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收稿日期:2003208208;修订日期:2003209220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03002)和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

作者简介:黄漫青,女,1969年出生,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黄漫青1,韩涛1,李丽萍1,冯双庆2

(1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北京102206;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笔者论述了多胺与果蔬采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胺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与氧化分解途径。从多胺的代谢途径分析了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并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果蔬采后衰老过程中二者的相互作用,概括了多胺与脂氧合酶、过氧化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多胺;果蔬;衰老

中图分类号:Q9461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86(2003)04-0302-05

E ffect of Poly amine on Posth arvest

F ruit and V egetab le

HUAN G Man 2Qing 1,HAN Tao 1,L I Li 2Ping 1,FEN G Shuang 2Qing 2

(1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Beijing 102206;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amine and senescence in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re 2viewed.Metabolic pathway of polyamine is introduc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amine and ethylene biosynthesis during senescence is evaluated.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yamine and lipoxygenase or be 2tween polyamin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are discussed.

K ey w ords :polyamine ;fruit and vegetable ;senescence

多胺(polyamine ,PA )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在高等植物中常见的有二胺:腐胺(Putrescine ,Put )和尸胺(Cadaverine ,Cad );三胺:亚精胺(S permidine ,Spd )和高亚精胺(Homospermidine ,Hspd );四胺有精胺(Spermine ,Spm )和鲱精胺(Agmatine ,Agm )等。早在17世纪,人们在人体精液中首次发现了精胺[1-2]。植物多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多胺广泛存在于有激素参与的、快速生长的和活跃分裂的组织和细胞中[1-4],人为降低细胞内多胺浓度,细胞生长就会减慢或停止[5]。多胺具有刺激生长,延缓衰老的作用,并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密切[2,4,6-10],可将其归为植物生长调节剂[11],或起“第二信使”的作用[1]。果蔬采后贮运过程中的损失与产品本身的衰老或遭受胁迫有关,器官老化或代谢失调不仅可导致产品本身品质劣变,还使自身抗性降低,加重微生物的侵染和繁殖,造成大量腐烂。鉴于多胺具有延缓衰老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1-2],采后领域的科学家也研究了多胺与果蔬采后衰老和冷敏感果蔬冷害的关系。笔者就多胺在果实采后衰老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多胺在果蔬采后中的作用有更多的认识。

1多胺的生物合成与氧化分解

多胺的生物合成过程见图1[12]。Put 处于多胺生物合成的中心位置。它主要由两条途径形成:鸟氨酸(Orn )通过鸟酸脱羧酶(ODC )直接脱羧形成,此途径称为ODC 途径;精氨酸(Arg )由精氨酸脱羧酶(ADC )催化脱羧,生成鲱精胺(Agm ),然后经鲱精胺脱亚氨基酶和N 2氨甲酰基腐胺酰胺解酶形成Put ,此途径ADC 是关键酶,也称ADC 途径。Put 的合成通过哪种途径视情况而定。在动物和真菌中,只有第18卷 第4期

2003年10月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J OURNAL OF B EI J IN G A GRICUL TURAL COLL EGE Vol.18,No.4Oct.,2003

ODC 途径而无ADC 途径,在细菌中ADC 和ODC 都有,一般以ODC 为主[7]。在高等植物中,二种途径都存在,究竟以哪种途径为主,与植物种类和生理过程有关[6]。一般来说快速分裂的组织中ODC 活性更高,而逆境胁迫则会导致ADC 活性的提高。关于多胺代谢酶类的研究已有专门的综述[7,13-14]。值得注意的是多胺合成途径和乙烯合成途径在S 2腺苷蛋氨酸(SAM )这一点上联系起来,在以蛋氨酸(Met )为前体合成脱羧SAM 的路线中,从SAM 开始分成两条路线,一条通过SAM 脱羧酶(SAMDC )的作用合成能抑制衰老的多胺,另一条则通过ACC 合

(1)瓜氨酸脱羧酶(CDC );(2)鸟氨酸脱羧酶(ODC );(3)N 2氨甲酰基腐胺酰胺水解酶(4)亚精胺合成酶;(5)精胺合成酶;(6)(7)(8)(9)Met 循环的一系列酶;(10)赖氨酸脱羧酶图1 植物体内多胺合成途径(包含乙烯合成)成酶的作用而合成能促进衰老的乙烯。

