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分类学

脊椎动物分类学
脊椎动物分类学

脊椎动物分类学

第一章绪论

1、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方法。

2、分类的两个要素

第一要素:被分类的对象。

第二要素:分类依据。

一、动物分类学: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是研究动物分支、识别动物种类、探讨动物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内容是根据动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判定相关类似的差异程度,而确定动物界中各个物种,并依各物种间的异同,规定其所属的分类阶元,列成分类系统,以阐明其演化过程和亲缘关系。

二、动物分类学

1、林奈时期

①《自然系统》;

②建立分类阶元;

③对动物分类采用“双名法”;。

2、达尔文时期,进化研究兴盛阶段

①《物种起源》;

②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③提出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动物界系统发育的途径;

④在各类动物中建立了许多更为合理的分类系统。

3、小赫胥黎时期,种群研究阶段

《新系统学》

三、动物分类学派

1、传统分类学:又称林奈分类学。

2、数值分类学:又称表征分类学。

1)性状编码:数值特征、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无序多态形状;

2)原始数值标准化;

3)相似性的定量表示:“运算的分类单位”;

4)分类结果的表示。

3、支序分类学派:又称谱系分类学。由德国昆虫分类学家亨尼希创立。

·单系、并系、复系;

·重要的一方面:将特征分为祖尧特征(祖征)和独特的衍生特征(近裔衍征)。

4、进化分类学派

代表人物:麦尔、辛普森

四、①动物分类学的特征:基本性、概括性、古老性、活跃性。

②分类的实质:依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遗传及生态等特征分门别类,区分不同的物种,标

示出其演化过程中彼此间的亲缘关系。

第二章动物分类学原理

第一节分类阶元

一、分类阶元的概念

在动物分类学上,为了将数量众多的物种进行管定、研究,便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系统(即分类系统),设立了很多的等级用以表示各种动物间类似的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等级称为分类阶元。

二、基本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纲、目、科、属是“种”的分类阶元,特称为“种上阶元”。

·在动物分类系统的各阶元中,只有“物种”这一阶元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而属及其以上的阶段都是人为的分类范畴。

·因此,高级阶元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是分类学者根据物种共有的特征而归纳出来的。

1、属

·由一个或一群较为邻近的种所组成。它应为单系群,即有共同的祖征和自身的独特性状。

·属与其它种上阶元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包括在物种的学名中的。

·林奈所倡导的双名制中,种名表明个性,显示区别,属名则显示共性。

·由一个种组成的属为单型属。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组成的属称为多型属。

2、科

·像属一样,科常以某些明显的适应性状来区别,通常每一个科具有一目了然的一般面貌,而其中所有的种,在它们特定的群落种都占有相似的生态位,如天牛科、啄木鸟科。

·包括一个或一群有共同起源的属,同其它科有明显的间断。一般有相似的生态学或生物学习性。

·属的分布通常限于一个大陆或几个相邻的大陆。科的分布广泛,多为世界性的。

·在动物地理分布研究中通常以科为单位。

3、目、纲、门

·大体可以根据结构基型来确定,而不是明显地以适应性状来区别,也不受模式属和模式种所制约。

第二节物种及其形成

一、人类对物种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生物界万物皆以物种的形式存在,各种生物皆有所属的种类;

·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1、林奈时代

·认为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的;

·物种间没有联系,即使间断的;

·提出生殖隔离的标准;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2、拉马克、达尔文时代

·个体—群居—种群;

·居群:每一物种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分散的、不连续的生存场所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其中所有成员共有一个基因库,这叫做居群;

·现代分类学以居群作为分类的单位。

3、迈尔——生物学物种概念

4、陈世骧——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概念

5、现代物种理论

根据迈尔和陈世骧的理论:

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它单元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是一个进化的单元。

·此定义包含: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宗谱分支。

二、物种

(一)、基本概念

1、非时向种

即不考虑时间因素,不涉及目前的物种是由哪些原始种演化而来,更不涉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绝灭的种,只对现存的生物分门别类,这是非时间的物种概念。

·一般接触的概念都属于非时向种这一类。

2、时向种

·物种是随着时间进化而改变的;

·(1)同一物种表型的连续改变;

(2)种内分异,形成两个或多个新的分类群;

·分类对象不仅仅是现存的生物,也包括地质历史上生存过的生物,就必须考虑时间尺度——古生物学;

·时向种包括时间种和分支种。

物种的概念:

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的类群,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能育的后代。

(二)、物种的标准

1、形态学标准

绝大多数物种在形态特征上易于识别和区分,现代大多数生物学分类家子啊分类实践中,主要以表型特征为识别和区分物种的依据,即表型种。

优点:应用上方便。

缺点:理论依据不足。

2、遗传学标准

优点:揭示了物种的遗传学特征,使分类学与遗传学结合。

缺点:(1)应用有局限性;

(2)对无性生殖的生物不适用;

(3)生殖隔离并非区分物种的决定性指标。

3、生态学标准

从生态学看,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均占有一个生态位,处于其所能达到的最佳适应状态即适应峰。

4、地理学标准

·广布种

·特有种

·残遗种

(三)、物种的结构

·种内差异: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是物种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物种由许多个体组成。同一种内的个体有性别、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有些还有群体分工。

·种群:居群。指生活在一定群落里的一群同种个体。种群是物种的基本结构单元。

同一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可以通过杂交、迁移等形式进行遗产上的相互交流,使物种成一个统一的繁殖群体。

·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后形成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遗传特征,特别是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多用于动物分类。

·梯度变异:一系列的相近种群,其彼此间有区别的个体达到种群总数的75%,因而呈现着连续性的逐渐变异,特称为梯度变异。

·根据物种有无亚种而区分为单型种和多型种(具亚种)。

·变种:具有形态生理、遗传特征上的差异,但在地理分布上可能重叠的群体。

·姐妹种/隐种:在亚种和种之间。外部形态极为相似,但其间又有完善的生殖隔离。

·半种:又称起始物种,是可以相互交配的群体,在形态、行为和其他方面又有差别,又限制了其间的交配。

·按照遗传距离是由个体→种群→亚种→半种→姐妹种→种,遗传距离逐渐加大。

·亲缘种:两个以上的种群,彼此间特征差别明显,且为同域分布而不相杂交(生殖隔离)。

·超种:极相近似的几个种,其分布区域不相重叠(异域分布),即使互有接触,彼此亦不互配生育。·同域分布:两个或更多的种群分布于相同或大都重叠的地区。

·异域分布:两个或更多的种群分布在不同(但可能)局部毗邻的地区。

·识别表格

(一)、物种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

1、可遗传的变异是物种形成的原材料;

2、选择影响物种形成的方向;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主要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标志。

(1)地理隔离

(2)生殖隔离

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彼此不能自由交配或可以交配但后代不育,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

·合子前隔离:阻碍不同群体间成员的杂交,防止杂种合子的形成,多为生态的、行为的等原

因,也叫受精前生殖隔离。

·合子后隔离:是降低杂种的活力或生殖能力,一般是遗传的或生理的原因,也叫受精后生殖

隔离。

(二)、隔离的机制

1、合子前隔离

①地理(空间)隔离

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往往上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

②生态(生境)隔离

生态隔离大半由于不同种群所需的食物和所习惯的气候条件有所差异而形成的。

③季节(时间)隔离

·动物发情期不同

·植物花期不同

④性别(行为)隔离

·求偶信号识别系统

·配子不融合

·亲本相遇无性反射

⑤机械(形态)隔离

指的是生殖器或花器在形态上的差异而出现的隔离。

⑥配子(配子体)隔离

2、合子后隔离

①杂种不活(发育隔离)

杂种不活的原因很多,如基因型间的不协调、生长调节的失败等。

②杂种不育

③杂种败坏

主要体现在二代中。

3、小结

·上述各种类型的隔离,实质上都是阻碍不同物种间基因的交流,即自然条件下的生殖隔离。

·一般来讲,两个物种之间往往存在不止一种形式的隔离,而是多种隔离方式同时存在。

4、生物进化中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1)从地理(空间)隔离、生态(生境)隔离到遗传分化;

2)从遗传分化到合子后隔离;

3)由合子后隔离发展到时间(季节)隔离、性别(行为)隔离、机械(形态)隔离。

(三)、物种形成的方式

以种形成所需的时间和中间阶段的有无:

·渐进的种形成

·量子种形成(骤变式的物种形成)

根据物种形成的地理特性:

·异地种形成

·邻地种形成

·间地种形成

考虑时间向度,特别是从系统学的观点来分:

·继承式物种形成方式

·分化式物种形成方式

上述物种的形成方式之间是相互涵盖的。

1、渐进的物种形成

以缓慢的方式形成新的物种,同时具有较完整的中间过程。达尔文认为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1)异地种形成、邻地种形成、同地种形成

①异地种形成:两个初始种群在新种形成前,其地理分布区是完全隔开、互不重叠的。

形成过程:祖先种(广布种)→隔离为若干种群→被隔离种群间基因交流减少或中断→经过自然选择产生不同的适应,基因和基因频率定向地发生变化→形成了不同的亚种→产生生殖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一旦生殖隔离完成,新种的分布区即使再重叠(环境隔离因素消失),也不会再融合为一个种了。

