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_叶春洁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_叶春洁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_叶春洁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第42卷第12期: 1672 ~ 1682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栏

评述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叶春洁①②, 赵玉云②③, 陈嵘①*, 蒋兴宇②*

①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武汉 430073

②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

③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084

*通讯作者, E-mail: rchenhku@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xingyu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收稿日期: 2012-07-25; 接受日期: 2012-08-20;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2-11-09

doi: 10.1360/032012-393

摘要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存在多种作用方式, 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共价结合以及非共价特异性吸附等. 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引起可见光区的特征吸收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常用来研究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作用与纳米粒子的尺寸、表面化学及蛋白质的大小、电荷、氨基酸残基有关. 利用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纳米金的谱学性质, 可以对疾病或环境污染进行简单、高效、低成本检测, 也可用于疾病治疗.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蛋白质

相互作用检测

疾病治疗

1 引言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在体内执行多种生物学功能, 如酶的催化、能量运载和储存、免疫保护等. 某些蛋白质的高表达与疾病的发生有关, 常作为疾病检测的信号, 调节蛋白质的表达则可实现疾病治疗[1]. 纳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检测的灵敏度和药物的疗效, 其中金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应用. 金纳米粒子的一个重要的光学特征是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ocal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LSPR), 入射光与纳米金表面等离子体发生共振, 纳米金会吸收与共振频率相同的光波, 形成其特征吸收光谱. 直径为5~20 nm的纳米金的特征吸收波长在520 nm左右, 溶液呈现鲜亮的酒红色, 随着尺寸增大或纳米颗粒间距变小, 吸收波长红移, 溶液颜色呈紫色、蓝色或灰色, 甚至发生聚沉[2]. 利用纳米金的这种颜色变化, 可对蛋白质、小分子、金属离子等进行可视化检测, 实现疾病、环境相关问题的简单、实时、快速、低成本监测[3~6].

目前已有各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免疫试纸商品, 如早孕试纸和HIV试纸条. 金纳米粒子本身的LSPR 效应引起的光热效应可用于医疗[7]. 其他特点, 如对巯基、氨基、磷等具有高亲和性而容易进行表面修饰, 较大的比表面积使所负载的药物呈现局部高浓度, 纳米粒子易于被细胞吞噬, 低细胞毒性等, 使其作为优良的药物载体而用于疾病治疗[8]. 研究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其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从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出发, 介绍了利用金纳米粒子光学性质进行蛋白质、分子、重金属离子的检测, 以及金纳米粒子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2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2.1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作用方式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有物理吸附、化学共价结合和非共价特异性吸附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物理吸附主要来源之

化学生物学专刊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2期

1673

一是纳米粒子表面配体与带电荷的蛋白质间发生静电吸附. 金纳米粒子表面的配体可带正电荷、负电荷或不带电荷, 决定了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强度. 柠檬酸、酒石酸、硫辛酸等含羧基的化合物稳定的金纳米粒子易吸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G(IgG)的等电点为7, 在pH 值为5.5的溶液中, 正电性的IgG 可通过静电作用固定在上述金纳米粒子的表面[9, 10]. 蛋白质的正电性越强, 与负电性的纳米粒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也就越强[11]. 此外, 金纳米粒子还以范德华力、亲疏水作用等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化学共价结合包括含有巯基的蛋白质与金纳米粒子表面形成Au -S 键而发生化学吸附作用, 或蛋白质的N 端与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羧基分子通过碳二亚胺盐酸盐/N -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进行酰胺键偶联. 金纳米粒子与半胱氨酸的巯基可形成Au -S 键, 含有四半胱氨酸基序(tetracysteine motif, C-C-P-G-C-C)的蛋白质可牢固地吸附于金纳米粒子表面, 不能被二硫苏糖醇(DTT)置换[12]. 这种方法可提高蛋白质与金纳米粒子的亲和性, 同时保留蛋白质的活性部位, 减少其他分子与金纳米粒子间的非特异性吸附. 但是该方法需要对目标蛋白进行半胱氨酸基序修饰, 增加了应用成本. 相比而言, EDC/NHS 活化金纳米粒子表面羧基来偶联蛋白质的方法更为简单和普遍[13].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非共价特异性吸附主要是指金纳米粒子表面分子可特异性地结合蛋白质, 如抗原-抗体、生物素-亲和素[14]、适体(aptamer)/配体(ligand)-受体(receptor)[15]、分子-分子结合蛋白[16]等系统. 硫辛酸小分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通过偶联钴化合物而特异性地连接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17]. 这种作用方式可以减少蛋白质与金纳米粒子间的非特异性吸附, 提高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2.2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除了常用作蛋白质分析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圆二色谱(CD)、荧光光谱、凝胶电泳以及质谱等方法外[18], 基于金纳米粒子LSPR 效应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技术的应用更广泛.

当蛋白质吸附在或结合于金纳米粒子上后, 将

改变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 一方面使金纳米粒子尺寸发生变化或改变其聚集状态, 其可见光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溶液颜色变成紫色或蓝色[19]; 另一方面改变金纳米粒子表面电荷, 从而引起界面介电常数的变化, 导致入射光共振角或共振波长的变化, 通过共振参数的变化可以测定体系中的目标蛋白[2, 20]. 金纳米粒子与具有特殊拉曼信号的物质如孔雀绿异硫氰酸盐、蛋白质等结合后, 可以增强的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21], 获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 从而探测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 直接利用金纳米粒子在分散和团聚时显现不同的颜色的比色测定法, 即分散时酒红色, 团聚时蓝紫色, 为可视化检测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极为便捷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3 影响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因素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作用强度, 取决于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化学、尺寸及蛋白质的种类. 含巯基、氨基、磷等的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可构成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化学, 纳米粒子的尺寸则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还原剂、反应温度、稳定剂等控制.

在pH 7.4的溶液中, 柠檬酸钠稳定的金纳米粒子与等电点大于7的蛋白质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 使溶液出现颜色变化或聚沉等凝絮现象(图1(a))[22]. 吐温80、聚乙二醇为端基的十一烷基硫醇(PEG-thiol)、聚(L -赖氨酸)-接枝-聚(乙二醇)(PLL-g-PEG)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减弱, 溶液凝絮值减小(图1(b, c, f)). PLL-PEG 、PEG-thiol 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再修饰吐温可进一步减少纳米金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图1(d, g)), 而在修饰PLL-PEG 或PEG-thiol 之前先修饰吐温得到的纳米金, 与蛋白质作用最弱(图1(e, h)).

金纳米粒子表面具有相同密度的聚乙二醇硫醇分子(PEG-thiol, 分子量5 KD)时, 所吸附的血清蛋白随着纳米粒子的尺寸增加而减少(图2)[23]. 金纳米粒子表面PEG 密度较低时, 巨噬细胞对金纳米粒子的吞噬作用主要依赖于所吸附的血清蛋白, 蛋白量越高, 吞噬量越小. 金纳米粒子表面PEG 密度较高时, 巨噬细胞对纳米粒子的吞噬不依赖于血清蛋白, 而对纳米粒子的尺寸具有选择性, 较小的纳米粒子的吞噬量较低, 因而小尺寸的纳米粒子具有较长的血

叶春洁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1674

图 1 不同稳定剂稳定的金纳米粒子在不同等电点蛋白质溶液中的絮凝程度(引自文献[22]). 图中金纳米粒子表面分子分别为 (a) 柠檬酸盐; (b) Tween 80; (c) PLL-PEG; (d) PLL-PEG 与Tween 80共吸附; (e) 先吸附Tween 80 再吸附PLL-PEG; (f) PEG-thiol; (g) PEG-thiol 与Tween 80共吸附; (h) 先吸附Tween 80再吸附

PEG-thiol

图2 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和表面PEG 的密度决定血清蛋白的吸附量(引自参考文献[23]). (a) 金纳米粒子表面的PEG 密度对血清蛋白的吸附的影响及巨噬细胞对纳米粒子的吞噬; (b) 四种尺寸的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不同密度的PEG 时的血清密度; (c) 定性分析修饰有不同密度PEG 的金纳米粒子吸附的血清蛋白. 纳米粒子直径分别为(i) 15 nm; (ii) 30 nm; (iii) 60 nm; (iv) 90 nm

液循环时间. 金纳米粒子尺寸还会影响它与蛋白质的结合位点. 直径分别为1.5、2.0和2.9 nm 的金纳米

粒子与人血清蛋白结合后, 对人血清蛋白色氨酸的光致发光淬灭效率依次增加, 这是因为较大尺寸的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2期

1675

金纳米粒子表面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更近[24].

