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物流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物流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1、平衡物流供需关系的意义:

1可以指导物流企业如何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2指导物流需求企业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3从宏观上看,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特别是结构上的均衡。

2、分析物流需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现代物流需求包括物流需求量和物流需求结构两方面(2)物流市场的需求具有时间和空间特性

(3)对物流系统需求的分析应包括物流系统各作业项目的分析

(4)物流需求同时包含独立需求和派生需求

3、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1.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2.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3.经济空间布局

4.消费和市场环境

5.技术进步

6.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

4、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物流服务价格

3.物流技术

4.物流需求

5.产业布局

6.制度和政策

7.管理、知识和人力资源

5、物流增值服务的作用

(1)增加便利性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延伸服务

6、物流增值服务的领域

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

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

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

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

7、采购三个特点:

1.采购是从资源市场获得资源的过程

2.采购是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3.采购是经济活动

8、采购的流程

1.接受采购任务,制定采购单

2.制定采购计划

3.根据既定的计划联系供应商

4.与供应商洽谈、成交,最后签订订货合同

5.运输进货及进货控制

6.到货验收、入库

7.支付货款

8.善后处理

9、供应商选择的七个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

2.确定供应商选择

3.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

4.成立评价小组

5.供应商参与

6.评价供应商

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10、库存作用:

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平衡供求关系;

在某些关键领域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

11、库存弊端:

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增加了企业的商品成本与管理成本。

掩盖了企业许多管理问题。

12、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库存控制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

库存控制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需要

库存控制是回避风险的需要

13、VMI的实施方法

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商

组织机构的变革。

14、物流设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物流设备是物流的物质技术基础

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产

物流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

物流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15物流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意义:

具有客观的参照标准

发现供应链过程疏漏、缺陷和问题

激发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活动生体的积极性和生动性。

16、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1. 供应链绩效优先,兼顾企业绩效原则

2.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评价原则

3.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近期绩效与远期绩效相结合原则

4.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原则

5.宏观绩效与微观绩效相结合原则

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17、绿色物流:

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18、绿色物流的价值

1.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2.顺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条件

4.代表着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5.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6.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声誉

7.是适应国家法律的要求的有效措施

19、1915 阿奇在《市场流通的若干问题》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和“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效益”

21、 1979年中国第一次将物流引入中国

22、物流市场的经济价值:

1保障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

2开拓市场的物资基础,决定市场发展的广度,规模和方向

3、制约社会生产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动,直接制约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水平,影响社会资源配置

23、物流的经济价值:企业经济价值国民经济价值区域经济价值顾客经济价值

24、物流经济学研究的意义:1提高物流企业管理者以“理”来“管”的水平 2有利用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 3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合理发展

25、物流供给: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是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提供的物流服务数量。

26、物流服务:企业满足客户的物流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27、物流服务的特点:不可分性及时性移动性分散性需求波动性可替代性

28、物流增值服务: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的各种延伸业务活动。

29、物流增值服务的作用:1增加便利性 2加快反应速度 3降低成本 4延伸服务

30、采购的重要性:1保证品质的重要环节 2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 3决定产品的周转速度 4合理利用资源 5科学管理的开端 6洞察市场变化趋势

31、物流创新:引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方法,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物流管理和物流与营运进行改造和革新,从全面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以取得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创新的活动实践。

32、经营决策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

33、风险决策分析方法:变异系数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2、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3、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GNP(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6、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7、GDP、GNP的区别: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则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8、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9、黄金率: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率”,记作K g 10、费雪效应:通过费雪方程i=r+π可看出,通货膨胀率π和名义利率i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π上升一个百分点,i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IS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的代称,代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12、LM曲线:是流动性即货币的需求和货币供给的代称,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3、牺牲率:反通货膨胀时期产量的总损失与由于反通货膨胀而赢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百分数二者的比率,换句话说就是每降低1%的通货膨胀率必须降低的实际GDP的百分数。 14、时滞: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15、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状况。 16、挤出效应: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1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非线性逆向关系。 18、自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Y会不断扩张,税收不断增加从而使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减少(增加);当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增加(减少)。这相当于在宏观经济中置放了一个自动稳定器。 19、通胀:普遍的、持续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 20、凯恩斯失业:又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21、铸币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融资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公众手中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