异地种形成的两种情形:再分区成种、外周区成种。

②邻地种形成:在种形成过程中,初始种群的地理分布区相邻接(不完全隔开),种群间个体在边界

区有某种程度的基因交流,这种情况下的种形成被称为“邻地种形成”。

形成过程:在初始种群分布的邻接地区,种群间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但由于初始种群的中心区之间基因交流很弱,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大,但种形成郭晨可能较慢。

③同地种形成:在两个种形成过程中,初始种群的地理分布区相重叠(不隔开),没有地理上的隔离,

即形成新种的个体与原种其他个体在同一地域,所以也被称为“同地种形成”或分布区重叠的种形成。

一般生态、行为上的歧化选择可形成所谓生态或行为的隔离,可以使同一地理分布区的种群间分化,产生新种。

(2)继承式和分化式物种形成

①继承式物种形成

指一个种在同一地区内逐渐演变为另一个种。

特点:物种形成需要时间很长;

物种的数目没有增加;

物种形成发生在同一地区。

②分化式物种形成

一个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经由地理或生态隔离逐渐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

特点: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空间隔离;

物种数目增加;

发生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生态条件。

2、骤变式(爆发式)物种形成(量子种形成)

(1)通过遗传系统中特殊的遗传机制

例如转座子在同种或异种个体之间的转移;通过个体发育调控基因的突变等实现。

一些基因组水平的研究揭示了DNA上极小的变化能够引发不同进化时间,仅仅一个遗传上的变异就可以将一个物种变成多个物种。

(2)通过染色体畸变

采用这种方式快速形成新物种往往可以在很小的群体中发生。通过连续固定(积累)多重染色体畸变(主要是多重的相互移位和倒位),使畸变纯合体的育性仅有轻微的降低,而杂合体则基本不育,从而形成生殖隔离。

(3)通过杂交形成新物种

这种比较普遍。

(4)通过多倍体化形成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

(5)随机因素和环境隔离因素

即小种群遗传上快速偏离其母种群。在有一定程度环境隔离的小种群中,由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效应,比较容易发生遗传组成上快速偏离母种群,发展为新的物种,这就是所谓的“奠基者原理”。(迈尔:边缘物种形成)

(6)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物种形成:无牙亚洲象

第三章分类特征

一、分类性状的概念

·分类性状(分类特征):就是群体间相区别或相类似的任何具有分类意义的属性,即分类性状就是将生

物体纳入分类系统的依据。

二、分类性状的作用

分类性状具有双重作用。

1、在鉴定方面作为差异的指示者

着重于较低级阶元的划分。

2、作为类缘关系的指示者

这一性质使它们在研究较高级阶元时特别有用。

分类特征是对立的特征,只有对立(相对)的意义,没有单独(绝对)的意义:决定于性状的对比面而不决定于性状本身。

最好的鉴别性状必须对同一阶元的所有成员皆无例外,而又不存在于其他阶元的分类性状。

三、分类性状的种类

1、形态特征

一般为外部形态;外部形态的性状是最显著的,也是最早应用的。

2、生殖器结构

生殖器的差异是划分种的决定性环节。

3、内部解剖特征

主要用于较高等动物类群的较高级阶元,例如骨骼、肌肉、血管的分支情况等。常用于鸟类目、科的分类。

4、胚胎学特征

如卵裂型、原肠形成和其它胚胎现象。

5、细胞学特征

19世纪末,染色体的发现以及证明它们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检索表(key)

1、检索表

·是分类分析最有用的工具;

·是鉴定生物种类的工具,是为了便于分类鉴别而编制的引导式特征区别表。它广泛用于各分类单元的鉴定;

·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分类单元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明显而稳定的特征,

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做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

·检索表是严格双岐的,任何一点都不应提供多于两个的对选性状,对选性状是明显区分的,最好是有和无的关系。

2、编制检索表,要求所有的性状具有

1)对种群所有个体(不论性别、年龄)都能适用;

2)性状必须是绝对的;

3)性状必须是外部的,直观的,不用特殊设备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4)性状必须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过大的个体差异);

5)文体是电报式的(像描记一样)。

3、检索表的几种格式

最常用的三种:

1)退格式检索表(定距式检索表)

·优点:各不同阶元的关系醒目,且中间步骤的各条文之末不必标注连接条文的数码。

·缺点:对选性状相离较远,不便查找和对比,而且由于逐项退格,也浪费篇幅,也别是在冗长的检索表中,这个缺点更突出。

·适应性:适于高级阶元的短检索表和比较检索表,不适于多项检索。

2)齐头式检索表(平行式检索表)

·优点:对选性状互相靠近,便于比较,篇幅省,编写方便;

·缺点:各单元关系不醒目,各中间步骤的条文末尾必须标注连续条文的数码。

·齐头检索表可依据其数码来核对检索表的编制有无遗漏或重复。如果每步都是双岐的,则检索表的最后一个数码应为总单元数减1(n-1),如果有一个步骤是三岐的,则再减少一个数码,以此类推。

·适应性:最常用,物类鉴定经常使用。

3)连续式检索表(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上述两种检索表综合而成,条文的两个数码指明结构呈对选性状的两个条文,可根据公式(2n-2)来核对检索表有无遗漏或重复。

·优点:篇幅小,便于编写。

·缺点:对选性状相离较远,关系不醒目。

·适应性:常用,多用于植物分类。

鹿科动物

一、分类特征

1、偶蹄目,四肢三、四趾(指)同样发达,一趾(指)已消失,二、五趾(指)退化或消失;

2、无上门齿,多数种类无上犬齿,下犬齿存在;

3、雄性头上都有角(除獐亚科的獐外);

4、四肢细长,胃4室,无胆囊,反刍,植食性。

5、面部有眶下腺,后足有蹄腺。

二、分类

鹿科为偶蹄目中第二大类群,共有14亚科,16属40种。

1、獐亚科:仅一种,獐

2、麂亚科:3属8种

·麂属:6种,我国境内5种——赤麂、小麂、黑麂、菲氏麂、贡山麂

·毛冠鹿属:1种,毛冠鹿

3、鹿亚科:3属16种

·黇鹿属:1种,黇鹿(角呈手掌状)

·鹿属:14种,中国6种——豚鹿、水鹿(有明显鬃毛)、白唇鹿、坡鹿(海南,角分叉多,个体小)、梅花鹿、马鹿(分叉最多)

·麋鹿属:1种,麋鹿(又称“四不像”,雄性一般分二叉)

4、美洲鹿亚科:9属15种

·狍属:1种,狍(臀部有白色形状)

·驼鹿属:1种,驼鹿(鹿科中体型最大)

·驯鹿属:1种,驯鹿(尾短,个体间角差异较大)

熊科动物分类

一、分类特征

1、陆生食肉目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类,粗壮结实,形显笨拙,体长1.2-2.8米,最大者可达800kg。

2、头大而圆,吻部较长,眼小,耳端圆钝,颈部粗短。

3、尾很短,隐于毛下。

4、四肢粗壮,尤其是前肢特别强壮有力,前后肢皆是五趾,爪长而弯曲,不能伸缩,蹠行性。

5、偏离肉食的特征,多数种类为杂食性。

6、牙齿变化较大,上下裂齿已失去切剖机能,臼齿明显增大,咬合面呈“皱纹状”,具小的瘤状突起,

适于碾磨食物,门齿裂,外侧门齿显著增大,犬齿粗而大。

二、分类

共6属7种。

1、棕熊属:2种,棕熊(个体较大,越往北个体越大)、美洲黑熊

2、眼镜熊属:1种,眼镜熊

3、马来熊属:1种,马来熊

4、黑熊属:1种,黑熊(颈部有明显白色V字条纹)

5、懒熊属:1种,懒熊(吻部较长)

6、北极熊属:1种,北极熊(熊科中个体最大的)

猫科动物分类

生活习性:猫科动物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共6属38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

·猫科动物全部为陆生,是绝对的肉食性动物;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

一、分类特征

1、体型强健,头圆吻短,眼大而圆,颈部粗短。

2、四肢粗短,趾行性,前足5趾,后足4趾。

3、趾端爪粗大,弯曲且锐利,具爪鞘,爪可伸缩。

4、多数种类尾长,尾末端圆钝。

5、舌的表面覆有乳状突起(倒刺),刺尖向后。

6、感官发达,猫眼可根据光的强弱调整瞳孔大小。

7、多数种类被有斑点或条纹。

二、分类

分类依据·舌骨骨化程度

·爪能否伸缩

1、猫亚科:3属22种

·猫属:丛林猫、美洲狮、金猫、野猫、豹猫、兔狲

·猞猁属:猞猁

·云豹属

2、豹亚科:2属5种(猫科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类群)

特点:舌骨骨化不完全,舌骨中部具有弹性软骨腱。

·豹属:豹、虎、狮、美洲豹

·雪豹属:雪豹

3、猎豹亚科

一属一种,即猎豹,特点:爪不能收缩。

东北虎基础生态学知识简介

1、虎的分类地位: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

2、8个虎亚种: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苏门答腊虎、华南虎、巴厘虎、瓜哇虎、里海虎。

3、东北虎种群现状

①生境破坏及破碎化是东北虎种群威胁的主要条件;

②孤岛状分布的客观条件;

③人为干扰活动日趋频繁是东北虎种群恢复的主要障碍。

第四章鱼纲(Pisces)

鱼纲的主要特征:

1)水生,被磷;

2)鳃呼吸,单循环;

3)具偶鳍(进化上有重要意义);

4)具上下颌;

