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向死而生_诗或者堕落_对格非小说_戒指花_的一种解读

_向死而生_诗或者堕落_对格非小说_戒指花_的一种解读
_向死而生_诗或者堕落_对格非小说_戒指花_的一种解读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叙事结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 【内容提要】 “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主要视角,由此形成的审美民族性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构中具有普遍性。这一结构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的重要类型之一。从具有民族特色的“散点透视”来观照《水將传》的叙事结构,发现《水讲传》叙事结构是血脉贯通、浑然一体的。 【关键词】《水將传》叙事结构散点透视文化阐释 关于《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古今中外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看法:从李开先、胡应麟、金圣叹等人的赞叹,到现当代一些学者的反思;从中国学者的争辩,到国外汉学家的指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看法,不仅体现着文艺批评标准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是文学审美民族性的反映。 本文试图在中国古代艺术生成的大文化背景中,结合审美的民族性特点,从“散点透视”的民族审美视角对《水讲传》的叙事结构进行阐释。 一、《水讲传》叙事结构评价述略关于《水將传》的叙事结构,可谓众说纷 纭、歧见迭出。简而言之,不外两种:一是“缀段式”的讥评;一是对结构松散的反驳。 (一)西方汉学家的机评蒲安迪在《中国叙事学》里曾归纳了西方对中国小 说叙事结构的看法,即“总而言之,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在…外形?上的致命 缺点,在于它的…缀段性?(episodic), —段一段的故事,形如散沙,缺乏西方novel那种…头、身、尾?一以贯之的有机结构,因而也就欠缺所谓的整体感”。蒲安迪进而分析了这种看法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一般叙事文学并不具备明朗的 时间化…统一性?结构,今天的读者容易觉得它在根本上缺乏结构的层次”。 《水讲传》的叙事结构,自然也是如此。蒲安迪说:“我们初读时的印象,会感到 《水讲传》是由一些出自民间的故事素材杂乱拼接在一起的杂烩。”罗溥洛在其主编的《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中也说过:“108位英雄好汉在一系列乱糟糟的互不相干的故事情节中上了梁山。” 韩南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中断言,中国小说“实际上只是把许多单个情节组合起来,这种组合显然低于高层结构的水平”。但是,韩南又对“缀段式”结构作了深入分析,认为“缀合情节”虽属线性,但并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有一个“上层结构”在统辖着它们。他以《水將传》中的武松故事为例解释说:“尽管描写武松的章节自成一个缀合情节体系,但这些章节尚与其他体系相串连,如有关宋江者。两个体系间存在着一个总链,这就是偶遇后终成挚友的常见母题。因 此,在《水將传》和其他一些小说里,有高于上述链节的组织在焉,它便是上层结构(如这部小说的英雄之聚义、反叛之始末),它在控制着不同的缀合情节体系。”库恩在翻译《水讲传》的时候,把它当作惊险小说来处理,取名《梁山泊的

衬托手法-----群文阅读

衬托—红花还须绿叶衬 教学目标: 认识以人衬人中衬托的两种类型并分析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目标链接 衬托:为了突出主体,用类相似或反面的客体作陪衬的修辞手法。 衬托的分类: (1)正衬:用类似的客体衬托所描绘的主体。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以大海和天空的宽阔衬托出人的胸怀宽广。) (2)用相反或相异的客体衬托所描绘的主体,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群文阅读篇目: 不要对外人说 他,就是我们的班长李俊,我俩上学一块走,放学一起回;哪里有他的笑声,哪里就会有我的身影。老师和邻居都夸我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可好伙伴也会“攀比”,论样貌,同学说我就是貌比潘安,可有人说说他翻版刘德华;论学习成绩,我语文比他好,他数学比我强;论身体素质,我短跑总是得第一,他跳高从没拿过第二;论人品,愿意和我交朋友的多得数不过来,支持他的粉丝也比比皆是。 比来比去,还是落得个平局,从小各方面都是稳居第一的我真不甘心。我总期待着和他来一场暗战,决一胜负。 一天放学我问他:“李俊,你发现没有,这几天咱们班里出现了好几件怪事。” “什么怪事?”李明好奇地问。 “你看,垃圾被清理了,坏桌椅也修好了,连教室墙角的碎砖头也收拾走了,你说怪不怪?” “嗯,的确有点怪。”李俊说。 我凑近他耳根说,“我想请你跟我合作侦破此案。” “当然可以。”李俊满口答应,并拉起我的手说,“祝我们成功。”说完冲我微微地而又非常神秘地一笑就回家了。 我发现他这一笑,眉宇间好像还露出一股对我的嘲讽,令人捉摸不透。 天赐良机,第二天一场暴风雨把教室玻璃打碎了。我高兴地对李俊说:“今晚就可