在植物正常生长中,组织内的多胺是相

互协调平衡的,它们对生长的影响虽然

与组织内各类多胺含量有关,但更多取

决于多胺间的相对比值。植物组织内

几种多胺间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拮

抗作用[15]。

2 多胺与果实采后衰老的关系

211 多胺与乙烯的关系 乙烯是果实

采后成熟和衰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

种植物激素,抑制乙烯的合成,可有效

控制其采后衰老,延长贮藏期。对于多

胺与乙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作物、花

卉、果实和其他植物中都有一些研究,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相互拮抗

关系,另一是两者之间没有拮抗关系。

许多情况下,多胺起着抑制乙烯生物合

成,减少胁迫和延缓衰老的作用[16]。

采用外源多胺处理果蔬,乙烯生成量明显减少[17-20]。亚精胺具有抑制果实呼吸作用,可能是多胺通过影响果实中乙烯代谢而表现出来的[18]。大多数果蔬发生冷害时会积累多胺,同时刺激乙烯

合成[21]。低温可促进多胺的合成,同时增加ACC 含量,在鳄梨果实及苹果、樱桃的芽内也发现这种现

象[22]。韦军等[22]推测温度影响乙烯生成的机理可能是:高温下(30℃

)EFE 活性提高,ACC 含量降低,SAM 大量向ACC 转化,多胺合成减少;多胺含量的下降,减少了对乙烯生物合成的抑制,乙烯生成量增

加。在低温条件下(5℃、15℃

),EFE 活性降低,ACC 含量增加,有利于多胺的生物合成,高含量的多胺增强了ACC 转化为乙烯的生化过程的抑制,减少了乙烯生成量。

至于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多胺种类,目前观点不一致,似乎与植物种类有关。近年来,在番荔枝、鳄梨、柑橘、巴西香蕉等的实验中发现[23],多胺,尤其是精胺、亚精胺与乙烯间存在一定的拮抗关系。而韦军等[22]的实验中只有腐胺对乙烯的相互消长关系明显。据R obert 等报道,石竹花衰老时,腐胺和乙烯的数量提高是平行的。此时如用DFMA (二氟甲基精氨酸)抑制多胺合成,则乙烯含量增多,花衰老加快。相反,若用氨氧乙酸抑制乙烯生成,则精胺水平提高,花衰老延缓[24]。多胺可以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各个阶段。如:明显减少紫鸭跖草花瓣和黄化大豆幼苗下胚轴乙烯的产生,略大于011mmol/L 的多胺抑制作用最明显;多胺抑制苹果果实组织标记14C 23,4蛋氨酸向乙烯的转变,并抑制烟草叶片生长素对乙烯产生的诱导作用,乙烯直接前身物ACC 的产生及其向乙烯的转变也受多胺的抑制[25]。多胺不仅能通过抑制内源乙烯合成而延缓衰老,也能抑制外源乙烯所诱导的衰老,即多胺不仅能影响乙烯的合成,也影响乙烯的作用[26]。多胺可能通过稳定膜系统结构的作用,独立抑制乙烯的合成及各种衰老过程。油梨[27]、荔枝[28]分别用相同浓度的Put 、S pd 和Spm 处理,可使乙烯合成被抑制,呼吸跃变推迟,其中以S pm 影响最大;这些多胺不但抑制ACC 合成

 2003年第4期黄漫青等: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303 

酶,也阻断了ACC 向乙烯的转化。仇厚援等研究认为[23],巴西香蕉用不同浓度(0、5、10和20mmol/L )的外源Put 处理后,乙烯合成被抑制的程度与Put 的浓度成正比。他们认为Put 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以对乙烯生成产生抑制作用。目前普遍认为,由于乙烯与S pd 和S pm 生成之间共同竞争相同的生物合成前体SAM ,从而乙烯生成增加,导致S pd 和S pm 含量减少[29]。而Put 则是生成S pd 和S pm 的底物之一,所以,S pd 和S pm 生成减少必然导致其含量上升。佘小平等(1992)用Put 处理绿熟期番茄明显降低乙烯合成,50×10-6抑制作用比10×10-6更强。火柿采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S pd 对乙烯释放和贮藏效应的影响不同,较高浓度(1010mmol/L )可抑制乙烯释放和延缓硬度下降;较低浓度(110、011mmol/L )促进乙烯合成和硬度迅速下降。高梅等认为[30],当外源Spd 处理浓度较低时,则有可能引起SAM →S pd 的反馈抑制,造成SAM →乙烯合成支路的代谢量增加,使火柿衰老加速。

