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陌生化_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_陌生化_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_陌生化_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理 论 探 讨

陌生化 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范欣欣

陌生化 之说源于文学,是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 陌生化 原则,旨在唤醒人类日渐消失的创造力。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普通语言是日常的、司空见惯的,平庸呆滞而毫无生气,经过 陌生化 的文学语言则清新、奇异,充满活力。 艺术之所以存在为的是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为的是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更像石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程序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更复杂,从而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然设法强化。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看法,文学语言的真谛是 陌生化 。 陌生化 不仅把文学分离出的日常语言变得新奇,同时,还将使文学从陈旧的传统形式中脱颖而出。读者对于传统形式的感觉已经因为 自动化 而麻痹, 陌生化 的意义是重新恢复形式的 可感觉性 。在这个意义上, 陌生化 可以说是文学演变的动力。

陌生化 艺术手法在一篇作品中运用得越成功,就越能唤醒读者对生活的感受,读者在作品中感受到的生活事实便越真切、越深刻。将 陌生化 理论运用于文学创作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变换而起作用。

一、变换叙述视角

从众心理让人们喜欢随大流。随大流表现在眼光上,就是用同一个视角看问题、看人物、看事物,结果看到的是同一种景象,得出的是同一种结论,描绘出来的是同一种画面,得到的自然只能是同一种心理体验。文学创作者如果在眼光上随大流,写出来的文章就难免会加入千篇一律的行列,就谈不上出新,更谈不上吸引人了,读者就会感到疲劳和麻痹,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艺术不是机械工具,是不能以方便运用为目的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只有新鲜奇异,才能吸引读者。文学作品的 陌生化 让读者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想象思考的自由。列夫 托尔斯泰的 战争与和平 对俄法军队混战的情况,不是通过熟悉战场全貌的军官或士兵的观察来反映的,而是通过一个完全不熟悉战场的文官的眼光来传达。这位文官是位审计官,他是由于好

133

奇而请求来观战的。他骑在辎重队马匹的马鞍上,带着单纯的快乐的神情环顾着四周,一颗炮弹打到他们面前,他天真地问: 落下的是什么? 有人开玩笑地说: 是法国薄饼 ,他竟吃惊地问道: 他们就是用这个射击你们吗? 他的语音刚落,一颗子弹射来,旁边的一个哥萨克兵连马一同倒下。这位审计官站在哥萨克兵跟前,好奇地注视着已经死去的士兵。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视角变换的 陌生化 手法,使读者看到了一幅新鲜奇异的战争画面。 陌生化 的写作方法,最为常见的就是视角的转换。

的确,当我们在惯用的视角中找不到新鲜感时,不妨换个角度观察一番,也许会别有洞天。元代钟嗣成在 录鬼簿 中记载了一件趣事: 维扬诸公俱作 高祖还乡 套数,唯公 哨遍 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 。 说的是扬州的一帮文人同以 高祖还乡 一题作散曲,题材也都取自 史记 所载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故事,结果睢景臣的作品独占鳌头,流传下来,而其他人不得不俯首认输,原因在于睢景臣来了个视角变换,将意象 陌生化 了:用一个老农的视角来看刘邦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的场面,笔下的意象十分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在用乡巴佬的语言俏皮不恭地描述了皇帝的仪仗之后,老农唱道: 你须生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跟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只道刘三,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通过艺术变形,威风赫赫、万人仰视的汉高祖在老乡眼里还原成了当年那个活生生的泼皮无赖刘三。在这里,睢景臣的成功在于平视、俯视,而 诸公 的失败在于仰视。古典小说 红楼梦 中的刘姥姥进荣国府、当代小说 陈奂生上城 中的陈奂生,其形象的成功塑造,可谓运用视角变换、艺术变形手法的经典范例。

二、改变思维方向

一些作者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是造成许多文学作品内容、形式、结构僵死陈旧的重要原因。人们称脑筋不会转弯的人为 一根筋 ,即只会朝一个方向想问题,是极端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 影子式 的、随大流的,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无创新思维。

老子讲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用这句话来谈文学写作,可以说 以正定主题,以奇谋篇章 。文学主题要 正 ,要健康向上,不可在宣传思想上随心所欲地标新立异;文章的章法要 奇 ,要另辟蹊径,要标新立异。在章法上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最要紧的是谋篇行文的思路。我们常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 ,但是变思路的话人人会说,而一拿起笔来,又鬼使神差地回到老路上去了。原因是除了上面讲到的 影子式 的思维定势之外,从方法论上讲,是不懂得变思路。变思路就是要改变思维方向,并且最好能多方向思维,就有可能收到拨云见日之功效,思维方向不改变,就只能在原地打转。

逆向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可谓 宝刀不老 。在众口一词的时候,你如果能反过来想一想,即有可能茅塞顿开,打开 陌生化 之门。比如,有的作者在写军队生活题材的作品时,会有许多关于放弃休假、提前归队、推迟婚期、带病工作之类的事例,有的作者不假思索便行诸文字,没有一点新鲜感不说,一个劲地如此宣传还会因失度而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思考,这不正是缺少法制观念,漠视官兵合法权利的行为吗?一位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在一篇作品中描写某师一位排长探亲期间被提前召回,引起争议,师领导