从格非“三部曲”论小说创作的转变

评论 1987年,格非以《迷舟》蜚声文坛,而其后,《褐色鸟群》、《青黄》等一系列作品使他迅速成为先锋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与苏童、余华合称“先锋派的三驾马车”,并由此进入文学史叙事。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评论说“与作品有更多可读性和传统文人小说风味的苏童不同,格非更具有浓厚的‘先锋性’”。(1)进入新世纪后,沉寂多年的格非于2004年、2007年2011年连续发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长篇小说。作为当代华语写作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格非每部小说的发表都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极大的关注,而这三部小说共同构成的“人面桃花三部曲”更是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从中或许可以窥见新世纪以来格非小说创作的转变历程。通向现代的古典 ——格非早期小说的风格特征 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格非小说的现代 主义特征一直备受关注。自成名作《迷舟》开始,“空 缺”和“叙事迷宫”就成为了他最具有独特性的叙事 技巧和叙事特征。在《迷舟》里,整个故事最关键的 部位“萧去榆关送信”出现了一个大的空缺,萧去榆 关到底干什么去了?是去传递情报还是去找表妹?这一重要情节的空缺使得本应完整的故事忽然变 得矛盾重重,变得不可诠释。而在《褐色鸟群》里,格 非讲述了一个对时间消逝充满隐忧的水边隐居者和神秘少女棋的故事,用扑朔迷离的“棋”和“镜子”构成时间和真相的迷途,从而完全消解了所谓的“真相”和“历史”;在《青黄》中,他“把叙述的结构设计与生活史的存在方式结合为一体,它的叙述表明,历史如何是一个不完整的统一体,结构上的‘空 缺’正是生活史的不完整性的隐喻投射。” (2) 格非的“空缺”和“迷宫叙事”,非常显著地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格非被认为是最接近博尔赫斯、受其影响最大的一位。格非曾说:“博尔赫斯故意混淆了传统小说所精心构筑的‘现实世界和力图模仿它的想象世界’的界限,像卡夫卡的作品一样,用一种貌似认真明 晰和实事求是的风格掩盖其中的秘密。”(3) 这是格非对博尔赫斯的分析,也是格非小说的总体面貌。《锦 瑟》即可看做是格非对这一心得的实践。《锦瑟》自然源自于李商隐的诗,格非用其现代主义的创作技法,将诗本身的神秘气质充分发挥,“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气质和“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蕴都得到了完美地呈现。小说由一系列梦境/现实组成,最后终点与起点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圆形结构,主人公冯子存的人生就在这些梦境中不断流转、变化和消解。读者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完全找不到两者的界限,最后连阅读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梦迷。《陷阱》 也同样是一篇混淆现实与非现实界限的作品。从博尔赫斯那里,格非学到了“空缺”和“迷宫叙事”,但博尔赫斯并不是格非“先锋性”的唯一来源,从格非“三部曲”论小说创作的转变 刘月悦 ——兼评《春尽江南》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论文

