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储粮

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储粮
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储粮

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绿色储粮

摘要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类每天必须的食物,每个国家都对粮食进行一定规模的储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从以前的温饱型向现在的营养均衡型转变,市场对粮食的食用品质和卫生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品质良好、口感良好、不受卫生或化学污染的粮食,很受市场的欢迎。然而我们过去的粮食经过一定年限的储备,在轮出阶段面对市场时,粮食原有的良好品质,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和劣变,与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粮库作为粮食储备的企业,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有责任和义务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保持绿色品质的粮食,满足市场对粮食的品质要求。因此我们在粮食的储藏阶段,应该改善技术手段,利用合适的科学技术,进行绿色储粮,使我们的粮食常储常新,长期保持绿色食物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科技绿色储粮

一绿色储粮的内涵

绿色储粮就是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以达到储藏的粮食品质无劣变、粮食不受卫生污染而且数量安全的一种储粮工程。

我国在20世纪中、后期,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制约,一直采用在常温常态下,利用原有的一般的仓房进行密闭、防潮、防霉、防虫的常规手段进行粮食储藏。根本的任务是为了确保粮库保持无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常规储藏的不足之处:由于仓房条件限制,密闭、隔热性能有限,在常温状态下,储粮在每年的高温季节容易随外界温度影响,粮温与气温比较接近,每年都爆发2到3次的虫害,每当出现虫害,必须用化学药剂进行熏蒸杀虫,但是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存在以下弊端:1、经常使用,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后来使用的药量增加。2、虫尸及除药渣时漂散的药渣会污染粮食。3、粮食对毒气有吸附作用。4、毒气对作业人员有害。5、药剂的生产和废渣对人和环境有破坏作用。常规手段的储藏,致使每年都是周而复始的出现和处理类似问题。储粮常处于这样的状态,致使粮食品质陈化速度加快、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容易劣变、粮食出现多次的卫生污染。

本文提倡的绿色储粮技术,在世纪初,粮食行业已经在不断的探索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具体实施就是改善储粮的储存环境:1、通过技术手段使粮食长期处于准低温状态,延缓品质陈化。2、使储粮长期处于低氧甚至缺氧状态,抑制虫霉出现,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防虫、杀虫。众所周知,低温环境下保存的食品,能更大程度上能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和新鲜度,从而达到延缓粮食品质陈化,减少或停止使用化学药剂目的,绿色储粮技术屏弃了常规储藏的种种弊端,更大程度

的保持粮食固有的、天然的营养和食用品质。

二绿色储粮的技术要求

根据粮食的特性,我们已经知道水分、温度、粮堆气体的成分是影响粮堆微生物、害虫、粮食生理活动和代谢的三个主要条件。如何控制这些条件,采用环保无害的手段,使储粮处于稳定状态,不向品质劣变的方向转化。实践证明,粮食在密闭、准低温(小于20摄氏度)、低氧缺氧(氧气浓度低于10%以下),能够抑制粮食的呼吸强度,降低粮食的生理生化活动,抑制霉菌等微生物,防虫杀虫,使粮食不致发热霉变,能延缓品质的陈化速度,同时有利于储粮保水保鲜,减少粮食损耗。

三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

1、提高粮食仓房的密闭性能。仓房的气密性越好,越有利于绿色储粮的开展,气密性好,就能阻止仓房内外的气体交流和渗透。当仓内环境达到确氧状态时,就能长时间阻挡外界的氧气渗透。对气密性影响较大的部位一般出现在门、窗、有裂缝的墙壁、墙脚、仓顶天花。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应该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仓房的气密性,当气密性不理想时,应该对上述部位进行检查和填补改造。

2、加强仓房的隔热性能。在粮食入仓时,可选择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如自熄板),压贴在仓房的四周墙壁,入完仓后,在仓房的门窗放臵厚度15—20厘米的泡沫板,然后封上薄膜。粮面加盖隔热板或稻壳等隔热材料,然后压盖薄膜。条件允许时,可以在仓顶安装喷淋水龙头(用于仓顶太热时,实行水喷淋降温),或在仓顶另覆盖遮

