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指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在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 m yci n resi stant enterococc,i VRE)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R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2],它的产生对临床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并优化VRE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治疗,5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6编辑部与5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6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6(以下简称5共识6)。本5共识6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1。

表1推荐方案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证据等级数据类型

?级证据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ò-1级证据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ò-2级证据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ò-3级证据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

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之一等级的证据。

ó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一、相关概念

1.肠球菌(enterococcus):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多数菌种为短链状排列,一般无芽胞、无荚膜,最适生长温度37e,最适p H值4.7~7.6。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炎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达21.0%~27.5%[3]。在分离的肠球菌菌种分布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屎肠球菌。

2.天然耐药(natural resi stance):天然耐药又称固有性耐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通常由染色体基因决定,并会子代相传。肠球菌与其他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相比,具有更强的天然耐药性,存在对头孢菌素类、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3.获得性耐药(acqu i red drug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接触抗菌药

DO I:10.3877/c m a..j i ssn.1674-1358.2010.02.022

物后,改变代谢途径,使其自身具有抵抗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继而代代相传。肠球菌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出现了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的获得性耐药,其耐药机制各不相同。

4.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在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其自身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即为临床的VRE感染。

5.细菌定植:各种微生物(细菌)在人体中不同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但不产生临床症状,并不引起机体致病。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0。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6.去污染(deconta m i nati on):去污染是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一般可分为全部去污染和选择性去污染两个类型。(1)全部去污染为了防止手术后感染,在术前常常先给患者施用各种强力的广谱抗菌药物,试图在/绝对无菌0条件下进行手术,以保证手术成功。(2)选择性去污染选择性去污染就是采用窄谱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机制

肠球菌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通过合成低亲和力的粘肽前体,使细菌的粘肽链末端成分发生改变,D-丙氨酰-D-乳酸(D-A la-D-Lac)或D-丙氨酸-D-丝氨酸(D-A l a-D-Ser)代替了D-丙氨酸-D-丙氨酸(D-A l a-D-A la),改变了万古霉素的作用位点,消除了与万古霉素结合的靶位,导致VRE的产生。VRE可分为V an A、V anB、V anC、V anD、V an E、和V an G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不同分型决定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不同耐药性[4,5],见表2。VRE耐药基因可以转移给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阳性菌。

表2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分类

获得性耐药

V anA V anB VanD VanG V anE

先天性耐药VanC1/C2/C3

耐药水平高不定中等低低低水平

万古霉素M IC值(mg/L)64~1004~100046~128168~322~32

替考拉宁M IC值(mg/L)16~51120.5~14~640.50.50.5~1

表达诱导型诱导型组成型诱导型诱导型组成型,诱导型位置质粒或染色体质粒或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传导传导传导传导不传导不传导不传导

常见菌群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粪肠球菌鸡肠球菌

凯氏肠球菌

塞氏肠球菌

修饰靶位D-A l a-D-Lac D-A l a-D-L ac D-A la-D-Lac D-A l a-D-Ser D-A la-D-Ser D-A l a-D-Ser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流行现状及传播方式

1988年,英国首次报道了VRE的出现,短短十几年内,VRE先后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德国、瑞士和美国均有报道[6,7]。从1989年至199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院内感染VRE病例从0.3%迅速上升至7.9%,而

I CU的情况则从0.4%升至13.6%,1996年升至17.9%,2004年更是增加到

31.3%[8]。在国内,2004年至2005年,我国大陆尚未报道VRE的发生,而2006年至2007年,通过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 ohnari n)监测发现,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其它肠球菌中分别有1.3%、3.2%和4.9%对万古霉素耐药,有1.6%、3.6%和5.7%对替考拉宁耐药,高于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9]。在最新公布的2008年中国CH I NET细菌耐药性监测3207例肠球菌中,分离出VRE粪肠球菌6例(均为V an A型),屎肠球菌43例(37例V anA型,6例V anB型)[10]。常见分离出VRE的部位包括尿、伤口、血、导管等。

VRE可通过患者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医护人员将耐药菌传给其他患者,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各种用具均可传播VRE[11]。

四、VRE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前常见的VRE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12,13]:

1.严重疾病,长期住ICU病房的患者;

2.严重免疫抑制,如肿瘤患者;

3.外科胸腹腔大手术后的患者;

4.侵袭性操作,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5.长期住院患者、有VRE定植的患者;

6.接受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曾口服、静脉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

五、实验室检查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琼脂筛选法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纸片扩散法在检测V anC型肠球菌时容易漏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较高等特点。

(一)细菌药敏方法[14]

1.琼脂筛选法:制备含万古霉素6L g/m l的脑心浸液培养基(BH I)。将待测菌株制成浊度为0.5麦氏管的菌悬液,取菌悬液1~10L l点种在琼脂平板上, (35?2)e(空气)培养过夜,24h后观察结果,接种点>1个菌落生长,则推测万古霉素耐药。琼脂筛选法能准确检测全部VRE型,在V anC1/C2型检测中可以明显减低错误率,且价格便宜,因此琼脂筛选法是临床常规筛选VRE最简便可靠的方法。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 li n i ca 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 ute, CLSI)M100-S19推荐琼脂稀释法作为万古霉素耐药的筛选试验方法。

2.纸片扩散法:将浓度为30L g/m l的万古霉素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水解酪蛋白(M uell er-H i nton,MH)琼脂平板上。接种物的准备可采用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使用0.5麦氏比浊标准的菌液在15m i n内接种完毕。(35?

