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2019届二轮复习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2019届二轮复习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考点热度★★☆☆☆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及用途

2.地壳物质循环

考向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巧妙掌握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3.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作用,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4.万变不离其宗,变式再多,本质不变

地壳物质循环的多种变式图解

各变式中号码代表的意义:①冷却凝固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答案】1.D 2.A

【解析】

1.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沉积岩要经过沉积环境作用,岩浆岩和沉积岩形成变质岩要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在高温下都会熔化成岩浆。图中地质作用分别是①沉积作用、②重熔再生、③上升冷却凝固、④高温高压、⑤变质作用、⑥分化、侵蚀、搬运作用。昆仑玉、大理岩同属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D。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为沉积环境,由①固结成岩、沉积作用作用形成。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a—变质作用 B.b—风化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d—侵蚀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 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云南省的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A.为图中的B类岩石 B.为图中的C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 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5.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2018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 B.②、丙 C.③、沉积岩 D.④、甲

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

8.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9—10题。

9.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完成11—12题。

11.构成左图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右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

12.形成左图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①沉积作用②固结成岩③地壳运动④变质作用⑤侵蚀作用⑥冷凝作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⑥④③⑤ D.①②⑤③

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

A.a—③ B.b—② C.c—④ D.d—①

14.图中b到d的过程

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

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015年上海卷)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2—3题。

2.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

(2014年上海卷)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题。

4.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考点冲关

【答案】1.C 2.C 3.C

【解析】

1、根据图中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以推断出①代表沉积物固结以后形成的沉积岩;②代表经过变质作用后生成的变质岩;③代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喷出岩;④代表岩浆侵入地壳而冷却凝结成的侵入岩。其中喷出岩和侵入岩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2、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作用分别为:a-固结成岩,b-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d-上升冷凝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其典型特征是多气孔构造。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美观的是花岗岩(侵入岩)的特点。故选C。

【答案】4.B 5.B

【解析】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D是沉积岩;A能够形成B、C,说明B是侵入地壳上部形成的花岗岩,C是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A是岩浆,变质岩高温熔化形成岩浆,E是变质岩。为图中的C类岩石。故选B。

5.玄武岩有气孔,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B对、A错;岩石孔隙中蓄有水分,不会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C错;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D错。故选B。

【答案】6.A 7.C 8.B

【解析】6.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面,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丙是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经①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乙岩浆岩。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①、乙。故选A。

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C对。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高海拔的高原不是主要成因,A错;地壳的厚度较厚,B错;玄武岩是喷出岩,不是干热岩的形成条件,D错。故选C。

8.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B对、A错;三角洲附近的浅海、高纬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C、D错。故选B。

【解析】9.B 10.B

【答案】9.波浪岩是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中①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③为变质岩、④为沉积岩。故选B。

10.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图中花岗岩现在出露地表,则必然经过了地壳抬升、风化剥蚀过程。故选B。

【答案】11.C 12.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地质作用。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有层理性,是区别于另二类岩石的;景观图示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判断是沉积岩;右图中甲是岩浆岩、乙是沉积物、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戊是岩浆。图示岩层先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再经地壳运动发生弯曲变形;后再经外力侵蚀。没有岩浆活动现象。

11.景观图示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判断是沉积岩;右图中甲是岩浆岩、乙是沉积物、丙是沉积岩,丁是变质岩,戊是岩浆。选C正确。

12.图示岩层先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再经地壳运动发生弯曲变形;后再经外力侵蚀。没有岩浆活动现象。选B正确。

【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地质作用。做该类题时先要判断各类岩石,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有层理性,是区别于另二类岩石的;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各类岩石都可通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再固结成沉积岩。岩浆岩一定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变质岩是内力作用下各类岩石都可变质成变质岩。这样理清楚就不会出错了。

【答案】13.A 14.B

【解析】13.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读图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A对;b为风化物,②为高温融化,B错;c为沉积岩,④为沉积作用,C错;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D错。故选A。

