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基于ArcGIS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基于ArcGIS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山东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ArcGIS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

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姓名:张会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指导教师:聂宜民

2011-06-15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某些县域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中,出现了重扩张轻挖潜、重规模轻效率、重引资轻规划等现象,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开展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开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业务工作,大多数仍采取比较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工作效率低,资料管理较复杂,数据存储不集中等。因此探索将GIS技术应用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中,开发建设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为土地管理及业务工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已日益彰显。

本研究对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分析,以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评价和潜力测算等业务为主线,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基本功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集约利用程度评价、集约潜力测算、专题统计分析及企业动态监控系统六个功能模块。

本研究选取美国ESRI公司的组件式GIS产品——ArcGIS Engine,应用面向对象开发语言C#,采用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并结合招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基本上完成了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并对研究区概况和目前国内外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次,对土地集约利用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进行介绍,构建了一套更加科学适合县域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对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如ComGIS的概念、特点、开发方式及ArcGIS Engine等相关技术。

再次,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阐述了平台的设计思想及原则,并对系统的结构功能体系、开发环境、开发方式及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详细阐述了系统几大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和技术。

最后在总结系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系统功能的创新之处及系统的不足,并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对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发展方向。关键词:COMGIS;ArcGIS Engine;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Research on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ArcGIS Engine

——A Case of Zhaoyuan City, Shandong

ABSTRACT

As an antecedence reg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the development zone play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there appeared some phenomenon such as pay great attention to expansion,scale,foreign capital and neglect tapping latent potential、efficiency、plan in the land use of some County Development Zone,the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lower.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study for land use in the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will bring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we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 mode in operation now,it is ineffective,complex and data storages scattered. Therefore,in order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ervice for l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methods to make the GIS technology be ap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and develp th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This study made a business analysis for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work,takes the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and potential estimation professional work as mainline,adopts the Object Oriented modular design method,designed a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rcGIS Engine. It mainly includes six function modules such as system basic function,land using status investigation,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intensive potential estimation,special topic statistic analysis and enterprises dynamic monitoring module.

The subject completed the design and develop work for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by selecting American ESRI companies’ component GIS product——ArcGIS Engine,using the Object Oriented development language C#,adopting the SQL Server 2005 Relational Database Technology,and combined with the land using status investigation data of Zhaoyuan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t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also further studied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this system.

Firstly,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was discussed, expatiate the purpose, content, 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and give a review for study area overview and investigations internal and overseas of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study.

Secondly,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intensive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were summarized;this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work was also introduced,constructed a se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more scientific and much suitable for County Development Zone;Then expatiated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system,such as the concept、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ComGIS and the concept of ArcGIS Engine.

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alyst,it carries out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is system, expounds the design thought and principle of system,and also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fuction structure,development environment,development mode and database design. Then the main function,implement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the six modules are set forth detailly.

At last, after summariz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ystem, the innovation idea and shortage of this system are brought forward, and th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s prospected,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COMGIS; ArcGIS Engine; County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ing Evaluation; System;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 师 签 名:

日 期: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城市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处理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集聚中心、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是我国经济链条中具备很好的集聚、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强有力武器。因此,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部分,其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更应该向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及潜力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班茂盛等,2007)。

从“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到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再到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发展县域经济以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坚强决心。县域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持续支撑,随着县域发展的逐步推进,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凸显。目前,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大中城市及国家级开发区的研究,对于县域范围或小城市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较少。且近年来,随着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某些县域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粗放利用的现象并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土地闲置、低效开发、产业规模和技术层次偏低、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这不仅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更将导致县域开发区后续发展空间的匾乏,因此对县域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研究,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始终是社会发展因素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新生力量,从数字化、信息化的角度引领各行各业的发展动向。而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又以其数据多元化、学科交叉化等特点在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在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军事航空、城市规划、精准农业等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开展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业务工作,大多数仍采取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工作效率偏低,资料管理较复杂,数据存储不集中等。本课题旨在利用GIS 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研究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及潜力测算工作,构建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以减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劳动强度,从而实现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相关国土管理部门提供高效快捷的决策依据。

探讨利用GIS技术解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分析制定出符合开发区时代发展要求的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决策系统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

总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构建研究,无论在当前的学术领域还是政府决策中,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在现阶段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1.2 论文选题和研究意义

国内的开发区是由中央或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以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和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区。自1984年我国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在推动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窗口与辐射作用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各类开发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利用粗放和闲置现象,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2004年国家采取土地紧缩政策,各类开发区成为清理整顿的重点,这势必会影响以土地投入、总量扩张带动的各类开发区的开发与建设,从而对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开发区要想进一步发展,出路在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吴旭芬等,2000)。