物流基础期末考试题

【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学校: 学年度:2014~2015 专业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线 ……………内 ……………不……………要 ……………答…………题…………… ○┆┆┆┆○ ┆┆┆┆○ ┆┆┆┆┆┆ 装┆┆┆┆┆┆┆ 订┆┆┆┆┆┆┆线 ┆┆┆┆┆┆○ ┆┆┆┆○┆┆┆┆○ ┆┆┆ 秘密★启用前 二O 一四年下期2014春航铁饭班期末考试 物流基础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总成绩____________温馨 提示: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增值指标:增值指标是用来反映经流通加工后单位产品的增值程度,多以百分率表示。 2.物流服务:是说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 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其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 3.物流标准化: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物流标准,并按有关物流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活动。 4.物流师:是指专门从事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具体从事供应、采购、运输、 储存、产成品加工、包装、回收的安排和物流相关信息处理等工作的人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写下列表各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 A )。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 )。 A.用户服务; B.渠道设计; C.网络分析; D.物料管理 3、如果站在从事有形产品(或服务)制造或销售的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即货主企业)的 角度观察物流服务的话,物流服务属于( C )的范畴。 A.企业核心竞争力 B.企业战略发展 C.企业客户服务 D.企业能力管理 4、顾客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购买的是( C ) A .商品本身 B .信息 C 服务产品组合 D .有形产品 5、运输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运输规模 的增长,单位重量的(B )。 A.运输成本增加 B.运输成本不变 C.运 输成本下降 D.不确定 6、只需一次装卸的运输方式是(A )。 A.水运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联合运输 7、储存改变商品的(C )。 A.空间价值 B.时间价值 C.区位价值 D.价格梯度 8、在物流系统中,通过仓储获得的服务 导致仓储成本(D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不确定 9、仓库在物流系统中承担物流的(A ) 功能。 A.装卸 B.包装 C.流通加工 D. 保管 10、物流企业的( B )是用来支持物流服务商品销售的。 A 。标准化管理 B.客户服务 C 成本管理 D 。技术设备 11、某公司改变以往根据预先预测把产品提前运往各个销售点仓库的做法,采取削减众多小仓库,把产品集中到中央配送中心,等接到客户订单后,再采取使用快速、可靠的运输工具直接装运到所服务市场。这种物流战略我们称之为: ( C ) A .生产延迟 B .形式延迟 C .物流延迟 D .服务延迟 12仓库数量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各项成本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随着物流系统中仓库数量的增加, 成本会减少,而 成本将增加。( B )

物流经济学要点

1.3.1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学是研究物流领域经济问题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的经济学科。 一方面,随着对物流诸子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物流领域的经济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需进行专门、系统、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物流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要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利润源泉,物流问题实质上最终是经济问题。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的经济规律以及对各种物流实践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评价和优选的问题。 .3.2物流经济学的概念 物流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物流系统内,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经济关系,是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物流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组织形态演变规律、物流产业增长等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1.3.4物流经济学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 2.系统性 3.应用性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1.2物流的时间价值 1.时间价值的内涵 在物流经济中,时间价值的内涵则可理解为与物流时间把握相关收入的增加、资源占用及资源消耗成本的减少。 2.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论解释,是把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定义为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被某一项经济活动占用后必须放弃其他投资机会的获利可能。