5)代谢水平低,为变温动物。

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形态

鱼类能够在阻力较大的水中自由畅游,迅速追捕食物,机警地逃避敌害,与其体形和结构对水环境的适应是分不开的。

一、鱼体分区

鱼类的体形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个主要部分。

·头部与躯干部的分界

1、在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以最后一对鳃裂为界;

2、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则以鳃盖骨的后缘(不包括鳃盖膜)为界。

·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

1、一般以肝门和尿殖孔的后缘为界限;

2、有些鱼类的肛门特别移向身体前方(如蝶形目鱼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为界。·尾部

自肝门以后到尾鳍末端,包括尾柄和尾鳍。

二、头部分区

1)吻部:头部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

2)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鳃盖骨后缘。

3)眼间隔:两眼之间的距离。

4)颊部:眼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

5)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6)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细长肋骨状态骨。

7)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

8)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

9)颏部(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

10)颊部:颏部的后方,喉部前方。

三、可量性状

1)全长——吻端到尾鳍后缘;

2)体长或标准长——从吻端到最后一椎骨(或尾鳍基部);

3)头长——从吻端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

4)吻长——眼前缘到吻端的直线距离;

5)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度;

6)眼径——沿体纵轴方向量出的眼的直径,即眼眶的前缘到后缘的直线距离;

7)眼后头长——眼后缘到最后一鳃孔或鳃盖骨后缘;

8)尾柄长——臀鳍最后鳍条基部到最末一椎骨(或尾鳍基部)的直线距离;

9)尾柄高——尾柄最低部分的垂直高度。

第二节鱼类的体型

一、鱼体的三个不同体轴

1.头尾轴(主轴)

2.背腹轴(矢轴)

3.左右轴(横轴)

二、鱼类的四种基本体型

1.纺锤形

2.侧扁形

3.平扁形

4.棒形(鳗形)

三、其它独特的体型

1.带形

2.箱形

3.球形

4.海马形

5.翻车鲀形

6.箭形

7.不对称形

第三节头部器官

头部主要的器官有吻、口、须、眼、鼻、鳃裂和鳃孔、喷水孔等。

一、吻

·真骨鱼类中颌针鱼、旗鱼、箭鱼的吻很长。

二、口

·口是鱼类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呼吸时水流进入鳃腔的通道。

·口的形状、位置,主要与鱼类生活习性及食性有关。

1.软骨鱼类

·多数种类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如鲨鱼。

2.硬骨鱼类

·硬骨鱼类口的位置和性状变化较大。依口的位置和上下颌的长短可以分为:端位口、上位口、下位口。

3.特殊形状的口

4.口裂

5.唇

·鱼口缘的皮褶构造为唇,并未任何肌肉组织。

三、须

·须上分布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起触角作用,其功能是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须以所在位置不同而命名:颐须、颌须、鼻须、吻须。

四、眼

特点:无泪腺;无真正眼睑,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变异:脂眼睑、瞬膜、瞬褶。

五、鼻

圆口鱼纲:头部背面

软骨鱼类:头部腹面

硬骨鱼类:眼的前方,前鼻孔为进水孔,后鼻孔为出水孔

六、鳃裂和鳃孔

硬骨鱼类:有鳃盖,并有骨骼支持,内有鳃腔

软骨鱼类:无鳃盖及鳃腔

七、牙齿

八、喷水孔

大部分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在眼的后方尚有一孔,称为喷水孔。

第四节鳍

一、鳍的种类

鱼类的鳍可分为奇鳍和偶鳍两大类。

·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

·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

二、鳍的构造

·鳍由支鳍骨(担鳍骨)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

·鳍条可以分为角质鳍条和骨质鳍条。

角质鳍条:不分支不分节,软骨鱼类所特有。(鱼翅)

骨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来,也称磷质鳍条,硬骨鱼类所特有。

骨质鳍条又可分为软条和棘二种类型。

软条:分支鳍条、不分支鳍条。

棘:真棘、假棘。

三、鳍的形态、功能与适应

(一)背鳍

(二)臀鳍

(三)尾鳍

·作用:有平衡、推进和转向的作用

·分类:歪型尾、原型尾、正型尾

(四)胸鳍

(五)腹鳍

·腹鳍腹位(巨骨舌鱼)

·腹鳍胸位(鲈鱼)

·腹鳍喉位(鳚鱼)

·无腹鳍

·腹鳍变异:吸盘、鳍脚

四、鳍式

1.各鳍名称以各鳍的英文名大写第一个字母表示:D-背鳍、A-臀鳍、C-尾鳍、V-腹鳍、P-胸鳍。

2.大写罗马数字代表鳍棘的数目。

3.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4.小写罗马数字代表小鳍数目。

5.鳍棘和鳍条数目范围用“~”表示。

6.鳍棘和鳍条连续时用“—”表示。

7.背鳍若分离用“,”表示。

例子:

·鲤鱼:D. Ⅲ—Ⅳ—17—22;A. Ⅲ—5—6;P. Ⅰ—15—16;V. Ⅱ—8—9

表明鲤鱼一个背鳍,3至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根软天,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

·鲈鱼:D. ⅩⅡ,Ⅰ—13;A. Ⅲ—7—8;P. 15—18;V. Ⅰ—5

表明鲈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由12根硬棘组成,无软条,第二背鳍包含1根硬棘和13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7至8根软条,胸鳍15至18根软条,腹鳍1根硬棘和5根软条。

五、磷

包括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

鳍式=侧线鳞数目×(侧线上磷数/侧线下磷数)

·侧线鳞:鱼类身体两侧各有一排其中央有小孔穿过的鳞片;

·测线上磷数:背鳍起点基部至测线这一距离上的鳞片数目;

·测线下磷数:臀鳍起点基部至测线这一距离上的鳞片数目。

第五节鱼类分类

1、全世界鱼类总数约22396种和亚种,分隶5纲,57目479科3848属,中国5纲46目,299科,1214

属,3166种。

2、分类

1)文昌鱼纲

2)盲鳗纲

3)头甲纲

4)软骨鱼纲:板鳃亚纲、全头亚纲

5)硬骨鱼纲:内鼻孔亚纲、辐鳍亚纲

软骨鱼纲与硬骨鱼纲的区别

1.六鳃鲨目:扁头哈那鲨

2.虎鲨目:狭纹虎鲨

3.鲭鲨目:大白鲨

4.须鲨目:日本须鲨

5.真鲨目:星鲨、双髻鲨

6.锯鲨目

7.角鲨目:长吻角鲨

8.扁鲨目:日本扁鲨

二、硬骨鱼纲

第五章两栖纲

一、定义: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二、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湿度

2.温度

3.O2含量

4.比重

5.环境

三、动物由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鳍型附肢——五趾型附肢

2.呼吸方式:鳃呼吸——肺呼吸

3.防止水分散失:体表裸露——角质化

4.繁殖:体外受精发育——体内受精发育

第二节两栖纲的分类特征两栖纲的骨骼特征是鉴别科、属的主要依据。

一、体型

·蚓螈型:蚓螈目(无足目)

·鲵螈型:蝾螈目(有尾目)

·蛙蟾型:蛙形目(无尾目)

·分部: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

鼓膜后缘是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头部:雄体口角具鸣囊

四肢:后肢>前肢

1、头骨

1)已经脱离的肩带的束缚

2)骨块数目减少

3)颌的连接方式:自接型

2、脊柱

1)脊柱的分化:首次出现颈椎、荐椎

2)胸骨出现

3)椎体类型

·前凹型椎体:蟾蜍、雨蛙科

·后凹型椎体:盘舌蟾科

·参差型椎体:树蛙科、蛙科

·变凹型椎体:仅锄足蟾科

3、肩带

1)肩带组成: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锁骨

2)肩带类型:固胸型、弧胸型

3)肩带特点

·固胸型:左右上乌喙骨极小,内侧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紧密相连而不重叠

·弧胸型:上乌喙骨极大,内侧左右上乌喙骨不相连,彼此重叠

4、声囊(无尾目)

声囊:大多数种类的雄性,在咽喉部由咽部皮肤或肌肉扩展形成的囊状突起。在外表能见到者为外声囊,见不到者为内声囊。

外声囊分为:单咽下外声囊、咽侧下外声囊、咽侧外声囊。

内声囊分为:单咽下内声囊、咽侧下内声囊。

5、蹼

1)指间蹼,可分为:①微蹼或蹼迹

② 1/3蹼

③半蹼

④全蹼

⑤满蹼

2)趾间蹼,可分为:①微蹼或蹼迹

② 1/3蹼

③半蹼

④2/3蹼

⑤全蹼

⑥满蹼

一、无足目

鱼螈

二、有尾目

我国3科11属24种

1.隐腮鲵科(大鲵科):娃娃鱼

2.小鲵科:极北小鲵

3.蝾螈科:无斑肥螈

三、无尾目

我国有7科23属172种

1.盘舌蟾科:东北铃蟾(具警戒色)

2.蟾蜍科:黑眶蟾蜍(头部具黑色骨质嵴)、中华大蟾蜍

3.锄足蟾科:宽头角蟾(头上有角)

4.雨蛙科:华南雨蛙

5.蛙科:虎纹蛙(田鸡)、泽蛙、沼蛙

6.姬蛙科:花姬蛙

7.树蛙科:斑腿树蛙

第六章爬行纲

爬行类:体被角质鳞片或硬甲,能进行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因其运动特点为腹部贴地爬行,故称爬行动物。