阳网等隔热设施(用于减少太阳光对仓房的辐射)。以上措施都是使仓房有更好的隔热效果,防止外界的热量与仓内的进行热交换。

3、进行准低温储粮。仓房的隔热措施到位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对粮食温度控制了,只要我们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我们是可以使储粮平均温度长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的。这是使储粮保持品质、延缓陈化的关键,这样的温度环境,同时能够霉菌和虫害的滋生。

(1)进行冬季通风降温。到了每年的秋冬季节,根据粮库所处的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在大气温度大幅度比粮堆温度低时,及时对储粮进行自然通风,以尽可能降低表层粮温,进而降低平均粮温,既减少粮堆的温差,也为下一步的机械通风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气温的下降,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机械通风。一般是晚上气温较低时通风,白天气温稍高时停机,如果白天气温回升不高,也可以连续不间歇的通风。根据我库的实践,在每年的冬季低温期间,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可以使仓内储粮降到平均温度为10摄氏度左右。

(2)春季进行保冷密闭。由于冬季的通风降温,使储粮降到了一定的低温,在春季气温回升之前,必须及时进行仓房密闭,利用上述的密闭隔热条件,防止仓内的低温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而升高。

(3)夏季进行隔热控温储粮。由于之前对仓房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气密和隔热处理,使仓房有了相当程度的隔热性能。按照我库的实践,每年的6月上旬。大气的温度一般已经回升到30摄氏度左右,我们仓房内的储粮,由于有一定的隔热措施保护,粮温一般维持在16至25摄氏度之间,平均粮温在20摄氏度附近。在夏季气温持续

升高期间,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阻止外界的高温与仓内的低温有热量交换,严格限制不必要的门窗开启。必要的粮情检查,应该选择在早上气温未高时进行。加强检测隔热层的温度,适时开启轴流风机,排除仓顶阁楼的积热。按装有水喷淋装臵的仓房,在气温较高时,对仓顶进行水喷淋降温。防止过多热量传递到仓房内。

(5)其他辅助措施。随着夏季的延长,不同仓房、不同品种的情况有差异,而且仓房的隔热性能有限,保冷效果会逐渐消减,会逐渐随气温升高而达不到我们的设定值。我们为了仍能保持仓内储粮的低温,可根据粮温情况,适当采用谷冷机制冷作业。根据我库的实践,到了每年7月下旬,部分粮温会升至25摄氏度左右,如果我们此时利用谷冷机对粮堆制冷降温,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原因是此时的粮温还不算很高,选择在夜间进行谷冷作业的话,可以尽可能减少能耗,一般通过3个晚上(36小时)的谷冷作业,可以把粮堆温度重新降到15摄氏度左右,然后继续加强隔热控温措施,到了10月底,可以使平均粮温维持在20摄氏度以下。

4、气调储粮

气调储粮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成分,控制粮堆里的氧气含量,使粮食长期处于低氧甚至缺氧环境,抑制害虫的出现和发展,使不受虫害侵蚀,确保粮食安全,同时能抑制粮食和微生物的呼吸,减少粮食营养物质消耗和劣变。

正常空气的成分是:氧气20.95%、氮气78.09%、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通过实践证明,当粮堆环境的氧气浓度在10%以下,

