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边形》说课稿

《认识多边形》说课稿
《认识多边形》说课稿

《认识多边形》说课稿

隰县第四小学王翠丽

一、说教材

《认识多边形》是苏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把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按边的数量统一命名为四边形,并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透彻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各多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多边形的特征对多边形进行区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纸张、剪刀、铅笔、钉子板。

二、说教法与学法: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借助多媒体,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教学,活动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摸、数、围、搭、折,剪等活动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孩子们今天的坐姿真漂亮、声音更洪亮,看到你们表现这么好,我的心情也特别好,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一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想去吗?(想)闭眼,当我数到3时,睁开。

哇!图形王国,还有图形城堡。

二、探索新知:

1. 认识四边形。

(1)我们去看看城堡中有些什么?

第一站:图形房子

①找找有你认识的图形吗?

②拿起你手中的长方形,跟我一起摸摸这条直直的线,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吗?(边)再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呢?

③再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两个图形,你认识吗?它又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先数数它有几条边?这几个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

练习:课本13页第1题。

小结: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重点分析“围成”是什么意思?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2)第二站:快乐拼拼拼

①欣赏两副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由正五边形拼成的。(数边)

它还带来了它的一位朋友,一般的五边形。(数边)

小结: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五边形。

第二幅作品中有一个不认识的图形,正六边形,还有它们家族的一位朋友一般的六边形。

小结: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六边形。

②猜猜接下来还有哪些图形朋友呢?

生:七边形、二十边形、一百边形等等

出示:七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说出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图形王国中有很多图形,咱们以后再慢慢认识。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可以统称为多边形。(板书课题)

(3)数一数、分一分。

打开课本第13页完成第3题。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男女大比拼

男: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多边形

女:用手中的铅笔拼一个多边形

哪组先完成,哪组获胜,获胜者每人奖一颗星。

2、第二关:魔术变变变

魔术一:折一折

师生共同活动,按“想想做做”第4题的顺序折出不同的多边形,再让学生自由地折一折。

魔术二:剪一剪

左手拿起正方形,右手拿剪刀,剪去一个三角形,看看剩下的是几边形。

3、第三关:挑战智慧屋

课本第14页5题

4、休闲岛:

课件展示多边形,让学生欣赏。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我们认识的多边形。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确定这个图形是几边形呢?

五、作业:

自己创造一个多边形

六、板书设计:

多边形

四条边四边形

五条边围成的图形五边形

六条边六边形

等等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人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媒体的应用、说预设的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的述说。 一、说教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一课时内容。在比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直角》的前提。在几何初步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效果。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 探索数学的兴趣。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实例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我将重点确定为通过实例初步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还没发展完全,因此我将难点确定为学会用尺画角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培养人的思维,因此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整个课时将指导学生观、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中,引导学生在车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加以抽象概括。 2、学法:充分遵循感知一表象一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画

机械基础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它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平面铰链四杆是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七章的第3节。 整个第七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七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心理较重的青春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边形》习题

《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习题1.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5厘米、12厘米和13厘米,一只蚂蚁沿三角形的边爬了一周,它爬了多少厘米? 3.下列哪条线段是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用蓝笔把它描出来。 4.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 (1)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围成三角形。() (2)有三根小棒,长度分别为3厘米、2厘米、5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3)如果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那么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5.有4根小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8厘米、8厘米。你能用它们摆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对于不能摆出的要说明理由)。 6.一条36厘米长的木条,要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做成的三角形框架的最长边最大是多少厘米?(边长为整厘米数) 7.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1)∠1=42°,∠2=38°,求∠3的度数。 (2)∠1=37°,∠2=89°,求∠3的度数。 (3)∠1=44°,∠2=19°,求∠3的度数。 ⑷∠1=29°,∠2=62°求∠3的度数。 8.在能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后打“√”。 (1)90°50°40°() (2)50°50°50°() (3)120°30°30°() (4)100°32°19°() (5)60°60°60°() 9.在三角形中,∠1=28°,∠2=52°,则该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 底

