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循序渐进原则

教育学循序渐进原则
教育学循序渐进原则

8

章教学(中)

课后思考题详解

1.直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何我们今天仍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答:

强调直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即不能把直观当做目的,

不能为

直观而直观,不是直观得越多越好。具体而言,原因如下:

(1)单纯采用直观教学不可能实现教育目的

直观教学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采取呈现实物或模象

等方法进行教学。

而单纯的一味的直观教学,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

力的培养,也就是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2)直观教学运用不当亦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教学中,

不管教学是否需要,

一味追求直观和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刺激与时尚,

必然导

致直观过多或直观不当。

这样做的严重结果,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时,

而且将影响学生抽象

思维、创造性想象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可见,

直观教学只有运用得当,

才可能发挥其有益的作用。

如果运用不当或一味采用直

观教学,

则不仅不会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发展和

思想的提高。因此,我们仍强调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2.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教师的启发与学生探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

(1)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的原因

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

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

学会分析问题,

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

视启发教学原则,其原因如下:

①启发式教学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

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只有重视启发,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

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好。

②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启发式教学确立了主体教育观,教师

把主要精神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

积极的状态之中,

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确保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③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

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动机水平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进步。

④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

维的积极性,

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而且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

通过类似的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免费咨询热线: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师生互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师生双方情感交流,营造了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⑤启发式教学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启发式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设问、启导,引导

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观察,学会操作,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实现“举一反三”这个启发的最高目标。

(2)教师启发与学生探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

启发学生,

经过他们的积极思考与探究来完成学习和发展的目的。

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探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①教师的启发是主导,学生的探究是主体。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

点拨固然很重要,

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

有成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和

发展自己的智能与情操,

毕竟要靠学生个人自己主动地探究与反思,

要通过个人的经验不断

地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

②更加强调学生的探究。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

实则更注重引发学生的主动

探究,注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

教师千万不可将启发看做包办代替,

否则将造成学生的依赖性,

影响他们学习能

力的发展。

3.教学原则应当与时俱进,你认为本书所阐明的教学原则内涵是否反映了当今对有关

教学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作点补充或发展?

答:

略。

4.教学方法有何特点与价值?为何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

答: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价值

①教学方法的特点

a.

目的性。

教学方法产生于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或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之中,

是为目的、任务服务,并受其制约的。由社会发展所引发的教学目的、任务及内容的不断更新,

对教学方法提出的越来越高的需求,

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创新、

与时俱进的巨大动力。

b.

双边性。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

因而教学方法也具有双边性。

教学方法始终是组织教师与学生为传授知识,探索真知而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这乃是教学方法独有的重要特点。

②教学方法的价值

a.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的开展。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全面而

正确地反映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以及现代教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向、人的认识规律、儿童的天性与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个别差异、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中华教育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以便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引领、激励与规范的作用,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b.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指导该如

何组织教学,

开展教育活动,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要求要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以及抓主要矛盾,

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这样的要求就可以很好的

引导教师开展教学。

c.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方法是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和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经过历代的学者积累、研究而成的。因此,在科学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按照学生的身心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呈现和设计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的原因

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进的主要原因是: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

值和意义。

①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的开展

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全面而正确地反映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内容,

以及现代教学的

特点与发展趋向、

人的认识规律、

儿童的天性与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个别差异、

学校教学与社

会生活的联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以便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引领、

激励与规范的作用,

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②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进行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指导该如何组织教学,

开展教育活动,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如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要求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以及抓主要矛盾,

解决

好重点与难点,这样的要求就可以很好的引导教师开展教学。

③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是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经过历代的学者积累、

研究而成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按照学生的身心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呈现和设计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自古以来,尤其是近现代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5.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

学策略,各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一般而言,

教学方法与教

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的区别与联系分别如下:

(1)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

它本身不能独立地完成某种教学任务,

但同一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

广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免费咨询热线:

4006

123

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安排。(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

资料与设施。

它的范

围很广,主要有:教学用书、教学用资料、直观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专用教室等。教学手段通常是教师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

对教学方法起到补充、

解释的作用,

但它本

身不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它具有为完成一定任务而活动的方法特性,

也属于方法范畴。

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着单一的

教学方法所难以起到的具体而明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教学方法是构成教学模式的基础及要

素。

(4)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究其实际

功能,属于广义的教学方法范畴,但又不同于方法。一般而言,它具有目的性、主体性和调控性等特性。

6.讲授法在教学中有何重要价值与局限?讲授法与注入式的区分在哪里?