2)e(空气)培养24h,在透射光下测量琼脂平板上的抑菌环直径,抑菌环内任何可辨别的细菌生长提示万古霉素耐药。结果判定如下:(1)抑菌环直径[14mm 为耐药(R);(2)抑菌环直径在(15~16)mm之间为中介(?);(3)抑菌环直径\ 17mm为敏感(S)。

3.肉汤筛选法:用调节好含阳离子的MH肉汤(CAMH B)将浓度为30L g/m l 的万古霉素作梯度浓度的稀释,将待测菌株制成浊度为0.5麦氏管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稀释好的肉汤管中,(35?2)e(空气)培养24h,以万古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管的最低浓度为其M IC值。结果判定如下:(1)M I C\32L g/m l为耐药;

(2)M I C在(8~16)L g/m l之间为中介;(3)M I C[4L g/m l为敏感。

4.自动化药敏检测法:目前有V itek系统、ATB系统、M i croScan系统、Sensiter AR IS等系统可进行自动化的药敏检测。将菌液稀释后注入药敏板或孔内,然后通过检测菌液浊度、荧光指示剂的荧光强度或荧光底物的水解反应来判读M IC 结果。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15]

用于VRE耐药基因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探针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与传统培养法相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和100%。采用多重PCR方法可检测肠球菌4种耐药基因(V anA、V anB、V anC1和V anC2)。该方法可在4h内完成,有利于及时发出报告。其它耐药基因检测技术还有PCR-RFLP分析、PCR-SSCP分析、PCR-线性探针分析、生物芯片技术、自动DNA 测序等。有条件的实验室可结合细菌药敏法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检出率。

六、VRE感染的治疗

本共识所推荐的治疗方法和剂量完全建立在成人和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可在肠道内定植,严重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通常发生在抵抗力低下的患者,且常常有严重基础疾病,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喹诺酮类、利耐唑胺等)的敏感度,确定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同时可使用抗菌机理不同的抗生联合使用,增加药物的敏感性,见表3。

对VRE感染的患者,总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是:检测细菌对所有可能获得的抗菌药物的敏感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予以治疗。对于不同部位感染VRE,综合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抗菌药物在该组织的聚集浓度,决定使用何种抗菌药物。具体方案可参考如下。

(一)腹腔感染

对于腹腔感染的患者,其病情相对较重或者是在大手术(肝脏移植、肾脏移植)之后。及时有效地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表3用于VRE感染的治疗选择

病原体/耐药性治疗选择治疗说明

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钠(全身感染),呋喃妥

因,磷霉素(仅用于泌尿系感染),通常对奎奴

普丁-达福普丁耐药

利耐唑胺对60%~70%病例有效,氨苄西林钠

+头孢曲松对氨基糖苷高度耐药的粪肠球菌

所致心内膜炎有效

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耐药)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钠(全身感染),呋喃妥

因,磷霉素(仅用于泌尿系感染)

大剂量氨苄西林钠治疗可能有效,达托霉素

(Dap t omyci n)及替加环素体外有效

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钠和万古霉素耐药,对链霉素及庆大霉素高度耐药)利耐唑胺600m g,间隔12h,奎奴普丁-达福普

丁(qu i nup ri sti n-dalf opristi n)治疗有效,可联用多

西环素,单用氯霉素对有些菌血症有效,呋喃妥

因和磷霉素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

替考拉宁对部分VRE有效,可联用高浓度链霉

素或庆大霉素,达托霉素对多数菌在体外有效,

单用利耐唑胺治疗可发生耐药

1.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耐药(V anA基因型):(1)若菌株对青霉素类敏感:大剂量氨苄西林/他唑巴坦(8~12g/d,间隔4~6h)(ò-3);(2)氨苄西林/舒巴坦3g/次,间隔6h+链霉素(0.5~1)g/次,间隔12h,或庆大霉素(1~ 1.7)mg/(kg#d),每8小时1次(ò-2);(3)利耐唑胺600m g,1次/日或间隔12 h(ò-1)。(4)替加环素(T i gecycli ne)首剂100m g,其后50mg,间隔12h(ò-2)[16]。

2.对万古霉素耐药而对替考拉宁敏感或部分敏感(V anB基因型):(1)替考拉宁0.4g/d,给药2次/d(ò-1);(2)联合用药:替考拉宁0.4g/d+庆大霉素(1~1.7)m g/kg(ò-2);替考拉宁0.4g/d+环丙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每次(200~400)m g间隔12h(ò-2);(3)利耐唑胺每次600m g,1次/d或间隔12h(ò-1)。(4)替加环素,首剂100m g,其后50m g,间隔12h(ò-2)对于器官移植的患者,出现VRE腹腔感染时,在使用抗VRE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往往建议使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400m g/d)预防真菌(ò-2)。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具体停药时间尚无明确循证医学报道,建议根据细菌学转阴情况决定不同患者疗程。

(二)泌尿系VRE感染

有研究表明,由于氨苄西林在尿道组织呈高浓度,因而对于VRE所致尿路感染可单独用氨苄青霉素治疗,亦可使用药物联合治疗。

1.氨苄西林/他唑巴坦3g/次,间隔6h(ò-1)。

2.氨苄西林/他唑巴坦3g/次,间隔6h+庆大霉素(1~1.7)mg/kg(ò-1)。

3.对替考拉宁敏感可考虑替考拉宁0.4g/d+庆大霉素/环丙沙星(ò-1)。

4.利耐唑胺600m g,1次/d或间隔12h(ò-1)。

5.呋喃妥因100m g,间隔8h,磷霉素(2~4)g/d,疗程2~4周(ò-1)(只用于泌尿系感染)。

在泌尿系抗感染治疗中,应根据具体感染部位而决定抗感染疗程,建议根据细菌学(尿培养)结果决定治疗时间。

(三)菌血症和心内膜炎

目前无可靠的有效治疗,在国外推荐使用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或利耐唑胺治

疗,替考拉宁对部分(V anB)菌种有效。目前国内推荐的治疗总原则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及时、足量、足疗程。

1.替考拉宁400m g,间隔12h,联合庆大霉素(1~1.5)m g/kg间隔8h,疗程4~6周(ò-2)。

在这个联合治疗方案中,庆大霉素起协同作用,因此应将其控制在低血浆浓度,以防止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峰浓度不超过4L g/m l)(ò-1)。

2.利耐唑胺600m g,间隔12h,疗程原则上小于4周(ò-1)。

3.达托霉素6m g/(kg#d)(ò-2)。

4.奎奴普丁/达福普丁7.5m g/kg,经中心静脉导管(ò-2)。

5.新纳西7.5m g/kg,间隔8h,经中心静脉导管。

在留有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肠球菌往往容易在导管尖端定植,而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或导管相关性脓毒症。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在考虑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首先考虑尽早拔除导管,消除感染源(ò-1)。虽有报道使用多西环素及氯霉素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有效率57%~61%),但往往因患者伴有其他多脏器功能的损伤,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欠佳。建议尽量避免单一用药,自疗程初期即使用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如替考拉宁与庆大霉素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17]。