3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在检测与诊疗方面的应用

3.1 金纳米粒子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蛋白质检测系统, 但是在选择性、灵敏度、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近年来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日益增多, 所以迫切需要发展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检测方法. 基于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 在疾病、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3.1.1 在蛋白质及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共价结合、非共价特异性吸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蛋白质固定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 进而特异性地与目标分子结合. 检测方式有3种, 一是金纳米粒子与目标分子作用后, 引起金纳米粒子聚集使得溶液颜色发生变化[25], 荧光淬灭[26]或增强[27]; 二是金纳米粒子先与分子A 结合后聚集引 起溶液颜色变化, 当加入与分子A 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分子B 时, 纳米粒子间的聚集消除, 溶液颜色恢 复[28, 29]; 三是目标蛋白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引起金纳米粒子光学性质的变化来进行检测.

可根据体系中蛋白质如蛋白酶或分子的功能来特异性的检测目标分子. 一种是利用金纳米粒子与蛋白间的间接作用来检测目标分子. 当罗丹明B 静电吸附于金表面时, 罗丹明B 的荧光淬灭, 同时罗丹明B 可以保持金纳米粒子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 溶液呈红色[30](图3). 乙酰胆碱酶可水解硫代乙酰胆碱生成硫代胆碱, 从而与金纳米粒子形成Au -S 键, 而置换纳米粒子表面的罗丹明B, 使得罗丹明B 恢复荧光, 同时因为罗丹明B 不再保持纳米粒子在溶液中的分散而产生聚集, 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 该方法对乙酰胆碱酶的检测限可达到0.1 mU mL -1. 因为乙酰胆碱酶的浓度可以预示阿尔茨海默病, 这个方法可以高灵敏度检测小鼠模型脑脊液中乙酰胆碱酶水平而有望形成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方法. 在同一体系中, 当溶液中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盐杀虫剂等乙酰胆碱酶抑制剂时, 会抑制乙酰胆碱酶

图3 金纳米粒子用于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脊液中的乙酰胆碱酶(引自参考文献[30])

的活性而减少硫代胆碱的产生, 因而金纳米粒子溶液不会变蓝, 同时罗丹明B 也不会恢复荧光[31]. 该方法对胺甲萘、二嗪农、马拉息昂、甲磷的检测限可分别为0.1, 0.1, 0.3和1 ug L -1. 该方法可实现这些物质的快速现场检测, 有望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作用. 另一种思路则是利用蛋白质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直接与目标分子发生作用来达到检测的目的. 过氧化氢酶修饰的荧光金纳米粒子可特异性的催化过氧化氢与纳米粒子间的反应而使得纳米粒子的荧光淬灭, 过氧化氢浓度在100 nmol L -1~100 μmol L -1的范围内时, 荧光强度的淬灭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从而实现对过氧化氢的定量检测, 该方法可潜在地应用于生物体内活性氧(ROS)的检测(图4(a))[32].

目标分子与金纳米粒子表面蛋白质间的亲和性可以改变体系原有的荧光或其他光学性质. 目标分子可抑制发光物质(如荧光金量子点等)与金纳米粒子表面受体间的结合, 影响发光物的荧光淬灭效率, 达到检测生物分子或小分子的目的[33, 34]. 金膜表面修饰的可卡因抗原载体蛋白可以与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单克隆抗可卡因抗体特异性的结合, 而可卡因与抗体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 从而阻碍了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SPR 信号强度发生改变(图4(b))[35]. 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可卡因适配体, 在可卡因的存在下, 可与可卡因结合, 从而释放之前与其相结合的化学发光物质, 金纳米粒子还可增强发光物质的化学发光信号, 从而放大可卡因的检测信号[36].

叶春洁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1676

图4 (a) 过氧化氢酶修饰的荧光金纳米粒子测定过氧化氢(引自参考文献[32]); (b) 金纳米粒子增强SPR 信号以检测可卡因(引自参考文献[35])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 可共价连接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 或催化纳米粒子间的反应, 获得可肉眼读出的反应结果[37, 38]. 具体反应是, 叠氮和炔基可在室温下的水溶液中, 在Cu(I)的催化下高效、特异性地发生交联反应[39], 分别修饰了叠氮和炔基的金纳米粒子可形成稳定分散的溶液. 在Cu 离子存在下, 纳米粒子发生团聚, 溶液颜色从酒红色变为蓝紫色甚至无色(完全沉淀); 如果没有Cu, 溶液则维持本来的酒红色. 因为Cu(II)可以在水溶液中很容易地被定量还原成Cu(I), 所以该纳米粒子体系便可以很容易地检测Cu. 因为Cu 是催化剂, 而且金纳米粒子在浓度很低的时候都可以用肉眼看到其颜色变化, 所以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达到亚微摩级); 因为只有Cu(I)可以催化该反应, 高浓度的其他金属离子和其他物质都不会干扰该检测, 所以该检测体系的选择性高. 此外, 因为体系中的功能基团, 如叠氮和炔基, 和生命中的化学分子都不会反应, 这个检测方

法特别适用于生物检测领域. 例如, 利用CuO 纳米粒子标记的抗体, 可成功地把Cu 检测体系用于免疫检测, 并可以用肉眼进行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艾滋病病毒HIV 检测[40, 41](图5(a)). 该系统是通过抗 原-抗体反应, 将二抗修饰的CuO 颗粒富集于孔板, 抗坏血酸将盐酸所释放的Cu(II)还原为Cu(I), Cu(I)催化修饰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炔基和叠氮分子发生点击反应而使纳米粒子聚集, 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或蓝色, 从而实现HIV 病毒的可视化检测. 这种方法对HIV 抗体检测比现有商用试剂盒可以提高数倍, 而且完全不依赖于大型仪器. 用蛋白质作为还原剂将Cu(II)还原为Cu(I), 催化金纳米粒子表面的炔基和叠氮分子进行点击反应而使金纳米粒子聚集, 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还可定量检测蛋白含量[42](图5(b)). 此方法可用于牛奶产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为蛋白食品质量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2期

1677

图5 (a) 金纳米粒子肉眼检测HIV 病毒感染的血清样品(引自参考文献[41]); (b) 金纳米粒子定量检测蛋白质(引自参考文献[42])

3.1.2 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如Hg 2+、Pb 2+、Cu 2+等)严重地污染生态环境并危害人类健康. 金纳米粒子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主要基于两种机理: 一是金纳米粒子的Au 原子直接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形成M 2+-Au +引起金纳米粒子的聚集而使纳米粒子荧光淬灭[43]; 二是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分子[44]、DNA [45]或蛋白 质[46]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引起金纳米粒子聚集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淬灭.

利用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物理吸附, 可以将蛋白质修饰到金纳米粒子上, 通过蛋白质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来检测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吸附有木瓜蛋白酶的金纳米粒子在Hg 2+、Pb 2+ 和/或Cu 2+存在下发生聚集, 溶液由红色变成蓝色而实现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图6), 主要是由于木瓜蛋白酶的七个半胱氨酸残基可以选择性结合Hg 2+, Pb 2+和Cu 2+[47]. 此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受金纳米粒子尺

寸的影响. 13 nm 的金纳米粒子对Hg 2+ 的检测限为2

μmol L -1, 33 nm 的金纳米粒子检测限为400 nmol L -1, 而42 nm 金纳米粒子的检测限降低到200 nmol L -1.

