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必修3

14—16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

(2)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封建神学,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中的路德提出:信仰上帝即可得救,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3)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弘扬(17-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启蒙思想家的一些思想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法治;科学等。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了思想准备(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二、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专题概说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内涵

四、考点精讲

1.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2. 宗教改革运动的性质及“信仰得救”的意义

(1)性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意义

①否定了“赎罪券”的作用,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②树立了《圣经》的权威,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权威。

③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④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

⑤把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⑥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发展,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2)不同点

①内容上,前者宣扬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肯定人,反对神;后者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即仍承认“神”的存在。

②形式上,前者是借助古典文化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后者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③实质上,前者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者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④影响上,前者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后者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并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⑤斗争目标上,前者反对封建神学;后者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4.、

5、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⑴相同:①思想内容: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②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③意义: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⑵不同点:

1)背景:文:14-16世纪资’萌芽时期

启:17-18世纪资’进一步发展

——资’发展和资产’力量有明显的差异

2)地区:文’:意大利→欧洲

启’:英国法国→欧洲——世界

3)中心:文’:意大利

启’:法国

4)内容:文’:①核心:人文主义

②矛头:天主教会;

③追求现世幸福;

启’:①核心:理性主义

②矛头:天主教会、封建制度

③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提出了资产’理性社会的蓝图

5)影响:文’: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启’有直接影响作用,

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

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天主教会,为资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五、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苏格拉底的相关介绍

国籍:古希腊

生卒年:公元前469~前399年出生地:希腊雅典阿洛佩凯村

爱好:天文

历史评价;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有知识的人才能为善。所以,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应由经过训练的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民主。这样的观点是为了对雅典当时的制度补偏救弊,使国家制度得到改善。苏格拉底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苏格拉底贬低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主张不能轻信感官,要用心灵的眼睛寻求存在的真理。苏格拉底自称为知识的“接生婆”。苏格拉底在与人讨论各种问题

时,谈话时双方一问一答,苏格拉底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促其积极思索,然后再利用各种有关事物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通过揭示讨论对象自身的矛盾,使对方逐渐修正各自的意见,从而导致出逼近“真理”的认识。这种所谓的“接生术”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这种通过归纳下定义的方法,在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贡献。苏格拉底是辩证法的发明者和运用辩证法解决哲学问题的大师。他的辩证法思想,影响到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尤其是列宁,以至影响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念。苏格拉底开拓了从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的前进之路,对此,无人否认这是西方文化性格的奠基性工作。

苏格拉底一生无著述流传下来,只是讲述,他的思想是由其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载下来的。此外,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也有零星记载。苏格拉底本人的传世之作只有《阿波罗领》和根据伊索寓言改编的几段小诗。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有柏拉图,他建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思想体系。另外一些学生与当时流行的其他学说相融合,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派,如墨加拉人埃于克列伊德斯建立了墨加拉学派,这个学派一直存在到公元前二世纪上半叶。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安提斯特涅斯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著述丰富,影响深远。昔勒尼学派的创建者阿里斯提波斯也曾拜苏格拉底为师。

苏格拉底的思想被称为西方哲学源头,其思想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其名言和课本引导学生提炼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3)认识你自己4)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名言如;“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苏格拉底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及悲剧性的结局都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予以介绍。下面就是“精神助产术”最经典的一段: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对于《苏格拉底之死》这幅创作于1787年的油画,可与学习延伸第二题结合起来进行评述。先介绍苏格拉底被判饮毒药酒处死这件事,然后引出问题:如何评价苏格拉底的行为?

通过讨论,最后希望能够达成下面的一些认识:法律首先要符合人性和尊重生命。法律是为人产生并为人服务的,法律不应该异化为人的枷锁。其次必须体现对权利的尊重与保障。人的权利重于泰山,法律既要尊重人的权利,又要限制剥夺权利的行为。同时,法律要“公平地”和“正当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人的本性有善、恶之分,合理与否之别,一定时期的法律保护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善、合理的本性要求。

2、有兴趣可介绍一下时代较近的两位思想家: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处:

相同处: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处: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3、关于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候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佚事

起初,普罗泰戈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

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始职业教师的生涯.

