护理医疗组成员:张晓莉、刘珊珊、徐锦 神经外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刘连松 副组长:刘晓鸿

个案管理员:吕茂洲 医师医疗组成员:周大志、杜春雷、章超、李光波、刘冬红 翟晓雷、卢志林 护理医疗组成员:耿芹、张薇、胡美媛、任丽梅 胸心外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郁松 副组长:姜玉 个案管理员:汤井双 医师医疗组成员:汤成刚、周杰、戴绍兴、蒋浩、季中华护理医疗组成员:王园、蒋健、张亚琼、张会进 骨二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吴勇 副组长:赵宏 个案管理员:燕好军 医师医疗组成员:王洪俊、胡绵虎、黄林海、鲍恩虎、张大威 於睿 护理医疗组成员:单苏阳、胡敏利、胡珊、钱芳 心内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组长:周长高 副组长:仲谨、赵守静 个案管理员:马超、胡敏 医师医疗组成员:高新春、葛恒松、李勇、吴开霞、马超 费金雷、蔡东东 护理医疗组成员:蒋捷、李如、李会、臧娟、陈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随着冠心病诊治技术的进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对于基层医院无条件实施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仍是AMI早期开通“罪犯”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多种原因使临床AMI静脉溶栓率仍很低,为进一步改变这种状态,提高AMI的静脉溶栓率,减少心肌重构,维护正常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收治住院的25例AMI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5例均系本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0~85岁,40~50岁2例,男女各1例;51~60岁2例,均为男性;61~70岁11例,男8例,女3例;71~80岁8例,男女各4例;>80岁2例,均为男性。基础疾病:原发性高血压4例;2型糖尿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冠心病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1例;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5例;既往健康5例。危险因素:高血脂13例;高血糖7例;有冠心病家族史2例;高血脂并发高血糖1例;血脂和血糖均高且有冠心病家族史2例。诱因:有明显劳累或情绪激动17例;无明显诱因8例。并发症:休克3例,心力衰竭5例,心律失常8例。 1.2临床表现 1.2.1发病时间<3h2例;3~6h5例;6~12h7例;>12h11例。 1.2.2症状胸闷痛20例;上腹痛2例;胸闷3例。 1.2.3心电图下壁AMI10例;前壁AMI5例;心内膜下AMI3例;前间壁AMI2例;前壁加后壁AMI3例;下壁加右室AMI2例。 1.2.4心脏彩超左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6例;左房扩大3例;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肺动脉高压1例;左室、左房大加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1例。 1.2.5心肌坏死标记物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钙蛋白定性或定量异常18例;正常4例;未查3例。 1.3诊断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和《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指南》[2]确诊为AMI;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应用阿司匹林片300mg嚼服,氯吡格雷片300mg口服,止痛,无低血压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同时化验血常规、血生化、心肌坏死标记物、凝血功能,查心电图,不符合静脉溶栓条件或家属拒绝静脉溶栓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小时1次,静脉溶栓者给予注射用尿激酶15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0.5h内滴完,同时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静脉溶栓再通与否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判断,所有患者只要情况允许,无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禁忌证,均尽早小剂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逐渐加量;所有患者均应用他汀类药物。 2结果 25例患者中达到静脉溶栓治疗条件13例,占AMI患者的52%(13/25),仅有3例选择静脉溶栓,占12%(3/25);静脉溶栓治疗中2例成功,1例失败。患者中有基础疾病20例,占80%,其中冠心病是AMI的一级预防及危险因素。本组患者死亡3例,好转22例。 3讨论 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创伤、痉挛等,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min以上即可发生AMI。大量研究证明绝大多数AMI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常见诱因为饱餐、机体应激能力增强、重体力劳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骤升、大便用力等。治疗的目标是:(1)尽快、充分、持续开通静脉血管;(2)挽救心肌、抢救生命;(3)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到达医院后30min内开始静脉溶栓或90min内开始介入治疗),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或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3]。 本组患者中有基础疾病20例,占80%,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存在,达到静脉溶栓条件患者13例,而实际静脉溶栓者仅3例;患者未选择静脉溶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从就诊到确诊时间较长、患者及家属对AMI缺乏足够的了解,以至于沟通时间延长,患者家属不能立即决定同意静脉溶栓。近年国外大规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来庆芝(上海市东方医院集团宿迁市东方医院内科,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住院AMI患者共25例,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病诱因、发病时间、症状、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测、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多方面观察分析AMI的发病和治疗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达到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13例,占AMI患者的52%(13/25),仅有3例选择静脉溶栓,占12%(3/25);静脉溶栓治疗中2例成功,1例失败。所有患者中有基础疾病者20例,占80%,其中冠心病是AMI的一级预防及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医院对AMI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比率低,强化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提高全民对冠心病的认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每一名医生对AMI的重视程度,是提高AMI再灌注治疗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病;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0-1514-02中图法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v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 程 v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vSTEMI)vICD10:I21.0- I21.3)b5E2RGbCAP v 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地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 年ACC/AHA 及2008年ESC 相关指南p1EanqFDPw 1.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3.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地肌钙蛋 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地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地开始).DXDiTa9E3d v 三)治疗方案地选择及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地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病分会,2001 年)、2007 年ACC/AHA 及2008年ESC 相关指南RTCrpUDGiT 1.一般治疗 2.再灌注治疗

