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不等同于工业经济,也不仅仅包括工业经济。如果想理解实体经济,就必须先知道经济的目的是什么,经济的目的在于衣食住行,所以我认为能直接生产衣食住行的基础性行业就是实业,包括工农业,而直接生产衣食住行并与之相关的经济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体经济是不同的:

1.在封建社会,实体经济是农业,农业社会的农业是基础产业,而商业就是虚拟经济,

商业的高利润,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蜂拥而入商业从而挤压农业,最终影响了社会

的基础:吃饭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动荡,所以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失为一个正

确的做法。而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商业便必须要随之产生,否则便会出现一

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游手好闲的人。

2.现今社会中,实业为制造业和农业,农业无需解释,制造业是商品的源泉,没有制

造业便没有成批量的产品,所以制造业是当今社会极其重要的。现今的虚拟经济特

指金融,虚拟资本以金融为主要依托来进行经济活动。但是金融产品的利润都来自

于实体,所以最为重要的依然是实体经济

所以,实体经济是经济当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创造真正的物质财富,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虚拟经济需要对实体经济给予支持,但虚拟经济一定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脱实向虚”,而应该立足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并积极发展虚拟经济。

以过程装备设计基础为主体,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

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过程装备、机械基础、控制工程、计算机及其它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在化工、炼油、医药、轻工、环保、食品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与过程控制设计、研究、制造、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

养目标是具备过程机械与设备设计及其控制理论,并具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等综合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技术人才。毕业学生可从事工业生产方面工作,对我国基础产业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创新作用,从而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44

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既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 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的本质所在。在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显著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我国面临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战略任务的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更是责无旁贷。 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经济与金融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本身对金融功能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存续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与核心依据。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始终应辅助、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稳固,银行业方可持久稳健发展。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银行的稳健经营就难以为继,银行利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经济决定金融”主要体现在,金融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或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实体经济部门的

金融需求主要是货币媒介,这就决定了此时的金融发展处于低水平。当经济发展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以后,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货币和信用相互融合渗透,兼具支付功能与融资功能的商业银行逐步形成。随着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扩大到风险管理、信息处理、产权分割等多方面,银行也从简单的“融资中介”逐步转变为集提供支付、融资、信息、监控、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于一身的“服务中介”。总之,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既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纵观世界经济金融史,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样的案例,即当实体经济萧条、衰退时,银行还能够独善其身。如果银行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和自我发展,这种“悬空式”发展可能会带来一时兴旺,但“泡沫”终将破裂,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也将摧毁银行业发展的基础。 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招致恶果的典型案例之一。金融危机爆发前,相关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显著脱离了实体经济,业务结构出现“边缘化”,交易和投资取代传统存贷款业务成为发展的原动力;金融业的创新活动也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结构复杂的各种交易类产品取代了以提供服务为目的业务创新,创新过度造成的信息不透明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的风险,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被引爆,不仅欧美金融业首先遭受重创,危机更是通过多种渠道不断蔓延,侵蚀全球实体经济。

你不知道的中国经济的真实内幕!

你不知道的中国经济的真实内幕! 如果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统计数据也可以用来粉饰业绩。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不过,无论如何粉饰,都经不起推敲。一旦不真实,是可以被发现的,因为数据之间存在彼此的勾稽关系。鉴于最近大家对中国经济是否见底争议颇大,笔者不妨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剖析来揭示GDP背后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2015年GDP增速只有5%吗不少很资深的国内经济学家,也对GDP数据产生怀疑,认为去年6.9%的GDP增速是虚假的。海外的舆论更是对中国的GDP提出质疑,或许是因为2015年进口额下降了13.2%,表明内需大幅下降。不过,GDP所覆盖的经济指标实在太广了,不能仅就一两项指标来“略见一斑”。但统计部门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大家总不相信统计数据。不过,本人认为,仅就GDP这一个数据而言还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仍以中国进口贸易为例,之所以进口额大幅下降,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有关。中国已经是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故进口的多以大宗商品为主,如铁矿石、原油等,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在2015年下降幅度甚至超过20%,即便进口量没有下降,价格因素也会导致进口额的大幅下降。目前,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消费市场份额:水泥、猪肉、镍、煤炭、钢铁、铝、铜、铅都超过40%,因此,如果只统计第