多胺与乙烯之间相互拮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多胺与乙烯具有共同的合成前体SAM 。多胺可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即减少ACC 合成酶及ACC 浓度来抑制乙烯产生。Smith 等研究发现[3],10mmol/L ACC 可明显抑制豌豆顶芽生长,减少多胺含量,而AV G (一种乙烯合成抑制剂)显著提高顶芽Put 浓度。乙烯也可通过抑制多胺合成酶活性来影响组织多胺水平。将黄化豌豆幼苗置于生理浓度乙烯中,可显著抑制ADC 活性,酶的Km 上升5倍,而Vmax 减少2倍;当幼苗转入无乙烯环境时,内源乙烯减少而ADC 活性逐渐回升。这表明外源和内源乙烯都可通过抑制ADC 活性来调节多胺水平[27]。二是带正电荷的多胺可以与膜结合,消除自由基,稳定膜结构,从而抑制ACC 向乙烯的转化。从ACC 转变为乙烯是超氧自由基调节的反应,多胺通过ACC 合成酶的合成及它们的自由基清除剂作用而抑制乙烯的产生[16,31]。多胺能吸收活性氧使自己氧化为酰胺型化合物,由于活性氧能促进ACC 向乙烯的转变,故多胺能抑制乙烯的合成[31]。

然而,在一些植物中,多胺与乙烯之间并不表现出相对抗的关系,有的甚至相互促进。如:氨基氧乙酸抑制黄瓜ACC 的合成,但不引起多胺水平的提高[32]。Put 可能介入乙烯诱导水稻胚芽鞘伸长的活动[33]。“白凤桃”中多胺与乙烯在生物合成上的相互牵制作用并不明显[21]。Spd 在鸭梨和茌梨果实乙烯生物合成中起着一种促进作用[34]。蒋跃明等则否认SAM 在乙烯与多胺合成关系上的重要性[35]。

在一些实验体系中多胺与乙烯通过中间体SAM 相互作用,而在另一些系统中却相反。目前人们多用SAM 的终产物即多胺和ACC 或乙烯含量的变化来推测和乙烯生物合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忽视了SAM 量的供应充足与否、多胺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ACC 的其他转化途径,MACC (N 2丙二酰2ACC )及乙烯生物合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等等,因而得出的结果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并不真正反映出多胺和乙烯生物合成之间的相互关系[36]。朱大恒等认为[25],乙烯与多胺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植物的种类及环境条件,在一些组织和生理过程中,SAM 库含量可能是有限的,这就可能出现乙烯和多胺的竞争代谢;在一些特殊生理过程中,如种子萌发、果实成熟、衰老、胁迫反应中,乙烯与多胺合成同时增加,但不能排除它们在代谢过程中竞争SAM 库的可能性。

多胺和乙烯的关系比较复杂,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可能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相互影响:(1)由于有共同的前体SAM ,因此存在竞争机制,这可能受品种、环境的影响,或只有在SAM 库容量受限时才发生;(2)多胺可影响ACC 合酶和ACC 氧化酶的转录水平,进而影响ACC 的合成和转化;(3)多胺通过影响膜系统的物理性质影响膜上ACC 氧化酶的性质,抑制ACC 转化为乙烯;(4)多胺通过猝灭自由基,提高膜保护酶系统活性,抑制乙烯产生;(5)乙烯可通过影响ADC 、SAMDC 等多胺合成关键酶活性,来影响多胺含量;(6)乙烯合成和多胺合成还受ACC 合酶和氨丙基转移酶(S pd 合成酶,Spm 合成酶)代谢副产物甲硫腺苷(M TA )的反馈控制[26]。

212 多胺与脂氧合酶 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 )被认为是引起机体衰老的一类重要的酶[37-38],高等植物体内产生自由基的主要酶系统为LOX ,该酶催化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各个步骤均产生自由基;另外有实验表明,LOX 和EFE 可能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两个平行的酶系,两者均有合成乙烯的能力,在某些胁迫条件下,LOX 能取代EFE 将ACC 转化为乙烯[39]。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LOX 参与果蔬成熟衰老的机制可概括为:1)启动了细胞内膜系统的膜脂过氧化,导致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加剧了细胞膜的

304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第18卷

降解;2)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如自由基、过氧化物、丙二醛等)对酶、DNA 等有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有毒害作用,导致了细胞功能丧失;3)LOX 及其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参与茉莉酮酸、脱落酸和乙烯等的生物合成,促进了组织的衰老[39]。多胺可以消除化学或酶系统产生的自由基,稳定生物膜结构,抑制乙烯的合成,其作用大小取决于多胺的氨基化程度,三胺和四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大于二胺[40];也有人认为多胺可通过与LOX 活性的相互影响来减轻燕麦叶片和黄瓜中脂质的过氧化作用。Maccarrone 等用纯化的大豆LOX 确定了多胺与LOX 的相互作用,多胺可有效地抑制LOX 21活性,但对LOX 22无影响,其抑制能力与多胺分子中氨基的数量有关[41]。