134

态度鲜明,明确表示官兵合法权益应保护。

作品一发表就在全军引起一定反响,让人顿觉此是而彼非。必须注意的是,就像定理成立,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一样,逆向思维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有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因此,逆向思维不可不分情况地滥用。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东坡这两句关于写作的名言,也启发了我们:思维上的 陌生化 要做到 意料之外,法度之中 才算进入了境界。

另一种可达到 陌生化 效果的思维方式是 树状思维 。与逆向思维不可滥用不同, 树状思维 可以广泛使用。所谓 树状思维 ,即像树的枝干结构那样去思维,每一枝一条都连着主干,又伸向不同的方向。在一篇题为 手的联想 的文章中,作者以 手 为遐想点,拓展思维的宽度及思维的深度,展开叙述:手的最基本的动作是弯曲和伸展指头,这样简单的动作让人们领略一种人生的谋略:处于逆境时,根据实际情况退一步让危机形势缓和一下,待时机成熟,便可以大步前进。适时进退,能屈能伸;手的五根指头长短不一,天既之,必有其用。众人之中,虽有学识、见识、素质等诸方面的差异,但也同样是各有所长,在社会上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都有可能大有作为。所以,应坚定地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手又如一个集体,当五个指头攥成一个拳头时,便可以击倒强大的对手,就可以印证一句至理名言 团结就是力量;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一种平等的意识。今天,平等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要求,无论是人权、法制,还是市场竞争,都在呼唤平等。平等的意识,终将深入人心。这几个方面虽然都是围绕 手 而作随想,但内容上却有一定的跳跃性。这是作者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摆脱传统思维的约束,灵活地转化问题的思考方式,从多个角度对话题展开立体分析,以达到 陌生化 效果。

三、语言的创意技巧

陌生化的基础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语言就像货币,使用多了会磨损,人们通过语言来感知事物,随着语言的多次使用,它逐渐失去了新鲜感,逐渐进入了 无意识的,机械化的领域 ,这些必然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视而不见,而 陌生化 则瓦解了人们习惯化的 常规反应 ,从而把人们从习惯化的 麻醉效力 中解脱出来,使人们感受到一种 生气盎然的前景 。 与普通语言相比,文学语言不仅 制造 陌生感,而且它本身就应该是陌生的。王安忆在中篇小说 小鲍庄 中描写了一个唱花鼓戏的孤老头鲍秉义分六次唱完了55句唱词,这些唱词内容荒唐,文辞无聊,但王安忆却偏偏选中了这些唱词,这使本来可以文雅的语言粗俗化,这正是对于小说语言陌生化的很好尝试。而这些粗俗的唱词对于小说中所描写的那种沉重、痛苦又透出一线希望的农村生活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有力的烘托。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除了视角的转换,思维方式的改变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更多的是因词语运用与搭配的陌生而带来意象的陌生。要创造语言的陌生化,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条:(一)炼字炼句意。 诗圣 杜甫炼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诗鬼 贾岛 推敲 的故事更是人所共知。宋代洪迈在 容斋随笔 卷八 诗词改字 一则中,讲了王安石的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是怎样改出来的故事。初云 又到江南岸 圈去 到 字,注曰 不好 ,改为 过 ,复圈去,而改为 入 ,旋改为 满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 绿 。洪迈说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可见这个故事并非小说家言。这一修改过程可以具体地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语言的 陌生化 ?怎样才能 陌生化 ?(1) 绿 字前面

135

的 过 、 入 、 满 等字,一般人都可以顺口说出来,不会让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只有 绿 字让人产生新奇与陌生感;(2)前面这些字虽然不能说用得不准确,但对人的感觉来说,认知的成分多一些,视觉的成分少一些,而惟有 绿 字是完全视觉的。 陌生化 不就是要使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像他们所看到的那样而不是所认识的那样吗?(3)一个 绿 字,形容词使动,在人眼前推出 江南水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的满目春色,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二)辞格的使用。在语言运用的层面上,陌生化表达有移用陌生化、拈连陌生化、设喻陌生化、仿拟陌生化、通感陌生化等几种修辞技法,使语言显得生动新鲜。陌生化表达的几种技法:(1)在词语移用中创设新境界。如 冰雪化了,成了春天 , 河里的水很活泼 , 冰雪消融,小溪变得更加开朗了 , 成了 、 活泼 、 开朗 几个词语用来,新奇有趣,给人以陌生而又新鲜的审美感觉。(2)在句子拈连中转出新意趣。如 一条渐渐潮湿的小路在细雨中伸向远方,伸进无边无际的斑斓秋色 、 风儿漫过来,漫过密匝匝的小野花,漫过古往今来阳光野地里清苦的诗歌和一幅宁静的绘画 ,分别借助 伸进 和 漫过 ,将好几层语意巧妙拈连,前面平淡,后面转为奇曲。(3)在设喻陌生中启发新思维。如 真情,是一株高大的相思树,在岁月的风雨中,永不凋谢 ,从司空见惯中走出,比喻新奇而贴切。又如 让我的笔成为故乡躯体上的一根枝条,一枯一荣地吐出你深藏的苦涩和甜蜜 ,避开了庸常的喻体,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4)在模仿拟用中激发新活力。把旧有的语言形式变得陌生,使人重新对它感兴趣。有人仿北岛诗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为 勤奋是勤奋者的通行证,懒惰是懒惰者的墓志铭 。就是借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5)在妙用通感中开拓新天地。通感思维可使作品的表达比平常多几个通道,如: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地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通感思维可使语言表达比平常多了异彩灵光。