一、第二产业的GDP,则中国的GDP也明显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老大。中美之间的GDP差距实际是在第三产业,中国第三产业的占比在2015年首次超过50%,但美国却要占到80%左右。因此,大家在评估中国GDP增速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实体经济的状况,如企业的盈利状况,包括经济学家们也是如此。这也不奇怪,术业有专攻,经济学家们不太研究众多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如果只统计第一、第二产业GDP之和的增速,按我的估算,中国2015年的GDP增速为5.6%,确实与大家的判断比较接近。但大家的习惯总是不全面去看数据,如2015年M2的增速是13.3%,比2014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但GDP增速却比2014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没有人质疑M2的真实性吧,M2也多多少少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国的M2是美国的两倍,但经济规模却只有美国的60%,明显不相称。如果在 M2如此庞大的基础上,经济规模还要缩减,那么,大家是否又要质疑GDP被低估了呢?的确,金融不创造“价值”,但创造GDP。2015年金融业的GDP增速达到15.9%,这主要是靠股市活跃的交易所做的贡献,当然,如果没有银行业予以资金的支持,信托、保险业的积极参与,证券业自身也不可能有那么大能量。2015年A股的交易金额竟然要占全球股市交易金额三分之一以上,使得第三产业的GDP增速达到8.3%。如果刨去股市对GDP的贡献,那么,去年名义

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实体经济到底有多惨!

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实体经济到底有多惨! 中国实体经济形势不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得 大家都听厌了。但是中国实体经济具体有多严峻?数据摆在这里一看,你就会发现,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在拉动实体经济方面,都慢慢靠不住了。这三个出路,都越来越不好走了。 具体原因,一是原材料、人工、能源等成本上涨,压缩利润 空间;是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制造业纷纷外逃; 三是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投资增速减缓;四是民众消费意愿不 足,内需不振。 出口下垂】先说中国的出口形势,这几年来出口增速一直在减 缓,有很多月份出口甚至出现了环比负增长。 整体出口的疲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本来最近几年全 球化过程遭遇挫折,国际贸易就有所停滞。中国制造业的高 成本也导致了产品成本上涨,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削弱。首 先,最近一年汇率的增长,从去年人民币兑美元位于 6.9:1 的低位重新涨到了今年6.6:1 的高位,对中国的出口很不利。 其次,今年以来原材料成本一直在上涨,而且涨势较快。衡 量原材料价格的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PPIRM )今年增长很迅猛,多个月同比增长率保持在8%

以上。具体体现在工业原材料上,则是生产原料如铜从7月份以来,从最开始的45000 元/吨涨至53000 元/吨;包装原 材料如瓦楞纸由2016 年10 月14 日的3105 元/吨涨至现在5300 元/吨以上。实际上,中国的实体经济经历了全面的成 本上升。2016 年全国实体经济企业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 7.21%,用地及房租成本同比上升9.7%,用电成本同比增长2.91%,用工成本同比增长6.84%,而营业收入的增速仅为 2.04%,营收根本赶不上各项成本的增长,利润空间持续被 压缩。 所以就有了最近几年的实体经济外迁潮:2014 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新工厂,最近几年福耀玻璃在海外累计投资将近12 亿美元;富士康预计将在印度建厂,投资50 亿 美元;2017年初希捷苏州工厂关停... 这个名单还能继续列 去。 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美国在税收、能源成步步被蚕食,制造业往外流失的趋势似乎不可阻挡。 本更低而且更靠近市场,中国崛起路上的出口成本优势在 消费不举】刚才说企业用工成本增长了,那么是不是工资高了,老百姓就有钱消费,刺激消费,经济不就好起来了吗?让我们看看人均收入和消费的这张图吧。 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在稳步增长的,今年前三季度

如何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如何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一、武进区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 当前武进区已逐步形成以冶金、化工、机械、装备、纺织、电子电气等传统产业为支柱,以智能装备、新材料、轨道交通、互联网、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健康等新兴产业为接续,“一企一品”“一镇一业”特色鲜明的实体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苏南模式”向“新苏南模式”的蜕变。其实体经济的发展经验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一)顺应时代背景需求寻求转型突破的大批乡镇企业家 20世纪90年代末,武进地区乡镇企业家勇于变革突破,完成了从传统的企业领导向现代企业家的重大转变。一方面,乡镇企业家大力推进了第二次产权改革,明晰了产权结构;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家调整和完善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大力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培育发展企业品牌和声誉,推行科学管理方法,并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等方式授权常规管理工作,将更多精力放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带来苏南经济的再一次高速增长并形成新时期的“新苏南模式”。(二)民营经济为主体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民营经济为主体是武进实体经济的典型特征。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高度专注于某一产品细分领域,发展形成了一