答:

(1)讲授法的价值与局限

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

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①讲授法的价值

a.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教师可以高效、系统地传递信息。由于教师在讲授法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教

师在课堂上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

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系统化信息,

有利于学

生系统地接受和继承人类化遗产。

第二,

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

对课堂教学的全面管理有较强的

控制力,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课堂进程中的问题,针对有关情况随机应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b.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第一,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讲授法能适用于各层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其他各种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在讲授的基础上,

或围绕讲授而结合进行的,

并由讲授居主导

地位。因此,讲授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

不受地域的限制。

不管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城市学校,还是在偏远落

后的山区学校,

教师都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较为有效地讲授,并无严格的条件或是环境

的要求,从而保证其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中华教育学习网

官方网站:圣才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免费咨询热线:

4006

123

191

中华教育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1802373.html,

②讲授法的局限

a.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在讲授法教学中,

教师占主导地位,

教师对课堂有极

强的控制力,

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的地位。

同时,

由于教师运用讲授法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较难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不利于发挥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b.操作不当容易走向“注入式教学”的误区。讲授法和注入式教学有共同的地方,即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

如果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讲授技巧,

很容易造成机械性地讲授,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依赖于教师传授,满足于简单记背,最后步入注入式教学的误区。(2)讲授法与注入式的区分

注入式教学,亦称“填鸭式教学”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不顾他们的基础知识、

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用强制的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

并要求他们呆

读死记。讲授法和注入式教学有相似之处,亦有本质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①二者相似之处

讲授法和注入式教学其表面形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通过讲解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技能。

这一极大的相似点使得人们很难区分清楚它们的

异同,常常将两者混同为一。

②二者区别之处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听讲,而不去思考,这必然是注入式的;如果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讲的方式,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

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

把知识

教学、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这必然是讲授法。

可见,

讲授法与注入式虽然表面相似,

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教师在运用讲授法

时一定要清楚它与注入式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努力提高自己的讲授水平,

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以免步入注入式的误区。

7.强调练习是否就意味着“题海战术”?怎样才能正确而高效地进行练习?

答:

(1)强调练习并不意味着“题海战术”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

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题海战术”

则是指为达成某一任务,

多指考试或检测,

机械地做大量的相关习题,并不考虑其质量与效率,亦不进行思考、分析。强调练习并不意味着“题海战术”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因此,

练习注重思考问

题、

分析问题,

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

“题海战术”

则一味地强调数量,

机械地反复、

重复。

②在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要不断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今后改进与提高,

这是

练习有效进行的保证。而“题海战术”更关注学生所做题目的数量,学生没有时间来发现自己的问题。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

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你可能喜欢

中国教育史重点中国梦大学生地球圈层结构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

中国教育史重点孙培青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

中国教育史重点

中国教育史重点姜姜

更多与“中国教育史重点”相关的文档>>

今日推荐

20份文档

乘机安全小贴士

安全乘机指南

如何选择安全的航班

正确使用机上氧气面罩

1028988份文档

教学总结精品范文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大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180份文档

2014招聘简历模版

2014个人简历求职

2014最优秀简历模板

2014应聘主持人简历模板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加入会员!送免财富值下载特权

1 下载券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

以下结果由提供:?

