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酒文化比较

中俄酒文化比较
中俄酒文化比较

中俄酒文化比较

一、中俄酿酒历史

伏特加(водка)一词源自俄语“水”(вода)的发音,意为“生命之水”。伏特加的配方是由俄科学家门捷列夫于1865年贡献并取名,而伏特加之前一直被称为“谷酒”。

俄罗斯人14 世纪时开始生产烈性酒伏特加, 15世纪开始批量生产并出口,到18世纪伏特加的品质达到了顶峰,被作为大贵族的跨国礼品。19世纪俄罗斯人尝试用廉价的马铃薯作为制造伏特加的主要原料,开始工业化生产。 19 世纪末20世纪初, 伏特加的生产销售是沙俄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伏特加的销量和名气也越来越大。

中国传统的白酒是最具代表性的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大约在6世纪-8世纪,中国就已有了蒸馏酒。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知识,中国传统的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工艺所生产的白酒酒精含量为41%—65%。

二、酒与民族性

俄罗斯人的豪饮世界闻名,形成了其独特的酒文化。俄国人饮用伏特加酒时, 表现出勇敢、豪放的民族性格。俄罗斯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 伏特加酒开瓶后必须喝光,瓶中有剩酒是不吉利的。因而,俄罗斯国内出售的伏特加酒的瓶盖都是薄薄的铝箔制成, 用手指即可将其撕开。

中国人好客,在酒席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以酒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喝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三、中俄饮酒习俗比较

1. 下酒菜

中国人喝酒比较讲究下酒菜,讲究荤素搭配,凉热兼顾,且下酒菜最好是双数为佳。

俄罗斯人则不同,他们不大讲究下酒菜,一块奶酪或半根酸黄瓜就可以。

2.饮酒习惯

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酒,通常都是一口喝干,非常豪爽。俄罗斯人喝酒讲究要留有余地,他们认为喝醉酒是最大的失礼。最后一杯祝酒词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与俄罗斯人相比,中国人也有自己的饮酒礼仪。在酒宴上,主人往往先讲上几句话,之后就开始第一轮敬酒,主人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即所谓“先干为敬”,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一般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在酒席上,客人喝的越多,主人酒越高兴。

3.酒具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的要求与西方人的习惯一样,是比较讲究的。普通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伏特加、啤酒、葡萄酒等的各式专用酒杯,斟酒只斟酒杯的三分之二。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50毫升的水晶酒杯,在喝伏特加酒之前需把它放进

冰箱里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

中国人喝酒一般要斟满酒杯,且民间普遍用小型酒杯,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4.选酒

俄罗斯人讲究不同的场合喝不同的酒,酒有时还是身份、品味的象征。这一点对中国而言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上的酒也分高中低档,但中国人挑选酒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香型、口感和品牌。

四、中俄酒文化精髓

俄罗斯人豪饮的酒文化是有其原因的,(1)俄罗斯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天气阴沉,在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饮酒可起到御寒和舒缓压抑的精神的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2)广袤肥沃的土地造就了俄罗斯人豪迈、奔放粗犷的性格,缺乏纪律性,喝酒豪饮而不加节制。(3)俄罗斯历史上不断地战乱和严酷的专制统治对俄罗斯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伏特加酒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慰藉,支撑着人们去面对生活上得挫折。

俄罗斯男人称伏特加为“第一妻子”,人均年消费酒精约15升。一直以来,伏特加是俄罗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无数俄罗斯人与社会悲痛的祸首。为避免俄罗斯人陷入对伏特加无尽的沉溺,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反酗酒措施,但仍禁止不了

俄罗斯人的酒瘾。

相对而言,中国的酒文化比较温和,而且更注重精神的升华。这是儒家重礼的哲学理念在酒文化中的反映。中国的酒礼、酒俗几乎与酒同步诞生,一些风俗仍保留至今。可以说,“喜酒”、“交杯酒”、“回门酒”、“满月酒”等是中国各民族的普遍风俗。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中俄两国的名人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前苏联到俄罗斯,历届入住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无不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列宁在流亡国外时期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但他喝酒适量。赫鲁晓夫更是海量,他特别爱喝白酒或泡辣椒的伏特加酒。之后的勃列日涅夫喝酒也毫不逊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更是“酒精考验”,他口口声声不能容忍醉鬼,但在1994年柏林的一次庆典上,他醉醺醺的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指挥一支军乐队自取其辱,令国家蒙羞。当今俄罗斯普京总统也许是看到了他的前任们与酒的故事,他不喜欢喝白酒,只喜欢喝啤酒,且适量而止,成为俄罗斯人广泛拥戴的总统。