大批自主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演化形成了一批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性、能够在高度专业化的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隐形冠军”。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连续实施大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倍增、特色企业培育等计划,全力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大力培育“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三)强化产教城融合载体建设推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武进区通过实施载体平台提升工程,重点打造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的标志性载体,积极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载体建设,并依托职教园区建设培养集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强化职业院校“专业群”有效对接当地“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构建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职教支撑的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四)优化政府服务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制度环境 武进区发挥政府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开展“菜单式”精准服务,以实业兴区。一方面,政府加快构建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从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平台载体建设、人才支撑、科技金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营造了支持各层次人员和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创新创业的浓 厚氛围。另一方面,政府助推产业创新转型,建立“高进低退、扶优扶强”的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双向机制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清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中国产能过剩的真相,超深刻! 作者:陈平 作为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去产能正落实成为各地方竞相完成的具体指标。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平教授的此篇文章,重点讨论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 他撰写近万字长文,提出不少振聋发聩的观点。陈平教授认为,理想的美国市场,其过剩产能的周期变化很大。例如,美国钢铁设备的利用率在40-105%之间大幅振荡,从来没有实现什么稳定的均衡。振荡的平均周期在7年左右。 “目前‘僵尸企业’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搞清所谓的僵尸企业,究竟是技术上已经落后必须淘汰,还是市场波动引起的资金链的断裂?亏损企业的产品究竟是有实际需求的 民生产品,还是脱离或有害的商品必须销毁?” 他认为,化解办法必须要区别对待,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悲剧,而是要发挥中国现有体制中的社会主义优势。产能过剩成为本次两会的焦点问题。就在两会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化解过剩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反应似乎和政策意图背道而驰,包括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海外铁矿石的价格暴涨,以及实体经济继续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期间代表和部长们的讨论,虽然纷纷献计如何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来化解过剩产能,但对如何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充满矛盾。 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体宣传不懂得产能过剩正是市场机制失灵的结果,不可能只靠市场机制去解决。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看清现实,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会理论脱离实际,误国误民。 理想和现实的四种“市场机制”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议论的“市场”概念,包含四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必须正本清源。 第一种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的“理想市场”,主要标志是存在稳定的均衡价格,前提是存在保证供求均衡的有效调节机制,才能保证市场出清。 问题是,国内媒体几乎完全不明白均衡市场存在的条件。那就是需求曲线斜率向下,价高需少;以及供给曲线斜率向上,价高供多。供求曲线只有唯一的稳定交点,才会有自动稳定的完美市场。假如市场价格不能自动稳定,市场机制必然失灵。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过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的污染,信息不对称的欺骗,委托-代理关系的道德风险等等。行为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复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失灵的根源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再是直线,而是S形或Z形,造成不稳

2018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局及破解思路课后测试 2

测试成绩:7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本讲提到,以发展为导向的行为模式是以()作为判断政府工作能力最主要的标准。(5 分) A 技术进步 ?B 经济发展 C 民生改善 D 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B 2、本讲提到,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导致改变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比价关系,使得()产业竞争优势得到体现。(5 分) A 劳动密集型 B 国有企业 C 非国有企业 ?D 资本密集型 正确答案:D 3、本讲提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采取了抱团的方式,采取了产业链输出的办法。(5 分)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日本 正确答案:D 4、本讲提到,()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5 分) ?A 金融业 B 轻工业 C 重化工业 D 农业 正确答案:A 5、本讲提到,企业获利的过程是不同个性的资本与不同个性的劳动力结合从而满足具有个性的市场需求,这体现了()。(5 分) A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B 跨越企业文化鸿沟 C 关注企业核心能力 D 资本是不具有活力的 正确答案:A 6、本讲提到,()经济效应强调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此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 分) A 外部结构 B 内部结构 ?C 外部规模 D 内部规模 正确答案:C