第一节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一、总特征

1.躯体形态与结构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

2.产大型羊膜卵,解决了陆上繁殖的问题。

二、爬行纲的躯体特征

1、体型

1)蜥蜴型:大壁虎,地栖、树栖

蜥蜴类外形区别于有尾两栖类特征:

·有明显颈部;

·指(趾)端具爪;

·体表具有角质鳞;

·有外耳道,鼓膜下陷于外耳道的深处。

2)蛇型:银环蛇,穴居

3)龟鳖型:有龟和鳖两类,水栖

2、爬行类外形特点

1)

2)指(趾)端具爪;

3)四肢强健;

4)颈部外观明显,尾发达;

5)有外耳道,鼓膜下陷于外耳道的深处。

三、爬行类皮肤衍生物——角质鳞

鳞片类型:平滑磷、棱磷、角质盾。

特点:角质鳞相邻部分角质层变薄,使鳞片稍能活动。

1、平滑磷:蛇类

2、棱磷:树栖或善于攀爬的种类

3、角质盾:龟甲表面呈鳞片状

四、骨骼系统

1、骨骼系统基本组成

1)中轴骨:头骨、脊柱、胸骨、肋骨

2)附肢骨:带骨、肢骨

2、爬行类头骨

1)高颅型

爬行类颅骨高且隆起,颅腔扩大,脑容量增大。

2)次生腭

首次出现,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的腭突、腭骨的突起构成的水平隔,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3)首次出现颞窝

颞窝:为头颅两侧,眼眶后面的凹陷,咬肌着生的部位。作用是增大咬肌附着面积,增强咀嚼能力。

颞窝的作用是容纳强大的咬肌,影响了动物噬咬方式,也间接地影响动物的许多行为和生理特性。

不同的爬行类动物具有不同的颞窝发育和变化。

爬行动物颞窝类型:

·无颞窝:龟鳖类

·合颞窝:古兽齿类、现存哺乳类

·上颞窝:鱼龙目

·双颞窝:现存鸟类,现存大多数爬行类

3、齿

牙齿多种形式,无咀嚼功能,仅防食物滑脱。大多数种类为同型齿,只有鳄类和少数蜥蜴类有初步分化为异型齿的趋势。

肉食性具齿,有三种形式的齿:端生齿、侧生齿(蜥蜴和蛇)、槽生齿(鳄类)。

4、蛇的毒牙

毒蛇的前颌骨和上颌骨上的少数几枚牙齿特化成大的毒牙,有两类:沟牙和管牙。

第二节爬行纲分类

现存爬行类,共6550种,我国约380多种,分无目。

一、喙头蜥目

最原始古老的陆栖类群,现存楔齿蜥1种。

主要特征:

·头具原始形态的双颞窝,呈鸟喙状,故名喙头蜥;

·体表被覆细磷;

·顶眼发达,具感光作用;

·无交接器;

·称为“活化石”。

二、龟鳖目

是爬行动物中特化的类群。

1、主要特征

·身体短宽,体背及腹面具坚硬的龟甲;

·躯干部的脊柱、肋骨和胸骨常与龟甲愈合;

·头骨不具颞窝,不具齿而代以角质鞘;

·舌不具伸展性,具眼睑;

·雄性具单个交配器。

2、分类

主要科组成:平胸龟科、龟科、海龟科、棱皮龟科、鳌科、泥龟科、潮龟科、蛇颈龟科。

·平胸龟

·玳瑁(海龟科)

·中华鳖

三、蜥蜴目

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1、主要特征

·多数种类四肢发达,少数种类四肢退化或缺失;

·体一般被磷、细长;

·有肩带及胸骨;

·雄性具成对交配器;

·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或穴居种类。

2、分类

·变色龙(避役科)

·大壁虎(壁虎科)

·石龙子科

四、蛇目

1、主要特征

1)颈部不明显,四肢退化,带骨及胸骨退化;

2)无活动性眼睑、瞬膜和泪腺;

3)缺乏鼓膜,鼓室萎缩,耳咽管也消失;

4)除寰椎和尾椎外,其余椎骨上都附有可动的肋骨,是蛇类向前爬行的主要支持器官;

5)成对内脏器官因受体形的影响,变换成前后交错的位置,或只保留一侧器官;

6)穴居,腹部贴地爬行。

2、分类

·蟒蛇(蟒蛇科)

·蝮蛇(蝰科)

·尖吻蝮(五步蛇)(蝰科)

·银环蛇(眼镜蛇科)

·响尾蛇(蝰蛇科响尾蛇亚科)

·海蛇(海蛇科)

五、鳄目

爬行类中最高等的类群,全世界共3科22种。

1、主要特征

1)体被大型坚甲;

2)心脏有两个完全隔开的心室;

3)有发达的次生腭,槽生齿;

4)有胸骨和腹膜肋;

5)雄性具单个交接器;

6)四肢健壮,趾间具蹼;

7)水栖。

2、分类

·扬子鳄:一级保护动物

·短吻鳄

·马来鳄

·尼罗河鳄

六、爬行纲各目特征比较

第七章鸟纲

概述:

·鸟纲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鸟类不易形成化石,因此史前鸟类的化石非常稀少珍贵。

1、鸟类的起源是生物学上难解的谜;

2、鸟类种类多,但差异少。

3、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特征:

1)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

2)都具有皮肤衍生物(羽毛和角质鳞片);

3)头骨具单一枕髁;

4)排泄物为尿酸。

4、鸟纲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

·头端具角质的喙,是啄食器官;

·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紧密坚实、后肢强大;

·眼大,具眼睑及瞬膜可以保护眼球;

·鸟类瞬膜内缘具有一种羽状上皮,地栖性鸟类尤为发达,能借以刷洗灰尘;

·耳孔略凹陷,周围着生耳羽,有助于收集声波。夜行性鸟类(如猫头鹰)的耳孔极为发达;

·前肢变为翼,后肢具4趾,这是鸟类外形上与其它脊椎动物不同的显著标志;

·拇趾通常向后,适于树栖握枝;

·鸟类足趾的形态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喙形

1)锥状——种子、昆虫——鸡、鸽、雀;

2)弯钩状——猛禽——鹰;

3)长杆状——涉禽——鹤;

4)扁片状——游禽——鸭、鹅;

5)凿状——啄木鸟。

二、翅型

1、羽的类型

1)正羽:飞羽(飞翔);尾羽(平衡、控制方向)

2)绒羽:保温和隔热

3)纤羽:感觉

2、正羽

·正羽构造:羽轴、羽片(羽枝、羽小枝)、羽根(羽柄)

·飞羽种类: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指部分)、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三级飞羽(着生在肱骨上)3、翅型

·圆形翅:2<3≤≥4>5或3<4<5≤≥6>7,黄鹂、啄木鸟

·尖形翅:1>2>3,燕、隼

·方形翅:1<2≈3≈4>5,八哥、鹰

4、羽毛的保护

·鸟类唯一的皮肤腺称尾脂腺,包括尾脂腺被羽、尾脂腺裸出。

三、尾型

1)平尾——鹰

2)凸尾——伯劳

3)凹尾——沙燕

4)铗尾——燕鸥

5)楔尾——啄木鸟

6)叉尾——家燕、雨燕

7)圆尾——八哥

8)尖尾——针尾鸭

四、趾形

1)离趾足——鹰

2)异趾足——咬鹃

3)并趾足——翠鸟

4)对趾足——啄木鸟

5)前趾足——雨燕

6)转趾足

五、蹼型

1)蹼足——鸭

2)瓣蹼足——??

3)半蹼足——鹬

4)凹蹼足——燕鸥

5)全蹼足——鸬鹚

六、跗跖部角质鳞

1)状磷

2)网状磷

3)靴状磷

七、胸骨

·椎体类型多为异凹型

·鸟类的胸骨上有龙骨突

·综荐骨为鸟类所特有

·根据龙骨突有无:突胸总目(大多数鸟类)和平胸总目

·龙骨突起:突胸总目和企鹅总目的胸骨腹中线有发达的骨嵴,称作龙骨突起,为发达的胸肌所附着。·尾综骨:最后几枚尾椎骨愈合而成。

·鸟类的左右锁骨以及退化的间锁骨子啊腹中线处愈合成“V”形,称为叉骨,是鸟类特有的结构。八、腭型

腭型:上颌骨向内侧有1对凸起到腭部叫颌腭突,颌腭突和犁骨之间的对接形式。

1)裂腭形:鸡、鸽、鹤

2)索腭形:雁形目、鹳形目

3)雀腭形:雀形目

4)蜥腭形:啄木鸟特有

九、雏鸟的类型

1)早成鸟:有鸟出壳后即睁开眼,被绒羽,能行走,独立取食,如鹤形目;

2)晚成鸟:幼鸟出壳后闭眼,无羽,不能行走,不能独立取食,须亲鸟喂养,如鹳形目。

十、分类

1、分类

1)古鸟亚纲

2)今鸟亚纲: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

3)突胸总目: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大致分为六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猛禽、

攀禽、陆禽和鸣禽。

2、始祖鸟与鸟类相似的特点

1)具羽毛;

2)有翼;

3)盆骨为“开放式”;

4)后趾具三趾,前三后一;

5)具“V”型锁骨。

3、始祖鸟与爬行类相似的特点

1)上下颌具齿,上颌13枚,下颌11枚;

2)有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长骨;

3)前肢具3枚分离的掌骨和指骨,趾端具爪;

4)肋骨无钩状突;