<1)直接PCIv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以下为优先选择指 征): ①具备急诊PCI 地条件,发病<12 小时地所有患者;尤其是发 病时间>3 小时地患者;5PCzVD7HxA 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 小时,休克<18 小 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 小时地患者;jLBHrnAILg ③有溶栓禁忌证者; ④高度疑诊为STEMI 者. 急诊PCI 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90 分钟)丄DAYtRyKfE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

乙肝临床路径医师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ICD-10:) (二)诊断依据。 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病毒治疗法 2.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 3.营养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编码。 2.伴有ALT ≥2倍正常值,或B超可见回声增粗,脾轻度肿大。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凝分析、大生化; (2)乙肝两对半、乙肝DNA、AFP, (3)上腹部B超

2.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肿瘤6项、甲功7项、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抗体、抗肝抗原组合、肝纤维化四项,心电图、增强上腹部CT、增强肝脏核磁。 (七)药物选择。 1.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药物 2.免疫调节:胸腺肽 3.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治疗: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肝泰乐、甘草酸、腺苷蛋氨酸、丹参、茵桅黄、山莨菪碱、皮质醇激素。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凝分析、肝功。 2.乙肝DNA (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缓解好转。 2.肝功能ALT、AST和/或总胆红素降至正常或下降的70%。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存在其它疾病需要治疗,需要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需要要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而影响路径的执行,需退出本路径。 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路径(ICD-10:)

临床路径管理和持续改进 检查表

山东省XXX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和持续改进检查表 评审项目评审要点和分值评审方法实际 得分 组织机构和职责 1、医院建立“临床路径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临床路径工作 的开展。 2、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对部 门与人员实施“目标责任制” 。 3、医院领导协调路径实施过 程。 (共2分) 1、查文件及记录。未建 立扣0.5分。 2、查职责,职责不明确 扣0.5分。未开展目标考核 扣 3、查记录。记录不完善 扣0.3分,无记录扣0.5 分,院领导未参与扣0.5 分。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 1、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为 重点,参照卫生部临床路径文 本,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本 院临床路径文本。 2、医院有明确的“临床路 径”文本制定、试行、修订与批 准程序。 3、患者进入路径前应知情同 意。 4、有路径实施记录。 (共3分) 1、查项目清单及路径文 本。不达标扣0.5分。 2、查规定及审批报告。 不达标扣0.5分。 3、抽查10份病历。无 路径患者版告知资料每份扣 0.1分。 4、查资料。资料不完善 扣0.2分,无记录扣0.5 分。 路径实施的培训 1、医院有相关的教育与培训 的教材与师资。 2、对相关的临床人员实施路 径教育与培训,包括患者知情同 意、提供服务的时效性要求。 1、查看培训教材与师 资。培训资料不完善扣0.5 分。 2、查培训记录。记录不 完善扣0.2分,无培训扣0.5

(共1分)分。 路径实施情况监测、分析与完善 1、运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 路径执行情况。 2、监测进入路径患者的平均 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 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 症等。 3、医院定期与不定期对路径 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 题提出改进措施。 4、医院定期与不定期对进入 路径病种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 行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 5、对进入路径的患者和实施 路径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 调查,并有整改措施。 (共4分) 1、现场检查。不合格扣 0.5分。 2、查看动态监测及汇总 数据。监测资料不完善扣0.5 分,未检测扣1分。 3、查分析报告及改进措 施。未开展扣0.5分。 4、查分析评估报告。评 估资料不完善扣0.2分,未 开展扣0.5分。 5、核对调查表及整改措 施,询问相关医务人员及患 者。未开展路径满意度调查 扣0.5分。开展记录资料不 完善扣0.2分。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ICD10 : I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持续剧烈胸痛>30分,不缓解(NIG);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 3.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和 肌红蛋白)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直接PCI; 2.静脉溶栓治疗; 3.一般治疗;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再灌治疗目标: 1.急诊PCl目标:从急诊室到血管开通(door-to ballon time)<90分钟; 2.溶栓目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 <30分钟。 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ICD10 : 121疾病编码; 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同时存在合并症.并发症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 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ECG; 2.心电监护; 3.血常规+血型; 4.凝血五项;