西南大学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年级: 2011 学号: 222011321081058 姓名:伍贤龙 教师:郭川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国古代小说杂谈 摘要: 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身临其境的典型环境、物我一体的文本接受以及通俗易懂的大众传播等特性而成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普及、最流行的体裁。中国古代小说情况自然也是如此。可以说,成熟晚于诗歌散文而略早于戏曲的中国古代小说,虽然为封建正统文人所鄙视,但它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茁壮生长、成熟并繁荣起来,并拥有了最多的读者,且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操作用也最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受着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滋育。 关键字: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发展唐传奇鉴赏 一: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叙事从头到尾,过程不可或缺,而且情节总是讲究张弛相间,曲折有致,如《西游记》即特别典型。这和中华民族认知世界的整体性和曲折性判断取向有关。而西方小说往往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来叙写开掘,情节不求曲折,较多采用陡转手法,如“欧?亨利式结尾”。这与西方人求深刻的认知习惯有关。 第二,第二,中国古代小说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所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是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外在的矛盾冲突,借此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基本上不静态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小说根植于客观叙述的历史和以故事情节吸引听众的说唱艺术。西方小说多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描写,有时是对人物潜意识活动的动态挖掘。这可能与西方重人的个体性的观念有关。 第三,第三,中国古代小说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如历来为人们所激赏的《水浒传》中“那雪正下得紧”便是神来之笔。这一点与中华民族认识外界重神略貌的传统有关。西方小说对环境描写是写真式的,对人物活动的场景往往作全方位的详尽描写,如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其《日瓦戈医生》中对雪景的描写便如泼浓墨。这与西方人对外界重理性观察的传统有关。 第四,最后,中国古代小说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即便是《红楼梦》,最后的“兰桂齐芳”,究其实质,也是大团圆。大团圆式的结局有利有弊。利是它反应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弊是往往违背事理逻辑和历史真实,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批判性思想价值。这一点,主要是中华民族务实乐观的审美心理造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作品少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原因也正在于此。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古代小说就都是“大团圆”结局,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便遵循历史和事物发展规律,跳脱了大团圆的窠臼。西方小说则不追求结尾的“团圆”与“光明”,是怎样就怎样,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的卧轨自杀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喝药自杀,便体现了这一点。这说明,西方人有着较浓厚的悲剧意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比较只是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美国当代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概述 [摘要]自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提出“元小说”一词以来,欧美作家对此颇有剖析,虽然他们的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认可了元小说贯穿小说历史,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实践创作中,美国当代元小说更是着重于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以及互文性等主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元小说的特色。 [关键词]元小说语言任意性小说虚构性作者矛盾地位互文性 “元小说”一词是由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小说和生活的人物》一书中,加斯给予“元小说”的定义是,“(其)小说的形式只是更多形式的原材料”。“(其)小说中没有描述,只有建构。” 在加斯看来,小说不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的一个附加物而已,很多小说家只会一味地注重情节,却忽视了形式。加斯认为哲学表现的是宏大而复杂的概念体系,和现实世界无关,因此,他建议在小说创作中应该使用哲学观点,也就是说,用一种自我意识和批判的形式进行小说创作。也正是因为如此,加斯把那些有自我意识地摒弃任何现实模仿,视文本本身为纯粹的语言产物的小说称为“元小说”。本文拟梳理欧美作家和批评家在理论和时间上对元小说的阐释,来展示元小说的独具特色。 一、元小说的理论阐释 对于加斯的定义,欧美作家和批评家或表示赞同或提出异议。事实上,许多与加斯同时代的作家如罗伯特斯格尔思,约翰巴思等也都试图对“元小说”进行阐释。约翰巴思在1968年宣称“文学枯竭”后,认为元小说是小说家唯一可以应对当前困境的方法。在元小说中,小说家成为批评家,在小说中表述小说形式的“枯竭”,或创作模仿小说德而非模仿现实世界的小说。元小说对其作为小说的存在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罗伯特斯格尔思认为小说的四个要素,即形式,概念,存在和本质,对应了小说的四个批评角度,即形式,结构,行为和哲学,并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回应,这就使得元小说成为可能,因为“元小说”吸取批评的所有要素,并将其融入小说创作本身。斯格耳思对元小说的热衷,使得“元小说”一词作为总括当时兴起的脱离现实主义,强调作者和读者在创作和接受小说时作用的小说术语而被大众接受。 美国批评家拉里麦克卡弗雷在评述元小说艺术时,认为加斯指出“许多所谓的反小说都是元小说”时,实际上是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多数批评家都过于急切,把所有不同于过往的小说都称为“反小说。”在麦克卡弗雷看来,元小说源自发展于七十年代其他学科领域的“元定理”, 它寻求反术语的术语。麦克卡弗雷用元小说来指两种相关的小说形式:一种是直接在小说创作中审视创作本身的小说或对已有的小说形式和语言进行评述和思考的小说,另一种是检视小说体系的运作,方法,源泉动机以及武断危险的文本。

四十年代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由山东大学王平副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全面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理论渊源。在第一章“绪论”中,首先对叙述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理论主张和理论层面做了简单的辨析。其次简述了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叙述者”按照叙述者在古代小说中的演变分为四节。第一节“史官式叙述者”,认为早期志怪和志人小说的叙述者以“史官”的标准限定自己,遵循着历史的叙述法则,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第二节“传奇式叙述者”,首先论述了六朝之后文言小说作者、叙述者与小说中人物关系的两种类型。其次分析了作者所讲述的内容多于叙述者的情形,最后分析了作者、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第三节“说话式叙述者”,按照白话小说发展的进程分别论述了宋元话本、拟话本和明代四大奇书叙述者的特征。第四节“《红楼梦》的叙述者”,认为《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叙述者与四大奇书有着明显的不同,并通过分析《红楼梦》叙述者的特点,说明了这一类型叙述者的普遍特征。 第三章“叙事角度”根据叙事学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将叙事角度分为六种类型。第一节“中立型全知视角”,