5)腿和头部具爬行类的磷。

第八章哺乳纲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一、生物学特征

1.全身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具有胎盘(单孔类除外),哺乳(具乳腺);

3.四肢经扭转位于身体腹面;

4.头骨合颞窝型,双枕髁,具有完整的次生硬腭和肌肉质软腭;

5.下颌为单一齿骨,齿骨上着生槽生异型齿,为再生齿;

6.颈椎恒为7块(极少数除外);

7.具汗腺;

8.血液完全双循环,红血球无核,保留左体动脉弓;

9.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

10.具有肌肉质横膈;

11.发展了耳壳,听小骨3块;

12.大脑发达且机能皮层化,发展了新小脑,有迅速学习的能力和灵活可塑的行为。

二、哺乳类的进步特征

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后代的成活率。

·胎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胚胎以胚盘和母体联系获得养料和保护,直到发育为幼儿时,通过分娩的方式离开母体,这种产仔方式,称为胎生。

·哺乳:幼仔在产出后依靠母体乳腺所分泌的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乳汁取得营养的现象。

·妊娠: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完成胚胎发育的过程。

·胎盘: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胚胎的绒毛膜、尿囊膜和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特殊器官,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哺乳动物的胎盘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

动物分类及图片

动物分类及图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动物的分类 爬行类动物、飞禽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昆虫类动物、家禽类动物、鱼类动物、食肉类 动物。 爬行类动物: 蛇蜥蜴 蛇蜥蜴壁虎、龟、鳖、鳄鱼等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比两栖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身体已明显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部。颈部较发达,可以灵活转动,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发挥头部眼等感觉器官的功能。骨骼发达,对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和增强运动能力都提供了条件。用肺呼吸,心脏由两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两心室构成,逐步向把动脉血和静脉血分隔开的方向进化。大脑结构比两栖类有了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也增加了复杂程度,功能增强。在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卵的结构和胚胎发育也出现一些变化,卵外包着坚硬的石灰质外壳,能防止卵内水分的蒸发,同时是体内受精,摆脱了生殖发育中受精时对水的依赖;胚胎发育中出现羊膜和羊水,胚胎可以在羊水中发育,既可防止干燥,又能避免机械损伤。爬行动物在中生代很繁盛,几乎遍布全球,恐龙就是当时的代表。以后由于气候和地壳的变动,绝大多数种类灭绝。现存种类约5000多种,常见的有蜥蜴、蛇、龟、鳖、鳄鱼等。爬行纲是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Amniota)。是一支从古两栖类在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分化出来产的类群,它们不但继承了两栖动物初步登陆的特性,而且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及适应陆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爬行类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同时古爬行类还是鸟、兽等更高等的恒温羊膜动物的演化原祖,因此,本纲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爬行纲在地质史的中生代曾盛极一时,种类和数量极其繁多,在中生代的末期出现衰退。现存种类只包括鳄、龟、蜥蜴和蛇等动物。其中个体最大的是产于亚洲东南部的网蟒(Python reticulatus),全长可达9.9m,而最小的蜥蜴为斑点圆趾虎(Sphaeroda ctylus argus),全长却只有36mm。除南极地区外,分布几乎遍及全球而尤以南半球的种类更为繁多,能栖息于平原、山地、森林、草原、荒漠。海洋和内陆水域等各种生活环境,少数几种蜥蜴(西藏沙蜥 Phrynocephalus theobaldi、红尾沙蜥 P. erythruru s)的最高垂直分布点可达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寒漠地带。爬行动物真正脱离水环境的特点爬行动物是体被鳞片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爬行动物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最高等的变温脊椎动物。 飞禽类动物:

现代啮齿目动物的分类

啮齿目动物地起源与进化 啮齿目在脊椎动物进化上可以说是最成功地一支.其种类超过了所有其他哺乳动物种类地总和.啮齿动物在进化上获得成功地原因可能是多样地,但首先是应归于个体较小.小地个体,就可去开辟、适应大动物所不适宜地环境,从而建立大地种群.其次是繁殖力强.强大地繁殖力,意味着其具有广阔地生活区域和对各种不同生态环境地适应.啮齿动物不但在陆上生活,空中、水中也有他们地成员.空中有滑翔地鼯鼠,水中有水鼠平.此外还有荒漠中地跳鼠,森林中地睡鼠,洞穴中地鼢鼠,以及扰乱人类几万年地小家鼠.从赤道到极地,甚至高山、海岛上,到处都有他们地踪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啮齿动物地起源 啮齿类地起源,一直是多年未解地问题. (一)北美起源说 副鼠()化石发现在百万年前北美最晚古新世地层中.它很像大松鼠,脚上有爪,会爬树,还有一条长尾巴,用以保持身体平衡.门齿像把大凿子,后面有个颊齿.以副鼠为样板,推测啮齿类起源于古新世地灵长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中亚起源说 近年在我国发现地新材料证实,啮齿类应当起源于中亚.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地东方晓鼠是啮齿类地祖先类型,内蒙古地磨楔齿鼠则是最原始地啮齿类.世纪年代,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古新世中晚期(距今百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东方晓鼠地化石,它有一对大门齿,退化地颊齿,以及门齿和颊齿两种不同位置咬合机能地雏型,与啮齿类很相似(图).经过我国科学家多方研究考证,确认东方晓鼠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地动物,现在大多数学者肯定东方晓鼠与啮齿动物起源地关系.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地钟健鼠地完整头骨,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当然,晓鼠不可能是啮齿类地直接祖先,但至少可以说,啮齿类动物可能起源于晓鼠类地近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啮齿动物地进化 鼠类和兔类是哺乳动物中演化十分成功地类群,但它们地大多数对人类地发展有害无益.如果人类不珍惜、不爱护自己地生存环境,那也许若干年之后地球就是它们地天下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些动物地繁殖力大得惊人,适应环境地能力也特别地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牙齿进化与地层时代划分 牙齿是研究啮齿类进化地主要依据,也是划分地层和地层对比地可靠证据.啮齿类地进化速度很快,反映在牙齿构造上地变化也快,这是鉴定、划分地层地有利条件.例如,最早地仓鼠类化石发现或起源于我国距今百万年前地晚始新世地层中,到距今百万年前地中新世晚期,在这多地时间中,仓鼠类已经历了三次大地替代.每一代各有自己地构造特征,且有许多化石代表,为划分地层提供了极为重要地科学依据.进化愈快,构造特征变异愈快,地层划分就可能越细、越精确.一种叫模鼠地田鼠类,在不到百万年地时间里,牙齿从有根到无根,齿面地纹饰也逐渐变化.如果在地层里找到哪种模鼠,就可以推断该地层地时代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啮齿动物地进化 根据牙齿、咬肌结构啮齿目动物大体分成大类:始啮类(如今仅在北美残留一种—山河狸)、松鼠类(包括松鼠和河狸)、鼠类(家鼠、仓鼠和跳鼠)和豚鼠类(豚鼠和水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地研究认为,南美豚鼠与其他啮齿类地相似性低于它与灵长类或其他哺乳动物地相似性,因此认为南美豚鼠不是啮齿类,从而对传统地啮齿类概念提出挑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昆虫分类学笔记

第五篇 昆虫分类学 第一章 概 述 一、分类学的意义、任务及历史发展 1.意义 分类学是适应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分类不仅是对世界上浩如繁星的物种进行分门别类列成系统,而且探索各个分类阶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反映生物界中的自然关系。此外,昆虫分类在生产实践上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益虫利用和害虫防治工作中,对某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因形态近似而易混淆,若忽视分类鉴别,可能给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在卫生害虫方面。区别能传播疾病的种类,对划分疫区及制订防治措 施均有重要意义。e.g.我国按蚊共40多种,但能传播疟疾的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hes hycanus sinensis Wiedemam等10余种。弄清了这一基本情况。我们可根据这些传疟种类的分布进行重点防治。 ●在植物检疫方面。正确鉴定害虫种类并查明分布区,有助于准确划分 疫区和确定对外对内植树物检疫对象名单。eg.棉红铃虫在新疆尚未发现。 ●在国防上。昆虫分类工作也很重要。eg.美国侵朝战争中曾空投大量 携带细菌的昆虫,查明空投下来的大量带菌昆虫,对揭露敌人罪行,迅速扑灭病菌害虫,保障中、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都有巨大意义。 当时前往现场工作的有: 刘崇乐, 马世骏(东北地区);1952年9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作出(第一届理事长,解放初主席) 《关于抗议并扑灭美帝撒布细菌毒虫的决议》。 何琦, 陈世骧,朱弘复(赴朝鲜前线) (第二届理事长) (第三届理事长) ●在农业上。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更是不言而喻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害虫的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必须正确的鉴别种名。 2.分类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①鉴定和描述物种 ②在种类鉴定准确的基础上,按物种的亲疏关系建立系统关系,研究并 阐明其进化过程。 ③预见该系统范围内尚未发现的新物种。 原则: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分析特性与归纳共生的综合运用,是分类的基本方法。 3.昆虫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①古代至林奈时期 在古代,由于受分类学知识的限制,昆虫常易同其它节肢动物、甚至和其它动物混淆。故追溯古代昆虫分类学的历史时,就自然联系到动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嘉善县逸夫小学唐玉珍 【教材简析】 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 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 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的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用于防治鼠类等有害啮齿类动物的农药称为杀鼠剂

