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教室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

数学思维教室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
数学思维教室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

数学思维教室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3)

一. 细心选一选

( )1.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8cm,BC=8cm,若△ABC ≌△A'B'C'.则△A'B'C'中一定有一 条边等于

A.7cm.

B.2cm 或7cm.

C.5cm.

D.2cm 或5cm.

( )2.已知△ABC 中,AC=BC,∠C=90°,将△ABC 进行折叠,使点A 落在线段BC 上(包括点B 和点C ),设点A 的落点为D ,折痕为EF ,当△DEF 是等腰三角形时,点D 可能的位置共有

A. 2种

B.3种

C.4种

D.5种 ( )3.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A.相等.

B.不相等.

C.互余.

D.互补或相等.

( )4.如图,在△ABC 中,∠A=90°,AB=AC ,BD 平分∠ABC ,CE ⊥BD 于E ,若BD=8,则CE 的长为

A.3.

B.3.5.

C.4.

D.4.5.

( )5.如图,∠AOB=30°,OC 平分∠AOB ,P 为OC 上任意一点,PD ∥AO 交OB 于D ,PE ⊥AO 于点E ,若PD+DO=4,则PE 的长为

A.1.

B.1.5.

C.3.

D.2.

( )6.在等边△ABC 所在的平面内有一动点P ,点P 使△PAB ,△PAC ,△P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 共有

A.1个.

B.4个.

C.7个.

D.10个.

( )7.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延长AD 到点E ,连接BE ,CE , ∠ABD+

2

1

∠3=90°,∠1=∠2=∠3,下列结论:①△ABD 为等腰三角形;②AE=AC ; ③BE=CE=CD ;④CB 平分∠ACE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8.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且满足a 3

+ab 2

+bc 2

=b 3

+a 2

b+ac 2

,则△ABC 的形状

( ) 9.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 的值为 A.﹣1.5

B

1

C . ﹣1.5或2

D . ﹣0.5或﹣1.5

B

O

B

C

( )11.已知:a 1=x+1(x ≠0且x ≠﹣1),a 2=1÷(1﹣a 1),a 3=1÷(1﹣a 2),…,

a n =1÷(1﹣a n ﹣1),则a 2011等于( ) . D .

11.已知4y 2

+my+9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已知x 2

-6x+n 2

是完全平方式,则n=_______. 12.若三角形的最大角比最小角大18°,则三角形最大角ɑ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ABC 中,AB=10,AC=6,BC=8,若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OG ⊥AB 于G,则AG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

15.在Rt △ACB 中,CA=CB,过C 点的直线为l,AE ⊥l,BF ⊥l,垂足分别为E,F,若AE=2,BF=5,则EF=_____________.

16.如图,已知∠MON=50°,P 为∠MON 内一定点,A 为OM 上一点,B 为ON 上一点,当△PAB 的周长最小时,则∠AP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

三.精心解一解

17. 解方程:

+

=

18. 分解因式:8(x 2﹣2y 2

)﹣x (7x+y )+xy .

19. 先化简分式(

)÷

,再从不等式组

的解集中

取一个非负整数值代入,求原分式的值.

O

N

20. 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

例如:(x﹣1)2+3、(x﹣2)2+2x、(x﹣2)2+x2是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

“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见横线上的部分).

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比照上面的例子,写出x2﹣4x+2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

(2)将a2+ab+b2配方(至少两种形式);

(3)已知a2+b2+c2﹣ab﹣3b﹣2c+4=0,求a+b+c的值.

21.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点E在BC边上,且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AE.

(1)在图中画出△AEF,使△AEF与△AEB关于直线AE对称,点F与点B是对称点;(2)请直接写出△AEF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

22.如图,等腰Rt △CAB 与等腰Rt △CDE,CA=CB,CD=CE,CD ﹤CA. (1)如图1,M,N 分别为CA,CB 的中点,求证:EM=DN

(2)如图2,将△CDE 顺时针旋转,使点D 恰好落在AB 上,M 为AD 的中点, 求证:CM=

2

1

BE, CM ⊥BE.

23.在我省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以完成。 (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2)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若该工程计划在70天内完成,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是由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该工程省钱?还是由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该工程省钱?

