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报警系统设计论文(传感器,程序,原理图全套)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报警系统设计论文(传感器,程序,原理图全套)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感应报警系统设计论文(传感器,程序,原理图全套)

1系统设计的目的意义

1.1 目的

报警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家庭防盗,汽车安全防盗,企业内部安全保障,特别是金融行业等。一般传统式的报警器采用机械式的,如压电式报警器,当有入侵者将压力施加与压电传感器时,机械能在压电传感器中转化为电能,通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方法,从而带动发声报警装置,这类报警装置通过物体的接触实现信息的采集,容易被发现,隐蔽性能差,容易遭到破坏,而且传统式的报警器使用寿命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本次设计目的在于设计以红外传感器为基础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的光,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所以其隐蔽性能非常的好。如果采用被动式的红外探测,只需要将红外传感器远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探测装置无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就可以感受到入侵者的进入。本设计就才用被动式红外探测的方式,当有入侵者入侵时候,红外探测头会感受到人体发出的红外信号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将红外传感器中微小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将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单片机中的程序将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做处理并发送到光报警系统和声音报警系统中,光报警系统在接受到信号后,红灯亮10S,声音报警系统在接收到信号后,扬声器响10S,当10后,单片机重新检测是否还有红外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如果还有,声光报警系统将继续工作。通过中断系统,可以实现声光报警系统在10S内暂停。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控制报警系统的中断了。

1.2 国内外进展情况

红外线报警器是紧跟着光敏传感器和物体的红外效应而出现的。美国军方是最早使用红外探测技术的国家,上世纪美国军方研制出以主动红外方式导引的精确制导炸弹,这可能是红外探测物体最早应用的实例。我国发展红外报警系统的时间起步比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出现对红外报警系统的研究。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我国红外技术的进步,从

2000年开始,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小不等的红外传感器研发销售公司,这为红外传感器的迅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现在我国红外传感器广发应用在银行,重要工厂,甚至走进了普通的家庭,但是研究更加简易,低价格,高性能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仍然需要科技的进步。

1.3 设计思路

由于现代仿真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不像过去那样设计过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本系统可以使用ISIS画出系统的原理图,首先打开ISIS软件,单击命令窗口file——new design,创建一个default模板,保存名称为“基于AT89C51单片机红外线报警器的设计.DSN”。执行菜单命令library——pick device/symbol,添加所需元件。本程序中红外传感器可以使用TORCH_LDR原件来代替,上面有“+”“-”可以模拟外界红外强度的变化,并将这个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扬声器功率放大电路中的芯片选取555。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放置元件,再单击工具箱中的“原件终端”图标,在对象选择中单击POWER和GROUND放置电源和地。放置好元件后,布好线。左键双击各元件,设置好相应参数,完成电路设计。

设计的软件部分在Keil中完成,由于汇编语言的优越性,本次设计选择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2系统分析

2.1 系统总体设计

从设计的要求来分析该设计须包含如下结构:热释电红外传感探头电路、报警电路、单片机、复位电路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它们之间的构成框图如图3总体设计框图所示:

图3 总体设计框图

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1。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当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人时,信号经放大电路和非门将相应的电平送至单片机的p1.0端口,在单片机内,经软件查询、识别判决等环节实时发出入侵报警状态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放大并推动声光报警设备完成相应动作。当报警延迟10s一段时间后自动解除,也可人工手动解除报警信号,当警情消除后复位电路使系统复位,或者是在声光报警10s钟后有定时器实现自动消除报警。

2.2红外传感器(系统中用TORCH_LDR)基础知识

热释电式传感器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热释电式传感器的优点是: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热释电式传感器的缺点是: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2.3 三极管放大作用

在红外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中需要用到三极管,三极管的作用是对小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从而驱动负载工作。三极管工作状态有三种,放大、饱和、截止,其中又以放大状态最为复杂,主要用于小信号的放大领域,常用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形式有: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

基极放大电路三种,其中共集电路用于电流放大(功率放大),共基电路用于高频放大,共射电路用于低频放大。三极管放大电路包含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两大类,静态参数又称静态工作点,是保证三极管正常工作的基础,意义是在输入条件为零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be极之间的电压Ubc,管压降Uceq。当有输入信号时,晶体管呈现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电压增益Au等参数被称为动态参数。另外还有一类参数被称为放大电路频率特性参数,主要包括放大电路的低频端截止频率,高频端截止频率,通频带,增益平坦度,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等。三极管的作用晶体三极管,是最常用的基本元器件之一,晶体三极管的作用主要是电流放大,他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现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就是晶体三极管。三极管基本机构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三极管的作用非常的大,可以说没有三极管的发明就没有现代信息社会的如此多样化,电子管是他的前身,但是电子管体积大耗电量巨大,现在已经被淘汰。三极管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 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 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刚才说了电流放大是晶体三极管的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我们将ΔIc/ΔIb的比值称为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用符号“β”表示。电流放大倍数对于某一只三极管来说是一个定值,但随着三极管工作时基极电流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改变。根据三极管的作用我们分析它可以把微弱的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罢了。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β。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集

