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_Market Risk IMA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第4次征求意见稿)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它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的目的在于,明确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时应达到的差不多标准,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 本指引所称的内部模型(或模型)指商业银行用于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风险价值(VaR)模型。 本指引所要求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范畴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大类不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外汇敞口不在运算范畴之内。 第二章风险因素 第五条内部模型在计量不同类不市场风险时,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准确反映可能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暴露产生实质性阻碍的风险因素。 四大风险类不中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应分不满足如下差不多要求:

(一)利率风险 1、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 2、商业银行应采纳业内普遍同意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中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刻,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刻的变化;每一个到期时刻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关于要紧货币和要紧市场的利率变化所产生的较大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采纳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要紧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1、内部模型须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一个较大股票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一个股票市场,内部模型中至少须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动的综合市场风险因素(如股指)。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表述为与该综合市场风险因素相对应的“beta等值”; 3、监管机构鼓舞商业银行在内部模型中采纳市场的不同行业所对应风险因素,如制造业、周期性及非周期性行业等;最审慎的做法是对每支股票的波动性都设立风险因素; 4、关于一个给定的市场,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复杂程度应与商业银行对该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个股的集中度相匹配。 (三)汇率风险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

附件11: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 一、内部模型法应涵盖的风险因素 (一)利率风险 1.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应涵盖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 2.商业银行应使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使用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风险暴露较大的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应使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应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1.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个较大股票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个股票市场,内部模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动的综合市场风险因素(如股指)。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表述为与该综合市场风险因素相对应的“贝塔(beta)等值”。 3.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在内部模型中使用市场的不同行业所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制造业、周期性及非周期性行业等;最审慎的做法是对每支股票的波动性都设立风险因素。

4.对于一个给定的市场,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复杂程度应与商业银行对该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个股的集中度相匹配。 (三)汇率风险 1.内部模型中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一种风险暴露较大的外币(包括黄金)与本币汇率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四)商品风险 1.内部模型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个较大商品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于以商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头寸相对有限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简化的风险因素界定方法。即对有风险暴露的每种商品的价格都确定一个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商品头寸较小,也可采用一个风险因素作为一系列相关商品的风险因素。 3.对于交易比较活跃的商品,内部模型应考虑衍生品头寸(如远期、掉期)和实物商品之间“便利收益率”的不同。 (五)其他 1.内部模型应包含能有效反映与上述四大类别市场风险相关的期权性风险、基差风险和相关性风险等风险因素。 2.原则上,商业银行所使用的定价和估值模型中的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如未包含,则应说明其合理性。 二、内部模型法的最低定性要求 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应满足银监会关于市场风险管理的一般要求和本办法的具体要求,并符合以下定性要求:(一)资本计量应与其日常市场风险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包括: 1.资本计量应基于日常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而非针对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分析_范宏博

39 2014年第22期 主持人:刘宏振 张晓哲 为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技术的总结,巴塞尔新资 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在我国无疑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内部评级法有助于其提升风险计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对监管机构而言,内部评级法的推广将提高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推动监管技术进步。然而,内部评级法毕竟是在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假设条件、银行内外部环境与我国商业银行均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监管部门予以注意,并在第二支柱下的检查评估过程中加以弥补。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外部因素 一是假设条件设定影响内部评级法的适用性。出于跨国别银行公平竞争的考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银行资本要求统一设定为违约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暴露和期限的函数,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机构可以自行估计参数的取值。但在对参数的估计过程中,内部评级法隐含了大量理想化的假设条件。例如,在信用风险资产价值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将长期平均违约概率转化为经济衰退情况下的违约概率,银行可以直接估计经济衰退期的违约损失率,零售与小微客户的分散性较好以致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较低等。鉴于这些假设条件均是对成熟市场环境进行简化得出的,与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存在较大的不同,这必然会限制内部评级法在中国市 场上的适用性。 二是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降低了内部评级法的稳定性。对于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可以分配固定的分析人员进行评级,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银行需要借助定量的方法进行评级。但我 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可信度普遍不高,现金流量表经常缺失,企业真实报表、向税务部门提供的报表、向银行提供的报表不一致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数据质量在源头上存在缺陷,加之数据录入、复核人员多属于兼职,导致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实施内部评级法的过程中,我国部分银行机构因数据问题被迫减少了内部评级模型的数量,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影响。 三是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制约了内部评级体系的完善。在西方发达国家,外部评级机构历史悠久,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评级方法,商业银行通过借鉴学习评级机构的做法,使其内部评级体系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完善。但在我国,评级机构相对弱小,业务多局限在企业 发债时提供评级,其经验及专业性与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不足,难以提供相应的支持。此外,受利率管制以及债券市场发展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借助债券市场计算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数量化方法难以应用,也对内部评级体系的自我完善造成了影响。 四是学术研究尚不能为银行内部评级提供充分支持。国外学术界对企业违约特点、评级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普遍,但在我国,由于公开违约事件极少、商业银行内部违约数据难以获得等原因,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企业类型、行业、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在信贷实践中被认为对企业违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学术研究对这方面的验证工作却存在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存在的自身问题 一是商业银行现行拨备方式与内部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分析 范宏博 吕 晓 作