图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质量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质量 发表时间:2015-02-03T11:08:26.40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5期供稿作者:白渠[导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 四川省巴中中学白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因此,探讨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不佳的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不佳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不佳的表现各异,具体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2.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 3.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解题经验,因此,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不佳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数学思维的活动,也就是更大程度地使学生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如“因果转化意识”“类比转化意识”等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条有效途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学生数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全集(经典推荐)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第 1 讲摆火柴棒游戏 (1) 第 2 讲时钟问题 (7) 第 3 讲神奇的一笔画 (13) 第 4 讲找规律填图 (19) 第 5 讲找规律填数. (25) 第 6 讲凑整先算 (29) 第 7 讲解决问题(一) (33) 第 8 讲有趣的数阵 (37) 第 9 讲切西瓜的学问 (43) 第10讲智力计数 (47) 第11讲分步分类计数 (53) 第12讲简单推理(一) (57) 第13讲解决问题(二) (63) 第14讲简单推理(二) (67) 第15讲简单的还原问题 (71) 第16讲巧填运算符号 (75) 第17讲循环妙用 (79) 第18讲算式填数(一) (83) 第19讲算式填数(二) (89) 第20讲年龄问题 (95) 第21讲移多补少 (99) 第22讲体育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105) 第23讲抽屉放苹果 (109) 第24讲智巧趣题(一) (113) 第25讲智巧趣题(二) (117) 第26讲简单推理(三) (121) 第27讲鸡兔同笼问题 (125) 第28讲解决问题(三) (129) 第29讲间隔问题 (133) 第30讲解决问题 (137) 综合能力测试 (143)

第 1 讲摆火柴棒游戏 火柴棒的长短相等,方便易取,因此,在数学游戏中常常被选作智力活动的材料。利用火柴棒摆出数字、算式或图形,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而且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大家还能品尝到游戏活动的无穷乐趣。火柴棒游戏主要包括数字游戏、算式游戏和图形游戏。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采用?移动?、?添上?或?去掉?火柴棒的方法进行游戏。 【例1】用火柴棒可以摆出0~9十个数字。 (1)先照样子摆一摆,再数一数摆出每个数字各用了几根火柴棒,然后把数出的结果填在表格内。 (2)数字8去掉1根火柴棒可以变成哪些数字? 分析摆出数字8用了7根火柴棒,摆出数字0、6和9用了6根火柴棒。把数字8去掉1根火柴棒后能变成数字几,动手摆一摆就知道了。 数字5添加1根火柴棒可以变成哪些数字? 分析摆出数字5用了5根火柴棒,摆出数字0、6和9用了6根火柴棒。把数字5添上l根火柴棒后能变成数字几,动手摆一摆就知道了。 〖即学即练1〗 (1)数字6移动1根火柴棒可以变成哪些数字? (2)数字6添上1根火柴棒可以变成哪些数字? 【例2】下面是用火柴棒摆出的一道加法算式,移动其中的一根火柴棒,可以变成另外一道算式。你来试试看吧! 分析从6中移走一根,6就变成了5;把从6上移走的一根添在9上,9就变成了8。试试看,这样行不行?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梦思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张梦思 发表时间:2017-03-03T15:20:02.94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8期作者:张梦思 [导读]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民主氛围,保持思维通畅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宽容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问题,提供思维空间。 ⑴铺垫型情境。教师可以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数学事实为素材,创设铺垫型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从而为各种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理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⑵认知冲突型情境。教师可以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且处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问题为素材,创设认知冲突性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从解决面临的情境问题出发,不断地分解、转化问题,提出新的有关问题,并通过新问题的解决,最终使情境问题获得解决。 ⑶思维策略型情境。教师可以以思维策略多样、解题方法典型、解题过程能体现某种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作为素材,创设思维策略性情境。当学生的思维受阻后,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启发,从而使他们产生不同的解法。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解法或策略进行适用性研究,拓展其使用范围。这对克服思维定势等原因产生的消极影响,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思维的开始,经历中间过程,再到结果,都要以语言来定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通过“说”这条主线,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有效的策略之一。 1、提供“说”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较好的语言环境,改变满堂讲的做法,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或结果,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才能激活思维因素,诱发学生的回忆、想象、分析、判断、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在教学概念知识时,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依靠直观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和表述,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会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习题练习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充分的听说训练,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读题、审题、分析题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读读题目,说一说题中容易引导我们计算错误的地方,说一说式题的解答步骤等,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地克服思维惰性,优化其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数学知识融于最为基本的每位学生都能进行的听说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实物或线段图等进行说的训练,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表象,在学生动手操作中边做边说出操作过程,使外部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 2、引导“说”的规范 准确、规范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合乎逻辑地描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既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深层需求。首先要注意学生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化,逐步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生活语言自由、宽松,没有固定的约束。而数学语言不同,受数学学科性质的影响,有严谨、准确、逻辑性强的特点。提炼生活数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由自己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如每件商品的价格在数学中简称单价,买的件数简称数量,总件数的钱简称总价等。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坚持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准确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平时的听说活动是形成数学语言准确性的关键,日常生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对一些语言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多经历练习,多经历尝试,反复训练,他们也会说一口标准的数学语言。除此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必须做到表达准确,结构严谨,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作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体验“说”的过程 数学学习中的观察、猜想、推理、合作交流及信息技术手段都是开展语言练习,体验听说过程的好途径,教师可以加以揣磨,适当处理,抓住时机,配合展开。 4、鼓励“说”的新颖 在课堂上,教师有时为了使学生能按照自己设计好的程序“顺利”进行,要求学生语言表述只是依照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一遍遍地重复,使得思维的发展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的新颖,要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这样方能通过学生的独特见解窥视到思维的广阔空间,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如鼓励学生联想多说,就是诱导学生联想,通过一个条件或特征说出与其有关的其它条件或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在复习分数应用题和比之间的联系时,往往可以将关键句中的分数既表述成分数形式,也可以表述成比的形式。如:根据“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5” 这一条件,可启发学生联想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3;男生人数比女生少5-3/5;女生人数比男生多5-3/3;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人数是全班的3/3+5;女生人数是全班5/3+5等等。 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0篇-打印版