在使用语言 陌生化 技巧时需要注意的是: 陌生化 不能与华丽、含糊、暧昧划等号,失去了可理解性和美感,那就是一种对语言 陌生化 的违背。语言 陌生化 的根本目的也并不是哗众取宠似的标新立异,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阅读过程中引起读者对文字所表达意蕴的充分注意,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是为更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在阅读上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无论是作品的 陌生化 还是作品中文学语言的 陌生化 ,在具体运用中都要防止盲目追求 为形式而形式 、 为艺术而艺术 的 陌生化 效果, 防止由此而产生的变异给读者带来知解上的困难,如果是这样,就有悖于它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初衷。我们应当采用适当、适宜、恰到好处的方法把 陌生化 理论有机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使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作品色彩纷呈地展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三联书店1989年版。

钟嗣成、录鬼簿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俄]什克洛夫斯基著、刘宗次译 散文理论 ,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136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4874990.html,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 作者:刘杰马丽丽姚丽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5期 本文为佳木斯大学科研立项成果,项目名称《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陌生化”艺术探究》,项目编号:2014WM31。 摘要:“陌生化”理论对文学创作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文学性”,即用艺术的魅力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而“陌生化”是达到这一创作目的最有效的手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艺术价值和实现途径两个发面论述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创作手法,并指出对文学作品“陌生化”手法的探讨极其重要,对今后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途径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陌生化;价值;途径 作者简介:刘杰,女,45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马丽丽,女,39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姚丽梅,女,35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1 一、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 “陌生化”理论对文学创作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陌生化”可以创造一种新奇感和距离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注意力,延长感受和欣赏的时间,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达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目的。 “陌生化”创造一种新奇感。“陌生化”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人们往往会对身边的、眼前的东西习以为常故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陌生化”就是要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不寻常,从而增加新奇感,有了新奇感,兴趣也就自然随之提高了。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距离产生美”。但是这个“距离”也要有个标准,如果说审美距离太近,观众会觉得平淡乏味,太远,观众又会觉得空洞虚假。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陌生化”手法的效果。 二.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实现途径

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教育理论论文

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教育理论论文 作为一条著名的文学理论,“陌生化”一词首先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就艺术技巧和美学效应的关系提出。“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翻译是在源语文本指向的空间内的再创造,这决定了陌生化的限度;翻译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又是在另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这决定了翻译的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与文学创作的不等;而且翻译文学还面对平行文本的挑战。这一切造成了翻译上的陌生化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界至今没能对“陌生化翻译”的定义给予确切,权威的解释,但翻译界很早就关注到了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现象。在上文中已经给出“陌生化翻译”策略定义的前提下,本部分试就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有文学艺术素养的译者是让译本处在游离于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地带:源语文本对于目的语文化而言是异域的,而目的语文本从文化上来说既有异于源语文化也不同于目的语文化,因此,译文具有异域性。试看An Essay by Ronald Duncan 中的一段:Then,whilst staring at my most decrepit old tree,which stood in full flamboyant

bloom,he said,half to himself:“When we were retreating to Dunkirk I often wondered what it was I was defending;and when we landed in Normandy I used to ask myself what I was fighting for... I suppose I was fighting for that there old tree of yours! Damn funny,ain’t it?” 譯文:后来,他盯着我的一棵最朽不可雕却又盛开着火焰般的鲜花的老树,半自言自语地说:“当年我们溃退到敦刻尔克时,我常想我们到底在保卫什么;当我们诺曼底登陆时,我又常问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战……我想当时我是在为你的那棵老树而战!见鬼,太可笑了,不是吗?” 译文中讲原文中的“decrepit”译成“朽不可雕”而不是词典中的“衰老的,破旧的”,采用了“陌生化翻译”。汉语中没有“朽不可雕”这个成语,译者翻译的“朽不可雕”典故“朽木不可雕也”,亦写作“朽木不雕”或“朽木粪土”。“朽木不可雕也”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含义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陌生化手法