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三极管的作用还有电子开关,配合其它元件还可以构成振荡器,此外三极管还有稳压的作用。

2.4红外信号采集电路:

红外信号采集电路是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红外传感器在接收到红外信号变化后将信号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将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入到单片机中,器电路图如下图1所示:

图 1 信号采集电路

2.5声光报警电路

声光报警电路接收单片机发送过来的信号,红灯亮起,扬声器会持续响10S,知道红外传感器不再发送信号为止,若果想认为暂停报警系统,只需要按下中断按钮即可。声光报警电路如下图2所示:

图 2 扬声器报警电路

2.6 总体电路图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红外传感器给出相应的外界红外信号的变化,通过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到声光报警电路中。当所需原件如表5.1所示。

表2.2 红外报警器所用的元件

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 3 总体电路图

3 软件设计

3.1 流程图设计

通过上面对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可以清晰的了解红外感应报警系统的设计过程。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计,单片机检测外部的红外感应传感器是否有信号输入,如果检测到有信号输入,那么就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开始报警,同时定时计数器开始工作,当定时计数器计时10S后,声光报警电路停止工作,同时单片机检测是否还有信号输入,若有信号输入,声光报警电路会继续工作10S,直到没有信号让输入为止,如果在10S 想暂停声光报警系统,进入到下次信号检测过程,则,直接按中断按钮就可以了。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

本主程序实现的功能是:当单片机检测到外部热释电传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后,表示有人闯入监控区,从而经过单片机内部程序处理后,驱动声光报警电路开始报警,报警持续10秒钟后自动停止报警,然后程序开始循环工作,检测是否还有下次触发信号,等待报警从而使报警器进入连续工作状态。同时,利用中断方式可以实现报警持续时间

未到10秒时,用手工按键停止的声光报警的作用。手工按键停止报警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2 源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写出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PINT0

ORG 0200H

MAIN: MOV IE,#81H ;CPU开放中断,INT0允许中断

SETB IT0 ;外部中断为边沿触发方式

MOV SP,#30H ;指针入口地址

SETB P3.0

CLR P3.1

MOV P1,#0FFH ;使P1口全部置1

MOV P2,#00H ;P2口清零

CLR P1.2

LP: JNB P1.0,LA;监测输入信号,是否有输入信号

LA: ACALL DELAY;延时消抖

JNB P1.0,ALARM ;再次监测输入信号,若有输入信号转入报警子程序

AJMP LP

DELAY: MOV R1,0AAH

LD2: MOV R2,0BBH

LD1: NOP

DJNZ R2,LD1

DJNZ R1,LD2

RET

ALARM: SETB P1.2 ;开始报警使运行正常绿指示灯熄灭,红灯和声报警启动CPL P3.0

CPL P3.1

;10S钟定时:

MOV 51H,#0C8H ;10S循环次数

MOV TMOD,#01H ;定时器T0定时方式1

MOV TL0,#0B0H ;置50ms定时初值

MOV TH0,#3CH

SETB TR0 ;启动T0

L2:JBC TF0,L1 ;查询记数溢出

SJMP L2

L1:MOV TL0 ,#0B0H

MOV TH0 ,#3CH

DJNZ 51H,L2 ;未到10S继续循环

SETB P3.0 ;10s到关闭报警

CLR P3.1

CLR P1.2 ;报警结束,正常运行绿指示灯亮

LJMP LP ;循环,继续工作

PINT0: CLR EX0 ;外部中断0服务程序开始,屏蔽外部中断PUSH PSW

PUSH ACC

JNB P3.2,LN ;监测是否有中断输入

LN: LCALL DELAY;延时消抖

JNB P3.2,LN1

AJMP LN2 ;无中断输入,中断返回

LN1: SETB P3.0

CLR P3.1

CLR P1.2 ;使报警结束,绿指示灯亮

POP ACC

POP PSW

SETB EX0 ;开放外部中断0

LCALL LP ;在中断继续检测是否有输入信号LN2: RETI

END

4 系统仿真调试

4.1 程序调试与运行

打开keil程序,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new project创建“基于AT89C51单片机红外感应报警器设计”项目,并选择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创建文件,输入上述汇编程序,保存为“基于A T89C51单片机红外感应报警器设计,ASM”。在project栏的file管理窗口中右击文件组,选择“add file to group‘source group1’”,将源程序添加到项目中。