1、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2、教室里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盏日光灯? 3、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个角,你能想出()种情况。 4、○+△=26,△+△+○=35,△=( )、○=( )。 5、猎人去打猎,他的家离目的地有8千米,他离家走出3千米时,发现没有带猎枪,又回家去取。猎人最后到达目的地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6、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多少场比赛。 7、小红做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了3,把百位上的6错当成了9,所得的和是438,正确的和是多少?(写过程) 8、小明做计算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0,这样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写出过程) 9、○+○+○=15,○+△+△=19,求△—○=() 10、用两个5和两个0组成一个四位数,当零都不读出来时,这个数是(),当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 11、一座5层高的塔,最上边一层装了2只灯,往下每低一层多装4只灯,最下面一层要装多少只灯?(写出过程)

一、找规律填数: 4、8、12、16、20、()、() 3、1、6、2、12、3、()、() 二、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交换,所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小36,这个两位数是()。 三、两个书架上共8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拿8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原来第一个书架有()本书。 四、口袋里有10颗红珠子和10颗黑珠子,现在从口袋里至少摸出()颗珠子,才能保证有2颗珠子颜色相同。 五、一辆汽车从开往,沿途停靠、、、4个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辆列车准备()种不同的车票。 六、爷爷今年74岁,10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子的8倍,子今年()岁。 七、1瓶油连瓶共重6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一起称,还剩450克,瓶里原来有油()克。

八年级下数学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数学思维导图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3.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具备的重要性质。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勾股定理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一、树形思维导图 因为在最初指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的就是树形图。所以学生运用树形图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比较熟练。学生在生活中早已认识了树的形状,对树干、树枝、树叶及分枝的感知非常清晰,也就很容易的联想到树干、树枝与主题、分主题的逻辑关系。所以学生运用树形图的时候比较多,也绘制的比较好。如图1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0章分式的树形思维导图. 树形图的优点是主干分支非常明确,但画起来比较麻烦。为了更简单的运用思维导图,后来我们发动学生研究更简单的思维导图形式,大家确认就把树干简化为一个圆、椭圆或正方形等简单易画的图形,如图2:学生把树干简化成一个圆环,涂上不同颜色,画上