5.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 6.肝、肾功能、离子、血糖; 7.D-Dimer ; 8.感染筛查血样采集(甲、乙、丙型肝炎、HIV、梅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 1.血脂、BNP、UCG; 2.尿、便常规+OB、酮体; 3.血气分析; 4.X-ray (胸片); 5.心功能及心肌缺血评估。 八、选择用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TP n b m a受体拮抗剂) 九、手术时间:为AMI起病24小时内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 3.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 4.住院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血生化全项、心脏超声心动图、胸片、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血气分析、BNP、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BPC聚集率、凝血功能、CRP、D-Dimer、凝血功能。 十、术后住院恢复乙進天 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生命体征平稳; 2.血动力学稳定; 3.心电稳定。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冠脉造影后转外科行急诊冠脉搭桥; 2.等待二次PCI; 3.病情重不能出CCU; 4.等待择期CABG ; 5.患者拒绝出院。 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hrs,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

心肌梗死定义及临床分型

心肌梗死定义及临床分型 更新时间:2013-05-06 | 权威编辑: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身体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1 心肌梗死定义 2007年10月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将急性心肌梗死定义为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此定义在新版中没有变化。新版定义的心肌梗死标准为: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 (1) 缺血症状; (2) 新发生的缺血性ECG改变[新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3) ECG病理性Q波形成; (4) 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的心肌活性丧失或新发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5)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新定义中的第5条是新增加的内容,其意义是强调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后在就职的过程中,应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来验证心肌梗死的原因,并尽早开始冠脉在通的治疗。从07版和12版的定义还可以看出,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改变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绝对重要的价值。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可见于I型和II型心肌梗死,但仅仅是心肌缺血而没有坏死时,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没有多大改变。新版中强调,如果患者有典型的急性心肌缺血临床症状并伴有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就可以确诊为心肌梗死,因为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标志着缺血的心肌开始死亡。通过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的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指导我们采用何种治疗措施很有帮助。 2 心肌梗死的临床分型 新版心肌梗死的临床分型与2007年定义大致相同。

(急诊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时间到达急诊科(0—10分钟)到达急诊科(11—30分钟)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建立静脉通道 □心电和血压监测 □描记并评价“18导联”心电图 □开始急救和常规治疗 □急请心血管内科二线医师会诊(5分钟 内到达):复核诊断、组织急救治疗 □迅速评估“溶栓治疗”或“直接PCI治疗”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对拟行“直接PCI”者,尽快术前准备(药 物、实验室检查、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通知术者和导管室、运送准备等) □对拟行“溶栓治疗”者,立即准备、签署 知情同意书并尽早实施 重点医嘱□描记“18导联”心电图 □卧床、禁活动 □吸氧(鼻导管、面罩无创通气、有创 通气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 和度监测等) □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和“常规治疗” 咀嚼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无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卧床、禁食 □镇静止痛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尽快准备和开始急诊“溶栓”治疗 □从速准备和开始急诊PCI治疗 □实验室检查(溶栓或急诊PCI前必查项 目) □建立静脉通道 □血清心肌酶学和损伤标志物测定(不必