牛血清白蛋白(BSA)、溶菌酶等蛋白质修饰的荧光金

纳米粒子对Hg 2+具有高选择性、

高灵敏度[48, 49]. 利用BSA 在等电点下易自组装成膜的特性, BSA-Au 荧光金纳米粒子可以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荧光的金纳米粒子薄膜[50]. 该薄膜的荧光可以被Cu 2+和Hg 2+淬灭, Cu 2+与Hg 2+的区别是加入组氨酸后, 被Cu 2+淬灭的荧光可以恢复, 而Hg 2+所引起的荧光淬灭是不可逆的. 硝化纤维膜(NCM)捕获BSA 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形成BSA-Au NPs/NCM, 铅离子(Pb 2+)和2-巯基乙醇作为浸蚀剂可以使金浸出而使红色纤维膜变为无色, 从而显著的降低膜的SPR 吸光率[51]. 铜离子可以有效地抑制Pb 2+和2-巯基乙醇的对金的浸出而保持纳米金纤维膜的SPR 吸光率, 该系统可高选择性的检测铜离子且检测限可达到纳摩尔每升.

3.2 金纳米粒子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3.2.1 用于细菌感染治疗 纳米材料在抗菌方面的应用已有诸多报道, 其

叶春洁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1678

图6 木瓜蛋白酶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同时检测Hg 2+, Pb 2+和Cu 2+(引自参考文献[51]). (a) 木瓜蛋白酶修饰的金纳米粒子(P-Au NPs)与Hg 2+, Pb 2+和Cu 2+ 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b) 金纳米粒子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c) 吸收光谱变化的定量计算; (d)自然光下的照片

中纳米银(AgNPs)、纳米氧化锌(ZnO)、纳米二氧化铈、富勒烯等碳纳米材料其自身可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纳米银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银纳米粒子破坏细胞膜, 结合细菌蛋白质, 并抑制DNA 的复制等[52, 53]. 氧化锌、二氧化铈可诱导细菌产生ROS, 并破坏细胞外膜[54, 55]. 富勒烯、石墨烯可作为一种氧化剂进入细菌内, 诱导细菌产生氧化性损伤, 或者对细菌产生机械损伤而具有抗菌活性[56, 57]. 金纳米粒子易与带巯基或氨基的分子结合, 可以有效地穿过细胞膜而常用作药物载体. 金纳米粒子和氨基嘧啶硫醇本身都没有任何抗菌活性, 而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了氨基嘧啶硫醇分子后具有抗菌活性[58]. 金纳米粒子的电荷因嘧啶分子所带基团的不同而不同, 并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 金纳米粒子可与DNA 结合, 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且正电性最高的金纳米粒子对蛋白质

的合成抑制率最高, 表现出最好的抗菌活性. 金纳米粒子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 引起膜通透性的改变和裂解, 也可能会干扰细胞内多种成分的生物学功能, 而抑制细菌的生长[59].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结果表明, 金纳米粒子会降低细菌的膜电位, 抑制ATPase 的活性而降低ATP 水平, 也会抑制核糖体中具有与tRNA 结合功能的亚基的合成, 从而干扰核糖体蛋白的形成[60]. 抗生素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会产生活性氧来破坏细胞膜的膜蛋白、磷脂分子等, 并诱导细胞死亡. 而生命体都有一定的自身保护机制即耐药机制. 研究发现, 嘧啶小分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并未引起细菌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图7), 而其多效靶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细菌对金纳米粒子耐药性的发展. 因而嘧啶小分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生素, 来对抗日益增多的耐药菌.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2期

1679

图7 嘧啶分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引自参考文献[58]). (a) 金纳米粒子作用于细菌的示意图; (b) 金纳米粒子存在下pGFP 质粒的凝胶电泳图; (c) 金纳米粒子对无细菌的转录/翻译系统中蛋白质产率的影响

3.2.2 其他疾病治疗

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体内的淀粉酶β蛋白(A β)会发生折叠并自组装成淀粉小纤维, 缩氨酸Leu-Pro- Phe-Phe-AspNH2 (PEP)可以选择性的粘附在A β聚集物上. 将Cys-PEP 修饰于金纳米粒子上, 可将金纳米粒子聚集于A β淀粉小纤维上, 在高频声场的作用下, 金纳米粒子吸收辐射能后发生能量再分散, 引起淀粉酶聚集物的分解[7]. 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具有疗效性和靶向性的分子如多肽, 可形成更加复杂、稳定的结构, 影响癌细胞膜蛋白的代谢[61]. 在生理学的pH 值下, 金纳米粒子可解开部分表面折叠的蛋白质, 为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引起的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62].

4 结论与展望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物理吸附、化学共价吸

附、非共价特异性吸附等相互作用, 主要取决于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及其表面化学. 利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所产生的特征光吸收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等可分析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比色测定法和荧光检测法是目前广泛研究的两种方法, 而比色测定法凭借其方便、快捷、不需借助仪器的优势, 在重金属离子、小分子和蛋白质的检测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待测环境中的盐或一些未知的分子可能会干扰金纳米粒子的检测, 因而迫切需要稳定、可信和精确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实际样品. 通过调节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及其表面化学, 可以调节纳米粒子与细胞或动物体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金纳米粒子进入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过程和方式还不清楚, 需要进一步研究. 深入了解纳米粒子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是纳米粒子用于环境、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3045, 21025520, 90813032, 20890023, 2110501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09CB930001, 2011CB933201, 2012AA030608),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KJCX2-YW-M15), 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02326019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Gary Walsh(著), 谭天维, 苏国富(译). 蛋白质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 Mayer KM, Hafner JH.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s. Chem Rev, 2011, 111: 3828–3857

叶春洁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3Xue WX, Zhang GX, Zhang DQ. A sensitive colorimetric label-free assay for trypsin and inhibitor screening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nalyst, 2011, 136: 3136–3141

4He S, Liu DB, Wang Z, Cai KY, Jiang XY. Utilization of un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 in colorimetric detection. Sci China: Phys Mech Astron, 2011, 54: 1757–1765

5Chai F, Wang TT, Li L, Liu HY, Zhang LY, Su ZM, Wang CG. Fluorescent gold nanoprobes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for Hg2+. Nanoscale Res Lett, 2010, 5: 1856–1860

6Liu DB, Wang Z, Jiang XY.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he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ions and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Nanoscale, 2011, 3: 1421–1433

7Kogan MJ, Bastus NG, Amigo R, Dolors GB, Araya E, Turiel A, Labarta A, Giralt E, Puntes VF. Nanoparticle-mediated local and remote manipulation of protein aggregation. Nano Lett, 2006, 6: 110–115

8Li JJ, Hartono D, Ong CN, Bay BH, Yung LY. Autophagy and oxida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Biomaterials, 2010, 31: 5996–6003

9Pham TH, Cao C, Sim SJ. Application of citrate-stabilized gold-coated ferric oxid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for biological separations. J Magn Magn Mater, 2008, 320: 2049–2055

10Nel AE, Madler L, Velegol D. Understanding biophysicochemical interactions at the nano-bio interface. Nat Mater, 2009, 8: 543-557

11Gagner JE, Lopez MD, Dordick JS, Siegel RW. Effect of gold nanoparticle morphology on adsorbed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iomaterials, 2011, 32: 7241–7252

12Reed AMW, Metallo SJ. Oriented protein adsorption to gold nanoparticles through a genetically encodable binding motif. Langmuir, 2010, 26: 18945–18950

13Shi HY, Yuan L, Wu YF, Liu SQ. Colorimetric immunosensing via protein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 probe combined with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Biosens Bioelectron, 2011, 26: 3788–3793

14Oh E, Hong MY, Lee D, Nam SH, Yoon HC, Kim HS. Inhibition assay of biomolecules based on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between quantum dot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05, 127: 3270–3271

15Huang CC, Huang YF, Cao ZH, Tan WH, Chang HT. Aptamer-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 Anal Chem, 2005, 77: 5735–5741

16Henne WA, Doorneweerd DD, Lee J, Low PS, Savran C. Detection of folate binding protein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using a functionalize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ensor. Anal Chem, 2006, 78: 4880–4884

17Abad JM, Mertens SF, Pita M, Fernandez VM, Schiffrin DJ. Functionalization of thioctic acid-capp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pecific immobilization of histidine-tagged proteins. J Am Chem Soc, 2005, 127: 5689–5694