一个指针,这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二节数学实验室中 的转盘模型变形图,学生的这一构想即贴近课本又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箭头或框架式思维导图 箭头或框架样式的思维导图,老师在日常备课或给学生做知识梳理的时候会经常使用,非常简洁明了,而且容易绘制。只是以前我 们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去重视。这种结构 图实际上就是一种很简单好用的思维导图,特别适合在课堂中应用。在具体的运用中我们要先总结出本节课的主题,用一个关键词表示。然后直接用箭头往下分支出二级、三级等主题,也是常见的框架结 构图,学生运用起来非常简单容易上手。有好多学生把框架结构变 形为椭圆形箭头图、鱼骨头型箭头图。如图3是学生梳理二次根式 的箭头式思维导图。 三、实物型思维导图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以后,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画出了许多实物型思维导图,如风筝、蝴蝶、花篮、风车等等。如图4:花篮即 是主干,也就是主体部分。学生冠上各个关键词后,就能对学过的 知识进行清晰的梳理和记忆。学生也非常喜欢进行这样的勾画。 三、表格式思维导图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运用表格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比较,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这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 一种思维导图,利用表格来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表格式思维导图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的一种形式。如图 5是学生在学习完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章反比例函数后绘制 的表格式思维导图,总结比较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以上是我在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时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在具体指导的过程中,笔者首先给学生逐渐展示一些不同类 型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先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在头脑中有思维导图 的概念和形象,然后引导学生勾画。慢慢学生就学会了,而且非常 有兴趣。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到了思维的方法,找到了学习的 方法。思维导图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了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关注的是数学课程目标,它包括: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作者:————————————————————————————————日期: ?

二年级数学思维测试题 1、13-11﹢10-8﹢7-5﹢4-2 =() 2、按照下面的图形发展趋势,第四个图中应该如何填涂?第十个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 (2) (3) (4) (5) (6) 3、按规律填数: 1、4、7、10、( )、()。 50、45、()、35、30。 4、二(1)班59个同学,二(2)班有25个女生,26个男生,二(1)班比二(2)班多()个同学。 5、二⑴班有男生28人,有女生24人,二⑵班比二⑴班多3人,二⑵班有()人。 6、二(4)班有50个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打球的有12个,踢球的有20个,剩下的跳绳,跳绳的有( ) 人。 7、小红有25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 )元。 8、车上有35人,其中有2人站着,到某站时下来一些人,这时车上有2个空位,下来了()人。 9、3个男同学借走6本书,4个女同学借走7本书,他们一共借走()本书。 10、张老师和项老师带领全班42个同学去江心西园春游,一共要买()张门票。 11、把20粒糖平均分给小莉和她的4个朋友,每人分( )粒. 12、○+○+○=15,○+△+△=19,△-○=( ) 13、把一根钢管截了9次,可要锯成( )段。 14、有一堆糖,比10块多,比20块少,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正好分完。这堆糖有( )块。 15、有4盆黄花、5盆红花,每盆都开6朵花,一共开了( )朵花。

16、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两个人共有( )个手指。 17、一个篮球可以换2个皮球,1个皮球可以换3个垒球,一个篮球可以换()个垒球 18、一根绳子对折,从中间剪一刀,绳子会分成( )段。 19、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往右数,小刚是第7个,从右往左数,小刚是第9个,共有( )个小朋 友在做操。 20、有一桶油,妈妈用去12千克后,又买回来15千克并倒入桶里,现在桶里还有18千克的油。这桶 油原有多少千克? 21、从家到工厂走200米,一次爸爸上班走了50米,又回家拿皮包,再到工厂,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初二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文案

初二数学思维训练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数学思维训练1 【知识精读】 1. 几何证明和计算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 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 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实战演练】 1、如图,点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的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 、BC 的长分别为3和4,那么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 ) A . 125 B .65 C .245 D .不确定 第1题图 3题图 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取一点E ,连接AE ,BE ,DE .过点A 作 AE 的垂线交ED 于点P .若1AE AP ==, 5PB =.下列结论: ①△APD ≌△AEB ;②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2; ③EB ED ⊥;④16APD APB S S ??+=+;⑤46ABCD S =+正方形. 初二校本课 2题图 A P E D C B B A G C D H E (第4题