在中国自从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千古佳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们豪放的性格和对酒的热爱。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李白、杜甫,都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由于中国诗歌、音乐、绘画等传统艺术的抒情性都很强,酒能使人回归自然,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因而让人对酒、艺术、文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浪漫的遐想。

中俄两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某种程度上对两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两国的社会、民族的性格、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它们

是中俄两个民族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可以说,俄罗斯不能没有伏特加酒,伏特加酒也不能离开俄罗斯。

俄语教学中“中俄文化差异”渗透

俄语教学中“中俄文化差异”渗透 俄语教学中中俄文化差异渗透简历大全/html/jianli/ 一、序言 俄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用俄语思维、表达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往,我们的俄语教学侧重于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学生虽掌握了词汇和语法等内容,却不能有效的进行思想交流,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也不近相同,所以学习语言就是将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政治、民俗等文化因素进行对比、融合的过程。因此需将文化背景知识与俄语教学结合起来。 二、课堂教学中中俄文化差异渗透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言语交际。要想表达准确,符合国情,必须了解文化背景。因此,文化差异渗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把它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是我从词汇、习语、习俗、交际对话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四个方面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俄语文化差异渗透。 (一)在词汇中文化差异渗透: 词汇有字面意义,也有它的隐含意义。学生学外语不仅要掌握词汇的字面意义,而且应当了解词汇的涵义。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地向其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取得良好的词汇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самовар(俄式茶炊)一词时,可以渗透俄罗斯人喝茶的特别讲究[1]: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每天都离不开茶。早餐时喝茶,一般情况下吃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午餐后也喝茶,除了往茶里加糖外,有时加果酱、奶油、柠檬汁等。特别是在星期天、节日或洗过热水澡后,更是喜欢喝茶。他们把喝茶作为饮食的补充,喝茶时一定要品尝糖果、糕点、面包圈、蜂蜜和各种果酱。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惯,当你到其家做客时,主人通常会问:您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就会说:我这就把茶煮上。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中国的饮茶习惯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毕业 (二)是讲究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究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俄罗斯饮茶十分考究,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碟很别致,因喝茶时习惯将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边。茶具有的人喜欢中国陶瓷的,有的人喜欢玻璃的。但最习惯用茶炊煮茶喝,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喜欢。茶炊实际上是喝茶用的热水壶,装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论“诚实守信” 系、部、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国画三班 年级:2012级 姓名:王波 学号:2012101108

论“诚实守信” 王波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成功人生的灯塔,诚信是人生的重要美德,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而且诚信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人与人友好共处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古人云:“君子立其诚”。“诚信明礼,以信为美”,而且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越来越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精诚合作的开始,而且我也是这样认为,共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是大学生完善自我的时期。但是在当前时期的高等院校的诚信建设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求职履历“掺水”或造假;不履行还贷义务,故意拖欠助学贷款;个别毕业生还在就业合同中出现毁约现象,但总的归结起来都是大学生本人的诚信教育有着息息相关。而我经过网上查询得出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有: 1.大学生的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a、从认识层面来讲,多数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 b、大学生将诚信划分为理想认识与现实操作两个层面 c.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大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而作为自己的道德要求却不高,并且自身实践诚信较差。 d、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什么是“诚信”认识不清。 e、大学生选择诚信同时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有强烈的功利倾向 2.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a、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b、信贷诚信:恶意拖欠贷款、学费,银行高校处境为难。 c、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d、就业诚信:求职履历,弄虚作假;就业签约,无故悔约 e、学术诚信:抄袭成风,瞒天过海 二.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因为大学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的一个缩影。所以我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我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大学生道德品质