6.替考拉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ò-2)。

7.利耐唑胺600m g,1次/d或间隔12h(ò-1)。

8.达托霉素6m g/(kg#d)(ò-2)。

9.奎奴普丁/达福普丁7.5m g/kg,经中心静脉导管(ò-2)

(四)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痰培养见到VRE,是否予以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尚未统一。部分专家认为VRE在呼吸系统中仅仅为定植,而并非真正意义的感染。因此,在培养出这些细菌时,我们要综合考虑细菌的致病力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不支持感染时,应不考虑选用或立即停用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如确切考虑VRE与致病有关,可考虑予以利耐唑胺(V an A型)和替考拉宁(V anB型)治疗。

(五)VRE定植患者的干预

研究表明VRE对临床最常见的影响就是肠道内的VRE定植,这种定植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持续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并可成为VRE传播给其他患者的储菌库[18]。某些VRE定植的患者存在发生VRE感染的危险,包括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I CU患者、实体器官(尤其是腹部器官)移植受体。VRE的定植在VRE的感染和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因此我们建议:定期对医护人员,尤其是重点工作部门(I CU、麻醉科、外科)工作人员进行VRE定植的筛查;对于外科医生如确定VRE定植,建议暂停其手术,避免手术污染;定期对医院长期住院患者进行VRE定植的筛查;制定本院VRE定植动态监测体系,观察变化趋势。

七、VRE感染报告、感染控制及预防对策

VRE定植于肠道通常不引起感染症状(腹泻),但如果患者存在着高危因素, VRE可感染患者并引起临床症状。因此,在医疗机构中筛查VRE是必要的(ò-

2)。如确诊为VRE感染,需立即启动相关报告流程及措施。

(一)VRE感染的报告

及时电话报告院感部门,启动院感紧急应急程序,并及时上报医院管理部门。

(二)VRE感染控制措施

1.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患者隔离于单间、隔离单位或将同类患者隔离于较大的病房;

2.告知工作人员和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减少工作人员与患者在病房内的传播,患者医疗护理物品专用;

3.工作人员接触感染或定植患者后要加强洗手,严格按照标准六步洗手法进行认真洗手,配合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4.每天严格用含有效氯1000m g/L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5.医疗护理患者时要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帽子、口罩等防护措施;

6.VRE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有效封口,袋外加注特殊感染警示标示,与医疗废物暂存处专职人员专项交接;

7.携带VRE的手术医生不得进行手术,直至检测转为阴性。

(三)对于VRE感染的预防

医院各相关部门必须制定一个检测、预防、控制VRE感染和暴发流行的详细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掌握万古霉素使用适应证:在医院内应用万古霉素已确证是VRE产生和引起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所有医院包括从未使用过万古霉素的医院和其它医疗机构,都应制订一个全面的抗菌药物使用计划。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和相关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ò-2)。

2.对每一位医护人员进行VRE相关知识培训:医院应有一个针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进修生、学生、实验室人员,药师等)的继续教育计划,内容应包含VRE 感染流行的有关概念、VRE感染对患者费用、疗效的潜在影响。由于VRE感染的发现和控制都需要所有医务人员高度警惕和高标准的操作方法,因此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是必要的(ò-2)。

3.提高临床微生物室在检测、报告和控制VRE感染中的作用:临床微生物检验室是预防VRE感染在医院流行的第一道防线,即时、准确地鉴定和测定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能力,对诊断VRE定植和感染、避免问题复杂化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ò-1)。因此,我们必须做好VRE实验室检测工作。

4.当VRE的定植或感染只发生在一个病房的某个患者时,要将VRE从医院彻底根除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如果VRE感染已在一个病房发展成局部性流行或已扩散到了其它病房或社会时,要根除它就变得困难且费用又高。因此必须尽

最大努力减少以至消除VRE在患者之间的传播(?)。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的传播流行给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带来极大困难。我国对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并非十分广泛,但也出现了耐药菌株。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万古霉素应用的适应证,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积极研究和开发新的抗VRE的药物,应对医护人员等进行VRE感染流行的宣传教育及采取感染控制措施。实验室也应做到快速分离和鉴定VRE,特别是要建立准确、快速、容易推广和普及的检测方法,以阻止VRE感染的传播和扩散,避免VRE感染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专家委员会(按拼音顺序):陈宝敏、陈志海、成军、黄东生、李兴旺、李旭、林佳佳、刘景院、刘晓清、卢洪洲、卢联合、倪语星、宁琴、曲芬、沈叙庄、斯崇文、谭德明、唐云、王辉、王宇、于岩岩、肖永红、徐英春、杨道峰、俞云松、赵辉、赵红心、赵敏、郑波、朱德妹

志谢:非常感谢王宇教授在共识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及起草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R ice LB.E m ergence of vancom yci n-res i stan t ente rococc.i EID,2001,7:183-187.

2徐小平,高霞,池晓霞,等.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耐药性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327.

3S nchez-S il o s RM,P rez-G iraldo C,M ar t n P,e t a.l Pathog en i c ity of Enterococcus spp.Character istics of169hosp ital iso l ates.

En fer m In fectM i crobiol C li n,2000,18:165-169.

4R eyno l ds PE,Courva li n P.V anco m yc i n resistance i n enteroco cci due t o synthesis of precursors term i nating i n D-alany-l D-ser i ne.

A nti m i crob A gents Chemo t her,2005,49:21-25.

5张媛,张鹏,吴尚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78-1180. 6Pa tel R.C li n ica l i m pact o f vanco m yc i n-resistant entero cocc.i A nti m icrob Che m other,2003,51(suppl S3):iii13-iii21.

7G oossens H,Jabes D,R oss iR,et a.l European s u rvey of vancom ycin-res i stan t ente rococc i i n at-risk hosp ital wa rds and i n v itro suscepti b ilit y testi ng o f ra m oplan i n aga i nst these i so lates.J A nti m icrob Che m othe r,2003,51(Suppl3):iii5-iii12.