随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开始了对土地利用尤其是开发区土地利用中集约化程度的研究。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研究中,如何高效地对大量的图形和属性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统计,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实用和高效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实行全数字式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集约评价的工作环境。土地具有自然性、区域性、多源性等多种特性,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涉及到的参评因素因子类型多样、数据量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同时,评价单元是性质相对均一的空间几何实体,不仅具有空间属性,而且具有非空间属性。常规的工作方法将两种数据的管理截然分开,跨平台的操作不仅效率偏低,还增加了维护的复杂性。利用GIS技术可以方便地把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完全结合,更重要的是GIS不但具备关系数据库的检索、查询、统计功能,而且可以对几何图形进行空间分析,实现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同步更新。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需要对大量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统计,工作繁琐,容易出错,采用传统的业务方法开展工作较为困难。因此,本文设计研究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 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2. 运用ArcEngine作为开发平台,采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建设;3.提高开发区投入产出强度,拉动开发区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信息化建设。

理论意义:1.应用GIS技术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有利于完善、系统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理论,依靠科技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变外延扩展为内涵挖潜。2.实例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开发研究,也为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开发区土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3. 探讨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建立县域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决策系统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研究较少,主要体现于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世界众多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管理体制虽不相同,但发展水平和发展历程几乎相同,其间从未忽视过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粗放与集约的矛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适时调整土地利用强度,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众多土地利用模式也应运而生,如全球土地利用的极地模式(雷东·巴哈德·景德尔,1986)、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模式(E.W.Burgess,1923)、扇形模式(H.Hoyt,1939)、多核模式(C.n.H涌s,1945)等,对土地集约利用模式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保护耕地资源和城市开敞空间的问题,多数国家对于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仍比较重视,在实践上对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方法和途径也作了较多的探索。其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分区管制、税收调节和规划控制三种(朱蕾,2009)。

美国是典型的通过分区进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国家,通过确定土地使用密度和容积率实现对土地用途的管制,管制对象集中在建筑物及其布局,同时还包括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的高度、层数、规模、建筑线,最小空地率、建筑密度、最小容积率等。通过土地使用密度和容积率进行“量”的控制,可以达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的目的。征收开发影响费也是美国地方政府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开发影响费是美国地方政府对新的区域进行开发收费的形式之一。尽管征收开发影响费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发建设筹措资金,但同时也是政府调控土地开发利用的手段。如果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计划对某些“白地”区域的开发活动进行抑制,就会提高征收开发影响费的数量;反之,如果鼓励对某一地区的开发,就降低这一地区的开发影响费。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城市规划法》、《市街地建筑物法》、《农地法》、《新城市规划法》、《建筑标准法》等,逐步确立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程度,防止投机性囤积土地,日本政府还对空闲土地进行了管制。日本政府规定,凡符合空闲地制度中关于确认为空闲地条件的土地,都道府县知事有权要求其所有者提出这块土地的利用处理计划,并监督其利用方式是否符合规划用途(王慎刚,2006)。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部分城市的郊区化演变成了低密度的城市蔓延,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效益下降、中心城市衰退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美国各州政府以“精明地扩展”理念为基础,提出了多种规划措施,以提高现有建成区的开发密度,以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倡土地混合利用,将工作、娱乐、休憩、商务和居民生活结合在一起;二是建筑设计的紧凑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倡导紧凑的建筑设计,主张提高建筑密度,提倡向空间方向的发展,而不是水平方向的扩展;三是采取各种手段对需要保护的区域,如农田、开放空间、自然景观以及生态脆弱区进行严格保护;四是强调城市中心的作用,提倡建成区再开发。一些国家还采取激励措施实现“棕色地带”和“灰色地带”的整理和再利用,在建成区的现有资源和设施基础之上进行建设(王慎刚,2006)。

国外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控制手段的研究,当前利用GIS技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研究的甚少。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集约利用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研究比较多。刘卫东,袁华宝等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整个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它要求加强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控制,使整个城市建成区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提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统一(吕俊仪,2008)。

我国直到20世纪改革开放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区。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工业园区及开发区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于开发区的土地问题,最近以来深得各媒体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刘宝宏、卢昌崇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问题,钱忠好从农地保护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汪晖则深入论证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性。还有学者应用相关模型方法对开发区的土地问题进行研究,如《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开发区经济指标预测研究》(马双玉2002)、《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赵英2002)等。在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张淑谦(2006)研究了开发区健康评价体系;窦江涛(加01)、刘庆(2005)等通过建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开发区的持续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反映各自用地持续集约利用水平高低;李金华(加00)、宋化民(2000)、潘锡辉(2004)等也对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也比较多,高红(1997)在《我国开发区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一文中从开发区与工业化、与引进外资、与技术扩散的关系入手,对开发区的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的分析。许素芳(2006)、陈成(2005)分别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徐州市开发区进行了评价;于金羽(2006)、吴郁玲(2006)等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在技术、方法上尚没有根本性突破,但却是在操作层面上开展了比较综合性的工作。许树辉(2001)指出,开展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是解决人地矛盾的理性选择,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镇质量地全面提高。何芳(2002)、查志强(2002)、张丽琴(2003)等从综合评价角度建立包含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4项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空间层次建立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学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者认为应通过构建土地集约化综合指数等综合指标来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整体测度(李江风加04)。另外,随着GIS技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还建立了基于GIS和RS技术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并在南京、苏州等城市得到实践应用(乔伟峰2004,郑新奇2004);如乔伟峰,基于GIS的城市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建设研究,设计了潜力评价系统的结构框架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章其祥,孙在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朱蕾,基于GIS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武峰刚等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的构建;高佩华,高秋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等(吕俊仪,2008)。