细分市场研究方法及市场规模测算模型探讨

细分市场研究方法及市场规模测算模型探讨 一、市场数据收集方法 (1)调研对象 外部调研对象:行业专家、行业协会、下游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经销商、代理商、合作伙伴、研究机构、大学、券商研究部等 公司内部对象:公司管理层、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 (2)研究方法 内部访谈法、内部研讨会、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头脑风暴法、案头研究、基准分析等 (3)数据资料查找途径 商业数据库、谷歌、百度、豆丁、Chinainfobank、ISI等网站、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年鉴、行业期刊、杂志、专业论坛、所属行业的权威机构公布数据、海关数据、行业协会公布数据、国家及行业重大政策和规划、行业研究报告、券商报告等 二、市场规模测算方法 1、市场规模测算及预测方法 (1)方法介绍 巴比社会研究法、直接投资额法、整体投资比例法、趋势外推法、回归模型法、普及率类比、瑞利多因素法、专家德尔菲预测法、直观判断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结构分析预测法等 (2)推算思路 市场规模的推算方法较多,从行业特性来说,不同情况推算思路略有不同。从供应端和专家得到的信息和数据,并以此进行市场推估。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下游应用领域众多、消费不集中的情况;从消费端进行分层抽样再进行数据汇总,适用于下游市场比较单一,应用

领域相对集中的市场;同时采集供应端和消费端数据,并进行数据交叉验证,适用于产品或行业相对垄断,供应和消费行业都较为集中的产品或行业。 2、软件类企业案例——互动媒体系统平台 (1)背景分析: 互动媒体系统平台软件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广电新媒体运营商、广电网络运营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和广电运营商在基于内容的信息系统、双向网络改造、宽带升级、终端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向广大受众提供IPTV、互动电视、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手机视听等各类互动媒体业务,这些业务的基础用户数量和营收情况直接影响系统平台软件的投资规模。 产业产业投资具体产品价值链环节 代表业务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10_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

附件10: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 一、内部模型法应涵盖的风险因素 (一)利率风险 1.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应涵盖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 2.商业银行应使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使用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风险暴露较大的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应使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1.内部模型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个较大头寸股票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个股票市场,内部模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动的综合市场风险因素(如股指)。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表述为与该综合市场风险因素相对应的“beta等值”。 3.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在内部模型中使用市场的不同行业所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制造业、周期性及非周期性行业等;最审慎的做法是对每支股票的波动性都设立风险因素。 4.对于一个给定的市场,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复杂程度应与商

业银行对该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个股的集中度相匹配。 (三)汇率风险 内部模型中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一种风险暴露较大的外币(包括黄金)与本币汇率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四)商品风险 1.内部模型中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持有的每一个较大商品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于以商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头寸相对有限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简化的风险因素界定方法。即银行有风险暴露的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有一个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商品头寸较小,也可采用一个风险因素作为一系列相关商品的风险因素。 3.对于交易比较活跃的商品,内部模型必须考虑衍生品头寸(如持有远期、掉期)和实物商品之间“便利收益率”的不同。 (五)其他 1.内部模型应包含能有效反映与上述四大类别市场风险相关的期权性风险、基准风险和相关性风险等风险因素。 2.原则上,商业银行所使用的定价和估值模型中的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如未包含,则应说明其合理性。 二、内部模型法的最低定性要求 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必须满足银监会关于市场风险管理的一般要求和本办法第二章的具体要求,并符合以下定性要求:1.资本计量必须与其日常市场风险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包括:(1)资本计量必须基于日常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而非针对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特别改进过的模型。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模型验证