1—2周可以使粮堆害虫致死,当氧气浓度降至2%以下时,害虫在短时间内缺氧致死。气调储粮的具体操作就是把仓房里面氧气浓度20.95%的正常空气排出仓外,然后补充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或是氮气,使粮堆处于低氧或缺氧状态。目前多数粮库是使用氮气。以我们粮库为例,在仓房设臵相应的气体管道后,利用制氮设备在空气中分离出浓度99%的氮气,然后利用风机和管道,一边抽排仓房的空气,一边充进高浓度的氮气,通过分阶段操作,最终把仓内氧气浓度降至2%左右。当仓内氧气浓度达到我们的设定范围后,就进入后期维护阶段,定期检测仓内仓内氧气浓度,检查和防止气体外泄,观察虫害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氮气。根据我们的实践,采取氮气的气调储粮,只要仓房长时间维持低氧的状态,能够使仓房有效的达到防虫和杀虫的良好效果,可以停止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害虫防治。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科技手段,根据仓房的密闭、隔热条件,利用低温、低氧技术,是可以使我们的粮食达到储藏安全、品质良好的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探索不断深入,我们将在绿色储粮上大有作为,使粮食企业产生更好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粮食储藏》《气调储藏》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对于环境的发展要求也是逐渐的提高,这也是绿色建筑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原因所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现代人的心中。本文就绿色建筑的特点,优势以及必要性做以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发展绿色建筑的方法加以探讨,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 引言 所谓绿色建筑,是在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绿色建筑实施的必要性 a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我们为什么需要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呢? 最简单的回答是由于传统建筑并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举例来说: A 清理原本自然状况下的土地会造成野生生物的消亡。 B建筑的生产,制造,运输等都会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而它们释放的有害气体会加剧大气的破坏或加剧温室效应。 目前的传统建筑消耗了太多的能源,制造了太多的垃圾和污染。如果放任自流,我们的环境和经济都将遭受极大的破坏。 经调查研究,在美国,传统建筑的生产,建造,运输占据和消耗的能源比例如下:

消耗了14%的可饮用水。 释放了30%的垃圾及污染。 二氧化碳释放量占38% 使用了40%的原材料 消耗了39%的能源。 消耗了72%的电能 在中国,由于建设量更高,这个比例还要更加巨大。 这样大量的消耗和污染,其实是以透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数据表明,绿色建筑总体来说可以减少13%的维护费用,节省26%的能源消耗,还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满意度,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所以,尽管可能由于设备,研究等会增加前期的投资,绿色建筑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中还是具有重大优势的。 b.绿色建筑可以为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居住,生活环境。 建筑师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的主要场所。据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人有90%的时间实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坏于是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及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 20 ℃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 ℃上下的舒适室温;还有西双版纳干阑

粮食局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调研报告

粮食局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调研报告 浅谈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 xx省xx粮食储备直属库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其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粮食,是粮食仓储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xx粮食人要在继续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加快科学保粮、绿色储粮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设计,提升绿色储粮功能,推进粮库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用现代物质条件改造粮食行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粮食企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粮食服务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粮食流通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粮食种植业,通过培养新型粮食人发展粮食事业,加快传统粮食产业向现代粮食产业转变,推进现代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章从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的形势、技术、职责、责任、要求和标准方面,浅谈了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势在必行;从气候影响、设施不足、费用困难、保管队伍不稳定等几方

面,浅谈了当前打造绿色储粮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者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从领导抓起,抓队伍、把好粮质关、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结论是: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目前,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如此形势之下,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1.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势在必行 所谓绿色储粮工程,即使用绿色储藏装备、技术、方法,储藏绿色原料或产品,达到绿色储藏的效果,这是发展粮食为原料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环节。 1.1 绿色储粮工程的形势 粮食政策性保护对于国有仓储购销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贾宝玉脖子上的石头,成为维系企业生命的命根。市场经济的浩瀚大海,早已向国有仓储企业发出了击水的邀请,国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吸收了传统化学化工.环境.物理.生物.材料和信息等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代表了化学化工科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及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阐明了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当今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生产被人们提上了议事议程。 绿色化学简介: 名词解释: 按照美国《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重要性: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升级战略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战略研究 兰盛斌 丁建武黎万武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31)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粮食储藏技术,从绿色储粮、生态储粮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市场准入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存在过度依赖磷化氢,使储粮害虫对磷化氢、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抗性、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丢失严重、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绿色储藏技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认可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一些储粮技术还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5~10年粮食储藏技术发展趋势:粮食分类储藏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粮食储藏发展趋势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第三次提出了有关“粮食安全”内涵: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从此次“粮食安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保证粮食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粮食的营养和健康,这对粮食储藏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粮食储藏国际现状与趋势分析 绿色储粮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和绿色食品的蓬勃发展,对粮食绿色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据国际贸易中心(ITC)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粮食是食品工业的源头,正是由于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粮食储藏技术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低温储粮已经被广泛采用,仅德国阿克西玛制冷设备公司(原来的苏尔寿爱雪维斯公司),生产的谷物冷却机就有1万多台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使用,全世界采用低温储粮的粮食已经超过了1亿吨;气调储粮是另一个被广泛采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已经在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得到有效应用。 在欧洲,对于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在德国,储粮化学药剂在粮食中的应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而生物防治技术则不需要登记,已经有寄生蜂Trichogramma spp等生物天敌得到了商业应用。 ?兰盛斌,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花牌坊街95号,。