浅谈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点

浅谈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点 1.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是落叶归根的根源。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外风俗习惯的不同,引起中外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酒的历史漫长,随之形成的酒文化也就源远流长。酒就象血液一样,在每个民族文化里流淌。然而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酒文化亦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酒都是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亲朋聚会,浅尝小酌可以营造气氛、增进感情。《圣经》记载道,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下把葡萄酒分给门徒,并告诉他们,葡萄酒是自己的血,让人们记住他是为了替人们赎罪而死的。在西方人眼中,酒是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面对这个充满魅力和生命的神圣艺术品,西方人自然会热爱它、饮用它,并且用心去欣赏和玩味。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的民族特性。 摘要:“酒文化”一词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最初的酒是人们的一种饮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饮酒的内涵不断的丰富,最终演变为一种文化。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不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酒文化也有所差异。本文将通过几方面的论述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酒文化差异 一、酒的诞生 在东方亚洲的中国与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饮品。在中国历史中,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酒是由杜康率先开始酿造的,所以才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传世。在希腊,则非常浪漫的认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发现了酒的制作方法,教会了人们如何酿造葡萄酒。现存的历史记载中,出土于伊朗西部的扎格洛斯山脉的戈丁山丘一带,公元前3100-3500年的苏美尔人的作品就有提及啤酒。 二、酒的种类 中国幅员辽阔,丰富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因此,勤劳的中国人民多用粮食酿酒。中国本土的酒主要分为两种:白酒和黄酒。从酿造工艺角度看白酒:

泸州老窖简介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茅台是我国四大名酒 行业地位 在整个白酒行业中,泸州老窖名列第四位。市值563.64亿与前三名的差距明显。 前三位分别为:1、茅台2580.4亿2、洋河1386.20亿3、五粮液1321亿。 2012年度“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排名第七,其品牌价值为:281.46亿元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泸州老窖酒代理商湖南恒和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其品牌价值为18.46亿元,位于中国酒类流通商第七位并荣获安徽省酒类流通商第一品牌。 股份公司 简介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国窖广场,是具有400多年酿酒历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总资产68.95亿元,生产建筑面积36万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第一窖”,以其独一无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酿酒史上的奇迹。 公司主导产品有国窖·1573、百年泸州老窖及泸州老窖特曲等。国窖·1573经国家白酒专家组鉴定,具有:“无色透明、窖香优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的特点。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屡获重大国际金牌17枚。其“泸州”牌注册商标是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经国家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认定,泸州老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企业还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企业最佳综合经济效益500强”等荣誉称号。 源远流长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题目: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学院: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白莉 学号:201141000102 指导教师:刘晓玲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不仅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在饮食习惯,交际礼仪等等多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去了解与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礼仪与餐桌礼仪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认识,从而加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日常礼仪;交际礼仪

目录 引言 (3) 称呼 (3) 饮食 (4) 餐具 (4) 交谈 (5) 结论 (5)

引言 培根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正如同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理解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身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友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要学习并且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利的语言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利益的差异。“礼仪”的学习与了解应该是有意识的加入到日常生活照,下面,对中西方文化礼仪之差异作进一步分析。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尊敬他人的礼节程序。中文中的“礼仪”由“礼”和“仪”两个字组成,分别代指礼貌、礼节,仪式、仪表。它们是一种要求,一种被人们规定的共同认可的程序。《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可以产生出“人利”的气氛。“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貌,则无法立身,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共识,反映了孔子对礼仪的重视。中国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有《周礼》、《仪礼》、《礼仪》三部名著,这三部涵盖了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内容。 西方礼仪有很多种词汇,比如courtesy:有礼貌的行为。Etiquette:除了礼仪外,还指对从事某一行业人士的行动起约束作用规矩。Protocol:一种刻板的,在外交和军事领域内实行的长期公认的相处准则。Tite:仪式、典礼和惯例、习俗。 繁多的有关礼仪的词汇反映出了西方人对礼仪的重视,并有对礼仪更加细致的划分。这具体到礼仪文化上,中西方有如下多种差异。 称呼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是指家庭,中国的礼仪产生于不同的家族文明。西方则从古希腊就开始以工商经济为主,这种经济于天然人伦无法相容,所以,宗法文明未充分发展。英语中的家源自拉丁词汇,而这个拉丁词汇源于在“家族之父的权力下”从事劳动的奴隶[1]。这与中国的家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的家带有与工商经济发展相融的私有财产的意味。不仅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英语中,国家主要表示地域性或民族性的含义。是地域、民族、家族的总和。在中国人看来“国之本在家”。家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人重在家中做人,英文中所说的一个人的背景与起源在中文中时身家,出身的表示。中国礼仪有着一种高超的宗法文明,同时内外亲疏之别,是中国人往往注重拉关系,“义父”、“义子”、“干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在酒文化中的折射_肖艳