综上可见,我国目前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城市通过开展存量土地的现状调查和潜力分析研究,积累了一些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但同时在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城市开发区土地评价方面,多侧重于城市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而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较少;第二,在研究范围方面,主要是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研究,而对县域范围的开发区则研究较少;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只是延续了以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没有针对县域城市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专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国内目前虽已出现利用GIS技术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开发研究,但大都针对国家级开发区,且功能上大都侧重于对数据库的建立、空间分析、评价测算和成果输出上,对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方面的研究甚少。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土地集约利用信息化创造了技术条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GIS技术探讨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分析制定出符合县域开发区时代发展要求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招远市为例建立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从而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服务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决策系统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据。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2 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关于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的研发,采用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建立一个适用多级的、功能较为齐全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收集各类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比、分析、研究并最终构建一套更加科学的适合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 系统的总体设计:对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开发语言及平台的选择等。

(3) 系统功能的实现:本研究结合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实现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模块、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模块、专题统计分析及开发区企业动态监控模块等。

(4) 系统实用性研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将系统应用到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中,进行实例研究。

1.3.3 研究方法

本系统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对比分析法:对比相关土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在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力求创新。

2.功能分析法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法:将系统功能当成一个大模块,根据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行模块分解和组合。将此方法应用到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尝试GIS技术在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应用。

3.系统研究与实证法相结合。在开发实现了系统各模块功能的基础上,将该系统应用到具体实例地区,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章其祥,2003)。

1.4 研究区概况

招远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20°08′~120°38′,北纬37°05′~37°33′之间。东接栖霞市,西靠莱州市,南与莱阳、莱西两市接壤,北与龙口市为邻,西北濒临渤海,市域面积1433平方公里。招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3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地处素有“中国金都”之美称的招远市城区东部,直接与城区相连。

本次评价对象为经国土资源部公告四至的招远经济开发区用地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山东招远经济开发区的四至范围为:北至玲珑路,东至凤凰山路、单家河,南至晨钟路,西至天府路,总面积3.63平方公里。研究区区域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招远市经济开发区位置图

Fig1.1 Location of ZhaoYuan City Ecnomy Development Zone

招远市经济开发区共有35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现状地形南北差异明显,南部起伏较大,地形破碎,呈蜂窝状,地面高程一般在50-130(绝对高程)之间,地形坡度平均在2%—5%之间,地形坡度最大处超过10%。中部用地条件较南部较好,东北部地势平坦。区内的温泉水温高,硬度大,含微量元素多,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区内的产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招远市经济开发区距离港口、机场、高速公路较近,区内还有206国道、龙青公路、文三公路等国家级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快捷。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招远市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58670万元,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积额155256万元。开发区先后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全国最适宜人居新城市”等荣誉称号。招远市经济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合理,其发展适应城市“北拓、东进”的新战略,使城市形态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

对招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可以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动态监测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构建一套适合招远市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系统,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管理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 技术路线

系统开发设计的开发框架选用微软的.NET框架,开发语言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工具使用Visual Studio 2008,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5,基础平台采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为(如图1.2):

1. 资料收集与需求分析阶段:进行需求分析调查,在查阅相关技术文档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的系统结构框架和功能模块图。并到实地进行考察,对平台各子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考证,最终拟定设计方案;

2. 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阶段:筛选评价因子,针对研究区域特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分析选择适合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模型;

3. 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包括系统的目标、结构框架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系统数据库设计等;

4. 系统功能实现阶段:选择适当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和开发平台,对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潜力测算、专题分析及企业动态监控等模块进行开发实现,实现系统要求的功能。

5. 系统实例应用阶段:收集实例地区相关资料和数据,将系统运用到实例地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图1.2 技术路线图

Fig1.2 The map of technical route

2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2.1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综观历史,“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实际上借鉴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文献就有对集约经营思想的论述。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提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强调土地的经营不能广种薄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宁可少而精,直接表达了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思想。明代《沈氏农书》指出:“以二亩之壅力,合并于一亩,”可以“一亩兼二亩之息”,即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可取得更好的收益。而当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农业的经营方式也逐渐从粗放转向集约的方向。经济学家发现,面积、地力、位置相同的两个农场,追加投入多的农场获得的利润要比投入少的农场高得多。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经营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分为资金集约型、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所谓资金集约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劳动集约型,即为通常所说的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技术集约型指在一定的土地上加大科技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土地上获得高额产出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胡琳,2007)。