百度翻译

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

复制 | 搜索 | 翻译 | 百科 | 分享 | 二维码文字已复制

分享至:×

教育学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绪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并掌握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史、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1、它是一门要运用到自然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科。 2、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古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思想简介: 1、古代中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 2、古代西方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二)主要特点 二、独立和成熟阶段(近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近代西方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第斯多惠 2、近代中国 代表人物: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 (二)主要特点 三、发展与繁荣阶段(现代社会) (一)主要教育理论简介 1、现代西方 代表人物:杜威、布鲁纳、根·舍因

2、前苏联 代表人物: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 3、现代中国 代表人物:杨贤江、陶行知、黄炎培(二)主要特点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正确掌握教育的思想和技能,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培养教育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一)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原则

联合国195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中提出了十项原则:(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及需要,来拟定初始的工作计划;(2)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3)在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4)社区各种计划的拟定,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5)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6)发动并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者的挑选,培训,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商发展。 结合我们的社区发展工作实际,社区发展中应当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民主过程原则 民主过程原则是社区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与方法是民主的,是由社区居民的自由意志决定的,这一过程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基本符合多数人的兴趣与意志。 在民主过程中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府出于协助的地位,而不是采取强制命令。民主选举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民主的一个基本表现,有权通过一定的形式选举和被选举为居民

代表、居民小组长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民主决策是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执行。民主管理是由居民委员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代表社区居民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民主监督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承担的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及其成员进行监督。2.全体参与原则 全体参与是指社区全体居民参与本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是社区居民对自己社区责任的分担和对自己社区成果的分享。居民参与不仅是社区发展的主导动力,也是衡量社区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也就无所谓社区发展,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发展的效果。参与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决不能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迫居民参与。社区公众的参与是社区民主自治的基础,由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和监督社区发展事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少数人操纵社区发展。 3.广泛合作原则 广泛合作原则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社区自治不是拒绝援助和支持,二是广纳资源,不仅包括社区内部的资源整合,玩不资源也需要吸收进来为社区发展服务。社区发展需要多种合作途径才能实现,这是由社区发展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 4.自下而上的原则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社区组织:理论与原则》中指出,“社区发展工作要符合社区多数人的利益;工作组织应具有社区各方面的代表”。

教育基本原理教学大纲新

《教育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教育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12106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学时:57学时 学分:3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教育学本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教育基本原理》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教育学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从基本原理的层面,对教育自身的有关理论作以全面的解说。开课目的是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为后继课程打下教育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 1、从理性上认识与“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有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 2、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了解主要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培养教育研究意识和教育改革意识; 4、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等观念。 要求学习者能切实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教育理论基础。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自己身边教育工作的问题,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概念、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教学难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师与学生。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基础,又是《课程与教学论》、《德育与班主任》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观的指导,《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是《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和实践操作。《教育基本原理》侧重教育基本规律的阐说,而《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则侧重教育、教学具体规律的陈述,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原理与教育学(9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 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 1.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3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教育学、教育原理的概念,了解中外教育思想演进的基本脉络,掌握一些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6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教育的概述 2.2教育的发展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构成,认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特性,了解学校的产生、发展与未来趋势。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育的概念,教育发展,教育的本质。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要素(9学时)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3.2教育主体 3.3教育物资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教育主体、教育主体间性和教育物资的概念,理解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良好教育交往的特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5.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 B )。 A.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特殊的实践过程 D.师生交往活动 6.( D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D )教学原则。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C )。 A.教学 B.教学原则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 A.教学工作 B.智育 C.体育 D.德育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 )。 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 1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C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2.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一、科学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价值是选择课题的重要依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选择课题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具有科学价值,而不能仅仅是“摆花瓶,当样子”。一要体现出理论基础的先进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要体现出目标内容的完备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既要有促进“全体发展”的“规定性”目标,又要有促进“全面发展”的“规定性”目标,还必须有促进“个性发展”的“可行性”目标;要体现出目标内容“面向全体”的普及性和“指向个体”的提高性。三要体现出体系构架的合理性。作为一种体系结构或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或条状分层,或块状分区,不管怎样必须与教育教学的需要相贴近,其构架不仅要体现出“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分级层次性,也要体现出“目标分类”的分块区域性,同时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一种比较合理的体系构架。 二、需要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性要强。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来选择课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课题研究是缺乏生命力的。坚持这一原则就能很好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有助于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呈现出活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改观等良好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惑,只要抓住抓准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找到突破口,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或困惑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就能较大程度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坚持需要性原则是课题选择原则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结合实际需要,选得准,选得好,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创新性原则 课题的创新性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新,问题的提出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或者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前人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三