安徽文学 2010年第 期 10 245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在酒文化中的折射 ◎肖艳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重庆 400031) 摘要酒在人类生活和文化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且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酒文化,而表现于酒文化中的异同正是与中西方在历史进程、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背景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异同息息相关。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酒融会贯通了人们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异同有着其特殊的研究意义,也有助于中西方人民的跨文化交流。关键词酒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折射文章编号1671-0703(2010)10-245-02 酒,作为一种饮品,它深入千家万户,无论是为了爱情友谊、宴客婚嫁,还是为了交际谈判、消愁解闷,酒几乎渗透到了一切的人类活动之中。酒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悠久的岁月,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代表了一种文化。每一种酒的发展,都来源于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探索和研究,是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人们可以通过酒文化了解其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历史。而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规范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酒文化作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也在中西方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性。 一、酒的起源 关于酒的起源,大体分来,中国人主张酒是由人通过种种工艺酿造而成的,而西方则普遍认为酒是由神创造的。酒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关于酒诞生的说法也有很多,而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是杜康造酒说:相传杜康是位牧羊人,于放牧中不慎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竹筒复得,竟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杜康于是弃鞭停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售佳酿,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酒圣。而“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古书中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杜康因此成为酿酒的鼻祖。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许多,大都把酒解释为神造的产物,是属于人类的神赐的礼物。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而希腊人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 )带到人间来的,是酒神赐给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相传狄奥尼索斯是从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西姆莱所生,长大后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酒便在欧洲在陆上渐渐盛行起来。酒神带着他的随从四处流浪,所到之处便飘起了酒香。 相比而言,虽然汉语虽有“酒神”或“酒仙”的叫法,却是指酒量很大的人,或是古时对酷好饮酒之人的美称,两者均与神话无关,更与西方文化中的“酒神”(Dionysus )不同,在现代的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有所区分。而在神话传说之外,考古发掘表明,在万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华夏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与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就开始了农耕革命,而在农耕时代的初期,中西方古人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几乎是同时开始了人工酿酒。 二、酒的种类 纵观各类酒品不难发现,东方以酿造米酒为主,而西方则以啤酒和葡萄酒为主。中西方酒在种类上的差异也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异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农耕时代初期,中西方由于地理及气侯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农作物种类,华夏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米类,黄河流域以种植抗旱耐瘠薄土壤的粟(小米、谷子)为主,而长江流域多栽培性喜高温多湿的稻(大米),古代的华夏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沃土良多,极适宜农作物的耕种,因此米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人们一直用小米、大米等谷物制造米酒,因此,中国盛行的是“米酒文化”。与之不同的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中,主要的农作物是麦类,众多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远古时代,巴比伦人就已用小麦制成啤酒,远古埃及人也有如何酿造啤酒的记载,且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或者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许多地方的气候和土壤等不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却对葡萄的生长非常有利,因而,在西方国家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都首屈一指。在这样的条件下,西方的人们可以大量地用葡萄酿制并享用葡萄酒,所以古代西方盛行“啤酒和葡萄酒文化”。 可见,中西方酒种类之不同,反映出的是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农耕文化。直到近代,中西方的酒品才通过文化的交流而为相互所知并传播接受。

俄罗斯酒文化

俄罗斯的饮酒文化 姬晨笛法学院201221040027 一、俄罗斯酒文化简介 伏特加是俄国和波兰的国酒,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他的历史悠久,产生于14世纪左右,其英文名为“VODKA”,出自于俄罗斯的一个港口名“VIATK,含义是“生命之水”。俄罗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波士伏特加(Bolskaya)、苏联红牌(Stolichnaya)、苏联绿牌(Mosrovskaya)、柠檬那亚(Limonnaya);斯大卡(Starka)、朱波罗夫卡(Zubrovka)、俄国卡亚(Kusskaya)、哥丽尔卡(Gorilka)。自从1917前苏联十月革命后,很多俄罗斯人流亡国外,同时也把酿造伏特加酒的工艺和秘方带出国门,所以现今世界有很多国家都生产伏特加酒。俄罗斯因气候原因,人们以嗜酒著称,所以,伏特加的需要量极大。不论在任何时期,伏特加的销量都不曾递减。前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曾发动过一场规模不小的反酗酒运动,倡议减少伏特加的销量,引起了全社会的轩然大波。响应者寥寥无几,最后以失败告终。伏特加在俄罗斯已有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依靠它俄罗斯人才得已渡过漫长寒冬和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由此可见,伏特加与俄罗斯人有着不解的缘份。好的伏特加用黑麦和山间清泉水酿成,比如像“金环牌”、“大使牌”,不过市面上少见,大多被拿去出口外销。大路货伏特加用小麦或土豆加水酿成,味道远比上述品