认为魏晋六朝时期的小说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叙事视角与当时的小说观念密切相关。第二节“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指出唐传奇和《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以及《痴婆子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三节“戏剧式叙事视角”,论述了话本小说中的某些公案类作品在运用这种叙事视角时的特点。第四节“编辑型全知视角”,指出这是古代白话小说最为常见的叙事视角之一,这种叙事视角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的表现略有不同。第五节“多重选择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虽然仍运用全知视角,但却采取不断改变的内在角度,同时叙述者的介入也大大减少,最典型的作品便是《儒林外史》。第六节“选择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外在于故事,相对固定地以某一人物的视点作为叙事角度来进行讲述,最典型的作品是《老残游记》。 第四章“叙事时间”依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在“时距”、“时序”及“频率”等方面的区别分为五节。第一节“时距”,分别探讨了省略、概述、场景和停顿在中国古代小说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表现。第二节“时序之一——插叙和倒叙”,指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倒叙较少,插叙在唐传奇中较为常见,话本小说中的公案类作品为设置悬念而经常使用插叙或倒叙。长篇章回小说中局部的插叙较为多见。第三节“时序之二——预叙”,指出这种时间倒错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比较

_堂吉诃德_的元小说性_滕威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 滕 威Ξ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小说《堂吉诃德》的文本细读,展示它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揭示出《堂吉诃德》的元小说特征。同时本文力图挖掘小说叙事游戏背后的理论意义,即《堂吉诃德》的自我阅读、自我指涉的特征,以及对于小说文体本质的思索。 关键词:《堂吉诃德》 元小说 文体 元小说 虽然博尔赫斯说过,再次讨论《堂吉诃德》这个题目有可能费力不讨好。①但是,作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端,《堂吉诃德》的确有许多仍然值得探讨与深思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因此呼吁欧洲小说家应该把《堂吉诃德》当作宝贵的遗产来加以继承。②似乎可以说,塞万提斯之后所有的小说技巧都变成了陈规。因为无论是滑稽模仿、多重叙事视角、故事里套故事、人物的双重人格、暴露叙事者身份、对话、超现实的场景、阅读距离的控制、将读者引入叙事等等,几乎所有这些直到今天小说家们仍然津津乐道的方法都在《堂吉诃德》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而作家们最愿意用小说来思考的主题,比如欲望、流浪、成长、现实、梦想、爱情、个人、疯癫等等,也都在《堂吉诃德》中获得相当充分的表达。换言之,现代小说在《堂吉诃德》这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与思想的起点。勒内?基拉尔说,“西方小说没有一个概念不曾在塞万提斯的作品里初露端倪”(54);富恩特斯(Car2 lo s Fuen tes)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堂吉诃德》主题的变奏”(qtd.in Person185)。 但是很多人一直以为,塞万提斯本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切。他是一个无知的天才,一个不自觉的伟大小说家。伍尔芙说:“那时的写作就是讲故事,供那时尚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人们消遣”。《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逗人们开心”,“小说的美感与思想是在不知不觉中融进去的”(23)。在20世纪的西班牙,批评界还有这种说法:“塞万提斯与哥伦布是精神上的双胞胎兄弟。他们都还没有确切明白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就离开了人世。哥伦布以为他一直向东航行真地到达了远东;塞万提斯认为他只是写了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作品。他们谁也无法想像自己已经登临地理与小说的新大陆——美洲与现代小说”(Fuen tes13)。我们认为,塞万提斯也许不知道他正在写作的《堂吉诃德》是一部现代小说,但他在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时却是相当自觉的。《堂吉诃德》的出现并不是突兀孤立的事件,它与传统的叙事文学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阿普列尤乌斯的《金驴记》。《堂吉诃德》无论是在情节设计、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方面都与中世纪骑士小说有明显而深刻的互文关系。它不同反响之处在于植根传统但开出新花,从前的老套陈规经塞万提斯生花妙笔、奇情才思最终得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现代小说艺 Ξ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专题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小说主题-讲义

小说阅读——综合运用三要素,准确理解主题 主讲教师:李华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课前一开心 从宾馆出来坐上出租车后对女司机说:“去中国银行,顺便找一家五金店买把刀!”汗! 当时我的意思是买把螺丝刀,我没注意到我说错了,这时那个女司机一直看着我非常委屈的说:“大哥我要下班了,你重新打辆车吧。” 当时我就非常生气,恶狠狠的说:“你要下班了在宾馆泊什么车呀!?” 女司机看了看我快要崩溃的说:“大哥那买完刀我不要车钱了你再找辆吧!” 晕!!!这才知道我说错了,赶紧解释了半天,现在想一想都感觉对不住人家女司机。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理解小说的主题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1、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把握人物性格极其命运 ↓ 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 作者想通过人物的性格或命运赞扬什么、批判什么、反思什么,使我们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哪些认识或有益启示。