金融天地 风险计量模型的应用为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但是,由于模型的复杂性、数据清洗和样本筛选不当、变量分布特征的误判、风险驱动因素考虑不够全面、模型环境发生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模型风险,对银行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制定相应的模型验证制度来监控模型表现能力,控制模型风险。 一、模型验证的内容与标准 广义的模型验证范围包括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比如部门分工、模型开发应用流程、IT系统环境等。对于单个模型而言,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理论基础审查和数据审查。统计理论和经济理论是建模的逻辑基础。在理论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概念或逻辑错误。银行必须对这些理论进行审查,或者通过行外专家的认可。数据是建模的基础,如果数据存在着错误,即使其他建模过程都是正确的,得到的模型质量也无法保证,因此必须对建模数据进行独立审查。 2.模型假设审查。建模经常会使用各种假设。这些假设可能来自各种金融理论,也可能来自银行的内部研究。但无论如何,银行应该将这些假设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并随着外界形势的变化,对相关假设进行调整。 3.程序审查和结果审查。为了保证运算程序的正确,银行最好选择经验丰富的编码专家逐行进行检查,并与其他的模型结果进行对比,保证输出结果准确、易于理解。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有三个重要判断标准:①准确性。这是指模型输出和实际情况的偏差要小,这是对模型最根本的要求。②一致性。是指模型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的一致性。例如,具有相同信用等级的制造业客户和金融业客户应该具有相同的违约概率。③稳定性。即模型表现在不同时间段内尽可能一致,以便保持业务连续性。 二、模型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对模型开发理念、适用条件、变量逻辑关系、参数设定等方面的考察。模型架构与计量对象的一致性、业务定义的合理性、风险因素的全面性、参数估计的合理性、模型的可操作性等,都是定性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模型的构建往往是建立在数据分析上的,开发人员往往会犯两类错误:一是尽力将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都包含在模型当中,导致参数个数超过由样本规模与所用结构决定的上限,引起过度拟合问题。二是过多的重视量化关系,忽视实际业务含义。实践中,在定性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业务专家的作用。三、模型定量验证 根据验证依据的不同,模型验证一般包含返回检验和基准测试。 1.返回检验 返回检验是通过统计工具比较实际值与模型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模型效果的一类方法。由于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返回检验能够比较准确的评估模型性能。但是,返回检验的应用条件比较高,其结论的准确性不仅依赖于验证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也依赖于数据质量的高低。如果可以获得足够的历史违约债务人/债项样本数据并能够保证一定的数据质量要求,就可以对模型进行返回检验。 2.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是以设定标准为依据来评估模型性能的。常用的基准有:(1)使用第三方估值模型,例如标普或穆迪有关模型,或其他商业银行使用的模型等,比较所用模型与外部模型的估计结果;(2)比较专家经验判断与模型估值来评价模型;(3)将模型输出与市场中能够反应信用质量的指标进行比较,如股票价格,债券点差,或信用衍生品的风险溢价等。 四、定量验证方法 1.CAP曲线和AR值 CAP曲线(Cumulative Accuracy Profile)是常用的衡量风险模型的验证方法之一,它描绘了各个评分(或评级)结果下,累积违约客户比例和累积客户比例之间的关系。 为了画出CAP曲线,需先根据模型的结果,自高风险(差评级别)至低风险(好评级别)对评级客户进行排列,对于横坐标客户总数中特定的比例。纵坐标描画风险评级分数小于或等于横坐标x中的违约个数百分比。一个有效的模型应在样本客户同一排除率的情况下,排除 更高百分比的坏客户。图1为CAP曲线示意图: 图1 CAP曲线示意图 在完美的模型下,CAP曲线会是一条斜率为(1/违约率)并且停留在1的水平线。这时,所有表现差的客户都排在左边,表现好的客户都排在右面。图中最佳曲线就是这种情况。如果模型完全没有区分能力,CAP曲线会是一条45度的直线(图中随机曲线)。此时,模型无法区分客户的好坏,违约案例随机分布在所有客户中。 具有合理预测能力的模型通常介于最佳曲线和随机曲线之间,如图中待验证评级模型曲线。这表示该模型会给多数表现差的客户较低的评分,而给多数表现好的客户较高的评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给表现差的客户较好的评分,而给表现好的客户较低的评分。CAP曲线越接近左上角,模型预测能力越好。 为了度量模型区分能力,人们通常使用AR值这一指标。AR值被定义为模型的CAP曲线和45度线间的区域与完美曲线和45度线的区域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模型验证研究 邱作文 国家开发银行 摘要:风险计量模型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模型输出可能与业务实际存在差异,进而给银行运营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控制和消除这种差异,保持模型的有效性,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模型验证制度来监控模型表现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评级模型;模型验证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321-02 321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标准法