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opinions for target ‘target 1’,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output选项卡,选中create hex file。在debug选项卡中,选中use:proteus VSM simulator。

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build target,编译源程序,如果编译成功,则在output window窗口中显示没有错误,并创建了“基于A T89C51单片机红外感应报警器设计.HEX”文件。

在已绘制好的原理图proteus isis菜单栏中,执行菜单命令debug——use remote debug monitor将该项选中,是proteus与keil真正连接起来,使它们联合调试。

在keil中执行菜单命令debug——start/stop debug session,进行keil调试环境。同时在proteus isis 窗口中可以看出proteus也进入了程序调试状态。

在keil中按F5键运行程序。

4.2 结果分析

调整TORCH_LDR上的“+”符号,可以看到LED报警灯亮起,扬声器开始报警。由于TORCH_LDR调整到“+”值时,相当于传感器能持续检测到侵入信号,所以声光报警系统会一直工作下去。按TORCH_LED上的“-”到最小值,声光报警系统响10S后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当不到10S时,按中断按钮,声光报警系统也会停止工作。无侵入信号

时候绿的保持工作。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

图 4 没有侵入信号时,只有绿灯工作

图 5 检测到输入信号,声光报警系统开始工作

4.3 存在问题

按F5开始调试仿真后,一切仿真过程都是正确的,但是按proteus中的暂停仿真按钮,暂停仿真过程。过一会后再按proteus中的开始仿真按钮,仿真过程却无法继续,需要重新在KEIL中启动仿真过程才能继续仿真。还有就是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在信号采集放大电路中添加了电源,但是在仿真过程中却无法运行,我尝试将电源去掉才能够运行。理论上需要添加电源才能运行,这与理论分析似乎有些不同。

5 收获与展望

本次“基于AT89C51的红外感应报警系统设计”的实践,是对前面课本学习知识的复习和总结,不仅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加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本学期还有一门课程叫做“传感器”,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将学到的传感器知识与单片机知识结合在一起,设计了红外报警系统。传感器做为信号采集器件,在单片机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在传感器的配合下,单片机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和功能多样化了。本次单片机设计过程中还应用到了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知识,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红外探头采集来的微小信号才能被放大,从而应用来驱动单片机。从这里也能看出单片机系统设计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持的学科,所以想学好单片机,基本的知识是需要具备的。还有就是本次设计加强了我对计算机语言的认识。众所周知,单片机的软件设计,即可以应用C语言,也可以应用汇编语言,但是在前几次我做单片机作业的时候发现C语言在单片机设计中的不足,比如表达繁琐,格式要求比汇编语言严格等,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选择应用汇编语言来完成设计。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对汇编语言不够熟练,但通过反复的学习应用,我终于初步掌握了汇编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另一个收获,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我真正掌握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知识上的麻烦,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最终解决了问题,使系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单片机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不会就此停止单片机的学习,我决定在寒假过程中加强程序设计方面的学习,了解更多单片机知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基础。

6对本课程改革意见

通过本校其他同学之间的了解,我知道我们学校还有其他班也在学习单片机,但是他们仍然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考察这门课程,但是我们却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这门课程。实践是我们大学生都梦寐以求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一直是理论性的应试学习方法,进入大学,我们更希望基础到更接近现实的实践教学方法。从单片机这门课程上,我们终于可以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带着考试的目的去学习。张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大家非常的认可,也非常的喜欢。但是我们学生之间也会私下里讨论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达到了真正的目的。对于现在的教学方法我有如下几点建议和张老师分享:

1.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实践需要基础原理的支持,只知道一点点的原理是不够的,

需要对原理有深刻的认识。实践不能过头,不能只有实践。在日后的课程改革中添加更多的理论讲解也是需要的,让实践和理论很好的结合,使学生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具有了创新的可能。

2.在选取教材的时候,选择一本适合初学者的教材,我们使用的教材过多的注重实践,

原理讲解几乎没有,所以在理解上我们遇到了许多麻烦,在图书馆查找过程中,寻找同类型的单片机教材又比较困难。

3.我在淘宝上尝试购买一个单片机,发现只有几元钱的价格,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

总是否可以让大家每个人配备一个单片机,这样的学习就非常的直观了。

4.以实践的方式教学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希望张老师能一直沿这这条路走下去,为中