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1. 开发区的概念

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开发区是指大学、研究机构或者企业等性质和功能相似的一类组织,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集中所形成的科技——工业综合体(师秀峰等,2009;张统生等,2005)。

根据其功能与产业特征的不同,开发区可分为不同类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等,而其中的主体则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根据批准设立开发区的机构所处行政层级的不同,开发区又分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此外还有大量省级以下市县甚至乡镇自行设立的各级开发区。

本研究中的“县域开发区”则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开发区。近年来,县域开发区已经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集约”和“粗放”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是从英语中吸收过来的。英语中“Ininesive”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可译为加强的、密集的、深入细致的、透彻的。“Exetnsvei”可译为广阔的、广泛的、大规模的、外延的(朱蕾,2009)。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则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挖潜研究,并具有节约土地和高效率利用土地的含义。开发区是有别于城镇用地一般特征的区域,在用地类型上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居住和商业用地为辅。因而,相比城市而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强调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内涵就是充分挖掘开发区土地资源经济供给,使开发区土地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率最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一是开发区土地扩展潜力,它表达了对开发区总量土地的经济供给潜力挖潜和投入条件限制,投入超过土地供给潜力,则是过度利用,可以用尚可供应土地面积来表达;二是用途转换带来的开发区土地经济供给潜力的挖掘,称为结构潜力;三是土地利用空间经济供给的潜力挖掘,它表达了土地空间开发投入和产出的潜能,可以用工业用地建筑密度、现状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指标表达,称为强度潜力;四是通过土地管理带来的开发区土地经济供给潜力的挖掘,称为管理潜力,可以用开发区有偿使用且已经到期但未处置土地面积、开发区应收回闲置土地面积等指标表达(尕让卓玛,2010;陶志红,2000)。如图2.1所示。

图2.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框图

Fig2.1 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e content block diagram

2.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依据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开发区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吴郁玲,2007)。可持续发展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以发展为中心,并通过协调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追求公平性发展,包括同一代人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代际公平;并且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刘庆,2005)。

开发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强调开发区要以开发区的发展为中心,但不能单纯追求开发区产值的增长,同时要考虑开发区对地区经济带动的持续性等社会经济效益,开发区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还要注意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开发区的发展应表现为综合效益的提高,以及与社会、经济、环境有较好的协调程度。

从目前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粗放利用这一既浪费土地资源又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利用开发区的土地,为满足开发区发展的需要可适当扩大用地,但要更加关注现有开发区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和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从而在满足我国开发区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实现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与开发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李江风等,2004)。

2.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研究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当代区位理论三个阶段。区位论发展的流派有3个:以杜能和韦伯为代表的最小费用区位论;以帕兰德和胡佛的区位论及郝特林的区位间相互依存关系论为代表的最小费用区位与最大利润区位论间的过渡理论;以廖什和克里斯泰勒为代表的最大利润区位论。区位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的理论,并且研究空间组织的最优化问题,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完善了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认为,土地所处的区位不同,其社会经济情况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发区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我国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开发区所处的区位条件越好,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产业集聚明显的开发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好,土地则趋向于集约利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东、中、西的明显差异,位于不同经济区域的开发区在土地利用状况上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对土地的需求量比较大,用地紧张,位于这一区位下的土地就相对西部地区有更高的效益,土地利用更趋向于集

基于ArcGIS Engine的县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研究——以山东招远市为例

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需在区位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各开发区所在区域的区位差异做出客观公正、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许树辉,2001)。

3. 地租与地价理论

马克思所指出的级差地租Ⅱ正是由于对土地追加资本等形成的,从而使土地的价值增加。这一理论对土地集约利用有着本质的联系[32]。土地集约利用的涵义就是要在单位土地上增加投资并创造更多的价值,进而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地租地价理论方面,杜能圈的揭示的是随着据城市(市场)距离的增加在土地上增加的投资会逐渐减少,土地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土地的利用强度降低,土地的利用趋向于粗放。城市地租低价理论方面,李嘉图创立了租值理论,阿朗索1964年提出城市土地竞标地租理论,认为城市中土地的地租和地价随着距离城市中心区的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将降低,只有支付能力强的商业活动才能利用城市中心区,更加集约用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土地集约利用本质上就是要集约高效的使用和合理的配置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下,地租地价能很好的反应土地的供需状况,使土地资源向集约高效利用的部门和行业配置。我国正在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前沿区域,应用地租地价理论来引导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实现整体效益最优(王双超,2010)。

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3.1评价原则

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主要遵循综合性、主导性、政策导向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点面结合等原则。

(1)综合性原则。评价工作所选择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必须从多方面反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本质是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法规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土地使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2)主导性原则。评价工作重点分析对土地集约利用起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选取的重要依据。

(3)政策导向性原则。评价工作充分反映开发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及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国家和山东省相关政策导向。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