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幼儿教育学》是幼儿教育学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2、课程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主要是理解和掌握什么是幼儿教育学;为什么学 习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教师和幼儿;幼儿园全 面发展教育;幼儿园环境,课程;幼儿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幼儿教学活动设计;幼儿的游戏活动、 一日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让学生构成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理论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 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的 自觉性;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 3、课程任务 1、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她们热爱幼儿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具备幼儿教师应具 备的职业素养; 2、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掌握当代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掌握从 事教育工作,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注意补充反映教育规律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注意课堂教学 实操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教学理论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 使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乐于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幼儿园组织管理,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幼儿教育的一般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能运用在教学活动实践中。 三、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 1、教学中讲授和练习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课程是结合教学方法上,注重实用性,教学案例的设计、习题的操练,都尽可能地真实化,加强学生 的实际教学能力。 3、注意启发式、引导式教学。 4、对学生的习题和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使学生能纠正错误,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幼儿教育学概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幼儿教育的意义; 2.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1页共4页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教学原则(二)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高频考点解析:教学原则(二)【高频考点——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涵义 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对知与行关系的研究。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他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 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并阐明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力地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3.巩固性原则 (1)基本涵义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有时被称为教育性原则。因为广义的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智能发展和思想品质教育等三个方面,而“全面发展”包括了这三方面的内容。 要贯彻实行全面发展原则,在当前要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双基教学、忽视智能培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优良品质培养的思想和做法。 二、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概括地讲,包括教学内容必须科学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必须科学这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 1.教学内容必须正确、可靠、反映客观事实、符合现代化科学水平。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符合中学生认识水平,能形成一定的系统。 3.注意科学方法的教学。化学科学方法不仅是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和掌握化学科学的有力手段和工具。 4.努力使教学过程科学化。不但要有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科学的教学目的要求和科学的教学内容,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努力按照化学学科特点组织化学教学。 三、系统和有序原则 化学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有它整体的目的和运行规律,无论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化学实验的教学等,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的目的和任务,都应该有利于发挥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即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这里所说的“序”,除了指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之序外,还包括学生的认识发展之序、智力发展之序,它们是一个和谐统一体。 四、联系实际原则 化学知识来自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化学教学也必须反映化学知识跟实践的密切联系。在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利于他们将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行联系实际原则,要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模式来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所以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使知识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五、协同和启发原则 要使中学化学教学系统和谐有效地运行,必需注意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其物质载体各要素间的协同一致。这里,教师必需起好启发作用。协同和启发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实行协同和启发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各点: 1.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能自觉而主动地学习。 2.教师要做好启发和引导作用。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不可能完全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年级专业: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教师:李玲玲 审批签字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40/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育系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各领域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本门课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游戏的基本理论 2.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3.了解幼儿园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4.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5.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分类指导 6.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二)能力目标: 1.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游戏的地位 2.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组织和指导游戏的实践能力