18Lynch I, Dawson KA. Protein-nanoparticle interactions. Nanotoday, 2008, 3: 40–47

19Deka J, Paul A, Chattopadhyay A. Sensitive protein assay with distinction of conformations based on visible absorption changes of citrate-stabi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J Phys Chem C, 2009, 113: 6936–6947

20Lioubashevski O, Chegel VI, Patolsky F, Katz E, Willner I. Enzyme-catalyzed bio-pumping of electrons into Au-nanoparticles: 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y. J Am Chem Soc, 2004, 126: 7133–7143

21Zhou X, Xu WL, Wang Y, Kuang Q, Shi YF, Zhong LB, Zhang QQ. Fabrication of cluster/Shell Fe3O4/Au nanoparticles and application in protein detection via a SERS method. J Phys Chem C, 2010, 114: 19607–19613

22Zhao YY, Wang Z, Zhang W, Jiang XY. Adsorbed tween 80 is unique in its ability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 in solutions of biomolecules. Nanoscale, 2010, 2: 2114–2119

23Walkey CD, Olsen JB, Guo HB, Emili A, Chan WC. Nanoparticle size and surface chemistry determine serum protein adsorption and macrophage uptake.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139–2147

24Sen T, Mandal S, Haldar S, Chattopadhyay K, Patra A. Interac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protein using surface energy transfer. J Phys Chem C, 2011, 115: 24037–24044

25Pavlov V, Xiao Y, Shlyahovsky B, Willner I. Aptamer-functionalized Au nanoparticles for the amplified optical detection of thrombin.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1768–11769

26Li LL, Liu HY, Shen YY, Zhang JR, Zhu JJ. 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 of Au nanoclust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dopamine. Anal Chem, 2011, 83: 661–665

27Shiang YC, Lin CA, Huang CC, Chang HT. Protein A-conjugated luminescent gold nanodots as a label-free assay for immunoglobulin G in plasma. Analyst, 2011, 136: 1177–1182

28Liu JW, Lu Y. Fast colorimetric sensing of adenosine and cocaine based on a general sensor design involving aptamers and nanoparticles. 1680

中国科学: 化学 2012年第42卷第12期

Angew Chem, 2006, 118: 96–100

29Tsai CS, Yu TB, Chen CT. Gold nanoparticle-based competitive colorimetric assay for detec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Chem Commun, 2005, 34: 4273–4275

30Liu DB, Wang Z, Jiang XY. A highly sensitive gold-nanoparticle-based assay for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transgenic mic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v Healthcare Mater, 2012, 1: 90–95

31Liu DB, Chen WW, Wei JH, Li XB, Wang Z, Jiang XY. A highly sensitive, dual-readout assay b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s for organophosphorus and carbamate pesticides. Anal Chem, 2012, 84: 4185–4191

32Wen F, Dong YH, Feng L, Wang S, Zhang SC, Zhang XR. Horseradish peroxidase 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t gold nanoclusters for hydrogen peroxide sensing. Anal Chem, 2011, 83: 1193–1196

33Huang CC, Chiang CK, Lin ZH, Lee KH, Chang HT. Bioconjugated gold nanodots and nanoparticles for protein assays based on photoluminescence quenching. Anal Chem, 2008, 80: 1497–1504

34Tan WM, Huang Y, Nan TG, Xue CG, Li ZH, Zhang QC, Wang BM. Development of protein A functionalized microcantilever immunosensors for the analyses of small molecules at parts per trillion levels. Anal Chem, 2010, 82: 615–620

35Wengera B, Kugelbrey K, Gao H, Sigrist H, Voirina G. Au-labeled antibodies to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a refractometric immunoassay: detection of cocaine. Biosens Bioelectron, 2012, 34: 94–99

36Li Y, Ji XT, Liu BW. Chemiluminescence aptasensor for cocaine based on double-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robes and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microbeads. Anal Bioanal Chem, 2011, 401: 213–219

37Gole A, Murphy CJ. Azide-derivatized gold nanorods: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click” chemistry. Langmuir, 2008, 24: 266–272

38Brennan JL, Hatzakis NS, Tshikhudo TR, Dirvianskyte N, Razumas V, Patkar S, Vind J, Svendsen A, Nolte RJ, Rowan AE, Brust M.

Bionanoconjugation via click chemistry: The creation of functional hybrids of lipase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Bioconjugate Chem, 2006, 17: 1373–1375

39Rostovtsev VV, Green LG, Fokin VV, Sharpless KB. A stepwise huisgen cycloaddition process: Copper(I)-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ligation” of azides and terminal alkynes. Angew Chem, 2002, 114: 2708–2711

40Zhou Y, Wang SX, Zhang K, Jiang XY. Visual detection of copper(II) by azide- and alkyne-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using click chemistry.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7454–7456

41Qu WS, Liu YY, Liu DB, Wang Z, Jiang XY. Copper-mediated amplification allows readout of immunoassays by the naked eye.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3442–3445

42Zhu K, Zhang Y, He S, Chen WW, Shen JZ, Wang Z, Jiang XY. Quantification of proteins by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using click chemistry. Anal Chem, 2012, 84: 4267–4270

43Xie JP, Zheng YG, Ying JY. Highly selective and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Hg2+ based o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Au nanoclusters by Hg2+-Au+ interactions. Chem Commun,2010, 46: 961–963

44Guo YM, Wang Z, Shao HW, Jiang XY. Stable fluorescent gold nanoparticles for detection of Cu2+ with good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Analyst, 2012, 137: 301–304

45Lin YW, Huang CC, Chang HT. Gold nanoparticle probes for the detection of mercury, lead and copper ions. Analyst, 2011, 136: 863–871 46Hu DH, Sheng ZH, Gong P, Zhang PF, Cai LT. 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t sensors for Hg2+ based on bovine serum albumin-capped gold nanoclusters. Analyst, 2010, 135: 1411–1416

47Guo YM, Wang Z, Qu WS, Shao HW, Jiang XY.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mercury, lead and copper ions simultaneously using protein-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Biosens Bioelectron, 2011, 26: 4064–4069

48Chai F, Wang TT, Li L, Liu HY, Zhang LY, Su ZM, Wang CG. Fluorescent gold nanoprobes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for Hg2+. Nanoscale Res Lett, 2010, 5: 1856–1860

49Wei H, Wang ZD, Yang LM, Tian SL, Hou CJ, Lu Y. Lysozyme-stabilized gold fluorescent cluste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as Hg2+ sensor. Analyst, 2010, 135: 1406–1410

50Lin ZJ, Luo FQ, Dong TQ, Zheng LY, Wang YX, Chi YW, Chen GN. Recyclable fluorescent gold nanocluster membrane for visual sensing of copper(II) 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alyst, 2012, 137: 2394–2399

51Lee YF, Deng TW, Chiu WJ, Wei TY, Roy P, Huang CC. Visual detection of copper(II) ions in blood samples by controlling the leaching of protein-capped gold nanoparticles. Analyst, 2012, 137: 1800–1806

52Chaloupka K, Malam Y, Seifalian AM. Nanosilver as a new generation of nanoproduct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Trends Biotechnol, 2010, 28: 580–588

53Xu HY, Qu F, Xu H, Lai WH, Wang YA, Aguilar ZP, Wei H. Rol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silver

1681

叶春洁等: 金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nanoparticles on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Biometals, 2012, 25: 45–53

54Raghupathi KR, Koodali RT, Manna AC. Size-dependent bacterial growth inhibition and mechanism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Langmuir, 2011, 27: 4020–4028

55He X, Kuang YS, Li YY, Zhang HF, Ma YH, Bai W, Zhang ZY, Wu ZQ, Zhao YL, Chai ZF. Changing exposure media can reverse the cytotoxicity of ceria nanoparticles for Escherichia coli.Nanotoxicology, 2012, 6: 233–240

56Lyon DY, Brunet L, Hinkal GW, Wiesner MR, Alvarez PJ.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fullerene water suspensions (nC60) is not due to ROS-mediated damage. Nano Lett, 2008, 8: 1539–1543

