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我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区域物流,内容涉及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情况,因此,本人参加了201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组织的全国物流园区调查。

1.前言

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1998年出现在深圳。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项重点工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提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企业运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社会各界对物流园区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次调查按照以下原则对物流园区进行调查统计:(1)署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无水港、内陆港、公路港、物流港等项目属于本次调查统计范围;(2)要求园区占地规模在150亩(0.1平方公里)及以上,并具有法人资格;(3)署名货运市场、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的项目不纳入本次调查统计范围;(4)地方政府规划中具有空间概念的非法人实体园区不在本次调查统计范围之内。

本次调查以“普查到位、重点突出”为原则,采用科学的调查手段和研究方法,力求获取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整个调查工作历时半年,主要采取了网上调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采用CATI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对按照调查对象界定条件初步筛选形成的1204个物流园区基础名单逐一进行电话访问核实。最终核实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754个,其中名称中包含“物流园区”的为677个,包含“物流基地”的为59个,包含“港”的为18个,以此形成《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

2.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

2.1总体情况

为反映全国物流园区地理分布状况,调研组采用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方法。即: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黄河中游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1)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结构发生变化

经核实,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

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如图1所示。

从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来看,长江中游经济区最多,为139家,然后依次是北部沿海经济区128家、西南经济区98家、黄河中游经济区93家、东部沿海经济区93家、南部沿海经济区84家、西北经济区63家、东北经济区56家。如图2所示。

对比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布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1)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已经超过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2)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四个中西部区域园区数量上升快;(3)东部沿海经济区以及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降。

物流园区地理分布的变化既受外在经济环境的影响,又有园区自身调整的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转移速度加快。以纺织服装出口业为例,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服装生产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进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

服务和价值提升,使得园区数量有所下降。

(2)运营的园区占比升高,尚未实质性开发的园区比例下降

调查显示,全国754家物流园区中,运营的348家,占46%;在建的241家,占32%;规划的165家,占22%。其数量占比如图3所示。

与2008年相比,处于规划状态的物流园区占比由原来的28.2%下降至22%,处于在建状态的占比由原来的46%下降至32%,而运营状态的占比则由原来的26%大幅上升至46%。具体数量如图4所示。

从各经济区域的物流园区实际状态看,虽然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在全国跃居首位,但主要是由于其规划园区数量众多而引起的;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园区数量增长快,也主要表现为规划园区数量较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已经走过了初级规划阶段,其运营园区数量明显高于规划和在建园区数量。八大经济区域物流园区的实际状态如表1所示。

建设周期为1年以内,总体上处于合理状态。如图5所示。

(3)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态势显现,增值服务发展较快

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查显示,与2006、2008年的两次调查相比,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正在从土地招商的初级阶段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过渡。部分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方面开始由初期的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部分城市调整了物流园区规划,将规模小、分布散的物流园区重新整合为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通过重组、共建等方式整合总量、优化存量,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仍然是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排在前两位;也有部分园区依靠土地增值、税收优惠、国家扶持资金等。可喜的是,各种增值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物流园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如图6所示。

调查显示,物流园区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从地域来看,内陆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处于初创期,表现出明显的土地招商特征,收入主要来源于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等。而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征,更多收入来源于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增值服务,具有区域需求旺盛、功能定位明确、服务创新意识

强、差异化运营明显的特征。

2.2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1)依据交通条件布局,土地政策调节作用明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园区依托交通要道和运输方式进行布局。内陆地区的物流园区多靠近高速公路和国道布局;工业园区已成为物流园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反映出园区建设者对市场需求的关注。如图7所示。

在被问及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主要原因时,交通方便成为首选因素,其它依次是园区品牌好、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优惠条件充分、方便交易、租金便宜等。如图8所示。

从建设进度来看,78%的园区建设能按计划进行;22%的园区建设出现滞后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地审批和资金问题。如图9和图10所示。

从截至2011年底已建成面积进度状况看,100%完成规划建设面积的园区比例仅为5%,园区建成面积在30%以下的比例占41%。如图11所示。反映出物流园区建设分阶段进行的特征。

必须指出的是,当前,社会各界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物流园区数量众多、遍地开花,但调查显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告之本地有数百家物流园区,但经调研组反复核实,其说法与该地区核实清楚的物流园区名单目录出入较大。在全国物流园区名录中,调研组汇集各种信息来源形成了1204个物流园区初步名单,但其中有450个物流园区经多次核实查无实处。主要原因为这些园区仅仅是提出了概念,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调研发现,国家土地政策对物流园区建设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2)物流园区投资热情高,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

调查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呈现投资热情高、投资主体多元化特点。目前,我国在建、运营的物流园区多数由民营企业、政府或国有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建设,外资、合作投资占比较小。如图12所示。