1、本讲提到,下列属于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是()。(5 分) A 土地 B 股票期货 C 期权 D 股指期货 E 股票 正确答案:B C D 2、本讲提到,下列属于新常态的标准的是()。(5 分) A 企业盈利 B 财政增收 C 就业改善 D 风险防范改善民生 正确答案:A B C D 3、本讲提到,在新常态条件下,经济运行出现阶段性变化,主要包括()。(5 分) A 国际角色变化 B 经济增长速度阶段下降 C 主导产业发生更替 D 增长动力的转换 E 政治制度转变 正确答案:B C D 4、本讲提到,在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很早就已经启动了,并且取得很多的成果,下列属于技术类成果的是()。(5 分) A 光伏产业 B 高铁 C 航母 D 人工智能 E 国产汽车 正确答案:B C D 5、本讲提到,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策支柱的是()。(5 分) A 宏观政策要稳 B 产业政策要准 C 改革政策要实 D 社会政策要托底宏观经济要活 正确答案:A B C D 6、本讲提到,下列属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的是()。(5 分) A 巩固加强一批企业 B 创新发展一批 C 补贴支持一批 D 重组整合一批 E 清理退出一批 正确答案:A B D E 判断题 1、本讲提到,虚拟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题。(5 分)

继续教育复习资料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局及破解思路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局与破解思路 ? 1.课程学习 ? 2.课程评估 ?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7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本讲提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月份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5 分) ??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 ?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 C ?改善人民生活

D ?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 ? ?2、本讲提到,()的改革发展和运行状况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5分) ? A ?实体经济 ? B ?金融机构 ?? C ?国有企业 ? D

民营企业 ?正确答案 ? ?3、以下哪项是本讲提到的创业失败的案例()。(5 分) ? A ?聚齐网 ?? B ?Q点外卖 ? C ?猪八戒网 ? D ?小黄车 ?正确答案 ?

4、本讲提到,军工比例偏高,消费产业严重发展滞后表明()失衡。(5 分) ? A ?总量 ?? B ?产业结构 ? C ?制度 ? D ?供需 ?正确答案 ? ?5、本讲提到,()经济效应强调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此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 分)

A ?外部结构 ? B ?内部结构 ?? C ?外部规模 ? D ?内部规模 ?正确答案 ? 多选题 ?1、根据本讲,下列属于新常态的背景的是()。(5 分) ? A ?

经济步入工业化后期 ? B ?中国模式面临转型压力 ? C ?国际分工格局变化 ? D ?人口红利凸显 ? E ?消化“四万亿计划”后遗症 ?正确答案B C E ? ?2、本讲提到,在新常态条件下,经济运行出现阶段性变化,主要包括()。(5 分) ? A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春天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世界经济正如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令人难以从容。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连续遭遇资金链断裂、信贷危机和“民营老板跑路”等重大挫折,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实体经济发展步入寒冬,亟需政府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政策环境! 做好加法,就是要提供通畅的融资渠道。资金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对实体经济而言更是如此。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受现有金融体制的影响,常常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导致民间借贷泛滥。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必然导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现象,使企业发展功亏一篑。因此,政府要做好加法,放宽中小型实体经济企业的信贷政策。 做好减法,就是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不少地方政府财税压力增加,于是寅吃卯粮、过头征税现象频频发生,导致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在实体经济领域,税负过重的现象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实体经济企业一半以上的利润都以税收的形式流向政府财政,企业资本积累速度显著下降,扩大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税务部门应当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减则减、当免则免,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 做好乘法,就是要用好科技创新倍增器。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之王道,也是实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力量倍增器。然而,我国实体经济企业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创新能力还不高、创新成果还不多、成果转化还不快、科技倍增作用还不明显。故此,应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原则,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工作,帮助实体经济获得更大的核心竞争力。 做好除法,就是要抑制市场的投机行为。我国民营企业所以纷纷弃实体经济,改行地产经济和信贷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市场逐利而动的必然结果。换言之,虚拟经济领域的高回报率严重打击了企业投身实体经济的意愿https://www.360docs.net/doc/a812327402.html,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意志。因而,应当抑制过热的市场投机行为,引导市场主体以更加平和、稳健、理性的姿态,积极投身实体经济,让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助力器,而不是绊脚石。 温家宝总理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告诫我们寒冬之下正孕育着勃勃生机。我们要抓好机遇,迎难而上,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综合运用财税、金融、行政、法律等宏观调控政策,在减负和助力上狠下功夫,才能帮助实体经济度过寒冬,迎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春天!