风险管理之市场风险和计量 1市场风险定义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2交易账户分类 市场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受利率影响的各类金融工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商业银行全部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 具体解释如下: 1.利率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的债券(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可转让存款证、不可转换优先股及按照债 券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利率及债券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利率风险的资本要求包括特定风 险和一般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两部分。 2.股票风险,是指交易账户中股票及股票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其中股票是指按照股票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 所有金融工具,包括普通股(不考虑是否具有投票权)、可转换债券和买卖股票的承诺。 3.外汇风险,是指外汇(包括黄金)及外汇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 4.商品风险,商品是指在或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的实物产品,如:贵金属(不包括黄金)、农产品和矿物(包 括石油)等。适用于商品、商品远期、商品期货、商品掉期。 3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 3.1定义 银行的表内外资产可分为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资产两大类。银行账户、交易账户是监管方面对银行资产的一种分类方式,主要是从监管角度出发对账户头寸进行的划分。 1.交易账户 a)又称交易组合(Trading Portfolio),简单而言,就是指能够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被迅速买卖且持有时间较 短的资产、负债和衍生产品头寸,包括债券、股票、外汇、某些商品以及与这些头寸相关联的衍生产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收益。 b)针对交易账户,新巴塞尔协议规定:交易账户包括以交易为目的或以规避交易账户其它项目的风险为目的而持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要素及方法 市场细分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而产生的,即一个企业不可能为所有的客户做所有的事。在目标市场营销的框架下,围绕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市场细分实际上“是在将所有客户视为相同时的无效益性与将每一位客户视为不相同时的无效率性之间的折衷”。下文在对市场细分的研究视角、细分模型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以基于关系营销的餐饮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市场细分的研究视角 目前市场细分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由此形成了两大流派: 一是消费者导向的细分,主要为理论界采用,该派研究重点是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类,主要以顾客总体特征为细分标准去对消费者分群,他们运用分析解剖方法论,从个体心理(包括感知、认知、动机、个性等)、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行为决策过程等三个不同侧面对消费者进行细分。 二是产品导向的市场细分,主要为营销决策者采用。他们根据不同营销决策目标(产品定位、定价、广告定位等),围绕某产品或品牌的特定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细分,细分变量包括产品/品牌使用率、消费态度、寻求的利益等,目的是要了解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的心理需求和消费行为差异,以选择最有利的目标顾客群及恰当的营销策略。 二、细分标准 如何选择细分标准(即因变量)和界定细分市场的描述变量(即自变量),这是细分模型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在如此众多的细分变量中究竟应该选择哪种细分变量对市场进行细分,才能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呢?西方学者对细分变量的研究重点经历了以下几个变化: 1.人口细分变量。 早期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人口统计等外部特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它假设居住在同一区域、同一年龄或收入阶段的人具有相似的消费需求,具体的子要素包含国家、地区、气候、年龄、职业、收入等。但许多营销实践表明,具有相同人口地理特征的消费群在面对相同的营销变量(如广告、促销、定价等)时反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市场风险分析

附件10: 市场风险内部模型 一、内部模型法应涵盖的风险因素 (一)利率风险 1.商业银行的内部模型应涵盖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 2.商业银行应使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使用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风险暴露较大的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应使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1.内部模型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个较大头寸股票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个股票市场,内部模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动的综合市场风险因素(如股指)。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表述为与该综合市场风险因素相对应的“beta等值”。 3.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在内部模型中使用市场的不同行业所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制造业、周期性及非周期性行业等;最审慎的做法是对每支股票的波动性都设立风险因素。 4.对于一个给定的市场,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复杂程度应与商