213 多胺与过氧化作用 闫瑞香等[42]用Spd 处理(200mg/L 浸果10min )“湘源8122”品种的猕猴桃,8℃下储藏,结果表明,Spd 处理延缓SOD 活性高峰的出现,提高了SOD 、CA T 的活性,减少了MDA 的积累,降低POD 、ASP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峰值,延长了贮藏期。蒋琳等[43]以012、015和210mmol/L 的Put 、Spd 和Spm 三种多胺处理裸大麦离体叶片,均使MDA 积累减少,延缓SOD 和CA T 活性下降。因此,多胺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与活性氧代谢有关,并且S pd 进入细胞时与Ca 2+发生竞争。陈坤明等[44]发现Spd 和Spm 的含量与小麦叶片SOD 和POD 的活性呈正相关。谢寅峰等[45]指出外施Put (011和013mmol/L )可逆转酸胁迫(p H 3~5)引起的刺槐子叶内SOD 和CA T 活性下降以及MDA 的积累。3mmol/L 外源腐胺处理使芒果SOD 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MDA 含量增加缓慢,延缓了冷害的发生[36]。徐仰仓等人[46]用012mmol/L 的Spm 处理小麦幼苗,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SOD 、CA T 、POD 和ASP 活性都提高了。对于SOD 和POD ,Spm 不但增加了酶分子的数量,而且提高了已有酶的活性;对于CA T 和ASP ,Spm 增加CA T 分子的数量、提高了已有ASP 的活性,却不能增加ASP 分子的数量、也不能提高已有CA T 的活性。同时,外源Spm 也降低了离体小麦叶片衰老时MDA 含量,且降低程度与S pm 的浓度呈正比。经Put 处理的甜瓜幼苗在低温处理之前,植物体内SOD 基础含量就高于对照,在低温下其活性仍然维持在高于对照水平之上。刘卫群等[47]认为多胺对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SOD 消除低温胁迫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有关。

3结语

关于多胺抗衰老的机理有不同的解释。Drolet 等认为[48]多胺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而延缓细胞的衰老。Roberts 等[49]和Besford 等[50]认为多胺结合到生物膜上稳定膜的骨架结构,增加了膜对活性氧的抵抗力,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Tadolini 等认为[51]多胺与膜磷脂及Fe 2+形成了三元复合物,从而削弱了自由基的铁传递链,进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Maccarrone 等报道[41],多胺延缓细胞衰老是由于它对LOX 活性的抑制。在生理p H 条件下,多胺常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易与细胞中带负电荷的结构蛋白、核酸、酶及生物膜等结合,当多胺与这些物质结合后,改变了后者的结构,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52]。其他证据表明,对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抑制作用中,多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也很重要。总之,多胺与果蔬采后衰老的关系、外源多胺与果实衰老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关注;然而,外源多胺的种类、浓度、不同处理方式产生的不同效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果蔬产品对多胺的反应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才能全面认识多胺与果实采后衰老的关系以及外源多胺的生理效应,以便能将其应用于果蔬产品采后的贮藏运输保鲜中。

参考文献:

[1] G alston A W 1Polyamines as modulators of plant development 1BioScience ,1983,33(6):382-387

[2] 曹 敏1多胺及其植物生理学作用1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6):1-5

[3] Smith TA 1Polyamines 1Ann ev Plant Physiol ,1985,36:117-143

[4] 潘瑞炽1多胺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物1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6):63-68

[5] 程忠刚1多胺的研究进展1饲料研究,1998,5:16-19

[6] 戴尧仁1多胺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1植物学通报,1988,5(2):69-76

[7] 汪沛洪1植物多胺代谢的酶类与胁迫反应1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1):1-7

[8] Evans P T ,Malmberg R L 1Do polyamines have roles in plant development 1Ann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89,40:235-269

 2003年第4期黄漫青等:多胺对果蔬采后衰老的抑制作用305 

[9] G alston A W ,Sawhney R K 1Polyamines in plant Physiology 1Plant Physiol ,1990,94:406-410

[10] Tiburcio A F ,Campos J L ,Figueras X et al 1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olymine functions during plant development 1Plant

Growth Regul ,1993,12:331-340

[11] 余叔文,汤章城1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二版)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2] 沈成国,等1植物衰老生理与分子生物学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3] Adiga P R ,Prasda G L 1Biosynthesis and regulation of polyamines in higher plants 1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85,3:205-220

[14] 李广敏,檀建新,贾荣革1高等植物的多胺代谢1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86-92

[15] 沈惠娟1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对番茄幼苗根伸长和小米种子发芽的影响1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1):20-23