8Cente rs for D isease Contro l and P reven tion.N ationa l N osoco m ial In f ec ti ons Su rve ill ance(NN IS)Sy stem repo rt,data su mm ary fro m January1992through June2004,issued O ctobe r2004.Am J Infect Contro,l2004,32:470-485.

9肖永红,王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 ohna ri n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51-1056.

10汪复,朱德妹,胡付品,等.2008年中国C H 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321-329.

11Snyder GM,T hom KA,F uruno J P,et a.l D e tecti on o fm et h icilli nres i 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vanco m yc i n-resistant ente ro-cocc i on the gowns and g loves of hea lt hcare w orkers.Infect Contro lH osp Epidem io,l2008,29:583-589.

12冯喆,李有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8-449.

13刘坤,李有信,杜晓玲.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00-1002.

14王泓,贾文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实验室检测及防治进展.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28-136.

15杜艳,单斌,黄东,等.多重PCR检测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临床检验杂志,2009,27:84-86.

16Bab i nchak T,E llis-G rosse E,D arto i s N,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 g ecyc line fo r the treat m ent o f comp licated i ntra-abdo m-

i na l infecti ons:ana l ysis o f poo led c li n ical trial date.C li n Infect D is,2005,41(suppl5):S354-S367.

17M er m e l LA,A llon M,Bouza E,e t a.l C li n i ca l practice guide lines for the d i agnos i s and m anag e m ent o f i ntravascu lar ca t heter-re-lated i n fecti on:2009U pdate by the In fecti ous D i seases So ciety o fAm er i ca.C li n Infect D is,2009,49:1-45.

18Huckabee C M,Husk i nsW C,M urray PR.Predicti ng clearance o f colonization w ith anco m yc i n-resistant en terococc i and m eth i c i-l li n-resi stant Staphy lococcus aureus by use o f weekly surve illance cu ltures.J C linM icrob i o,l2009,47:1229-1230.

19Z irakzadeh A,Pate l R.V ancom ycin-res i stan t enterococc:i co l oniza ti on,i nfecti on,detecti on,and treat m ent.M ayo C lin Proc, 2006,81:529-536.

(收稿日期:2010-05-06)

(本文编辑:孙荣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防治专家委员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J/CD].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4(2):224-231.

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_吕萍 (1)

收稿日期:2006-01-05 作者简介:吕萍,女,生于1971年,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文章编号:1001-8751(2006)03-0132-04 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吕萍综述沈叙庄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 摘要:肠球菌属革兰阳性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肠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率的升高与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大量侵入性操作,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水平也迅速上升,对其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肠球菌对糖肽类、B-内酰胺类、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R515文献标识码:A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严重感染,最常见的肠球菌为粪肠球菌,其次为屎肠球菌。肠球菌对头孢菌素、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单菌霉素、盐酸克林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固有耐药;对许多氨基糖苷类药物低水平固有耐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肠球菌对药物的耐受性易获得、易传递,近年来有关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在国外报道较多,1997年美国医院VRE感染率已超过15%,同时VRE对糖肽类药物的耐药性可以传递给其他毒性更强的细菌(如金葡菌)。 1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研究 1.1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出现及现状 自1988年在英国伦敦首次分离得到VRE以来,该耐药菌又相继在美国、波兰、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国被发现[1,2]。美国医院内监测系统表明,VRE感染从1989年的0.3%增加到1993年的7.9%,在I CU则增加到13%,至1997年超过15%的院内肠球菌感染为VRE感染。2001 -2002年哥伦比亚对5个城市的15家医院侵袭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感染进行检测,结果20.8%为肠球菌,其中9.7%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3]。国内上海地区1999年VRE分别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的3.5%和1.7%[4],北京市1997-2001年VRE占肠球菌的1.7%[5]。由于VRE感染治疗棘手,而且还存在将万古霉素耐药性传递到毒力更强的细菌的危险,VRE的及时发现和预防相当重要。 1.2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型及耐药机制 研究表明,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多数是由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簇引起的。根据VRE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水平及耐药基因簇的差异,可将糖肽类耐药性肠球菌分为vanA, vanB,vanC,vanD,vanE,vanG等6种基因型。在以上几种VRE耐药型中只有vanA和vanB型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以vanA最常见,2002年在北美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VRE很常见,且其中75%都是vanA型[6]。vanA和vanB型VRE不仅对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其耐药因子能转移,是引起感染和流行的主要病原体。vanE型目前只在加拿大、美国等少数国家有报道, vanG型仅在粪肠球菌菌株WCH9发现一例。 vanA型主要存在于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其耐药机制已研究得比较清楚。此型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 I C)\64L g/mL和替考拉宁(M I C)\16L g/m都表现为高水平耐药。vanA型耐药可由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诱导产生,常由质粒介导,可转移。vanA型的基本耐药机制是:当VRE所在环境中有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存在时,位于膜上的V anS蛋白接受此信号后发生自我磷酸化而激活,并将信号传递给细胞质中V anR蛋白使其活化。活化的V anR蛋白的DNA结合域与调节基因vanR和抗性基因van H的启动子PR和PH的调节区

IDSA 隐球菌指南中文版 2010

D M E

Translated and 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201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Neither of these parts assume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or endorse or recommend any commercial products, services, or equip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Beijing EMD China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Ltd and its affiliated company Beijing EMD China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Shanghai Branch) Ltd (“EMD”) have obtained the permission of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to translate, produce and distribute or cause to be distributed this specific article in Chinese language. No part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reproduced, electronically or mechanically,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sending or in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and EMD. Although great care has been taken in compiling the content of this material, Springer Healthcare Ltd. and EMD are not responsible or in any way liable for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for any errors, omissions or inaccuracies, or for any consequences arising therefrom. Approved product information should be sought before prescribing. 本资料版权所有,经S p ringer H ealthcare L td 授权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北京华夏新力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EMD ”)翻译、制作、分发或安排分发此篇文章。未经S p ringer H ealthcare L td 及EMD 书面同意,严禁以任何语言、任何形式或途径复制本刊内容,包括利用电子、机械、影印等方式对此出版物文字或插图作全部或部分之抄袭、复制或传播;或将此出版物储存于任何检索库存系统内。 本资料经精心编撰,但对资料所存在的错误、遗漏、不准确,以及由此所致之任何后果,S p ringer H ealthcare L td 及EMD 毋须承担任何责任。开具处方前,请查询有关的处方资料。 E M D