党员学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心得体 会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 范文1 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该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细化落实。规划共分8篇27章,从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并从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 规划提出12项主要指标,其中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从现在的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提高到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制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它有何新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认为,规划突出顶层设计,坚持有序推进,充分体现了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确立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目标,进而部署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认为,首先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规划,它不仅关注科学技术研究、改革和发展,更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创新的全链条进行的一次整体规划。其次,规划更加注重科技的超前引领性,更加关注依靠创新构建先发优势。第三,规划非常关注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问题。第四,规划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重大部署,比较体系化地提出在深海、深蓝、深空、深地等能够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保证国家战略优势的领域的考虑部署。 近些年,国家陆续发布了多个涉及科学技术的规划,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是国家首次将“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规划。 一直参与规划制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地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而努力。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史,现状及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意识,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沉成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建筑发展史(重点中国)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巢(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近代以来,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等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成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绿色建筑也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国际上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国自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 摘要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科技正是伴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可保持人类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是当今时代对科技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引导和生态化规范,它要求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严格限制直至淘汰出局,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高度重视直至推广普及,从而加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受到我国的重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让科技向可持续的方向改变,绿色科技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航向。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取得极大成功,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其自身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现代技术产生的后果与其确立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许多负效应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现代技术问题主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我们“应通过了解西方社会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研究科技发展的走向问题已成为当前紧要的学术使命。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绿色运动”,使绿色科技应运而生。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先生1995年撰文,提出要顺应绿色大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将“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二绿色科技内涵 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是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观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的,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是指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一切科技活动,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以及环境理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研究、提高等环节。 1994年美国环保局科技计划中把绿色技术分为“深绿色技术”和“浅绿色技术”。深绿色技术是指污染治理技术,以保护“绿色”为主,如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预防病虫害技术及防风治沙技术等;浅绿色技术则是指清洁生产及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以推进“绿色”化发展为主,如电动汽车开发技术、聚乙烯生产新工艺、高效节能技术以及一些生物技术等。

工作总结: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对策和思考

工作总结:推动绿色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对策和思考 近年来,全市大气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邕城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也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2013—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75%、80%、88.8%、95.1%、92.3%,尤其是连续4年实现PM10、PM2.5浓度双下降,降幅达37.8%和38.6%。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天,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第二。但是,大气环境受制因素很多,千变万化,环境空气质量是个易碎品,必须加强研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2018年第一季度,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出现反弹,优良率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臭氧和二氧化氮成为增速较快的污染物。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市委提出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现时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年底还将承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好年会的重要保障。 一、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大气治理的重要关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治理工作,主动担当、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各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研究重大问题,多次对大气治理工作作出批示,多次组织专题会议推进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并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扬尘治理现场、涉气排放企业开展督查,极大地推进了大气治理工作。

(二)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是推进大气治理的正确思路 根据2015年污染源解析研究,我市PM10污染70%来源于扬尘、燃煤、机动车排放,其中扬尘占到30%左右。为此,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在城市扬尘治理方面,明确建设施工、消纳场、城市道路、堆场作业和园林绿化用地五个主战场,采取“一源头一方案”,分别制定专项细则和治理标准。在工业污染源整治方面,率先在全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禁售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展燃煤小锅炉整治,2014年以来拆除各类企业烟囱近1000根,完成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锅炉400多台;率先在华南地区出台大型水泥企业脱硝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加强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系统建设,实施高污染汽车限行措施和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政策,发放补贴资金1.4亿元,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量居全区首位。 (三)建立党政同责是推进大气治理的根本保证 出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办法和考评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环境保护职责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职责体系及问责体系,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创造、共同维护、共同享有“XX蓝”的社会治理体系。 (四)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合力是推进大气治理的基础保障 转变环保单一部门牵头治理的工作格局,在综合协调机构——市“大行动”指挥部下设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全市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题研究,找准污染源头。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每年年初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讨会,形成全年总体思路和攻