4、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佛兰苏阿-玛利?阿鲁埃,伏尔泰是其笔名.他出生于巴黎.自幼受过良好教育,表现了聪明才智.他从小就喜爱文学,立志当文学家,中学毕业后就成为一名无职业的文人.启蒙运动兴起以后,伏尔泰成了启蒙运动的旗手. 《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启蒙主义历史家伏尔泰撰述的世界名著.在史识方面,作者摆脱了传统史学的陈规俗套,卓识高见乃书,改变了传统史学的伦理价值取向,注入了资产阶级人道精神.以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的创新精神,开了资产阶级史学的先河. 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实行开明君主制度的政治主张。本书既是路易十四的传记,又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著者在许多地方都很强调写整个时代的重要性,但由于他对路易十四怀有好感,衷心敬慕,在人物的评价上有很大的偏颇。路易十四成了唯一的英雄,其他人物全都黯然失色。伏尔泰夸大了国王的德政、智慧和作用,而忽略了开明君主也有反动残暴的一面。溢美之词近于恭维,过分的颂扬使说服力减弱。著者未能摆脱他的先入为主之见。对于路易十四在征战中的成败得失也有所论述,但不是本书的重点。如本书导论所示,著者撰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写路易十四个人,而在于写他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人类的精神文化所取得的进步。在伏尔泰心目中,路易十四时代并不意味着路易十四的一生,而是略早和略晚于这个人的寿命。因此,以路易十四命名那个时代决不意味着伏尔泰全盘肯定这个时代和这位君主的一切。伏尔泰在1731年8月24日给奥利维的信中明确说过:“营、连的战斗,战败、城池的得失,历来的历史都是如此。路易十四时代在战争和政治方面,丝毫不优于其他史书,甚至远不如联盟和查理五世时代有趣。删掉艺术和人类精神的成果,就找不出足以引起后人注目的杰出东西来。”在另一处,他又说,书中的重点是“值得一切时代注意,能描绘人类的才智和风俗,足以起教导作用,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的事情。”所以,着重描绘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技艺的日臻完美,是本书的宗旨,或者说,写作的动机。

5、卢梭的政治学说发表在1762年出版的他的《社会契约论》里。这本书和他的大部分作品在性质上大不相同;书中没有多少滥弄感情,而有大量周密的理智议论。它里面的学说虽然对民主政治献嘴其殷勤,倒有为极权主义国家辩护的倾向。但是日内瓦和古代共同促使他喜欢城邦,而不喜欢法国和英国之类的大帝国。在里封上他把自己称为“日内瓦公民”,而且他在引言中说:“我生为自由邦的公民,自主国的一员,所以我感觉,不管我的意见对公众事务其的影响多么微弱,由于我对公众事务有投票权,研究这些事务便成了我的本分。”书中屡次以颂扬口吻提到普鲁塔克的《莱库格斯传》里所写的那样的斯巴达。他说民主制在小国最理想,贵族政治在半大不大的国家最理想,君主制在大国最理想。但是必须知道,依他的意见小国尤为可取,这一部分也是因为小国比较行得通民主政治。他说到民主政治,所指的意思如同希腊人所指的,是每一个公民直接参政;他把代议制政体称作“选举制贵族政治。”因为前者在大国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对民主政治的赞扬总暗含着对城邦的赞扬。对城邦的这种爱好,依我看来在大部分关于卢梭政治哲学的介绍文字里都强调得不够。卢梭探讨了社会正义问题,从分析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出发,提出了天赋人权的理论,论证了自由、平等的重要。他认为,人类的不平等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后来才产生的。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人人过着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可见,“人生来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人共同的自由乃是人性的自然结果”,是“天赋人权”。但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们进入政治社会,出现了贫富,人类就开始了不平等的文明社会。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贫富的不平等。富人为维护财产就欺骗穷人订立契约,制订法律。第二阶段为确保富人的私有财产,设立强有力的政府权力机构,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第三阶段,政府机构蜕化,变成为专制权力,出现封建暴君的专横统治,使不平等发展到顶点。是封建暴君的野蛮统治破坏了天赋人权,民众对剥夺自由、平等权的暴君,有权用暴力恢复天赋之人权,实现自由、平等。卢梭认为推翻专制暴君是天经地义的,他说:“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卢梭从阐述不平等的起源中引出了非常革命的结论: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社会契约论》成了法国大革命中大多数领袖的圣经,但是当然也和《圣经》的命运一样,它的许多信徒并不仔