中国经济进入十年最低谷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经济进入十年最低谷的深层次原因 2016-01-18 来源/《新政机遇》自序中信出版社 作者/邵宇 本文是邵宇博士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很多地方在2015年都得到了印证,现在重读仍有很多借鉴意义。 当前各种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进入了伤停补时阶段,近期很多指标(包括消费、投资、货币供给)都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最低值(还不用说令人疑惑的平减指数问题),但这仅仅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在中国经济自身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三重断裂带——分别是增长断层、改革断层和全球化断层。 GDP锦标赛与改革锦标赛之间的断裂 第一重是GDP锦标赛与改革锦标赛之间的断裂。传统的GDP锦标赛的能量级明显下降。 这一方面是源于已经高企的地方政府负债和略显紧绷的货币政策,但更重要的原因,特别是短期面上的原因,主要是官员绩效考核机制一

定程度上的调整、目前全力展开的反腐行动以及对楼堂馆所等新建基建项目的抑制。 应当说这些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措施,但其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压制作用也正在显现。据观察,目前基层官员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消极怠工的状况,这与党性无关,而是人性。 现在官员不可以吃,不可以喝,也不方便戴表,那他们也就不积极推动项目进展了。传统的GDP锦标赛,明显是亲投资的,特别对于系统内的成员来说是所谓“激励高度相容”的。 因此,地方政府历来在通过增加投资以加速经济增长上驾轻就熟,但是目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趋势性变化。 这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推动力落差,或者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刻,原来的增长模式已经明显减速,而民营经济活力暂未充分激活,结果就是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如同一辆低速行进的自行车开始摇摇晃晃,保持平衡会更加困难。 更重要的是,中期来看,新一轮国家和政府治理改革的三大标志性工作将很快全面展开(即第五个现代化)。

2018中国实体经济地发展困局与破解思路课后测试2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 75.0 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本讲提到,以发展为导向的行为模式是以()作为判断政府工作能力最主要的标准。( 5 分) A技术进步 ? B 经济发展 C民生改善 D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 :B 2、本讲提到,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导致改变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比价关系,使得()产业竞争 优势得到体现。( 5 分) A劳动密集型 B国有企业 C非国有企业 ? D 资本密集型 正确答案 :D 3、本讲提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采取了抱团的方式,采取了产业链输出的办法。 (5 分) ? A 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正确答案 :D 4、本讲提到,()快速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 分) ? A 金融业 B轻工业 C重化工业 D农业正 确答案 :A 5、本讲提到,企业获利的过程是不同个性的资本与不同个性的劳动力结合从而满足具有个 性的市场需求,这体现了()。( 5 分) A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B 跨越企业文化鸿沟 C关注企业核心能力 D资本是不具有活力的 正确答案 :A 6、本讲提到,()经济效应强调企业与外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此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5 分) A外部结构 B内部结构 ? C 外部规模 D内部规模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1、本讲提到,下列属于80 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是()。( 5 分) A土地 B股票期货 C期权 D股指期货 E股票 正确答案 :B C D 2、本讲提到,下列属于新常态的标准的是()。( 5 分) A企业盈利 B财政增收 C就业改善 D风险防范改善民生 正确答案 :ABCD 3、本讲提到,在新常态条件下,经济运行出现阶段性变化,主要包括()。( 5 分)A国际角色变化 B经济增长速度阶段下降 C主导产业发生更替 D增长动力的转换 E政治制度转变 正确答案 :B C D 4、本讲提到,在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很早就已经启动了,并且取得很多的 成果,下列属于技术类成果的是()。( 5 分) A光伏产业 B高铁 C航母 D人工智能 E国产汽车正 确答案 :B C D 5、本讲提到,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策支柱的是()。( 5 分) A宏观政策要稳 B产业政策要准 C改革政策要实 D社会政策要托底宏观经济要活 正确答案 :ABCD 6、本讲提到,下列属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的是()。( 5 分) A巩固加强一批企业 B创新发展一批 C补贴支持一批 D重组整合一批 E清理退出一批 正确答案 :ABDE 判断题 1、本讲提到,虚拟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题。( 5 分)

工作心得:创新与开放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路(最新)