从《格列佛游记》看乔纳森·斯威夫特的陌生化手法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因其极致的讽刺艺术而堪称经典。而达到讽刺艺术效果的原因就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本文从人物形象、叙述视角、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四个方面用陌生化手法进行分析,体现《格列佛游记》的讽刺艺术,从而表明陌生化手法对文学作品艺术魅力展现的作用。 关键词:陌生化,格列佛游记,讽刺 一、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一词,又译奇特化、反常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来的。陌生化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随着对“陌生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陌生化”手法的应用扩展到了文学艺术中的题材、情节、主题、人物性格等方面,以及小说、戏剧、音乐、雕塑、影视等领域。对陌生化理论基本内容及其艺术效果有理性把握,是正确理解陌生化理论的实际价值并进而推进文学作品的创新。 二、《格列佛游记》的陌生化技巧 小说《格列佛游记》以外科医师莱缪尔·格列佛之笔,透过一系列奇妙文化之旅对当代的科学家及政客进行辛辣的嘲讽。从形式主义角度来看,所谓陌生化就是使艺术作品增加可感觉性的各种手法的统称,也是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的基本手段。陌生化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叙事视角、语言描写和修辞手法上采用陌生化技巧。 1.人物形象的创造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形象的描绘属于陌生化,“几乎哪里有形象哪里就有陌生化”。因为形象的目的不是使其意义易于我们理解,而是制造一种对事物的特殊感觉,即产生“视觉”而非“认知”。例如慧嘶马国游记中的慧嘶马国是个马国,这儿的叫做慧嘶的马是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另一种动物叫野胡,被视为低等畜生。小说中描绘的这些形象和国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们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创造出来的。作者斯威夫特只是将人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物、现象和场景陌生化了。例如第二部分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2.叙述视角的转换 18世纪的游记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的方式来展现故事情节。《格列佛游记》主要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品中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但是,有时为了讽刺艺术的客观性和作品的生动性,斯威夫特在叙述中就转化了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的变化也是陌生化技巧之一。例如,在小人国游记中,由一位“朝廷里相当重要的人物”间接叙述小人国朝廷大臣设谋陷害格列佛的过程。这种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情节更具客观性。在大人国游记中,作者插入的大人国国王对英国法庭、财政管理、教派政党、贵族绅士的娱乐等的评论采用了间接引语的叙述形式,对英国各种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而在慧嘶国游记中,作者更是通过马民与格列佛的问答形式,从品德高尚的马民视角对人类的贪婪和虚伪进行强烈的质疑和辛辣的讽刺。 3.语言的描写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理论术语)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代表人物,什克洛 夫斯基。指的是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 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结果消解了“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具体如陌生化的语言及叙述的跳动。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思考与探究三”提出了“语言的陌生化”现象,第四单元诗歌《河床》后的导读也提出 诗的外在形式的“陌生感”。无论是“语言的陌生化”还是“诗的 外在形式的陌生感”,实际上都意味着一个文学概念一“陌生化”。所调“陌生化”,就是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一种异于常 规的手法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到独特、新奇。笔者以《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陌生化”的典型例子予以浅析。 一结构的陌生化 《你的名字》中的"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我们见过”叠字”现象,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虽然用了七组叠字,但并没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而本句-连用 七个“轻”字,就有些出人意料了。但实际上,“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是暨字“轻轻地”延伸与发展,按照“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断 句, -连用七个“轻”字就强化表现了恋爱中的人内心的继缮之情和 对爱人的一往深情。 《妈妈》中的“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这句话本应分解为“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两句话,两句并作一句,读起来确实“陌生”。同时“她一生很少穿裤子"也让人费解女 人怎么很少穿裤子呢?但结合全诗,我们发现,原来作者取都市女性的 衣服多为裙装的特点,写出了现代文明中年轻女性的优裕生活,暗示出妈妈生活的窘迫。