等结果) 主要护理工作□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吸氧 □实施重症监护、做好除颤准备 □配合急救治疗(静脉/口服给药等) □静脉抽血准备 □完成护理记录 □指导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 “入院手续”等工作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特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溶栓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及救治过程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配合急诊PCI术前准备 □做好急诊PCI患者转运准备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夜班白班夜班 医师 签名 注:适用于STEMI发病<12小时者,择期PCI患者不适用本流程。时间到达急诊科(31—90分钟) 住院第1天 (进入CCU24h内) 主要诊疗工作□ 做好患者“急诊室导管室CCU”安全转运准备 □ 密切观察并记录溶栓过程中的病情变 化和救治情况 □ 尽早运送患者到导管室,实施“直接 PCI”治疗 □ 密切观察并记录“直接PCI”治疗中的病情变化和 救治过程 □ 溶栓或介入治疗后患者安全运送至CCU继续治 疗 □ 重症监护和救治 □ 监护、急救和常规药物治疗 □ 密切观察、防治心肌梗死并发症 □ 密切观察和防治溶栓和介入并 发症 □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诊断、鉴别诊断、危险性 分层分析、确定诊疗方案 □ 预防感染(必要时) □ 实验室检查 □ 梗死范围和心功能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2009版)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 相关指南 1.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3.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 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 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 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 相关指南 1.一般治疗 2.再灌注治疗 (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 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 小时,尤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③有溶栓禁忌证者; 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 ≤3小时的患者; ②无条件行急诊PCI; 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 死疾病编码; 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 心电、血压监护;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服务 满意度调查表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 -----科姓名:住院号: 日期:年月日1.入住病房时护士是否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主动向您介绍住院环境和注意事项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l很不满意 2.医生诊断后是否主动告知您治疗的方案、预期结果及预计费用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3.您对医院住院病房与床单的清洁、舒适程度的评价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4.您对医院住院病房的生活环境方便程度的评价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5.您对医院住院病房提供的膳食满意程度的评价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6.您经过本次治疗后对病痛减轻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的评价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7.对医生、护士向您提供本次所患疾病相关的防治与康复知识的满意程度的评价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8.需要反映的其他情况 请在您认可的意见栏处口打“√”即可,谢谢!

“卫技人员”对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的评价表 请在您认可的意见栏处口打“√”即可,谢谢! 1.您对接受开展“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专项培训的满意度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 2.您所在科室的“临床路径执行文件与记录的表单”是否好用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 3.您所在科室的“患者知情同意”相关文件是否好用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4.您认为本科是否已经将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职责落实到组、到人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5.您对在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检验服务及时性的满意程度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6.您对在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CT室服务及时性的满意程度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7.您对在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X 线摄片服务及时性的满意程度 口5很满意口4较满意口3满意口2不满意口1很不满意 8.您对在执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心电图服务及时性的满意度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最新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2011版) 一、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ICD10:I21.0- I21.3)(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 1.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 3.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同功酶MB、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T 和cTNI、肌红蛋白)异常升高(注:符合前两项条件时,即确定诊断为 STEMI,不能因为等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结果而延误再灌注治疗的开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2007年ACC/AHA及2008年ESC相关指南 1.一般治疗 2.再灌注治疗 (1)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具备急诊PCI的条件,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3 小时的患者; ②高危患者。如并发心源性休克,但AMI<36小时,休克<18小时,尤 其是发病时间>3小时的患者; ③有溶栓禁忌证者; ④高度疑诊为STEMI者。 急诊PCI指标:从急诊室至血管开通(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2)静脉溶栓治疗(以下为优先选择指征): ①无溶栓禁忌证,发病<12小时的所有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 ≤3小时的患者; ②无条件行急诊PCI; ③PCI需延误时间者(door-to-balloon time>90分钟)。 溶栓指标:从急诊室到溶栓治疗开始(door-to needle time)<30分钟。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1.0- I21.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编 码; 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就诊当天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 心电、血压监护; 2. 血常规+血型; 3. 凝血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ICD-10:~V)。 (二)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标准:~V。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新定义(全球统一定义):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1) 典型心肌缺血症状(持续胸痛>30 分钟,含NTG 1-2片不缓解,伴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2) 新发生的缺血/缺血性ECG改变[包括T波增宽增高、新发生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ECG病理性Q波形成; (3) 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发生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4)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编码(ICD-10:~V)。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除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溶栓或保守治疗的患者均可进入路径。PCI、溶栓须符合适应证。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及复杂程度,1-2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便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随机血糖、DIC全套、CRP、proBNP、传染病筛查(3)心梗一套、心电图(随时),心脏彩超,必要时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冠脉造影、CTA、MRI、同位素、B超、肝炎系列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心电血压监护,吸氧(SO2<95%),镇痛等治疗。 2.药物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ⅡbⅢa受体抑制剂)、抗凝(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调脂(他汀类药物)、抗心肌缺血治疗(β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 3.再灌注治疗:PCI、溶栓 4.对症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或治疗应激性溃疡,心肌保护)。(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需预防使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 发病6-12小时内的STEMI应立即行再灌注治疗,根据病情可选择溶栓或直接PCI。发病12小时的STEMI,若还有胸痛,仍可行再灌注治疗。发病12小时以上仍有缺血症状、血液动

XXX医院临床路径一览表

XXX医院 进入临床路径病例管理流程一览表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房床号: 入院时间:临床(第一)诊断: 一、正确选择适用对象、提出申请审批:(患者入院当天选定) 1、第一诊断名称:ICD-10 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是 3、需手术治疗,手术名称:ICD-9-CM-3:编码。 4、无合并症:如 5 申请医师:20 年月日6、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科主任意见:签名:20 年月日 护士长意见:签名:20 年月日指派个案管理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7、医务科评价小组审定意见:签名 8、院领导组审定意见:签名 9 二、认真执行(疾病名称)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