10.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1、∠2是两个锐角,已知∠l=38°,∠2是多少度?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51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1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2)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度数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等边B.直角C.钝角 14.以线段AB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以C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高。 15.观察,正确计数。 在下图中,有()个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 16.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角是60°另外三个角是多少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媒体的应用及板书设计、说预设的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直角》的前提。在几何初步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效果。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实例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我将重点确定为通过实例初步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还没发展完全,因此我将难点确定为学会用尺画角。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培养人的思维,因此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整个课时将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2、学法:充分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猜一猜等学习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的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1、游戏导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拿出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接着拿走一根小棒摆一摆;再拿走一根。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2、初步认识角:(1)在生活中发现角,出示课本主体图找一找校园里哪里藏着角。(2)摸三角板上的角,真切的感受角有一个尖尖的扎手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介绍各部分名称。(3)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4)找出39页图中藏着的角,并说出各部分名称。(5)拿出学具袋中的小圆片,小组间讨论,怎样将园片折出一个角来。(6)展示学生的折角。 本领域的教学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找角”“指角”体会身边到处都有角的存在,通过“摸角”感受角的特点,通过“折角”体会角的形成过程。总之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进一步强化角的概念。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边形练习题

宵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多边形的认识练习题 姓名: 一、填一填 1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 的()。 2. 1周角=()平角=()直角 3. ()角>()角>()角>()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6。,如果它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另一个角是();如果它是钝角三 角形,它的另一个角是()。 3、三种木棒,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4、你所认识的图形中,能进行密铺的有()。 5、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 形。 6、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8、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9、()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10、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12、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和() 13、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4、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的特性。 15、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 1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7、()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度;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二、选一选 1、把一根13厘米长的小棒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下面()是正确的。 A、3厘米,4厘米,6厘米 B、7厘米,3厘米,3厘米 C.4厘米,5厘米,4厘米D、2厘米,2厘米,9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是()。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说课稿

《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在本课时安排了两个例题。例3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例4主要是教学三角板上的直角的用法: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也可以用它来画直角。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下学期认识锐角和钝角也是一个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他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直角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能力,因此对于直角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孩子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图形的美、数学的美。激发学生了解数学的愿望,乐于探索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认识、辨别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通过动手参与、体验来获取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三、教学程序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为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在开始新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了上节课学过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了心理准备。出示活动角。 第二环节:引导体验 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1.加深直角的认识。这一层次,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在初步认识直角后学生对直角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直角就不难了,这样直角在头脑中的印象会加深。 活动二,用肢体语言来展示直角。因为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的逻辑表达能力有限,他们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的说出直角定义。只要他们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直角,就说明他们真正的理解了直角。比找直角更进一步,因此在上课后我把这一活动与原来找直角这一活动进行了调换。(昨天教了用手势来比划角,并说说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今天这点做的不够好) 活动三,用圆形纸来折直角。这一设计的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二是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起到承接的作用。 2.判断直角。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因此我用一个问题总领:你怎么就能证明你所折的这个直角就是一个直角呢?这也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为学生提供现实问题、现实原形(折的直角),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为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所以把所折的角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并不会太难。在实际的比的过程中也完全可以叙述的很完整,因此在总结判断方法的时候我采取学生分别表述、逐条出现、最后整理的策略。这样不但给了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愿望。 3.画直角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学生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会画角了,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 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结构; 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掌握:轴的结构安排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与周向固定。 1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结合实例,利用三角形模型自己动手按照边和角两种形式给三角形分类,按照角来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来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认识三角形。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7课时