由此可见,通过打破语法常规,可以使文章不平庸呆板,从而充满了活动。

论《红字》陌生化翻译

论《红字》陌生化翻译 一、“陌生化”理論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于1916 年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英文的表达通常为“defamiliarization”文学作品用于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在于其“文学性”。雅各布森如是界定:“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特定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那样一种特性”(张冰,2000)。为了凸显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我们采用了“陌生化”这一理论。“陌生化”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打破人们习惯性的接受定式,摆脱对事物概念的惯常性的语义联想。翻译文学选材的出新和翻译修辞的出奇是文学性问题且与陌生化理论所揭示的感知延长过程即与审美过程的艺术主张是一致的(陈琳,2010)。接下来我们从两方面,即修辞和意象上,来感受“陌生化”所带来的新奇效果。 二、“陌生化”在修辞中的体现 And thus,while standing on the scaffold,in this vain show of expiation,Mr. Dimmesdale was overcome with a great horror of mind,as if the universe were gazing at a scarlet token on his naked breast,right over his heart. On that spot,in very truth,there was,and there had long been,the gnawing and poisonous tooth of bodily pain. Without any effort of his will,or power to restrain himself,he shrieked aloud;an outcry that went pealing through the night,and was beaten back from one house to another,and reverberated from the hills in the background;as if a company of devils,detecting so much misery and terror in it,had made a plaything of the sound,and were bandying it to and fro. (P161-162)姚译:就这样,当丁梅斯代尔先生站在刑台上进行这场自欺欺人的赎罪表演时,他的心为一个巨大的恐惧所控制,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注视他裸露胸膛上的那个红色印记——它正好在他的心口处。正是在那个地方,他确确实实感到肉体痛苦的毒牙在咬啮着他,而且为时很久了。他失去了意志力和自制力,高声尖叫起来。这喊声在夜空中嘶鸣,在一家又一家的房舍之间震响,在背后的山岭里回荡,像是有一伙魔鬼发现这声音中充满了不幸和恐怖,便将它当作玩物,抛来抛去嬉戏玩弄。(P76) 霍桑的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他利用周围的环境,尤其这是海斯特曾经受辱的地方,这种状态下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情与景的交融。同时也表明他的愧疚之感逐步升温,为今后的故事情节做出铺垫作用。在此时内心状态的描写中,作者以拟人(gazing)、夸张(a company of)、暗喻(as if a company of devils,……had made a plaything of the sound,and were bandying it to and fro.)等修辞格,生动鲜明地刻画出丁梅斯代尔内心的恐惧,其悔恨、自责已经达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毒牙”“魔鬼”“内心的叫声在回荡”,逼真地烘托出人物痛苦万分的内心感受。姚乃强先生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将词“pealing through”“shrieked aloud”“bandying”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译文中。运用了陌生化的手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把“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说,还提出了两个影响广泛的概念,即“故事”和“情节”。作为素材的一连串事件即“故事”变成小说的“情节”时,必定经过创造性变形,具有陌生新奇的面貌,作家越是自觉运用这种手法,作品也就越是成功。 (陌生化)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但“陌生化”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自然规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他们因为和普通字有所不同而显得奇异,所以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人们往往会对身边的、眼前的东西习以为常故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影视作品中的故事(story)有可能是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但编剧把这些事浓缩到一起,使之紧凑,再加以戏剧性的情节(plot),使之成为一个主人公的经历或是一条主线上串联起来的事,这样被艺术处理过,或放大或变形的故事就唤起了读者或观众新鲜的审美感受。(注意story和plot的区别,这样说吧,人人都会讲故事(tell story),但是,不是人人都会成编剧或者小说家,关键在于:plot使story丰满起来,从而使故事成为小说或剧本。) 一个成功的影视作品必然在审美距离上处理得当,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距离产生美”。但如果说审美距离太近,观众会觉得平淡乏味,太远,观众又会觉得空洞虚假。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度”,要做到恰到好处。其实,作品也好,人际关系也罢,都是同理。教授举了一个很平常的例子,他和老伴一起生活了20多年,朝夕相处,自然会缺少新鲜感,甚至无视对方的存在,有一天下班回家,发现老伴烫头了,这样“Defamiliarization”了一下,就有了重新欣赏、重新认识的兴趣,觉得老伴年轻了10岁,视觉上的新鲜感使心灵得到了愉悦,突然意识到虽然现在的她不再像当年那样光彩照人,但却是多少年来一直为他默默付出,和他相濡以沫的伴侣,只是时间让人养成了习惯,忽视了生活中的点滴体贴和关照。 影片通过内外双重视点,来层层展现人性的觉醒与升华。影片的外视点是女学生书娟,她用地道的南京话以全知全能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这是一个获取本民族情感认同的视角。这一视角带来的是所经历的苦难,所承受的沉重,所压抑的愤怒,所领会的屈辱,以及所认知的悲壮。与其说书娟视角是“叙述者”,不如说它是一种泛大众化的、在情感上虽动人心弦却又为人熟稔,在情节上起到的是展示作用的“外视角”。而克里斯蒂安·贝尔所扮演的殡葬师约翰,他的视角则是一种真正带来叙事驱动力的“内视角”。他首先代言的是西方视角,不仅如此,他也是西方人愿意自觉认同的叙事的引导者,这也正是影片选择这位好莱坞一线明星出任角色的重要叙事策略。即要通过他让西方视野逐渐进入这个东方故事,接受和理解这些东方女性,体会到她们心灵的纯净与高尚,进而感受到人性书写的深意。在约翰的注视下,审美的“陌生化”被展现出来,特别是以玉墨为首的钓鱼巷姐妹们,她们摇曳生姿、暗香浮动,东方女性的魅力风骚呈现在西方男性的视点下。正是跟随约翰这一人物个人化的视角,叙事开始掀起一波波独特的情感体悟。约翰一开始脆弱、犹豫,他胆小、贪财、好色,