二、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 (一)组织准备 1、成立了工作组和项目组 此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需成立领导小组。湖南临武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临武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加山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友国担任副组长,成员为李友林、侯六海、刘顺明、周继瑜、唐元松、刘忠勇、骆琦麟 ,办公室主任由李友林担任。 为了确保湖南临武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顺利完成,按照市国土资源局领导指示,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队伍技术过硬、具有全国土地估价A级资质、土地规划乙级资质的长沙永信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技术工作和具体实施该项目。 2、前期准备 (1)落实设备与工作场地。购买了电脑、扫描仪等设备,并落实了工作场地。 (2)人员培训。为保证调查的资料准确、真实、及时,技术负责人专门给调查人员展开了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调查的范围、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认真学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及培训教材。在培训过程中,对资料名称、调查内容、资料对应时点或时段、调查空间范围、数据要求、表格填写要求、以及图件格式、比例尺、内容要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说明。

(3)确定项目范围。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四至范围为包含区块1和区块2,其中区块1东至玉屏村,南至玉屏村,西至玉屏村,北至玉屏村;区块2东至武水大道,南至规划南平路,西至玉屏村,北至规划隆武路,除去扣除区,两区块的规划面积共为36.23公顷。 (二)资料收集 此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牵涉到的资料广泛,各工作小组根据资料清单和工作表格,到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会出现资料缺失或填写表格不完整的情况,调查人员需做耐心解释并进行补充调查。为保证反映的情况客观真实,根据《规程》要求,技术小组专门派技术人员到开发区对典型企业进行了实地拍摄,为开发区的评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2009年2月至4月,历时两个多月,收集到的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到相关管理部门收集已有资料,包括文本及图件资料;其二是对各用地单位培训并填写表格,以获取相关资料;其三是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技术小组实际收集资料情况见表2-1。 表2-1 资料内容及来源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资料收集清单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资料收集清单 1.国土资源局 (1)县土地利用现状(1:5万)(2008)(图、数据、文本、遥感影像) (2)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1:1万)(2008)(图、数据、文本、遥感影像)(3)开发区地籍图(1:500~~1:2000)(2008)(数据、文本、遥感影像)四至定界确认文件 (4)县土地总体规划 (5)县城市总体规划 (6)县土地志/县志 (7)县国土资源报告(2000-2008) 2.开发区 (1)开发区土地总体规划(图、数据、文本、遥感影像) (2)开发区总体规划图 (3)开发区位置示意图 (4)开发区建设现状(概况、面积、投资强度、主要产业等)、控制性详细规划 (5)开发区国土资源报告(建区——2008) (6)开发区工作总结 (7)开发区相关批复文件 3.发改局 (1)县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 (2)《2000——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3)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统计局 (1)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2)县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0-2008) (3)县2000-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财政局 (1)县2000-2008年财政收入情况 (2)开发区2000-2008年财政收入情况 (3)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开发区基本信息表 注:开发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历年累积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必须统计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其他开发区自主选择。基准时点:2008 年12月31日 开发区用地审批情况表 资料来源:

开发区有偿使用到期土地处置情况表 资料来源: 说明:统计自设区以来至评价时点所有数据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 (2014年度试行)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四年四月

目次 前言 ..................................................................................................................................................................... I 引言 ....................................................................................................................................................................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工作准备 (3) 6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3) 7 开发区评价类型划分 (5) 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5) 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8) 10 成果编制 (10) 11 成果验收与公示 (11) 12 成果应用与更新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 (13)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及定义 (1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19)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1)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3)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 (25) 附录G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 (36) 附录H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 (39) 附录I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4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技术方案

##########开发区土地集 约利用评价 工 作 技 术 方 案 ##########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月

为了高质量完成##########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2014年度试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图件编制技术要点》等技术规范,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 一、工作范围 本次集约利用评价的更新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范围包括如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开发区“主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工作范围与上轮评价范围一致。 第二部分:按照管委会要求,若要划发展方向区,则按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配合进行划定,并编制上报成果,并对##########开发区“发展方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体范围和面积以上报备案的“发展方向区”范围成果为准,发展方向区的确定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若不划发展方向区,则配合管委会和国土局上报要求的其它文件。为开发区上报开发区类型区分。 二、工作任务与内容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任务是:在上轮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要求和新

“规程”的要求,以及四川省土地勘测规划研究院对本次评价的具体技术要求,通过对“主区”评价范围内近两年内有变化的资料和“发展方向区”历年的用地情况、统计数据、经济数据等的调查,分析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测算土地集约潜力,全面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推动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为开发区扩区审核、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潜力测算、图件编制、数据库建立、成果编制、成果验收、存档与备案。 三、技术方案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过程严格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等技术规范。 (一)技术方法 1、评价方法以定量评价为主,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整体评价与典型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 2、用地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空间影像判识相结合的方法。 3、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采用专家咨询法。 4、潜力测算采用专家咨询法、目标值法。 (二)技术步骤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利用潜力要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然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发展和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我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样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问题在于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表现在土地利用上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守18 亿亩耕地红线。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地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节约、集约用地,笼统地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关键的就是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经营。土地集约经营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生产资料等要素,同一块土地面积上聚集的相关要素越多意味着