[16] 黄雪梅1多胺与植物乙烯、胁迫和衰老1热带作物研究,1996,(1):61-67

[17] Kramer G F ,Wang C Y ,Conway W S 1Inhibition of softening by polyamine application in ‘G olden Delicious ’and ‘McIntosh ’apples 1J

Amer Soc Hort Sci ,1991,116(5):813-817

[18] 佘小平,王晓明,黄维玉,等1“旱魁”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多胺和乙烯的变化1园艺学报,1992,19(3):269-270

[19] 任小林1亚精胺对李果实乙烯产生与呼吸速率的影响1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3):186

[20] 张珍兰1间歇升温中多胺对减轻黄瓜和桃冷害的作用机制1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21] 茅林春,张上隆1采后桃果实中多胺和乙烯对低温胁迫的反应1园艺学报,1999,26(6):360-363

[22] 韦军,田边贤二1温度对采后梨果实多胺、ACC 含量、EFE 活性和乙烯生成量的影响1园艺学报,1994,21(2):139-144

[23] 仇厚援,潘永贵,安广杰1香蕉贮藏过程中多胺与乙烯的关系1果树学报,2002,19(2):115-117

[24] 曾广文,蒋德安1植物生理学1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5] 朱大恒,韩锦峰,林学梧,等1多胺与植物激素的关系1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27(1):10-14

[26] 王晓云,邹 琦1多胺与植物衰老关系研究进展1植物学通报,2002,18(1):11-20

[27] Apelbaum A 1Polyamine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of avocadeo fruit 1Acta Horticult ,1986,179:779-785

[28] Jiang Yue 2Ming ,Chen Fang 1A study on polyamine change and browning of fruit during cold storage of litchi (L itchi chi nensis Sonn )1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95,5:245-250

[29] 潘永贵1多胺对采后果蔬生理影响及其应用1热带农业科学,1999,(4):68-74

[30] 高梅,张继澍1亚精胺对柿果采后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1园艺学报,1999,26(6):364-368

[31] 陆定志,傅家瑞,宋松泉1植物衰老及其调控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2] Wang C Y 1Changes of polyamines and ethylene in cucumber seedlings in response to chilling stress 1Plant Physiol ,1987,69:253-257

[33] Lee Tse 2Min ,Chu Chun 1Ethylene 2induced Polyamine accumulation in rice (Oryz a sativa L 1)coleoptitiles 1Plant Physiol ,1992,100:238

-245

[34] 韦军,田边贤二1鸭梨、茌梨果实采前乙烯生物合成特性研究1园艺学报,1994,21(3):231-234

[35] 蒋跃明,张东林,李月标,等1多胺对香蕉果实乙烯发生的影响1植物学通报,1995,12(4):50-52

[36] 张昭其,李雪萍,洪汉君,等1外源腐胺减轻芒果冷害的研究1福建农业学报,2000,15(2):32-36

[37] 王海滨1植物的脂肪氧合酶1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3-67

[38] 张荣平1脂氧合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1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10(1):47-51

[39] 生吉萍,申 琳,罗 云1果蔬成熟和衰老中的重要酶-脂氧合酶1果树科学,1999,16(1):72-77

[40] 王汉忠,赵福庚,张国珍1多胺延缓植物衰老的机制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5,26(2):227-232

[41] Maccarrone M ,Baroni A ,Finazzi 2Agro A 1Natural polyamines inhibit soybean (G lycine max )lipoxygenase 21,but not the lipoxygenase 22

isozyme 1Arch Biochem Biophys ,1998,356:35-40

[42] 闫瑞香,王仁才,关文强1亚精胺对猕猴桃采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园艺学报,2002,29(2):173-175

[43] 蒋琳,沈曾佑,张志良,等1多胺对裸大麦离体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1植物生理学报,1993,19(4):367-371

[44] 陈坤明,张承烈1干旱期间春小麦叶片多胺含量与作物抗旱性的关系1植物生理学报,2000,26(5):381-386

[45] 谢寅峰,沈惠娟,李梅枝1酸胁迫对林木内源多胺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1林业科学,1999,35(1):117-121

[46] 徐仰仓,王 静,刘 华,等1外源精胺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1植物生理学报,2001,27(4):349-352

[47] 刘卫群,等1多胺对甜瓜幼苗抗冷性的机理研究1华北农学报,1993,8(3):18-22

[48] Drolet G ,Dumbroff E B ,Legge RL et al 1Radical Scavenging properties of Polyamines 1Phytochem ,1986,25:367-371