金题精讲 题一: 画手 ①国画大师莫教授带有两个学生,男的叫朱孟,女的叫滕香。女的伶俐乖巧,男的敦厚沉稳,两个人莫教授都喜欢,可相比滕香的灵活机巧,莫教授更喜欢朱孟的刻苦踏实。 ②莫大师最擅长人物画。人物最难画手,最传神是眼睛。手要画好,非下苦功不行,眼要传神,需有灵气。画人物眼睛,滕香有先天优势,远胜朱孟;画手,滕香竟不如朱孟十分之一。 ③莫教授常指着滕香画中人物的手批评她,要她多向朱孟学,要下苦功。滕香这时就会不满地白朱孟一眼,朱孟却浑然不觉。 ④滕香知道自己根本无法跟朱孟学,她缺少他那份勤奋。朱孟的全部生活都在画室里,似乎他活着就是为了画画。而滕香不会这样,她要化妆打扮,要逛街,她永远也下不了师兄那份功夫。 ⑤莫教授常慨叹:“论天资谁也比不上滕香,她要能有朱孟的刻苦勤奋那就没人能比了。”滕香一撇嘴,心里暗暗与导师顶嘴:就您那得意弟子也难比过我,不信走着瞧。 ⑥新一届青年美术家画展又要开始了。本来莫教授鼓励两个人都去参展,叫他们好好准备作品,可临到最后,改了主意,他看着滕香送交的作品说:“画手你还差得远,去了也白去,这次画展就不要参加了吧。” ⑦滕香噘起嘴。参加高级别的美术展是她盼望已久的,若能在这种权威性画展中获奖,就可能一举成名。滕香不满导师的决定,心道: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遛遛。 ⑧寄交作品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朱孟的作品由导师选定后报了上去,而滕香却瞒着导师偷偷向大赛组委会寄交了自己的作品。 ⑨大赛组委会本来是邀请莫教授担任评委的,因有自己的学生参加,莫教授采取了回避。美术展经过初评、复评,获奖名单终于出来了。看到获奖名单,莫教授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料到排在头一名的竟然是滕香,而他最得意的弟子朱孟却屈居第三。 ⑩无论怎么说,美术展的前三甲竟有两个是莫教授的学生,这事引起了轰动。记者们蜂拥而至,请莫教授评论他们的作品,特别想听听大师对此次美展第一名滕香的那幅作品的看法。 ?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莫教授既高兴又尴尬,竟不知如何评说。两幅作品画的都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少数民族女子,体态婀娜,美丽动人,曼妙传神。当然从线条笔墨上来看,朱孟的画更见功力,特别是画中少女轻盈舞动的纤纤玉手,竟给人一种柔软可触、呼之欲出的感觉,绝非一般画家所能画出。 ?然而,为什么却是滕香得了第一名?因为滕香根本没有画手,画中少女的手是虚的。那虚拟中的少女之手更给人无限的遐想,旋舞中的少女似乎在不停地变换着各种舞姿,令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 ?朱孟的画,专家给予的评价是:功力技巧一流,但画风太实,难以给人联想遐思,回味太少,缺少余音绕梁的韵味。而滕香的画正是胜在朱孟的欠缺上,莫教授对她这种避短就长、藏拙取巧的胜出,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悲哀,面对记者的提问,竟无言以对。 ?滕香在一边得意地笑了。朱孟没有不平,只是淡淡平和地对师妹道:“你这是投机取巧……”滕香一撇嘴:“忌妒……”朱孟厚道地笑笑,没反驳。 ?最后,莫教授半开玩笑半叹息地说:“现在就兴这个。演员是相貌丑的讨喜,作品是少人看的获奖,画画当然也就是画不如不画的好了。”朱孟若有所思。 ?赛后,一切又归于寻常,朱孟仍整日泡在画室里…… ?研究生毕业,两人都留校当了教师。两位年轻的国画才俊,为画院增色不少。莫教授希望二人能珠联璧合,可滕香瞧不上朱孟,嫌他愚笨。 ?又一届美展开始筹备了。画院推荐二人一起参赛,希望他们能为画院争得荣誉。这回朱孟寄