张爱玲陌生化

谈张爱玲小说中的“陌生化”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其实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将文章写“新”,把故事讲“奇”。陌生化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照生活的新的视点,并使我们在文学中不是印证熟识的生活而是发现新奇的生活,改善和改变我们世俗的、常态的生活感觉,进而改善和改变我们的生命活动方式,与我们面对的生活建立一种新的关系。陌生化并非是脱离现实生活情况,而是对一个故事以另外一种视角进行重述,使其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言的陌生化是文学新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小说之所以赢得不同时代读者的喜爱,不仅因为她小说反映的平凡人生故事多么“传奇”,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作品语言的匠心独运。 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其价值在于能否营构陌生化的艺术氛围。文学创作主体借助于陌生化手段引导接受主体在一种奇异新鲜的陌生化效果中感受到事物的本真状态。陌生化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敏锐和深刻,因而营构陌生化的艺术氛围异常重要。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最基本的形态是文字的。 (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 张爱玲在小说语言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她的小说之所以刺激读者的眼球,就在于语言的强烈视觉化,而将这种感觉发挥到至极的表现之一就是对色彩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一、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对描写:““每当雁群在高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亲热起来,苏比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在这里,欧?亨利想交代的其实就是“冬天将至”这个时间背景,但他却通过对“雁群”、“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等意象的描写将读者早已熟知的事物进行说明,可以说是一种“陌生化”描写。 二、余华《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中余华对于声音的圆润是这样形容的:“她们的声音都很光滑,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余华没有直接说“她们”的声音圆润光滑,而是用“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这种读者并不熟悉的感觉来形容,重构了“声音光滑”的感觉,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 三、余华《第七天》 《第七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的思绪借助身体的行走穿越了很多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情景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余华在这里想要说明的其实就是“我”终于回想起了这一天发生的事,但他却花费了许多笔墨描写。思维是借助身体行走的、情景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纷繁复杂,余华在这里借助了这些“陌生化”的描写加大了读者对熟知的事物的认知难度。 四、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听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同感的手法,对听觉不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描写,而是将听觉视觉化、形态化,这是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五、雨果《巴黎圣母院》 如果说上面的四个举例都是集中于描写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上的“陌生化”,那么《巴黎圣母院》中对“陌生化”手法使用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具有美好心地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不在像读者熟悉的那样具有英俊的样貌,而是有着十分丑陋令人恐怖的面容。作者将内在的美丽与面貌的丑陋矛盾而又十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笔下的文学形象“陌生化”。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谢盼盼发布时间:2010-11-1 19:05:55 陌生化,是1916年俄国诗人、文艺理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文学理论。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诗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诗学的成熟标志,它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它的审美标准是是新异或惊奇,即审美心理中的新奇感和惊异感。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的另类的现实展现给我们。 一般我们认为,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但是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不过,他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更多的是使用“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词语代替。他指出: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 的确,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陌生化常被运用在诗歌当中,并且诗歌因此而更加有魅力。纵观中国古今诗史,都可以发现陌生化理论在诗歌上的实践屡屡取得了成功,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唐代李商隐独一无二的缅邈绮丽的诗风或者同时代李贺堪称一绝的瑰奇绝艳的诗风,都可以看到陌生化的影子。再如现代派九叶诗人也善于运用陌生化诗学理论,使得诗歌趣味无穷。 我们认为,艺术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施加暴力”,使其“扭曲”、“变形”、“反常化”,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本身在诗歌里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和显豁。所以艺术语是一种注重语词的选择和配置,以表达为自身目的的话语形式,是一种“以曲为贵、难以理解、使诗人变得笨嘴拙舌”的诗歌语言。它是由“奇奇怪怪、不同凡俗的词汇和不同凡响的词的措置”所组成的语言。简单一点来说,反常语言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新鲜的感受,让我们对诗歌不再陌生。而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文学形态,反常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诗歌文本中,反常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例子加以阐述。 近代诗人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他的诗歌《有的人》为我们所熟悉,其中开头两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更是家喻户晓。再如他的诗歌《海》中的“在马粪香里/一席光地/我睡的又稳又甜”。从这两首诗中,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琢磨得透:“死”跟“活”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同时存在吧?而“马粪”于诗人来说,居然是“香”的?而且在那样邋遢的环境中,居然能睡得“又稳又甜”?诗人的这些诗句,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这就是陌生化诗学理论在诗歌语言中的运用。而这种手法,叫做“悖论”。所谓的悖论,原是一个古老的修辞学术语,意指一种表面荒谬而实际上却真实的表述,或者反过来,表面上真实实际上

陌生化理论的旅行与变异

陌生化理论的旅行与变异 【内容提要】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陌生化?从俄国到欧美经历了一个旅行和变异的过程。布莱希特的陌生化(间离效果)、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以及当代西方学术界的诸多理论和范畴都直接源自于对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的吸收、借鉴和改造。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伴随着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西方学术界却出现了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新热潮,其研究内容在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一旅行和变异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原因,其各种变体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陌生化间离效果新感性理论旅行 萨义德认为,由于时代、政治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语境内的理论家必然从自己的立场和需要出发来对其他文化和理论进行有效的理解、借用和阐发。因此,一种理论由一个时代旅行到另一个时代,或由一种文化旅行到另一种文化,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这种旅行和变异正是人类知识和思想取得发展和推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条件。①因此,对一种理论或思想的研究,除了把握其基本内涵之外,还需要关注其背后复杂的建构、传播和发展过程。 俄国形式主义近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核心范畴“陌生化”从俄国到欧美经历了一种旅行和变异的过程。布莱希特的陌生化(间离效果)理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以及当代西方学术界的诸多理论和范畴都直接源自于对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的吸收、借鉴和改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俄国形式主