肠球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肠球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肠球菌所致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临床分离标本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临床分检出176株肠球菌:前四位送检标本种类依次为:尿液(48例)、血液(33例)、创面及伤口分泌物(29例)、痰液(27例)。 176 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08 株(占61.4%),屎肠球菌66 株(占37.5%),母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1 株(占1.1%),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7株,占肠球菌分离总数的4.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 HLGR) 肠球菌65株,占肠球菌分离总数的36.9%。结论肠球菌在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液中分离率增高,可能与近些年侵入性治疗手段和机会增多,免疫抑制剂应用增多及重症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有关;肠球菌对临床常用12种抗生素以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注意结合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肠球菌;感染分布;耐药性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致病力较弱。作为条件致病菌,肠球菌可引起多系统感染,常见的感染多发生于泌尿生殖道、伤口、肺部、血液等,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伤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菌血症及心内膜炎等,是目前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由于其细胞壁坚厚,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表现为固有耐药。目前,肠球菌耐药性明显增强,呈多重耐药,特别是近年来出现

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 和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igh-level aminoglycoside resistante,HLAR),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笔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临床分离的176株肠球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肠球菌感染的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①实验菌株:176株肠球菌分离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同一患者重复菌株,选择首次分离菌;②质控菌株:ATCC259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赠送,本室传代保存。 1.2 试剂药敏纸片青霉素G( P) 、氨苄西林(AMP) 、替考拉宁( TCL) 、高浓度(120 μg) 庆大霉素( GEH) 、阿米卡星(AN)、米诺环素(MNO)、左氧氟沙星(LVF)、环丙沙星(CIP) 、红霉素( ERY) 、呋喃妥因( FUR),万古霉素(VAN)、利福平(RIF)、阿奇霉素(AZI),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M-H 琼脂购自北京天坛生物制品研究所。 1.3 仪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1.4 方法①菌株鉴定:按常规方法[1]鉴定,疑难菌株采用Vitek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②药敏试验:依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itute,CLSI)药敏试验标准M2-A9,和M7-A7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判读。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VRE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缩写。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遏制蔓延的重要途径。 一、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预防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②加强筛查,早期检出带菌者。在诊疗过程上加强对VRE的筛选,尤其是下述高危病人:⑴重症病人⑵免疫抑制病人(化疗或移植病人)⑶接受腹腔或心胸手术病人⑷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⑸延长住院时间的病人,或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接受口服或静脉万古霉素病人。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与报告 1、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时应按危急值报告要求向所在临床科室、院感科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2、经管医生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院感科。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感染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室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旦发现VRE立即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立即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病人隔离于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⑵在病床床头、病历夹、病人一栏表上张贴隔离标识(蓝色为接触隔离)。 ⑶尽量减少与VRE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⑸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⑹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⑺VER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⑻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利器放入利器盒,密闭运送。 ⑼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等。 ⑽患者在转科、转院之前要通知接诊的科室和医院,或开具放射、B超检查单时,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便检查科室采取防控措施。 ⑾此类病人如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用后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⑿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⒀选用密闭容器运送患者标本。 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 ⒂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对床单位消毒。 3、院感科需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督导VRE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保证VR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参考文件 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生部(2008)30号 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2011)5号 ③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β一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在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R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2],它的产生对临床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进一步规范并优化VRE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与《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1。 一、相关概念 1.肠球菌(enteroeoccus):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多数菌种为短链状排列,一般无芽胞、尢荚膜,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值4.7~7.6。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炎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达21.0%~27.5%[3]。在分离的肠球菌菌种分布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屎肠球菌。 2.天然耐药(natural resistance):天然耐药又称固有性耐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通常由染色体基因决定,并会子代相传。肠球菌与其他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相比,具有更强的天然耐药性,存在对头孢菌素类、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3.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改变代谢途径,使其自身具有抵抗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继而代代相传。肠球菌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出现了对β一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利福平等药物的获得性耐药,其耐药机制各不相同。 4.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在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其自身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对糖肽类(万古霉素)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即为临床的VRE感染。 5.细菌定植:各种微生物(细菌)在人体中不同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但不产生临床症状,并不引起机体致病。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6.去污染(decontamination):去污染是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一般可分为全部去污染和选择性去污染两个类型。 (1)全部去污染为了防止手术后感染,在术前常常先给患者施用各种强力的广谱抗菌药物,试图在“绝对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以保证手术成功。(2)选择性去污染选择性去污染就是采用窄谱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 二、耐万占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机制 肠球菌在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时,通过合成低亲和力的粘肽前体,使细菌的粘肽链末端成分发生改变,D-丙氨酰-D-乳酸(D-Ala-D-Lac)或D-丙氨酸-D-丝氨酸(D-Ala-D-Ser)代替了D-丙氨酸-D-丙氨酸 (D-Ala-D-Ala),改变了万古霉素的作用位点,消除了与万古霉素结合的靶位,导致VRE的产生。VRE可分为VanA、VanB、VanC、VanD、VanE、和VanG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不同分型决定了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不同耐药性[4,5],见表2。VRE耐药基因可以转移给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阳性菌。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流行现状及传播方式 1988年,英国首次报道了VRE的出现,短短十几年内,VRE先后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德国、瑞士和美国均有报道[6,7]。从1989年至1993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院内感染VRE病例从0.3%迅速上升至7.9%,而ICU的情况则从0.4%升至13.6%,1996年升至17.9%,2004年更是增加到31.3%[8]。在国内,2004年至2005年,我国大陆尚未报道VRE的发生,而2006年至2007年,通过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监测发现,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其它肠球菌中分别有1.3%、3.2%和4.9%对万古霉素耐药,有1.6%、3.6%和5.7%对替考拉宁耐药,高于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9]。在最新公布的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3207例肠球菌中,分离出VRE粪肠球菌6例(均为VanA型),屎肠球菌43例(37例VanA 型,6例VanB型)[10]。常见分离出VRE的部位包括尿、伤口、血、导管等。 VRE可通过患者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医护人员将耐药菌传给其他患者,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各种用具均可传播VRE[11]。 四、VRE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前常见的VRE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12,13]: 1.严重疾病,长期住ICU病房的患者; 2.严重免疫抑制,如肿瘤患者; 3.外科胸腹腔大手术后的患者; 4.侵袭性操作,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红霉素耐药肠球菌