工作心得:创新与开放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路(最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方向,其中实体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则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标志。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真正实现做大做强,本身也要做到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基础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9年要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大任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部门,是具体生产物质产品的主要行业,其本身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质量。我国的实体经济曾经具有统领的地位,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耗用资源过多,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层次低、性能差,一句话,发展质量不高。现在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主要诉求点是放在高质量的实体经济上,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带动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在于发展动能的转换,即不再是一种拼规模、重数量的发展模式,不再是一种主要靠简单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而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新型发展。由于实体经济主要承担为社会直接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任务,发展是否有质量,还直接表现在为社会生产的产品性能更优、品质更高,消费者满意度高,对相关经济部门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实体经济活动的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实体经济的创新水平得以全面提升,形成由一般供给向有效供给转换的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体经济现在的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一般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实体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成分明显不足。生产型企业不愿在创新上下功夫,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偏低,导致大量企业只能生产品质一般甚至是被市场淘汰的产品,以至于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甚至出现了一批“僵尸企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全国制造业R&D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只有1.14%。据调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深圳一大批企业的同类指标差距较大。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企业聚力创新,引导企业千方百计增加研发投入。要重视创新型企业的标杆带动作用,形成行业内的示范效应。例如,X创新型企业100强的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达到4.9%,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平均达到61.7%,大大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情况,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这类创新的样板应该加以总结推广。 为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经费投入,必须营造更加宽松有力的创新环境和投资环境。一是在资金引导上更有效地促进资本更多地流向实质性的技术研发,对于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研发创新环节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并放宽具备能力的实体经济企业为创新活动向社会进行融资的准入条件;二是调整和优化有关税收征管、技术作价、财务核算等方面的现行政策,对于实

中国经济当下出现五大问题思考

我把当下经济出现问题集中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问题表面上是个个独立的,但是细细想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整体,首先把这八个问题提出来: 1、证券市场为什么难涨? 2、商品期货市场为什么犹如抢劫? 3、房地产价格为什么难跌? 4、央行官员为什么谈要放宽通胀目标? 5、通胀上升央行会不会加息? 6、中国为什么坚持购买大量美债? 7、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当下为何猖獗? 8、中国会出戈尔巴乔夫吗? 这8个问题初看起来是散的,但在我眼里却是形散而神不散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圆点,而要想探究到这个核心确实需要些勇气,所以悟空打妖精的时候是有风险的,一面是穷凶极恶的妖精,一面是唐僧的紧箍咒,自己要有所承担才能揭示真相,因此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地狱里就有了地藏王菩萨为佛子们做榜样,无怨无悔地为众生服务,表现了佛家敢于承担的精神。地藏王菩萨还体现出了感天动地的孝义精神,而对于祖国母亲来说,说说心里话也是我们对母亲的一种孝顺方式吧,所以我们笔谈的基础也是基于对母亲的一种热爱。

问题摆出来后就走进了逻辑关系,踏进了一条次序通道,在这个看似杂乱的问题组中,我们应先找到一个逻辑基点,窥到了门径就可以拾阶而上,然后登高泰山,一览众山之小。我首先给这组题先假设一个前提,然后围绕这个前提延伸探讨。假定性的思维方式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研究问题有时要敢于大胆地假设和严谨地论证,如果在假设的前提下能把上述这组问题贯穿性的一一解答,就说明这个假设的前提基本是正确的。 这个假定性前提就是:权利和资本正将中国引向全盘西化,利益集团已经成为全盘西化的中坚势力,银行体系渐为利益集团所控制,而且这个利益集团与西方势力紧密勾结,试图借助西方势力彻底谋取对中国政治的掌控。带着这个假设,我们下面来探讨这8个问题。 1、中国的证券市场为什么难涨? 国内的上市银行绝大部分都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借中国改革之机很顺利地楔入到了中国的金融核心。由于外资占有相当的权益,他们就会为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划定路线、出谋划策,其中当然包括鼓励中国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个政策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促进经济中短期的快速繁

中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解决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标志着中国经济新一轮调整和转型的开始。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2007年第三季开始中国经济季度经济增长率就逐季下降,表明经济的周期性回调要早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投资增长偏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通过出口关联部门,从下游的加工贸易制造部门延伸到上游的能源材料部门,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形式直接冲击。国内股市和房市迅速降温引发以房地产为龙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通过房地产关联部门,影响到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重化工业部门,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下滑深度,是我国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如此之大,从表层上说是由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并造成国内工业生产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但深度原因是主要即有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也必须通过新一轮调整和转型逐步加以解决。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38.5%上升到2007年的64.8%,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仍保持在60%左右。这次金融危机引发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并对投资、消费和就业等产生广泛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明显增加,我国稳定出口市场和份额难度明显加大;全球失衡在平衡调整,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持续时间拉长。这些都表明,继续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效扩大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不仅对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且对迎接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后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如果说危机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全球经济繁荣和市场扩张,还可以使我们依靠扩大出口来平衡迅速扩张的生产能力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深度和市场收缩,已经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以往在经济规模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相对不大的情况下,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可以支撑高速增长的话,那么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供需平衡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将持续减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将不断加剧。 绿色能源革命史我国科技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走“绿色复苏”之路,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抢占绿色能源和