早期乡土小说的风格特征

中国早期乡土小说的产生于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二十世纪。这无疑是一个乱世,战火挟裹着新的文明、新的思想向腐旧的中国冲来。西方新思想与中国古思想激烈地碰撞着。乱世而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各种新思想、新理念都在改变着知识分子们的文案创作和情感投射。由西方理论家提出的乡土小说也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开出了别样根芽。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无疑是乡土小说中的巨擘。由于身处于战火纷飞、国家飘零,的特殊年代,鲁迅的乡土小说更加着力于描绘现实的黑暗,描绘乡村底层农民的愚昧淡漠,重点突出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大多着笔于典型突出却又带有广大民众缩影的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被某种封建力量压制的可怜又可恨的人。孔乙己穷酸腐旧的文人,透着一股子酸腐气在看客的嘲笑中妄想维持自己不堪一击的自尊;祥林嫂终其一生被封建思想压制,精神的打击带来肉体的毁灭;阿Q“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自甘为奴却又欺软怕硬……鲁迅小说的笔锋在我看来较之杂文显冷静,却是由这种冷静中透出一种因现实黑暗而产生的浓重的沉痛感与无力感。国之蒙昧起于民,普通民众的麻木,思想的落后无不让人心寒。他在呼唤着,甚至可以说不报较多希望地呼唤着人性和知识的曙光。大约只有回忆童年时,才能约略看出鲁迅先生对故土的一丝温情,一点对童年的美好回想。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乡土作家如王鲁彦等也因受鲁迅感召和影响,将冷嘲和讽刺式的乡土小说继续发扬,乡村因而呈现出一种破败、腐朽、陈旧的感觉。这其实也符合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诉求,身在古旧中国而面对新生知识和新的价值观念,他们的内心涌动着矛盾而复杂的情感。他们渴望着民主和科学的力量能带来思想的解放,能给这个古老的中国以新的力量,足以让他于枯朽中再度发芽成长。 与鲁迅不同的,他的弟弟周作人的风格则平和而静谧。这类乡土小说也被称为田

群文阅读之以词解诗、反复手法的使用

群文阅读之以词解诗——写景诗词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罗列重点词语、连词成句的方法理解写景诗词。 2、体会不同情境中的夜月美景。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教学内容 《鸟鸣涧》《暮江吟》《春江花月夜》节选《山居秋暝》节选《西江月》节选 教学过程 回顾酒知:出示课件,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新课导入:欣赏《弯弯的月儿》,回忆一下,夜晚,你在自家小区里,或和爸爸妈妈走在路上,都看到过怎样的月亮?思考、回忆1分钟回答。 (设计意图:稚嫩可人的儿歌中,唤起幼年的回忆。回忆,有清楚的映像,组织语言,需要时间来准备。) 1、这月亮啊,它真是晴朗的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它有时圆,有时弯;有时清亮,有时模糊;有时小如蛋黄,有时大如圆盘。在春天的山林里,它照亮树木和溪水;在夏天的田野中,它挂在树梢,听人们议论庄家的收成;在秋天的江面上,它挂在高空,像一把弓;有时候,它又把月光洒向大海,这时浩荡的海面上,波光闪闪。瞧,这就是月亮啊!

今天咱们一起欣赏几首和月亮有关的古诗,看看月亮都出现在哪些场景中,它把这些夜晚装点得怎样美丽。 2、这四首都是写景的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罗列景物,想象景物,结合诗句给景物加上形容词或动作,再连词成句的方法来理解。任务卡上老师给出了例子,请各个小组仔细阅读任务卡,仿照例子完成上面的任务。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感知诗的内涵,我们在阅读时尤其要注重形象的感受、形象的捕捉和形象的言志。《阅读学原理》之《文体阅读法》) 任务卡 欢迎各个小组接受新的任务挑战。今天各个小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罗列诗词中的重点词语,并连词成句,理解诗歌内容。请浏览下面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