3.时机价值 时机价值,又称为商机价值,其内涵是指由于商品交换的时机不同所形成的综合交易价值差异。所谓综合交易价值,就是指实现交换过程企业获得的综合价值,包括交换价格、交易成本费用、交易时机不同引起的资金时间价值的差异等。 交易时机价值有两个基本类型。其一是单纯的商机因素。其二是消费时差价值。这一价值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先机价值”(抢先),另一部分为“延时价值”(等待)。 4.时间协调价值 时间协调价值是指通过协调相关物的流动时间而获得的价值。 时间协调价值的挖掘方式并不是缩短某项物流过程的时间占用,而是通过协调相关的若干种类物的流动时间,缩短由这类物组合而成的产品的生产周期。 2.3.1差量分析法 这里涉及到的差量指不同备选方案的差别,主要是“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两方面。而差量收入是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异数,差量成本则是备选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数。 差量分析法,就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前一个方案较优;如果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则后一个方案较优。 例题 【例2-4】某物流公司利用现有设备可以承接某类产品的包装业务,设备的包装能力是100 000机器小时,但是实际开工率只有70%。现准备利用剩余包装能力来承接新的包装任务A或B,原来包装任务及新任务A与B资料如表2—3。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期末考试题(补考卷)

.单项选择题(10题X1分=10分) 1. ( ) 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A 、物流技术 B 物流设施 C 、物流系统 D 、 物流活动 2. 物流系统的输出是 ( ) 。 A. 物流情报 B . 流通加工 C. 产品配送 D .物流服务 3. 物流网络由 ( ) 组成。 A.节点和线路以及伴随的信息 B. 物流 C. 网络 D. 节点 4. 物流结点将各物流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使各线路通过物流结点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络,而且将各种物流活动有的联系起来,使各种物 流活动通过物流结点的整合实现无缝隙链接属于物流结点的 ( ) 。 A. 物流处理功能 B. 衔接功能 C. 信息功能 D. 管理功能 5. 设置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配送范围、配送中心选址,以及配送中心内部布局等工作属于 ( ) 。 A. 制定配送中心计划 B. 制定配送计划 C. 下达配送计划 D. 配送店按计划配送 6. ( ) 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短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初始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A. 运输 B. 配送 C. 仓储 D. 搬运 7. 从物流信息自身的角度来看,物流信息的内容、价值变化较快,从而对物流管理的快速反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反映出物流信息 的( ) 特点。 A. 分布性 B. 动态性 C.复杂性 D. 及时性 A. 信息流的传递速度远远高于物流的传递速度 B .信息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小,而物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大 C. 物流仅仅是实现物体的空间位移,不伴随运输载体的空间位移 D. 信息流是一种非实物化的传递方式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 ) A. 明确物流系统目标 B. C.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 D. 二. 多项选择题(5题X2分=10分) 1. 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有( A. 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存在制约关系 B. 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约束关系 C.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8. 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 ) A 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C 数据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运算的系统 9. 下列对物流与信息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 B 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D 逻辑性要求较强的、规模较大的系统 )。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 考核对物流系统的满意程度

物流经济学考点

●现代物流特点: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2.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的统一; 3.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 4.物流设施的标准化,以及物流 作业的规范化。现代物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标志识别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 ●物流的增值功能:1.物流咨询与方案设计功能:提供行业信息咨询、物流技术和物流方 案的设计服务。2.物流业务委托管理功能:可代替顾客办理库存管理,也可充当货主的物流专家、代替货主选择和评价运输商、仓储商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及对以上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3.物流业务费用结算功能;4.物流信息查询功能; 5.交易功能:包括现货交易功能、期货交易功能、网上电子交易功能和商品展览展示功 能。 ●物流业发展的4个阶段:1.物流发展的萌芽和初始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美国首 先提出;2.物流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生产供应物流和销售配送物流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3.物流管理重点转移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的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上。系统观点。社会物流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4.物流的现代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物流费用。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呈现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第三利润源:有效降低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于提高了企业的 利润,因而。 ●物流的空间价值:1.内涵:是在“物”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价 值。(1)从供给方看,空间价值就是“物”实现空间转换前后给供给方带来的收益的差额。(2)从需求方看,空间价值是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带来的效用满足或消费者剩余的增加。<1>效用满足是指由于“物”的移动使当地没有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流通到当地,并产生相应的效用,体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源于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所产生的、区域之间的替代产品或同质产品的价格差。2.相关收益:(1)显形部分:产品在异地实现的销售收入,Ix。这部分主要受商品的销售量、市场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隐形部分:因产品空间转换而给供给方带来的、不容易计量的那部分收益,Iy。3.相关成本费用:(1)由于外运,丧失了在当地或在原有交易地以原有价格进行交易的机会。机会成本:Cj(2)成本消耗: Cz=Cr+Cw+CqCz为物流活动的总成本;Cr人力成本(工资福利奖金);Cw物料成本(燃料的消耗、材料的投入);Cq资金成本(资金投入及其占用的成本)(3)时间成本:Cs=Ch+Cg Cs时间成本;Ch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Cg包括货物潜在损失在内的其他相关时间成本。4.空间价值的度量:V=Ix+Iy-Cj-Cz-Cs ●物流的时间价值:1.内涵:从形式上看,时间价值就是物品流动时机所形成的价值。从 构成实质上看,时间价值的内涵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和更好地把握商机形成的增量价值。将上述两层关系结合起来理解,时间价值得内涵可理解为在物流时间中增加相关收入,减少资源占用和资源消耗成本。2.主要组成部分:资金时间价值、时机价值、时间协调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1.资金的机会成本或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2.挖掘资金时间价值 的两个途径:(1)尽可能缩短物的流动过程,也就是缩短物品在采购、运输、加工、库存、销售过程中的时间占用。(2)尽可能减少物流过程的资金占用水平,具体来说,是在权衡得失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途中占用资金、库存占用资金、在制品占用资金、结算占用资金等。 ●时机价值:1.又称商机价值。内涵:是指由于商品交换的时机不同所形成的综合交易价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