实体经济的困境_从当前形势看实体经济困境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目前经济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尤其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降到8%以下。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增长”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那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哪些挑战?政府如何发力才能更好地“稳增长”呢? 为稳定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首先要提高对中速经济增长的容忍度与承受力,在中速增长面前,不能反应过度 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经济持续下行,实体经济要素流失严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加剧,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稳增长”和“促转型”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加坚实,才能转危为机。 GDP及相关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指标持续下行。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仅为1%,是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12个季度中的最低增幅。众所周知,GDP 增长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该三大经济指标下行趋势明显。以投资为例,2012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较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资本投资从前四个月的23%回落至前五个月的27%,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速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要素投入下降,主要表现在用电、用钱、用人三方面。实体经济面临着要素流失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夹击,产业“空心化”潜在风险不断积聚。作为衡量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用电增幅回落。2012年1-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增幅回落9个百分点,其中仅冶金、建材两个行业就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约5个百分点。另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演变成银行的贷款难。最新调查表明,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整体接近零,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在“企业融资难”正在转向“银行贷款难”的同时,“企业用工荒”正转向“工人就业难”。 企业发展面临“五难”和产能过剩及“三角债”困扰。从企业角度看,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多重生存困境。中小企业生存困境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融资难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贵;二是用工难企业用工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三是投资难市场没有订单,投资没有空间;四是创新难由于创新风险高、投入大,而中小企业创新资源有限,企业不愿、不敢、不能、不会创新;五是盈利难成本高、税费重。除上述五种生存困境之外,企业发展还面临双重困扰,即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产能过剩”困扰,资金链面临着“三角债”困扰。 政府财政收入过快下行,宏观调控房地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财力急剧下降,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资金链面临着断裂的风险。今年一季度,北京财政收入增长6%,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上海财政收入增长7%,增幅回落30.4个百分点;重庆财政收入增长13%,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

2018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局及破解思路课后测试-2

2018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困局及破解思路课后测试-2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7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本讲提到,以发展为导向的行为模式是以()作为判断政府工作能力最主要的标准。(5 分) A 技术进步 ? B 经济发展 C 民生改善 D 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B 2、本讲提到,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导致改变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比价关系,使得()产业竞争优势得到体现。(5 分) A 劳动密集型 B 国有企业 C 非国有企业 ? D 资本密集型 正确答案:D 3、本讲提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采取了抱团的方式,采取了产业链输出的办法。(5 分) ? A 美国

A 外部结构 B 内部结构 ? C 外部规模 D 内部规模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本讲提到,下列属于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是()。(5 分) A 土地 B 股票期货 C 期权 D 股指期货 E 股票 正确答案:B C D 2、本讲提到,下列属于新常态的标准的是()。(5 分) A 企业盈利 B 财政增收 C 就业改善 D 风险防范改善民生 正确答案:A B C D 3、本讲提到,在新常态条件下,经济运行出现

阶段性变化,主要包括()。(5 分) A 国际角色变化 B 经济增长速度阶段下降 C 主导产业发生更替 D 增长动力的转换 E 政治制度转变 正确答案:B C D 4、本讲提到,在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很早就已经启动了,并且取得很多的成果,下列属于技术类成果的是()。(5 分) A 光伏产业 B 高铁 C 航母 D 人工智能 E 国产汽车 正确答案:B C D 5、本讲提到,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策支柱的是()。(5 分) A 宏观政策要稳 B 产业政策要准 C 改革政策要实 D 社会政策要托底宏观经济要活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在新形势下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鲜明对比,金融信贷的高利润激发了社会上“快富”、“暴富”的观念,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一些曾经靠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企业家无心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理财投资、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部分企业显得比较浮躁,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实体企业,而更多想借助投机,一夜暴富,实体经济形势整体下滑。 实体经济利润少,举步维艰。近年来,实体经济受困于需求下降、融资困难、成本上升等因素,利润越来越少,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而另一边,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则利润丰厚,钱相对来得快、来得多、来得容易。受此影响,实体经济空心化、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逐渐突出。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非常令人担忧。 税收改革此消彼长,重复收税情况严重。自从企事业单位取消收据以后,所有的资金流出都以开发票的方式,一旦开了发票,现金流出的每个环节都要征税,有些是往来科目或代收代付科目的,没有任何增值收益和经济行为的情况,也要缴税。企业重复交税的情况严重,尤其是企业代收代付工资、社保金等也要重复征税。