从投资来源来看,园区建设资金以自筹为主,其次是国内贷款。根据近年来国际大型物流地产开发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外资占比将会持续增加。如图13所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占地规模来看,物流园区占地以0.1-1平方公里(150亩—1500亩)居多,占46%。如图14所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许多地方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会有意无意地夸大园区占地面积。多数园区招商材料中讲的所谓“规划面积”,其实仅仅是个设想。按照目前的土地使用政策,这种设想的“规划”很难实现,但极易给外界造成物流园区圈占土地的印象。调查发现,有一家“规划面积”为十几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实际占地还不到1000亩。

从物流园区建设投资规模来看,以1-10亿元为主,占到44%。如图15所示。

(3)企业主导开发模式受重视,综合服务型园区占比高

现实中,我国物流园区开发主要有三种方式: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企业自主开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06年和2008年调查结果一样,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仍是目前物流园区开发的主导方式,占比都超过60%。如图16所示。在典型园区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园区建设者、管理者都表达了对我国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走势的持续信心,肯定了各级政府对于园区发展的指导作用。

依据《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给出的物流园区类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数量最多,占69%;其余依次是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占15%,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占11%,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占5%。与2008年调查相比,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仍占主流,但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如图17所示。

3. 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3.1明确园区界定条件,形成政府支持的统一标准

从现实情况看,对物流园区给出“是”或“不是”的准确界定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然而,从各级政府支持物流园区发展、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来讲,对物流园区进行界定又是一项不能回避、亟待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有必要面向政府行业管理需要,尽快提出物流园区界定条件,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综合各方面意见,我们推荐政府规划支持的物流园区界定条件如下:

(1)具有明确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或“公路港”、“无水港”、“物流港”名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或管道等多种运输条件,以物流服务为其主要功能;(2)具备明确的法人运营实体与完备的运营管理机制;

(3)土地权属明确,园区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450亩);

(4)物流作业区域在总占地面积中的比例≥50%,具有相应的物流服务设施、信息系统和入驻商务条件;

(5)园区入驻物流企业在10家及以上;

(6)园区规划符合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运输规划,并通过评审。

3.2面向政府部门的若干建议

(1)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吸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组成协调统一的物流园区工作协调机制,为物流园区发展营造适宜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协调指导。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对物流园区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物流园区规划和管理办法,促进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统筹规划

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协调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注重物流园区与铁路货场、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统筹规划,加强物流园区与运输枢纽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的兼容配套,促进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无缝对接。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控制总量、盘活存量。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物流园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特点,应在土地、税费、投融资、通关以及行

业基础工作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对于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的物流园区,在用地指标上要优先考虑,允许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划转土地,并适当降低土地价格;有铁路线引入的物流园区地价应等同于基础用地。建议推行租地建库方式,既可以保证物流企业用地需求,减轻一次性投资压力,又可以有效抑制圈占土地、等待升值的投机冲动。对物流用地实行强制性规划、用途管制,严格禁止挤占挪用。解决物流园区及入驻企业仓储服务及库房租金等重复纳税问题,选择有条件的物流园区纳入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对纳入国家物流园区规划或具有发展潜力的物流园区给予优先贷款和贴息支持。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完善适应“无水港”发展的通关便利化政策。

(4)开展园区动态监测与评价

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物流园区动态监测机制。形成物流园区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核实体系,定期对园区进行动态数据更新和业态监测,用真实可靠的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由政府指导、协会参与、相关企业配合,建立物流园区市场准入标准及等级评估认定制度,实行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考核评价机制及跟踪管理制度,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优化升级。

3.3 面向园区建设和运营者的若干建议

(1)规划建设应明确战略定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场环境变化很快,而园区建设的基础设施性质决定了其建设和回报周期长、初始投资大的特点。因此,园区规划建设一定要有科学预测,对未来市场的可变性应有提前预判。应特别加强实地调研,重视区域性产业布局、全国性产业转移的分析以及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引发的格局变化。同时,应站在全国或区域的角度,加强物流园区竞争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园区发展和服务特色。(2)招商发展应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是物流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物流园区需要在招商、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区域供应链服务的角度出发,整合资源、改善功能、培育园区服务特色。要建立起政府、行业管理部门与园区企业的沟通渠道,促进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衔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应充分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服务模式,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系统化原则整合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使物流园区真正成为区域物流服务载体。

(3)运营管理应推进同生共赢

物流园区的发展应突出其供应链节点的属性和物流服务特色,以“资源整合、一站式服务”为指导思想,创新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公共信息平台,鼓励诚信交易系统的创建和社会化服务,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作用,提高园区运营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物流园区应积极组织入驻企业参与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并按时申报报表,促进入驻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重点培育A级物流企业成为园区服务主体。注重发挥园区的平台优势和集聚效应,实现物流园区与入驻企业共赢的良性互动局面,不断提高园区综合物流服务的组织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博士生:卢志滨