该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根据生产理论,一定的产出对应着相关 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过程将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本等可变要素合乎比例地投入到固定要素土地中去,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收益。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将可变要素连续投入到土地,土地边际报酬会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边际报酬递减。 二、现行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的缺陷土地利用机制直接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从而也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土地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还有差距。截至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26.37万hm2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2004年度国家首次运用高分辨率卫星,对全国160 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开发区(园区)内平均还有1/3 的土地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尽管2003-2004 年,国家七部委曾经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并把开发园区作为重点整顿对象,但根据实际的动态监测结果土地利用程度并没有很大提高,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艰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城市土地利用配置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政府调控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配置机制导致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的土地配置在数量、方向上的失控及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政府干预市场行为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造成对土地市场的过度干涉及不 公平竞争或者政府功能 在土地市场中的缺失;由于公众参与机制的缺乏,导致对土地资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班级:土管12-1 学号:20126961 姓名:陈杨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地矛盾尖锐。如何缓解这种矛盾,如何利用好土地,尤其是城市土地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为集约利用方式,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充分挖掘城市用地潜力,走内涵式城市发展道路。本文主要是就近年来的阐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迫切性;简单总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研究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land is sharp. How to alleviate this contradiction, how to use the good land, especially the urban land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china's land use situation demands that we must change the land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intensive use,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urban land use, improve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fully tap the urban land potential, take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notation type city.thepaper analysesthe urgency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of ourcountry;simple summary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of the impact factor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analysis of the pr oblems of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index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bout our country’s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city;land for construction;intensive use;evaluation 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城市土地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探讨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热门问题。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前期,受郊区廉价土地的诱惑,城市盲目向外蔓延,这种日益扩大的城市蔓延现象,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和林地资源,使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许多在这片占老大陆生存了几万年的物种也在这场过度郊区化中大批灭绝,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用地规模的不合理扩张和城市土地资源的粗放化经营,引发了通勤成本高、出行时间长、中心区衰败、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为0.9hm2,仅为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33.9%,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仅为0.1hm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日益增多,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从1981年~1998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约139万km2,总量增长1.87倍。这种增长趋势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持续下去。同时来自国土资源部专项调查表明,我国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从1996年到2004年不到l0年时间内,全国耕地减少了l亿多亩;与此同时,大量土地被租放利用,甚至浪费。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日益匮乏是中国现阶段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2],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3]。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4],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现象[5],正确处理经济建设

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合同

**()第号 项目名称:**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更新评价)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年月日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规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合同如下: 一、甲方委托乙方的任务及要求: 甲方委托乙方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2015年度更新评价)工作。 二、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资料: 1、开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地籍、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基础资料; 2、开发区所有建设用地审批的图件及相关资料; 3、汇川区土地更新现状库(2015年度); 4、开发区城市规划(2010-2030年),含控规和详规;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06-2020年)(修编后的最终数据) 6、开发区2015年年鉴统计数据; 7、其他相关资料。 三、乙方提交的成果资料

1、数据库成果(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 2、各类统计汇总表; 3、文字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专题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设计书) 四、时间要求: 按照省厅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 五、甲、乙双方的义务 甲方的义务: 1、协助乙方协调汇川区境内的相关工作关系; 2、提供清单要求的相关资料; 3、配合、协助乙方工作。 乙方的义务: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接受甲方对项目的监督和检查。 六、成果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归甲方所有。 七、价款及其支付方式: 经双方友好协商,该项目工作总价为人民币贰拾万元整(小写:¥—

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成果更新技术要点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22号)要求,为顺利开展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建立评价工作连续性机制,根据新修订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新规程),结合安徽实际,制定本更新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评价成果更新、修订总则 一、工作目标 对依法审批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统一更新或修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国家级开发区成果更新工作。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按照新规程和本要点中相关内容,以2009年12月31日为统一评价时点,全面进行更新。 (二)省级开发区成果修订工作。省级开发区包括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按照新规程和本要点中相关内容,原则以2009年12月31日为评价修订时点,鉴于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完成时间不长,本次更新重点是在充分利用已有评价成果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修订。 三、工作依据和标准 (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试行)》; (三)《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技术要点》。 五、技术路线 评价实施总体技术路线如下:①开展用地状况调查,建立数据库; ②确定评价指标、计算其现状值;③确定评价指标权重;④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⑤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⑥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⑦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及推算尚可供地年数;⑧编制相关成果。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更新技术要点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典型工业企业调查、闲置土地调查4项内容。 一、准备工作 包括“一图四表”,即调查底图、开发区基本信息调查表、开发区用地审批及调整情况调查表、典型工业企业调查表、外业调查记录表。

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合同

**()第号 项目名称:**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更新评价)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年月日