57Liu SB, Zeng TH, Hofmann M, Burcombe E, Wei J, Jiang RG, Kong J, Chen 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graphite, graphite oxide, graphene oxide,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membrane and oxidative stress. ACSnano, 2011, 5: 6971–6980

58Zhao YY, TianY, Cui Y, Liu W, Ma WS, Jiang XY. Small molecule-capped gold nanoparticles as potent antibacterial agents that target Gram-negative bacteria.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2349–12356

59马万顺, 崔燕, 赵玉云, 郑文富, 张伟, 蒋兴宇, 张文杰.纳米颗粒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生物物理学报,2010, 26: 638–648

60Cui Y, Zhao YY, Tian Y, Zhang W, Lü XY, Jiang X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actericidal gold nanoparticles on Escherichia coli. Biomaterials, 2012, 33: 2327–2333

61Kumar A, Ma HL, Zhang X, Huang KY, Jin SB, Liu J, Wei T, Cao WP, Zou GZ, Liang XJ. Gold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zed with therapeutic and targeted peptides for cancer treatment. Biomaterials, 2012, 33: 1180–1189

62Zhang DM, Neumann O, Wang H, Yuwono VM, Barhoumi A, Perham M, Hartgerink JD, Pernilla WS, Halas NJ. Gold nanoparticles can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based aggregates at physiological pH. Nano Lett, 2009, 9: 666–671

Intera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gold nanoparticles-protein

YE ChunJie1, 2, ZHAO YuYun2, 3, CHEN Rong1*, JIANG XingYu2*

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Pharmac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China

2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190, China

3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 rchenhku@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xingyu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Abstract: Gold nanoparticles and proteins can interact via physical adsorption, chemically covalent conjugation, affinity adsorption and so on. The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are usual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protein. Factors such as the size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gold nanoparticles, property of protein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solution can influence these interactions. Gold nanoparticles ar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s of highly effective and low-cost detections for 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ease therapy via the special physic-chemical properti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proteins. Keywords: gold nanoparticles, protein, interaction, detection, therapy

1682

(完整版)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の总结,推荐文档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总结 一: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多,表面原子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稳定下来,使材料化学活性提高。)和量子尺寸效应,因而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光学、电磁学、化学特性。 目前制备方法为液相合成(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颗粒单分散性好)。——以金属盐或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将其还原得到金属原子后聚集成金属纳米粒子。而金属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物化活性高、易氧化、易团聚,所以需要引入修饰剂来控制形貌、稳定或分散纳米颗粒。 液相还原法按照溶剂不同可分为有机溶剂合成法(结晶性好、单分散性好、形貌易控、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系、环境不友好)和水溶液合成法(水溶性、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低、颗粒大小不均一)。按照还原手段不同可分为化学试剂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 二: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还原剂及其还原机理 还原能力不同:1)强还原剂(硼氢化物、水合肼、氢气、四丁基硼氢化物),还原能力强、反应速率快、纳米颗粒多为球形或类球形、尺寸小。2)弱还原剂(柠檬酸钠、酒石酸钾、胺类化合物、葡萄糖、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亚磷酸钠、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双氧水、DMF),反应体系一般需要加热。例如多元羟基类化合物可做溶剂和还原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多种形貌的材料。柠檬酸钠、抗坏血酸做还原剂的同时可做保护剂。(一)无机类还原剂 1,硼氢化物(硼氢化钠钾、硼氢化四丁基铵TBAB),硼氢化钠化学性质活波与水反应放出 氢气,与金属盐反应时所需浓度低。 2,氢化铝锂,还原性极强,应用不及硼氢化钠。 3,水合肼N2H4·H2O,应用广泛。在碱性介质中为强还原剂。 4,双氧水。 5,有机金属化合物,二茂铁还原制备银纳米线。 6,氢气,(可以合成相当稳定无保护的可进一步修饰的银纳米颗粒。),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相当大尺寸跨度的纳米颗粒,进一步处理如过滤离心可以得到尺寸分布窄的颗粒。 7,次亚磷酸盐,弱还原剂,因为容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一般用3-4倍。酸性条件下反应速度加快,认为酸性条件下利于次亚磷酸像活泼型转变。

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硼氢化钠溶液,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1;(3)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CTAC、溴化钠溶液、抗坏血酸溶液,得到生长溶液2;(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加入到(2)中的生长溶液1,反应完全后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5)取(4)中的溶液加入到(3)中的生长溶液2,反应完全后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本发明以水为基液,具有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分散性好的优点,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10 nm到100 nm均可获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0.2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后均匀后,再加入0.01 ~ 1 mL硼氢化钠溶液,摇晃10 ~ 20 s将溶液混合均匀,静置30 ~ 60 min 后得到老化的种子溶液; (2)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 .001~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1; (3)在5~2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0.001 ~ 1 ml氯金酸溶液,然后加入0.01 ~1 g CTAC,再加入0.001 ~ 0.01 mL溴化钠溶液,超声震荡0.5 ~ 5 min将溶液混合均匀,接着加入0.001 ~ 1 mL抗坏血酸溶液,摇晃30 ~ 6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无色透明的生长溶液2; (4)取(1)中的老化好的种子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2)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1,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5 ~ 3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一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 (5)取(4)中的溶液1 ~ 100 μL加入到(3)中配置好的生长溶液2,摇晃10 ~ 20 s使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0 ℃条件下放置10 ~60 min使其反应完全,得二次生长的Au纳米颗粒分散溶液,即为最终的Au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u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 nm到100 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0.00025 mol/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通过G-四链体、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可视化检测肌红蛋白的比色生物传感器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12(2015)440–445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j o u r n a l h o m e p a g e :w w w.e l s e v i e r.c o m /l o c a t e /s n b Visual detection of myoglobin via G-quadruplex DNAzyme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based colorimetric biosensor Qing Wang,Xiaohan Yang,Xiaohai Yang ?,Fang Liu,Kemin Wang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o/Biosensing and Chemometric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for Bio-Nano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Hunan Provinc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19December 2014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7February 2015Accepted 10February 2015 Available online 18February 2015 Keywords: Gold nanoparticles DNAzyme Aptamer Myoglobin a b s t r a c t Since myoglobin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monitoring of myoglobin in point-of-care is fundamental.Here,a novel colorimetric assay for myoglobin detec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hemin/G-quadruplex DNAzyme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In the presence of myoglobin,the anti-myoglobin antibody,which was modi?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styrene microplate,could ?rst capture the target myoglobin.Then the captured target could further bind to DNA1probe which contained the aptamer sequence through aptamers/myoglobin interaction.Next,as the DNA2probe modi?ed AuNPs were introduced,DNA2probe modi?ed AuNPs could hybridize with the captured DNA1probe.Subsequently,DNA2probe which was modi?ed on the AuNPs could fold into a G-quadruplex structure and bind to hemin,and then catalyze the oxidation of colorless ABTS 2?to green ABTS +by H 2O 2.Consequen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myoglobin and the absorbance was established.Due to AuNPs ampli?cation,the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as low as 2.5nM could be detected,which was lower than clinical cutoff for myoglobin in healthy patients.This assay also showed high selectivity for myoglobin and wa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myoglobin in the human serum samples.This work may provide a simple but effective tool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MI in the world,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015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Sinc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remain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most industrialized nations,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accurately the patients who show symptoms sugges-tive of AMI [1,2].Myoglobin,although not cardiac speci?c,has been widely suggested as one of the best candidate markers for an early diagnosis of AMI [3].Generally,myoglobin is present in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0.48–5.9nM)in serum of healthy indi-viduals.When muscle tissues are damaged,myoglobin is rapidly released into the circulation and the my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serum is elevated to 4.8?M subsequently [4].Some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have been employed to detect myoglobin,such as mass spectrometry [5],liquid chromatography [6],electrochemi-cal [7–11]an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12–15].Most of these methods showed high sensitivity,but these methods were time consuming and required expensive equipment,which was unable to be applied in point-of-care (POC)testing [16].Recently, ?Corresponding authors.Tel.:+8673188821566;fax:+8673188821566.E-mail addresses:yangxiaohai@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X.Yang),km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 (K.Wang). we reported a novel assay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myoglobin using a personal glucose meter [17].Besides glucose meter,colorimetric method offers great potential for POC testing,due to its intrinsic advantages such as cost-effective,rapid,simple,and even only utilizing naked eyes.Zhang et al.reported a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myoglobin detection based on the aggregation of iminodiacetic acid-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18].Although this method was easy to perform,low cost and time-saving,the detection limit is relatively high. Here,a novel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myoglobin detection based on hemin/G-quadruplex DNAzyme functional-ized AuNPs.G-quadruplex DNAzyme,which is usually formed by binding G-rich nucleic acid to hemin [19–21],can exhibit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and effectively catalyze the H 2O 2-mediated oxidation of 2,2 -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 (ABTS)[22–24].In this assay,hemin/G-quadruplex DNAzyme complex showed inherent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stability and relatively low cost.Moreover,since a single Au nanoparticle was loaded with hundreds of DNA2probes which contained DNAzyme section [25,26],it could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effectively.This work may provide the new tool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MI in the world,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1121147.html,/10.1016/j.snb.2015.02.040 0925-4005/?2015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由于不同状态的纳米粒子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故人们已经尝试很多方法用简单和多样的合成方法制备特定形貌和大小的金纳米粒子,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球纳米片和纳米立方。下面将介绍下目前合成金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方法。 1梓檬酸盐还原法 目前在众多的合成金纳米粒子方法中,最方便的方法是还原Au的衍生物。很长的一段时间最流行的方法是在1951年Turkevitch提出的水溶液中用梓檬酸盐还原HAuCl4的方法,可得到20mn左右的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合成的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金的盐溶液在适当的溶液中分解;第二,在某种还原剂中还原金的盐溶液;最后,在稳定剂中合成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目前,最流行的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用梓檬酸盐还原HAuCl4。对于这个方法,通过改变金的浓度和梓檬酸盐的浓度,可以制备出大量的平均粒度的金纳米粒子。 2 Brust-Schiffrin法:两相合成并通过硫醇稳定 人们于1994年提出了合成金纳米粒子的Brust-Schiffrin方法。由于热稳定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此方法在所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金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能分散和再溶解,并且没有不可逆的团聚或分解。作为有机分子化合物,它们能很容易的控制和功能化。Faraday的两相合成体系给予合成技术一定的启发,由于Au和S的软性质,这种方法便利用硫醇配体强烈绑住金。四正辛基溴化按作为相转移试剂将AuCV转移到甲苯溶液中,并用NaBH4在正十二硫醇中还原AuCLT。在NaBH4还原过程中,橙色相在几秒内向