学号:08B910010

导师签字: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一般都具有广泛复杂的综合功能,比如除了一般的物流功能以外,还具有商品博览功能、技术服务功能、信息发送功能、商品交易功能等多项功能,具有综合集约性、独立专业性和公共公益性等显著特征。因此,决不能把现代物流园区只单纯的理解为货物配送中心。根据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理念可以高度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强化现代物流功能、展现会展经济优势、宏扬综合服务精神。 ⒈强化现代物流功能。所谓强化现代物流功能,是说作为物流园区,它首先要充分发挥其综合物流作业的功能,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一条龙服务工作,因此在进行战略规划时要千方百计地强化物流园区的现代物流功能。 ⒉展现会展经济优势。所谓展现会展经济优势,是说现代大型物流园区在担负货物仓储、运输、配送工作的同时,它还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各类商品的博览中心。因此,在进行物流中心的战略规划时,就要注意发挥这种商品的博览功能,展现会展经济的优势。 ⒊宏扬综合服务精神。所谓宏扬综合服务精神,是说现代大型物流园区要给生产商和客户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如结算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生活服务等等。因此,在进行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的和功能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不容忽视的是,许多物流园区的投资商、经营者都是出身于传统的运输、贸易、商业和房地产行业,他们不具备或不全面具备上述建设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理念,因此必须进行经营角色的转换,不能再走传统物资配送中心、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的老路。经营角色的转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由传统的货物运输者转变为现代的第三方物流营运者。也就是说,物流园区的经营者不仅要承担货物配送的任务,还要担负起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的任务; ②、由单纯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现代物流运营商。也就是说,作为物流园区的房产开发商,不仅要为物流园区进行房地产投资,还要以物流运营商的角色理念来建设完善的房产设施,甚至转而进行物流运营业务; ③、由传统的商品经销者转变为现代商品经营者。也就是说,物流园区的经营者不仅帮助或承担各种

华南物流园调研报告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调研情况报告 为了更好了解深圳市物流园区发展状况,学习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集团副总经理徐云国、集团物流部经理陈长征、保开公司总经理黄黎忠、保开公司办公室主任韩劲柏、集团物流部陈坚一行5人于2005年8月16日下午到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进行调研。 一、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简介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2003年试营业,公司注册资本2.4亿元,总投资9.03亿元。两个股东中的大股东是香港上市公司深圳国际(00152)的全资子公司新通产实业开发公司(67%),小股东是深圳市交通局下属的深圳市公路客货运输服务中心(33%)。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由深圳市交通局规划,原计划命名为深圳市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规划为皇岗口岸的货运接驳场。1998年开始筹建,规划为深圳市物流支柱企业,实际上从93年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经过10年的摸索,终于成立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深圳市六大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的主体项目,但实际上龙华物流园、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国际物流公司实际上是三位一体。规划占地面积为6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拿到红线的土地面积是53万平方米,还有12万平方米是兰线。平均土地(熟地)成本约500元/平方米,生地成本不足200元/平方米。仓库区规划为20万平方米,目前有2座各1万平方米的轻钢棚架仓库,1千平方米的机修车间;现在的空

地用作空箱堆场,有1台正面吊,2台堆高机;今年国检、海关已经正式进驻。 公司总部有三个部门: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其余为业务部门:商务部有23人,其中操作18人,市场开拓5人;工程部有9人;信息部5人;业务部有3人,主要是政府政策攻关。部门经理有一般定价权,特殊情况公司开会后确定。现在有70个员工,3年一聘,最终编制在120人以内。 二、建设经验和经营思路 1、分期建设、逐步投资,先生产后生活 由于2003年才开始试运行,公司收入不多且单一,主要来自堆场业务,约2000万元/年。相对于1.5亿元(含4千万立交桥)的前期费用,3亿元的仓库、堆场固定资产投资,利润可能非常少(估计不到200万元/年,如果计算贷款利息,应该是亏损的)。如果按照徐清泉总经理所说未来3年投资4亿元进行建设,那么未来5-7年之内都处于建设阶段,盈利也不会多。 目前主要业务是堆场存放,呈两位数的增长;监管仓业务旺盛,由于出口即退税的实行,也使得业务呈两位数字增长;保税业务的仓库已经供不应求。因此,现在华南国际物流公司将建好的综合楼给海关、国检办公,自己仍在简易办公区办公。由于处于宝安和龙岗两区交界处,由于各政府部门扯皮,碰到好几次红线和规划调整,致使前几年道路坑坑洼洼,车辆很难进到物流园区里面,例如现在的民康路被镇政府规划为次级路,不肯建设,所以由公司垫资建设(由国土局从地价款中返还),还不惜血本投

《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调研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哈尔滨市物流园区调研与分析报告 调研单位:哈尔滨市各大物流园区(主要位于哈东)专业(班级): 物流(17-1 ) 学生姓名:谭广军谭迪明常会宇孙磊刘梓雨指导教师:王海滨 完成时间: 2018年4月 4日