业银行对该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个股的集中度相匹配。 (三)汇率风险 内部模型中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一种风险暴露较大的外币(包括黄金)与本币汇率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四)商品风险 1.内部模型中应包含与商业银行持有的每一个较大商品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于以商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头寸相对有限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简化的风险因素界定方法。即银行有风险暴露的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有一个对应的风险因素;如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商品头寸较小,也可采用一个风险因素作为一系列相关商品的风险因素。 3.对于交易比较活跃的商品,内部模型必须考虑衍生品头寸(如持有远期、掉期)和实物商品之间“便利收益率”的不同。 (五)其他 1.内部模型应包含能有效反映与上述四大类别市场风险相关的期权性风险、基准风险和相关性风险等风险因素。 2.原则上,商业银行所使用的定价和估值模型中的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如未包含,则应说明其合理性。 二、内部模型法的最低定性要求 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必须满足银监会关于市场风险管理的一般要求和本办法第二章的具体要求,并符合以下定性要求:1.资本计量必须与其日常市场风险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包括:(1)资本计量必须基于日常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而非针对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特别改进过的模型。

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1、总则 1.1为推进《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的实施,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 法规,参照新资本协议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适用于《中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它商业银行。银监会鼓励其它商业银行参照本指引,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1.3本指引的目的在于,明确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时应满足的相关基本要求,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 本指引所称的内部模型(或模型)指商业银行用于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风险价值(VaR)模型。 本指引所要求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范围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帐户和银行帐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以及相关的期权性风险。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外汇敞口不在计算范围之内。 1.4任何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并取得监管机构的书面批准。 2、风险因素 2.1内部模型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有可能对其市场风险暴露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风险因素。 内部模型应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适当的分类、界定和归档,并运用于建模过程中。 2.2内部模型在计量不同类别市场风险时,其风险因素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2.2.1利率风险 (1)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

型中。 (2)商业银行应采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中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分解为一系列的到期时段,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时间的变化;每一个到期时段都应有一个对应的风险因素。 (3)对于主要货币和市场上的利率变化所具有的较大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采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内部模型所包含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内部模型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2.2.2汇率风险 (1)内部模型中须包含与其所持有的每一种风险暴露较大的外币(包括黄金)与本币汇率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2.3股票风险 (1)内部模型中须包含与其所持有的每一个较大股票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一个股票市场,内部模型中至少须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动的综合的市场风险因素(如股指)。投资于个股或行业股指的头寸可表述为与该 综合市场指数相对应的“beta等值”; (3)监管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在内部模型中采用整个市场的多个行业所对应风险因素,如制造业、周期性及非周期性行业等;最审慎的做法是对每支股票的波动性都设立风险因素; (4)对于一个给定的市场,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复杂程度应与商业银行对总体市场的风险暴露以及对个股的集中度相匹配。 2.2.4商品风险: (1)内部模型中须包含与商业银行持有较大头寸的每一个商品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于以商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头寸相对有限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用简化的风险因素界定方法。即,每一种银行有风险暴露的商品价格都有一个对应的风险因素;如果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商品头寸较小,也可采用单一风险因素作为一系列相关商品的风险因素。

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办法(试行)模版

x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银行内部评级体系验证工作,提高内部评级体系的准确性与稳健性,根据我国银监会监管要求和x银行有关规定,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验证是指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对内部评级体系进行持续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按照内容的不同,验证分为内部评级数据验证、评级模型验证、信息系统验证、政策流程验证、评级治理结构验证及评级应用验证等六个方面。按照开展时间的不同,验证分为投产前验证、定期持续监控和投产后验证等三个阶段。 第三条验证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评估内部评级体系的准确性、稳健性和可靠性。 (二)建立纠正机制,促进内部评级方法和体系的持续改进。 第四条验证是内部评级体系持续、稳健运行的前提和保障。验证结果应作为运用内部评级体系进行实际业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验证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验证团队应在职能上独立于模型开发、应用团队,利益不受模型表现好坏的影响;验证工作的开展应不受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以确保验证结论的独立、客观、真实。 (二)统一性原则。验证工作应基于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并采用统一的验证方法和流程,确保模型验证结果的客观、一致。 (三)持续性原则。验证应作为模型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贯穿于内部评级体系投产、运行、优化的全过程,需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的变化,及时发起验证工作。 (四)审慎性原则。验证工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流程,结合可靠的数据和专家经验进行,既不高估模型预测能力,也不低估