第八章杀鼠剂

用于防治鼠类等有害啮齿类动物的农药称为杀鼠剂(Rodenticide)。鼠害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除偷盗粮食、 毁坏物资外,还传播许多疾病。人类同鼠害的斗争已有悠久毁坏物资外还传播许多疾病人类同鼠害的斗争已有悠久历史,使用杀鼠剂是一种比较方便有效的灭鼠方法。20世纪 初的杀鼠剂主要是些无机物如砷、铊和磷化物,以及植物初的杀鼠剂主要是一些无机物如砷、铊和磷化物,以及植物性的红海葱、马钱子碱等。20世纪40年代,杀鼠灵(warfarin)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是损伤微血管并抗凝血,导致害鼠内出血而致死。20世纪60年代,害鼠对杀鼠灵产生了严重抗药性。为克服抗药性,研制开发了第二代抗凝血型杀鼠剂,该类杀鼠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杀鼠代抗凝血型杀鼠剂该类杀鼠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杀鼠剂。按作用特点不同,杀鼠剂可分为急性杀鼠剂(Acute rodenticides)和慢性杀鼠剂(Chronic rodenticides)。

第一节急性杀鼠剂 一、概述 急性杀鼠剂是指鼠类一次或在较短时间内多次摄入毒饵急性杀鼠剂是指鼠类次或在较短时间内多次摄入毒饵很快就能致死的杀鼠剂。急性杀鼠剂对害鼠毒杀作用快速,害鼠取食一次即可致死,毒饵用量较少、使用方便。但此类害鼠取食次即可致死,毒饵用量较少、使用方便。但此类药剂对人畜毒性大,使用不安全,且害鼠中毒迅速,易出现拒食而影响药效。

1740年Marggral合成了磷化锌(zinc phosphide)。 99年意大利首次用于防治野鼠,930年用于防治1911~19121930 40mg/kg。 家鼠。纯品大鼠急性口服LD 50 (gliftor)是1933年开发的品种,是1,3二氟丙醇2鼠甘伏1,3--2和1-氯-3-氟丙醇-2的混合物。对鼠类具有极强的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野外杀鼠,尤其适合于草原灭鼠。 1938年德国研制成功鼠立死(crimidine),1940年德国 Bayer Leverkusen公司推广。鼠立死大鼠急性口服LD 1.25 50 mg/kg,无累积及二次毒性。

啮齿动物分类学

啮齿动物分类学 Rodent taxonomy 第七章现代啮齿目动物的分类 第一节啮齿目动物的起源与进化 啮齿目在脊椎动物进化上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支。其种类超过了所有其他哺乳动物种类的总和。啮齿动物在进化上获得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首先是应归于个体较小。小的个体,就可去开辟、适应大动物所不适宜的环境,从而建立大的种群。其次是繁殖力强。强大的繁殖力,意味着其具有广阔的生活区域和对各种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啮齿动物不但在陆上生活,空中、水中也有他们的成员。空中有滑翔的鼯鼠,水中有水鼠平。此外还有荒漠中的跳鼠,森林中的睡鼠,洞穴中的鼢鼠,以及扰乱人类几万年的小家鼠。从赤道到极地,甚至高山、海岛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踪迹。 一、啮齿动物的起源 啮齿类的起源,一直是多年未解的问题。 (一)北美起源说 副鼠(Paramys atavus)化石发现在55 Ma前北美最晚古新世地层中。它很像大松鼠,脚上有爪,会爬树,还有一条长尾巴,用以保持身体平衡。门齿像把大凿子,后面有5个颊齿。以副鼠为样板,推测啮齿类起源于古新世的灵长类。 (二)中亚起源说 近年在我国发现的新材料证实,啮齿类应当起源于中亚。安徽潜山古新世地层中的东方晓鼠是啮齿类的祖先类型,内蒙古的磨楔齿鼠则是最原始的啮齿类。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安徽潜山县古新世中晚期(距今60 Ma前)地层中发现了东方晓鼠的化石,它有一对大门齿,退化的颊齿,以及门齿和颊齿两种不同位置咬合机能的雏型,与啮齿类很相似(图7-2)。经过我国科学家多方研究考证,确认东方晓鼠是现今最接近啮齿类祖先的动物,现在大多数

学者肯定东方晓鼠与啮齿动物起源的关系。近年在湖南衡东县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钟健鼠的完整头骨,更加证实了这种论断。当然,晓鼠不可能是啮齿类的直接祖先,但至少可以说,啮齿类动物可能起源于晓鼠类的近亲。 二、啮齿动物进化 鼠类和兔类是哺乳动物中演化十分成功的类群,但它们的大多数对人类的发展有害无益。如果人类不珍惜、不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也许若干年之后地球就是它们的天下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些动物的繁殖力大得惊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特别的强。 (一)牙齿进化与地层时代划分 牙齿是研究啮齿类进化的主要依据,也是划分地层和地层对比的可靠证据。啮齿类的进化速度很快,反映在牙齿构造上的变化也快,这是鉴定、划分地层的有利条件。例如,最早的仓鼠类化石发现或起源于我国距今37 Ma前的晚始新世地层中,到距今10 Ma前的中新世晚期,在这20多Ma的时间中,仓鼠类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替代。每一代各有自己的构造特征,且有许多化石代表,为划分地层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进化愈快,构造特征变异愈快,地层划分就可能越细、越精确。一种叫模鼠的田鼠类,在不到3 Ma的时间里,牙齿从有根到无根,齿面的纹饰也逐渐变化。如果在地层里找到哪种模鼠,就可以推断该地层的时代了。 (二)啮齿动物的进化 根据牙齿、咬肌结构啮齿目动物大体分成4大类:始啮类(如今仅在北美残留一种—山河狸)、松鼠类(包括松鼠和河狸)、鼠类(家鼠、仓鼠和跳鼠)和豚鼠类(豚鼠和水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南美豚鼠与其他啮齿类的相似性低于它与灵长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相似性,因此认为南美豚鼠不是啮齿类,从而对传统的啮齿类概念提出挑战。 始啮类繁盛在古近纪,到渐新世地球骤冷时基本上灭绝了。大间断后一些现生的科出现了,如河狸、松鼠、跳鼠和南美豚鼠等。仓鼠科动物是最庞大的,它包括仓鼠、鼠和田鼠等几大类(亚科)。最原始的是仓鼠,它发现于近40 Ma前的始新世,繁盛在渐新世和中新世;当15 Ma前时它的后裔—鼠类出现后就逐渐被取代了。现鼠亚科约有120属,近530种,而仓鼠亚科仅有7属18种了。田鼠亚科是仓鼠的另一支后裔,它出现在距今约5 Ma前。

动物分类综述

中国翼手目动物生物学杨帆 200900140147 09级生物工程<2>班 中国翼手目动物生物学

翼手类(Order Chiroptera)是哺乳动物中最为神秘的类群之一。它们也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真正具有空中飞翔能力的动物,而且多数物种还具有回声定位功能。翼手目分布十分广泛,除南极洲之外全球几乎任何地方都有分布,其数量约占整个哺乳动物种类的20%。翼手目在中国共有7 科30 属120 种,占世界的118% ,种类十分丰富。 翼手目是一群古老而特化的种类,是由古食虫类演化而成的一支能飞翔的兽类。前肢特化为翼,故有翼手类之称。第一指很短,不包围在翼膜内,具有钩爪。第二-第五指很长,尤以第三指特别长,至少相当于体长。各指之间有翼膜,前自肩部,沿体侧与后肢相连。后肢短,而发生扭转,使膝关节向后,足掌朝前,具五趾和钩状的爪,适应于悬挂身体。跟部还有软骨质或骨质的距,后肢间有股间膜。大多数种类具长尾,完全或部分地被包于股间膜。眼小,耳大,有耳屏或无。鼻端具鼻叶。毛柔软。骨骼的愈合程度高,坚固而轻。咽颅较短。前颌骨小,且骨化不完全。眶后显著收缩,眼眶与颞窝相连,听泡特别发达。门齿退化,犬齿长而大,具基脊,为典型的肉食型。前臼齿在前的两枚为圆锥形单尖齿,最后的一枚显著增大。臼齿具两齿根,三角形或四方形。瘤切型齿尖,具W形外脊。肩带发达,胸骨具龙骨突起,锁骨发达。雄性具阴茎骨。夜行性。 蝙蝠栖息于岩穴溶洞、岩石缝隙、房檐瓦缝、树洞或树冠下。温带生活的蝙蝠或有冬眠习性,或迁飞至较温暖而有食料的地区越冬。通常秋季交配,精子在雌体生殖道内越冬,至春末产仔,每产常为1仔。主要在夜间活动,大多数蝙蝠依靠特有的回声定位能力判定外界物体及其自身的位置。由口腔或鼻部发出的高频短波可达30~100千赫,被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声波可由蝙蝠的耳朵接收。各类蝙蝠所发出的声波不同。食果蝠视觉较好,能不依赖回声定位而在弱光下飞行。蝙蝠的飞行速度约为15~50公里/小时。翼膜狭长者的飞行速度高于翼膜宽短者。 1.我国蝙蝠的种类及分布 1.1我国蝙蝠的种类 中国的蝙蝠究竟有多少种, 由于分类学家的分类方法、原则及具体种和亚种界定的差异而说法不一( 表1)。 1.1.1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体一般较大,第1、2指有爪,眼大,臼齿齿面平滑, 具有纵沟。除个别种类外,一般无回声定位能力。一般以果实为食,对果园有害,有

