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培训时间:2013.12.17

培训地点:各办公室

活动类型:教育管理培训

具体负责人:吴碧荣

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学时:4学时

出勤率:

一、夯实基础:

复习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复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时学习新知识时,应按正常的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好基础。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绝不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成为“夹生饭”,指望到复习时进行弥补,那样会为全面掌握知识设下障碍。

二、自学归纳:

复习开始时,首先按教材分单元看书研究,系统地复习,并归纳整理,做好笔记。归纳的内容一般包括:

1. 本单元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2.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等;

3. 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和热点;

4. 本单元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三、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进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的基础知识。

通过以上第二和第三两个环节,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四、揣摩例题: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应该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精练习题:

复习时不搞“题海战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本质量较高的参考书,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尽量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并善于在解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根源,加以充实;善于在解题中总结解题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六、总结提高:

对于做过的习题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正确答案进行自我总结,主要总结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复习的努力方向。

复习期间,最好的就是“有效复习”。可要做到有效,确也不是易事,得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理清思路、系统安排,才能取得最佳复习效果。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针对自已所带的学生在复习中的具体的借鉴同仁的做法说出来和

大家一起切磋欢迎指正。

七、有效整理:

整理,在复习中是相当重要的。一册课本的内容,几个单元、几个部分,若是独立的,学生还能应对自如,可是一旦综合起来,也许就会手足无措了。此时,有效的整理就显得相当重要。

我们可以把同一类型的习题归类、系统地进行复习。从概念、计算、综合运用各个方面入手;而各个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再细致地分类、整理,从细微处着手,尽量把每种概念整理透、整理清。当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透彻的时候,学生才能灵活地面对多种变式题,效果也会非常明显。

八、有效练习:

练习,在复习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是一味地进行重复的、盲目的练习,那只会出现学生厌烦、老师受累的情况,起不到有效练习的效果。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典型性的练习,在有效整理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归类练习,通过相同类型的练习而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当学生了解了此类题的解答方法时,便会对这类题产生亲切的感觉,解答起来也会更顺手。对于一些并不常见的类型,则也要花上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复习,这样,学生的思路也会更开阔,也更善于面对多变的情形,直至游刃有余地灵活解答。

九、有效反馈:

反馈,在复习阶段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们的解答情况,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复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是正确、是错误?就能有针对性面进行补救、复习。如果反馈及时,复习的效果会更好,更出色;反之,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不到解决,越积越晕,何谈良好的复习效果?我们可以在孩子们完成练习后及时地批阅,并把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加以分析、对比,从而引导错误学生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认识与理解,这样的过程,对正确的学生也会产生一种促进的作用,不论从能力,还是情感方面,有百利而无一弊。反馈不可少,方法还挺多。

十、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

由于遗忘的规律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快速遗忘。怎样安排复习时间才算合理呢?一般来说,复习的时间过分集中,内容容易互相干扰;时间过于分散,又容易发生遗忘,所以,时间的分配要适中。对于需要机械识记的内容,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要好;学习复杂、需要思考对比的内容,则应该比较集中地来学习。对内容难度较大,在缺乏兴趣和容易疲劳的情况下,还是分散复习为好,平时经常性的思考讨论,不要等最后一两天去解决问题。许多同学在期末考试前对所有的科目进行突击复习,效果自然不如分散复习的效果好。定时复习指的是在合理的时间内有计划地按一定间隔时间进行复习,要想保证学习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定时复习习惯非常重要。

十一、积极复习和多样复习:

单纯地一遍一遍地阅读是消极复习,在阅读前先进行积极地回忆,回忆不起来再去阅读是积极复习,他认为积极复习要比消极复习有效得多。还有许多同学在复习时,只是一遍一遍地背需要记的内容,但效果却不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还没有准确记住前先积极地回忆,回忆不起来了再去阅读、寻找答案,这样进行思考性的复习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长,错误也少。试图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加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加积极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复习方法简单,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感。复习方法多样,可以会使学习者感到新颖,也容易激起学习者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简单地、多次地重复某一个概念并不容易记住,如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掌握和运用这个概念,就能够牢固地记住它,比如我们在复习某些知识时要采用口头诵读和笔头归纳、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十二、横向复习和纵向复习:

横向复习指的是以课时和章节为单位进行复习,它把本课时、章节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对一定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起巩固强化作用;纵向复习指的是把一系列同类的知识串联起来复习,它有助于系统化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此外,根据所花时间的长短我们还可以把复习

方法分为快速复习和长期复习;根据复习目的分为突击复习和系统复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有水平,结合考试时间,合理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复习方法,但是不管应用哪一种方法,我们都要以正确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认真投入复习中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十三、课后复习:

就是上完一堂课或看完一段书后,用几分钟时间,根据老师讲授的内容或这段书的中心思想,及时抓住重点,加强理解和消化。

十四、临睡前复习:

在晚上睡觉前,把一天所学的内容默想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记忆。

十五、阶段复习:

学完一个章节或几节课后可提纲挈领地回顾课本的内容,找出每章节的重点,在认识上从分段走向整体。我想,对于大家一天进行一次小的回顾。

十六、分散复习:

许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分散复习,即平常分次进行的复习的效果要高于集中复习。这是因为集中复习的时间过于集中,内容过多,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使其兴奋性降低,从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在分散复习时,要注意每次复习间隔不宜过短,否则近似于集中复习;但间隔也不宜过长,否则难免有所遗忘。比较好的办法是,最初复习时,每次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十七、变化复习:

许多同学在复习时喜欢独自一个人向隅而坐,死记硬背。欲睡的如果同学中相互讨论、问答、自测,以及把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这样能变单调为有趣,还可以调动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十八、个别辅导:

针对本班有几个学困生,采取一帮一,手拉手的形式,以学生之间互助,或老师开小灶来帮的形式,共同成长。

十九、复习的次数要合理: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对某些学习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后,只要稍加温习,便能较清晰的再现,如果此时机械的反复复习,反而变得模糊不清。

二十、多用分布复习,结合少量集中复习:

分布复习,是将复习的任务分散在平时的教学各个环节过程中,如我在第一点中谈到的及时复习就是一种分布复习形式。集中复习是指在期中或期末进行的全面复习。集中复习时,由于内容相对较多,知识层面相对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极易产生畏难情绪,且易混淆不清,而分布复习每次内容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接受,而且在随堂总结、课后作业、单元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初步掌握、分类、巩固,并逐渐简化了,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复习,效果便会更加显著。

二十一、复习的方式方法要有变化: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单纯重复,不仅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时可将复习的方法稍加变化便可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以下便是本人的几点想法,粗浅之至,而在教学工作中步步落实,提高教学效果,考前怎样复习:

首先,要抓住基础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要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这对记忆常用数学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要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

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

最后,要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中考中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面积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等,运用变换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在脑海中将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并有目的地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而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要将较为简单的题组合成较有价值的综合题。中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浅、宽、新、活,因而,在复习中要回避繁、难、偏、怪的题,否则,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二十二、以训练为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课本上的习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对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作用很大,因为他往往给出了运用知识的一些典型方法和途径。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把一些知识上有关联的习题综合起来分析、研究,相信你会受益的。课外的习题一般以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为主,我们研究这些中考试题,不是为了捉题、碰题,而是为了找出考题思路与途径,求得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可多安排些时间研究这类试题,文科方面应该做,理科方面也该做,俗话说“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要努力克服一种极端,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我们应把它反过来,不喜欢的更应做。不然,我们的复习将前功尽弃。做题要注意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要注意努力使知识连贯,寻找解题规律,培养自己的“题感”。

二十三、专攻难点:

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专项训练。

有些学生遇到容易题常常会粗心大意,极易答错,可遇到了较难一点的题不容易心慌意乱,不知所措。针对这样的情况,建议这类同学在平时采取两个步骤加强训练。第一:在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将所有训练题都看成难题,这样,对容易的题也会认真地去做,同时又

能树立信心;第二,在下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将所有题都看成容易题,这样,我们对难题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一旦考试,你的能力就会完全发挥出来。

二十八、重视模拟考试:

模拟试题如正式的中考试题,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全面检验你的水平与中考要求有多大距离,另一方面还能使你熟悉中考考法。因此在做模拟试题时,要像做正式的中考试题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读题解题,认真答好试卷,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样,你一定能考出好的分数。值得注意的是:考完后不要只关心分数,而要注意对试卷解答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十九、摆脱题海,举一反三:

摆脱题海的最好方法是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多接触题目型、多掌握方法多总结经验上,把一种解题方法推广到一类题上。平时要经常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同时要注意总结自己历次考试的经验,发掘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对不足的要努力想方设法弥补,对优势要尽可能地发扬。这样,即使是遇到比较难的题,你也能轻松地拿下来,这就是你所能超越对手的地方。

三十、如何搞好中考复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已逐渐掘弃了用分数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阶段,分数仍然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和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而分数的高低又与复习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落实新课标,做好复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复习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目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使学生进入繁、偏、难的误区,达不到标准要求。所以,复习阶段,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指导意义的复习内容,以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课程标准,实现学生的发展。

1、注重基础知识、概念和规律的复习。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复习,是物理总复习的开始。复习时,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将各个知识点

网络成面。为达到知识点网络成面之目的,首先应把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网,从而形成知识面。

2、正确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力求准确。重要的物理概念都有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在复习时,既要注意它们和数学概念的紧密联系,又要注意它们的物理意义,把它们同单纯的数学表达式区分开来。

3、处理好课本和资料的关系。课本是教学和复习的根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紧扣课本不超纲是各地中考命题的原则和规律。复习时,要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资料,切忌题海战术,忽略“双基”的重要性。

4、处理好讲于练的关系。复习时,讲练要有机结合。讲要精讲,讲出新水平、新信息,练要精练,练出新题型、新思路,切忌满堂灌、满堂练。

5、重视课本习题的挖掘。课本上的习题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习题。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把习题分类,掌握典型题的解法,熟悉变形题的解法,这样才能不断的开阔视野。

6、提倡“一题多解”,倡导“发散思维”。初中生常常采用集中思维的方法,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复习阶段,要激起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兴奋点,建立起知识与能力的系统。要通过习题求多、求异的分析、解答引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