哈尔滨市物流园区调研与分析报告 一、哈尔滨市目前物流市场的基本情况(调研目的) (一)哈尔滨市物流园区外部情况 交通 1.车辆来往密集,车速较快,且易堵车 2.一些路口没有设立红绿灯 3.多种车型公用一道,没有明确的车型道路 店铺 1.店铺有集中趋势,多为同种店铺(禧龙物流园区非常明显) 2.店铺没有大多数没有合理装修,从外部看非常破旧 3.有些店铺摆放的货物占用了公路,对交通有很大影响 4.没有娱乐向设施,与周边环境恶劣有很大关联 环境 1.乱堆垃圾,乱扔垃圾,环境非常恶劣 2.缺少绿化,尘土随车辆翻飞 (二)哈尔滨市物流园区内部情况 优点 1.哈市物流体系较为完善,能够完成基本的物流运行。 2.货物流通较快,其中利润较高 3.物流园区的货物流动优势促进了周边经济发展 缺点 5.一些企业相关设备较为落后 6.大多数物流园区环境恶劣,卫生环境极差 7.工作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8.缺少管理人员的合理规划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我组调研时间是2018年4月4日星期三,天气较为寒冷。调研单位是哈尔滨市神州物流基地,哈尔滨市禧龙物流基地,中信物流,神通物流等,调研结果一般。首先在人员上,工作人员较多为中老年,且素质低,文化水平不高;其次,在环境上,卫生状况极差,垃圾随意丢弃;物品摆放上,货物非常凌乱,没有明确的物品摆放次序。 三、哈尔滨市物流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域优势 物流园区地域交通比较发达,运输较为方便。且统一集中,易于发展 2.交通优势 临近高速公路,便于运输,且较快 3.人口优势 哈尔滨人员较多,从雇员上讲有很大的市场 (二)劣势 1.雇佣劣势 许多人对物流没有明确的认知,物流工作者缺少优秀人才 2.环境劣势 糟糕的环境对物流企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3.交通劣势 车辆来往密集,有些路口没有红绿灯,极易发生事故 (三)机遇 1.由于电子商务的冲击。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可是它的施行、必须以现代物流体系为保证,这就促进电子商务把注意力聚集于物流。 2.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物流行业,所以说这是物流飞速发展的机会 (四)威胁 1.哈尔滨物流园区的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始终对哈尔滨物流园区有一定影响 2.近些年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优秀的物流人才将决定未来物流企业的地位 3.设备,关乎着一个企业的利润输入。现在社会更新很快,如果更不上时代,最终只能被淘汰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比较研究 [导读]各个国家物流园区的最初建设虽然有时间先后,但无一例外都是由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来推动的。每个国家在自身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阻碍其进步的交通、能源、城市环境、产业支撑等方面的难题,随着物流行业的崛起,物流园区开始受到重视。[导读]各个国家物流园区的最初建设虽然有时间先后,但无一例外都是由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来推动的。每个国家在自身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阻碍其进步的交通、能源、城市环境、产业支撑等方面的难题,随着物流行业的崛起,物流园区开始受到重视。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对发展物流园区表现出浓厚兴趣,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相继建立。各国物流园区特点不尽相同,各自的经验教训也在被相互借鉴。 本文从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起源、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政府促进行为等几方面入手,重点对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的物流园区的发展做了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发展起源 各个国家物流园区的最初建设虽然有时间先后,但无一例外都是由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来推动的。每个国家在自身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阻碍其进步的交通、能源、城市环境、产业支撑等方面的难题,随着物流行业的崛起,物流园区开始受到重视。是否建设物流园区,建设什么样的物流园区以及如何规划园区布局与功能被反复讨论。在探索本国物流园区模式的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将理论、经验与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大化的结合,最终就产生了适应自身成长路线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日本是第一个对物流园区实施建设的国家。1965年,日本首先提出物流园区的概念, 称为“物流团地”。当时,日本面临交通严重堵塞、城市功能交叉混乱、环境压力巨大等种种难题,另辟空地建设物流园区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快速且富有成效的方法,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附加效益和周边利益的获得使得物流园区成为日本长久的支撑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了本国的物流园区建设,称为“货运村”。1985年,德国建立了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它充分利用了两德统一之后丰厚的流通资源,整合了零散的物流和配送中心,结合政府辅助政策,推动了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德国的物流园区网络做得相当广泛,它以本国为中心,向欧洲各国辐射,并连接了世界各地的物流中心。德国的物流园区是成功的,它带动了整个欧洲流通业的进步,为世界物流园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美国是发展物流业最早的国家,其物流园区的建设采用的是自由竞争策略,充分打开市场,让物流企业自由发展。经过长时间的优胜劣汰,存活下来得到发展的企业寻找到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如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企业功能等。在企业激烈竞争的同时,美国