义兴趣的日益提高,西方学术界又出现了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新热潮。国内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已经不再陌生,但对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关注不够,对西方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命运也缺乏关注和思考。因此,对“陌生化”进行知识考古学式的考察,追溯它在西方世界的旅行过程,研究它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各种变体,并分析这一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原因,将有助于把陌生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陌生化与文学性 就本意而言,“陌生化”就是“使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②(making the familiar strange)。从这个意义上讲,陌生化并不是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首创,它作为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西方和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理论史上都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国学者西尔维亚·杰斯多维克(Silvija Jestrovic)指出陌生化理论在20世纪具有两个重要分支:美学的(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和政治的(以布莱希特为代表)。从理论渊源来看,前者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后者则开端于苏格拉底。③浪漫主义诗人普遍把陌生化或新奇感作为诗歌的首要任务,因此韦勒克认为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至少可以追溯到浪漫主义运动”,而瓦茨-邓顿把浪漫主义者掀起的这一运动称为“奇迹的复兴”。④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诺瓦利斯、罗丹等艺术大师都把惊奇感或陌生化作为艺术的重要因素,认为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⑤正如美学家桑塔耶纳所言:“如果重复的刺激不是十分尖锐,我们顷刻之间就会淡忘了它们;像时钟的滴答一样,它们不过变成我们体内状态的一个要素。……我们习惯了的难看的东西,例如风景上的缺点,我们的衣服或墙壁的丑处,并不使我们难堪,这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它们的丑,而是因为我们习而不察。”⑥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们不断重复对象对我们的刺激,久而久之,新鲜的事物也会变成老生常谈,我们的感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语言似乎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原则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制约和制约,给人一种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称之为这种语言为"陌生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小说、散文中,常见于。由于其独特的酯功能,值得我们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主要代表的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是通过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延长审美时间,增强审美效果,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形成陌生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同时也指出,文学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社会或历史的因素,而决定于作品自身的形式特征。文学研究的命题,不是文学整体,而是文学特性,也就是那种使某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俄国形式主义者们认为,要理解文学,就必须以这些形式特征作为研究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反对只考虑社会历史的因素。在这一点上,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也与俄国形式主义英雄所见略同。在他们看来,传统批评充其量只能告诉人作品中有什么,而“有什么”是不能等同于“是什么”的,况且,就这“有什么”也还未必是穷尽了作品的所有物,如果再碰到作者无法考证,作品年代无法确知的情况,传统批评则更是束手无策。文学作品可能具有文献价值,但这并不是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所具有的价值。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观念,把“文学性”更加具体化,既说明单部作品的特征,也说明文学演变的规律。 关于“陌生化”这一概念,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艺术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我们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而“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语言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把“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说,还提出了两个影响广泛的概念,即“故事”和“情节”。作为素材的一连串事件即“故事”变成小说的“情节”时,必定经过创造性变形,具有陌生新奇的面貌,作家越是自觉运用这种手法,作品也就越是成功。按照这种理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必然让位于现代主义作品,因为这种作品更自觉地运用把现实加以变形的陌生化手法。因此,可以说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为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概念进一步强调艺术感受性和日常生活的习惯性格格不入。文学的语言不是指向外在现实的,而是指向自己的。文学绝非生活的模仿或反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诗歌语言研究为基本材料而提出的一种艺术主张。它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艺术理论:“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1]陌生化一词的俄语字面意思是makingchange,含有“使之陌生,使之新鲜奇特”之含义。为了打破感知的自动性,形式主义者主张采用陌生化手法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摆脱自动感知。陌生化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熟悉而单调的刺激易使人产生疲惫和厌烦,甚至有排斥心理,但陌生而新奇的事物却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陌生化理论提出之后,西方学术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翻译领域,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使用这个术语,认为陌生化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现阶段真正将陌生化和翻译相结合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将陌生化移用于翻译时概念模糊不清,常与异化相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厘清陌生化与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对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再现原作品中的陌生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陌生化对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陌生化概念 (一)文学领域中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文学性是文学有别于非文学的基本特征,而表现文学性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作者通过重复、颠倒、错位、浓缩等方式将日常语言符号重新排列成巧妙奇特的表达,从而有意识地“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和感知所造成的困难形式”,使感知过程变得艰涩,延长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从而增强客体的可感知性。[2]作家或诗人会无意识地将这种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读者的感知,故意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避免人云亦云,以使其所表现的客体具有新奇、美妙、不同寻常之感。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坚硬的稀粥”“绿色的太阳”等这些看似情理不通、不合逻辑判断的表达却被视为佳句。正是因为它们打破惯常思维,修改了人们有关事物的文化记忆,让人们跳出审美疲劳的漩涡,从而在凸显的陌生意义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翻译领域中的陌生化 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不仅是由文学翻译的任务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翻译伦理的需求。这样可以保留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益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和异域性,使读者尽可能体味到接近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其实,陌生化一词早在1988年就已出现在翻译领域。爱尔兰诗人希尼最早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译语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2]他认为翻译中的陌生化即异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