文献标识码:A 红霉素耐药肠球菌ermB基因检测 刘晶,翟燕红,赵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26)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基因ermB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0株肠球菌进行菌株鉴定、表型测定和ermB基因检测。结果 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39株(78%),屎肠球菌11株(22%);红霉素耐药率为88%(44株/50株)。在44株红霉素耐药肠球菌中,ermB基因总的携带率为84.09%(37株/44株)。结论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红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基因。 关键词:肠球菌;红霉素;耐药基因 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是肠道内的定植菌,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院内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不仅能引起泌尿系感染,还能引起心内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及皮肤伤口感染。由于肠球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高水平除外)、磺胺类、克林霉素等具有天然耐药性,同时易被诱导产生新的耐药,因此对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所能提供选用的抗生素非常有限,红霉素常被选用于肠球菌感染引起的治疗。近几年,我院临床感染的肠球菌不断增加,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肠球菌耐药情况变得日益严重,尤以红霉素为重。本研究收集我院临床感染的50株肠球菌进行分类、红霉素表型分析及ermB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分离株:来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北京妇产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共50株, 同一患者重复菌株选择首次分离菌。来自阴道、宫颈分泌物29株,伤口分泌物6株,血液5株,胎盘母面、子面及新生儿咽5株,盆腔、腹腔引流液2株,尿液2株及肛拭子1株。其中,粪肠球菌39株, 屎肠球菌11株, 未分离到其他种的肠球菌。质控菌株:粪肠球菌(ATCC29212) 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试剂与仪器:MH琼脂培养基(天津市金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霉素药敏纸片(英国Oxoid公司生产);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及PCR检测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全自动Microscan WalkAway40 型微生物鉴定/ 药敏仪(美国德灵公司);Bactec 9050 血培养仪(美国B-D公司);My Cycler PCR 扩增仪(美国Bio-Rad 公司); POWERN PAC 200 水平电泳仪(美国Bio-Rad 公司);GIS 2010 Tanon 数码图像处理系统(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SANYO MCO175 二氧化碳孵育箱(日本三洋公司)。

肠球菌检测

肠球菌检测 致病性检测耐药性检测肠球菌鉴定 1.07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因此,从分子水平对肠球菌致病因子、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细菌分类学上,肠球菌属早期并不存在,现今的一些菌种本归属于链球菌属,1989年,依据Facklam和Collins的分类,肠球菌属内包括十二个种及一个变异株,它们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 鸟肠球菌(E.avium)酪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 坚忍肠球菌(E.durans)鸡肠球菌E.galinarum) 芒地肠球菌(E.mundii)恶臭肠球菌(E.maladoratum) 希拉肠球菌(E.hirae)孤立肠球菌(E.solitarius) 棉子糖肠球菌(E.raffinosus)假鸟肠球菌(E.pseudoavium) 粪肠球变异株(E.faecalis var)。 肠球菌属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类鸟肠球菌、棉子糖肠球菌等21个种。 鉴定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较小、灰白色,有溶血或溶血环的菌落。在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干燥、粉红色菌落。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阴性,分解甘露醇,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在含6.5%NaCl肉汤中生长,多数菌株PYR试验阳性,对杆菌肽耐药。 操作步骤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科标生物检测中心从事饲料、土壤肥料、微生物及生物制剂、化妆品及日化用品、木材及木制品、其他生物材料等生物相关产品的性能测试、成分分析以及配方研发等工作。09

肠球菌属(新)

第三节肠球菌属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得肠道与女性生殖道,就是引起医院内感染得重要病原菌。 一、分类: 链球菌科,具有D群链球菌得D抗原,过去就是属于链球菌属得D 群,但种系分类法用DNA杂交研究发现,证实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不同于链球菌属细菌,与链球菌同源程度低,所以现将其从链球菌属中划分出来,命名为肠球菌属。由16SrRNA序列分析与核酸杂交等,证实有19种肠球菌,分成5群,临床标本分离得多属于群2。 二、临床意义: 最多见于尿路感染,多与尿路器械操作、留置导尿、尿路结构异常有关,就是重要得医院感染病原菌。腹腔与盆腔创伤时肠球菌也就是常见细菌。肠球菌引起得菌血症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得老年人、长期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得免疫功能低下得患者。近年来不断上升得肠球菌感染率与广泛使用抗生素出现得耐药性有关。 三、微生物特性: G+球菌,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琼脂平板上生长得细菌呈球杆状,液体培养基中呈卵圆形、链状排列。无芽胞与荚膜,个别菌种有稀疏鞭毛。 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35℃,大多数菌株在10℃与45℃均能生长。所有菌株在含6、5%NaCl肉汤中能生长,在40%胆汁培养基中能分解七叶苷。

多数菌种具有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能水解吡咯烷酮-β-萘基酰胺(PYR),氧化酶(-),触酶(-)但某些菌株触酶可出现弱(+)。当粪肠球菌培养于含血得培养基中,可合成细胞色素氧化酶或触酶或两者皆有。 含D群链球菌D抗原。 与链球菌得显著区别: 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高胆汁(40%)培养基、10℃与45℃均能生长、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天然耐药 四、微生物检查: (一)检验程序:图6-3 (二)标本采集: 血、尿、创伤标本等,标本1h内接种完毕。 (三)标本直接检查: G染色镜检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BAP 若标本中含G-杆菌,可用选择鉴别培养基: ①叠氮胆汁七叶苷琼脂——可抑制G-菌生长,肠球菌分解七叶苷为黑色菌落; ②哥伦比亚多黏菌素-萘啶酸琼脂(CAN)与苯乙基乙醇琼脂(PEA)。35℃、24h形成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径0、5~1mm大小得圆形菌落,羊血平板上为α溶血或不溶血,粪肠球菌得某些菌株在马