自发性2型糖尿病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收稿日期]20100118(006)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 [作者简介]李娟娥,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对糖尿病及其并 发症的防治, E-mail :lizhuan_1980@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663212.html, [通讯作者]*刘铜华,教授,博士生导师,Tel :(010) 64286642,E-mail :thliu@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663212.html, ·综述· 自发性2型糖尿病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李娟娥,王磊,秦灵灵,刘铜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人们筛选成功并保存下来的自发性的T2DM 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类,由于这类动物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其疾病的发生、 发展与人类的很相似,因此在研究T2DM 生理、病理及临床新药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价值。目前,此类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大鼠和沙鼠模型,其中小鼠有单基因突变小鼠(ob /ob ,db /db ,KK-ay )、新西兰肥胖小鼠和NSY 小鼠,大鼠包括GK 大鼠、OLETF 大鼠和ZUCKER 大鼠等。该文对各个模型的发病机制、生理和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利于此类模型在研究T2DM 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啮齿类;动物模型[中图分类号]R 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9903(2010)06-0267-05A Review on Spontaneous Models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in Rodents LI Juan-e ,WANG Lei ,QIN Ling-ling ,LIU Tong-hua *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 [Abstract ]The spontaneous models of T2DM which were successful screened and conserved have been mainly in rodents.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2DM in this models is similar to mankinds ,so they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study of T2DM ,such as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new clinical medicines.Nowdays ,these models mainly include signle gene mutation mouse (ob /ob ,db /db ,KK-ay ),NZO and NSY mouse ,GK ,OLETF and ZUCKER rats ,Psammomys Obesu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models for T2D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model about mechanisms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we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rodents ;animal model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群体的90%以上。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大多数认识来源于对自发性胰岛素依赖或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分析。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spontaneous animal of T2DM )是指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 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糖尿病的实验动物。这类动物模型的最大优点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T2DM 的疾病很相似,其应用价值很高。目前人们筛选成功并能够作为种系保存下来的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类动物模型。 1小鼠模型 1.1 单基因突变小鼠 导致小鼠易患T2DM 的单基因突变 包括小鼠瘦素基因(Lep )、瘦素受体基因(Lepr )和agouti (A )黄色基因突变。这类基因突变可致小鼠发生肥胖征候群,但在人类由于Lep 和Lepr 基因座突变引起的极度肥胖非常罕见,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准确反映人类最常见的由饮食诱导的肥胖型的T2DM 。较适合的对照鼠为+/+的同窝或同系小鼠。1.1.1 ob /ob 小鼠 1950年,Ingalls 发现一株近亲繁殖的小 鼠食欲亢进、过度肥胖、高血糖;研究后发现是由定位于第6 号染色体ob 基因(Lep ob )隐性突变引起[1] , 1994年证实ob /ob 鼠中ob 基因呈突变形式,且为纯合子[2] 。该鼠由于不能 产生正常的瘦素而表现为肥胖,从断奶时即开始发胖,肥胖随着周龄逐渐加重,终生表现食欲旺盛;3 4周龄发展为高胰岛素血症, 7月龄水平最高[2] 。肌肉和肝脏均存在多种胰 · 762·

第一章 植物分类学原理

第一章植物分类学原理(3) 一、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达尔文的进化论,共同祖先理论:所有物种都来自一个共同祖先。自然的分类应是单系,即由来自同一祖先的所有后裔组成。 二、分类学三大学派 ●(一)支序分类学派(C l a d i s t i c s) ●德国昆虫学家亨尼克创立,见于1950年出版的《系统发育系统学原理》(G r u n d z u g e e i n e r T h e o r i e d e r p h y l o g e n t i c h e n S y s t e m a t i k) ●性状处理方法:系统发育由一系列二叉分支(a s e q u e n c e o f d i c h o t o m i e s)组成,每个二叉分支代表祖先种分化成两个子代种;并假定祖先种在二叉分支时消失。系谱的分支点必须完全依据共有衍生特征。(近裔有效) ●遇到的困难:分支不一定是二叉的;分支后原种未必消失。共同衍征确定的困难:趋同现象和极性(进化顺序)的判定。 ●评价:支序分析的最大优点是检验原先已由表征法划分的类群的“自然性”(即单系或单源)的一种有效方法。支序分类是不能被接受的。 (二)表征学派(数值分类学派n u m e r i c a l P h e n e t i c s) ●由S o k a l和S n e a t h创立,见于1963年出版的《数值分类学原理》(P r i n c i p l e s o f N u m e r i c a l T a x o n o m y)。 ●性状处理方法:所有性状等同对待。性状数量化,采用计算机处理,求出不同类群的相似性。(等价处理) ●遇到的困难:复杂的性状难以定量化。 ●评价:原理是错误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属下等级的处理有用,对高级分类单位目、纲,或门不好用。数值分类学最有希望的未来发展可能在于进一步发展加权程序。 (三)进化学派(传统分类学派) ●主要代表为M a y r和S i m p s o n,20世纪40-60年代成熟。 ●性状处理方法:对独有衍征(一个姐妹群所获得而另一个姐妹群所不具有的衍生特征)给予了适当的加权。在分类中不仅表示系谱线(P h e l e t i c l i n e)的分支而且还表示它们随后的趋异现象。(性状加权)

动物分类学报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9(1):33-37(J an.,2004)动物分类学报 ISSN 100020739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25006,30200025)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032003)的资助.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3Ο05Ο06,修订日期:2003Ο06Ο20. 33 中国异翅目化石研究现状 姚云志1  彩万志1  任 东23 11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北京 100094,E 2mail :caiwz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663212.html, 21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北京 100037,E 2mail :rendongprof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1663212.html, 摘 要 自1928年秉志命名了早白垩世山东莱阳盆地莱阳组的我国第1种异翅目化石昆虫(莱阳中蝽Mesolygaeus laiyangensis )以来,近30篇关于中国异翅目化石昆虫分类论著被发表,共记述我国异翅目化石昆虫22科85种。由 于中国该类群化石没有被系统采集与研究,其中一些分类阶元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显然,目前对中国该类群化石昆虫的了解相当有限;大量的工作,甚至是最基础的分类研究亟待开展。关键词 异翅目,化石,分类,中国.中图分类号 Q 961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异翅目化石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研究异翅目化石不仅对研究该类群的演化、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以及地层对比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近80年来,我国古昆虫学家在异翅目化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我国异翅目化石在世界异翅目化石的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就此加以综述。1 研究简史 我国异翅目化石的研究开始于1928年。当时秉志先生(Ping ,1928)对山东省莱阳盆地早白垩世地 层中的昆虫化石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一个异翅目化石的新属种———莱阳中蝽Mesolygaeus laiya ngensis 。之后,研究曾一度中断。20世纪60年代,林启彬(1976)重新开始我国异翅目化石的研究。目前为止,中国学者共发表异翅目化石70属85种(表1)。2 中国异翅目化石产地 中国异翅目化石产地主要在山东(Ping ,1928; 洪友崇,1983a ,1984a ,1985,1987b ;洪友崇,王文利,1990;张俊峰,张希雨,1990;张俊峰,1989,1991,1994)、辽宁(林启彬,1976;洪友崇,1980,1983b ,1984b ,1987a ,2002)、河北 (洪友崇,1983b )、甘肃(周尧,洪友崇,1989;洪 友崇,1982,1995a ,1995b )、安徽(林启彬,1985)、北京(洪友崇,1981)、湖南(林启彬,1986)、云南(林启彬,1977)、广西(林启彬,1986)、西藏(林启彬,1981)、内蒙古(任东,朱 会忠,陆有泉,1995)、新疆(林启彬,1992)等 地。山东、辽宁的异翅目化石尤为富集,种类繁多,印痕清晰,几乎占已知异翅目化石种类的一半,是我国异翅目化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地区之一。3 异翅目化石时代 我国异翅目化石,从晚三叠世一直到中新世均 有发现(表1),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侏罗纪、白垩纪和中新世。我国最早的异翅目化石是采自云南的晚三叠世的皱胸禄丰划蝽L ufengnacta cor r ugis (林启彬,1977)。4 异翅目化石类群 我国目前已经描记的异翅目化石共22科70属85种。其中种类最丰富者要数缘蝽科Coreidae 共21属26种;其次是划蝽科Corixidae 有12属14种;猎蝽科Reduviidae 有3属7种;长蝽科L ygaeidae 有6属6种;异蝽科U rostylidae 有1属5种;仰泳蝽科Notonectidae 有4属4种,负子蝽科Belostomati 2