牌逊色得多,首先小麦、土豆比不上黑麦,其次水的质量远达不到清纯的地步。较为常见的有“首都牌”、“莫斯科牌”、“水晶牌”。“首都牌”伏特加味道发甜,较柔和;“水晶牌”温润中略带辛辣,苦中有甜。这些伏特加都属于中度酒,不高于45度。在喝不到祖国产的好伏特加时,俄罗斯人的眼光便瞄向进口的伏特加。特别是美国产的“古典牌”和瑞典产的“史米诺夫牌”,有伏特加之冠的美称,不仅装潢讲究,酒的味道也不错,受到俄罗斯人的一致称赞。尽管物价每日每时地飞涨,人们囊中羞涩,但进口酒伏特加销量不减。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具有梁山好汉之气魄,再烈性的酒也是一口闷,随后紧握拳头,“哈”的一声吐出酒气。好的佐餐食品一般有薰鱼、肉、鱼子酱、火腿肉、腌黄瓜、沙拉、蘑菇等。其实喝好酒须慢功,轻斟浅酌才能品出真滋味。也许俄罗斯人的这种喝法才称得上喝出了气魄,喝出了胆略。 二、俄罗斯酒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500年伏特加仿佛就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伴随着俄罗斯人经历了东欧和亚洲君主的铁蹄、沙俄的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俄罗斯将士的骁勇善战和不畏严寒是世界闻名的,度数极高、一点就着的伏特加的作用应该说功不可没。据说,二战中,苏联军队的战功奖励就是每天100克伏特加酒。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专门研究了伏特加的历史,他称伏特加酒为“俄罗斯的上帝”,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的命运。叶罗费耶夫的观点上去有些耸人听闻,但其实伏特加这个名字在俄文中就是“生命之水”的意思。根据传说,伏特加最早为十五世纪晚期克里姆林宫楚多

俄罗斯伏特加酒文化

论俄罗斯伏特加酒文化 摘要:作为跨世纪的人们,面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任务,我们不仅应该深入研究文化与发展道路,而且还应该面向世界,了解世界,特别应该深入全面地认识那些对世界发展进程及对中国发展道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与民族。俄罗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其中也包括他们的伏特加酒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伏特加酒文化 1.俄罗斯文化 探索和不断揭示自然和社会中的奥秘,是人类特有的爱好和追求。直到今天,俄罗斯思想、俄罗斯道路、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理念、俄罗斯文化、俄罗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等都是世人关注的热点,人们都在力图解开这个谜。新闻报刊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关俄罗斯的消息及报道。美国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的专家学者多达几千人,相比之下我们对俄罗斯这个最大邻邦研究不够。中国研究俄罗斯能称上专家的仅百十来位,而且多数没机会去俄罗斯实地考察。最近几年中国对俄罗斯的研究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大家有了个共识:中俄关系已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索。近年的有关俄罗斯问题的专着不下百种。当然,俄罗斯社会仍处于变革之中,政治社会变幻不定,风云人物千姿百态,诸家评论纷繁冗杂,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我们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研究不深,对于俄罗斯民俗文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民族文化的了