深棕色转变(图1): 图1 Au化合物在硫醇溶液中被还原,其Au纳米粒子表面被有机外壳所覆盖 其反应机理如下: 3其它含硫配体 其它含硫配体已经用于稳定金纳米粒子,如黄酸盐和二硫化物等。二硫化物不如硫醇的稳定,但是在催化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同样,硫醚不能很好的约束金纳米粒子,但是Rheinhout 团队利用聚硫醚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利用碘氧化以硫醇为包覆剂的金纳米粒子,使其分解为金的碘化物和二硫化物。Crook等人利用这一现象制备了以金纳米粒子为模版的环胡精的空心球。 4微乳液,反向胶束,表面活性剂,细胞膜和聚合电解质类 在有或是没有硫醇溶液的情况下,使用微乳液,共聚物胶束,反相胶束,表面活性剂,细胞膜和其它两亲物都是合成稳定的金纳米粒子重要探究领域。用表面活性剂合成的两相系统会引起微乳液或是胶束的形成,将金属离子从水相抽离到有机相,从而维持良好的微环境。表面活性剂的双重角色和硫醇与金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控制金纳米粒子或是纳米晶体的稳定和生长。聚合电解质也广泛用于金纳米粒子的合成。酸衍生的金纳米粒子的聚合电解质包覆剂己经通过带电的聚合电解质静电自组装 得到了。

最新 金纳米粒子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精品

金纳米粒子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金纳米粒子潜在的细胞毒性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金纳米粒子在领域中的运用探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金是典型的惰性元素,由金制成的历史文物能够保留几千年的灿烂光泽不变色,如图1所示.金被广泛使用于珠宝、硬币和电子器件等方面.目前,20nm 厚的金薄膜已用在办公室的窗户上,因为它能够在传输大量可见光的同时有效地反射红外光线,并吸收光的热量.因金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灵敏的光学特性、易进行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安全检测和医学检测分析等领域[1-4].金纳米粒子尺寸范围为1nm~100nm.图2(a)为50nm的金纳米棒,(b)为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颗粒,其中扇形金纳米粒子尺寸比较小,被二氧化硅包覆后的纳米粒子尺寸大约140nm,(c)为50nm的金纳米笼[5].由于其比较微小的结构,这些颗粒比小分子更能积聚在炎症或肿瘤增长部位.具有高效的光转热属性的金纳米颗粒,可以被应用于特异性地消融感染或患病组织.因金纳米颗粒具有吸收大量X射线的能力,而被用于改善癌症放射治疗或CT(断层扫描)诊断成像.另外,金纳米粒子可以屏蔽不稳定的药物或难溶造影剂,使之有效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 1金纳米粒子在加载药物方面的应用 1.1金纳米粒子可作为内在药制剂 金基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金自然的优异性能以及其神秘效应引起的药效应用.金基分子化合物已被发现可以显着限制艾滋病病毒的生长[6].目前,搭载药物的金纳米粒子常用于靶向癌细胞[7].将放射性金种子植入肿瘤中,对其内部进行放射疗法,实现近距离放射治疗[7].直径非常小的金纳米颗粒(小于2nm)能够渗透到细胞和细胞区室(如细胞核)[8].金纳米颗粒与其无毒的较大尺寸的表面修饰试剂[8],有杀菌和杀死癌细胞的功效,并有诱导细胞氧化的应激能力,促使损伤的线粒体和DNA相互作用. 最近,人们发现,纳米金(直径5nm)表现出抗血管生成性质(抑制新血管的生长).这些纳米颗粒可选择性结合肝素糖蛋白内皮细胞,并抑制它们的表面活性.因为上述纳米金的大小和生物分子或蛋白质差不多,在生理过程中,它们也可以相互修饰或作用,尤其在细胞和组织内.最近,El-Sayed和他的同事针对恶性生长与分裂的细胞核,已探索出微分细胞质. 通过将金纳米粒子聚集于细胞表面,从而认识到整合肽序列(细胞质交付)和核内蛋白(核周交付),并通过金纳米颗粒选择性地靶向恶性细胞,他们已证明凋亡效应(DNA的双链断裂).另外,使用类似的研究策略,已发现金纳米粒子可选择性地发挥抗增殖和放射增敏效应. 1.2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光热疗法

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发展及其应用

2011412690 应用化学董会艳 题目纳米材料的磁学性质、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内容摘要: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不同于一般的磁性材料,当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出于纳米量级,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大致处于1~100nm量级,或磁性体的尺寸与这些特征物理长度相当时,就会呈现反常的磁学与电学性质。不同分类的磁性纳米材料有着大不相同的特性。从纳米科技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人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磁性材料一直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与基础,与此同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磁性纳米材料的地位显的更加的重要与不可替代。 关键词:磁性,纳米,磁性纳米材料,应用 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magnetic material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length of just for the nanoscale, and the electron mean free path, etc. generally in the 1 ~ 100nm orders of magnitude, or magnetic body size and characteristicsphysical length is quite showing the anomalous magnetic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features. The moment of the birth of nanotechnology on humans with far-reaching impact. Magnetic material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illar and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efens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the statu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significantly more important and irreplaceable. Key words:Magnetic ,Nano ,Magnetic nanomaterials,Application 前言: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很大的突 破。磁性纳米材料在于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出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大致处于1~100nm量级,当磁性体的尺寸与这些特征物理长度相当时,就会呈现反常的磁学与电学性质。 当磁性微粒处于单畴尺寸时, 矫顽力将呈现极大值。铁磁材料, 如铁、钻等磁性单畴临界尺寸大约在l0 nm 量级,可以作为高矫顽力的永磁材料和磁记录材料。由于颗粒磁性与其尺寸有关, 如果尺寸进一步减小, 颗粒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呈现出超顺磁性。利用微粒的这个特性, 人们在开始对镍纳米微粒进行低温磁性研究, 并提出磁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概念, 随后在60年代末期研制成了磁性液体。80 年代以后, 在理论与实验二方面, 开始研究纳米磁性微粒的磁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1988 年首先在Fe/ Cr 多层膜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 也为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奠定了更夯实的基础。 正文 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原因在于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出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大致处于1~100nm量级,当磁性体的尺寸与这些特征物理长度相当时,就会呈现反常的磁学与电学性质。利用这些新特性已涌现出一系列新材料,尤其在信息存储,处理与传输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泛地应用于电信,自动控制,通讯,家用电器等领域,信息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小,轻,薄以及多功能方