社保费率过高,成本上升,企业负担沉重。中国城镇社保体系主要由“五险一金”组成。虽然各地方五险企业缴纳比例不尽相同,但单位缴纳普遍基本高于个人数倍。企业用工成本逐年提升,最大压力在于“五险一金”。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人社局最新的《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为3271至16353元,企业缴费比例合 计为35%,个人的缴费比例合计为10.5%,且每年需法定增长。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体,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保金在企业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再加上多种成本上升压力,致使很多实体企业利润非常薄。除了生产成本上升,各种乱收费也增加了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在经济下滑期间,很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陷入亏损甚至面临倒闭的困境。 创业接班人缺乏,民营实体企业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大多数出自长三角的“创二代”、第二代是不愿意继承家族 企业的,即便无可奈何接过了父辈的事业,但因为看到父辈从事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也让他们萌生退意。很多实体企业基本上是在为生存而努力,营业收入在交了税、付了工钱之后所剩无多。再加上未来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的政策风险,创业接班人有着担忧,缺乏挑重担的责任意识,实体企业的传承遭遇到难题。 上述因素综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春天 ——发展实体经济要做好加减乘除法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世界经济正如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令人难以从容。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连续遭遇资金链断裂、信贷危机和“民营老板跑路”等重大挫折,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实体经济发展步入寒冬,亟需政府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政策环境! 做好加法,就是要提供通畅的融资渠道。资金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对实体经济而言更是如此。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多数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受现有金融体制的影响,常常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导致民间借贷泛滥。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必然导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现象,使企业发展功亏一篑。因此,政府要做好加法,放宽中小型实体经济企业的信贷政策。 做好减法,就是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不少地方政府财税压力增加,于是寅吃卯粮、过头征税现象频频发生,导致企业税收负担过重。在实体经济领域,税负过重的现象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实体经济企业一半以上的利润都以税收的形式流向政府财政,企业资本积累速度显著下降,扩大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税务部门应当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减则减、当免则免,帮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进。 做好乘法,就是要用好科技创新倍增器。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之王道,也是实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力量倍增器。然而,我国实体经济企业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创新能力还不高、创新成果还不多、成果转化还不快、科技倍增作用还不明显。故此,应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原则,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工作,帮助实体经济获得更大的核心竞争力。 做好除法,就是要抑制市场的投机行为。我国民营企业所以纷纷弃实体经济,改行地产经济和信贷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市场逐利而动的必然结果。换言之,虚拟经济领域的高回报率严重打击了企业投身实体经济的意愿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意志。因而,应当抑制过热的市场投机行为,引导市场主体以更加平和、稳健、理性的姿态,积极投身实体经济,让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助力器,而不是绊脚石。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调研报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出路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经济体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实体经济的效率、规模和总体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资本脱实向虚、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作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失衡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一、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如何认识破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出路,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存负担较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成本优势正在消失,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不断攀升。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传

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衰减态势明显,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进而导致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抬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税负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实力和创新激情。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整体盈利能力不高。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产出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是源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较低,产能严重过剩与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矛盾突出,多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同时,融资成本和非税负担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率持续走低。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企业总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为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6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43.5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1月份回落12.2个百分点。 (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受到挤压 近些年来,资本的“脱实向虚”态势比较明显,金融领域和房地产领域资本急剧膨胀,聚集了过多的发展资源。这样不但扭曲了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的关系,而且严重削弱了实体经济发展新动力赖以形成的基础。一方面资金更多地向房地产集中。近年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长期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甚至一度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政策扶持。超高的行业利润引导资金过度向房地产流动,不仅提高了房地产泡沫化程度,加剧未来的金融风险,而且导致实体经济发展资金的严重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