八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八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 :全等三角形 :二次根式 :实数 :相似图形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 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 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 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 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 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 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 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 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 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 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 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 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 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 于二次三项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 .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 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②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③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④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学生数学思维受阻的原因 根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以及参考有关资料,分析学生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法差异造成衔接不当。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培养,但在各年级段的教学中教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材因素导致数学知识点脱节。据调查,38.5%的教师只对本年级段的教材深入钻研,38.5%的教师对上、下年级 段的教材所要教的内容了解,15.4%的教师对小学阶段各个年级段的知识点了解。 ②教学方法的差异。有48.07%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大部分由老师讲解,小部分由 学生练习,认为重视学生讨论与合作的仅占9.2%。这表明学生讨论与合作的这 一学习方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没有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节奏变化。就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而言,低年级远比不上中、高年级,因而在讲解中就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30题含答案 1、某个外星人来到地球上,随身带有本星球上的硬币 1 分、2 分、4 分、8 分各一枚,如果他想买 7 分钱的一件商品,他应如何付款? 买 9 分、10 分、13 分、14 分和 15 分的商品呢?他又将如何付款? 答案:这道题目的实质是要求把 7、9、10、13、14、15 各数按1、2、4、8 进行分拆。 7=1+2+4 9=1+8 10=2+8 13=1+4+8 14=2+4+8 15=1+2+4+8 外星人可按以上方式付款。 2、大毛、二毛、三毛三兄弟的体重和是142千克,大毛比三毛重5千克,二毛比大毛和三毛的体重少48千克,兄弟三人分别重多少千克? 答案与解析: 已知:大毛+二毛+三毛=142千克(1) 大毛-三毛=5千克(2) 大毛+三毛-二毛=48千克(3) 用(1)式加上(3)式,加减抵消后可得出:2个大毛+2个三毛=142+48=190(千克),可得出:大毛+三毛=190÷2=95(千克)(4)再比较(1)式和(4)式,可以计算出二毛的体重是:142-95=47(千克); 再比较(2)式和(4)式,根据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可算出大毛的体重为(95+5)÷2=50(千克);

三毛的体重为(95-5)÷2=45(千克)。 3、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 10 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 288 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答案: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 288 元,正好 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 320 元,一把椅子 32 元。 4、多多去商店买瓶装饮料,发现店里规定,用4个空瓶可以换1瓶新的饮料。多多买了10瓶饮料,他实际上最多可以喝到几瓶? 解析: 10瓶饮料,全部喝完,可以换2瓶新饮料还剩余2个空瓶子。 2瓶饮料喝完后,加上之前剩余的2个空瓶子,可以继续换1瓶新饮料。 所以,总共可以喝10+2+1=13瓶饮料。 5、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只大青虫想抬回自己家,自己抬不动,于是找来了4只蚂蚁帮忙,但还没抬动;每只蚂蚁只好又找来了3只蚂蚁,结果还是抬不动;大家全部返回,每只蚂蚁又找来了2只蚂蚁,终于把大青虫抬了回来.那么抬虫的蚂蚁一共有多少只? 【解析】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怎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许万明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一、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减去10等于几?②16减去10还剩多少?③16与10的差是多少?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多多少?⑥10比16少多少?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二、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三、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10=6来验算,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6+10=16来验算。经过训练,学生便可知道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了。 五、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学生。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或5×3=15。教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六、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不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运来面粉多少吨? 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三、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 5 4。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0篇打印版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 1、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2、教室里10盏日光灯都亮着,现在关掉2盏日光灯,教室里还剩()盏日光灯? 3、长方形有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 )个角,你能想出( )种情况。 4、○+△=26,△+△+○=35,△=( )、○=( )。 5、猎人去打猎,他的家离目的地有8千米,他离家走出3千米时,发现没有带猎枪,又回家去取。猎人最后到达目的地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6、小明、小亮和小刚3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小明比赛了5场,小亮比赛了4场,小刚比赛了3场,这三名小朋友一共比赛了多少场比赛。 7、小红做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了3,把百位上的6错当成了9,所得的和是438,正确的和是多少?(写过程) 8、小明做计算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0,这样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写出过程) 10、用两个5和两个0组成一9、○+○+○=15,○+△+△=19,求△—○=( )? 个四位数,当零都不读出来时,这个数是( ),当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 )。11、一座5层高的塔,最上边一层装了2只灯,往下每低一层多装4只灯,最下面一层要装多少只灯?(写出过程)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

一、找规律填数: 4、8、12、16、20、( )、() 3、1、6、2、12、3、()、( ) 二、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交换,所得到的数就比原数小36,这个两位数是()。 三、两个书架上共80本书,从第一个书架拿8本书放入第二个书架,两个书架的本数相等,原来第一个书架有()本书。 四、口袋里有10颗红珠子和10颗黑珠子,现在从口袋里至少摸出( )颗珠子,才能保证有2颗珠子颜色相同。 五、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沿途停靠镇江、常州、无锡、苏州4个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辆列车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 六、爷爷今年74岁,10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8倍,孙子今年( )岁。 七、1瓶油连瓶共重6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一起称,还剩450克,瓶里原来有油( )克。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说出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爱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了,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 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很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三、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解这个算式,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这个同学利用的是类比思维方式,他是从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联想与它类似的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工程问题。用熟悉的问题的解法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了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