纳米材料的概述

“纳米材料”—开启微观世界之门 1.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界定为:在1nm~100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通过直接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使其形成所需要的物质的新技术。 纳米材料(nanometer material)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2.纳米材料的发展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宏观,另一个是微观。人们对宏观物质的研究已经很深人,研究的历史也较悠久。对于微观物质的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团簇科学,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在团簇物理研究中,人们在团簇和亚微米体系之间又发现了一个十分令人注目的新体系,即纳米体系。这个体系通常研究的范畴为1~100nm,其中典型的代表是纳米粒子。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和量子尺寸效应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固体的新特性,而成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前沿焦点。 1959年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做了题为“在底部有很多空间”的演讲,预言说:“我不怀疑,如果我们对物质微小规模上的排列加以某种控制的话,我们就能使物质得到大量的可能的特性。”虽然没有使用“纳米”这个词,但他实际上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1974年,日本教授谷口纪男(Norio Taniguchi)在一篇题为:“论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科技论文中给出了新的名词——纳米(Nano)。 1981年格尔德?宾宁(Gerd Binnig)和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 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它使科学家第一次可以观察并操纵单个原子。 1984年Gleiter 首次采用气体冷凝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Fe纳米粉。随后,美国、西德和日本先后研制成纳米级粉体及块体材料。 1985年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富勒烯(fullerenes)(更为人熟知的名称是“布基球(buckyballs),由著名未来学家,多面网格球顶的发明人巴克明斯特?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命名,它可以被用来制造碳纳米管,是如今使

3.7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1.1 物理法 物理法即采用高能消耗的方式将块体金细化成为纳米级小颗粒,主要包括块状固体粉碎法(又称为磨球法或机械研磨法)、气相法、电弧法、金属蒸汽溶剂化法、辐照分解和热分解等。辐照分解包括近红外辐照和紫外辐照。近红外辐照通过使硫醇包裹的纳米粒子的粒径变大,从而可以获得粒径较大的金纳米粒子;紫外辐照通过影响种子和胶束的协同作用,从而控制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另外,激光消融通过对温度、反应器位置、异丙醇用量、超声场等实验条件的控制,可以合成形貌,粒径不同的金纳米粒子。总之,金纳米粒子合成的关键在于同时精确地控制其尺寸和形貌。通过物理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虽然纯度较高,但其产量低下,设备成本极高。 1.2 化学法 化学法主要是以金盐为原料,利用还原反应生成金纳米粒子,在形成过程中通过控制粒子的生长从而控制其尺寸。化学法主要包括水相氧化还原法、相转移法(主要为Brust法)、晶种生长法(又称种金生长法)、模板法、反相胶束法、湿化学合成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相对物理法而言,化学法制备金纳米粒子所得到的产物粒径均匀、稳定性高,并且易于控制形貌,是最为方便和经济的方法。 1.2.1 水相氧化还原法 水相氧化还原法合成金纳米粒子主要是指在含有Au3+的溶液中,利用适当的还原剂(例如鞣酸,柠檬酸等,还原剂的选择根据所要合成的金纳米粒子的粒径而定),将Au3+还原成零价,从而聚集成粒径为纳米级的金纳米粒子。常见的方法有AA还原法、白磷还原法、柠檬酸钠还原法和鞣酸-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粒径在5~12nm的金纳米粒子,一般采用AA还原或白磷还原HAuCl4溶液;制备粒径在大于12nm的金纳米粒子,则采用柠檬酸钠还原HAuCl4溶液。柠檬酸钠法还原Au3+合成金纳米粒子是最早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1951年,Turkevitch首次报道了柠檬酸钠还原HAuCl4溶液的方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其粒径分布在20nm左右。基于此,Frens发现,通过控制柠檬酸钠和金的比率来控制金纳米粒子的形成,从而可以得到特定尺寸(粒径可以控制在16~147 nm)的金纳米粒子。经典的Frens法至今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用于保护和稳定金纳米粒子的柠檬酸根与金纳米粒子的结合能力较弱,易于被其他稳定剂所取代,因此可用于分析DNA,从而扩大了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领域。

3.1 金纳米粒子性质

金纳米粒子性质 1 金纳米粒子类型 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对应着不同的应用目的。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制备了多种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主要有棒状,球状,壳状,笼状,多面体,星状等,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棒状的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而笼状的金纳米粒子更适合于内部物质的负载等。 根据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可以将其分为金纳米团簇及金纳米晶,通常来说,金属粒子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而当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2 nm时,金纳米粒子的性质由原来的金属导电性质变为了绝缘体性质,因此这个尺寸被称为临界尺寸。通过这个临界尺寸可以将金纳米粒子分成两类:尺寸小于2 nm的金纳米粒子,被称为金纳米团簇;而金粒子的粒径尺寸大于2 nm时,通常被称为金纳米晶。 2 金纳米粒子特性 块状的金在通常被认为是惰性金属,而纳米金却显示出了区别于宏观尺寸的高活性。金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中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一类,金纳米粒子除了具有纳米材料的普遍特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 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表面自由电子较多,自由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正电荷束缚较小,电子云在表面自由运动,当表面的电子云产生相对于核的位移时,来自电子和核之间的库仑引力会产生一个恢复力,从而产生表面电子云的震荡,振荡频率由四个因素决定:电子密度、有效电子质量电荷分布的形状和大小。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又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由于金属粒子表面的自由电子的集体谐振而产生。当金属纳米粒子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后,入射的光子与表面自由电子相互作用,入射的光子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耦合后产生的疏密波。当入射光的振动频率与金属粒子表面的自由电子谐振频率相同时产生的共振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光子产生的吸收能够使用UV-vis-vis光谱检测,通过不同的吸收峰值反映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大小等特性,实心球形的金纳米粒子具有一个单峰,不同尺寸的金纳米粒子具有的峰位不同,而金棒具有两个典型的吸收峰,分别为横向和纵向,而笼状的金粒子的吸收峰也有别于球状和棒状,而即使同为球形金粒子,壳层结构的金粒子的吸收峰也有很大的区别。金纳米粒子的这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被广泛应用与检测,传

14.1 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 1 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用DNA分子修饰无机纳米粒子为其在传感,药物和基因传输,光学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利用DNA对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控制,基于DNA的平台也能为构建复杂纳米粒子组装结构提供灵活性和多样性。DNA金纳米粒子复合物(DNA-AuNPs)是一种纳米生物复合物,由内层的纳米粒子和外层的DNA组成,起到了连接生物体系和纳米材料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Mirkin研究组和Alivisatos研究组在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中,首次报道了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体系。Mirkin等人合成了13 nm的金纳米粒子(在溶液中呈现均一的红色,紫外吸收峰波长为520 nm),然后将末端为巯基修饰的DNA通过S-Au化学键相互作用固定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得到DNA.金纳米粒子复合物(图1.9),后来他们将这种复合物重新命名为球形核酸(spherical nucleic acid,SNA)。由于这种DNA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复合物既具有金纳米粒子的光学和物理化学特性,又具有DNA分子的可编程特性和生物特性,自从Mirkin等人的开创性工作发表以来,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发展应用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离子检测,核酸比色检测,金纳米粒子结晶组装,生物成像等领域。 图1.9 Spherical nucleic acid(SNA) conjugates. 1.1 DNA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目树,使人们对用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核酸检测越来越感兴趣。荧光和放射性检测读出方法(如PCR,PT-PCR,分子印迹法,以及高密度微阵列法等)是传统的核酸检测方法。金纳米粒子比色法已经被证明是核酸目标链检测方面的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检测技术。在金纳米粒子比色法中,待检测目标物直接