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表格完整版

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 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 2015年7月发布 一前言 一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在国务院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2个部门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之后,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一一为进一步掌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业内企业提供有关物流园区发展的决策支持服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在2006年、2008年和2012年三次调查的基础上,于2015年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 一一本次调查依然坚持“全面普查、重点突出、抽样均衡”的原则,力求获取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在延续2012年所采用的网络调查、电话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电子邮件问卷、政府及协会收集等多样化的数据来源渠道。获取信息后,还增加了网络复核、邮件确认、多渠道对比确认等数据清理手段。 一一本次调查的范围是:①限于署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等的单位和企业;②园区占地规模在150亩(0.1平方千米)及以上,并具有法人资格;③规划、在建、运营的实体单位,均在调查范围。 一一按照以上调查范围及方法,本次调查筛选核实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1210个,以此作为本报告的基础数据。回收典型园区有效问卷438份,按照各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占比进行分布抽样,选取了300份有效问卷纳入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工作历时半年。在对调查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地定量及定性分析、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充分吸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专家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报告。在结合前三次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本报告通过更多的数据来源,运用新的数据质量管理手段,力求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物流园区(基地)的发展现状,更加快速地反映业界的需求及诉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继续为政府有关部门、物流园区(基地)、相关企业、科研及教育机构、咨询单位提供动态的信息及参考。 一一我国物流园区(基地)发展历史不长,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的调查也还有许多粗疏和不完善的地方。敬请各有关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一一本次调查依然沿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方法,即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现代大型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所谓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是指物流园区的业务定位、客户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 ⒈现代大型物流园区战略定位的依据 任何事物的定位都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产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依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是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的: ①、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 ②、物流园区的辐射范围; ③、物流园区的地域特征; ④、物流园区特定的或富有特色的交易商品; ⑤、物流园区的特色服务功能; ⑥、广告、艺术、文化等人文概念的注入。 如“中国西部五金机电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四川有色金属物流中心”、“成都富森美装饰材料物流中心”、“成都航空物流园区”、“绵阳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等。这些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可以说是功能突出、经营各具特色,但莫不依据于其服务对象的特征、辐射范围的大小、交易商品的行业特点、富有特色的服务和人文概念的精心设计等因素而实现了自己的科学的战略定位。 ⒉现代大型物流园区战略定位的内容 ①、业务定位。物流园区的业务定位是指物流园区准备干什么,也就是从事什么行业的物流服务业务。比如,有的只是从事百货超市的物流服务业务,有的只是从事建材方面的物流服务业务,有的也可能从事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业务; ②、功能定位。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是指物流园区准备承担什么样的业务功能,如除了传统的货物配送功能外,还要承担商品的博览功能、交易功能、信息功能、综合服务功能等; ③、客户定位。物流园区的客户定位是指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是谁,也就是指物流园区的目标顾客是谁。不同的目标顾客具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满足需求所需要的特定服务方式,因此它直接决定了物流园区的经营磨损和服务方式的选择; ④、市场定位。物流园区的市场定位是指物流园区所经营的市场区域范围有多大,是定位于一个能够对国际物流提供有效服务的经济实体,还是一个能够对区域物流或本地物流提供提供有效服务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说,物流园区是准备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需求的国际物流运作系统,还是高时效性的区域物流综合服务运作系统,或是能够提供快速、准时、高速服务的本地配送服务系统;

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1.前言 物流园区(基地)是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业态,对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全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首次调研,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又有新的发展,也遇到了普遍性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情况,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业界诉求,提出政策建议,为物流园区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组织物流园区调研组于2008年上半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进行了第二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调查、问卷调查、材料提供、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在2006年调研基础上,从问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做了较大调整。整个调查工作历时半年,分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为资料汇集阶段。主要采取资料检索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和有关报刊获取全国范围475家物流园区的资料。通过信息检索和查询,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全国各地物流园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政策。在资料汇集的基础上,列表和汇总分析各地的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为问卷调查阶段。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向全国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协作联盟成员单位、部分地方政府现代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物流行业协会、有关物流企业(园区)下发文件和物流园区调查问卷,并组织问卷的回收。共回收问卷111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 第三阶段为实地调查阶段。调查组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大力协助下,选取临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等几个典型物流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与当地物流工作主管部门、重点物流园区领导和上海市物流研究院专家就物流园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座谈,以此获得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物流园区调查报告(20200523202722)

我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区域物流,内容涉及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情况,因此,本人参加了201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组织的全国物流 园区调查。 1.前言 物流园区是为满足货物转运、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等规模化物流需求,依托区位交通条件,与城市综合功能和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公共性物流基础设施群,是由统一运营主体管理、众多物流业者经营的物流运作集结地,是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企业集聚、经营集约的物流功能集聚区。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最早于1998年出现在深圳。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把“物流园区工程”列为9项重点工程之一。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提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在各级政府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下,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企业运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鉴于社会各界对物流园区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次调查按照以下原则对物流园 区进行调查统计:(1)署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无水港、内陆港、公路港、物 流港等项目属于本次调查统计范围;(2)要求园区占地规模在150亩(0.1平方公里)及以上,并具有法人资格;(3)署名货运市场、交易市场、物流中心的项 目不纳入本次调查统计范围;(4)地方政府规划中具有空间概念的非法人实体园 区不在本次调查统计范围之内。 本次调查以“普查到位、重点突出”为原则,采用科学的调查手段和研究方法,力求获取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整个调查工作历时半年,主要采取了网上调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采用CATI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对按照调查对象界定条 件初步筛选形成的1204个物流园区基础名单逐一进行电话访问核实。最终核实 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754个,其中名称中包含“物流园区”的为677个,包含“物流基地”的为59个,包含“港”的为18个,以此形成《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 2.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 2.1总体情况 为反映全国物流园区地理分布状况,调研组采用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方法。即: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黄河中游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1)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结构发生变化 经核实,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