解,在各个国家都有它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通之处。我们都需要 我们不断认识,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人们对俄罗斯文化的认识与 研究也应该不断深化。我们应该通过俄罗斯伏特加酒文化而对俄罗 斯文化研究成为乐趣,并且乐此不疲,正因为俄罗斯文化充满着探 索的价值及思维的空间,这儿有挖不完的宝藏。 2.伏特加酒的历史渊源 根据1174年记载,世界首家制作伏特加酒的磨坊出现于11世纪,在俄罗斯的科尔娜乌思科地区。然而,波兰人认为,他们在世纪就开始研制伏特加酒,当时称为哥兹尔卡,作为医学用酒。15世纪中叶,俄罗斯运用了欧式生产技术制作伏特加酒。而且还采用 了调味。并使用牛奶或鸡蛋作为酿酒的物质。使伏特加酒更加清澈 透明。1450年俄罗斯开始大量生产伏特酒。开始向瑞典出口,一年 以后,波兰的波兹南市和克拉科夫市,生产的伏特加酒也开始外销,俄罗斯伏特加酒己经发展到了很多个品种。12 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英语伏特加酒来自俄语,其含 义是“水”,是英语音译而成。它以玉米,小麦、大麦及马铃薯等 为原料,经发酵过滤,高温、过滤制成纯度高的烈性酒。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该酒酒精度35-50度。以40度的伏特加酒销量最高。伏特加酒以无色、无杂味、无臭、不甜、不酸、不湿而着名。此外,一些伏特加酒配以药草或者 青菜以增加味道和颜色。着名的伏特加酒生国有俄罗斯、波兰、美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浅析俄罗斯酒文化

浅析俄罗斯酒文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古老的俄罗斯并不陌生,它是享誉全球的柴可夫斯基和《天鹅湖》,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是百姓餐桌上的土豆炖牛肉,是寒冷的气候中的健硕的体格,还是源远流长的伏特加文化…… 19世纪中叶,“водка”(即伏特加)一词被收录于标准俄语词典中,它源自俄语“生命之水”当中“水”(вода)的发音,相当于中国的“白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由于当时伏特加酒制造工艺尚不成熟使其味道欠佳,加之粗俗的酒馆文化,伏特加酒遂被上流社会视粗俗的象征,因此它最初的消费者只有底层民众。然而今天伏特加酒被称为俄罗斯的“国酒”,一位俄罗斯诗人曾深情吟道:伏特加酒与伏尔加河一样源远流长。可见,伏特加酒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入俄罗斯人民的心中。 在俄罗斯的历史长河中,伏特加酒不单是做为饮料和文人们对酒当歌的享受,它也以自己特有的身份象征融入到俄罗斯的各个层面。说到伏特加酒,不禁想到斯大林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与喝伏特加酒之间的矛盾时所做出的选择。斯大林说过这样的话:“什么好一些:是受外国资本的奴役,还是让人们喝伏特加酒?很清楚,我们选择了伏特加酒。”显然,斯大林深刻理解伏特加酒对俄罗斯农民、农村的重要性,理解伏特加酒在民心和政治上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伏特加酒和政治相结合时,它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政治符号。 清酒诠释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打造了法国人的浪漫,而在俄

罗斯,还有什么比口感清爽,入胃部时却如同熊熊烈火般在燃烧般的伏特加更适合俄罗斯人民呢?也正是伏特加酒的这种特性锻造了俄罗斯人或喜或悲一饮而尽的豪迈特点。但在天寒地冻的俄罗斯,人们依靠伏特加取暖以及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大力支持伏特加酒的发展的同时,它对俄罗斯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也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无论白天黑夜总能看到不少俄罗斯人手握伏特加酒瓶在街头巷尾、公园广场等各个公共场合喝得烂醉如泥。今天的俄罗斯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少饮或不饮渐渐成为时尚,旧的饮酒文化在悄然转变,健康的饮食理念已深入俄罗斯人们的生活中。 伏特加酒是俄罗斯的神,是人们心中“纯净的精灵”。相信俄罗斯人民定会以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伏特加酒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为伏特加酒文化标注上“健康”的符号。