4.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5.初步学会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解决幼儿的某些问题 (三)情感和态度: 激发对幼儿游戏的热情,真正意识到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获得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和分析幼儿园游戏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感情。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讲授过《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后续课程是《学前儿童学科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管理》等。 三、学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实际操作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练习游戏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 第八章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 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 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A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C 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B 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 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B 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D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D 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A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工作方法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工作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考试评价目标】… 一,填空题 1.教学工作以____为中心环节。 2.上课的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以及。 3.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____。 4.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分为____、____和....................。.............一O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____和方法。 6.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____、指导性原则。 7.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一____—.____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称为____。 9.引导探究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____。 lO.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____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 11.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1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具有____直观性、真实性。 13.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合作、____和不相干的。。 14.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于北京开办的____。 15.合作学习理论认为____应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1.上课2.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3.考虑教法 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5.系统6.整体性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教学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法8.引导探究教学法9.问题 10.《大教学论》11.班级教学12.形象性13.竞争的 14.京师同文馆15.群体合作分组结构 二、选择题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 ) A.制定教学计划B.了解学生 C阅读有关参考书D.备课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方法, 称为( ) A.讨论法B.研究法C实习作业法D.练习法 3.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旨在发掘教师特殊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B.特朗普制c.小队教学D.合作学习 4.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 A.班级授课制B.贝尔一兰喀斯特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5.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称为(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 6.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的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 7.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是( ) A 久实验法B.练习法…C参观法D.实习作业法8.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杜威 9.教学过程中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贝尔一兰喀斯特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特朗普制 10.被称为灵活课程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小队教学B.特朗普制C合作学习D.分组教学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学前教育原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八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核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八大教学原则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有这样一类考查形式,即以俗语或名人名言进行考察,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考试中常见的这些话。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道德品质。此原则体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考点有:文以载道,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考点有见之不若知之,之之不若行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力行而近乎仁;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乌申斯基说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思想不能离开事实。 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师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常考语句有: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启发性教学原则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常考语句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好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坏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八章 德育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八章德育 [日期:2008-10-18]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云南省事业单位2010年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考试培训火热报名中,选择了千万不要错过... 文山州201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培训班招生详情查询红河州2010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培训详细信息查阅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2.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3.德育的社会功能 4.德育的任务 5.道德教育 6.政治教育 7.思想教育 8.小学德育 9.小学德育过程 1O.爱国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 1.( )是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4.学校德育内容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社会实践教育 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基础B.途径C.关键D.内容,

6.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7.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 A.手段B.方法C.途径D.内容 8.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政治思想教育C.政治课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9.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1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1.衡量小学生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1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14.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导向性原则 15.( )是为达到德育自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练习题

第八章教学<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B)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画》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5、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C) A、唐代 B、宋代 C、清末 D、新中国成立后 6、现代我国学校的教学以(C)为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授课 B、个别辅导 C、班级授课 D、讲座 7、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9、备课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A) A、了解学生 B、阅读参考书 C、上网 D、制订教学计划 10、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者和学习者 C、集体的领导者 D、学生的榜样 11、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C)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2、一节综合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B)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在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4、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D)来编班。 A、年龄 B、发展水平 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15、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D)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C) A、教学 B、教学原则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式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8、良好测验标准中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D)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9、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在古代的东西方,个别教学制是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但到19世纪中叶,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苏格拉底善于运用启发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形成了著名的“”。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视角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教学内容】

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形态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2.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2.能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3.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负向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 能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学重点】 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2.教育功能类型。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教学难点】 1.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2.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通过观察事物、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表象,丰富感性认识,正确理解知识 2、尽可能把事物本身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 实物直观[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 模象直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电影、VCD、多媒体等] 2、直观+讲解---------[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师]讲解学生的疑难,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理性认识。 师]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给学生感性认识,形成表象直观。 承认学生的主体,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

探索,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好奇、兴趣、求知欲、获得良好成绩、得到表扬、奖励、实现某个远大理想]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起逻辑思维能力---------- ○1[师] 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问要切中要害,发人深思,脑子一开窍,气氛就活跃 ○2[师] 因势利导,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 ○3启发过程要有耐心,给学生思考时间,有重点,问题不多 ○4深入下去,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去获取新知,启发掌握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动脑,还要动手------- 布置作业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 4、发扬教学民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等,鼓励不同见解, 允许提出置疑。 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积极地加以利用。 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八章教学

第八章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钻研教材;(二)了解学生;(三)制定教学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2 ?课题(单元)教学方案;3 ?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 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 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第二,检查复习。第三,掌握新知识。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 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二,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 解答题作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