小说叙事研究_格非

小说叙事研究 格非 第一章小说与现实 1、就中国小说而言,它由于受到诗歌和绘画中写意传统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因素一直没有被置于首要地位,或者说,现实主义在一开始就显得营养不良。首先。从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来说,秦汉以前的神话小说,唐代的志怪、传奇以及明清时期的文人小说所涉及的生活层面极为狭窄,述异志怪,文人雅趣通常构成它的主要内容。其次,中国小说承担了极为繁重的道德责任,教化和劝谕的道德企图使“故事”成了一种意志的推衍物。正如中国传统小说中不乏伟大的现实主义篇章,只要我们粗粗浏览一下唐宋传奇、明清笔记小说,我们便可发现,从道德说教的愿望出发敷衍故事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聊斋志异》这类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我们只能说,它不过是以一种曲折的隐喻方式表现了现实的某些征象,而不是再现现实,更不是对现实力求精确的复制。同样,它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构成对历史的直接记述。我以为,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就新写实小说这一流派本身来看,作家的创作确实体现了把握现实的强烈愿望,其中不乏优秀的小说。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类小说由于过分沉醉于琐屑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陈列,从而丧失了个人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沉思。他们所描绘的烦恼虽然带有某种普遍性,但只是早已为大众所习知的概念化的烦恼。这是一种沿袭和借用,而并非源于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更谈不上灵魂对于存在终极价值的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一旦放弃了对自身人格的塑造,放弃了对自身行为方式的自信与执著,不仅对于现实的深切把握无从谈起,就连想像力本身也必然会受到有力的扼制。 3、阿瑟·米勒认为,在社会现实的外衣之下隐藏着另外一个现实,那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它是一种尚未进人大众意识的真实。作家的使命之一便是对这种现实进行勘探与发现。(6) 4、“现实”的易变性对于作家的敏感性以及智慧同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现实”真实的把握有时是一种能力。它以作家的生命体验为基础,以他的敏锐和智慧为前提。没有智慧,真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有时,我们自以为感受到了现实的真实,其实只不过是看到了它的阴影而已。 5、为了进一步说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各种关系,我在此必须引入俄国著名哲学家巴赫金关于作家“两种视野”的理论。在他看来,一个伟大的作家无不具备这样的两种视野。首先,作家的第一视野照例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社会现实作为一种外在的生存空间与结构,毫无疑问地会对作家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在现实面前,作家类似于某种“心灵感受器”,他的任务之一是对它作出

“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意象功能的开拓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帕子”为例,从叙事意象角度出发, 具体探讨“帕子”在小说中“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的诗化隐喻和“奇巧为文”、常中出奇的线索性叙事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三言”“帕子”叙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30-02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种小说的形式和特征,就决定了他对叙事过程中的意象描写颇为侧重,这就为叙事意象的设立提供了很好的叙述平台。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其中杰出代表,叙事意象在其中的运用不胜枚举,成就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高峰。 一、中国古代小说运用叙事意象的界定和传统 意象理论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意象”一直属于中国诗学的研究范畴。《文心雕龙?神思》中讲到:“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数,谋篇之大端。”[1]《神思篇》属于创作论,“窥意象而运斤”并不仅仅局限于抒情文学,也就是诗学,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叙事文学。 魏晋时代,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文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感受和“有意识为文”。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代叙事文学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记人叙事讲究意向的选择和运用,是‘世说体’的以大特征”[2]。《世说新语》中有记述陈遗为母留焦饭的故事:“母喜食焦饭”、“遗敛聚焦饭”、“以焦饭得活” ,“焦饭”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心的叙事意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意象已经开始作为线索性的事物出现了。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叙事意象的运用,说明了文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意象在叙事中线索的作用和审美功能。 但是真正有意识的去设立叙事意象作为叙事手段,应该是在唐人小说传奇阶段。 《古镜记》即是一例,篇中“古镜”有降妖除病的神异功能,但是作者的乱世悲凉之感已使古镜这一意象成为一种象征,篇末指出失镜之日就是隋王朝走向灭亡之日,象征了一种黍离之悲和故国之思,以镜代言之。除却此义,也有传统的“破镜重圆”之义,这里的“镜”就代表了男女情爱婚姻。 由唐传奇到宋元话本拟话本,中国的小说发展完成了一次由文言到白话的飞跃,二者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唐传奇宋元话本相比,语言从优雅细腻发展到市井气息的平易晓畅,篇章从短小精悍发展到分章婉转的敷衍铺陈,但是差异之外,关于叙事意象理论及应用又有很大发展,宋元话本开始熟练贴切地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凝结在叙事意象上,以叙事意象推动故事的发展。 杨义先生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3]在中国,“意象”参与叙事性文字历史久远,意象叙事是普遍采用的叙事方式,叙事意象也就是叙事作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介入叙事作品成为叙事意象,往往是“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事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她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涵于其间。”[4]叙事意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性的事物,具有线索性的功能和意义。 二、“帕子”作为叙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

小说阅读主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主题分析 五、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 (一)常见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4、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小说的标题看、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主题探究题分类与挖掘途径: (1)思想情感意蕴探究 ①通过形象来实现。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通过叙事来实现。用故事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手法(隐喻、象征等)暗示。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状的时代背景。