细读它,更谈不上理解它。这本书在民主政治理论家中间重新造成讲形而上的抽象概念的习其,而且通过总意志说,使领袖和他的民众能够有一种神秘的等同,这是用不着靠投其箱那样世俗的其具去证实的。它的哲学有许多东西是黑格尔为普鲁士独裁制度辩护时尽可以利用的。它在实际上的最初收获是罗伯斯庇尔的执政;俄国和德国(尤其后者)的独裁统治一部分也是卢梭学说的结果。

6、《论法的精神》,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重要法学著作,出版于1748年。《论法的精神》是一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论法的精神》共六卷31章,体系完整,包含了孟德斯鸩多方面的丰富的思想。除法律与政治外,还涉及哲学、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法律定义的探讨。孟德斯鸠把近代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运用到法律的研究中,探讨了法的精神。他认为,广义的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的关系”,法律与地理、土壤、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和商业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法的精神就是这些关系的综合。上帝有上帝的法,人有人的法,世界万事万物莫不遵循一定的法。其次探讨了政体、政治自由和分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的学说。孟德斯鸠把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在专制政体中无法律,统治者靠的是个人的意志和反复无常的性情,在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中都是有法可依的。他认为只有在法制的国家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事,他还指出,为了保障政治自由的实现,必须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洛克提出的三权划分的理论。他赞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主张由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并监督行政权,行政权由君主掌握;君主有权否决立法,但无权立法,只能按法律办事;司法权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来行使。这样,三权分立,并相互制约,就可以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最后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特别地探讨并强调了政治、法律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地理环境对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法律的制定要受到地理环境、尤其是气侯、土壤等的决定影响,他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论法的精神》一书出版后,轰动一时,不到两年就印了22版,并有许多外文译本。尤其是书中的“三权分立”的理论载入了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13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严复的译本《法意》,对我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本章学习感悟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7课启蒙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7课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课程标准] 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在____________运动的推动下,____________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2)随着____________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________________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 2.过程 (1)17世纪时,________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中叶,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3.思想核心:理性主义 (1)“理性”是指人自己________,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____________的能力,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 (2)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________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________”。 4.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________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________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2)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________和________,提倡科学、自由和________。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______________;他提倡“____________”,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________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________的体现。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____________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________和______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 3.卢梭: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思想。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______________。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扩展 (1)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此人类从中世纪进入了近代历史。在这场以思想解放为主旋律的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用新的文化取代了封建的旧文化。 二、人文主义定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在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思想对人的限制,人文主义应运而生。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就把他们的要求归结为“人文主义”,主要是指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世俗性的东西,因而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体现为一种“世俗化”的运动。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宗教信条是违反人性的,应反对。与其祈祷“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如追求人生;与其消极生活,不如积极奋斗。他们主张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真情实感,科学技术要增进“人”的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总之,他们是要用 “人权”代替“神权”,用以“人”为本位来代替以“神”为本位。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到了16世纪已传遍西欧各地。人文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一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强调个性自由。二是,人文主义思想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倡导积极人生,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和世俗享乐。三是,人文主义者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三、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在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同时,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