国的教育事业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7期望成绩

A

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 1.1 设计要求 (1) 1.2 基本功能 (2) 2.设计方案 (2) 2.1 硬件部分设计方案 (2) 2.1.1 单片机部分 (2) 2.1.2 按键部分 (2) 2.1.3 显示部分 (2) 2.2 软件部分设计方案 (2) 3.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 (4) 3.1 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 (4) 3.2 键盘连接电路 (4) 3.3 显示屏连接电路 (5) 3.4 单片机芯片AT89C51 (6) 3.5 外接电路 (7) 4.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8) 4.1 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4.2 显示程序 (11) 4.3 运算程序 (11) 5.元器件清单及程序清单 (12) 5.1 元器件清单 (12) 5.2 程序清单 (12) 6.软件仿真 (18) 6.1 仿真验证 (18) 6.2 性能分析 (20) 6.3 出现故障及其原因 (20) 6.4 解决方法 (20)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1) 附录PCB图 (22)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学生:李飞马鹏超舒宏超 指导老师:王孝俭 摘要: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不同的是它的这些部件性能都相对我们的家用电脑弱很多,不过价钱也是低的,一般不超过10元即可,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足矣了。我们现在用的全自动滚筒洗衣机、排烟罩、VCD等等的家电里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主要是作为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种在线式实时控制计算机,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的(比如家用PC)的主要区别。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控制电路、仿真。 绪论 设计要求掌握数码管移位动态扫描显示的编程方法,掌握矩阵扫描的编程方法,掌握数据在内部运算的编程方法。设计任务实现最大8位正整数加、减、乘、除,具备清零、等于功能,16个按键功能依次为:数字0、数字1、数字2、数字3、数字4、数字5、数字6、数字7、数字8、数字9、清零、等于、加、减、乘、除。 1.设计要求及功能分析 1.1设计要求: 本次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做的是利用C51单片机为主体的计算器,实现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功能。采取的是键盘输入和液晶显示屏的输出结果显示。主要硬件构成部分由四个,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液晶显示屏,一个4*4键盘和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可以实现16位的数值操作计算。 1.2基本功能: 首先,计算器可现实8位数字,开机运行时,只有数码管最低位显示为“0”,其他位全部不显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 秒表计时器(DOC)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计时器设计 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电气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秒表计时器 二、设计任务 本课题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和制作一个秒表计时器。 三、设计计划 课程设计一周 第1天:查找资料,方案论证。 第2天:各部分方案设计。 第3天:各部分方案设计。 第4天:撰写设计说明书。 第5天:校订修改,上交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绘制软件流程图并利用汇编语言编写软件程序; 2、绘制系统硬件原理图; 3、形成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2014年5月26 日

本设计利用89C51单片机设计秒表计时器,通过LED显示秒十位和个位,在设计过程中用一个存储单元作为秒计数单元,当一秒到来时,就让秒计数单元加一,通过控制使单片机秒表计时,暂停,归零。设计任务包括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关键词:51单片机;74HC573;LED数码管

综述 (1) 1 程序方案 (2) 1.1方案论证 (2) 1.2总体方案 (2) 2部分设计 (3) 2.1 89C51单片机 (3) 2.2晶体振荡电路 (4) 2.3硬件复位电路 (5) 2.4显示电路 (6) 2.5整体电路图 (7) 3程序设计 (8) 3.1程序流程框图 (8) 3.2显示程序流程图 (9) 3.3汇编源程序 (10) 4调试说明 (13) 4.1概述 (13) 4.2电路原理图 (13)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简易信号发生器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2(1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5年1 月12 日起至2015 年 1月16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电气学院机房 10-303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综合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电路及程序设计,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发展;(2)熟悉和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proteus 软件的使用; (3)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以及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可提高综合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任务 (1)可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64个点)、方波、锯齿波或三角波。 (2)显示出仿真波形。 (3)通过按键选择输出波形的种类。 (4)在此基础上使输出波形的幅值可控。