胡川语慧之文学陌生化的技巧

语言陌生化的技巧 一、视角陌生化 A.非正常人:痴呆、弱智、神经病、精神病患者…… B.非成年人:儿童、幼儿、婴儿…… C.原始人 D.外星人 E.非人类:动物、植物、非生物体 F.抽象事物、概念:荣誉、健康、权力、爱、理想…… G.行业视角:数学、军事、绘画《春之怀古》 H.多种视角:物的、人的、物我一体 二、词语的陌生化 1、行业术语人生缺钙思想需要补丁 2、网络语言在我人生的主页里,希望永远置顶。 3、独特量词:朵、条那朵流星鼻子那条大汉 4、词语活用:朦胧幸福着你的幸福 三、修辞陌生化 1、反拟(抽象化):雾如一阵惆怅夕阳,最后的一个媚眼花朵人一样美丽桃花开得很爱情何况西风冷、夕阳斜,白鹭行,昏鸦数点,这如梦的乳河一般的海棠溪,溪弯如刀,真比梦还不真实,比失恋还幽怨… 在风里的竹仿佛在叹息,叹息到深浓时,又成了轻泣。 一声叹息都像一个令人心折的故事,听得在黑夜里的枫叶,都隐没了令人心醉的霜红。 到了这里,相思的人便不成眠,寂寞之外还会有些凄淡。 因为这儿除了竹枝在叹息,枫树在叹息之外,连小桥流水,也在叹息,连远在天边那一钩初出道的峨眉月,也像一句未完的叹息。 淡淡的幽香,像一缕诗魂般的袭入鼻端。 2、倒错是一种重组、创新的语言技巧,将词或句子的语序倒装、错位、重新组合,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却完全变了,而运用这种技巧背后的思维方式却多是“泛灵”,也就是说“倒错”在“泛灵”思想的指导下会更呈异彩。如果通俗的点说,倒错在平时也很常用的,像这样的句子“来了你?”都可以作为倒错处理的,倒错中倒得可以是主谓,也可以是动宾,或者是修饰语,是为了突出,强调,或者是更有气势、更形象。 《算命瞎子》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下午,胡琴凄凉悠长的拉着),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黄昏里,他又抱着胡琴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孤独的空走了一天,没赚到什么)。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的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踱过(一个女孩伴他度过残年),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他拄着一根拐杖,尝尽世路的坎坷)! 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 屡败屡战永不气馁的不屈不挠 咫尺天涯虽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 天涯咫尺虽远在天涯却像近在咫尺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3、新奇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

语言陌生化讲课教案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是由俄国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词语的复活》)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熟悉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改变读者的阅读期待,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增强作品的美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对“陌生化”有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漂泊的语言》)王安忆所说的“陌生化”,其实就是语言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强调一个“新”字,在事物指称和语言结构上除旧布新,这样就可以使习用性、惯常性语言具有新的生命力、新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章亮丽多姿。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说我们习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

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1(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这句话综合运用了诸如通感、移用以及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段,使语言含蓄、新奇、形象,富有“侵略性”,自然会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印象与感受,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信手拈来。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光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2(李金发《有感》)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正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看到了黄昏的头发。”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收罢秋,山痩,河肥,村子在涨起来,巷道却窄下去。”4(贾平凹《古堡》) 此类例子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就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都涨满绿色的帆。”5(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6(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文学陌生化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内容提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陌生化理论的成立有其内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氛围的营构主要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的形象、陌生化的意蕴三个层面。从审美现代性来看,陌生化就是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 关键词:陌生化陌生化氛围熟悉的陌生化本真状态 “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 ……被人们称为艺术的东西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的。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一种幻象的事物的感觉,而不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及增加了感觉的难度与范围的高难形式的程序,这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我目的的,而且必须被强化;艺术是一种体验人造物的方式,而在艺术里所完成的东西是不重要的。① 这里提到的“反常化”也就是所说的“陌生化”,只是翻译略有不同。什克洛夫斯基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并将其上升为艺术的总原则,随后“陌生化”理论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正如荷兰学者佛克马所说“欧洲文论家几乎每一个新派别都从这‘形式主义’传统得到启发。”②陌生化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预示着现代主义思想的艺术潮流正从俄国形式主义这里孕育,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在西方由作者本体论到作品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恰恰肇始于此。因此,陌生化理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结合中国文论发展现状予以深入地探讨。 “陌生化”一词是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这个词是由副词“ctpahho”变成的动名词,含有“使之陌生、惊奇、不寻常”等涵义。③什克洛夫斯基将其界定为“使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的方法。”④在形式主义者看来,文学史是不断的突破传统模式的,在旧有文学表达方式失却陌生化效果时,以新的陌生化效果取而代之的过程。通常认为,“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陌生化理论是有其内在的心理学基础的,“巴甫洛夫学说”证明人的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期保持在皮层的某一个部位上,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先前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区域,过了一些时候可以转为抑制状态。而先前处于抑制状态的部位可以转为兴奋状态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人的注意的这一生理特点无疑为陌生化提供了生理学的佐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说,“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