物流园区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流园区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我国的物流园区作用巨大,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整合优势资 源,改善城市环境,提高运营效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国 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地产开发商由住宅转战产业地产,而且蔓延 到三四线城市,加上游资涌入和政府招商需要,已经形成了物流园区热。 实际上,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园区不是数量不足,而是运营 效率不高,现有的物流园区的作用有待提升。物流园区发展还存在许多 问题:一是宏观上没有整体规划,没有考虑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和市场 需求等,无差异化竞争形成物流园区遍地开花的局面。二是具体物流园 区项目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清晰, 导致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与市场脱节,与专业脱节。三是物流园区的资 源整合不够,运营能力不高,缺乏创新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简单,以出 租为主)等。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物流园区成功的关键可以概括为十 六个字:“市场导向,资源整合;企业运作,政府支持。”具体来说, 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要重视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调研基础上的战略定位。这也是物流园区成功的基础和前 提。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和分析,使项目未来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实际 需求,形成“成本低——客户多——货量多”的良性循环。这项工作, 不是文本,不是政府需要,而是主体企业自身的需要。如果以“忽 悠”政府的心态对付,最终则会“糊弄”了企业自己,甚至会出现无疾 而终的局面。 2、规划建设的产业需要和专业属性。目前我们物流园区存在的一个 重大问题就是没有差异化,几乎是千篇一律。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要符 合操作需求,运作流程要符合业务需求,综合考虑交通组织、仓储规 模、作业要求等。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要把握项目的前瞻性和可操作 性,依据市场分析和战略定位,依据物流作业的专业要求,既不能照 搬、照套工业或其它地产开发的做法,也不能求大、求全、求超前。 3、客户资源的积累,招商渠道的专业和畅通。一般来说,物流园区 的招商始于前期的项目策划和深度市场调研中。根据投资商经济实力的 不同、园区功能定位的不同、目标客户群体的不同以及投资商对项目未 来期望目标的不同,物流园区选择进入招商阶段的时机亦各有差异。物

广东物流调研报告

广东物流调研报告 摘要:物流业被称作是21世纪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随着广东省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物流量大幅度增加,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如何正确认识广东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障碍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SWOT分析广东物流业发展战略 广东省概况 地理概况: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并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海岸线3368.1公里(不包括岛屿),海岸线之长位居全国前列。地势北高男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经济概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广东已有一个以农业为主、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缓慢的边陲省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生长力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整张了10.1%。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发电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不少指标已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趋合理。标志着广东经济正向现代化迈进。 物流现状: 广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向被称为中国通往世界各地的“南大门”。过去20年,广东物流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把大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轴心的世界级国际物流中心,是未来广东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目标。 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具有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良好经济基础和地理优势。 1.国内物流分拨,省会多为省际物流网络及区域物流网络衔接的重要枢纽节 点。 2.形成物流理念、文化、资源、人员的高低端层次分布。 3.沿海环境优于内地。 4.拥有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人才基础。 5.物流企业多样化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

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 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

德邦物流公司参观报告

篇一:物流公司参观报告 课题名称:德邦物流公司参观报告 学院名称: 任课教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交通与物流学院 一、序言 2010年12月12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江北区庄桥镇康庄南路639号三江潮物流园内。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物流公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一个大型的物流公司的分公司----宁波德邦物流公司。在这次的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物流公司所配备的工具、了结了出货与进货的具体流程、看见了公司成员的工作环境。通过此次的参观,让我对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刻、使我对专业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物流公司的参观,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我们的专业并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在切身的体验之后,我们能够更好的规划未来的学习内容、树立清晰的目标、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参观内容 进入三江潮物流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物流公司,而德邦物流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设备,有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自动引导搬运车(AGV)、集装箱等。看那些工人熟练的操作这些设备,真是大饱了一次眼福。在公司的广告上,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物流设备的多种多样。现摘录如下 1.包装设备。包装设备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设备。包装设备是使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主要包 括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 2.物流仓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境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搬运机器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组成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的商业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承运物品。 3.集装单元器具。主要有集装箱、托盘、周转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货物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随时都处于准备运行的状态,利于实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和包装的一体化,达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4.装卸搬运设备。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的设备,是物流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用途和结构特征来看,装卸搬运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等。 5.流通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金属加工设备、搅拌混合设备、木材加工设备及其他流通加工设备。 6.运输设备。前面提到了运输的重要性。运输在物流中的独特地位对运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输设备具有高速化、智能化、通用化、大型化和安全可靠的特性,以提高运输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使运输设备达到最优化利用。根据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设备可分为载货汽车、铁道货车、货船、空运设备和管道设备等。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一般只拥有一定数量的载货汽车,而其他的运