绿色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7955781.html, 绿色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甘巍李英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7期 摘要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绿色科技的理念,阐述了绿色科技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了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论述了绿色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 地位。 关键词绿色科技可持续发展地位作用 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随其产生的问题也不断的显现。特别是一些技术的发展偏离了当初预定的目标,其带来的问题也是超乎意料的。因此,对科技发展走向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绿色科技的渊源 “在人类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一种力量比技术更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进程了,事实上,不管技术从何而来, 又流向何方,今天人类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在这里聚集起来”“技术尽管不能被断定是问题之源,但却折射着所有问题” 。从卢梭对技术与伦理问题的质疑,到海德格尔对技 术的思辨性追问,再到当今学术界从人文层面对技术发展进行的各种批判,都表明各种社会问题都有技术的渊源性。也可以看出对现代技术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从前和现在都引起了人们的 深刻反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对技术问题的反思与环境问题相结合而产生了生态学批判理论。科技的发展有技术层面转移到生态层面,使绿色科技的产生成为必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其与传统工业技术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传统工业技术是建立在近代力学、电磁学等经典物理学基础之上,常常会给自然生态 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绿色技术则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上, 其目的主要是在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的技术批判理论揭示了传统工业技术的诸多问题,再加上绿色运动的普及使大众的绿色意识不断提高,为绿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绿色技术从八十年代被提出到九十年代的污染预防技术,体现了绿色技术 的逐步发展。学术界对技术问题的研究也逐步从理论层面走上由绿色思想指引的实践化道路, 而当代兴起的科技革命,尤其是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绿色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 的科学技术支撑。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张磊( 高军胡智佑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 摘要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储粮意识逐步加强,不断加大对粮食仓储的科技投入,但目前还是主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虫、霉,以确保粮食的储存安全。但由于长期单一或不当的使用化学药剂,不但在杀虫不彻底时使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且对粮食、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因此,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先进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关键词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防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由于其在储藏过程中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重量和质量的损失以外,还受熏蒸杀虫剂等化学因素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相关科学家们,以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学药剂和提高现有药效为前提,在害虫综合治理、探索化学药剂的替代方法和改进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为此,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 1 低温储粮技术 温度是影响粮油安全储藏的重要因素。粮堆内的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成份在水分和氧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在不冻坏粮食的情况下,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储粮温度,就能抑制粮堆内各种生物成份旺盛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干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技术,其不但可以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而且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表明: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粮食保持一定的活力:在t=O~50 ℃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增加一倍。一般环境温度为8℃~15℃时,是储粮害虫生命活动的最低界限,如果低于此温度,害虫就不能发育和繁殖;如温度低于8℃~一4℃,害虫就处于冷麻痹状态;如果该温度持续的时间很久,害虫就可能致死。如果温度低于一4℃,达到破坏害虫体内的细胞结构时,害虫则致死。 2 气调储藏技术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主要有真空储藏、充N2气调储藏、充CO2气调储藏等,但只有CO2气调储藏被广泛推广运用。研究证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60%时,能使粮堆中绝大多数储粮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可受到抑制,粮食自身呼吸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也是绿色发展的 主要经济基础。首先海面上、陆地上都有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结合我们现在的 生活环境,我们得出了,对于现有的生态环境而言,林业是生态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我们全面阐述了林业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我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方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引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林业建 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林业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强国之路。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把森林覆盖率提升上去,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以上说明,我 国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注重生态的绿色发展,但是经济社会 的发展必然与绿色生态发展相互冲撞,所以我们要想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遇 到的问题。 1.目前林业生态环境状况 1.1生态资源现状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据目前了解的状况,就林地总的占地 面积来讲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五位,就森林资源总量而言我国在世界前列。但就我 国地方而言,各地种植的树木单一,规模还不是很大。主要会以杉树、柏树,松树,槐树等树木为主,造林以幼苗为主,植苗水平低,管护跟不上,导致生态效 益发挥不明显。加上我国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够,意识还没有普及, 相关的监管部门还不完善,因此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侵占林 地等破坏生态资源现象仍时有发生。 1.2生态绿色建设现状 现在城市绿色化建设较为明显,城镇相对就减弱了。许多城市的绿色化建设 一味追求五颜六色、百花齐放的效果,不能体现当地的民族风情,层次不一,种 植外来的树木品种,不但不能够表达本地的特色特点,还会引起树木本身的不适应,容易导致树木品种生长速度减慢,更有可能导致树木生病,形成不利于生态 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经常修剪、定向培育树木,使得树木能够生长有形,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树木。我国现代化林业建设比较缓慢,存在一些有待解决 的问题,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虽然我国总体的森林面积占据世界前列, 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森林面积仍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 采取措施,来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 1.3重视度不高 如果想要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我国有关的单位及其部门,就要制定一系 列全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生态 文明建设推向深入。目前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度还不够高,项目投资还不算多, 譬如对林业工程项目投资标准偏低,且造林项目大多没有后续管护资金,难以落 实项目及进行后续管护,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林业科技方面我国的投入不高,科研成果不多,在推进科技兴林上作用发挥不够。 1.4经济与生态发展无法持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表示:我国要增大对生态产品的生产力度,使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不断恶劣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提高生态的