西方十七世纪艺术

前巴洛克、十七世纪意大利 十六世纪其它艺术风格(前巴洛克):意大利北部写实画家,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北部伦巴底平原北部的小城Brescia, Verina 代表画家: 1.葛雷鸠(Correggio 1489/94-1534) 2.维罗奈兹(Paolo Veronese 1528-1588) 葛雷鸠(Correggio 1489/94-1534) 意大利北部重要画家。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矫饰主义风格,其对空间感的处理手法结合了幻想与透视构图。 1531-32 Oil on canvas, 163,5 x 70,5 cm 维罗奈兹(Paolo Veronese 1528-1588)

生长于威洛纳(Veronese)威尼斯十六世纪下半叶重要画家,其声望与当代的 丁托雷托齐名。 以盛会般豪华场面来诠释意大利的自然主义。 虽然同样以圣经故事为主要创作题材,但其表现手法完全感受不了「神迹」或文艺复兴所强调的「人类的灵魂」。 耶稣在利未(Levi)家中Feast in the House of Levi 1573 Oil on canvas, 555 x 十七世纪艺术发展 现实主义─以卡拉瓦乔为首,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及西班牙。 古典主义─卡拉齐兄弟所创波伦亚美术学院,普桑。 巴洛克─贝尼尼,鲁本斯,西班牙画家。 荷兰画派 地区 意大利、法兰德斯、法国、西班牙、荷兰。 十七世纪的意大利 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巴洛克雕刻大师 卡拉瓦乔(M.M.Caravaggio, 1571─1610) ─自然主义大师 卡拉齐兄弟与波伦亚美术学院 ─古典的艺术风格 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意大利最重要的雕刻家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影响。 2.在识记上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启蒙运动各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准确理解“理性主义”,明确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内涵的发展;全面理解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历史影响;通过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阶段特征。 学法指导 1.学习思想文化史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2.注意关注历史史实之间的差异和比较分析,如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中西方同一时期思想的差异等。 重点难点 1.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众所周知:巴黎,乃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就位列其中。17、18世纪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30-33,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理性时代的到来” A:17世纪末18世纪初,“理性时代”到来的历史条件有哪些(请注意阅读“前言”、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请注意分析原因的基本模式:内因+外因;政治+经济+思想;必要性+可能性等)? 【1组学生板演预测】经济: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阶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的权威;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阅读教材第二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A:请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主要思想家及思想主张、代表作品等(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图片资料及解读、第三目的第一、二自然段综合思考)。

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教案

第七课:启蒙运动工具单 课标要求:(2)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②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观点; ③人文主义精神在启蒙运动中的具体表现;④明清之际中国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知识梳理: 1.理性时代的到来 (1)背景 ①经济:____________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 ③科学:自然科学取得了很大进展。 (2)核心:“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3)理性主义的内容: A. B. C. D. (4)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巧思妙记启蒙运动的内容 :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 伏尔泰《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1)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 导。(2)提倡 “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 斯鸠《论法的精神》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________”学说。(2)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2)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误区警示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二者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巧思妙记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集中宣传人权与法治的内在关系。如下图:3.启蒙运动的影响 (1)对欧洲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________________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__________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考向一频考概念——理性主义 【史料研析】 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观中的一种。 ——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问题史料反映出启蒙运动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是什么? 解答史料反映了启蒙学者们运用________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__________问题。他们主张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实质上反映了启蒙思想家弘扬____________,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的愿望。 【史论阐释】 对启蒙运动“理性”学说的理解 (1)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要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和解决问题,其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2)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理性学说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考向二频考概念——启蒙运动 【史料研析】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人应该理性判断。(2)强调人的重要性,强 调“人非工具”。(3)人要________,不能妨碍他 人自由