油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

无论是三氧化二铁还是四氧化三铁等都是常用的磁性纳米材料,其中又以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应用尤其广泛。而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由各种各样大分子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本次就分享油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 油酸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OA@Fe3O4),具有优异的磁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纳米探针构建、磁共振造影与分子影像、磁热疗、药物载体及靶向诊疗一体化研究等。OA@Fe3O4纳米颗粒为油溶性,可分散在环己烷、氯仿、四氢呋喃等溶剂中,用于掺杂水包油纳米乳、修饰纳米脂质体、构建磁性纳米药物等。高温热解法所制备的油酸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磁性更强、尺寸更均一。 油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制备方法主要有: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热分解铁有机物法、化学共沉淀合成法、凝胶-溶胶法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通过表面修饰过程可以降低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能,从而改善提高磁性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还可以通过特定的修饰方法引入功能性基团实现磁性纳米微粒的

功能化。 经油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晶体的晶体结构为反立方的尖晶石型结构。用方程d=Xk/(Bcos0)可估算出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晶体粒径,在方程中λ=0.15406,0为衍射角,β为半峰宽,k=0.89。有研究表明油酸修饰未改变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晶体结构;修饰后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约2Inm;其饱和磁化强度在50ermu/g以上,磁响应性能佳、具有超顺磁性。 以上是对油酸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的相关介绍,下面介绍一家生产纳米材料的公司。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及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功能微球、体外诊断试剂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摘要:纳米科学是在上个世纪末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领域,现在对其研究发展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热点。其中金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使得金纳米粒子在催化、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本文综合概述了纳米技术尤其是金纳米粒子技术现在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技术,金纳米粒子 1纳米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是在上个世纪末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领域,由于它对未来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而纳米科学的研究发展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热点[1]。最早提出纳米尺度上的科学和技术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物理学家R. Feynman,他于1959年做演讲时提出设想:“如果人类能够在原子/分子的尺度上来加工材料、制备装置,我们将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2]。1990年7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会上正式确立了“纳米科学技术”这一崭新的命题。 1.1纳米材料的定义 纳米材料是一种超微粒子,它是指晶粒或微粒的三维尺寸中任意一维的尺寸在1-l00 nm 范围内[3]。图1形象地显示了各种物体的尺寸范围。纳米材料既不属于宏观系统亦非微观系统,它的状态是一种介于宏观和微观领域之间的过渡态,被称为介观领域[4,5]。由于其特殊的尺寸分布,纳米材料拥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具体表现为: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6-8]。

图1 纳米尺度的长度展示 Figure 1.Length scale showing the nanometer 1.2纳米材料的特征 在纳米尺度下,物质中电子的波性以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受到尺度大小的影响。在这个尺度时,物质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性质: (1)表面效应 当物质的直径减小到纳米尺度时,会引起它的表面原子数、表面积和表面能的大幅度增加。由于表面原子的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使得物质出现大量剩余的悬键,具有不饱和的性质。同时,表面原子具有高度活性,极不稳定,它们很容易与外界的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结构。 (2)小尺寸效应 随着物质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物质的性质的质变。由于物质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纳米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在熔点、磁性、热阻、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化学活性和催化性等与大尺度物质相比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奇特的性质。纳米材料具有和生物分子如蛋白质(酶、抗体、抗原)和DNA相似的尺寸。由金属、半导体、碳、高分子以及有机分子制得的纳米管、纳米线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光和催化性质能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被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综述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综述 摘要: 纳米材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功能材料。在纳米材料的当前研究中,其制备方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的制备工艺过程的研究与控制对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了纳米材料传统的及最新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制备的关键是如何控制颗粒的大小和获得较窄且均匀的粒度分布。 [1] Abstract : Nanometer material is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which was developed in recend .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it , its produce-methods occupy the important occupation . New methods’ reseach and control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Nanometer materials’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This title mainly introduces nanometer materials’traditional and new method of producing . The key of the nanometer material s’ producing Is how to control the grain size and get the narrow and uniform size distribution . 关键词: 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Key words : Nanometer material produce-methods 正文: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三大类。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物理制备方法 早期的物理制备方法是将较粗的物质粉碎,其最常见的物理制备方法有以下三种: 1.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1.物理粉碎法 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8四川化工第14卷 2019年第3期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王静 易中周 李自静 (红河学院理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 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钠为保护剂,成功制备出金纳米粒子,并应用透射电镜和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呈球形单分 散分布。 关键词:纳米金 制备 表征 1 引言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已经报道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其中以柠檬酸盐做稳定剂和还原剂的 化学合成是最为经典的。控制Au(III)和柠檬酸盐的比例,Frens获得了不同尺寸的单分散 金纳米粒子,最小粒径为12nm。这一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由于柠檬酸盐稳定的Au纳米粒子无细胞毒性,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人们为获得单分散或更 小尺寸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胶体金纳米粒子,使用壳聚糖、多巴胺、氨基酸、环糊精等做稳 定剂和表面修饰的制备研究也有报道[1-4]。此类报道主要是针对体系中的保护剂做改变, 方法类似,但是所制备金纳米颗粒尺寸不是很均匀,分散性较差。 采用柠檬酸钠水溶液体系制备Au纳米粒子,不用加入制备纳米金胶体时常用的高分子 聚合物保护剂PVA(聚乙烯醇)、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并且柠檬酸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简单的Au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通过对胶体溶液UV Vis吸收 光谱和粒子的TEM表征,获得了良好球形和单分散的金纳米粒子,并且尺寸比其他文献所报 道的小,平均粒径只有7-8nm。同时对金纳米粒子成核机理进行了探讨。 [5] 2 1 试剂与仪器

HAuCl4溶液:用王水溶解99 99%纯金制备;柠檬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 水为石英蒸馏器蒸馏的二次水。 仪器:Lambda900UV/VIS/NIR光谱仪(Per kinElmer公司);JEM 2000EX透射电子显微镜。 2 2 Au纳米粒子制备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g柠檬酸钠水溶液,将其加热至95 ,然后将2ml0 6mg/mlHAuCl4加入水中,保持温度并定容,30分钟后冷却。2 3 纳米粒子的表征 Au纳米粒子用UV Vis吸收光谱表征和TEM表征,TEM的样品制备是将胶体溶液滴在碳 膜覆盖的铜网上,溶液挥发至干,然后在操作电压200kV时摄取TEM图像。 3 结果与机理探讨 3 1 UV Vis吸收光谱表征 当将HAuCl4加入到柠檬酸钠溶液时,溶液的颜色迅速的变成蓝色,随着加热时间增长, 又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当为红色时纳米Au胶体溶液已制备结束。 12 实验部分 第3期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粒子的UV Vis吸收光谱图[5,6]。3 2 TEM表征图2为柠檬酸钠水溶液体系所制备的Au纳米粒子的TEM 图。 9 柠檬酸钠还原为Au单质;然后,Au单质在柠檬酸钠保护下进行团聚和不断长大,最后成为Au纳米粒子,但是柠檬酸钠阻止了Au纳米粒子的进一步团聚,控制了较小粒径,并使其 颗粒均匀并呈球形分布。 图3 柠檬酸钠水溶液体系金纳米粒子的热化学合成机理 3 结论 通过较为严格温度控制的柠檬酸钠水溶液体系制备得到的Au纳米粒子: (1)尺寸均匀; (2)呈球形单分散分布;(3)平均粒径只有7-8nm。 参考文献 [1]Marie ChristineDaniel,DidierAstruc.GoldNanoparticles:As sembly,SupramolecularChemistry,Quantum Size RelatedProp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