绿色建筑发展(1)

绿色建筑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个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但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因为建筑物密闭性提升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很多办公楼存有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

浅谈绿色储粮的意义及思路

浅谈绿色储粮的意义及思路 【摘要】实施绿色储粮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储粮;意义;思路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前列。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 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 , 我们的粮食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增多了,挑战是有些国家凭借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设立“绿色壁垒”抬高我国粮食出口的“门槛” 。因此,在粮食储藏中通过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来防治储粮害虫,是我们安全储粮的重中之重,仅仅做到储粮安全已经远远不够了,在新时期,绿色储粮是科学保粮的发展要求。 一、我国储粮工作的现状我国储粮工作在仓库设施建设、储 粮技术手段、管理队伍的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尤其在满足社会对粮食消费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安全 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当前储粮工作的现 状,无论是在储粮观念、储粮技术、粮食陈化状况、储粮安全卫生等方面都与绿色储粮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 现为: (一)绿色储粮意识不够强 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和改造,我国粮库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国家粮库已基本具备使用绿色储粮技术的条件,有些条件并不比发达国家差,一部分粮库经过适当的改造和建设,就可以达到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可以说在我国用绿色储粮技术进行粮食储备已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条件。但是,由于观念和体制等问题,粮食储备主要是国有粮食企业部门,粮食储备体制单一,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储粮基本是满足国内需要,极少进入国际市场。储粮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习惯用老标准、老技术,不愿进行新的技术改造和米用新的技术方法,再加之国家对粮食储备,更注重的是总量的供求平衡和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储粮安全,尤其是质的要求,缺乏必要的绿色储粮的规范。因此,我国储粮虽然具备了绿色储粮的条件和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绿色储粮推广应用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二)储粮害虫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储粮水平。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它将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正如杜邦公司的特帕所说:“事实上企业界正在通过应用绿色化学技术而获利,一些积极的公司正在发现‘对环境和企业都有利’的口号是可信的和实在的”。 绿色化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进步,它将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正如杜邦公司的特帕所说:“事实上企业界正在通过应用绿色化学技术而获利,一些积极的公司正在发现‘对环境和企业都有利’的口号是可信的和实在的”。我国目前对绿色化学与技术的意义和内容还普遍认识不够,要加强对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宣传,使广大企业家、科技人员、工人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和领导,认识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共同推动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最近,科技日报、中国科学等对绿色化学的意义内容已有报道,还可组织科普报告会、专题陈列展览等活动来扩大影响。 近年已制定了防止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法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也应立法。如美国1990年制定了清洁空气法(修订案),规定逐步推广环境友好产品-新配方汽油的日程,推动了整个炼油工业的技术进步。我国应根据化学品对生态、健康、安全等的危害,参考国外有关法规,根据我国的产量、使用量等实际情况,制定涉及化学品生产、使用的环境保护法规,全面推动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国家还应制定对绿色化学与技术的奖励、支持政策。如对科研开发,可设绿色化学与技术专项奖;对于工厂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新装置等,从资金安排、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加强绿色化学与技术专题学术活动,除在香山会议上继续组织有关活动外,建议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组织有关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的有机合成”、“代替氢氟酸、硫酸的固体酸”、“提高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反应过程”等专题学术活动。 有关部门可以加快实施以绿色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取得实效。如吉林化工集团的“H酸生产装置和香兰素生产装置”的绿色技术改造,燕山石化公司的分子筛化剂代替三氯化铝催化剂的合成异丙苯装置技术改造。 3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在我们的每一个项目之中。举例来说,在湖南岳阳市,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共同投资1.4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利用壳牌的煤气化技术使用煤气化以后生成的合成气生产化肥。在决定进行投资之前就对这个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并对项目健康影响进行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包括深入调查项目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在项目设计阶段减少这些可能的负面影响。健康影响评估包括预测商业活动给当地居民的健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评估有害物质和商业活动带来的风险,与居民沟通并尽可能改善影响他们的环境、控制这方面的风险,采取行动使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自然界的资源有限,因此人类生产的各种化学品能否回收,再和循环使用也是绿色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塑料的生产量已达1亿吨,大部分是由石油裂解成乙烯,丙烯,经催化致使聚合而成的,而这1亿吨中约有5%经使用后当年就作为废物排放,如包装袋,地膜,饭盆,汽车垃圾等。研究,绿色化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认识和开展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实用背景强,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研究领域,在21世纪中它必将大展宏图,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展望21世纪,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将继续发展,人口还要增加,对化学工业的需求也将增多,而传统化学工业虽在农药、聚合物、材料科学、去污剂、石油添加剂、水处理、废物处置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而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加快经济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代价太大”,“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规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防止资源浪费”[4],为此,绿色化学以其“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另一方面实现“零排放”,达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因此,它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未来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只要我们提高科技水平,用好绿色化学技术,搞好搞活我国经济,使我们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山川更秀美,营建人类的美好家园。