3.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要求 (1)设计说明书用A4纸统一规格,论述清晰,字迹端正,应用资料应说明出处。(2)说明书内容应包括(装订次序):题目、目录、正文、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等。应阐述整个设计内容,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文字通畅。 (3)报告内容应包括方案分析;方案对比;整体设计论述;硬件设计(电路接线,元器件说明,硬件资源分配);软件设计(软件流程,编程思想,程序注释,) 调试结果;收获与体会;附录(设计代码放在附录部分,必须加上合理的注释)(4) 学生签名: 2015年1月16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总体方案的选择是否正确;正确()、较正确()、基本正确()(2)程序仿真能满足基本要求;满足()、较满足()、基本满足()(3)设计功能是否完善;完善()、较完善()、基本完善()(4)元器件选择是否合理;合理()、较合理()、基本合理()(5)动手实践能力;强()、较强()、一般()(6)学习态度;好()、良好()、一般()(7)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好()、良好()、一般()(8)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正确()、较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 (9)程序代码是否具有创新性;全部()、部分()、无() (10)书写整洁、条理清楚、格式规范;规范()、较规范()、一般()总评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阅人:

推荐-单片机课程设计多功能定时器 精品 精品

单片机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 一、设计目的: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具 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 2、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 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使学生掌 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串行口通信等; 4、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 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设计功能说明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本设计可实现如下功能: 1、使用实时时钟芯片写入及读取时间 2、用LCD显示,可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农历日期、节日 3、选择蜂鸣器电路,实现两个闹钟设置和事件提示功能 4、实现时钟校正功能,12小时/24小时切换功能 5、显示当前时间为上午时间或下午时间 6、整点报时功能 按键功能如下: 1、对显示时间的设置 按键0:进入设置模式,实现秒(S)、分(M)、时(H)、年(Y)、月(m)、日(D)、星期(W)设置的切换,并在LCD右下角显示所设置的项目,当各项目设置完毕后,再按下按键0则返回主界面正常显示时间; 按键1:每按一次按键1,对所设置的时间加1,当设置的时间超过它的最大值时,该项自动为0,例如:当设置秒为59时,秒自动清零; 按键2:每按一次按键:2,对所设置的时间减1,当设置的时间小于0时,该项自动为它的最大值; 按键3:设置完成后的确认键并可按此键中途退出设置,时间按用户设置值正常计时;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简易计算器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2018年6 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四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sdigit()函数*/ #include/* atoi()函数*/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模板

. .. . .. .. 西南科技大学 2011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目录 一、绪言 (1) 二、系统设计 (1) 2.1系统整体流程图 (1) 2.2日历时钟的控制方案论证 (1) 2.3单片机的选择方案论证 (2) 2.4键盘选择方案论证 (2) 2.5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 (2) 2.6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 (2) 三、硬件电路设计 (2) 3.1日历时钟的控制电路图 (2) 3.2行列式键盘的设计 (3) 3.3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 (3) 3.4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4)

3.5主要元器件选择 (4) 四、程序流程图 (5) 五、c语言程序设计 (5) 六、日历时钟的控制器仿真 (19) 6.1K e i l调试 (19) 6.2P r o t e u s调试 (19) 七、结束语 (20) 八、参考文献 (21) 1、绪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电子时钟是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等社会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及对时间有要求的场合。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要核心部件,附以上电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及按键调时电路组成。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器控制4只LED滚动闪烁系统解析

目录

1设计目的 1.1设计目的 1、通过单片机课程设计,熟练掌握单片机C语言的编程方法,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提高我们的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2、通过定时器控制两个LED显示器显示10秒秒表系统的设计,掌握定时/计数器和LE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同时掌握简单程序的编写,最终提高我们的逻辑抽象能力。 1.2设计内容和要求 内容:设计一个能够控制两个LED显示器显示10秒秒表的模拟系统。 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控制LED显示器显示。 1.3 设计思路 1.先熟悉实验原理,了解4只LED滚动闪烁系统灯的工作过程,组成滚动闪烁系统需要的组件。 2.了解各个硬件的工作原理, 3.绘制电路原理图,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基本实现LED滚动闪烁系统灯的功能。

2设计原理分析 2.1十秒秒表的系统设计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来4只LED 滚动闪烁灯的管理。每延时一段时间,灯的显示情况都会按LED 灯的显示规律进行状态转换。采用单片机内部的I/O 口上的P0口中的4个引脚即可来控制4个LED 灯。 2.2十秒秒表的功能要求 本设计能模拟基本的LED 滚动闪烁系统,是用中断的方式定时控制LED 定的闪烁及滚动。 2.2.1计时显示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定时器采用T0定时器0工作于模式2 位数:8位计数范围:0-255 具有自动加载功能 2.2.2中断设置 每累计若干次定时器中断才执行一次闪烁。 2.3定时器控制4只LED 滚动闪烁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原理 单片机设LED 灯闪烁系统,可用单片机直接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变化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商业和工业的流程控制测电路当中。 图2.1 系统的总体框图 据此,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连接成最小系统。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上所示。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19600,19200),不管多么古怪的值,这些晶振都是准确,常被使用的。当定时器1被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时,波特率工作于方式1和方式3是由定时器1 的溢出率和SMOD 的值(PCON.7------双倍速波特率)决定:

单片机计算器的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 1.1设计任务 (2) 1.2性能指标 (2) 二、设计方案 (2) 三、系统硬件设计 (3) 3.1单片机最小系统 (3) 3.2键盘接口电路 (4) 3.3数码管显示电路 (5) 3.5按键监视电路 (5) 四、系统软件设计 (6) 4.1键盘扫描子程序设计 (6) 4.2移位子程序及结果计算子程序设计 (7) 4.3显示子程序设计 (7) 4.4主程序设计 (20) 五、调试及性能分析 (20) 5.1调试步骤 (20) 5.2性能分析 (20) 六、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1、系统硬件电路图 (22) 附录2、硬件实物图 (23) 附录3、器件清单 (24)

计算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1设计任务 自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电路,采用外部小键盘输入数据,能够实现加法、乘法及一个科学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上。 要求用Protel 画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要求以最少组件,实现系统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印刷电路板(要求布局合理,线路清晰),绘出程序流程图,并给出程序清单(要求思路清晰,尽量简洁,主程序和子程序分开,使程序有较强的可读性)。 1.2性能指标 1.加法:四位加法,计算结果若超过四位则显示计算错误; 2.减法:四位减法,计算结果若小于零则显示计算错误; 3.乘法:个位数乘法; 4.除法:整数除法; 5.取对数; 6.开平方; 7.指数运算; 8.有清零功能 二.设计方案 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主控模块、监测模块、显示模块、键扫描接口电路共四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1.1所示。主控芯片使用51系列AT89C52单片机,采用高性能的静态80C51设计,由先进工艺制造,并带有非易失性Flash程序存储器。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COMS微处理芯片,市场应用最多。 监测模块采用二极管和扬声器(实验室用二极管代替)组成电路。 键盘电路采用4*4矩阵键盘电路。 显示模块采用4枚共阳极数码管和74ls273锁存芯片构成等器件构成。 整个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P0用于显示输出; P1用于键扫描输入; P2用于数码管位选控制; P3用于键盘扩展(部分运算符输入);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实验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双字节十六进制减法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5个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 仿真。 引言 十六进制减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阴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单片机的课程设计_30秒定时器

目录 一、篮球计时器作用 (1)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 1.系统概述 (1) 1.1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1) 1.2流程图 (3) 1.3计数原理 (3) 1.4定时器工作方式 (4) 2.单元电路设计 (6) 2.1 8051单片机 (6) 2.2两个基本电路 (8) 2.3八段数码管的驱动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软件程序设计 (9)

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 一、篮球计时器的作用 在篮球比赛中,规定了球员的持球时间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视为犯规。本课程设计的“篮球竞赛24秒定时器”,可用于篮球比赛中对球员持球时间作24秒时间限制。一旦球员的持球时间超过了24秒,它自动报警,从而判定此球员犯规。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1.1总体设计思路及方案 图1.1.1 总设计图

流程图:

最小系统,就是最简单的输出/输入构成,并且能实现最基本的运行条件,如应有供电、时钟附属电路等。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电源,这时最小系统基本组成当然还可以添加矩阵键盘数码管等。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通过锁存器74HC573控制数码管,来实现30秒定时器的功能。 图1.1.2最小系统 1.2计数原理 80C51单片机部设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在定时器/计数器中除了有两个16位的计数器之外,还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方式寄存器)。 1.2.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16位的定时/计数器分别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组成,即:T0由TH0和TL0构成;T1由TH1和TL1构成。每个寄存器均可单独访问。这些寄存器是用于存放定时或计数初值的。此外,其部还有一个8位的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和一个8位的定时控制寄存器TCON。这些寄存器之间是通过部总线和控制逻辑电路

51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和要求 1.1单片机课程设计内 容 (2) 1.2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2 1.3系统运行流程………………………………………………………… 2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2) 2.2 系统方框图 (3) 2.3 系统流程图 (3) 第三部分主要器材及基本简介 3.1 主要器材 (4) 3.2 主要器材简介 (4) 第四部分系统硬件设计 4.1 最小系统 (6) 4.2 LCD显示电路 (6) 4.3 键盘输入电路 (7) 4.4 蜂鸣器和LED灯电路 (7)