14.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是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B对。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A错;物质来自于地表及地壳内部,C错;外力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D错。故选B。

直通高考

【答案】1.AD

【解析】图中①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②指固结成岩作用;③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或沉积物的过程,不是成岩作用;④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故选AD。

【答案】2.D 3.D

【解析】2.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故选D。

3.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故选D。

【答案】4.D

【解析】4.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形成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板岩是变质岩,分别有片理和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弱,易被风化剥蚀,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剪切破坏的能力较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故选D。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分析 本节知识点主要是运用示意图讲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教科书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一内容,重点是岩石圈的三类岩石、三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三类岩石的循环过程。难点是物质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的高一对于地球内部结构还不了解所以教学不能用简单的讲授法要结合案例、地理图片甚至动画演示及视频播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理念与思路】 创设问题情境,穿插教师讲解主要是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2.解释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3.绘制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 4.理解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培养的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三大类岩石特点、形成过程,培养的团结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讲授法(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岩浆岩 【投影】(蕲春四中“校石”与音频《一块石头的自白1》)

文字材料:我叫“小花”,我的故乡在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非常的“热情”,使得我的“亲戚朋友”并不像现在的我那么的坚硬,而是熔融状态。曾经听到过地球表面旅游的前辈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非常期待这样的旅行。直到有一天,地壳的一次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缝隙。我的兄弟“小玄”非常幸运一下子就冲到了地表,而我却困在了山体的内部。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水兄”、“风兄”的帮助下,我终于拨云见日…… 活动1:阅读教材P78文字部分和图1,并结合《一块石头的自白1》回答问题: (1)请你告诉我“小花”的故乡的名称。 (2)你能在上图中指出“小玄”和未见天日前的“小花”的位置吗?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3)请结合图2和图3谈谈“小玄”与“小花”这对孪生兄弟在相貌上有何不同,并推测其形成原因和用途,最后完成下表。

图说地理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典型例题】 (2016?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思维过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AD 2.AC 练习: (201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测试)下图中a图是香港西贡国家地质公园滨海地带火山海蚀地貌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可能属于b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变质岩 2.导致a图玄武岩石柱断面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七年级科学上册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 浙教版.doc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売,覆盖在地球表面; 2、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3、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 过稈与方法: 4、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能杳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纟H.实验用的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备种岩标木;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忖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冋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來自在自然界屮,它们有些裸臨在表面, 来

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白大白然,是在白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衿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白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引导说出:观察、敲击、浸水。 4、学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岩石标本,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5、引导学生对相互Z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木特征的认识。 6、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川化学药品认识一一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 发展: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木课的知识点一一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一一利用感官、T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2、提问:大家觉得这么多岩石,各有特点,你能把它们分一下类么? 学生自己分类 小组汇报白己的分类方法。 (汇报过程屮,教师注意进行学生Z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3、讲述: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对这些岩石乂是怎样分类的。 播放录像或课件介绍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介绍岩浆岩,提问:花岗岩为什么那么坚硬? 播放水成岩,提问:在沉积过程屮你觉得会形成怎样的层次? 学生说说,教师补充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教案精修订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届高考地理第一轮 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最新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大气受热过程。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7.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解读 1.结合景观图或区域图示,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2.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现实,以等值线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向图为载体,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结合特定条件下气象数据或气象图像资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别、特点及其影响。4.结合区域判读或有关资料,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内部分层 (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________,实线N:________。 名 称 特征界面 A层 ___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 ____千米 a______ b古 登堡界面