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特点,以便了解其感染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防止其导致的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本院分离的各类患者的非重复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κ-B法),对实验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肠球菌对替考拉宁(TEC)全部敏感,对呋喃妥因较为敏感,敏感率为91.25%~95.83%,对红霉素(ERY)的耐药率为82.4%~96.3%;对四环素(TET)耐药率为70.3%~73.2%;对氨芐西林(AMP)和青霉素(PEN)耐药比较接近,为23.5%~30%;对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分析结果显示,除氯霉素(CHL)外,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属因存在种间的差异,抗生素耐药性也有所不同,同时,肠球菌的耐药性也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标签:肠球菌;基因型;纸片扩散法;耐药性 肠球菌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及自然界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既往认为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无害的革兰氏阳性球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临床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免疫抑制剂的大应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肠球菌感染不断增加,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从临床分离的标本中耐药性的增加,出现多重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1-2]。因此,对肠球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重视。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9月本院分离到的200株肠球菌菌株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并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9月从本院各科室送检的的标本中分离非重复肠球菌菌株200株,其中,住院患者146株,门诊患者54株。主要来源的标本来自尿液115株来自尿液,占57.5%,皮肤软组织创面分泌物及外科切口分泌物70株,占35%,血液10株,腹腔、胸腔引流液及胸腹腔积液5株。所有菌株经常规生化试验鉴定。 1.2 培养基及抗菌药敏 药敏用水解酪蛋白培养基和抗生素纸片均购于北京天坛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3 药敏纸片 抗生素药敏纸片如下:氨苄西林(AMP)、万古霉素(VA)、青霉素(PEN)、环丙沙星(CIP)、氯霉素(CHL)、左氧氟沙星(LvF)、呋喃妥因(FT)、红霉素(ERY)、四环素(TE)、替考拉宁(TEC)、高含量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VRE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缩写。万古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可引起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遏制蔓延的重要途径。 一、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的预防 ①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②加强筛查,早期检出带菌者。在诊疗过程上加强对VRE的筛选,尤其是下述高危病人:⑴重症病人⑵免疫抑制病人(化疗或移植病人)⑶接受腹腔或心胸手术病人⑷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病人⑸延长住院时间的病人,或近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接受口服或静脉万古霉素病人。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监测与报告 1、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时应按危急值报告要求向所在临床科室、院感科报告。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2、经管医生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填卡上报院感科。 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感染控制措施 1、微生物室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旦发现VRE立即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和院感科。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⑴立即将感染或带定植菌的病人隔离于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⑵在病床床头、病历夹、病人一栏表上张贴隔离标识(蓝色为接触隔离)。 ⑶尽量减少与VRE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⑸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⑹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 ⑺VER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⑻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利器放入利器盒,密闭运送。 ⑼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等。 ⑽患者在转科、转院之前要通知接诊的科室和医院,或开具放射、B超检查单时,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便检查科室采取防控措施。 ⑾此类病人如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用后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⑿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严格执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⒀选用密闭容器运送患者标本。 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 ⒂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并对床单位消毒。 3、院感科需及时到相关科室检查督导VRE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保证VRE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五、参考文件

肠球菌介绍

肠球菌-病菌简介 肠球菌 肠球菌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骨膜炎和脑膜炎,由于其固有耐药性,所致感染治疗困难。本文就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所致感染的临床表现、肠球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地位、致病性、耐药性及所致感染的治疗作一综述。 肠球菌(Enterococcus)属链球菌科,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通常在引起腹腔和盆腔感染所分离的混合菌丝中发现,既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近年研究已证实了肠球菌的致菌力。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它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1],肠球菌亦可引起院外感染。肠球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2]。 肠球菌-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本菌对营养要求 肠球菌 较高,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血平板上经37℃培养18小时后,可形成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径0.5~1mm大小的圆形菌落,不同的菌株表现为不同的溶血现象。与同科链球菌的显著不同在于本菌在生化反应上能耐受高盐和胆汁培养基,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 根据其利用糖类的特征可将肠球菌分为3组[3,4]:第一组以鸟肠球菌(E.avium)为代表;

第二组以粪肠球菌(E.faecalis)等;包括尿肠球菌(E.faecium)等;第三组以坚韧肠球菌(E.durans)为代表。其中对人类致病者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尿肠球菌[3,5]。在临床分离菌中粪肠球菌占85%~95%、尿肠球菌占5%~10%,其余少数为坚韧肠球菌和其他肠球菌。 肠球菌-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为粪肠球菌所致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绝大部分为院内感染。据报道16%的院内尿路感染由肠球菌引起, 肠球菌 仅次于大肠杆菌居第2位[1]。其发生多与留置导尿管、其他器械操作和尿路结构异常有关[3]。一般表现为膀胱炎、肾盂肾炎,少数表现为肾周围脓肿等。 腹腔、盆腔感染[4~6]在肠球菌感染中居第2位。腹腔、盆腔感染中肠球菌的检出率为7.6%,低于大肠杆菌(19.7%)和脆弱拟杆菌(10.7%)居第3位,常系与后两者之一的混合感染。由于在这些部位肠球菌为正常寄殖菌之一,其致病作用较难评价[14]。但抗感染治疗若不覆盖肠球菌并寻其清除,有时会无效。 败血症[7,8] 在肠球菌感染中居第3位。院内感染败血症中肠球菌所致者占8%,低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6%)居第3位,其中87%为粪肠球菌、9%为尿肠球菌、4%为坚韧肠球菌。入侵途径多为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盆腔化脓性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等,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外科手术、烧伤、多发性创伤,重症监护室及新生儿监护室等。病死率12.6%~57%。 心内膜炎[7,9] 约5%~20%的心内膜炎由肠球菌引起,为引起心内膜炎的第3位病原菌,其中93%为粪肠球菌、 肠球菌