从各国酒文化看民族性格

从各国酒文化看民族性格 袁旭阳 201500302046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而一个国家的酒文化是反映国民性的重要途径。酒文化作为人类生活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酒俗,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甚至性格特色。纵观世界酒文化,就可使我们领略到世界各国家民族鲜明的民族性格和特征。 在东方,日本是拥有丰富酒文化的一个国家。在日本,人们主要喝的酒的种类包括烧酒,啤酒,日本清酒,餐酒,威士忌,葡萄酒等。其中,日文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每年的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的满二十岁的男男女女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与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并在神社留一张饮酒合影以此象征成年。(林开福中图TS971) 同时,日本的女酒客也多达 50%以上。在东京银座酒吧, 生意相当火。酒吧中服务小姐除了接待客人之外, 还有一个推销酒的业务, 当然提成是不可少的。日本的酒客一直有增无减, 从上世纪 50 年代至现在, 大约增加了一倍多。在日本, 酒和个人事业密切结合。日本的男人如果拒绝上司的饮酒之邀, 则他的饭碗便恐有不测, 甚至可能永远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王春华中图分类号:TS262.;TS971)由此可见日本社会的等级秩序的严格。而日本人爱喝酒到仿佛把喝酒也当成了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酒吧里。部分日本人下班后泡吧,然后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样方式饮酒的人往往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新青年(珍情) , New Youth(Love),2015年12期)。由此可见,日本社会中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忙碌的生活状态,从而也反映了日本国民的集团主义特征。 在东方另一个对酒偏爱有加的国家就是韩国。尤其是韩国成年男子,他们将饮酒作为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说达到了一种工作之余无酒不聚的程度。韩国成年男子平均一个月喝12次酒,女子平均喝6次酒。韩国某集团公司做过一次调查,公司职员一个月花在喝酒上的钱是花在买书上的钱的10倍。这些数字充分显示出韩国的确是赫赫有名的喝酒大国,以至于有韩国人戏称自己的国家是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 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中西礼仪的差异 1.1称呼语 1.2感谢和答谢 1.3赞美 1.4节日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3.1称谓及称呼 3.2敬语谦词 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 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 由小 组成员分工协作, 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

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 的参照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四、研究工作进度:11 月,查找相关资料。 12 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照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 : 《语言与文化》 刘炳善 : 《英国文学简史》 王福祥、吴汉樱 : 《文化与语言》 胡文仲 : 《文化与交际》 朱维之、赵澧 : 《外国文学简编》 张今、陈云清 :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 二级学院:文新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XX级2班 学号:XX010240 学生姓名:黄通科 指导教师:曾祥云 20 14 年 6 月12 日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课题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课题——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酒的起源不同 东方酒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1、仪狄酿酒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但《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于仪狄的夏禹时代。 2、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杜康造酒” 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传说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但《黄帝内经》一书是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证。 西方酒的起源暂时没有确切的说法,不过圣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诺亚是亚当与夏娃无数子孙中的一个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后来人的始祖。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罪恶的生灵。诺亚遵循主的旨意,挑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选的植物就是葡萄)、动物种各一对雌雄,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西姆Sem、可汗Coham 和迦费特Japhet),登上了自制的木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经过150天的洪

国内外文旅交流视觉形象设计映射.docx

国内外文旅交流视觉形象设计映射 一、中俄文旅设计的溯源与文化交流 20XX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我国文化产业从初期发展走向繁荣,我国与海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中俄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有了间接的交流,后期发展为直接的交流。17世纪初,两国开始正式的外事接触,那时主要表现在互派使臣、通商、开展文化交流;到了18世纪,俄国甚至出现了“中国热”现象,对中国的文化兴趣达到了一个峰值。俄国的贵族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曾袭用东方的生活方式,例如饮茶与服饰,还有大批的中国设计物品运往俄国进行交易。康熙年间俄国派使臣出使中国,开启了国家间的正式访问,而民间的交流则体现在以贸易为主的旅游商贸交流。XXX沿线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被割占之前,当地生活的主要有满族、汉族、赫哲族等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历史交叉与沉淀使得中俄两国有着小部分共同的文化溯源。进入当代,国家和民间、文化与商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交流增多,从各个维度形成了意义更为广泛的旅游综合属性。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交流中较为活性的因子,逐步成长为国家支柱产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繁荣可以提高旅游的质量,为旅游提供活力与内涵。旅游逐渐变成文化展示的舞台和载体,旅游内涵涵盖的范围和设计触点也越来越宽泛,并且逐步形成旅游品牌,设计意识通过产业的发展定位而产生。在设计中,文化转化为视觉符号,在更为轻松的情境下即旅游活动中达到传播的效果。在中俄文化旅游交流的视觉设计中,也不仅