甲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规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编制**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合同如下: 一、甲方委托乙方的任务及要求: 甲方委托乙方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2015年度更新评价)工作。 二、甲方向乙方提供的资料: 1、开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地籍、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基础资料; 2、开发区所有建设用地审批的图件及相关资料; 3、汇川区土地更新现状库(2015年度); 4、开发区城市规划(2010-2030年),含控规和详规;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06-2020年)(修编后的最终数据) 6、开发区2015年年鉴统计数据; 7、其他相关资料。

三、乙方提交的成果资料 1、数据库成果(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 2、各类统计汇总表; 3、文字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专题报告、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技术设计书) 四、时间要求: 按照省厅规定的时间要求完成。 五、甲、乙双方的义务 甲方的义务: 1、协助乙方协调汇川区境内的相关工作关系; 2、提供清单要求的相关资料; 3、配合、协助乙方工作。 乙方的义务: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接受甲方对项目的监督和检查。 六、成果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归甲方所有。 七、价款及其支付方式: 经双方友好协商,该项目工作总价为人民币贰拾万元整(小写:¥—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工作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源于国土资源大调查,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着力改变开发区外延扩张、用地粗放的局面,建立集约高效的开发区用地模式。对于控制开发区盲目扩张,促进开发区低效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加宏观调控,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重点为三部分: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二、此次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1、必须做 ①国务院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月7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2008年7月7日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②省国土资源厅要求:该项工作与下一年度城市批次用地指标直接挂钩 2、应该做

①国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能的要求 ②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要求的区域土地政策调整。 ③作为今后开发区和高薪区扩区、升级审核、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值得做 ①作为今后土地管理的主线,代表未来、方向和基础。 ※正规化、制度化、信息化 ②内部工作管理流程再设计,代表效率和效益。 ※摸清底数、从打基础、提供依据 三、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特征 1、综合性的工作 ※多部门、多指标、多手段 2、整合性的工作 ※多部门数据整合 3、评价性的工作 ※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多个部门管理成果诊 断性的说明 四、开展工作的组织基础 1、认清工作主体:各级开发区、高薪区所在管理委员会(即政府)为该项工作责任主体,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为承办单位。 2、经费问题:经费承担单位为各开发区、高薪区所在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管理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 题目: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学院: 姓名: 学号: 分数: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现有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梳理总结,并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国内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尺度、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理想值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和结 论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展;展望 : , , : ,

, . : ;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是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直接动力[1]。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短缺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地开发土地资源,避免造成浪费。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以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1.1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为了满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 大化,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从而最终使土地能够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利用前景及限制因素,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按照统筹兼顾、地尽其利的原则,强调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宏观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附规定原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附《规定》原文) 日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共九章38条,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针对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借鉴和吸收地方成功经验,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进行了归纳和提升。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规定》强调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 二是进一步强调布局优化。《规定》根据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提出城乡土地利用应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集约布局、节约用地。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三是强化标准控制作用。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供应和使用,应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规定》提出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充分贯彻市场配置原则,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强调除军事、保障性住房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针对实践中创造的工业用地新方式,《规定》明确,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五是突出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规定》总结近年来土地整治领域多项改革经验,从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两方面提炼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做法。对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内,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因粗放用地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滥占耕地的经济增长思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当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1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就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而言,国内众多学者在探讨其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指标构建、利用模式及区域实践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队27训。与其相比,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则起步较晚,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并存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综合前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成果、内容和取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研究 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最早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威廉·配弟的地租理论、英国威斯特(E.West)的报酬递减律理论、英国学者Ebenzer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芬兰学者ElidSan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广亩城市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理论等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配置的相关理论都被引人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随着城市土地利用实践的深人和研究的深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但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 1.2 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研究 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在内的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在评价内容方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是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潜力进行评价。现状评价主要是针对当前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评价当前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而潜力评价就是以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规定为依据,采用一定标准,从城市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出发,通过增加土地投人,合理配置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在不增加城市土地总量前提下增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力。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1 评价指标确定与计算 1.1 评价指标确定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应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开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子目标和指标三个层次。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表

土地面积、累计闲置土地面积、累计应有偿使用土地面积或累计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面积为0时,有关指标现状值直接赋值为100。 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1 权重确定原则 2.1.1评价指标的权重应依据评价的目标、子目标、指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确定。 2.1.2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值在0~1之间,各目标权重值之和、同一目标下的各子目标权重值之和、同一子目标下的各指标权重值之和都应为1。 2.1.3评价目标、子目标的权重值应符合本规程6.2.3条款的要求。 2.2 权重确定方法 2.2.1指标权重可以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应填入附录E相应的表中。 2.2.2特尔斐法 通过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 1E w n i j j i n = = ∑ (1) 式中:w i——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 E ij——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 n——专家总数。 实施要求: a)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人数一般为10~40人; b)打分应根据评价工作背景材料和有关说明,在不相互协商的情况下独立进行; c)从第二轮打分起,应参考上一轮打分结果进行; d)打分一般进行2~3轮。 2.3 权重区间要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要求见表2。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 3.1 理想值确定原则 3.1.1理想值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应达到的理想水平。 3.1.2理想值应依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开发区实际确定。 3.1.3理想值原则上应不小于现状值。 3.1.4理想值确定时,应保证其测算空间范围与指标现状值空间范围相一致。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2010.04.1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 (试行)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〇年四月