物流园区规划思路

纳雍县物流园区 规 划 方 案

纳雍县鹏腾生态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27日 第一章项目启动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咨询方通过与用户方洽谈交流,根据用户方的具体要求,成立项目小组,在确定了项目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接着合理安排调研的行程和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准备调研表格等调研资料,根据具体的调研计划安排分批分地展开调研工作,其项目准备阶段的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项目启动准备阶段 第二章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 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是物流园区规划的基础,主要为规划做好准备工作。该阶段主要包括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

1、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 主要包括通过座谈、走访、电话、调研表等调研形式进行政府、企业、市场、周边环境等直接资料的收集,以及通过网络、论文、报告、行业资料等收集形式进行网络、图书馆、资料数据库等间接资料的收集。 其中调研范围和对象主要包括: 网络层次:国家及区域物流政策,所在地总体情况等。 政府层次:规划局、交通局、园区规划主导部门等。 企业层次:可能入驻企业、潜在需求企业等。 市场层次:所在地市场、物流园区等。 周边环境:规划用地周边环境、所在地周边环境、全省乃至全国环境等。 从网络、政府、企业、市场、周边环境等层面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对区域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基础设施、服务竞争等情况,对物流园区辐射地区的宏观经济、产业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准确预测园区远期和近期的物流量做好准备。 2、资料初步分析 通过收集调研表格和整理访谈笔记等形式,对收集到的地区或行业总量数据(生产总量、消费总量、GDP等)进行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对园区的规划定位提出初步建议,确定大略方向。 第三章区域发展预测阶段 区域发展预测是物流园区总体定位的数据支撑,定量分析和可靠基础。这里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交通发展、设施服务水平发展和

物流仓储调研报告

深圳市物流仓储调查报告 标签:深圳物流仓储调查 摘要:本文为物流仓储调查报告,对深圳市各区域物流仓储基本情况调查。 分析:规模、区域、交通、仓储、配送调查内容,提供参考。 深圳物流仓储基本情况调查报 目的: 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区域物流仓储基本情况 范围: 深圳范围内,6个区域,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盐田区。 前言:列举6大区域代表性物流园,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物流仓储规模、配套设施、交通、租金等。 1、宝安区 区域优势: 深圳市宝安区位于中国珠江口东缘,南接深圳特区,北连东莞,临望香港新界、元朗。区中心点处在东经113°52′30″,北纬22°35′00″。全区陆地面积7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多公里,总人口500多万。宝安是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东 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1993年1月1日,宝安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深圳市六大 辖区之一,是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西部中心。

区位概况 深圳市龙华物流园区(深圳华南物流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负责开发和经 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深圳市六大物流园区之一龙华物流园区的 主体项目,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人民币,被列为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 和重点物流项目。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起点站东侧,梅林关与之毗邻而居,距 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仅6公里,距盐田港25公里,距蛇口港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平南铁路与园区擦边而过,梅观、南坪、机荷、水官、清平、龙大等高速 公路纵横交错,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网”入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公司主要经营进口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国际集装箱堆存中转、粤港转关接 驳、绿色通道等业务,推出全新的“内陆物流港”经营模式,整合深港两地物流资源, 构筑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全面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保税物流中心”。 其它大型物流园,光明新区长圳元升物流园、布吉的丹竹金鹏物流园金鹏物流园、深圳航空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等。 2、南山区 区位概况 南山区位于深圳左下角,属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港口及陆路散杂货集散、 集装箱中转、加工、转运和配运,以及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和 金融等服务业。

华东地区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华东地区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研究中心邬跃李彦萍张涵曹国正 分析一:华东地区物流宏观环境分析 一、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具备发展现代物流的宏观经济环境 华东地区经济逐年稳定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华东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00年华东地区GDP为亿元,占全国的%,华东区人口数是全国的%,但人均GDP为全国的倍。 图1-1 2000年华东地区国民产生总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图1-2华东各省市GDP占全国比重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图1-3:华东地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

鉴(2001) 二、华东地区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物流量,物流需求活跃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而华东地区三省一市第二、三产业比重很大,上海甚至达到了98%。在第二、三产业中,除安徽省外,其它各省工业均在40%以上,商业则在10%以上,构成了华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这表明华东地区工业发达,产品丰富,商品流通活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物流量。从华东地区货运量状况来看,2000年,华东三省一市货运量占据了全国31个省市总量的20%,物流量位居全国前列,物流需求活跃,发展现代物流前景广阔。 图1-4 华东地区三省一市三产构成 图1-5 华东地区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三、高附加价值产业占据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可为物流行业提供较高的利润保证 在各类制造业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如电子通信产品、汽车、电气机械、化工产品、医药制品等,产品的特性决定其对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可创造较多的物流市场需求。而通过以下华东地区制造业产值构成数据可以看到,在统计年鉴全部34个工业行业总产值中,华东地区五大类高附加值的产品:电子通信、汽车、电气机械、化工、医药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最多的是上海,高达41%,而最少的安徽也占到了26%。这表明,高附加值的产业占据了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由此,华东地区潜在着大量较高层次的物流需求,可开发的物流市场很大。这种产业结构为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文物流奠定了良好的产业