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特质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4800750.html, 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特质解析 作者:白向良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2期 摘要: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本质上体现了人之天性的解放,在中 世纪神学盛行的当时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本文通过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系统分析了人文主义学者代表作以及蕴含的人文主义特征、思想,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特征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欧洲一次重要的思想运动,该运动提出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注重对人的价值和思想的探究,对当时的封建神学、教会学和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实现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在文艺复兴中,一大批极具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家脱颖而出,包括“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卡丘)、“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其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和阐述。[1] 一、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 1.世纪正处于基督教教会统治时期,基督教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封建等级制度,将上帝视为绝对的、不可侵犯的权威。在教会制度严苛的管制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文学艺术毫无生气,科学技术多年没有发展。而在中世纪的后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促使人们重新开始审视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的社会价值;加之当时欧洲黑死病蔓延,加剧了人们对封建教会思想的质疑,一些早期的文学艺术家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的作品、学术著作进行整理和注释,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目标,倡导人文主义运动。至此,文艺复兴开始在意大利出现,并迅速在整个欧洲各国范围内形成一股潮流,最终发展成一项思想运动。 二、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特质分析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思潮,其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原有社会思想的决裂和对抗。与当时的封建教会思想相比,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的价值”、“人的作用”,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的表达具有多层次性,不仅有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理性的崇高赞美,也有引导人们勇于冲破内心的羁绊、勇敢的表达内心的欲望和感情的主题,更有对封建教会的虚伪、扼杀人性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对于不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精神。[2] 1.人文主义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反思 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其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权”、人性”,人本主义学说是文艺复兴中所有文学艺术学者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概括。对人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教案(2)

第七课启蒙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通过对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上形态的反映”同时让学生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难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 利用巴黎的标志图片,引出巴黎先贤祠,讲述伏尔泰的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建筑,你们会想到法国的哪个城市呢?(巴黎)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一定不会忘记去观看这个被视为巴黎标志的埃菲尔铁塔,但是,除了铁塔外,还有一处地方是所有去巴黎的游客都不可忽视的,那就是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入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在整个墓群的最中心,最显眼的位置,有这么一个墓室,里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他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似乎是在写作的间隙中沉思。旁边的棺木上镌刻着金字,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是谁呢?这是历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是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是法兰西的思想之王,甚至被誉为是欧洲的良心。他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伏尔泰正是这场启蒙运动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跟我走进这场运动之中,看看它究竟是怎样影响这个世界的。 进行新课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30页,第7课、启蒙运动。请同学们现在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的第一目,理性时代的到来。分别找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何谓理性? 【板书】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教师提问)好了,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什么是启蒙,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及何为理性。 (学生回答) 名词解释: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点亮、照亮、智慧、光明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导课:众所周知:巴黎,乃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鞘澜缰穆糜纬鞘校グ屠璧挠慰臀薏槐灰蛔湍罘ü访说氖サ睢认挽羲鸷场9牌拥慕ㄖê竦奈幕瘴В欠驳氖录#拥醋爬凑饫锊喂鄣拿恳桓鋈恕V?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就位列其中。 17、18世纪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1、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基于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1思想内容方面:人文主义文学家用美学和艺术的方式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 2艺术特征: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文学形式丰富多彩。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具有民族风格。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a.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经预示人文主义的倾向。14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弗兰西斯克?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一生主要致力于古典著作研究和文学创作。他搜集、抄录古典著作,率先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研究、阐释。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有意大利语抒情诗集《歌集》和拉丁语叙事诗《阿非利加》、散文《秘密》等。 《阿非利加》写于1338年,讲述古代罗马统帅西庇阿战胜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事迹。长诗歌颂罗马的伟大业绩,流露出对古罗马的景仰之情。《阿非利加》使彼特拉克的名声传遍意大利,获得罗马“桂冠诗人”的荣誉。《秘密》是一部忏悔录式的作品,写于1342年,后又作了修改加工。作者在作品中虚构与圣奥古斯丁对话,就宗教、伦理、人生等问题展开讨论,倾诉宗教思想与生活欲望的矛盾在他内心造成的忧虑和痛苦。 《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据说在1327年,彼特拉克遇到一位法国骑士的妻子劳拉,对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于1330—1374年间写了300多首抒情诗表达自己的爱慕与思恋,遂辑成《歌集》。《歌集》分为“圣母劳拉之生”和“圣母劳拉之死”两部分,抒发诗人爱的幸福与失恋的痛苦。彼特拉克内心充满矛盾,他无法克制对劳拉的强烈感情,同时又因自己的爱情产生一种负罪感,心灵无法安宁。《歌集》是中世纪以来对世俗爱情进行正面歌咏的优秀抒情作品。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和但丁、彼特拉克被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薄伽丘做过商人,担任过佛罗伦萨城邦政府的财政和外交职务,主要兴趣在于文学创作和古典文化的研究。 薄伽丘的作品较多,有小说、叙事诗、十四行诗、论文等。他青年时期创作的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等没有脱离骑士文学的窠臼。长篇小说《菲亚美达》开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摹写人的爱情心理。 《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用托斯卡尼语写成。作品写1348年佛罗伦萨发生大瘟疫,10个青年逃到乡间躲避,他们在乡下住了10天,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总共100个故事,所以称为《十日谈》。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世纪美术最具代表性风格:巴洛克美术 巴洛克艺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特点(重要): 1,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成的综合手段。 6,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是:弗·波罗米尼和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绘画方面是:法兰德斯的鲁本斯 贝尼尼 (1598-1680年) 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和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个能文善画的人物,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 其擅长制造生动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把他那件用纯属技巧雕刻的名作《大卫》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相比,他的大卫没有古典的宁静效果,那强烈的动态构图和直视观众的威严目光,就如把观众带到了战场去感受战斗的场景。 把观众拖入其中,在感情上与作品的精神融为一体,从而打动他们的心灵,是巴洛克艺术家的追求目标。 贝尼尼为红衣主教柯尔那罗家族小礼拜堂创作的《圣德列萨的神