第五部分仿真电路图与仿真结果 (8) 第六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8)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9) 附录A 实物图 附录B 系统源程序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 利用STC89C51单片机和LCD1602电子显示屏实现电子时钟,可由按键进行调时和12/24小时切换。 1.2 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1.能实现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显示; 2.能实现调时功能; 3.能实现12/24小时制切换; 4.能实现8:00—22:00整点报时功能。 1.3 系统运行流程 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在主程序的循环程序中首先调用数据处理程序,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转到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没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时间程序。若没到则循环执行。计时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秒的计时及向分钟、小时的进位和星期、年、月、日的进位。调时闪烁中断服务程序

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时程序用于调整分钟、小时、星期、日、月、年,主要由主函数组成通过对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如图所示。实现了对时间的设置和修改、LCD显示数值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1.程序设计及调试 根据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完成Protues仿真电路的设计和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模拟调试。 2.硬件焊接及调试 根据仿真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并进行软、硬件的调试,只到达到预期目的。3.后期处理 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完成设计报告。 2.2 单片机系统方框图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C51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单片机课程设计音乐闹钟定时器

目录: 0、任务书 (2)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与选定 (2) 2、硬件设计 (5) 3、软件设计 (6) 4、调试 (8) 5、新增功能及实现方法 (8) 6、小结与体会 (9) 7、参考文献 (9) 8、附录 (10)

0.任务书 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个电子数字钟,显示时、分、秒,且具有闹钟功能。用8255接口实现4*8键盘及8位LED显示。 32个键:0~9共10个键,调时(设置当前时间)键;设定闹钟(定时)键;走时键;光标左右移动各一个键。 要求键复位后,应该最后面的LED上显示H(待命状态)。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规划与选定 1.1主控制芯片选择 方案一:采用ARM微处理,做主控芯片,计算速度快,缺点;成本高,控制较复杂,不容易焊接。 方案二:采用80C51单片机做主控制器,由单片机来完成采集和信号处理等底层的核心计算,做主控芯片,成本低,易控制,易实现。 经过以上两个方案比较,在此题方案二明显优于方案一,故采用80C51单片机做主控制器。 1.2定时模块选择 方案一:采用时钟芯片DS1302。 DS1302 可以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且较单片机计时简单节约硬件资源,但存在时钟精度不高,易受环境影响,出现时钟混乱等缺点。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系统,外接晶振进行分频脉冲计数。

此系统采用12MHz晶振。 由于方案二使用简单,比方案一更适用该系统设计,所以选择方案二。 1.3 LED显示及计时模块选择 方案一:74LS192计数器——74LS47七点显示译码器 74LS192芯片是一块可预置数可逆计数芯片,功能强大。将74LS192芯片CPU引脚接高电平可实现减法计数,以倒计时显示。可通过74LS47与LED共阳极数字显示器配合使用。 方案二:使用移位寄存器74HC595与译码器相连 74HC595具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使用时可直接与数字显示器相连。 方案三:使用8255扩展LED显示计时模块 8255是一个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有一个控制口和三个8位数据口,外设通过数据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通信,各数据口的工作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向是通过用户对控制口写控制字控制的。我们用到了A与B口分别进行对数码显示管的片选和段选,且B口同时作为键盘扫描模块的输入口,与数码显示模块分时复用。故采用方案三 1.4蜂鸣器的选择 方案一:电磁式蜂鸣器 电磁式蜂鸣器主要是利用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的特性,用一个固定的永久磁铁与通电导体产生磁力推动固定在线圈上的鼓膜。电磁式由于音色好,所以多用于语音、音乐等设备。对于不同提示音且考虑实际,此种较好。 方案二: 压电式蜂鸣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设计

目录 一、设计总绪 (2) 1.1设计思想 (2) 1.2设计说明 (3) 1.3关键词:矩阵键盘,单片机,数码管显示,汇编语言 (3) 1.4设计目的 (3) 1.5设计要求 (4) 二、设计方案 (5) 2.1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5) 2.1.1基本结构 (5) 2.1.2系统框架图 (5) 2.1.3工作流程图 (6) 2.1.4单片机主控制模块 (7) 2.2系统功能描述 (9) 三、各模块功能介绍 (10) 3.1键盘输入模块 (10) 3.1.1键盘分布图 (10)

3.1.2工作原理 (11) 3.2运算控制模块 (11) 3.3显示模块 (12) 3.4振荡电路模块 (13) 四、仿真电路 (14) 仿真运行结果 (14) 五、调试过程总结 (17) 附录: (18) 参考文献: (18) 源程序代码 (19) 一、设计总绪 1.1设计思想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