模型风险。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x银行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初级法体系和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非零售、零售风险暴露是指《x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办法(试行)》规定的内部评级法下金融机构、公司及零售风险暴露。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七条验证在高级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由风险管理、信贷管理、科技部门以及各客户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实施。 第八条高级管理层是x银行验证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批验证相关政策,配备足够的人力和信息科技资源,确保验证工作的独立性。 (二)定期听取验证报告,并根据验证结果就内部评级体系重大修改或重新开发进行决策,推动内部评级模型的优化。 第九条风险管理部门是验证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修订验证相关政策,统一验证工作的框架和理论方法,规范验证工作流程。 (二)明确各阶段的验证主体,组织开展全行的验证工作。 (三)定期撰写验证报告并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向评级体系的开发和使用部门反馈验证信息,并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条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是验证的主要参与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观测内部评级体系在业务领域的应用情况和结果表现,并进行文档记录。 (二)向验证团队反映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与定位 楼主:我果然很淫荡时间:2013-05-08 14:14:29 点击:1920 回复:27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回复收藏分享更多楼主 1、关于STP 过去有一种说法,营销的核心在于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明确定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现实中,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市场上完全拥有优势,获取所有企业经营的理想利润。因此企业需要用自己合适的资源做适合企业赚钱的市场,获取利润。这也是差异化营销的一种战略方法,即关注于某种消费者的价值进行差异化营销。 细分:第一步,确定细分变量和细分市场。比如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归集,如洗发水让头发飘柔,用这一变量作为市场细分的条件。 第二步,对于细分的市场进行描述。比如成功的人士追求能够提供身份象征的驾驶工具—-为高档自驾车市场进行的描述。 目标:第一步,评估细分市场的客体的吸引力(比如市场容量大小、渗透率、财务贡献情况、行业集中度等分析)。分析哪个市场是容易挣更多的钱。 第二步,选择目标细分市场。分析自己合适做哪个市场,进行选择。 定位:第一步,为每一个细分市场定位价值识别系统。通过价值经营创造独特竞争能力,获取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取得细分市场的回报。 第二步,传播和传递该价值。通过传播和一些列营销活动使消费者接受、使用、认同价值。 2、市场细分的类型 根据国际著名管理咨询集团和一些机构的资总结料,大致有八种细分市场的类型: (1) 地理位置: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四级市场等进行细分(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市级城市、乡镇和农村市场等等)。 (2) 人口特征:按照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细分。 (3) 使用行为:按照使用量、费用支出、购买渠道、决策过程等方面进行细分。 (4) 利润潜力:按照收入、获取成本、服务成本等方面进行细分。 (5) 价值观/生活态度:按照宏观的价值取向和态度进行细分。 (6) 需求/动机/购买因素:按照价格、品牌、服务、质量、功能/设计等因素进行细分。 (7) 态度:按照针对产品类别和沟通渠道的态度进行细分。 (8) 产品/服务使用场合:按照使用地方、使用时间、如何使用进行细分。 3、市场细分评估 按照地理、人口学、收入/价值、使用场所、产品/服务使用行为、购买因素、需求、价值/态度等不同角度秩序进行区分,获得的竞争优势越强,而实施的难易程度逐步加大。我们可以按照如下问题来对市场细分进行评估:(1)这些是推动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的独特客户需求么?客户需要/想要什么服务? 他们愿意为之支付多少钱?目标客户希望怎样的接触方式? (2)是否存在通过新的产品服务和令人激动的产品服务能够获得的独特目标客户细确分?产品服务使用情况和不同客户的盈利性怎样?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办法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第4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国商业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它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的目的在于,明确商业银行使用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时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 本指引所称的部模型(或模型)指商业银行用于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风险价值(VaR)模型。 本指引所要求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围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大类别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外汇敞口不在计算围之。

第四条任何拟使用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并取得监管机构的书面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风险因素 第五条部模型在计量不同类别市场风险时,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准确反映可能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暴露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风险因素。 四大风险类别中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应分别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一)利率风险 1、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部模型中。 2、商业银行应采用业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部模型中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一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所产生的较大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采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1、部模型须包含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每一个较大股票头寸所属交易市场相对应的风险因素; 2、对每一个股票市场,部模型中至少须包含一个用于反映股价变