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客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现代物流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

2014年一期《现代物流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30×2=60分) 1.能够对某一区域范围是提供优良物流服务的空间称为 . A.物流枢纽 B.物流园区 C.物流中心 D.配送中心 2. 配送中心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式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A.辐射型 B.扇型 C.双向辐射型 3.物流结点的功能是一项增加服务价值,是啬公共物流中心的竞争力的服务. A.设计咨询 B.需求预测 C.教育培训 4. 的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 A.物流基地 B.物流中心 C.物流枢纽 5.真的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整个物流过程提供完整的 . A.技术支持 B.作业手段 C.解决方案 6.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其他业务实体完成的活动称为 . A.第四方物流 B.业务外包 C.第三方物流 7.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改良产生于劳动分工,而劳工的扩大又依赖于的发展及服务费用的降低. A.运输业 B.仓储业 C.科学技术 D.物流管理 8. 货物在结点上容易现标准货的处理. A.散装 B.集装 C.包装 D.大件 9.采购中认为,供应商离自己越近,运输费用就越低,机动性就越高,协调节器沟通就越方便. A.适量原则 B.适地原则 C.适时原则 D.适价原则 10.仅以暂存或随进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称为 . A.柔性配送中心 B.供应配送中心 C.销售配送中心 D.流通型配送中心 11.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 . A.搬运 B.仓储 C.加工 D.包装 E.运输 12.物流系统支撑要素中最直接,最基本,最稳固的就是 . A.设施要素 B.装备要素 C.技术要素 D.法律要素 E.管理要素 13. 采用汽车进行配送了为经济,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活动较有优势. A.专业配送中心 B.柔性配送中心 C.城市配送中心 D.区域配送中心 E.流通配送中心 14.在上供应链的中心是由生产者向消费者倾斜的,客户管理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A.卖方市场 B.物流市场 C.买方市场 15.物流信息的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与实际善相符合的程度. A.及时性 B.精确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物流经济学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机密★启用前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物流经济学(A 卷) (闭卷)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2011级 本科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物流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有边际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贡献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2 物流生产的形式包括:仓储、配送 、运输 、流通加工、装卸搬运。 3 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有: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 4 仓储合理化是影响物流时间效益的重要因素,仓储合理化的标志主要包括: 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物流供给 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能够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能力或资源(2分),也就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数量(1分),物流供给的实质就是物流服务的提供(2分)。 2 物流空间效益的度量 物流空间效益是指“物”实现空间转换前后给供给方带来的收益的差额,因此它的度量可以表示为:V 空=I 显+I 隐-C 机-C 流-C 时 式中V 空表示物流空间效益,I 显表示显性收益,I 隐表示隐性收益,C 机表示机会成本,C 流表示流动成本,C 时表示时间成本。 3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能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价、营业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也能得分) 4 效益背反理论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具体包括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间的二律背反,物流成本各环节费用之间的二律背反、物流子系统功能与耗费间的二律背反等(3分)。例如包装问题,节省的包装可能会降低产品的防护效果从而造成大量损失(举例2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GDP 总量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1分) (2) 产业结构(1分) (3) 经济空间布局(1分) (4) 技术进步(1分) (5) 企业竞争战略与经营理念的转变(1分) (6) 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变化(1分) (7) 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价格(1分) (8) 人口增长与流动(1分) (9) 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关系(1分) (10) 季节因素(1分) 2 物流空间效益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 基于分散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效益(1分) 举例(1.5分) (2) 基于集中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效益(1分) 举例(1.5分) (3) 基于中间集散所创造的空间效益(1分) 举例(1.5分) (4) 基于纸盒生产需求分散所创造的空间效益(1分) 举例(1.5分) 3 物流时间效益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 缩短时间所创造的效益(1分) 举例(1分) (2) 延长时间差所创造的效益(1分) 举例(1分) (3) 错位时间效益(1分) 举例(1分) (4) JIT 效益(1分) 举例(1分) (5) 利用物流时间生产所创造的效益(1分) 举例(1分) 学院: 专业: 年级: (本、专)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高鸿业版_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名词解释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其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B.GDP 统计注意事项: 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包括过去生产的,当前重复交易的产品。 