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及方法[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及方法[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及方法[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及方法探讨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

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50-01

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即等同于美育。它反映学校艺术教育的部分内容和艺术美,在美术教育中侧重于以美的观念和知识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而儿童绘画则是人类幼稚阶段的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孩子纯真思想感情的倾诉,也是人潜意识的一种外溢。小学美术课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剪贴画、记忆画、想象画、美术欣赏等几个部分。为了顺应儿童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儿童审美的能力,促使其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智能;发展儿童关于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指导儿童对于我国固有艺术的认识和欣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5篇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在学科新课程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新课程的主体。因此,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新课程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前总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分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上又因为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不利。通过素质教育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我在课堂上甘愿做?绿叶?和?铺路石?,辅助和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美术课也上得轻松而生动了。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运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所以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比如在上一年级《你我他》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臵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上《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可以放音乐《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颗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将变得温暖又明亮……?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不但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而且饶有兴趣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如:在上二年级《会变的线条》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摸线条、听线条、看线条、画线条等形式理解和感受线条,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也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 (二)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陈德福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陈德福 发表时间:2017-06-27T16:40:55.2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作者:陈德福 [导读]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办大胥家小学261000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的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论文 所属章节 专题八美术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与对策/专题作业 分值 截止提交时间 2014.12.27 作业类型 必做作业 作业要求 1、选择你熟悉的一堂美术课,对其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梯度关系。 2、根据你的学校的情况,请以“校园内美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题,试写一

篇小论文,字数在2000字以内。 《有趣的属相》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有趣的属相》 :四年级 : 知识与技能: a: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b:用线描、彩水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过程与方法: a: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b: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一道学生了解祖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

豪感。 :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分组讨论 : 学生准备:邮票、彩笔、规定的方框 教师准备:课件、相关教具 :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有趣的属相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歌曲:十二生肖歌曲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那属相一共有多少个呢?哪十二个?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生肖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十二生肖图片 世界首张粘贴邮票:闶?/p>中国第一套邮票:龙票 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师:看来每张邮票的图案都有自己的意义,老师这有一套邮票,是我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发行的一套邮票,这套邮票有多少张呢?它象征什么? 三、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完成。 1、你们知道邮票的作用吗? 2、你们所了解的邮票形状有哪些? 3、你们知道邮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吗?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你们太棒了!回答的太精采了!让我们看看它们还有什么话说? 找出我们的变化。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邮票上的小动物与生活中的他们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造型变得怎么样了?颜色变得怎么样了?

小学美术论文合集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美术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电脑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目录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教学随笔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第五篇:初中美术课堂该怎么教学教学论文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素描 王立平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 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 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生来就是求异,喜欢创造的。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因此,创新活动是在宽松,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干。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们创新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教学中要打破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的陈旧模式。根据教学目的,师生共同商量教学手段、方法,以达到全体参与,共同提高。例如:在上《泡泡飞呀飞》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洗衣液、洁洁灵等材料做吹泡泡的原液,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身心愉悦中学习,发挥创造力。愉快并不是美育教育的目的,目的是培养其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审美能力等等方面,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二、创设开放式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在教学的时间里,学生要尽量保持安静,向老师发问和互相讨论的时间很少。对学生某些独特的见解教师往往以教材作为评价的标准。这种常规的严格遵守使学生丧失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抑制了他们内心的一种创造原动力,整个气氛就会在一问一答的沉闷、呆板中结束。反过来,如

果任课教师能够改变自己的权威地位,鼓励学生提问,加强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注重课内外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课程是人文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只有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景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升华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如在教学《花的世界》一课时,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花”这一主题,设计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探索关于花的故事和赞美花的诗歌,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童话剧表演;又加强与自然学科的联系,掌握各种花的名称、花期、特点等知识。这样以丰富、多样开放、综合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创作、展示、表演、发表等,可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重点在提高学生兴趣。教师通过动手动脑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001]

如何培养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绘画知识和技巧,而且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美术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能够避免这些弊端,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怎么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由为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利用当下所用的美术教材中,有趣的想象画、卡通画,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或优秀的儿童作品等,再加上手工制作作品以及描绘自然的写生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答一个问题困难得多,尤其是在美术这种需要创造力的学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不断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提高学生素质。如:在教学生画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运动的线条》时,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想象怎样使线条动起来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极大兴趣,通过想象中画面创作出用线条表现的美术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充满趣味性和童话色彩的语言对教材中的作品与画面进行解说、描述,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兴奋剂,在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利用小学美术教学,发挥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想进一步使学生迸发出浓厚的创新能力,只有通过细致和不断的观察,在会发现每件实物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每件实物的良好习惯。在美术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让小学生应用他们的儿童语言,没有保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每一个小学生的个人想法都有所不同,但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乐于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思维 拔山镇庙垭小学丁德华 2010.11. 美育的不断深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良好效应.美育有示之以形,动之以情和寓教于乐的特性,这一特性有着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如何提高小美术课的教学质量,迫切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深化教材促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教材深钻教材,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一味注重传授知识技能,以灌输为主,是难以实现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人文教育,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才是美育教学所追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为此,我们充分吃透教材的内涵和精神,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美术教师上好美术课的前提. 明确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决于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设计教学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起着制约和决定的作用.美术课应该有美术课的特点,应该认真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因此,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教学备课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创新,更要注重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真正目标. 小学美术第五册《留住秋天》一课,教师不能只采用一些新奇,刺激的游戏吸引学生,过分的强调秋天的景色如何的美,视频、图片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却没有想到学生如何拼贴的教学目标,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怎样制作寥寥几句,草草收场。这种方法与目标相