认识多边形 信息窗一 三角形的认识、特性及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给定底上的高。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预习设计: 1、用木条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用手拉一拉,看有什么发现? 2、用直尺量一量三角形的边,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形的角,有什么发现? 3、你还想研究三角形的什么?怎样研究? 检查预习: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说一说是怎样研究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人 1.课件展示情境图: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图形?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生:房顶、红领巾、标志牌等……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上的三角形等。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深入探究,感知特性 谈话:三角形真的牢固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每个小组内有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多边形框架,先观察一下,两者间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实验并回答发现: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分析评说:"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以前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前面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教材只是把建立角的概念放在"初步"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为中高年级继续学习角和其它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可见,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实际上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难点是: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识规律,采取了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剪一剪等教学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知亲手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加强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因此,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具体的操作与观察。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折叠、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在手脑并用中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我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边形练习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多边形的认识练习题 姓名: 一、填一填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2. 1周角=( )平角=( )直角 3.()角>()角>()角>()角 4.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6°,如果它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另一个角是();如果它是钝角三角形,它的另一个角是()。 3、三种木棒,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4、你所认识的图形中,能进行密铺的有()。 5、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6、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7、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8、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9、()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10、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12、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和() 13、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4、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的特性。 15、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 16、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7、()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度;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二、选一选 1、把一根13厘米长的小棒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下面()是正确的。 A、3厘米,4厘米,6厘米 B、7厘米,3厘米,3厘米 C.4厘米,5厘米,4厘米D、2厘米,2厘米,9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是()。 A.边越短角越小。B.边越长角越小。C.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是5厘米,腰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A、16 B、17 C、15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 稿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56页《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新机械专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年×月我从××××大学硕士毕业,所学专业为×××。毕业后至今,我在××××××任教,任教学科为《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接下来我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是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专业课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该节系统讲解了机械设备从接受检修开始到检修任务完成的具体步骤及一系列详细的作业。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下来学生还要学习轴类零件、轴承等的修理与装配知识。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结合本课题,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以及每一步骤中所需做的详细作业;难点: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和集体讨论法,充分体现了多种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多媒体演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检修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运用讲授法对机械检修工艺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抓住关键点用点拨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认识多边形练习题

多边形的认识练习题(二)姓名; 一、填一填;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 3、三种木棒,选一根6厘米的小棒和两根()厘米小棒;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4、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都是45°;另一个内角是()度。 5、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一、填一填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2. 1周角=( )平角=( )直角 3.()角>()角>()角>()角 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3°,它的另一个锐角是()。5、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它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是45度和6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7、常见的四边形有()、()、()、()。 8、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9、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10、、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的特性。1 11、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 1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3、()和()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度;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度。 15、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多边形的认识练习题(二)姓名; 二、选一选 1、把一根13厘米长的小棒截成三段,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下面()是正确的。 A、3厘米,1厘米,8厘米 B、7厘米,3厘米,3厘米 C.4厘米,5厘米,4厘米D、2厘米,2厘米,9厘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是()。 A.边越短角越小。B.边越长角越小。 C.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是5厘米,腰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A、16 B、17 C、15 4、三角形变大,三角形的内角和()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6、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7、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成4个()。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长方形 9、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三、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 1、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2、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5、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一定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7、梯形的底和高一定是垂直的。()

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角的认识。 2.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教材呈现的内容是例1,让学生在实物当中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例2,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画角;结合练习3,感知角的大小。 3.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角的认识是笼统的、模糊的,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物体和平面图形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科学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掌握角的各部分及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角有大小,并且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就在生活当中。 5.教学重点 理解角,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6.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7.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卡纸、扇子 二、说教法 根据学生知识的有限性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对被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演绎法、合作交流法,并在课前创

设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了解角并且学会比较大小。 三、说学法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学会比较大小。 合作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想法告诉合作人员,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收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创设一个情景,引出一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图中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认识角。并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共同特征。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对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结合生活,感受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找“角”: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材料找角。同学相互汇报。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就在我们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同学相互汇报,如有错误,可以帮助同学指出错误,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2.摸“角”:让学生上来摸一摸教师手中的角,在次直观的感受角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说一说摸角之后的感受。总结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向学生介绍角的部分的名称。边 顶点 边 (教师示范画角) 3.画“角”做“角”: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机械基础带传动说课稿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初赛 说课稿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参赛章节:项目八课题一 参赛课题:《带传动》 授课班级:2015春汽车美容班 参赛教师:郝维 送选单位:机电专业部 教研组:机械教研组 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机械基础》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带传动”。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的设计。 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建立了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在讲带传动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会把理论知识和生活中带传动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了职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汽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全书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力应用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密联系生产、教学实际适应汽车运输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而在前面一堂课中,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让学生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带传动的内容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填补了学生在远距离传动机构知识方面的空白,也为后面学习链传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讲好一堂课,除了要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外,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而结合我们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可能相对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欠缺,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能强,好奇心也强,喜欢尝试和探索。其次,学生最关注的应该是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倾向于学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能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最右,在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个基础性的认识,具备了学习带传动的能力。基于上述所说的学生的特点,我会在本堂课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多给出几组实例,多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1、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学生情况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3、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真分析教材之后,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5、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 X 、 Y 、Z 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 动及绕A 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