迷》,是这种追求的一个光辉的范例。主体形象是圣女德列萨和爱神。雕刻家用坚硬的云石表现出少女的性灵底蕴,但这一切是在神秘宗教外衣掩护下实现的,这是对当时禁欲主义有意的反抗,充分调用雕塑、建筑、绘画乃至戏剧的诸般手段,给人们一种亲临其境目睹圣迹的感觉。也标志了他的雕塑顶峰时期的到来,体验出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的作品,还能看到古典主义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风格。《阿波罗与达芙妮》,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他的作品显示他一心为宗教服务,也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其晚年从事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柱廊的创造,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 其肖像雕塑课分为两大类:一是奉教皇,国王之命所做,这类作品大多华丽有余,个性不足,往往缺乏对人物内心的刻划;二是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所做,这时他有更大的自由,作品表现得生动些。 一.17世纪法兰德斯美术 法兰德斯美术具有鲜明的巴洛克特征代表人物:鲁本斯 鲁本斯绘画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 ①.意大利贝尼尼是巴洛克雕塑的最大代表,鲁本斯是巴洛克绘画的最伟大代表。 ②.鲁本斯的艺术以华美取胜,色彩是鲁本斯最有力的造型语言,他擅长描绘丰富而又和谐的华丽色彩世界。 ③.鲁本斯的绘画充满活力和热情,是对欢乐健康生活的讴歌。画艺气势磅礴,对后代的浪漫主义美术家极有吸引力。 ④.代表作:取材神话故事的油画《抢夺留西普斯的女儿》;具有历史化样式的《玛丽·美第奇在马赛登陆》;对生命活力讴歌的人体画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梳理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重视 兴起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进一步弘扬:17、18C启蒙运动 (古希腊神话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折射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代表及主张: (一)智者学派 1、概念:传授智慧的教师 2、产生原因:古希腊经济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研究领域:人类社会(政治、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 3、代表人物 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尺度;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 要看他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评价: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突出人 的地位和作用 ②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评价:看到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当时历史条件下显 得难能可贵 4、影响: 积极: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来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③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在当时难能可贵 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 (二)、苏格拉底 1、研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作为研究的课题 2、思想主张: 1)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的真谛 2)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3)提倡善良的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4)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的素质 3、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关注焦点: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关注焦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三练探 突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17世纪欧洲美术的特点