昆虫分类学

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第一节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一)定义和研究内容 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 和系统发育phylogeny的科学。这一定义是根据昆虫分类学研究的任务、内容、发展历史和现状确定的。 众所周知,昆虫是世界上最昌盛的动物类群,个体和种类繁多,分布广。据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88年提出的报告,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现巳描述约90万种,并且每年仍以大约7000种的速度递增。这就是说昆虫中90%的种还是未知种,它们还未被科学家记述和命名,缺乏鉴定用的科学资料。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已记载的昆虫约45,000种,已知种仅占3%,说明我国昆虫种类的未知数太大了。这就充分表明,研究昆虫、确定种类、描述识别特征、予以命名、提供正确认识和鉴定昆虫种的科学资料,仍然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 如此繁多的昆虫,我们要认识它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的方法。昆虫分类实践的过程是:先把看到的昆虫个体individuals按照形态特征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共同性,归为同形体phenon(phena),再根据生物种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把同形体鉴定到种species,进一步把种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归入高级分类单元 higher taxonomic taxon(taxa),属,科、目等,这样就成为一个有序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现在一些昆虫分类单元,如昆虫纲的分目,有些目的分科,有些科的分属分种,已有分类系统,即有了由高级分类单元逐级向属、种鉴定认识的基本科学资料。但是很多昆虫科以下的分类还缺乏细致研究,没有科下的分类系统和认识属,种的科学资料,这就为分类认识和鉴定昆虫种类,研究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带来极大困难。鉴于此,研究和建立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昆虫类群的分类系统,也是当代昆虫分类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分类学家的研究,绝不是以提出种名和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分类系统而满足,最终目的是建立符合进化实际的分类系统,因为这样的系统是一个信息存取系统,又是一个历史总结系统,具有最大的科学预见性。例如人们能够从昆虫一个科的分类地位上,取得这个科的昆虫种类的基本信息,如成、幼期的生活习性,有关特性,和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能够反映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搞清这些种类的进化和宗谱关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综合研究各个分类单

动物分类学

贵州大学 课程名称:动物分类学 任课教师姓名:戴仁怀 研究生姓名:李娇 学号:2013021888 年级:2013 级 专业:动物学 任课教师评分: 任课教师签名: 2013年12 月20 日

一、试述昆虫分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它以一系列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等逻辑思维过程的依据来揭示本学科的基本规律。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二、编制以下科的检索表。 螳螂目:螳螂科,花螳科; 蜚蠊目:蜚蠊科,地鳖科; 等翅目:白蚁科; 缨翅目:蓟马科,管蓟马科; 脉翅目:草蛉科,蚁蛉科; 蜻蜓目:蟌科,蜓科,蜻科; 直翅目: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蜢科,锥头蝗科,稻蝗科,蝗科; 鞘翅目:虎甲科,步甲科,龙虱科,水龟虫科,隐翅甲科,金龟甲科,锹甲科,叩头甲科,萤科,瓢甲科,芫菁科,天牛科,叶甲科,象甲科; 半翅目:蝎蝽科,负子蝽科,蝽科,猎蝽科,红蝽科,花蝽科; 膜翅目:叶蜂科,姬蜂科,茧蜂科,金小蜂科,赤眼蜂科,蚁科,胡蜂科,蜜蜂科,熊蜂科; 双翅目:大蚊科,蚊科,虻科,食蚜蝇科,实蝇科,寄蝇科,蝇科; 同翅目:蝉科,叶蝉科,沫蝉科,角蝉科,蜡蝉科,蚜科; 鳞翅目:菜蛾科,弄蝶科,凤蝶科,灰蝶科,蛱蝶科,眼蝶科,斑蝶科,螟蛾科,蚕蛾科,天蚕蛾科,天蛾科,夜蛾科。

昆虫纲(Insecta)目科检索表 (双项式) 1. 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2) 口器非咀嚼式或嚼吸式 (42) 2. 有尾须或尾铗 (3) 无尾须或尾铗 (15) 3. 前足捕捉足,腿节或胫节有刺.....................................................................螳螂目Mantodea 4 前足非捕捉足 (5) 4. 前翅常有双色横带或螺旋状、圆形或眼状斑;头顶常有一突起;中后足常有瓣状扩张…… .…............................................................................................................花螳科Hymenopodidae 前翅无双色横带或螺旋状、圆形或眼状斑;头顶常有一突起;中后足一般无瓣状扩张…… ............................................................................................................................螳螂科Mantidae 5. 前足开掘式或后足腿节发达,适于弹跳...................................................直翅目Orthoptera 6 前足非开掘式或后足非跳跃式 (12) 6. 触角丝状细长,末端尖锐,超过30节 (7) 触角线状、剑状或棒状,末端不尖锐,少于30节 (8) 7. 触角比体长,或等于体长 (9) 触角比体短……………………………………..........…………………..蝼蛄科Gryllotalpidae 8. 触角常短于前足腿节,若较长,则后足第一跗节上侧具小齿….........……蜢科Eumastacidae 触角明显长于前足腿节,后足第一跗节上侧无细齿 (10) 9. 跗节4节…………………………………………………………….......…螽斯科Tettigoniidae 跗节3节…………..……………………………….............…………………..蟋蟀科Gryllidae 10. 头顶具细纵沟…………………………………………..........……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头顶缺细纵沟 (11) 11. 触角丝状…………………………………………………………............…. 稻蝗科Oxyidae 触角非丝状….……………………………………………………................ 蝗科Acrididae 12.复眼发达,单眼退化...................................................................................蜚蠊目Blattaria 13 复眼无,单眼无或一对.................................................................................等翅目Isoptera14 13. 中、后足腿节腹面前后缘多刺,雌虫第7节腹板后方分裂为两瓣…….…. 蜚蠊科Blattidae 中、后足腿节腹方常无刺,或只具毛或鬃,雌虫第7节腹板不分裂…..地鳖科Polyphagidae 14 . 有单眼和囱,跗节4节,尾须1-2节............................................................白蚁科Termitidae 15.腹基部明显细缩.................................................................................膜翅目Hymenoptera 16 腹基部不细缩 (24) 16. 腹基部宽,与胸部广接,不收缩成细腰状,后翅至少三个完整基室...叶蜂科Tenthredinidae 腹基部缢缩,略成柄状或长柄状,与胸部呈细腰状连接,后翅最多两个基室 (17) 17. 后翅无臀叶,足的转节多为2节 (18) 后翅有臀叶,足的转节1节 (19) 18. 触角膝状 (20) 触角非膝状 (21) 19. 腹部第1节或第1、2节呈结节状……..…………………………….......……蚁科Formicidae 腹部第1节、第2节不呈结节状 (22) 20. 跗节3节…………………………………………......…………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跗节5节……………….……………………………………............…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动物分类学百科

百科名片 动物分类学 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动物的种类、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界起源和演化等。主要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给它们命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所研究的内容。分为脊椎动物门与无脊柱动物门。 目录 动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分类学研究的历史进展 动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分类学研究的历史进展 展开 编辑本段动物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种类的鉴别和编目 要识别成千上万种动物,给予其适当的名称,并在动物王国的“家谱”中按适当的顺序排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家所做的种类鉴别和编目。目前,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进行分类,即自然分类法,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其中种是分类所用的基本单位。每一种动物,都可以给它们在这个等级序列中冠以适当的名称和位置。如棉蚜、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蚜科、蚜属、它的学名为AphisgossypiiGlover;大熊猫,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它的学名为Ailuropodamelanoleuca。 在上述分类等级中,科学工作者使用时为了更精确地表达种的分类地位,还将原有的阶元进一步细分,在上述的分类阶元之间加入另外一些阶元,以满足科学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分类附元如下: 界Kingdom 门Phylum 亚门Subphylum 总纲Superclass

在种类的鉴定工作中,给一个物种定以合法名称是极为重要的。在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双名法”,是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首次创立的,它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而这个学名由该动物所在属名的和该动物的种本名组成。如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undulatusMelopsittacus(鹦鹉)属名,后一个字undulatus(虎皮的)为种本名,两者共同构成这种动物的合法名称。“双名法”的使用使整个生物界的命名从此走上循序的轨道。 在一般情况下,研究、区分和确定动物界中的各个物种、予以命名、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认识和辨别物种的知识,往往与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各个物类的分类系统是同步进行的。只有给每种动物以合法的名称,并排以适当的位置,整个动物世界才会井然有序。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起源,以及彼此的亲缘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其他一切动物学研究工作的基石。 探索渊源、建立“家谱” 动物分类不仅从动物种类彼此间内、外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进行鉴定、命名,而且重要的是从它们彼此在内、外部形态特征上的相同和相异的程度,来研究动物种与种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反映它们系统发展、亲疏远近的“家谱”——亲缘关系,并能反映它们进化的过程和趋向。 要说清楚这一问题,就得从物种起源和进化谈起。大家可知道,物种是如何起源,如何进化的呢?是科学家通过动物化石存留的年代推出的。它们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出生的总趋势,不断进化发展而来的。生命始于海洋,从三十亿年前的化石可见,最早“活”的东西,是一些我们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小细胞。一类是藻类,它是最早的植物,另一类是细菌,它可算是最早出现的动物。在以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单细胞逐渐演化成大得多的多细胞生物,例如水母。再后来,又产生了带硬壳的动物,如贝类、虾、蟹等。以后逐渐形成具有骨骼的动物(脊椎动物),最早的是海洋中的鱼类,而所有其他具有骨骼的动物,包括恐龙以及人类,都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动物第一次从海洋登上陆地是3.8亿年前。当时,有些鱼类身上的鳍慢慢进化成带脚趾的四肢,当这些长脚的“鱼”踏上陆地时,一类新的动物——两柄动物就诞生了。那时候,陆地上已经出现了蜘蛛和小昆虫。在两栖动物之后,出现了爬行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爬行动物中的一部分开始向空中发展形成会“飞的爬行动物,如翼龙。1860年,德国的一个采石场发现了有羽毛痕迹的石块,一年后,整个鸟的骨架被找到了。岩石上的印迹表明,这是一只生活在1.5亿年前的鸟所留下的遗迹。这种与恐龙同时代的古鸟,就被称为始祖鸟。当时最早的哺乳类亦出现了。但在6500万年前,恐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