_ B层___ _ 厚度约2 800千米,上 部存在c____________, 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C+D 层 地 核 分C外核、D内核 2. (1)构成:地壳与__________以上的地幔部分。图中字母____。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巧学速记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 类型形成常见岩石 A____ ____ 岩 侵入 岩 岩浆侵入 ______________冷凝 形成 花岗岩 喷出 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 成 _________ B________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 碎屑物质经搬运、堆 积、固结成岩形成 ________、砂岩、 页岩 C________岩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 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 改变而形成 ________、板岩、 片麻岩 2. 地质作用 ?? ? ??a表示 b+c表示外力作用 d表示 e表示 3.循环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4.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综合上述观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对原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指导,本课将采取“探索——建构——发散”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认知,从而建构起科学知识的框架。 二、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1.教学内容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3课。《岩石和矿物》单元隶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其科学知识内容来自“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这一主要概念中的“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的一分解概念。本单元教学也是小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对于激起孩子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美丽的花岗岩”和“常见的岩石”。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教科书选择花岗岩是因为花岗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岩浆岩,矿物颗粒比较粗,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颜色、形态不一样,容易区分。所以花岗岩是指导学生理解岩石是矿物集合而成的典型材料。从而将关注点从岩石引到矿物上。通过课文资料阅读初步了解不同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有着差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从而引发学生对岩石的组成——矿物的关注。为下面两节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做准备。 2.教学方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本课特点,采取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全班交流等教学方法。给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组成地壳的岩石讲课教案

组成地壳的岩石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浙教版科学七上3.3.1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知道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种类的岩石。 教学难点:理解集中常见的岩石;岩石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引入:不论是城市中雄伟的建筑,还是风景如画的黄山,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你能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吗?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塘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 一岩石的类型 1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岩石圈不包含软流层(可提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较厚,海洋较薄,但海洋部分的岩石圈并不缺失,缺失的只是硅铝层。//岩石圈的主要物质成分由表及里,铁镁成分增多。全球岩石圈不是 一块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4岩石的类型:复杂多样。 通过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⑴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岩浆:由软流层喷出的熔融物。高温、液态。 #成因: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是岩浆喷发后形成,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 *注意。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不能说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特点: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有明显气孔的岩石在成因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有气孔、疏松;侵入岩无孔隙、致密)。分析:因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冷却凝固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玄武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气孔构造。由火山喷发冷凝而形成的玄武岩多气孔构造。 #岩浆岩形成气孔的原因:含有大量气体的岩浆在喷出地表后,气体大量逸出,在岩石中残留气孔。如玄武岩是喷出岩。 #有用成分举例: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⑵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成因: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形成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是地球外力作用形成。 #特点: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但不能说都是层状分布)或化石,这是区别于其他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可以看到明显的砂粒或砾石,有化石存在。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有的含砂粒)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有用成分举例: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沉积岩。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矿物)燃料。 #沉积岩从下到上的顺序是砾岩 砂岩 页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毕家0小学王利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刻刀(或钉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猜它是谁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节课我们接着研究岩石(板书:岩石),下列图片中都用到了一种岩石,猜猜看它究竟是哪种岩石? (师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岩石图片,学生观看。) 生:花岗岩。 师:对,这种美丽漂亮的岩石就是花岗岩(板书:花岗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岗岩在生活中的用处将越来越大。 2.了解花岗岩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它的美丽和坚硬。 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花岗岩呢? 生:因为花岗岩太美了。 师:是的,花岗岩是太美了,人们喜欢它。当然,人们喜欢它还有第二个理由是花岗岩非常坚固,你看(多媒体出示金字塔照片),这是一张4500年前古埃及法老胡夫最大的金字塔照片,金字塔塔顶是用9块花岗岩砌成的,每块重达50吨;塔身是用普通石头砌成的,风吹雨淋都风化了,而塔顶花岗岩却完好如常。大家说它结实不结实! 面对这么美丽、结实的花岗岩,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提出问题(预设:花岗岩怎样形成的?花岗岩由什么组成的?……)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一下花岗岩这种岩石的组成。(补充板书:的组成)。 二、问题引领、分步落实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习题精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习题精选 山东郓城第一中学李庆敏 【真题回放】 1.(08,江苏)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答案】B 【解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主要是冰川堆积产生的,而雁荡山陡崖峡谷则是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2.(07.广东)“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 D 【解析】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3.(08.广东)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答案】 A 【解析】解析:B、C、D三个选项都主要是侵蚀作用形成的。 【预测】 )热点地区(四川震区、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区域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图、地形剖1(. 面图结合,考查地质构造、地貌景观、人类活动的关系。 2)流域水文、水系、地质、地形等特点与流域开发与治理。( 3)汶川地震,主震、余震的灾情分析、成因分析。(