1、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单 2、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单 3、患者版临床路径表单 (二)临床路径交班记录单 (三)术前辅助检查项目: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天数: 血型:总输血量:(六)术后处理: (七)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八)临床路径退出记录单: 九、出院情况: 1、有异常 2、为拆线

3、术后X 4 、术后查内植物位置,满意5、并发症/或合并症:不需住院处理三、临床路径评价(手术患者的评价)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 天数 。 2、非计划性重返手术室次数: 3、手术后并发症: 4、手术前住院天数: 5、住院天数: 6、住院费用: 其中药品费用: 医疗耗材费用: 78、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9、患者满意度: 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意见: 评价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目录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并发症 6治疗 7预后 8预防 1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含患者版)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ICD-10:I21.900B~V)。 (二)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标准:I21.900B~V。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新定义(全球统一定义):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并至少伴有以下一项临床指标:(1) 典型心肌缺血症状(持续胸痛>30 分钟,含NTG 1-2片不缓解,伴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2) 新发生的缺血/缺血性ECG改变[包括T波增宽增高、新发生的ST-T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ECG病理性Q波形成; (3) 影像学证据显示有新发生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4) 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有血栓。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编码(ICD-10:I21.900B~V)。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除外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者。 4.急诊PCI、溶栓或保守治疗的患者均可进入路径。急诊PCI、溶栓须符合适应证。 5、若患者拒绝行PCI治疗,则继续使用药物治疗方案;若患者为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搭桥; 6、危重状况的治疗启动(IABP、临时起搏器、除颤等); 7、生命支持类治疗; 8、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无创连续心排、无创血压); 9、合并症的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降压治疗、控制血糖、吸氧等治疗; 10、若患者自动出院,则给予患者完整的健康教育及3级预防治疗,若患者死亡则死亡时完成路径。 11、PCI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及复杂程度,1-2周。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心肌梗死的 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一)先兆:突然发生或出现较以往更剧烈而频繁的心绞痛,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以往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梗塞前心绞痛)。如此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更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二)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 3.胃肠道症状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尤其24小时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尤其是室性过早搏动;如室性过早搏动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成对出现,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主要是心原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向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为次要的因素。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

性降低所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塞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三)体征心脏浊音界可轻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者,发生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者,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发生心室间隔穿孔者,胸骨左下缘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出现有关的体征和血压变化。

早产儿临床路径及表单

早产儿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版) 一、早产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早产儿(ICD-10P07-3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保暖: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置辐射台(适用需机械通气的患儿)或入暖箱保暖。按下述调节暖箱温度: 2.呼吸管理:(1)吸氧:患儿出现低氧和呼吸困难,可先头罩吸

氧。若血氧饱和度<85—87%吸氧:①头罩吸氧4—6L/min FiO260%②面罩吸氧2L/min40—60%③鼻导管吸氧0.5L/min40%。 注意避免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氧,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可以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吸入氧浓度,尽可能调低吸入氧浓度,或间断吸氧,使患儿血氧饱和度在90%-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如头罩吸氧后仍有低氧和呼吸困难,应改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压力以4–5cmH2O为宜)。注意压力调节,不宜过高。 (3).机械通气:如CPAP后仍呼吸困难,或PaO2低于正常,或PaCO2高于60mmHg,或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应改为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参数要尽可能低,根据血气分析调节参数,防止发生气漏或过度通气。 (4).肺表面活性物质:诊断明确者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也可以预防性使用。若需给PS治疗者(W<28周或体重<1000g1次100mg/kg):用PS前先给患儿吸痰,清理呼吸道,将PS(每次100mg/kg左右)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 3.营养支持: (1)、液体摄入量早产儿出生第一天液体需要量: 出生体重(kg)液体需要量(ml/kg.d) >1.550-60 1.0-1.560-70 0.75-1.080-100 以后每天增加15ml/kg,直至最大150ml/kg。如患儿体重每天减轻超过2-5%或任何时候体重减轻超过10-15%,尿量少于0.5ml/kg.h超过8小时,需增加液体量。记24小时出入量,协助指导液体摄入量及热卡计算。 (2)、营养液成分与每日需要量: 液体量:根据不同临床条件调整,光疗、暖箱、呼吸机、心肺功能、各项监测结果。总液体在20-24h内均匀输入,应用输液泵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