(2)思想意蕴、情感意蕴探究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虽说二者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是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特别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探究所附着的意蕴即可。 (3)启示(思考)类探究 启示(思考)类探究题是近年新增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有启发性,更容易让考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类试题,要求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实质、关键语句内涵及丰富主题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探究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类题型是一种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延伸的题型,多由小说所写的内容、人物、主题而感,向“现实”或“人生”延伸,有时也可借鉴“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类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读出“自我感悟”是其基本要求。 (四)解题思路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 ③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 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 (五)答题格式 小说通过……情节,刻画了……形象,反映了/表现了/批判了/颂扬了……现象/性格/情感/思考。 如《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切地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配套练习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从《董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幡然悔悟,重新生活,整个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会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文笔、严谨构思以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商业态度 在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读者还间或能发现他对商业价值的肯定,但越是到后期,狄更斯对“商业”一词就越是持贬损的态度,他的作品也更倾向于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在逐渐工业化了的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颠覆一切的力量——现实社会

小说叙事研究(格非)

第一章小说与现实 关键词:现实与存在 “新写实主义”: 1、小说回到了伟大而平庸的凡世,以表现琐屑的日常生活为己任,它亲切可感,沾染了生活的露珠和芬芳; 2、过分沉醉于琐屑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陈列,从而丧失了个人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沉思。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说:“在社会现实的外衣之下隐藏着另外一种现实,那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它是一种尚未进入大众意识的真实。作家的使命之一便是对这种现实进行勘探和发现。” 在1857年前后,现实不再是一个充满戏剧性事件的圆满的线性结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的松散事实的总和。《包法利夫人》第一章中对帽子的描述不再是构成小说情节的重要道具——就像屠格涅夫曾经评述过的那杆著名的猎枪一样,仅仅是现实的片段。 【备注】1857年的法国发生了什么?当时在位者是拿破仑三世,审查制度严格,可是这怎样影响到文学创作,我还是不太明白。 加缪在《局外人》中或多或少流露出某种理想主义的温情。这种温情通过意志和回忆对绝望作出了抚慰,它使作品的表现现实的力度大大削弱。世界本身依然一如往昔的宁静、可爱,问题是“我”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卡夫卡的主题又一次重现。 将物化作为小说的中心内容之一,并非始于法国新小说。除了新小说的作家,加缪和萨特之外,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两位重要的开创者。所不同的是,卡夫卡运用寓言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更加关注现实在个人心理上投下的阴影的分析,更加注重个人充满激情的反叛。 托尔斯泰晚年写作中的“转型”,一方面表明他的目光的焦点由外部现实转向个人心灵的深处,更为重要的是,他力图从充满矛盾的个体存在中找到生存的理由与出路。“现实”在他心灵中投下的阴影越来越隐晦。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自杀”这一突发事件完全是作者即兴的处理。托尔斯泰听任自己来到现实和存在的边缘。 巴赫金认为作家应该具有“两种视野”,第一视野照例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阐释自己和那个特定时代的关系;第二视野所关注的是对自身的认识、反省、追问。 “存在”是是一种尚未被完全实现了的现实,它指的是一种“可能性”的现实。鲁迅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论文

由婴宁人物形象浅析《聊斋志异》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文言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项璀璨桂冠上的明珠。《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具体谁说的暂时还考证不出来,但是对于这样的评价,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地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 这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每一个故事,都隐喻着深沉的含义。婴宁,其父是人,其母是狐,这种身份的交代,其实也就注定了婴宁的笑声必定不会陪伴我们从故事的开场到结尾。在山中生活的婴宁,嬉笑于“乱石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的世外桃源之地,无尘世浊俗所累,她的笑声如铃般宛转,她的性情,如泉水般清澈,因此才有故事中最经典的那段问答。王生拿出上元节游园时婴宁遗落地下的那枝早已枯了的梅花给她看,婴宁接过来,问: “花已枯萎,你留着它做什么?” “这是上元节那天妹妹所丢下的,所以存着。” “存着这个有什么意思?” “表示相爱,不能忘记。自从上元节一别,我看到这枝花便会想起妹妹你。” “这个很好办,你若喜欢,等你回去时,将园子里的花摘一大捆送给你带回去。” “妹妹你怎么就这么痴傻不懂呢?我爱的不是这花,是拈花的人。” “我们是亲戚,说什么爱不爱的呢。” “我说的爱不是亲戚之间的爱,是男女之间的夫妻之情。” “这有什么不同吗?” “夫妻之爱,晚上是要睡在一起的。” “我不惯与生人睡。” 相信每位读者读至此段,必定会开怀大笑。婴宁一句“我不惯与生人睡”,应是整部聊斋中最纯洁的话语吧。在为王生郁闷的同时,不禁会被婴宁的纯自然性痴憨至极的语言所倾倒。试将这段对话搬至现代,只怕是要被人骂的。而心处尘世之外的婴宁,爱花,爱笑,她将最纯最美的性情展现给我们,在她的笑声中,暂且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