第四章 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资本计量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四章 市场风险管理 知识点:市场风险资本计量 ● 定义: 将市场风险纳入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之中 ● 详细描述: 1.第一支柱下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覆盖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 第二支柱下银行账户下的股票风险通过第一支柱信用风险资本要求覆盖 2.首次提出以VaR值计量为核心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 3.明确了实施最低定性和定量要求 4.增加压力风险价值纳入市场风险资本计量的要求 5.补充新增风险计量要求,根据我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商业银行可选择 标准法、替代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来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标准法、替代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的复杂程度和风险敏感度逐渐增强。 6、市场风险监管资本=(附加因子+最低乘数因子)*VaR,巴塞尔委员会 规定最低乘数因子为 3;附加因子设定在最低乘数因子之上,取值在 0 -1之间;VaR 的计算采用 99%的单尾置信区间,持有期为 10 个营业日。 7、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划分的优点:1.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 银行流程框架、基础信息支持2.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严格界定了进入四类账户的标准、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账户之间变动、终止的量化标准3.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划分 例题: 1.用VAR计算市场风险监管资本时,巴塞尔委员会规定乘数因子不得低于 ()。 A.2 B.3 C.4

正确答案:B 解析:用VaR计算市场风险监管资本时,巴塞尔委员会规定乘数因子不得低于3, 2.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涵盖的风险范围,包括()。 A.交易账户中的利率风险 B.交易账户中的股票风险 C.全部的外汇风险 D.全部的商品风险 E.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以上都正确 3.下列属于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划分的优点的是() A.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银行流程框架、基础信息支持 B.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严格界定了进入四类账户的标准、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账户之间变动、终止的量化标准 C.直接面对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 D.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划分 E.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 正确答案:A,B,D 解析: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划分的优点:1.有强大的会计核算理论和银行流程框架、基础信息支持2.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严格界定了进入四类账户的标准、时间和数量,以及在账户之间变动、终止的量化标准3.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划分 4.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的《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中提出的对运用市场风险内部模型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公式为() A.市场风险监管资本=乘数因子*VaR B.市场风险监管资本=(附加因子+最低乘数因子)*VaR C.市场风险监管资本=VaR/乘数因子 D.市场风险监管资本=VaR/(附加因子+最低乘数因子)

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 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业务复杂程度的提高,国际银行业采用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计量模型来评估客户、产品、交易的风险。近10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已普遍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对客户交易等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计算。本文系统性梳理了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监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体阐述了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结果的应用等内容,提出了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监控体系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和解决思路。 一、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监测的目的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是独立于外部评级的,基于本行内部信息对客户、交易等做出风险判断的过程。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把对客户、债项风险的判断从完全依赖专家判断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基于大数据和专家经验的现代化工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效率。经过近些年的推广和深入应用,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结果不仅应用于监管资本的计量,更广泛应用于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批、授信额度调整、经济资本计算与考核、行业限额制定、信贷政策制定等领

域,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具之一。但是,先进工具的使用也带来了潜在的模型风险,模型一旦设计、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对客户风险判断的实质性偏离,并带来信贷风险。因此,建立一套针对内部评级模型的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模型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并建立问题诊断体系,已经成为银行业风险计量和风险管理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 二、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设计目标 商业银行建设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及时、全面、自诊断地监测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监测内部评级体系中模型、模型支持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诊断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施改进措施如深入验证、模型优化、应用流程修正等提供依据和支持。 监测体系应当实现监测活动的自动化。内部评级模型监测体系要以n系统和数据集市为核心载体,以人工监测和判断为辅助手段,大幅度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大量的人工投入和重复性工作,实现内部评级体系的批量化、自动化监测,同时实现监测的及时性。 内部评级监测体系应当是一个覆盖多维度、全流程、分段负责的完整体系。该体系不仅要监测模型本身的表现,还要监测影响到内部评级模型运行的多种因素,如前端基础源数据的质量、模型变量波动情况、变量,后端模型支持体系中的模型使用情况等,使监控体系能准确发现、定位模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环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行动。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0]13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现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遵照执行。银监会鼓励暂不准备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银行参照本《指引》改进风险管理。 请各银监局将本《指引》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法人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七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的目的在于,明确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时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 本指引所称的内部模型(或模型)指商业银行用于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

风险价值(VaR)模型。 本指引所要求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范围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大类别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结构外汇敞口不在计算范围之内。 商业银行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所产生的交易活动,应按其性质计入交易账户,并按本指引的要求计提市场风险资本。 第四条任何拟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并取得监管机构的书面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风险因素 第五条内部模型在计量不同类别市场风险时,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准确反映可能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暴露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风险因素。 四大类别市场风险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应分别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一)利率风险。 1.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 2.商业银行应采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中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一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所产生的较大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采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