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育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类型 (1)

1.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

1.1.4项目拟建地点 (2)

1.1.5项目建设规模 (2)

1.1.6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2)

1.1.7规划建设目标 (4)

1.1.8项目建设期限 (5)

1.1.9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6)

1.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6)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及研究结论 (6)

1.3.1编制依据 (6)

1.3.2研究范围 (7)

1.3.3研究结论 (7)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9)

2.1XX概况 (9)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11)

2.2.1体育文化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1)

2.2.2XX市体育设施现状 (16)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9)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

3.1需求分析 (21)

3.2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1)

3.3推荐建设规模方案 (22)

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24)

4.1场址现状 (24)

4.2建设条件 (24)

4.2.1地形、地貌条件 (24)

4.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气象条件 (25)

4.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26)

4.2.4城市规划和其他规划要求 (26)

4.2.5社会环境条件 (27)

4.2.6法律支持条件 (28)

4.2.7市政设施条件 (28)

4.2.8征地拆迁条件 (29)

4.2.9施工条件 (29)

4.3建设条件评价 (29)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30)

5.1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30)

5.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0)

5.2.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30)

5.2.2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31)

5.3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31)

5.3.1XX市体育中心规划的技术要求 (31)

5.3.2规划设计理念 (32)

5.3.3总平面布局 (32)

5.3.4交通系统组织 (34)

5.3.5绿化及景观规划 (34)

5.3.6无障碍设计 (35)

5.3.7建筑装修 (35)

5.4市政工程设计 (36)

5.4.1给水工程 (36)

5.4.2排水工程 (37)

5.4.3雨水工程 (38)

5.4.4供电工程 (38)

5.4.5通讯工程 (39)

5.5建筑方案 (39)

5.5.1主要结构设计规范 (39)

5.5.2体育场 (39)

5.5.3室内体育馆 (41)

5.5.4体操、柔道综合训练馆 (41)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与节能措施 (43)

6.1环境保护遵循以下法律、法规、标准 (43)

6.2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43)

6.3主要污染源分析 (43)

6.4项目建设及营运对环境的影响 (44)

6.4.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4)

6.4.2使用期对环境的影响 (45)

6.5环境保护措施 (45)

6.5.1施工期环保措施 (45)

6.5.2使用期环保措施 (46)

6.5.3生态治理措施 (47)

6.6环境影响评价 (47)

6.7节能措施 (48)

6.5.1节地措施 (48)

6.5.2建筑节能措施 (48)

6.5.3电气节能措施 (48)

6.5.4节水措施 (49)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0)

9+7.1危险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50)

7.2安全设施 (50)

7.3卫生措施 (50)

7.4消防措施 (51)

7.4.1消防设计依据 (51)

7.4.2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 (51)

7.4.3消防系统组成 (52)

7.4.4室内消防 (52)

7.4.5灭火器配臵 (52)

7.4.6电气消防 (52)

第八章组织机构和管理 (53)

8.1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53)

8.1.1组织管理方案 (53)

8.1.2资金管理方案 (54)

8.1.3质量管理方案 (54)

8.2项目管理和经营总体原则及思路 (55)

8.2.1总体原则 (55)

8.2.2思路 (55)

8.2.3管理体制 (56)

8.2.4场馆经营方案 (56)

8.2.5招商引资 (59)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60)

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62)

10.1项目招投标方案的依据 (62)

10.2项目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 (62)

10.2.1招标范围 (62)

10.2.2招标组织形式 (63)

10.2.3招标方式 (63)

10.2.4招标监督 (63)

10.3项目投标 (63)

10.4项目开标、评标 (64)

10.5项目定标 (64)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11.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66)

11.1.1投资估算范围 (66)

11.1.2投资估算依据 (66)

11.2投资估算 (67)

11.3资金筹措 (72)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与社会效益分析 (73)

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73)

12.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73)

12.3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74)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76)

13.1推荐方案评价 (76)

13.2推荐方案的优缺点 (76)

13.3主要对比方案 (77)

13.4 结论与建议 (77)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市体育中心建设项目

1.1.2项目类型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承办单位:XX市体育局

2、法人代表:XXX(局长)

3、联系电话:

4、通讯地址:XX市XX区民主路体育场

5、邮政编码:

1964年以前XX没有单列的体育机构,体育归属XX专署文教科管理。1965年成立XX专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83年地区体委和教育局合署,1997年合并为XX地区行署文化体育局,2003年XX撤地设市,XX体委更名为XX市体育局,属XX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XX体育局有XX市少体校和体育对外交流中心两个下属事业单位。XX市少体校主要任务是为优秀运动队及省运动学校输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XX市体育骨干;体育对外交流中心主要是组织开展体育产业活动、体育产业开发、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承办(举办)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等。

1.1.4项目拟建地点

建设用地位于XX市古城区,东临香格里拉大道,西临龙泉路,南临XX区体育训练基地,北临农业银行住宅小区。

1.1.5项目建设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169337.3平方米(254.0亩),规划净用地面积136367.3平方米(204.5亩),总建筑面积为38646.9平方米。其中主体育场24815.6平方米;主体育馆9470.3 平方米;综合训练馆4361.0平方米。

1.1.6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XX地改市带来的发展机遇

XX“撤地设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原行政公署成为一级享有实权的政府,便于理顺行政管理关系,与国际接轨,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撤地设市”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XX城区的建设和发展,XX城区作为市政府驻地将最直接地在城市发展与建设方面享受到实惠。XX市体育中心作为XX城区城市近期建设的重要内容,XX“撤地设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将为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发展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自1997年XX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后,2003年7月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议上,XX再次作为“三江并流”主景区之一被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此XX城区成为双遗产城市。撤地设市、“三江并流”申

报世界遗产成功、水能资源开发将推动XX市(地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必然推动XX体育产业发展,为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增加发展推动力。

3、优越的交通条件

(1)外部交通条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是“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期内,XX机场将扩建并开通国际航线,泸沽湖直升机场也拟建设;滇藏铁路大丽段即将开工;公路发展将规划形成区内旅游小环线和串联川、滇、藏的大旅游环线。XX对外交通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得XX 和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为国内外各专业运动队在XX进行高原训练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2)内部交通条件

XX市体育中心拟建地点位于XX新城区北部荣华片区,用地位于城市主干道——香格里拉大道西侧,公园北路北侧,雪山西路东侧和体育路南侧,交通便捷,依据《XX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香格里拉大道道路红线宽50米,公园北路、雪山西路和体育路红线宽均为24米,规划用地周边形成网状主干道,能较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量需求。

4、良好的社会外部条件

XX是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世界一流的“三江并流”景区,同时也是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区重要组成

部分。由于独特的人文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形态、岁时礼俗。XX旅游资源独树一臶,民族文化资源独具特色,旅游业在XX市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将丰富XX旅游内涵,展示XX国际旅游精品城市的形象,从而推动XX旅游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得到XX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将具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

5、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

XX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足球运动在XX有悠久的历史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几年来,XX体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承办了多项国内、国际知名赛事,以及接待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等国家众多的体育探险、漂流旅游团队;同时XX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XX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为体育中心建设起到重大的作用。

1.1.7规划建设目标

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是XX市贯彻实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意见的通知》要求和XX省体育局《XX省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原训练基地框架体系。由于XX属于著名旅游城市,而且是双遗产城市,城市建设标准相对较高,XX市体育中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处于城市最具特色的旅游和体育公园休闲区,是城市对外形象展

示的重要窗口,因此XX市体育中心必须满足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规划将XX市体育中心建设成为一个以高原训练、体育比赛、体育教学等多种功能为主,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娱乐、表演为辅的城市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2)分级目标

a、避免整体规划的随意性,注重建筑群体设计。依托城市空间主轴和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成功的组合XX市体育中心建筑群体,增加建筑空间的人情味,造就有序、有节的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b、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地方文化,特别是重要标志性建筑体育场在建筑立面上要求体现当地独有的东巴文化。

c、考虑到XX市体育中心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XX 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规划设计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单体建筑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质量,规划必须达到高标准的设计水平。

d、激活现有的各种条件,以该区域为发展极核,与中济海公园休闲区和荣华遗产展示公园区形成XX北部最具城市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本次规划的最终目的。

1.1.8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62个月,即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