17世纪欧洲美术的特点 艺术史常常被描述为一系列不同风格更迭变换的故事。而在17世纪的欧洲则出现了很多富有独特名族特色的画派。在这个时期里产生了学院派美术和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巴洛克美术。总之,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不在像以前那么统一了,而是流派纷呈,意见各异,甚至相互斗争着。这时各派的一些艺术家,不再去意大利朝圣,而是很重视本国的民族与民间艺术传统和本土的现实生活。 17世纪的审美观念有了大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要强调和谐、宁静、理想美,而17世纪美术强调的则是打破和谐,主张真实自然的美。尤其是卡拉瓦乔主义完全否定古典主义原则,追求表现下层生活,从平凡人的身上发掘美和智慧。17世纪美术作品中的人物多具有鲜明的社会特色和时代的风貌。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是把神描写成人,是一大进步,那么到了17世纪,则是把抽象的人描绘成为具体的更有个性的,更有社会特色的人。这不能不说是又一大进步。 17世纪的有些艺术作品带有明显的社会批判色彩。一些艺术家描绘劳动人民悲惨命运时,不可避免的要撩开社会的面纱或面纱的一角。这种带有民主倾向的作品在当时虽然并不多,但是还是难能可贵的出现了。进入17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宗教气息更加单薄,尤其是在卡拉瓦乔主义画家的一些作品中更是这样。他们对宗教缺乏兴趣,即使画宗教故事也缺乏虔诚,往往作一些随心所欲的世俗化的理解。

像荷兰这样的新教国家,很少有画家画宗教题材,事实上也很少有这样的买主。只有伦勃朗和很少几个人画过宗教题材,他们的宗教题材画让人想到的主要不是宗教而是荷兰那个现实社会。 17世纪艺术家的队伍有了明显的分化。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大都是行会的工匠,而到了17世纪,艺术家队伍开始两极分化:有的人往上走,成为教会和宫廷的座上客;有的往下去,走向下层变为平民,甚至成为往往贫民窟里的破产者。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前者如意大利的贝尼尼,一生荣华富贵,成为几代教皇的红人;后者如与贝尼尼一个时代的卡拉瓦乔和博罗米尼,他们一生风雨飘摇,颠沛流离。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艺术家迎合上层,而有的人不仅不肯迎合甚至采取了叛逆的态度。 17世纪的美术和文艺复兴相比,17世纪的美术题材大大地丰富和扩大了。例如,荷兰画派在体裁和题材上分的很细,专业分工更强了,有的画家专攻一门,如专画静物、海景、动物、肖像和室内风俗画等。这种细的专业分工是和17世纪美术商品化有关,为了迎合不同主顾的口味,于是把艺术品按体裁分成不同的类别。 17世纪艺术家由于重视观察自然,加深了对描绘对象的研究,更加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段,其中特别是对光的表现。在一些画家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光的复杂变化和强烈的明暗对比。这种对光的重视,不仅仅是巴洛克艺术家的嗜爱,其他一些画派也是如此,特别是卡拉瓦乔的明暗画法对后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17世纪也出现了一系列善于运用色彩的大师,如鲁本斯、委拉斯贵支、伦勃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章单元总结 一、主要线索: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1)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其核心是人文主义。(2)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诞生了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组织。(3)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其核心是理性。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科技方面,英国掀起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政治方面,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同时期的中国涌现进步思想家。 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14—18世纪人文主义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考点1】 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解析考点1】 简述泰勒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1)泰勒斯: 观点:认为万物皆由水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评价: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希腊早期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 思想主张 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是相对的,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评价: ①积极: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苏格拉底: 观点:①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2)评价: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不同艺术风格