、重大地质事件、地质灾4)重大工程建设(找水、找矿、找油、找气、交通、水利)(害,考查板块构造、板块运动。 )以景观图为题材,聚焦热点区域,考查内、外力作用的特点。5( 【模拟演练】 重庆、8级地震。)东经103.4度发生(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月1.2008年512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问题。 1)地震发生过后( .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渐高A.北京昼长逐渐增长B C.南极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2(。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答案】(1)B (2)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繁,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 2.图9为我国西南某地的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图10是图9中沿NM线的部分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补画完整10MN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1)该地区的地形为,在图 该地质构造为什么会形成这,根据岩层弯曲特征,该地的地质构造应是(2)种地形? (3)某地质考察队,在该地区找到了有色金属矿床和石芽、石笋、石柱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你认为有色金属矿床和喀斯特地貌应分别分布于A、B、C三地中的哪一地?并说明判断理由。 (4)依据科学发展观,如果利用当地资源对图示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请简述其开发的方向和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山地画图(形态正确,顶点正确;地层分布正确,注意每个地层与地表高程的交点及对应图例) (2)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残留成为山岭 (3)有色金属矿床应位于C处,有色金属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相关;喀斯特地貌应位于A处,因为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 (4)发展方向:①该地区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可以以这一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合理的规划,发展旅游产业;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自然要素),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经济林木等),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注意问题:①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植被的保护,以免水土流失而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现象;②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生;③注意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岩石圈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联系各种地质作用来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但不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与相应的地质作用。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课标,在落实“运用示意图说明”的要求时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则需要学生理解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要表现出循环的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从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角度叙述了地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本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和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从圈层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物质的运动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打好基础。 我所教的高一学生基础一般,对于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课外的一些地理现象关注的比较少,但是由于房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可以提供学生一些直观的材料,比如说沉积岩、变质岩等,可以给学生一些实地资料的补充,学生对于岩浆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地质作用了解较少,虽然经过前一节的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将地质作用应用到岩石间的转化过程上还是会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物质循环意识的建立比较困难。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有兴趣探索自然环境的一些规律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应的地理现象。 学生对于地理概念上容易混淆,因此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定义要做以解释和区分,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图片和大理石产地的学生介绍并观看动画演示了解岩石分类和成因。 学生通过游戏演示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运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绘制简要的示意图并叙述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绘制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分析:“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是本课的课标基本要求,因此运用书中的“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受自己的归纳理解能力的限制,自行绘制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组成地壳的岩石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11765970.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 能查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岩石(鹅卵石、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各种岩标本;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目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来自在自然界中,它们有些裸露在表面,来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自大自然,是在自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完整版)高考地理专项: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题

(六)岩石圈物质循环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岩石。 2、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演练探究】 1、请阅读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横线上,填出促使岩浆与岩石 相互转化的环节。 A、B、 C、D、 E、 (2)上述环节中,BE属于作 用,ACD属于作用。 【拓展巩固】 1、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A、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 B、是地壳运动内力作用的结果 C、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结果 D、都受岩浆活动的影响 2、三大类岩石的划分依据是() A、分布规律 B、利用类型 C、形成原因 D、埋藏条件 3、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板岩 D、大理岩 4、江西“三清山”常见到的球状花岗岩的成因是()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分析判断5—7题:

5、有关图示各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沉积岩 B、②—喷出岩 C、④—火山岩 D、⑤—岩浆 6、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②④③ B、③④①③ C、③①④③ D、②④①⑤ 7、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各处可能形成的相应矿床是() A、①—天然气 B、②—煤炭 C、④—石灰岩 D、⑥—石油 8、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岩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B、三大类岩石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都可以形成沉积岩 C、变质岩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D、变质岩是位于地壳深处的一种岩石 9、三大类岩石形成的物质来源分别是() A、岩浆岩—下地幔 B、沉积岩—风化壳 C、变质岩—岩浆岩 D、变质岩—下地幔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 ②石灰岩是在浅海环境中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 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后形成的 ④石灰岩是矿产,大理岩不是矿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下列各组矿物中,均属于常见造岩矿物的是( ) A、石英、长石 B、蓝宝石、方解石 C、花岗岩、石英岩 D、石墨、石灰岩 12、读图回答: (1)A是___________岩,B是___________岩,它们是 活动经过_______后形成的。C是___________岩,它是在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 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读图等,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组成。 ②通过对各种岩石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 2、预习范围 教材第3章第三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理学家通过对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分界面分别为、。 岩石圈的概念:包括的全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地壳是一个圈层,大陆部分较,大洋部分,平均厚度。 地幔介于和之间,厚度约。 地核以和分界,厚度约,可以分为和,地核,很大。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按成因分:、、 岩浆岩:是的产物。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或,随着、的变化,而形成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有、等。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上午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被、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形成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等。沉积岩的特征有层理结构和化石的存在。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作用下,和 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等。 常见原岩与变质岩的关系:—→大理岩;页岩—→;—→

片麻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概念: 过程:地球内部的,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形成;地表岩石在、、等外力作用被、、、、,形成;已经生成的岩石在的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形成。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又形成新的。 意义: 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②改变地表的,塑造千姿百态的; ③实现交换和传输,改变地表的。 三、预习检测 1.根据岩石的分类,石灰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探究案 活动1仔细观察书中94页和95页书中岩石的照片,说出他们各自的比较表明显的特征。 活动2我们的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利用岩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医……无一能离开岩石。你能结合你所知道的来谈谈关于岩石的用途吗? 二、随堂检测 1. 有一种岩浆岩它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有气孔构造,请问这种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砾岩 C.玄武岩 D.页岩 2.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按成因,该种岩石是()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组成地壳的岩石配套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岩石的三种成因类型;知道岩石的主要外观特征。 技能目标:能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情感目标:知道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想通过图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岩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岩石的特点并能加以分类。 实验用具及教具 课件或 投影片 课件 教学程序与策略 备课组修改意 见 个人修改意见 【新课探究】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为什么岩石的特征都不一样? 岩石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岩石缝隙特别多,有的岩石有气孔, 有的岩石层层分明,有的有化石。这为我们区分岩石的种类提 供了帮助。依据岩石的形成原因不同,对岩石进行分类。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95页第二段——96页前两段完成下列表格 岩石类 型 形成原因特征特征 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侵入地壳 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 或柱状结构。 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 积、压实、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 石。 变质岩地壳中的岩石在岩浆、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 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片状的结构 沉积岩比喻:沉积岩——地球历史地层——‘书页’化石——‘文字’ 书上94页A~I这些岩石,分别属于什么岩? 常见的变质岩:

石灰岩(沉积岩)变成大理岩 页岩(沉积岩)变成板岩 花岗岩(岩浆岩)变成片麻岩 砂岩(沉积岩)变成石英岩 补充填表:(详见课件) 读图三类岩石的转化: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什么? 岩浆表格略,详见课件。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砾岩:石灰岩: 页岩:板岩: 岩石的应用 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艺术材料、切割材料等 课堂小结 1.根据岩石的成因不同,我们把岩石分为了三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岩石的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三类岩石的特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堂堂清:习题训练 作业: 1、 2、 教后 反思记 主备教师签名授课教师签名