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和定位

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和定位 孔庆广 由于开发建设物流园区的投资相当巨大,土地占用多,并受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或投资失误。因此,科学地确定物流园区的市场需求和战略定位,完善战略规划的细节和服务体系的设计,成了当下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 应当说,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和定位是对物流园区建设的目标、理念以及资源和功能的总体部署与规划,是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布局规划、项目规划等具体实施方案的指导性纲领,是为物流园区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自己使用的物流园区项目战略规划和定位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如下图所示),并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宏观判断 根据我们战略定位的方法论,针对物流园区项目首先是进行宏观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至少要包括三个层面:即(1)国家层面;(2)区域或者省级层面;(3)项目所在地层面。 宏观分析需要认真分析这三个层面的经济形势、产业特征、物流环境、当地政策、竞争对手等。要通过分析给出目标物流园区项目的初步定位意见,为下一步的市场调研缩小工作范围,为项目功能定位及涉及、空间布局等奠定框架基础。同时要通过项目的宏观分析完善项目的概念体系,为项目的建设团队提供统一的概念和思想。因此,项目战略定位的宏观分析是至关重要,是物流园区战略规划和定位的基础。 2、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项目战略规划和定位的基础,是项目设计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项目后期招商运营的前提。战略规划和定位阶段的市场调研需要非常的充分细致,但其中重点还在于项目所在地的产业环境、产业链条特点、产业集群特点、物流环境和状态,项目拟建地点的交通环境条件等等,通过这些市场调研,最终确定项目的战略定位意见,为下一步的项目功能设计、布局等提供根本的市场数据和意见。 例如,我们在进行拟占地2000余亩的洛阳国龙物流园项目战略定位分析研究时,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在历经两个多月的实地调研中,收集了30余份国家、河南、洛阳的政策、规划、统计文件及参考资料,调研了当地的轴承产业、汽车销售服务产业、公路货运市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写字楼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走访了130余位政府官员、协会专家、企业负责人及经营业户,考察了50余家各类市场、园区、楼盘,参与了多次政府项目协调会议,为园区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翔实的数据。 3、定位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确定项目开发建设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项目的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市场调研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关联因素,确定项目主要功能和战略定位,明确项目的空间布局和管理体系的战略框架,给出重点服务功能构建、重点项目构建的基本战略发展意见。 4、战略建议 根据项目的战略规划和定位,最后给出项目的各种策略性建议,诸如开发模式、开发路径、建设进度、运营模式、营销推广、招商合作基本策略及管理模式、政策等。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赋予出口加工区更多政策优势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税区的发展。因此,保税物流园区的建立成为功能整合,不断拓展保税区发展空间,保持保税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基于此,国务院于2003年12月8日正式批复海关总署,同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港区联动试点方案》。2004年8月16日,国务院在上海试点的基础上同意进一步扩大保税区与港区联动试点范围,同意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岛屿、深圳盐田港、天津保税区与其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批准面积分别为:上海1.03平方公里,青岛1平方公里,宁波0.95平方公里,大连1.5平方公里,张家港1.53平方公里,厦门象屿0.7平方公里,深圳盐田港0.96平方公里,天津1.5平方公里。至此,全国保税物流园区面积已达9.17平方公里,目前都已通过国家验收。2005年11月,海关总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为保税物流园区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保税物流园区开始形成规模。 可见,保税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从2004年4月15日首家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至今不过四年的时间。本论文就是基于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的。目前,保税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正在蓬勃兴起,然而关于保税物流园区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实践层面。因此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保税物流园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充分认识保税物流园区的概念,掌握其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推动国内保税物流园区的健康稳定发展。 1.2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物流园区和保税区的研究较为成熟,但是关于保税物流园区的研究成果很少,并未成为体系。 董维忠(2005)研究了保税物流园区的利益与物流业务运作模式,提出了保税物流园区发展需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余达文(2006)就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对重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

关于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调研报告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下迅速成长的朝阳产业,是继生产利润、销售利润后的“第三个利润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我县的区域位置和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具备规划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条件。 一、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年提高4.5个百分点。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6.8亿元,同比增长12%。粮豆收储量实现112万吨,增长11%。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大型商业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以大型市场为龙头,中小市场为基础,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体系逐步建全。相继建成**镇**贸城、**杂粮杂豆市场、**超市、**商业广场、**农贸市场、**建材市场、**购物中心等有形市场25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逐步建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日益繁荣,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等国内知名快递物流公司在我县先后落户。全县有经营性货运车辆1200余辆,全年公路货运量254万吨,货物周转量实现3.2万吨公里。 虽然我县商贸流通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主要表现在:相对发展速度慢、档次低、规模小;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所占比重较低;市场辐射和服务功能不强等方面。目前我县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几家以货运代理、配载、零担快运为主的货物配送中心,大部分没有经营场地、临储库棚,经常遇雨损货、占道经营,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二、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带来了战略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一业带多业,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家为了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意见》、《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为我县现代化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宽广的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