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升级战略研究

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升级 战略研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战略研究 兰盛斌 丁建武黎万武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31)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粮食储藏技术,从绿色储粮、生态储粮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市场准入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存在过度依赖磷化氢,使储粮害虫对磷化氢、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抗性、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丢失严重、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绿色储藏技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认可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一些储粮技术还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5~10年粮食储藏技术发展趋势:粮食分类储藏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粮食储藏发展趋势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第三次提出了有关“粮食安全”内涵: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从此次“粮食安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保证粮食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粮食的营养和健康,这对粮食储藏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粮食储藏国际现状与趋势分析 绿色储粮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和绿色食品的蓬勃发展,对粮食绿色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据国际贸易中心(ITC)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粮食是食品工业的源头,正是由于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粮食储藏技术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低温储粮已经被广泛采用,仅德国阿克西玛制冷设备公司(原来的苏尔寿爱雪维斯公司),生产的谷物冷却机就有1万多台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使用,全世界采用低温储粮的粮食已经超过了1亿吨;气调储粮是另一个被广泛采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已经在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得到有效应用。 在欧洲,对于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在德国,储粮化学药剂在粮食中的应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而生物防治技术则不需要登记,已经有寄生蜂Trichogramma spp等生物天敌得到了商业应用。 生态储粮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兰盛斌,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花牌坊街95号,。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态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许多国家提出了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从而出现了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绿色科技的热潮。由于化学在人类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它在资源利用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发展绿色化学成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 绿色化学现代生活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内涵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专设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传播。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从源头上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它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可以看出绿色化学是发展生态经济和工业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化学"的作用 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化学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多数不具备环境相容性,地球缺乏对它们的"自净能力",随着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物越来越多,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淡水资源枯竭、水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峻问题日益出现,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