GDP 是由本期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构成,不是指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特定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存量是流量的积累;流量则是存量的改变量。 GDP 度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出价值量,所以是一个流量指标。 第五、GDP 按国土原则(常住生产单位)计算,是一个地域概念。 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的GDP。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二.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 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X=出口 M=进口 2.收入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净值:NDP公式: 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 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折旧占GDP的比例一般相对稳定, 用GDP,还是NDP,表示经济总量变动,没有本质差别。 国内外,一般都更习惯采用GDP。 2.国民收入:NI 广义:泛指GDP、NDP等经济总量。或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 狭义: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公式: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虽然不记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 3.个人收入:PI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支付利息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个人收入DPI用来消费C和储蓄S。从长期看: DPI=GDP-Z-T 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DPI = 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 5.综合 GDP -固定资产折旧=NDP P374页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会计算均衡收入) 一,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不再变动。总产出=总需求,厂商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增加生产公式:y = c + i = E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Y=C+S+T+M S=I+(G-T)+(X-M), 私人储蓄的3个作用 1将储蓄借给企业部门 2将储蓄借给政府部门 3将储蓄借给外国部门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实际GDP:按基期最终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现期价格水平与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动上。GDP=C+I+G+NX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变化/上一年的GDP缩减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生产者索取的价格 失业的四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自产自销产品不算人GDP)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像横轴Y ,纵轴AD ,画出Y=AD线 Y=AD=C+I+G+NX I+G=S+T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被称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一个经济体中,只要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存货变动机制的作用就会使实际产出向均衡产出趋近,并最终稳定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 消费函数:C=C0+cY c是边际消费倾向dC/dY 平均消费倾向C/Y 储蓄函数:S=-C0+(1-c)Y (1-c)是边际储蓄倾向dS/dY 平均储蓄倾向S/Y 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Y=C0+I+G/1-c 乘数,一单位总需求的变动会导致数倍均衡产出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 投资乘数m i=1/1-c 和消费乘数一样 政府购买乘数考虑政府转移支付TR Y=C0+cTR+I+G-cT/1-c m g=1/1-c 税收乘数m t=-c/1-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m tr=c/1-c 税收随税率变化后,各乘数的分母改为1-c(1-t)t是税率分子C0+cTR+I+G 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 2经济中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从外国部门购买产品

2019《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归纳 12个重点必背知识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备知识归纳12个重点必背知识 (一)、关于价格相关知识(热点应用:物价、CPI、PPI、房价)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两个---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 (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新修改):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从而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 (二)、关于消费相关知识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⑥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概括为“5R”。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民族自立自强、个人成就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