1.1.9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共需投入总资金24012万元。

2、建设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投入总资金24012万元。自筹资金4802万元,占总投资20%;多渠道融资19210万元占总投资80%。土地由地方划拨。

1.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规划用地面积m2169337.3 254.0亩

其中净用地面积m2136367.3 204.5亩

北部道路及停车用地面积m224583.3 36.9亩

东部入口用地面积m28386.7 12.6亩

2、总建筑面积m238646.9

其中主体育场m224815.6

主体育馆m29470.3

综合训练馆m24361.0

3、建筑底面积m243173.3 含体育场内场面积

4、绿地面积m265364 含水体

5、道路及广场面积m256800

6、容积率0.22

7、建筑密度25.5%

8、绿地率38.6%

9、小车停车位735

10、大车停车位25

11、自行车停车面积m22780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范围及研究结论

1.3.1编制依据

1、《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纲要》中有关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内容

3、《XX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内容

4、《XX省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5、《XX省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域规划》

6、《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7、《XX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8、《XX市体育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

9、《XX市计委关于对XX体育场、馆建设立项的批复》

10、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

1.3.2研究范围

本报告依据国家及地区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XX市规划要求,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项目环境保护、节能及消防安全、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投标、建设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1.3.3研究结论

(1)项目建设符合《XX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一五”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X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设规划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XX市体育设施陈旧匮乏的现状,对该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城

市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对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由于XX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是理想的高高原训练基地,同时XX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国际航线的开通将加强XX与国际的联系,XX市体育中心的训练客源将扩展向国际市场。同时XX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将极大的增强XX高原训练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将不断地促进XX旅游业的发展。因此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对于XX建设世界级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建设场址选定,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社会外部条件,主要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根据对建筑和工程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本项目建设方案具有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XX概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0多万人。共有23个民族,其中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3%。XX历史上就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XX地区和XX纳西族自治县,设立地级XX市,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全市共有36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少数民族乡镇18个。

XX地理位臵独特,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多项桂冠、全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是XX旅游资源的主要代表。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区内有独

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一城,即XX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XX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积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达93.5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XX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XX651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XX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XX省植物种类的70%多,XX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拱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XX广为分布。XX是XX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XX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XX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XX鸟类总量的37.6%。XX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我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

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水能资源十分富集。XX境内有大小河流91条,年产水量83.6亿立方米。金沙江流经XX651公里,落差高达890米。国家有关部门从60年代开始做前期工作,规划了上虎跳峡、下虎跳峡、鸿门口、金安桥、鲁地拉、观音岩等6个大型、特大型梯级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金安桥电站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装机容量达250-300万千瓦。

XX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平坝、河谷并存。最高海拔为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5596米),最低海拔为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1015米),海拔高差4581米,立体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2.6℃~19.9℃,年均降雨量910毫米~1040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91~310天,日照时间为2321~2554小时。

XX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综上所述,XX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为XX市体育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2.2.1体育文化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奥运会倡导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平等、团结和友谊;中美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解冻了中美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

北京申奥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功绩和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这些都昭示了体育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体育运动能够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层次,培养道德素质。比如拔河比赛需要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体育游戏需要分工合作、规范秩序;同场竞技需要公平竞争、顽强坚毅等。同时体育运动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融洽民族感情,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人类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是促进人的活动及其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体育增强了体质,为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对受教育者实施身体教育的过程中,使其心理、品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体育运动为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智力水平的提高和思想境界的升华提供了前提。体育能够增强体质,体育在增强人的体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功能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得以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②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的增长,改善血液供应

状态,增加肌肉的营养物质,提高工作能力。③体育运动能增加人体内的能量消耗,加速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全面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3)体育对人类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体育为人类的自我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氛围,为人类个体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个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必要条件。强身健体和磨练意志正是体育的功能所在。当人们投身体育,融入赛场的时候,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得到磨砺,同时获得了“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的满足感。体育运动还能够实现集体能力的共同增长。一个个成绩的刷新和纪录的突破,既有个体能力的发挥,更多的是集体能力的整合。运动员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超越自我、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也会强烈地感染着全国人民,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人们能够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产生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充分利用体育对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使人类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超越自我,实现集体整合。同时,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向受教育者传授有关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使人们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质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4)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竞争秩序,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