17世纪到20世纪西方不同艺术风格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风格特点:一是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艺术在各方面的表现: 建筑方面:柱子特别粗大,屋顶布满雕刻。满足霸者心态,如路易十四时期所建筑凡尔赛宫雕刻方面:皱折阴影夸大浓烈,使得姿态夸张。绘画方面:然虽同为中世纪之宗教画,但由于立足于自由主义之上,因此也在技术上充份的发挥洗练的功夫。构图雄伟豪迈、色彩豪壮华丽富变化、明暗的阴暗对比深刻、线条极尽曲折,使人有极度夸张之感。其它方面:画人物丰满健壮,且视女性化的柔弱艺术为禁物。西班牙十字军东征的失败和好望角、新大陆的相继发现促使西、葡两国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使得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由文艺复兴运动转变成巴洛克艺术。西班牙深受信奉「旧教」的影响,使得王室、教会仍持强大的势力,此异于意大利和法兰德斯,而在此对宗教的神秘感情与专制 . 君主的强大势力之下,所诞生的庄严的艺术便为「巴洛克艺术 到了18世纪法兰西民族热爱放纵和自由的天性就彻底的露出来了,这导致法国艺术开始挣脱古典主义风格的严格束缚,发展形成所谓的罗可可风格。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整理归纳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复习提示 掌握:一条线索: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 二大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个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二.人文精神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 三.梳理 专题一:各阶段对人文主义的不同阐述 时间★对人文主义的阐述地位 智者学派前5C ①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美德 即知识”,强调道德,尊崇人的理性。 起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4--17 C ①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揭露教会的腐朽与黑暗, 倡导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主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 ②宗教改革宣扬主权高于教权,否定了教皇权威,打破了罗马教会的 迷信,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主张信仰自由,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 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人文主义色彩 复兴与 发展 启蒙运动17、 18C 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思想家反对神权、王权、特权,追求自由、 民主、平等;用理性勾画了资本主义国家理想蓝图,并希望建立一个 合理的社会,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和发展。可见启蒙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的高度。 成熟 专题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的态度 文艺复兴:由于资本主义尚处在萌芽时期,所以人文主义着只能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宗教题材揭露教会的腐朽与黑暗,反对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宗教信仰,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之路。 宗教改革:由于文艺复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由批判天主教神学转向反对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解放,宣扬王权高于神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这一时期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仍然披着宗教的外衣,并没有完全抛弃宗教神学的思想。 启蒙运动: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教会的权威越来越受到质疑。启蒙思想家抛开了宗教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宣战。他们否定教权,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人性的社会,天主教遭到沉重打击。 (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代表)

论述古希腊神话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崛起所起的作用

论述古希腊神话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崛起所 起的作用 古希腊神话诞生于远古时代,流传数年,具有永久的美丽,它的影响渗透到世界文化的各个层面。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神话的本质特征,它随着古希腊神话的流传而扩散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解放了人的思想,摆脱了巫术文化的原始思维,确立了理性的思想方式,使人类获得了精神觉醒,使之出现了理性,从而对后世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斗争的思想体系,它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这种思想中的人文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古希腊人曾以天赋的理性和人文精神著称,正是这个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系统完善、最魅力多姿、最有人情味、最具审美价值的神话体系——希腊神话。神话是原始人思想与生活的反映,是原始信仰的产物。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平现象的义愤。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古希腊神话以其神所具有的人性、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希腊式的浪漫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主要来自希腊神话的突出特征,即人文主义精神。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在这种土壤中产生的古希腊神话,通过对诸神和英雄的描绘,流露出鲜明的个人意识,展现了人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处处散发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人文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中诸神身上透露出来的人文价值。古希腊神话最大的基本特点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即拥有和普通人类一样的外形和性格。神之所以能被尊称为神,是因为他们拥有比人更加健美的肉体。他们同样具有人类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神的性格是高度的人格化,具备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十分显著。神灵之所以胜过我们,只因为他们可以长生不死且具有神力,除此以外,他们和我们一样吃喝、争斗,具备所有的欲望与肉体所有的性能。这种古希腊神话中拟人化诸神形象渐渐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范本与原型,而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也成为作家创作灵感之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