[49] Roberts D R ,Dumbroff E D ,Thompson J E 1Exogenous polyamines alter membrane fluidity in bean leaves 2basis for potential misinterpre 2

tation of their true physiological role 1Planta ,1986,167:395-401

[50] Besford R T ,Richardson C M ,Campos J L ,Tibucio A F 1Effect of polyamines on stabilization of molecular complexes in thylakoid mem 2

branes of osmotically stressed oat leaves 1Planta ,1993,189:201-206

[51] Tadolini B 1Polyamine inhibition of lipoperoxidation 1J Biochem ,1988,249:33-36

[52] Slocum R D ,Kaur 2Sawhney R ,G alston A W 1The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polyamines in plants 1Arch Biochem Biophys ,1984,

235:283-303306 北 京 农 学 院 学 报第18卷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张府城 学号:2201301020703 导师及职称:樊爱萍(讲师)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国内外已经对蔬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减缓蔬菜的呼吸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来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但是物理、化学保鲜方法分别存在设备昂贵、有毒副残留等缺陷。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采后热处理、纳米技术、机械损伤、预冷、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一:果蔬采后采后处理研究进展: 蔬菜采摘后由于其旺盛的呼吸、微生物的活动及水分的蒸发作用,很容易出现变质和腐烂等现象。若在采摘、运输和贮藏过程当中没有采取适当的贮藏保鲜措施,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蔬菜的损耗率在25%~30%。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蔬菜是在采摘期上市,应季时供过于求,而在淡季由于气候、贮藏等缘故,往往供应短缺。因此,有效延长蔬菜采摘后的贮藏保鲜期,避免蔬菜腐烂现象的发生,减小蔬菜供应和需求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采后热处理: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能控制多种果蔬的侵染性病害、虫害,提高抗冷性降低冷害,延缓衰老,保持贮藏品质。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热处理技术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部分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进入21 世纪,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寻找安全无毒的采后防虫抗病处理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7]。在这样的背景下,采后热处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迅猛发展,出现了热水喷淋(Hot water brushing,HWB)处理、射频(Radio frequencies,RF)加热等新型热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处理相结合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品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1 热水喷淋技术(HWB):热水喷淋处理,采用高温水作为介质,对果蔬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果蔬采后病理及病害的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对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做了介绍,主要介绍了酵母类抗菌剂防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微生物种类、拮抗机理及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采后病理;酵母菌类抗菌剂;病害侵染;微生物防治; 1.前言 影响食品食用安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化学农药残留。天然植物成分(精油和植物提取物)、生物药剂( 酵母和细菌类拮抗菌)和非选择性生物杀菌剂(碳酸钠、碳酸氢钠、活性氯、山梨酸)等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介绍微生物抗菌剂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一些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从苹果、柑橘、梨、桃、猕猴桃等10余种水果中筛选出几十种拮抗微生物,目前商品化应用的主要有:丁香假单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中的季也蒙毕赤酵母菌、哈氏木霉、白粉寄生菌[1~2]。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腐烂损失十分巨大。据统计报道, 发达国家为l0%~30%, 发展中国家则高达40%~50%。长期以来防治果蔬采后病害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 然而, 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易使病原真菌产生抗药性, 易造成环境污染, 且危害公众健康。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在农作物大田病害生物防治蓬勃发展的带动下, 生物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成为研究热点[3~4]。 果实采后病原性腐败的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极具前途的绿色防腐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通过改变果实表面微生态环境,促进病原微生物拮抗菌的繁殖,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减少腐败的目的[1]该技术安全环保性能优越,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可以预见,采用生物防治将是今后果蔬防腐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因其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深受人们的重视与欢迎。 2. 果蔬采后主要病原菌及侵染过程 2.1主要病原菌 引起蔬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其中以真菌和细菌性病原菌为主[5~6]。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xx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和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分级机、____分级机和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 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 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 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 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_李继兰