隐球菌病治疗实用指南

隐球菌病治疗实用指南 为了帮助医师在治疗隐球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NIAID MSG)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隐球菌病的处理指南。该指南提出的建议适用于绝大多数隐球菌病患者。虽然该指南系2000年制订,且所依据的临床证据均为国外资料,但由于该指南是在大量临床证据基础上制订对我们当前的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供临床参考。该指南的全文见Clinical InfectiousDisease 2000,30:710—718,并将于2008年更新。本指南推荐强度和证据力度分级系统同其他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指南(附件)。 在过去的20余年,随着各类抗真菌药物的不断问世,新型隐球菌病的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隐球菌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罹患部位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 一、非HIV感染者隐球菌病的治疗指南 (一)肺部及非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目的为治愈感染并预防感染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所有免疫缺陷者均应接受治疗,因易发生播散性感染。有症状的患者均需治疗。虽然所有培养阳性的无症状患者应接受治疗,但许多免疫功能正常的痰培养阳性患者即使不治疗亦预后良好。肺外及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如骨骼或皮肤)需要特殊的抗真菌治疗。持续性或难治性肺部或骨骼感染需要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需作腰穿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隐球菌病的治疗见表1。 早期适当治疗可降低病死率,防止中枢感染发生。对于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可以防止感染导致的移植失败。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二)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治疗目的为治愈感染并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神经瘫痪、听力丧失和失明。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治疗见表1。治疗2周后需随访脑脊液(CSF)检查,如果培养阳性,需要延长诱导期疗程。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作为初始治疗疗效不佳,即使是低危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如实体器官移植患者,需要延长疗程。 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诱导治疗时可用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替代两性霉素B(C Ⅲ),无法耐受氟康唑的患者,可选伊曲康唑(200 mg,每日2次)替代(CⅢ)。大部分病变抗真菌治疗有效,>3 cm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需要手术。所有的患者都应密切监测颅内压。治疗决策不应常规或仅仅依据血清或CSF隐球菌抗原滴度

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

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 2005年04月14日 近年来,由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感染增多,又发现难辨梭菌(CD)是酿成抗生素相关性的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使得万古霉素的应用日渐增多。随着万古霉素的大量使用,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有两类: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菌株。 ■MRSA的流行情况 虽然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对MRSA最敏感的药物,但由于万古霉素在人类中及其它糖肽类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菌株出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表预测:MRSA菌株最终有可能导致产生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无法治愈的许多感染性疾病。2001年李家泰等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对1998~1999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2081株致病菌进行敏感试验,结果MRSA检出率为27.55%,院内感染(HAI)明显高于社区感染(CAI),分别为81.82%和21.84%;2003年李家泰等代表BRSSG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805株革兰氏阳性(G+)菌,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HA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I,分别为89.2%和30.2%。此三项指标均高于前一检测结果。 ■MRSA耐万古霉素的机制 万古霉素可专一性地与细菌细胞内壁上的相应靶位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致细菌死亡。据推测,MRSA菌株的耐药机制可能在于其内在的细胞壁合成亢进。研究发现:该菌株的细胞壁比同类菌株厚1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较正常的高3倍,胞间质前体产量也增加3倍,这三个特点造成该菌株对万古霉素的耐受力增加。 ■VRE的流行情况 以前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与其他抗菌药物固有耐药,对青霉素类有中度或低度敏感,而对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现在情况已发生改变,美国CDC1993年报道美国院内感染患者中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已增至13.6%。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REF)耐药程度比粪肠球菌高,1999年《抗微生物治疗杂志》(JAC)报道美国VREF 从1989年的0.3%增至1993年的9%,有个别单位增至47%。这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VRE 特别是VREF引起的感染已是临床上十分严重的问题。 国内检出的耐药率较国外低,可能是因为:国内万古霉素使用量小,在医院未普及应用;常用的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法试验会漏检一些低水平耐药菌株。 ■VRE耐万古霉素的机制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由VanA、VanB、VanC、VanD四种耐药基因决定,VanD一般方法不易检测,以VanA和VanB为主。VanA位于染色质上,VanB和VanC由质粒携带。VanA和VanB菌株的耐药程度高,V anC为低水平耐药。 万古霉素为高分子量的糖肽类化合物,通过干扰肽聚糖合成的前体物质五肽链上C未端D-Ala-D-Ala的顺序而抑制G+菌细胞壁的合成。糖肽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定居在转移子上的一套基因有关,两种主要的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显性基因为VanA、VanB。广泛流行的VanA显型,已对万古霉素(MIC为64~1000毫克/升)产生高度耐药性,而V anB显型对万

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机制研究进展_李万翔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YZ100445) 作者简介:李万翔(1988-),男,硕士研究生,从事细菌耐药机制研究,Email:279771823@qq.com 通讯作者:吕火烊,男,从事细菌鉴定及耐药机制研究,Email:lab_lhx@126.com ·综述· 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机制研究进展 李万翔1,刘秘2,吕火烊3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烟台市芝罘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3.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浙江杭州310014 摘要: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既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 类无害的共栖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肠球菌成为了 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 内膜炎、脑膜炎等,在败血症中肠球菌为第三位的病原菌,仅次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由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特性,许多常用抗菌药物活性 降低,往往造成临床治疗失败。为此,相研究对有关肠球菌的耐药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利于同 道们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基因 中图分类号:R3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376X(2014)05-0600-04 DOI编码:10.13381/j.cnki.cjm.201405031 Vancomycin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Enterococcus spp.:research progress LI Wan-xiang1,LIU Mi2,LYU Huo-yang3 1.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310053,China; 2.Yantai Zhifu Hospital,Yantai264000,China; 3.Laboratory Center of Zhejia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Hangzhou31005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YU Huo-yang,Email:lab_lhx@126.com Abstract:Enterococcus spp.is gram-positive cocci(G+)which widely exist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hu- man and animal digestive tract.It used to be deemed a commensal bacteria harmless to human.Since1980's, however,the incidence of serious Enterococcus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has largely raised,and Enterococcus has be- come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It can cause not only infections of urinary tract,skin and soft tissue,but even life-threatening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epticemia,endocarditis,meningitis and so on.Be- cause Enterococcus has natural resistance(intrinsic resistance)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many antibiotics,clinical treatments often fail due to decreased activity of many antibacterial drugs.It takes the third place as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in septicemia,secondly only to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resear- ches on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Enterococcu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or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Vancomycin;Drug resistance;Enterococcus spp.;Drug resistance gene 细菌的耐药形式包括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两种。肠球菌由于细胞壁坚厚,对许多抗菌药物大多 表现为固有耐药,目前还没有治疗万古霉素耐药肠 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ce Enterococcus,VRE)的特 效抗菌药物,一般采取对细菌进行药敏检测、耐药基 因型检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研究表明,VRE耐 药基因型的研究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 义。因此,加强对其耐药性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显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