目次 前言 (1) 引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工作准备 (2) 5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3)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4) 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7) 8 成果编制 (9) 9 成果验收与公示 (9) 10 成果应用与更新 (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 (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12)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及定义 (14) 附录D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定义 (18) 附录E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 (20) 附录F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 (30) 附录G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32) 附录H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图件编制要求 (34)

前言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均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略) 本规程其他起草人员:(略)

引言 为规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实施动态监管、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 实习目的: 实习要求: 实习安排: 实习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陕速城市化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然而,人均耕地占有量仅0.09 hm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这种基本国情要求必须改变我国目前城市地粗放开发经营方式,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转变,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潜力等途径,使建城区土地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集约利用管理不仅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土地集约使用亦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抉择。,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定量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以山东省潍坊高密市为例,据高密市的特点,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和可持续利用度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密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1,研究区概况 高密市地处胶东半岛和山东内陆的结合部,东临旅游名城青岛,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南傍曰照,北依渤海, 是联接省会济南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版图面积1605.6平万公里,辖20处乡镇、街办,993个行政村,人口85万。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之一, 已成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明星县(市)。高密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 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2.7℃, 无霜期平均212天,日照总时数245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19.6毫米。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研究数据包括2000年高密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2000年高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高密市地籍调查统计数据和200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其中,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由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自于(2000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2.2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Pr0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p1。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万方数据37豢36期罗新茂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18115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2.2.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得出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决策方法,它将评价者对复杂系统的评价思维过程数学化。 2.2.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①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系统的总目标,明确规划决策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

湖南临武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报告

湖南临武工业园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工作报告 湖南省临武县国土资源局湖南临武工业园区管理委员长沙永信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八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二、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 (3) (一)组织准备 (3) (二)资料收集 (4) (三)资料整理 (5) (四)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6) (五)典型工业企业专题报告 (11) 三、成果及应用 (11) (一)评价成果汇总 (11) (二)成果特点 (12) (三)成果应用 (14) 四、工作体会 (15)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15) (二)评价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15) (三)各部门配合,是顺利完成外业资料调查搜集的重要条件. 15 (四)严格依据《规程》,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基础 (16) (五)技术过硬、科研能力强的中介机构的参与,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 (16)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对外开放方针政策后,国务院在沿边、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开放城市和内陆部分省会城市陆续批准建立了不同功能、享受不同经济政策的开发区,并逐渐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我省开发区自90年代初兴办以来,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从总体上已完成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一次创业过程,总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具规模,结构不断得到调整,逐步走向合理,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全省共有77个开发区,其中73个为省级开发区,绝大部分开发区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讯极为方便,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各开发区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推动了全省的对外开放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政策倾斜和体制创新,集中财力物力举办开发区,对我省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我省开发区在开发规模上坚持“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的原则,即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的思路实施开发区的建设,力求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但我省开发区建设才刚刚走过了初创阶段,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相比,我省开发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区发展水平不高。我省开发区规模小、开发水平低、经济实力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问题分析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问题分析 摘要:开发区通过土地集聚效益,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之也出现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鉴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越来越重视,走节约集约用地道路是开发区发展模式实现质的飞跃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采用国家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与湖南省设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理清开发区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区走出一条集约用地的道路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集约用地评价;问题分析1引言 我国是一个后备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也将越来越少,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发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必须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土地集约利用是针对粗放式利用土地而言,其基本涵义是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较早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对其进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分析问题所在,对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 2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用地现状 2.1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 根据《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开发区四至范围材料》(2005第14号),开发区批准面积为1 614.88 hm2。经过数年发展,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管辖范围已远远超过批准范围,为了真实准确的反映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以开发区实际用地范围作为评价对象。截至2009年12月31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用地范围涉及长沙县星沙镇、榔梨镇和黄花镇,东至长株高速,西北至京珠高速、西南至东四线,北至常永高速,南至机场高速,总用地面积为3 889.48 hm2。 2.2土地利用现状 2.2.1土地建成情况截至2009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面积 3 889.48 hm2,其中已建成国有建设用地2 306.08 hm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 297.98 hm2),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1 58 3.40 hm2,无不可建设土地。 2.2.2土地供应情况截至2009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供应建设用地2 306.08 hm2,其中划拨土地778.08 hm2,有偿使用土地1 528.00 hm2(均未到期);尚可供应土地1 58 3.40 hm2;无不可供应土地。 2.3经济社会情况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至2009年12月31日,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计332.37亿元,2009年度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产值631.02亿元,实缴税收25.66亿元。 3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3.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发布的经修订后的《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规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