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但仅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来加以完善。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可是它还在发展之中,以后必将出现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次设计是用AT89c51单片机、LCD显示器、控制按键为元件来设计的计算器。利用此设计熟悉单片机微控制器及汇编语言编程,对其片资源及各个I/O端口的功能和基本用途的了解。掌握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常用的LC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和一般键盘的使用方法 此设计是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简易计算器的方案,本次设计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简易计算器的方案,采用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配以汇编语言编写的执行程序,能更好的解决计算机计算的问题,随着数字生活的到来,单片机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能将大量的逻辑功能集成与一个集成电路中,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1.2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讨论了单片机技术的计算器构思,设计方案,工作原理,主要系统包括单片机80C51,排阻RESPACK—8,开关,六位数码管显示器等,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键盘输入模块,运算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过键盘输入数值,单片机进行运算后在数码管显示出结果。 1.3关键词:矩阵键盘,单片机,数码管显示,汇编语言 1.4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3000字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1月2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 ——六十秒倒计时电路设计 1 前言 在生活和生产的各领域中,凡是有自动控制要求的地方都会有单片机的身影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从空中、地面到地下,凡是能想像到的地方几乎都有使用单片的需求。现在尽管单片机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但仍有许多可以用单片机控制而尚未实现的项目,因此,单片机的应用大有想像和拓展空间。单片机的应用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环境,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保证安全等。但是,单片机应用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它的广阔范围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单片机的应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有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使用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序)方法实现了。这种以软件取代硬件并提高系统性能的控制系统“软化”技术,称之为微控制技术。微控制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对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推广普及,微控制技术必将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和更加充实。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模拟多通道压力系统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当前压力并反映在显示器上,它可以分析压力过量程,并发出报警。并采用电子秤原理可根据输入单价准确的计算出物体的金额。本篇论文讨论了简单的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对于倒计时器中的四位LED数码显示器来说,我为了简化线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接口方法,即不使用专门的硬件译码器,而采用软件程序进行译码。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目的 课程设计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

单片机4X4键盘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教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时间: 地点: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单片机课程设计 二、设计目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始为期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具有初步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能力。 三、设计容 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系统电路,并以该电路为基础进行编程,要求能够实现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四、设计要求 1、设计简易计算器,要求能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用4×4的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3、用LED或LCD进行显示。 4、编写无符号数加、减、乘、除运算、输入和显示的程序。 5、对系统的进行综合和调试,使其具有对0-99之间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功能。 6、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

六、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附录三部分。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字体工整规。 1、封面 封面包括“《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以及完成日期等。 2、正文 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课程设计题目;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3)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原理、创新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 (4)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5)硬件电路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器件的选择; (6)软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7)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等); 3.附录 附录1:系统设计原理图 附录2:系统硬件元器件清单 附录3:系统的程序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课程设计-单片机定时器的设计

摘要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范畴集成电路技能把具有数据处理本事的中心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间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成果(大要还包括表现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竣的计较机系统。单片机具有特点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低电压、低功耗;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成果强等优点。 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了之后能自动回到原主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叫做“中断”。中断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从主程序转到中断服务程序;二是如何从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主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中断,延时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 3.设计原理 (1) 4.程序说明 (3) 5.心得体会 (6)

定时器试验 1.设计目的 (1)熟练运用汇编语言编程,并且掌握键盘查表来运行相应的功能 (2)熟悉启东硬件仿真系统,熟练应用该系统调试软件 (3)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并能运用程序控制外部流水灯 2.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1)初始化定时器,使之采用定时器0,方式2,定时100us时间 (2)通过设置中断,产生总时间为1秒 (3)1秒时间到,控制发光二极管点亮 3.设计原理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常要求有外部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或延时控制;还要求有外部计数器,以实现对外界事件进行计数。 MCS-51单片机由两个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下简称T/C)。T0,T1 T/C的核心是1个加1计数器,它的输入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部脉冲源,另一个是系统机器周期(时钟振荡器经12分频以后的脉冲信号)。T0,T1是2 个16位寄存器。加1到满溢出产生中断 T0(TH0,TL0);8CH,8AH地址不连续 T1(TH1,TL1);8DH,8BH 都具有定时或者计数功能。 图一 图一有2个模拟的位开关,前者决定了T/C的工作状态:当开关处于上方时为定时状态,处于下方时为计数状态。工作状态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C/T位来决定。C/T=0表示定时,C/T=1表示计数。 当T/C处于定时方式时,加1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加1,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在累计机器周期。由于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振荡周期,所以它的计数速率是振荡频率的1/12。 如果主频12M,机器周期为1us,每1us定时寄存器完成1次加1操作。一旦振荡周期确定,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