小学美术论文《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论文 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 这篇论文是原创 [摘要]: 美术教学评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引导作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可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肯定。如何设计更多更合理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功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内容和操作方法方面谈一下我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近几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界有关进行美术教学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评价是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也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一个充满个性、活泼、灵动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世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去追求更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一、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的评价 教师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多个角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呢? 我在执教《我们的双手会表演》一课时,先带领大家玩了手形游戏,用手变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动物。这时,一位男孩子举手说道:“手指不仅可以玩游戏,还可以传递信息,如一至十的数字、OK等手势,中国人拜年时做的恭喜的手势。”说着,他还淘气地做了个“V”的手势。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为小男孩的精彩发言而暗暗喝彩。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即兴带领大家来做一做相关手势。小男孩看了看老师,兴奋的坐下,眼神中充满了自豪的表情。《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

美术教育论文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主动而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小学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被抑制了。同时全国接受业余、专业等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万计,各种美术培训班、学校应运而生。由于 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相对落后和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2.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行。 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 3. 近年来,许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美术班学习,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美术对儿童智力早期开的重要性。美术教师是设计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而绝非单纯传授技能技法的“教书匠”。如果执教无方,便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我在教学中体会颇深的是,已经上过多次美术班的学生,被太多成人模式化的东西束缚了手脚而失去自我个性,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的方式,只会用学过的凤毛麟角的公式生搬硬套,将临摹来的一招两式重复表现,一旦面对现实写生就束手无策。而那些不曾专门学过绘画的儿童则大有可塑性,虽无临摹之技,但一经启发指点,茅塞顿开。其进步则不可估量。 4.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唯我独占的构图、大胆无忌地落笔、奇特夸张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线、单纯强烈的对比色……。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毕加索曾说过,我要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为什么在我们的少儿美术教育中要扼杀它呢?因此,我们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的探求心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评价【摘要】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践与总结,主要从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形式和评定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方法。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有时会因评价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散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

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我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允许学生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教师对其作业应给予新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7~12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喜欢有趣的事物,而美术就在其中很占优势。传统美术课堂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技能,而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就不得不对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接下来,我们便对此来进行一番探讨。 标签: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创新能力培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便是他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这阶段教师只有用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及其他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善于营造学习环境 对于7~12岁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课堂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创设出一种较为有趣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去且培养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创设活泼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我们以《淅沥的小雨》这个课时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并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如“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在交流讨论之后,便可以带领着学生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通过营造这样的教学环境,来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教师在这个时候便可以适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当然,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一举多得。 二、合理应用电子设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缺乏教材资料的不足,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一些客观事物。 例如,我们在学习《闪光的烟花》这个课时的时候,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以及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要学好这节课,第一,便是要让学生对烟花做一定的了解观察。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于燃放烟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里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媒体便成了教學的首要选择。教师可以打开多媒体设备,将课前就准备好的有关烟花的资料,如图片、视频之类的打开给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直观了解,便可以引导学生在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如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素描 王立平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

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玻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精神 郑莉莉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

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

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师优秀论文《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更新:2012-8-27 20:13:25 美术课堂中的爱心教育 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所在。也可以这么说,美术教育即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必须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要将情感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具有好处,因此,“爱心教育”要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 第一,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加以引导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作品中学会审美。让学生与优秀艺术品对话,促使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欣赏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欣赏和评述。同样的艺术品,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情趣爱好的学生眼里可以传递不同的感受与体验。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应避免出示统一的或教师主观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放松他们所有的神经,自主的地去感受,去鉴别,有意识地诱导接受并认可他人的不同审美观,承认个人的审美差异,同时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品格。 第二,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美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惜纸张、不随地扔纸、妥善保管自己的用具、正确使用美术用具、不浪费、不损坏等等。这些好习惯不仅是学习的习惯,也会对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将伴随他们一生,甚至会引导他们成为健康、文明、向上、有道德的人。所以,要从细微处入手开发美术学习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第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美术课堂上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通过积极的课堂学习,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通过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当成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自觉的教学行为,利用美术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学有更为宽松的环境,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在此阶段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有更大的空间来塑造其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经历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創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 标签:美术教学;问题;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个全新的时代,创新能力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是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对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美术,是创新性最为显著的一门学科,也是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情趣的课程。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学生学习小学美术时教师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的,每一个美术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且在现有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得在自己的岗位上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美术教学也随之改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美术学生在绘画时不仅仅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艺术敏感力。然而,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下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首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教材上是怎样的图案画出来的效果就必须是怎样的,不容许有改变或是遇到有改变的则会降低分数或是挨骂,这大大地阻碍了小学生的创新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压抑了他们自由表达的天性。这样僵硬而古老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了。其次表现在对小学生人格的不尊重上。报纸和电视上经常播放的教师虐待学生案例大多数发生在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上,主要是因为那些老师认为小学生或是幼儿园的小孩子没有自尊心,没有尊严感,这是极大的错误。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一样拥有自尊心和尊严感,一样很爱“面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不必要的打击会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自信心都没有了又谈何创新性和想象力呢!最后,有不少的小学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绘画,将绘画简化为很普通的线条绘制,使绘画艺术符号化和格式化,往往在美术教学的开始就告诉学生所描绘的客体的形状、颜色等,使得小学生对客体的印象形成固定思维,限制了小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绘画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和兴趣挂上钩,成功的机会就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