组成地壳的岩石

浙教版科学七上3.3.1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知道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种类的岩石。 教学难点:理解集中常见的岩石;岩石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不论是城市中雄伟的建筑,还是风景如画的黄山,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你能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吗?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塘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 一岩石的类型 1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岩石圈不包含软流层(可提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较厚,海洋较薄,但海洋部分的岩石圈并不缺失,缺失的只是硅铝层。//岩石圈的主要物质成分由表及里,铁镁成分增多。全球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4岩石的类型:复杂多样。 通过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⑴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岩浆:由软流层喷出的熔融物。高温、液态。 #成因: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是岩浆喷发后形成,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 *注意。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不能说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特点: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有明显气孔的岩石在成因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有气孔、疏松;侵入岩无孔隙、致密)。分析:因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冷却凝固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玄武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气孔构造。由火山喷发冷凝而形成的玄武岩多气孔构造。 #岩浆岩形成气孔的原因:含有大量气体的岩浆在喷出地表后,气体大量逸出,在岩石中残留气孔。如玄武岩是喷出岩。 #有用成分举例: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⑵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成因: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形成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是地球外力作用形成。 #特点: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但不能说都是层状分布)或化石,这是区别于其他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可以看到明显的砂粒或砾石,有化石存在。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有的含砂粒)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有用成分举例: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沉积岩。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矿物)燃料。 #沉积岩从下到上的顺序是砾岩砂岩页岩。 ⑶变质岩。如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成因: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如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石灰岩能变质成大理岩)板岩是页岩变质而成(板岩是由页岩受挤压变质而成的)。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来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是地球内力作用形成。 #特点:常有片状结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1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2、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3、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4、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能查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各种岩标本;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目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来自在自然界中,它们有些裸露在表面,来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自大自然,是在自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引导说出:观察、敲击、浸水。 4、学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岩石标本,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5、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6、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 发展: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2、提问:大家觉得这么多岩石,各有特点,你能把它们分一下类么? 学生自己分类 小组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 (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进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3、讲述: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对这些岩石又是怎样分类的。 播放录像或课件介绍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介绍岩浆岩,提问:花岗岩为什么那么坚硬? 播放水成岩,提问:在沉积过程中你觉得会形成怎样的层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

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观察及查阅相关的资料,识别5种常见的岩石。 通过课前查阅岩石分类方法及特征,能识别自然界常见的岩石类型。通过模拟实验,粗略知道岩石的特征与形成的原因的关系。 利用对5种岩石的观察,对五种岩石进行分类,知道5种岩石和岩石类型的关系。 通过合作、讨论归纳岩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巩固应用观察的基本方法技能,应用类似生物检索表的方法去认识常见 的岩石,让学生形成认识自然界一些事物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查阅岩石类型及特征的相关资料,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岩石的应用及矿藏的开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并观察过一些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对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早就心知肚明,但有时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越不容易产生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对岩石细致的观察和切实有效的分类则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指导。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由于有前面两章学习,已然知道了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也已知道生物检索表的应用。本节课突出检索表及观察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4重点难点 识别5种常见岩石及岩石的分类 5教学过程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成地壳的岩石 1.将猪肉石放于投影仪上。(课前调整:同样大上的纸张对实物投影仪进行调整) 将猪肉石拿出来,让前面的同学观察 2.展示浮石。 师:这也是岩石,如果我将它放入水中,它会? 生:下沉或上浮 师:请大家从信封中拿出这种岩石,把它放入水中。(学生实验) 师:看到什么?(学生齐答) 师:神奇吧?岩石但越是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越是不注意去观察它研究它。其实岩石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 (一)识别五种常见的岩石 1.构成岩石的矿物 活动1:让学生观察伟晶岩,找出它最明显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