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包装保鲜 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2010年底全国果蔬总产量达7亿多吨,但产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多年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我国重采前轻采后的传统一方面导致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差,内销和出口价格都很低;另一方面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缺乏,果蔬的附加值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对新鲜水果蔬菜的消费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不仅花色品种要多,还要求产品新鲜、干净和精美。因此,大力开展以提高果蔬质量为中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美化产品,使其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提高果蔬产品的附加值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减少 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兰 葛玉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果蔬;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 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采后损失,逐步实现果蔬采后流通保鲜产业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1、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蔬产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再加工再增值措施的总称,包括水果蔬菜采收后所经过的挑选、修整、分级、清洗、打蜡抛光、包装等技术环节。 1.1 挑选 挑选是果蔬采后处理的首要环节,即剔除果蔬产品中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以利于流通过程中后续分级、包装和贮运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因挑选涉及到病虫、伤、残、色、畸形等多项指标,综合 48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第19卷第4期2003年7月农业工程学报 T ransacti ons of the CSA E V o l .19 N o.4July 2003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张红印,蒋益虹,郑晓冬,席王与芳,孙 萍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杭州310029) 摘 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 中图分类号:T S 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3)0420023205 收稿日期:2002209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659) 作者简介:张红印,男,讲师,博士研究生,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310029 1 引 言 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 ter 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 acillus S ubtilis )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2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 tz 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d [9];W isn iew sk i 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oleop h ila )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 2+ 可促 进这种效果,而M g 2+没有这样的作用[10];B enbow 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 ry p tococcus .inf ir m o 2m in ia tus 、C .lau ren tii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C .I nf ir m o 2m in ia tus 和红酵母属的R hod otoru la .g lu tin is 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Zahavi 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 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 id a g u illier m ond ii )对桃采后果实软腐病的抑制效果,用5×108CFU mL 悬浮液处理的果实贮藏在25℃下经4d 、 15℃经7d 和3℃经30d 后软腐病的发病率都为零,和1000m g L 扑海因处理的效果一样[13] 。范青等研究了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的不同处理和接种时间对“富士”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接种灰霉菌和青霉菌孢子浓度分别为1×105个 mL 和5×104个 mL 时,在25℃,1×108 CFU mL 的酵母悬浮液完全抑制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在1℃冷藏30d 后,灰霉病和青霉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和0[14]。范青等对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季也蒙假丝酵母(C .g u ilier m ond ii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 loeckera ap icu la ta )、汉逊德巴利酵母(D eba ry o m y ces hansen ii )等3种酵母菌对甜樱桃褐腐病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能有效地防治核果类果实采摘后软腐病;从桃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浅白隐球酵母(C ry p tococcus a lbid us (sa ito )sk inner )和丝孢酵母(T richosp oron sp )能防治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而从桃果伤口处分离到的膜醭毕赤酵母(P ich ia m e m branef aciens H ansen )则对核果类果实软腐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5]。刘绍军等研究了啤酒酵母对草莓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以活细胞数为1.75×107个 mL 的酵母液处理草莓,常温下可延 长保鲜期2~3d [16] 。梁泉峰等从腐败玉米中分离到一株间型假丝酵母(C .in ter m ed ia ),对苹果青霉病及洋葱黑曲霉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接种致病菌后 3 2

2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练习题及答案果蔬贮运与加工

第二章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运输 第一部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名词解释 1.预贮 2. 预冷 3. 热处理 二、填空 1. 果实的成熟度可划分为:( )、()、()。 2. 常用的确定果实成熟度的方法有:()、()、()。 3. 采收原则是:();采收分为:()和()。 4. 采后处理方法主要有:()、()、()、()、()、()。 5. 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程序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是在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采收。() 2.只要果实的面色变红,就说明该果实已经成熟。() 3.果实的硬度越高,说明果实的成熟度越低。() 4.糖酸比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果蔬的最佳采收期。() 5.由于蔬菜供食的器官不同,贮藏、运输、加工对产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对成熟度的要求很难一致。 6.无论果品还是蔬菜,凡是淀粉含量多的都比较耐贮藏。 7.用于长期贮藏的果蔬,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于短期贮藏或加工的品种没必要轻拿轻放。 8.预贮的主要作用是使柑橘果实降温、回软、愈伤。 9.马铃薯采收后保持在18.5℃以上两天,然后在7.5~10℃和90%~95%的相对湿度下,保持10~12天,促进伤口愈合。

10. 果蔬预冷是果蔬入库前的重要环节,预冷可以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散发田间热,降低果温,有利于贮藏。 11. 化学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病菌的侵染,防止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12. 果品和蔬菜食用的部位不同,分级标准各异。 13. 在苹果的分级中,果个在65mm以上,不允许有病虫果、梨园介壳虫伤、裂果等。 14. 清洗的目的是除去果蔬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以及杀菌防腐。 15. 在果蔬表面涂上一层食用蜡、胶等,形成一层薄膜,阻碍了果蔬与环境的接触,从而起到了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病菌感染的作用。 四、选择填空(将其中一个正确的题号填在括号内) 1.决定果实风味的依据是:(1)糖酸比(2)糖含量(3)酸含量 2.香蕉催熟时,温、湿度是关键因素,尤其是湿度不能 (1)大于90% (2)小于80% (3)90~95% 3.用于长期贮藏的果实最好在(1)可采成熟度(2)食用成熟度(3)生理成熟度采收为适。 4.确定果实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1)底色(2)面色(3)面色比底色重要 5.黄瓜、茄子、丝瓜等蔬菜的适宜采收期应该在(1)叶片枯黄(2)种子膨大硬化之前(3)果皮硬化的时候。 6.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1)晴天上午晨露消失(2)太阳曝晒(3)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7.在果蔬商品化处理过程中,切分能够(1)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2)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3)既能提高果蔬的商品价值,又能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8.涂膜可以保持果蔬的新鲜状态,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寿命。该项措施最先在(1)马铃薯和胡罗卜(2)柑橘和苹果(3)菜花和菠菜上使用。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摘要: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 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 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 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 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果蔬采后病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蔬损失于采后的腐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储运冷藏设备,果蔬腐烂损失率更高[1]。目前我国的果蔬采后损耗约占总产量的30%~40%[2]。果蔬采后腐烂大多由真菌引起。水果在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机械损伤[3],霉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蚀水果,并在水果上大量生长,从而造成水果的腐烂。长期以来防治真菌病害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杀菌剂。然而,连续使用化学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由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健康的危害[4],迫使人们寻求安全、无毒和有效的新方法。生物杀菌剂可分为植物杀菌剂、动物杀菌剂和微生物杀菌剂三种,用微生物进行采后病