是简简单单的视觉元素符号设计,或者是简单地展示民族歌舞和艺术,而更看重的是在全球背景下的文旅品牌文化认同。近年来,我国举办了多次“中俄文化大集”(图1),这个活动成为中俄文旅交流活动中的典范,多年来逐步形成了品牌文化。“大集”中的歌舞、服装等富有设计感的元素促进了两国文化交融,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也有效增进了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中俄文旅设计中的文化融通 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冲突和碰撞在文化旅游视觉传达设计中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充分理解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对俄文旅交流活动品牌策划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彼此欣赏。中俄两国要形成文旅品牌文化的互相吸引,首先要彼此尊重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比如,在设计中中国人喜爱数字“3”和“9”,而俄罗斯人更喜欢“7”,认为“7”代表幸福和神圣。两国人民对于喜爱的动物、植物等均带有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俄罗斯人喜欢棕熊,因为棕熊具有强大的捕猎能力,生存能力极强,是神的化身;中国人喜欢熊猫,在中国人观念里物以稀为贵,熊猫是稀有动物,并且友好、憨态可掬,所以常常被当作国家间交流的使者。中国东北毗邻边境,长久以来随着边境贸易的开放,使中俄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两国地域气候的相似,以及早期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往来的关系,也形成了中俄文化在区域建筑风格和绘画艺术等各个方面融通的特点。XXX市的建筑风格和教堂文化就是中俄文化融合的产物。在民俗方面,共同的寒冷气候使得两国人民生活中都喜好饮酒驱寒,形成了北方民族与俄罗斯

英语论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姓名: 系别: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 The Differences of Dietary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2 摘要 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中西方都不例外。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其中饮食文化成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基本内容。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本文主要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烹饪取材、饮食结构、烹饪方式以及上菜顺序等方面来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饮食;饮食文化;差异

Abstract Diet is the base of living, with no exception in China or the West. Dietar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ith the entrance of the 21st centu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mong which dietary culture has been the most basic conten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living environments, customs and value concepts China and the West have formed their own different dietary cultures. As a result, there appears some misunderstandings sometim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s in their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dietary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rom dietary concepts, raw materials, dietary structures, cooking patterns and the order of serving dishe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Key words: diet;dietary culture; difference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

中西方酒文化的对比 摘要:“酒”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是其制作过程还是饮用习惯都与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紧密相连。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酒文化也是一样。本文通过对中西方酒文化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使读者对这些差异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确 关键词:酒文化;中国;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酒是一种艺术,它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在世界文化中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酒的精神无处不在,并且深深影响着文学人士在各方面的造诣,是自由,艺术和美丽相结合。毫无疑问,酒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西方,谨慎与热情的冲突贯穿于西方的历史,正如美国人对于酒的敬仰。西方浪漫主义哲学也由此产生。在美国东部,酒文化对浪漫主义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浪漫主义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哲学立据,但是他们主张要随时保持 现实的态度。 1.1中国酒文化 1.1.1祭祀与酒 由于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它能使人兴奋,使人麻醉,饮酒就成为有别于其他饮食行为的特殊行为。饮酒行为必然受到政治、经济、习俗、道德等特定条件的制约,并表现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点,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因此,酒文化现象往往是人类精神

生活的反映。酒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农业发展在酒文化演进中的基础作用、科技进步对酿酒工艺的促进、手工业发展对酒具质地和形成的制约、自然地理条件对酿酒业的微妙作用等等,都反映出酒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它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并与它们相互交融。 人类对神的信仰,也显示了对神灵所代表的自然力的崇拜。祭祀,是人们向神祗祈福求做的重大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祭祀的政治意义日益加强,帝王的祭祀仪式作为朝廷大典。成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不论是郊祀,还是宗庙里德祭祀,都是王朝的的大事,礼仪十分隆重。酒在祭祀活动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酒以成礼,因此,凡是祭祀,除要供献牛羊等牲畜及五谷瓜果外,还要敬献酒鬯。 而饮酒之风的盛行,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但若饮酒漫无节制,则不仅有害于饮酒者一己之身,而且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因此禁酒的历史与造酒和饮酒的历史一样悠久。历代王朝禁酒,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以国君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因纵酒可能会导致统治腐败,君臣之间会因酒失礼,大臣之间会因酒失和,从而危及政权的巩固,也害怕庶民百姓酗酒滋事,引发争讼殴斗,不利于社会安定,影响统治秩序。二是古代农迁业生产常因频繁的天灾人祸而遭致破坏,粮食骤然减产是常有的事,而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特别是遇到饥荒之年,政局不稳,若把粮食消费于造酒,就会加剧政局的不稳定。三是为了防止百姓造酒卖酒获取厚利,而由官府专卖,保以使国家垄断造酒的利润。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是个既动荡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