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从Guter首次报道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水果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以来,国外学者对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5,6]。目前,已研究可作为果蔬采后病害拮抗菌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其中酵母菌由于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而成为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7,8]。 1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效果 目前已证明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防治作用的酵母菌品种很多。在国外Chalutz等从柠檬果实表面分离得到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对柑桔青霉病、绿霉病和酸腐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在11℃或22℃条件下可以维持21 d[9];Wisniewski等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oleophila)对苹果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Ca2+可促进这种效果,而Mg2+没有这样的作用 [10];Benbow等研究了隐球酵母属的Cryptococcus.infirmo-miniatus、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7937926.html,urentii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对梨病害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隐球酵母属的 C.Infirmo-miniatus和红酵母属的Rhodotorula.glutinis在采收前一天对梨进行处理,能有效地控制梨的采后腐烂[11]; Zahavi等的研究发现,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葡萄由灰葡萄孢霉及黑曲霉引起的腐败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可以减少腐败损失16.81%和60%[12]。 在国内,范青等研究了季也蒙假丝酵母(Candidaguilliermondii)对

第2章 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第2章果蔬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分16分) 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用机械进行果蔬的采摘主要是利用_______细胞的形成。 3、果实分级机械按工作原理可分为_______分级机、_______分级机和_______分级机。 4、黄瓜的采收宜在_______进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 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一、填空题 1.低温杀虫处理、热处理杀虫技术、高能电子辐射杀虫技术 2.离层区 3.大小分级、重量分级、颜色分级 4.清晨或傍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分20分) 1、预冷是指在果蔬贮藏或运输之前,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措施。 2、脱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 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 3、检疫杀虫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进出口农产 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携带的检疫危险性有害昆虫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而传播,进口国常常设置检疫关卡来检查。 4、真空冷却(Vacuum- and water spray vacuum-cooling)是将果蔬置于密 闭容器内,通过真空泵,迅速抽出容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强制水分从果蔬蒸发,并夺去果蔬中的汽化潜热,使果品温度降低。 三、问题题(每题8分,总分64分) 1、简述采收期与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的关系。 答:采收期由产量、品质、耐贮性确定。最佳采收期由生物学特性、食用品质、采收后的用途。如果鲜销或短途运输,采摘通常在成熟度较高采收;如果长途运输或加工,通常选 择在成熟度较低采收。 2、简述涩味的产生原理、脱涩原理及常用的脱涩方法。 答:水果中的涩味主要是单宁等多酚化合物。涩果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产生乙醛、丙酮等中 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与可溶性的单宁物质结合,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单宁物质变为 不溶性,涩味就可脱除。根据以上原理,可以采取某种方法,使果实进行无氧呼吸,使单 宁物质的溶解性变化而脱涩。(1)温水脱涩(2)冷水脱涩(3)石灰水脱涩(4)食盐、明矾溶液脱涩(5)酒精脱涩(6)高二氧化碳脱涩(7)冻结脱涩法(8)保鲜膜包装脱涩(9)混果脱涩(10)乙烯脱涩(11)乙烯利脱涩 3、为什么不同种类的果蔬(农产品)不宜混合在一起贮藏? 答:收获后的果蔬,虽然脱离了母体和栽培的环境条件,同化作用已基本停止,但仍然是 活的有机体,还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如呼吸代谢、蒸腾作用、成熟衰老变化等。故不同 类果蔬混在一起有可能导致品质下降,更容易变质腐败。 4、简述果蔬采后处理的主要工序。 答:a分选;b分级;c清洗;d风干;e杀菌处理;f预冷;g检疫杀虫;h涂蜡;i 脱涩;j催熟;k包装;l封箱;m临时贮藏;n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